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 29(22):3361.

      摘要 (6889)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1β(IL- 1β) 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5例T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法将患者分为轻度组(GCS 13~15 分)12例,中度组(GCS 9~12 分)12例,重度组(GCS 3~8 分)11例。选取12例腰麻下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手术者作为对照组。TSAH患者于伤后第1、2、3、5、7、10、14天分别腰穿或腰大池抽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NF- α、IL- 1β在脑脊液中相对含量。 结果 三组TSAH患者脑脊液中TNF- α、IL- 1β在伤后均有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照组;重度组高于中、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重度组伤后第1天和第5天出现2次峰值,轻、中度组伤后第2天达到高峰,三组TSAH患者伤后第14天仍高于正常水平。 结论 TSAH后TNF- α、IL- 1β在脑脊液中含量明显增高,持续较长时间,可作为TSAH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

    •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3, 29(22):3363.

      摘要 (6835)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12例(健康对照组,A组),根据有无高尿酸血症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B组,62例),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组(C组,148例)。测定三组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或C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B型超声定性测定脂肪肝的有无,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比较各组NAFLD患病率及生化指标。 结果 B、C组NAFLD患病率均显著高于A组;A组血UA、FINs或C肽、TG、BMI、Hcy、HOMA- IR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HD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TC、ALT、LDL显著高于A组,C组AST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MI、HOMA- IR、TG、血UA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204、1.335、1.452和1.006,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患病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合并高尿酸血症;HOMA- IR、BMI、UA、TG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 脓毒症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13, 29(22):3366.

      摘要 (695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的59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测定,并测定26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同时对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根据生存与否,将脓毒症患者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两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 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6.98±3.14)mg/L]较对照组[(2.45±1.69)m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239,P<0.01]。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3.89±1.57)mg/L]较生存组[(7.17±3.84)m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013, 29(22):3368.

      摘要 (6917)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1月151例胸痛患者[ACS患者69例(ACS组)、非ACS患者82例(非ACS组),以及54例健康对照个体(健康对照组)]的MPV检测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分析MPV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胸痛患者ACS的诊断价值。 结果 ACS组MPV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1.00(9.40,12.90)fl]高于非ACS组[10.00(8.38,11.43)fl]和健康对照组[9.80(7.80,11.43)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胸痛患者中,MPV诊断AC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95%CI:0.57~0.75),cTnT诊断ACS的AUC为 0.99(95%CI:0.98~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PV的cut- off取值为12.600 fl时,其诊断特异性为0.98(0.91~1.00),敏感性为0.33(0.22~0.46);当cut- off取值为6.850 fl时,诊断特异性为0.04(0.01~0.10),敏感性为0.99(0.92~1.00)。 结论 MPV可以作为诊断胸痛患者是否发生ACS的指标,且可弥补cTnT的不足。

    • 实施精神病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3, 29(22):3370.

      摘要 (5483)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效果。 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精神病患者210例,按照同等病情随机分为强化组(114例)和常规组(96例),进行分组管理,强化组采用合理规则药物治疗指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家庭护理,个案管理技术等治疗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和常规随访。追踪两组连续治疗2年病情控制情况。 结果 强化组在康复管理后规则服药率、社会功能改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康复能有效控制精神病病情,恢复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并防止其复发,从而使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两种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3, 29(22):3372.

      摘要 (694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两种吸痰方式在改善患者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患者68例,入院前均存在肺不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接受开放式吸痰,B组接受密闭式吸痰。 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吸痰后1 min心率较前均显著升高,但于吸痰后5 min下降至吸痰前水平;通过胸部X射线片及肺部听诊评估,B组较A组可明显改善肺不张程度。 结论 加强痰液引流是防治肺不张的关键措施,密闭式吸痰对于改善肺不张程度优于开放式吸痰,值得临床推广。

    •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9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22):3374.

      摘要 (6842)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法 将该院内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在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8周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及血清钾、微量清蛋白、尿酸等指标。 结果 治疗8周时,治疗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降糖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微量清蛋白、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可明显降压及降低尿中微量清蛋白、尿酸含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案。

    • 超声诊断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连接患儿1例及文献复习

      2013, 29(22):3376.

      摘要 (6687)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连接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连接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查阅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连接超声表现为腹主动脉右前方未显示下腔静脉,于腹主动脉右后方显示扩张的奇静脉,并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后回流入上腔静脉,胸骨旁左心室长轴于左心房后方可显示胸主动脉及奇静脉两支血管横断面,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 结论 下腔静脉离断伴奇静脉连接十分罕见,具有特征性超声声像图表现,识别其超声表现可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 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3, 29(22):3378.

