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3, 29(2):161.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传统酚/氯仿法进行改良,以期提取到高纯度的DNA,提高回收率。 方法 采用改良酚/氯仿法提取人全血基因组DNA,与传统酚/氯仿法在DNA纯度、质量浓度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 改良前后酚/氯仿法提取到的DNA纯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酚/氯仿法提取DNA的量明显高于酚/氯仿法,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后酚/氯仿法提取2 μL全血DNA仍可准确进行CFS1PO分型。 结论 改良酚/氯仿法提取DNA具有较高纯度和较高回收率的特点,可能在微量检材DNA提取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2013, 29(2):163.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组(高龄组,≥80岁)和低龄老年缺血性卒中组(低龄组,60~<80岁),其中高龄组96例,低龄组249例,测定空腹血浆Hcy水平,比较高龄组和低龄组以及不同缺血性卒中各亚型间的血浆Hcy水平,观察血浆Hcy水平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 高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1.07±14.63)μmol/L,低龄组为(15.89±9.05) μ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Hcy血症发生率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r=0.480、0.571,P<0.05)。高龄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者血浆Hcy水平为(26.58±4.76)μmol/L,与其他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Hcy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高血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Hcy水平关系密切。
2013, 29(2):16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防止静脉留置针中长导管置管72 h内血栓性堵管的适宜封管间隔时间。 方法 将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设为对照组49例,封管间隔时间12 h;改进组55例,封管间隔时间6 h,比较两组导管血栓性堵管次数和不同时间点的最大静脉滴注速度。 结果 对照组血栓性堵管25例次,改进组9例次;改进组最大静脉滴注速度优于对照组,两组血栓性堵管次数和最大静脉滴注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防中长导管置管72 h内血栓性堵管,封管间隔时间6 h优于12 h。
2013, 29(2):167.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确诊的尿mAlb排泄率为20~200 mg的78例早期DN患者分为DN组,无肾病糖尿病(NDN)患者52例分为非DN(NDN)组,同时将6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检者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和CysC水平,同时测定三组受检者晨尿中mAlb并进行比较。 结果 早期DN患者中出现肾损害,血清中各检测指标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CysC+mAlb、CysC、mAlb、Cr、BUN,DN组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P<0.05)。 结论 DN组患者血清CysC及晨尿mAlb水平升高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二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早期DN。
2013, 29(2):169.
摘要:【摘 要】 目的 制备透明质酸-姜黄素脂质体(HA-CUR-L),并考察其包封率及质量评价。 方法 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HA-CUR-L,测定其包封率、HA结合率、形态分布、粒径及体外释放度。 结果 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8.75%,HA结合率为71.69%;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60 nm;36 h后,累计释药量为82.26%。 结论 选用逆相蒸发法制备HA-CUR-L,处方合理,工艺简便可行,包封率高。
2013, 29(2):1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泵(PCEA)联合控释性药物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应。 方法 随机将400例单活胎、具备引产指征的初产妇分为四组,分别施予缩宫素、普贝生、缩宫素联合PCEA和普贝生联合PCEA 4种处理方式。 结果 普贝生联合PCEA组在宫颈成熟度、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破膜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12(24)h分娩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疼痛等方面与缩宫素组、普贝生组和缩宫素联合PC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疼痛和缩短总产程时间是普贝生联合PCEA组的主要优势,其与缩宫素组、普贝生组、缩宫素联合PC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普贝生联合PCEA在促进宫颈成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痛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2013, 29(2):175.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吸氧、祛痰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气促、肺部症状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加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确。
2013, 29(2):176.
摘要:【摘 要】 目的 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低值血小板计数与镜检法计数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73例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 L-1的静脉血标本,采用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 析仪计数血小板,并与显微镜手工计数进行比较。 结果 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仪器法计数大多数偏低。 结论 电阻抗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相对手工计数法有偏差,建议初次就诊的ITP患者用手工法核实血小板计数。
2013, 29(2):178.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辽宁省沈阳市某小学1~6年级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情况,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龋齿诊断标准对1 322名在校学生进行普查。 结果 学生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34.57%,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龋多见。 结论 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较严重,应加强对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2013, 29(2):180.
