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认知相关性研究

      2013, 29(23):3521.

      摘要 (6620)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概念认知的关系。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于2009—2010年对5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与健康认知的相关性调查,分析其依从性与健康概念认知的关系。 结果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TAQPH)总均分为(76.40±10.28)分,健康概念量表(LHCS)总均分为(112.15±17.6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AQPH与LHCS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02~0.87,总分之间的r为0.04~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务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概念及健康行为开展重点教育,提高其依从性行为,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2013, 29(23):3523.

      摘要 (641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方法 将10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作为治疗组,在给予TACE的同时行PSE;并在同期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Child分级A、B、C级分别为12、7、1例。观察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肝功能损害情况。 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及术后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肝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对减轻术后肝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缓解脾亢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2013, 29(23):3526.

      摘要 (556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遵义汉族人群降钙素受体(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分布情况。 方法 收集109例遵义汉族人群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分析遵义汉族人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布规律。 结果 C1377T的等位基因频率为C 0.934、T 0.066。 结论 CTR基因C1377T位点多态性在遵义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具有多态性,与其他地区类似。

    • 针刺百会穴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即时效应的影响

      2013, 29(23):3528.

      摘要 (530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针刺百会穴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影响的即时效应。 方法 设针刺百会治疗组(百会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将2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百会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两组于针刺前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期峰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 结果 百会组与对照组比较,针刺前后大脑中动脉Vs、Vd、V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和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会组TCD探测深度52 mm和56 mm的Vs和Vm针刺前后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刺法能使大脑中动脉血流量增加,且针刺百会穴更有优势。

    • 数字化模板术前测量在选择人工髋关节假体尺寸中的准确性

      2013, 29(23):3530.

      摘要 (689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传统胶片模板与数字化模板术前测量在选择髋关节假体尺寸上的准确性,探讨数字化模板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传统胶片模板与数字化模板对其术前X射线图像进行测量,比较术前测量所选择假体尺寸与术中实际选择假体尺寸的符合情况,分析数字化模板术前测量在选择髋关节假体尺寸上的准确性,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所选择的假体尺寸与术中实际选择尺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择人工髋关节假体尺寸的准确性上,数字化模板术前测量与传统胶片模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 数字化模板术前测量对选择人工髋关节假体尺寸的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胶片模板术前测量,其制作及测量过程简单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2013, 29(23):3533.

      摘要 (636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运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压、C- 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 方法 将44例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记录入组前两组患者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透前血红蛋白、清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β2- 微球蛋白(β2- MG)、CRP水平,6个月后重复检查,记录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清蛋白、血清钙、CRP基线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 MG水平较血液透析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 MG水平,改善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贫血状态。

    •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细胞的刺激方案研究

      2013, 29(23):3535.

      摘要 (796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细胞时使用刺激剂的最佳方案。 方法 用不同浓度佛波酯(PMA)联合不同浓度离子霉素(Ion)作为激活剂,刺激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法方案,观察和分析在不同浓度组合的激活剂刺激下检测T淋巴细胞内干扰素- γ(INF- γ)、白介素- 4(IL- 4)的分泌效果。 结果 PMA浓度为25 ng/mL时,联合浓度分别为0、2、5、10、15、20 μg/mL的Ion刺激大鼠淋巴细胞,胞内IFN- γ/IL- 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9±0.26)%/(2.46±0.32)%、(1.23±0.21)%/(2.56±0.86)%、(3.08±0.56)%/(12.01±2.01)%、(4.01±0.48)%/(9.80±1.80)%、(3.98±1.78)%/(11.85±4.83)%、(3.76±1.08)%/(10.78±2.35)%。 结论 选用工作浓度为5~10 μg/mL的Ion联合工作浓度为25 ng/mL的PMA刺激培养大鼠淋巴细胞即可起到较好的激活作用,而且不会带来如CD4细胞下调、流式细胞术设门难度增加等干扰因素。在该浓度下,CD3/CD8和CD4两种设门方案均可用于大鼠Th1/Th2细胞检测。

    • 氟西汀干预对抑郁大鼠模型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3, 29(23):3538.

      摘要 (640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氟西汀干预对抑郁大鼠模型脑脊液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根据行为学评分挑选分数近似的20只SD大鼠进行4周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及孤养模式相结合的建模,实验前、建模4周后及氟西汀干预4周后分别检测大鼠脑脊液中白介素(IL)- 6、IL- 2、IL- 10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相对于建模前,建模后大鼠脑脊液中IL- 6及IL- 2水平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 10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氟西汀干预4周后,建模大鼠脑脊液中IL- 6及IL- 2水平较干预前减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 氟西汀虽然不是抗炎药物,但能通过有效恢复正常脑细胞功能,使神经细胞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减少,加快抑郁症的好转与恢复。

    • 降钙素原预测和诊断严重创伤后合并感染的价值

      2013, 29(23):3540.