      摘要 (723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疝气腹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60例。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10 min(T3)、拔管后即刻(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同时监测并记录患儿当时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力、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并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气管插管组T2与T4时SBP、DBP、HR较T0时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气管插管组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的拔管时间、复苏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 >短篇论著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牛磺酸的含量

      2013, 29(22):3380.

      摘要 (696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牛磺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C18(250.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 0.1 mol/L醋酸钠溶液(含0.1%三乙胺,用醋酸调pH值至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 ℃。 结果 牛磺酸在0.156 8~1.568 0 μg时,与峰面积的线性方程为Y=3×106X-107 537 [相关系数(r)=0.999 9],回收率为98.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9%(n=9)。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控制复方四维女贞子胶囊中牛磺酸的质量。

    • 小剂量螺内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 1的影响

      2013, 29(22):3382.

      摘要 (652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 1(sVCAM- 1)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 3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 32 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 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 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 结果 治疗前,血清sVCAM- 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 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 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 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3, 29(22):3384.

      摘要 (688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伴2型糖尿病的123例行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4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结果 12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后,4例发生ARDS,其中1例发生呼吸衰竭后抢救无效死亡。平均静脉滴注量为4 601 mL,最多7 8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2 h;平均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为31.5 U;发生休克者3例(2.44%);术后均有肺部感染及胃肠减压留置。 结论 静脉滴注过多、术后肺部感染、内毒素血症等原因是引起ARDS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及时去除感染病灶、控制静脉滴注量等,对术后ARDS的发生及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

    • 遵义地区人群维生素D受体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

      2013, 29(22):3386.

      摘要 (648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第2外显子(起始密码子,e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情况。 方法 收集110例遵义地区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测定VDR基因e2序列多态性,分析该人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 结果 FokⅠ的等位基因频率为F 0.741、f 0.259。 结论 VDR基因e2序列在遵义地区汉族中的分布具有多态性。

    • 浓缩总蛋白试剂对酶法检测肌酐的影响

      2013, 29(22):3388.

      摘要 (688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浓缩总蛋白试剂携带污染对酶法检测肌酐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50例无脂血、无溶血的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先单独测定肌酐,再按先总蛋白后肌酐分析的顺序检测肌酐。 结果 两组肌酐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0.999 7。回归方程:Y=0.998 68X+12.691 4(Y=单独测定肌酐结果,X=测定总蛋白后再测肌酐结果)。 结论 浓缩总蛋白试剂对酶法检测肌酐有负干扰。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观察

      2013, 29(22):3389.

      摘要 (648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该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 结果 52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49例治愈(94.23%),平均治愈时间(12.3±1.7)d;3例因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肠绞窄后中转手术,最终治愈。 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绝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但应密切观察病情,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须手术治疗方能痊愈。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3, 29(22):3391.

      摘要 (664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38例年龄75~95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PFNA治疗,对围术期的准备及术后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痊愈出院,未出现围术期并发症(1例因术后3个月再次摔倒致内固定松动,取出后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评定标准,优 20例,良 17例,差1例,优良率97.4%。 结论 闭合复位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早期活动、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 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29例临床分析

      2013, 29(22):3393.

      摘要 (646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患者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原因及对策,提高对后循环缺血误诊的认识,减少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门诊和病房诊治的29例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 29例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最后确诊为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8例、梅尼埃病4例、前庭神经元炎2例、桥小脑角肿瘤3例(听神经瘤2例、脑膜瘤1例)、脑转移癌1例、脑胶质瘤1例、多发性硬化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贫血1例、低血糖2例。 结论 详细了解病史并进行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提高对头晕/眩晕的原因认识,合理理解、运用影像学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可减少患者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

    • 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留置针阻塞发生率的影响

      2013, 29(22):3395.

      摘要 (646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留置针阻塞发生率的影响分析,为延长临床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1—1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28例作为研究组,两组均采用5 mL肝素盐水液正压封管。对照组在封管后留置针启用时直接将药液滴入血管内,研究组在封管后留置针启用时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注射,然后再将药液滴入血管内。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阻塞发生率情况。 结果 研究组静脉留置针阻塞发生率[17.9%(5/28)]低于对照组[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1,P=0.001)。 结论 封管后留置针启用时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可再通留置管路,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 基于ACSL Math建立依地普仑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2013, 29(22):3396.

      摘要 (638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利用ACSL Math初步建立依地普仑在人体的血流限速生理模型,并进行不同给药剂量间的外推,评估药物的体内特征。 方法 运用ACSL专业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并将预测值和文献值比较。 结果 预测值和文献值的相关性良好,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 结论 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依地普仑在人体的血药时间过程,但模型仍需进一步优化和修订。

    • 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2013, 29(22):3399.