摘要:【摘 要】 目的 初步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是否存在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及其在IBS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1例腹泻型IBS患者(IBS组)及28例同龄、同性别、同期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8、IL-10、IL-12、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血清中可测得低浓度TNF-α,对照组血清中未检测到TNF-α;腹泻型IBS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IBS患者血清IL-12、IFN-γ、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泻型IBS患者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体内TH1反应增强,感染影响腹泻型IBS患者发生TH1/TH2漂移,在IB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13, 29(2):18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按籍贯、分娩时间、年龄(±3岁)配对,共收集171例病例组和与病例组同期入院,年龄(±3岁)、户籍相同的足月分娩产妇对照组(171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产前检查大于或等于10次是早产保护因素(OR=0.037);居住在农村(OR=3.267)、产次(OR=3.008)、孕期前3个月体质量增加大于或等于2~4 kg(OR=6.209)或大于或等于4 kg(OR=4.38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OR=38.278)、胎盘异常(OR=13.047)、胎膜早破(OR=5.852)是早产主要危险因素;孕晚期生殖系统感染(OR=7.450)是早产可疑的危险因素。 结论 应加强对婚育妇女的宣传教育。针对早产高危人群强调定期产前检查,积极治疗贫血、孕期生殖系统感染及妊娠并发症,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
2013, 29(2):18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深吸气量(IC)及多因素分级系统(BODE)指数的影响,探讨IC与BODE指数对稳定期COPD疗效评估的意义。 方法 将 64 例Ⅱ级以上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在家庭氧疗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IC、呼吸困难修正评分(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IC和BODE指数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BODE 指数与MMRC、6MWD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 结论 IC和BODE指数可以作为评价稳定期COPD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呼吸困难症状和运动耐力评价方面明显优于FEV1。
2013, 29(2):18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胎头位脐带绕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阴道试产的324例脐带绕颈病例(研究组)及180例选择性剖宫产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 研究组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脐带绕颈周数增多,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增高,阴道助产率及急诊剖宫产率亦增高。 结论 对于无产科并发症的单胎头位脐带绕颈孕妇,在严密的产程监护下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脐带绕颈3周或3周以上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防止胎儿发生意外。
2013, 29(2):189.
摘要:【摘 要】 目的 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true-FISP)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方法测量猪右心室容积并评价其测量的可重复性与准确性。 方法 选择26只健康实验猪,用常规T1WI序列及true-FISP 心脏MRI方法获得覆盖右心室的短轴像;由2名高年资观察者分别进行2次独立测定2个序列所有入选者的心室容积,包括测量舒张末期容积(EDV)及收缩末期容积(ESV),评价右心室容积在观察者内部及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 结果 常规T1WI序列及true-FISP 观察者间可重复性误差分别为:EDV 9.82%、4.88%,ESV 9.45%、3.94%;高年资观察者内部可重复性误差分别为:EDV 1.29%、0.77%,ESV 1.44%、0.89%;个体内部可重复性误差范围分别为:EDV 0.52%~1.61%、0.14%~1.11%,ESV 0.55%~1.70%、0.17%~1.14%。常规T1WI序列各项可重复性误差均高于true-FISP(P<0.05)。以常规T1WI序列为对照,true-FISP序列测量右心室容积的系统误差分别为:EDV(-3.80±3.93)%,ESV(-3.77±3.87)%,随机配对误差分别为:EDV(4.68±2.70)%,ESV(4.55±2.64)%。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36)。 结论 true-FISP 心脏MRI方法检测右心室容积具有较好可重复性及准确性。
2013, 29(2):19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球帽附着体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效果。 方法 对30例单颌仅存2颗下颌尖牙(无松动)的KennedyⅠ型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和球帽式附着体覆盖义齿(各15例)修复,并于2 年后随访, 测量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率,并进行基牙疼痛、基牙松动度、附着体脱落及义齿折裂等指标的临床观察。 结果 球帽式附着体使用患者中2例出现基牙疼痛,3例出现基牙松动;初始固位力平均(9.032±0.002)N,使用1年后下降为(7.924±0.007)N,2年后下降为(6.988 ±0.006)N,与初始固位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效率为(67.893±0.015)%。磁性附着体使用患者中无基牙疼痛和基牙松动,初始固位力平均为(7.311±0.005)N,使用1年后下降为(6.512±0.006)N,2年后下降为(6.022±0.003)N,与初始固位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效率为(66.278±0.008)%, 二者均无附着体脱落和义齿折断。 结论 磁性附着体和球帽式附着体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球帽式附着体,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对基牙侧向力更小,能有效地保护基牙,固位力相对稳定、持久。
2013, 29(2):19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8例患者在救治期间,平均住院时间为32 d,其中治愈21例,好转3例,出现失语1例,出现肢体瘫痪1例,死亡2例。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急症,应快速反应、及时发现,抓住其治疗有效期,根据临床症状及早进行头颅CT检查,从而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3, 29(2):19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及治疗。 方法 总结分析45 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救治经验。 结果 45例重症中暑患者中成功救治40例,放弃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1 例,死亡2例。 结论 对重症中暑患者应及早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进行其他对症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2013, 29(2):196.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别用CLIA和 ELISA对210份血清标本进行HBV-M平行检测,然后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CLIA和ELISA检测血清HBV-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HBV-M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是CLIA检测HBV-M较ELISA法准确、灵敏。