      摘要 (539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并总结其护理经验。 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急诊收治的8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相关的针对性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抢救和病情观察体会,探讨总结其护理经验。 结果 89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83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4例患者自动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3.26%。 结论 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采取尽早彻底洗胃、尽早建立人工气道选择有创机械通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使用阿托品等治疗及护理措施。

    • >调查报告
    • 妇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

      2013, 29(22):3400.

      摘要 (639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妇科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不记名方式发放240份进行调查。 结果 回收有效调查表240份,综合满意度为96.48%,妇科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护士的仪表、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收费满意度较高;对专业技能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低。 结论 通过满意度调查可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提高妇科护理质量。

    • 医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3, 29(22):3402.

      摘要 (483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637例,医院内感染现患率为2.98%(19/637),医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为52.63%(10/19),泌尿道感染为15.79%(3/19),手术部位感染为15.79%(3/19);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为主,占细菌总数的44.44%(4/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8.40%(372/63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0.82%(260/637)。 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医院内感染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不断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综述与讲座
    • 宫内营养不良与糖尿病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3, 29(22):3404.

      摘要 (630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

      2013, 29(22):3406.

      摘要 (618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健康宣教在壮族新生儿黄疸治疗依从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13, 29(22):3409.

      摘要 (627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白色念珠菌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013, 29(22):3411.

      摘要 (659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2抑制恶性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13, 29(22):3414.

      摘要 (612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高度近视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2013, 29(22):3416.

      摘要 (488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CYP19基因多态性与来曲唑治疗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3, 29(22):3419.

      摘要 (607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直肠肛门测压与生物反馈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2013, 29(22):3421.

      摘要 (624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和产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3, 29(22):3423.

      摘要 (632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的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2013, 29(22):3426.

      摘要 (617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子宫动脉阻断与单纯套扎术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中的比较

      2013, 29(22):3428.

      摘要 (520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207例,其中112例采用阻断双侧子宫动脉(研究组),95例采用单纯套扎双侧子宫动脉(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 [(77.4±16.3)mL]少于对照组[(86.5±11.8)mL],术后体温恢复时间[(2.9±0.7)d]短于对照组[(3.1±0.8)d],术后住院时间 [(4.3±0.5)d]短于对照组[(4.6±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7、-1.919、-5.120,P<0.05)。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方法安全、有效、出血量少,且能减少残留宫颈长度。

    • 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的应用

      2013, 29(22):3429.

      摘要 (639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神经外科54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换药中未给予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和观察组(34例,换药中给予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进行1年的对比观察及效果分析(每例患者住院在3个月以上且无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 结果 观察组皮肤受伤程度、发生的时间和术后切口处换药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P<0.01;t=7.03,P=0.02;t=10.12,P=0.01)。观察组34例患者中气管切开局部无感染发生,对照组20例患者中18例切口部发生感染。 结论 壳聚糖长效抗菌材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能预防切口组织感染的发生,减少痰液及金属片对皮肤的刺激,对长期保留气管切开的患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产儿科协作复苏窒息新生儿临床探析

      2013, 29(22):3431.

      摘要 (622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产儿科协作复苏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12月接诊的32例重度窒息活产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采用产儿科协作复苏方法;2011年1—12月30例重度窒息活产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儿科复苏方法。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无异常出院率及转诊后死亡率情况。 结果 研究组5 min内抢救成功率[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4,P<0.05);研究组无异常出院率[90.62%(29/3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转诊后死亡率[0.00%(0/32)]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63、4.560,P<0.05)。 结论 产儿科协作复苏对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转诊监护率和降低死亡率。

    •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21例原因及临床分析

      2013, 29(22):3432.

      摘要 (647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方法 收集2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大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咽部根治性放疗,放疗处方剂量为46~70 Gy,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上及时迅速清理呼吸道,避免呼吸道阻塞,同时予以单腔或双腔球囊压迫止血,若仍有出血,立即改为鼻咽后鼻孔填塞止血。其中1例予以血管栓塞治疗。 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经积极治疗后出血控制;有5例患者在院外发生鼻咽部大出血,终因呼吸道窒息而致死亡;1例血管栓塞患者经治疗后仍有反复小量出血,2个月后因再次大出血死亡;9例住院患者因鼻咽大出血死亡。在抢救过程中,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颌关节硬化,张口受限,8例患者不能及时插管。 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咽部大出血的预后不佳。虽血管栓塞疗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仍需进一步探讨。

    • 羊水量异常与胎儿畸形相关性分析

      2013, 29(22):3433.

      摘要 (628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羊水量异常与胎儿畸形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门诊与住院妊娠20周以上羊水量异常孕妇401例。 结果 羊水过多187例,其中37例并发胎儿畸形。羊水指数19~<21、21~<23、≥23 cm时,胎儿畸形率分别为3.7%(7/187)、6.4%(12/187)、9.6%(18/187);羊水指数增加,胎儿畸形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214例,其中29例并发胎儿畸形,以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多见。 结论 妊娠期间羊水量异常与胎儿畸形密切相关,是工作中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3, 29(22):3434.

      摘要 (654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5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经治疗,出血停止45例(90.0%),自动出院2例(4.0%),死亡3例(6.0%)。 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在治疗过程中需全面分析、综合治疗。

    •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胰管切开减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41例临床分析

      2013, 29(22):3436.

      摘要 (659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特点及保留十二指肠的胰腺次全切除联合胰管切开减压术(Frey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3年4月41例行Frey手术的CP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缓解率。 结果 41例患者术后无死亡病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其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内出血,经对症保守处理后痊愈;1 例患者术后第6天出现胰瘘,经禁食、营养支持治疗康复出院;1例患者出现腹部伤口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25例(61.0%)患者疼痛完全消失,13 例(31.7%)患者疼痛明显缓解,3例(7.3%)无效,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2.7%。 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Frey术治疗CP,可以很好地缓解患者的腹部疼痛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 Twin Block矫治早期骨性Ⅱ类错颌的临床体会

      2013, 29(22):3437.

      摘要 (613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方法 选择混合牙列期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8例,应用Twin 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 结果 经过3~6个月的治疗,所有病例下颌后缩都得到矫正,面型均获得良好改善。 结论 Twin Block矫正器是一高效能的功能矫治器,矫正下颌后缩疗效肯定,并具有制作简单,适应证广,可全天佩戴的优点。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8例疗效观察

      2013, 29(22):3439.

      摘要 (644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并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48例,随访3~5年,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48例患者随访率100.00%;3年生存率93.75%(45/48),5年生存率89.58%(43/48);治疗总有效率79.17%(38/48),其中显效率54.17%(26/48),有效率25.00%(12/48);复发率8.33%(4/48),肿瘤转移率16.67%(8/48);术后患者满意度95.83%。 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范围小、临床效果较好,3年和5年生存率均较高,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小儿手足口病超敏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析

      2013, 29(22):3440.

      摘要 (595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HFMD)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 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HFMD患儿179 例作为HFMD组,145例保健科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hs- CRP水平和WBC计数。 结果 hs- CRP总阳性率为39.6%,WBC总阳性率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 CRP、WBC同时阳性率为8.6%。HFMD组hs- CRP水平、WBC计数[(11.82±3.15)mg/L、(7.79±1.90)×109 L-1]较对照组[(2.31±0.81)mg/L、(7.04±1.43)×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小儿HFMD同时进行hs- CRP水平、WBC计数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较好地结合临床病史观察病情,指导感染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治愈率。

    • B- 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在剖宫产顽固性宫缩乏力中的应用

      2013, 29(22):3441.

      摘要 (621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B- 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在剖宫产顽固性宫缩乏力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1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发生的经常规方法处理无效的32例顽固性宫缩乏力患者实施B- 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 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B- Lynch缝合术联合子宫横向捆扎术联合应用于顽固性宫缩乏力安全、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 卵巢妊娠22例分析

      2013, 29(22):3442.

      摘要 (597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卵巢妊娠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 收集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卵巢妊娠患者共2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疗过程。 结果 22例患者术前均考虑异位妊娠,手术后综合临床和病理确诊为卵巢妊娠,其中1例随访时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后痊愈。 结论 卵巢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阴道超声结合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测定可能提高其早期诊断率,但明确诊断需要临床病理相结合,手术以患侧卵巢部分切除为宜,术后定期复查血β- HCG,以防持续性异位妊娠。

    • 剖宫产术前导尿时机的选择

      2013, 29(22):3443.

      摘要 (619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术前留置导尿时间不同的观察,选择最佳的导尿时间。 方法 将2013年1—4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前留置尿管18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术前1 h在病房安置尿管,观察组孕妇在手术室联合麻醉后安置尿管,观察两组对导尿时及导尿后的疼痛感觉。 结果 观察组孕妇导尿后尿路感染及导尿一次成功情况[3.3%(3/90)、98.9%(89/90)]优于对照组[8.9%(8/90)、90.0%(81/90)],观察组孕妇导尿时、导尿后疼痛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剖宫产术前麻醉后安置留置尿管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疗效

      2013, 29(22):3444.