2013, 29(2):19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性梗阻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方法 在X射线监测下经结肠镜引导放置金属支架治疗10例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梗阻部位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1例。 结果 10例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金属内支架放置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梗阻症状获得明显改善,3例为姑息性治疗,7例患者解除梗阻后7~10 d行手术一期切除吻合,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性梗阻可以有效、安全、迅速解除患者梗阻症状,减少二次手术创伤,提高生存质量。
2013, 29(2):199.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近几年淋病、梅毒、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4—2011年淋病、梅毒、AIDS和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区在过去8年中共报告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患者共 3 264例,总病例8年间增加了8.9倍,人群患病率为58.17/10万,死亡率为1.51/10万;男女患者比为1.54 ∶ 1,而男女死亡病例比为9.62 ∶ 1,死亡者全部为AIDS/HIV阳性患者;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患者分别占8.06%(263/3 264)、66.45% (2 169/3 264)和25.49%(832/3 264)发病高峰均在25岁年龄组,其中22~24年龄组发病人数占50.25%(1 640/3 264);人群年平均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为大垌镇、青塘镇、大寺镇,分别为117.77/10万、103.50/10万和69.70/10万;农民所占病例总数最多为60.91%(1 988/3 264);梅毒、AIDS/HIV阳性病例比为2.61 ∶ 1,梅毒和AIDS/HIV阳性病例近几年呈现平行上升较明显的趋势。 结论 该区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病例已从城市向农村、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2013, 29(2):20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 以2008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893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 结果 893例患儿年龄以1~5岁居多,占总数的87.23%;疫情出现后每月均有散发,但以4 ~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1~12月份为次高峰期;男女比例为1.40 ∶ 1;农村发病率(56.44%)高于城镇(43.56%);临床表现以手、足、口、臀等部位典型皮疹为主,病程7~9 d,并发症发生率为9.41%,多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 结论 在荆州地区流行的HFMD以普通型为主,部分低龄患儿临床症状稍重,应引起重视。
2013, 29(2):20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照研究VATS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28例(VATS组)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30例(开胸术组)。 结果 与传统开胸术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比较,采用VATS治疗具有手术平均时间短、输血少、胸管引流时间短、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术后随访1~12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 VAT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经济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0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的临床治疗体会,为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0 年10月就诊的60例PCOS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应用枸橼酸氯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西药治疗,并根据女性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加用不同的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上述西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妊娠率和排卵率。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研究组妊娠率、排卵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 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13, 29(2):20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 结果 8例完全瘫痪者神经功能无恢复,33例不完全瘫痪者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21例无神经症状;术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评定标准(Frankel分级)A级 8例,B 级 0 例,C 级 3 例,D级5例,E级46例;伤椎前后缘高度由术前(15.1±3.8)、(24.9±3.1)mm分别恢复至术后(27.5±4.5)、(29.3±2.1)mm,Cobbs角由术前平均(21.3±5.2)°恢复至术后平均(9.7±3.6)°;CT检查发现27例椎体内有空隙;41例行横突间植骨仅5例融合,其余椎板间及小关节突周围植骨融合较好;内固定螺钉松动9例。 结论 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弧度,使移位骨折块复位并坚强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3, 29(2):20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行常规清创术,使用VSD覆盖创面,每次负压吸引6~8 d,经1~4次吸引至创面肉芽丰满后行缝合创面或游离植皮,使创面愈合。 结果 20例患者经1次VSD治疗,8例患者经2次治疗,2例患者经3次治疗,1例患者经4次治疗,创面感染均被控制、肉芽生长丰满;其中10例患者通过直接缝合闭合创面,21例患者行中厚皮片植皮闭合创面。 结论 VSD能有效清除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刺激肉芽生长,为最终关闭创面创造良好条件,临床效果显著。
2013, 29(2):21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监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8月24日进行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结果 应查住院患者188例,实查188例,调查率为100%;现患率为2.66%,感染部位构成比中呼吸道占40%,手术切口占40%,生殖道占20%;抗菌药每日使用率为44.15%,联合用药少。 结论 侵袭性操作和环境质量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措施,减少加床,加强病房管理和保持空气流通,深入开展目标性监测。严格抗菌药的使用,制定使用原则,增加合理使用率。
2013, 29(2):212.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临床营养学》教学效果,为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泸州医学院参加临床营养学考试的2009级本科生进行教学情况的调查。 结果 96.3%(1 852/1 924)的学生选修该门课程;不同专业学生《临床营养学》全勤率和成绩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临床营养学》课程后有一定收获。 结论 学生对《临床营养学》教学情况总体认可;今后教学中还需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2013, 29(2):216.