      摘要 (594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30日至2013年5月30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并在使用解痉、止咳、吸氧、抗生素的基础上,再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组[76.00%(19/2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胸部肿胀时间、呼吸频率、胸闷时间、咳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率加快的症状;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 结论 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而言,雾化吸入的疗效显著。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螺旋CT结合超声检查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 29(22):3446.

      摘要 (611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多层螺旋CT与超声结合对结肠癌诊断的优势。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在该科检查的肛肠科患者,以其术后确诊为结肠癌为依据,兼顾术前分别行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检查结合与否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螺旋CT确诊61例,确诊率78.21%;超声确诊58例,确诊率74.36%;两种方法结合确诊75例,确诊率96.15%。螺旋CT与超声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CT联合超声比较以及超声与CT联合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螺旋CT与超声检查相结合,能提高结肠癌的术前诊断。

    • 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2013, 29(22):3447.

      摘要 (618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浆细胞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13例患者摄有X射线片,9例行CT检查,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结果 15例浆细胞骨髓瘤中3例仅表现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皮质变薄),其中1例腰椎多发性骨髓瘤X射线片未发现异常,在CT扫描时见骨质疏松,其余12例均见骨质破坏,穿凿样骨质破坏见于颅骨、骨盆等扁骨,2例肋骨见皂泡样骨质破坏,其余部位骨质破坏表现为虫噬样。6例脊椎MRI均示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 结论 X射线对浆细胞骨髓瘤的检查有重要作用,CT对该病的骨质破坏、软组织侵犯等观察优于X射线;MRI对浆细胞骨髓瘤侵犯性破坏所致的早期骨质改变,以及发现骨髓的早期侵犯优于X射线和CT。

    •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临床应用

      2013, 29(22):3449.

      摘要 (640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该院2007—2011年5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应用阴道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根据复查与治疗前对比并对治疗情况和治疗要点进行分析。 结果 5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过敏等并发症,术后1~3年随访,54例囊肿消失,治愈率93.10%,4例好转,囊肿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缩小体积大于1/2),有效率100.00%。 结论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一种完全有效、经济简便、重复性强、复发率低、患者易于接受的首选治疗方法。

    • 胫骨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

      2013, 29(22):3450.

      摘要 (644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胫骨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12例经DR检查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病例所进行的MRI检查。 结果 12例患者DR平片未见明显骨折,MRI检查均有异常信号。符合隐匿性骨折的诊断。 结论 对可疑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 >药物与临床
    • 干扰素α- 2b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2013, 29(22):3451.

      摘要 (656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干扰素α- 2b联合小剂量激素短疗程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临床确诊的9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功能损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抗休克、利尿、抗病毒、透析、预防感染等常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 2b联合小剂量激素短疗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少尿期存续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5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9.3%,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0,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少尿期存续时间[(2.7±1.5)d]明显短于对照组[(4.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9,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应用干扰素α- 2b联合小剂量激素短疗程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肾功能损害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右美托咪定在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应用

      2013, 29(22):3452.

      摘要 (629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应。 方法 选择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生理盐水组(S组)。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静脉泵入0.5 μg/kg右美托咪定,15 min输注完;S组静脉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入室时(T0)、给药结束后5 min(T1)、术毕(T2)、气管拔管即刻(T3)、气管拔管后5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痰拔管时的镇静-躁动(SAS)评分及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 结果 T1、T3时D组SBP明显低于S组,HR慢于S组,T3时D组DBP明显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D组SAS评分明显低于S组,而Ramsay评分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不延长拔管时间。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临床探析

      2013, 29(22):3454.

      摘要 (609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自愿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92例,随机分为A组57例,B组35例。A组联用米非司酮、依沙吖啶,B组单用依沙吖啶,观察记录两组孕妇开始出现宫缩的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引产后胎盘与胎膜的残留情况以及阴道出血量。 结果 A组平均宫缩开始时间为(11.37±5.01)h,胎儿胎盘平均娩出时间为(4.50±0.73)h,B组分别为(25.48±2.63)、(8.40±4.11)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胎盘胎膜的残留率为3.51%(2/57),B组为51.43%(1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9.8±29.8)、(186.2±36.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孕妇引产,可极大缩短宫缩与分娩时间,降低出血量与胎盘胎膜残留率,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缺血性肠病临床疗效分析

      2013, 29(22):3455.

      摘要 (601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住院的68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缺血缺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戒烟、控制高血脂、运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32/34)优于对照组(67.6%,23/34);在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腹胀、腹痛症状及踝/肱指数测定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2例患者用药2 d后轻微面色潮红,停药后即消失,其他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缺血性肠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疗效分析

      2013, 29(22):3456.

      摘要 (613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舒血宁(银杏叶提取物)在冠心病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0%(25/4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3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舒血宁药物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 鼻中隔黏膜划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青少年鼻出血40例临床分析

      2013, 29(22):3458.