摘要:
2013, 29(2):226.
摘要:
2013, 29(2):238.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手术联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辐射防护教育的效果。 方法 对93例患者及家属进行辐射防护教育,教育前后分别评价患者对辐射知识、辐射防护知识、辐射隔离时间、隔离对象、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处理、心理反应等。 结果 在实施辐射防护教育前后患者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有了较大提高,优良率达到69.892%,教育前仅为18.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201,P=0.000)。患者辐射防护教育前后心理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466,P=0.000)。 结论 辐射防护教育能很好地提高患者对核素治疗的认知水平,掌握必要的辐射防护技能,做好辐射隔离防护,让患者既能得到正规治疗与护理,减少自身损伤,又可以保护环境,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对核素治疗的恐惧和疑虑心理,减轻隔离期的忧虑和孤单感,增强治疗信心。
2013, 29(2):239.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在阴囊高位隐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62例单侧阴囊高位隐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行传统经腹股沟睾丸固定术;观察组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3 min)短于对照组(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囊血肿3例,观察组阴囊血肿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2 d;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睾丸萎缩、回缩及患侧腹股沟疝发生。 结论对阴囊高位隐睾患者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可行、简单、快捷且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4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及云南白药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宫颈病变患者96例行LEEP治疗,术中分别用利多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宫颈注射,术后3 d宫颈创面涂抹云南白药。 结果 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宫颈创面治愈率达96.5%,好转率为3.5%。 结论 垂体后叶素及云南白药辅助LEEP治疗宫颈病变疗效显著。
2013, 29(2):24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双肾错构瘤破裂出血(RBRAMLs)行肾动脉栓塞及化疗的效果。 方法 6例RBRAMLs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4例患者行CT增强,1例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1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后,6例RBRAMLs患者均行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术。 结果 CT增强、CTA、MRI、DSA检查对诊断RDRAMLs的准确性很高,尤其是CT增强检查。6例患者行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术后,5例患者24 h后腰区胀痛明显减轻,48~72 h血色素明显上升甚至达到正常水平,1例患者双肾破裂出血48~72 h后血尿逐渐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预后良好。 结论 RBRAMLs通过DSA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后可以迅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介入栓塞应作为治疗RBRAMLs诊治的首选方法。
2013, 29(2):24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 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44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作为治疗组,56例传统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花费少。 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44.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总结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 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4例EBTB患者先后进行胸部X射线片检查、CT检查、痰抗酸菌染色镜检、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 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确诊27例,活检确诊7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EBTB阳性率为100.0%。 结论 EBTB具有起病缓慢、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胸部X射线片不能发现支气管内膜改变而易误诊或漏诊等特点,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EBTB的主要方法,可以通过刷检或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2013, 29(2):245.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不同手术方式对切口感染率,分析降低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降低医院切口感染率。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切口感染率,对切口感染采用回顾性调查与按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有 280 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感染率为0.9%,开腹胆囊切除术感染率为4.1%。两种术式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C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后伤口感染率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胆囊切除术,采用LC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2013, 29(2):246.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前尿道结石的疗效。 方法 对15例尿道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 结果 全组15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并取出,碎石时间5~32 min,无尿道黏膜撕裂、穿孔、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前尿道结石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是一种治疗前尿道结石的首选方法。
2013, 29(2):247.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切开与闭合复位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40例,闭合复位组36例。通过随访结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复位质量、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不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开复位组复位质量明显优于闭合复位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明显低于闭合复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其理想手术方式,可增加复位质量,减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
2013, 29(2):2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笑气在阴道分娩中的镇痛作用以及对产程进展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9年6 月至2011 年5 月住院的300例正常初产妇,分为实施无痛分娩1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1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在产程的疼痛反应程度和产程进展以及新生儿出生评分等方面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对疼痛的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结论 笑气用于活跃期镇痛有效、安全、方便,能够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2013, 29(2):250.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取样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对其结果的影响。 方法 对就诊的有干眼症状患者150例300眼,将泪液检测滤纸条随机先后放入双下睑结膜囊中外1/3和双下睑结膜囊中内1/3,5 min取出滤纸条,并记录泪液浸湿的长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两部位泪液浸湿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下睑结膜囊中外1/3和中内1/3的泪液检测结果无差异。
2013, 29(2):25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PPH)的原因、治疗及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患者中转院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 结论 首先要做好宣教,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处理第二产程,减少发生PPH的可能性;及时发现PPH并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3, 29(2):25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脐带残端包裹固定新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3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脐带卷包扎,观察组采用脐带残端包裹固定新方法(压脉带圈配合纱布包裹固定法),观察脐带干燥、脱落时间及15~20 d脐窝愈合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残脐干燥、脱落时间明显缩短,脐窝愈合效果较好。 结论 脐带残端包裹固定新方法简单、成本小、效果好、减少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3, 29(2):25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波技术在治疗产妇妊娠纹中的疗效。 方法 应用普林格尔RZ超声波治疗仪对38 例腹部妊娠纹产妇进行治疗,15 次为1个疗程, 治疗前后采用照相、自行制订评分标准,判断产妇妊娠纹严重程度。 结果 38 例有妊娠纹产妇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5%,其中治疗10次时显效6例(15.8%),有效22例(57.9%),无效10例(26.3%);治疗15次时显效12例(31.6%),有效22例(57.9%),无效4例(10.5%)。 结论 普林格尔RZ超声波治疗仪对产妇妊娠纹治疗效果显著。
2013, 29(2):254.
摘要:【摘 要】 目的 介绍肝脓肿并发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感染性休克等的治疗,为该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 方法 通过参与肝脓肿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的全程治疗与监护,并进行分析。 结果 经过27 d治疗,患者症状好转,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痰量中等,黄色黏痰,能咳出,胸腹部皮疹消退,肝脓肿置管引流量0 mL。经过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成功治愈。 结论 肝脓肿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应及时诊疗,并进行引流,临床医师、药师、护师应多方协作,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2013, 29(2):25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返乡农民工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为诊治梅毒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返乡农民工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7例梅毒患者中,潜伏梅毒3例,一期梅毒11例,二期梅毒23例;男女之比为1 ∶ 1.31;年龄以21~39岁为主;临床表现一期梅毒患者以硬下疳为主,二期梅毒以掌跖疹型为主;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治疗,疗效满意。 结论 返乡民工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是感染者和传播者,应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少梅毒的传播。
2013, 29(2):25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抢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120例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抗炎、氧疗、止咳、平喘、解痉、祛痰、纠正内环境紊乱及应用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pH值、外周血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外周血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aO2及外周血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力1秒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 结论 在老年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29(2):25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阴道镜检查的临床意义,并根据图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对93例ASCUS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病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且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符合率为59.14%,敏感性85.71%,阴性预测者91.49%。 结论 ASCUS患者中潜存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症,阴道镜图像有特异性,因此,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准确性高,能够尽早发现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适合做ASCUS筛查。