      摘要 (624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黏膜划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青少年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青少年鼻出血患者40例,采用鼻中隔黏膜刀于鼻中隔黎氏区糜烂面或出血点上下等做直达软骨膜“#”字形划痕,用康复新液浸透的明胶海绵贴敷于创面,术后半年进行随访复查,观察患者出血、鼻腔黏膜糜烂、浅表血管消失情况。 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愈率95.0%,有效率100.0%。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鼻中隔黏膜划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鼻出血,临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患者痛苦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风险小,门诊即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苦碟子联合甘露醇治疗眩晕症116例疗效分析

      2013, 29(22):3459.

      摘要 (633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苦碟子联合甘露醇治疗眩晕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0—2012年急诊科收治的116例眩晕症患者,均给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3 d。 结果 116例眩晕症患者痊愈105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苦碟子联合甘露醇治疗眩晕症疗程短、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

    • 50%葡萄糖联合维生素B12湿敷治疗动静脉内瘘处皮下血肿疗效分析

      2013, 29(22):3460.

      摘要 (786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50%葡萄糖和维生素B12混合液湿敷治疗动静脉内瘘处皮下血肿的疗效。 方法 选择在该院行血液透析发生内瘘处皮下血肿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50%葡萄糖和维生素B12混合液湿敷。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67.5%,27/40)高于对照组(45.0%,18/40),治愈时间[(2.7±1.5)d]短于对照组[(4.2±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9,P<0.05;t=5.25,P<0.01)。 结论 50%葡萄糖和维生素B12混合液湿敷能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减轻疼痛,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基于护理角度分析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对策

      2013, 29(22):3462.

      摘要 (619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护理人员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有效减少耐药菌、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该文从护理角度出发,分析了护理人员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所起的作用,提出要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对抗生素合理用药的认知度,开展患者的抗生素安全用药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工作,强化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管理等综合措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 妊娠伴急性阑尾炎患者心理状态与心理干预

      2013, 29(22):3463.

      摘要 (623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做好心理疏导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对116例妊娠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妊娠伴急性阑尾炎患者担心疾病对胎儿影响的负性心理(焦虑、恐惧、无助、消极、惊慌、担心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反应、担心手术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占81.8%(664/812)。 结论 对妊娠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及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及顺利分娩。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10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

      2013, 29(22):3465.

      摘要 (611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效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呼吸一病房住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8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予以局部肺泡灌洗治疗。 结果 通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执行有效护理措施,108例患儿均成功治愈,其中87例患儿灌洗1次,20例灌洗2次,1例灌洗3次。 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患儿病死率。

    • 老年期痴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的护理

      2013, 29(22):3466.

      摘要 (655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老年期痴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5例患者运用克莱顿皇家行为量表评估护理过程及并发症防治效果。 结果 45例患者未出现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其中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均能顺利出院。 结论 运用骨科、神经科及精神科等多学科知识,对老年期痴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毁损伤护理体会

      2013, 29(22):3468.

      摘要 (593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毁损伤的护理有效措施,以提高皮瓣修复的成功率。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7例行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毁损伤的患者,归纳护理观察要点。 结果 7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修复效果好。 结论 术前加强心理支持,术中给予护理安慰,术后做好皮瓣护理,对于转移皮瓣存活和手术成败非常关键。

    •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护理

      2013, 29(22):3469.

      摘要 (651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监测及护理特点,促进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尽快恢复。 方法 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消毒隔离措施、生命体征监测、胰腺及肾脏功能监测,观察术后血糖及尿量、尿色、有无排斥反应等。 结果 通过对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监测,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后迅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引流管较多,监测项目多且复杂,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监护,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能尽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 双腔水囊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护理

      2013, 29(22):3470.

      摘要 (610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双腔水囊填塞宫腔治疗剖宫产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2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产后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抢救、配合医生填塞水囊、术后观察阴道流血等。 结果 27例产妇中,25例止血成功,2例失败。 结论 术前、术后的护理能及时发现出血和保证水囊填塞的效果,抢救过程中严格分工和密切配合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 断指再植25例术后护理

      2013, 29(22):3472.

      摘要 (624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和功能锻炼。 方法 对2012年6—10月2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观察与护理。 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功能恢复20例,因损伤严重截指5例。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以及加强心理护理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

      2013, 29(22):3473.

      摘要 (470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 对2012年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血糖、饮食控制,并进行心理护理、创面护理。 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病情较轻,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2例较重,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平均住院时间18 d,全部好转出院。 结论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护理体会

      2013, 29(22):3474.