2013, 29(2):25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理学院附属医院7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在超声检查中肝癌所发生的部位、门静脉内部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 结果 肝癌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为30%,主干及左支是其好发部位,且在超声中回声的特点均为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声像,充满型癌栓可见不规则线状或星状血流信号,约占20%,其中癌栓所在支血流完全中断占80%。10例孤立型癌栓附着处彩色血流信号充盈缺损,血流束变细,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CT 、磁共振成像(MRI )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敏感性较高。 结论 超声在肝癌门静脉癌栓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6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去乳糖奶粉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甲组: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丙组:在乙组基础上加去乳糖奶粉。甲、乙组在上述治疗期间进行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丙组给予去乳糖奶粉。观察患儿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甲组治愈率为55.0%(11/20),乙组治愈率为65.0%(13/20),丙组治愈率为95.0%(19/20)。三组患儿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儿治愈率最高。丙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甲、乙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去乳糖奶粉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3, 29(2):26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肠溶衣对吲哚美辛肠溶片含量测定的影响。 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肠溶衣对吲哚美辛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用配对设计t检验。 结果 肠溶衣溶液在波长310~340 nm范围内无吸收。去除肠溶衣与未去除肠溶衣含量测定无显著差别。 结论 肠溶衣对吲哚美辛肠溶片含量测定无影响,可不去除肠溶衣进行含量测定。
2013, 29(2):263.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内皮试针、小剂量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中、重型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地塞米松注射)和B组(泼尼松口服),每组40例。A组使用1 mL皮试针单叶注射0.5~0.8 mL地塞米松(2.5~4.0 mg),每周2次。B组采用口服泼尼松10 mg,每天3次,疗程6~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甲状腺疼痛及触痛程度、甲状腺大小、血沉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治疗后退热时间、甲状腺疼痛及压痛消退时间和肿大甲状腺缩小时间、血沉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B组不良反应。A组平均注射(3.56±0.81)次。 结论 对于老年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皮试针、小剂量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方法的尝试,该法显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6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4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疗程(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并作出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无效或恶化2例;对照组为81.82%,无效4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I具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2013, 29(2):26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消除其焦虑、恐惧、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 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68例手术患者观察其心理护理效果。 结果 86%的手术患者术中未发生情绪紧张、恐惧心理,拒绝手术而引发各种意外和并发症,始终保持安静,主动配合手术,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86%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非常满意,9%的患者表示满意。 结论 护理人员将心理护理运用于围术期患者护理整个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化的温暖,解决了医患矛盾,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并对整个手术的成功及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 29(2):26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低蛋白水肿症状的描述,结合护理工作实际,阐述应用有效护理方式以防止感染。 方法 对25例晚期肿瘤合并低蛋白水肿患者进行皮肤护理。 结果 25例晚期肿瘤合并低蛋白水肿患者减少了该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低蛋白水肿的皮肤护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之一,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013, 29(2):26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对 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 26例患者治愈1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3例。 结论 对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通过加强休息、饮食、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做好皮肤、口腔、腹水、水肿、肝性脑病、人工肝脏支持系统治疗、出血与防出血等有效的综合护理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2013, 29(2):271.
摘要:【提 要】 心理护理是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其病痛,促进其康复的护理手段和方法。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手术护理不再局限于准确熟练地配合麻醉师和外科医生完成手术,还应将心理护理运用于手术护理中。研究证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手术效果及预后有着密切联系。经过心理护理的患者,焦虑、恐惧、疼痛及痛苦程度有所缓解,术中心率、血压等身体指标变化幅度较小,血尿中儿茶酚胺等含量减少,从而手术成功率升高而术后并发症降低。因此,掌握病患者术前、中、后的心理状态,调整其心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是手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2013, 29(2):2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敌敌畏中毒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04—2011年收治的79例敌敌畏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加强透析治疗中的护理及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76例患者痊愈出院,成功率达到96.2%,3例因救治时间滞后,耽误最佳抢救时机,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死亡,死亡率为0.038%。 结论 血液净化是一种有效救治中毒患者新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9(2):27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蜂蜇伤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22例蜂蜇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2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蜂蜇伤后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时、准确抢救的护理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2013, 29(2):274.
摘要:【提 要】 静脉滴注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基本手段之一,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静脉外渗现象经常发生,轻者表现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有灼热感,严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
2013, 29(2):27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预防压疮发生及形成后的护理对策。 方法 对患者加强全身营养,定时翻身,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发生压疮后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 结果 36例患者Ⅰ~Ⅲ期压疮在7~30 d内治愈。 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压疮预防对治疗压疮起关键作用。
2013, 29(2):27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对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给予相应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9例患者好转,1例因个人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经济原因签字自动出院。 1例病情平稳后于第3周转心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 加强基础护理,重视病情分项观察及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患者转危为安非常重要。
2013, 29(2):27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对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发生的21起不良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 原因归纳为5类:责任心问题、专业知识缺乏、环境设施问题、医护缺乏沟通、带教不严格。 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需要医护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2013, 29(2):27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及护理安全管理,为患者全面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方法 针对1年来神经内科住院的1 187例患者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针对性措施和预见性护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结果 通过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7.10%,比实施前提升了11.18%。 结论 正确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强化护士安全防范意识、预见性的护理和及时正确地处理,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3, 29(2):28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室护士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压力及应对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 000例小儿静脉滴注患儿对28名急诊室护士的压力影响。 结果 急诊室护士在小儿靜脉滴注中的压力分别表现在穿刺失败,工作量过大,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不良,工作家庭冲突,工资及其福利待遇低等,针对这些压力所釆取的应对措施。 结论呼吁社会重视护士,切实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注重护士实际困难, 使护士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工作、 学习和生活。
2013, 29(2):282.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全麻术后苏醒患者转回病房途中的安全护理。 方法 对2012年3—5月收治的948例全麻术后苏醒患者通过转送前、转送途中及转送后3个方面进行护理。 结果 948例患者病情平稳,均安全返回原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ICU)。 结论 麻醉苏醒后患者能否被安全转送回病房,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不容忽视。
2013, 29(2):28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门诊静脉滴注患者进行中医健康宣教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 将2011年2—8月在门诊静脉滴注室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常规静脉滴注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静脉滴注前、中、后具有全程的、有针对性的中医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结果 中医健康宣教健康教育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医健康宣教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门诊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3, 29(2):285.
摘要:【摘 要】 目的 夯实基础护理,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护理管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 536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密切了医护合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 只有不断主动地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才能赢得患者满意、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2013, 29(2):28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0例患者中康复出院91例,未愈自动出院12例,死亡7例。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3例,肝性脑病3例,合并感染1例。 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2013, 29(2):287.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56例年龄大小不等、病程长短不同的AR患者,自制中药方采用三伏天贴敷法,取穴背俞穴、大椎等为主,每年3次,3年为1个疗程,结合发病季节前内服中药治疗。 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愈20例(35.71%),有效30例(53.57%);无效6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9%。典型患者1例。 结论 三伏天穴位贴敷结合中药内服,标本兼治,可以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2013, 29(2):28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作用。 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从入院开始进行中医辨证评估,依照中医分型进行中医护理及健康指导,对照组采取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依从性、舒适度、生存质量及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功效。
2013, 29(2):290.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药自拟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疗效。 方法 对确诊糖尿病肾病Ⅲ期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自拟益肾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尿微量清蛋白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中药自拟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有较好疗效,可推广应用。
2013, 29(2):292.
摘要:【提 要】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对教学实践中部分问题的思考,从实验类型、课堂引导、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试验兴趣,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013, 29(2):293.
摘要:【提 要】 德国“双元制”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文章通过试分析“双元制”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一些启示。
2013, 29(2):295.
摘要:【提 要】 在生物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一种由学生授课的教学方式,并对其实施过程、教学效果、优点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该教学方法的运用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013, 29(2):296.
摘要:【提 要】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实习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2012年是川北医学院第二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在安排和带领学生实习期间发现诸多问题。该文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解决方法作出探讨,以期对以后预防专业学生的实习有所帮助。
2013, 29(2):298.
摘要:【提 要】 通过针对毒理学实验性强这一特点,展开了以实验为中心的毒理学教学新方法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性实验为先导,首先进行实验课的操作,实验课后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和思考。理论课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出讲授章节的概念、理论等内容。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有新的要求。
2013, 29(2):299.