      摘要 (560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全程对患者护理的作用。 方法 检查前让患者了解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平和状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穿刺技术,并于扫描全程关注患者有无不良反应;扫描结束后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并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全部患者均能主动配合完成MRI增强扫描检查。 结论 MRI增强扫描前进行有效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对扫描的畏惧情绪,积极配合检查,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Ⅰ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2013, 29(22):3475.

      摘要 (598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减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案和措施,回顾对比两组相关资料。 结果 对照组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6.0%;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0%,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在Ⅰ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 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预防坠床/跌倒中的应用

      2013, 29(22):3476.

      摘要 (613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预防坠床/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于2012年1—12月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2 881例,责任护士用心评估,对有坠床/跌倒风险的患者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 结果 2 881例患者经过认真评估、积极采取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全年无坠床/跌倒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其中11例死亡,2 870例康复出院。 结论 对2 881例患者预防坠床/跌倒实施人本位整体护理干预,缩短了住院时间,杜绝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护理

      2013, 29(22):3478.

      摘要 (5871)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的维护和护理。 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通过PICC置管术进行静脉滴注的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7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中,静脉穿刺成功率达100%,置管过程中,4例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维血流显示技术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导管阻塞、穿刺部位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结论 PICC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给药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导管的正确维护,加强临床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2013, 29(22):3479.

      摘要 (599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318例急诊危重患者并安全转运307例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合自身的体会,总结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做好病情评估,相关科室的协调,转运途中的监护与急救。 结果 11例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经现场抢救后,均安全转运到相应的科室,未发生与护理有关的护患纠纷。 结论 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采取了科学合理的转运措施,并做好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

      2013, 29(22):3480.

      摘要 (640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 方法 收集17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理疗、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治疗,并予以相应的针对性护理的基础上,内服中药、外敷黄连上清丸加丹参片加香油调糊外敷,观察带状疱疹的治疗护理效果。 结果 治疗及护理2周后,90例患者治疗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3.3%(84/90)。 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泌尿造口术患者心理压力评估及护理

      2013, 29(22):3481.

      摘要 (627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居首位。其根治的方法为全膀胱切除术,术后由于尿液无法再经尿道排出,需要做永久的泌尿造口术。为提高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该院自2011年8月起针对38例泌尿造口术患者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老年住院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2013, 29(22):3483.

      摘要 (638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全方位的个体化优质护理,可以减轻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施与探讨

      2013, 29(22):3484.

      摘要 (645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该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程”的3年里,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的认知,提高了病区护理的工作效能,达到了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目的,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3, 29(22):3486.

      摘要 (595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4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对有可能出现的酒精戒断症状进行预见性的护理,防范安全事件发生。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酒精戒断症状、并发症),做好戒断期间安全护理,对患者出现的各种戒断症状和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针对患者容易在出院后重新饮酒,在其病情稳定时加强心理护理,完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 慢性消化性溃疡的科学护理

      2013, 29(22):3487.

      摘要 (643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讨慢性消化性溃疡的科学护理。该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 日48例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症状均得到了缓解及治愈。在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疼痛、饮食及情绪的护理以及服药指导、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和出院指导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人造血管内瘘血栓后尿激酶局部溶栓5例的护理

      2013, 29(22):3488.

      摘要 (616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重视用药和溶栓情况,重视人造血管内瘘穿刺前的评估及穿刺技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低血压的预防及对高凝患者的护理等方面阐述了人造血管内瘘血栓后尿激酶局部溶栓的护理,做好以上护理对延长移植内瘘的使用尤其重要。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
    • 自拟慢性盆腔炎方内服及外敷联合贴压耳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2013, 29(22):3490.

      摘要 (475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自拟慢性盆腔炎方内服、外敷及贴压耳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处方:红藤20 g、三棱15 g、莪术15 g、毛冬青20 g、土茯苓20 g、蒲公英15 g、当归10 g、赤芍15 g、丹参20 g、元胡15 g、桔梗10 g、牛膝15 g、皂角刺15 g,加减法:偏气虚者加北芪20 g、党参15 g;偏肾虚者加川断15 g、杜仲20 g;偏寒者加桂枝12 g、艾叶15 g。用法:(1)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空服,药渣趁热布包敷下腹部,药袋上加热水袋,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共敷30~60 min;(2)耳穴贴压:盆腔、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每穴按压8次,每天3次,两耳交替,3 d换1次。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0.2 g,每天2次,甲硝唑片 0.4 g,每天2次,饭后30 min口服;0.9%氯化钠5 mL加α- 糜蛋白酶5 mg,肌内注射,每2天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间隔6 d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56.7%(17/30)、 86.7%(26/3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7%(11/30)、63.3%(19/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盆腔炎方内服、外敷及贴压耳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应用简便、药费低廉、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痰热清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2013, 29(22):3491.