摘要:【提 要】 通过对临床药学实习生带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不断提高临床药学实习的带教质量,满足新形势下医院药学服务的新要求。
2013, 29(2):300.
摘要:【提 要】 医学形态学实验包括病理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学科。构建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基础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国内高等医药院校存在实验教学队伍较年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专业较局限、教学态度消极等问题,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文对于医学高等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教学态度及适度知识拓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2013, 29(2):302.
摘要:【提 要】 探讨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质量的方法。通过丰富见习方法,分小组、分批穿插见习,教师带教率先垂范,加强人文关怀等。学生的见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2013, 29(2):303.
摘要:【提 要】 主要介绍作为大学本科生在参加本科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实施和教学改革中的体会。本科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科研实践是培养本科生各项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2013, 29(2):305.
摘要:【提 要】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能简单理解为生硬地取消理论课和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或者变成和纯粹的实训课一样。而是要全面规划,完善教材教法,整合硬件和软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不足,使其真正成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先进教学方法体系。
2013, 29(2):306.
摘要:【提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超负荷的状态下承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心理也呈现出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家庭的幸福美满。作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生有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专业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公立性医院,医生有义务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力量,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2013, 29(2):307.
摘要:【提 要】 通过各国医疗体制的特点、医保费用的筹资方式、覆盖率,对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对比。了解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借鉴印度和俄罗斯的经验,中国的医疗改革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城乡一体化应作为改革的目标。
2013, 29(2):309.
摘要:【提 要】 随着现代卫生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普遍重视。而卫生事业管理也迫在眉睫。
2013, 29(2):310.
摘要:【提 要】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工作程序可提高社区护理管理者的领导水平,也可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
2013, 29(2):312.
摘要:【提 要】 对消毒供应室回收、清洗、防护及服务方面存在的各种隐患,只要每一位护士注意手卫生,重视器械的回收分类、查对制度中主要器械的完好度及血迹、锈迹污染程度,注意器械清洗的技巧和方法,具有慎独精神,加强责任,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从源头上消除隐患[1],把不好的兆头扼杀在萌芽阶段。特殊感染器械要先高压灭菌后再打开清点。到临床收送污染医疗器械及发送无菌物品时,注意沟通及文明、诚信服务,并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及监督机制,团结协作,就能消除安全隐患。
2013, 29(2):315.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和探讨疾控中心控烟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 方法 健康教育和行政管理相结合。 结果 通过无烟单位创建,上班期间吸烟的人数下降9.09%,每天吸烟12支以上的减少了66.67%,有1名职工成功戒烟,单位控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健康教育和行政管理相结合能增强卫生系统人员的控烟效果,起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作用,同时也能对全社会的控烟工作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2013, 29(2):316.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控制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现象的有效方法。 方法 以2012年1—6 月消毒灭菌过程中采取综合干预后出现的湿包作为干预组,以2011年7—12月消毒灭菌过程中未采取干预措施出现的湿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湿包率。 结果 干预组湿包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导致压力蒸汽灭菌后出现湿包的常见原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避免二次污染,保证灭菌质量。
2013, 29(2):31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特点和原因,为医院管理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经营策略和组织管理方法,提高医疗品质,促进医院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问卷对遵义市随机抽取的250名护士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 结果有73.2%的护士表现出情绪衰竭(EE),44.6%的护士表现出去人情味(DP),97.2%的护士表现出低成就感(PA);二级医院护士在EE、DP维度上得分均高于三级医院,已婚护士在EE、DP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婚护士,而工龄对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无显著影响。 结论 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医院级别、婚姻状况对护士的倦怠状况有影响,医院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其倦怠特点制定相关措施以改善护士的倦怠状况,提高护士的身心素质及医疗效率。
2013, 29(2):320.
摘要:【摘 要】 目的 回顾分析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学龄前期儿童锁骨中段、中外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成人掌骨钢板内固定治疗5例。 结果 术后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6个月左右,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均取出内固定物,患儿患侧肩关节活动无受限,锁骨无畸形愈合。 结论 成人掌骨钢板固定应用于学龄前期儿童锁骨骨折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但是否为一种较合适的方法尚需进一步探讨。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