      摘要 (5910)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痰热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COPD急性加重期的94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痰热清组与对照组,各47例。在常规抗感染、平喘、氧疗基础上,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在治疗7~10 d后的症状评分。 结果 痰热清组咳嗽、咳痰缓解有效率[89.4%(42/47)]高于对照组[72.3%(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退热有效率[93.6%(44/47)]高于对照组[78.7%(37/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肺功能改善有效率[85.1%(40/47)]高于对照组[76.6%(36/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痰热清能有效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发热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热、祛痰药。

    • >医学教育
    • 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2013, 29(22):3492.

      摘要 (629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目前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广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建设适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工作。该文就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意义、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案例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

    • 中间试验对高职制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2013, 29(22):3493.

      摘要 (598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工程素质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分析中间试验(简称中试)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探讨了中试对高职制药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并对高职院校开展中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 “卓越医生”培养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失的表征

      2013, 29(22):3495.

      摘要 (603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在“卓越医生”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当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存在“教前无矢”、“教而无实”、“教后无评”等表征,揭示这些缺失对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达到实效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三年制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法改革研究

      2013, 29(22):3497.

      摘要 (4713)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三年制药学专业是以西药为主的大专班,中医学基础薄弱,课时短,在这种情况下,单用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该文探讨了采取多种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多元化教学法。如收集中药典故、谚语、谜语及相关视频素材,增强讲课的趣味性;整理《中药学》习题集,举行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野外实践和参观,丰富教学内容;整理小验方代茶饮及设计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 影响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3, 29(22):3499.

      摘要 (647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理论过渡到实践,完成医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其实习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实践能力,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该文通过总结近年实习带教经验,分析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 青年教师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体会

      2013, 29(22):3500.

      摘要 (615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神经病学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之一。青年教师经过多次参加神经病学的见习带教,不断总结带教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后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课前应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狠抓问诊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临床基本功,帮助医学生树立自信心;课中应因时制宜地采用传统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后应深入讨论见习病例,反复引导学生通过对病例的思考建立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思路,掌握神经病学的精髓。

    •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卫生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13, 29(22):3501.

      摘要 (624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军队卫生学具有其特殊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通过对其教学进行改进,可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好教学的组织、准备、创新和建设4个方面的工作,并把教学改革工作深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多层次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创新的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军队培养更加优秀的军队卫生人才。

    • 医学生人文执业技能培养探索

      2013, 29(22):3503.

      摘要 (587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通过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开展科学培训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对培养医学生人文执业技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培养出具有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改善紧张的医患现状,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 外科总论实验课的教学体会

      2013, 29(22):3504.

      摘要 (590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外科总论实验课在外科学中居重要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重要意义。外科总论实验课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也是学习外科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 提高生物化学合班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3, 29(22):3505.

      摘要 (629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合班教学是为了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法,但合班教学是把“双刃剑”,在实施中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故有必要对此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从教学实践中探讨合班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医疗卫生管理
    •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构架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探讨

      2013, 29(22):3507.

      摘要 (582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该院使用GD- PACS及mini- PACS为例,从构建目标、系统架构和临床使用3个方面,探索一种数字化医院建设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 浅谈门诊输液室漏输液体的预防

      2013, 29(22):3508.

      摘要 (645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漏输液体的预防。 方法 回顾性选择 2012年1—4月该院门诊静脉滴注20 000例,2013年1—4月门诊静脉滴注20 000例,对漏输液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通过有效预防,2013年1—4月无一例发生液体漏输;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2012年1—4月的90%上升到95%。 结论 门诊输液室的工作人员只有有责任心,沟通到位,核对到位,才可以预防液体漏输。

    • 急诊救护中的纠纷与沟通

      2013, 29(22):3509.

      摘要 (584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患沟通是医疗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特别是在急诊中,由于时间短,沟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技巧,首先做到理清思路、胸有成竹,要熟悉产生纠纷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

    • >基层园地
    • 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分析

      2013, 29(22):3511.

      摘要 (606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面型比例分析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2013, 29(22):3512.

      摘要 (591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iccoli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2013, 29(22):3513.

      摘要 (601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艾滋病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的护理体会

      2013, 29(22):3514.

      摘要 (604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2013, 29(22):3515.

      摘要 (607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痔疮手术健康教育

      2013, 29(22):3516.

      摘要 (624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鉴别诊断1例

      2013, 29(22):3517.

      摘要 (588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卵巢泡膜细胞瘤1例分析

      2013, 29(22):3518.

      摘要 (598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颅脑损伤并发精神分裂症1例的护理

      2013, 29(22):3519.

      摘要 (465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