      摘要 (625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降钙素原(PCT)和C- 反应蛋白(CRP)对严重创伤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 方法 以2012年 1—12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外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住ICU后每天的PCT、CRP检测情况。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标准定义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结果 合并感染的创伤患者感染前1天及诊断感染当天PCT水平迅速增高,分别为1.6(0.2~10.8)和 7.1(1.5~45.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分别为75.4(38.0~147.8)和99.3(56.1~16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患者入住ICU时PCT值高于非感染患者。 结论 动态监测诊断感染前后PCT水平变化,可以识别创伤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入住ICU时PCT水平高的创伤患者合并感染风险大。

    • β2- 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3, 29(23):3542.

      摘要 (672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β2- 微球蛋白(β2- MG)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1—8月确诊为DN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β2- MG检测,同时检测与肾功能评价密切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观察组β2- MG、Ure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期DN患者β2- MG呈递增性升高,Ⅱ、Ⅲ、Ⅳ期DN患者β2- MG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DN患者β2- MG检测阳性率为88.5%,与同期Urea、Cr阳性检出率(53.8%、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β2- MG是早期诊断DN的一项良好的血清生化指标,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诊治DN提供依据。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药物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观察

      2013, 29(23):3544.

      摘要 (658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PEM)和铂类药物(Pt)(即P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PP方案(观察组)治疗晚期肺腺癌29例,并设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9例,以28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PP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与单纯化疗相当,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阿魏酸钠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54例疗效观察

      2013, 29(23):3546.

      摘要 (642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在重庆大学医院治疗的1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感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和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红蛋白(Hbg)、24 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及临床症状减轻情况。 结果 治疗组BUN、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G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魏酸钠与尿毒清颗粒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

    • 宫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2013, 29(23):3548.

      摘要 (640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诊断及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不孕症患者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分析不孕症病因,术后随访其妊娠情况。 结果 120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因素占50.00%(60/120),为不孕的首要因素。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宫腔占位、宫腔粘连等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病因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经治疗,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为43.33%(39/90),其中大部分于术后12个月内妊娠。 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可积极治疗,提高疗效,对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 磁处理对12种抗菌药物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

      2013, 29(23):3550.

      摘要 (656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利用外界环境条件增强抗菌药物药效的方法,为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设计自制药物处理箱,考察3种不同强度静磁场对12种抗菌药物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 结果 经过3种强度静磁场处理后,对应于6 000、4 000和1 500 Gs强度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抑菌圈直径变化率分别为链霉素37.03%、24.59%、19.38%,庆大霉素48.63%、40.73%、35.06%;林克酰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25.00%、25.00%、12.50%,克林霉素37.86%、21.43%、28.57%;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10.87%、15.82%、13.00%,阿莫西林1.98%、1.14%、-4.3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8.70%、-1.63%、1.09%,泰乐菌素2.25%、1.12%、1.12%;氟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2.48%、5.45%、0.99%,左氧氟沙星-5.33%、0.94%、0.63%;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定-0.96%、-1.53%、-1.21%,头孢噻呋钠-0.69%、-1.23%、-1.23%。表明磁场可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林克酰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体外抑菌效果;β- 内酰胺类(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泰乐菌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未受影响;而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定和头孢噻呋钠)则受到抑制。 结论 通过适当改变外界环境可以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发挥产生不同影响。

    • 抗核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

      2013, 29(23):3553.

      摘要 (8335)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 方法 收集浏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433例已确诊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ANA,判断荧光核型,免疫印迹试验(LIA)抗核抗体谱(ANAs)12项检测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抗CC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1)在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中,ANA核型阳性共25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83.03%(137/165),类风湿关节炎(RA)阳性率为26.85%(40/149),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为64.15%(34/53),混合结缔组织病阳性率为100.00%(20/20),多肌炎/皮肌炎阳性率为33.33%(8/24),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阳性率为86.36%(19/2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0%。(2)抗双链DNA(ds- DNA)抗体、抗史密斯 (Sm) 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组蛋白抗体和核小体抗体阳性标本中均质型所占比例最高;抗尿嘧啶- 1低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蛋白(抗U1- n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 A)抗体、抗SS- B抗体阳性标本中,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硬皮病- 70(Scl- 70)抗体主要见于均质核仁混合型;抗组氨酰- tRNA合成酶 (Jo- 1)抗体阳性标本中,胞浆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着丝点B (CENP B) 抗体则全为着丝点阳性;(3)在175例IIFA- ANA阴性(IIFA- ANA-)标本中,LIA- ANAs阳性(LIA- ANAs+) 1例;(4)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82例,其中RA组阳性率为51.68%(77/149),非RA组阳性率为1.76%(5/284)。 结论 ANAs中抗ds- DNA抗体、抗Jo- 1抗体、抗CENP B抗体与ANA的荧光模式和风湿性疾病类型有一定关联;ANA核型以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IIFA- ANA-者检出LIA- ANAs+的可能性较小;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诊断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 >短篇论著
    • 巴曲酶治疗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及护理

      2013, 29(23):3556.

      摘要 (630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总结2012年1—12月采用巴曲酶溶栓治疗的73例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 结果 重度突发性聋患者入院时纤维蛋白原平均为(2.87±0.67)g/L,溶栓治疗后平均为(1.06 ±0.43)g/L,溶栓后纤维蛋白原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P<0.05)。入院时平均听阈为(96.4±14.7)dB,经过溶栓治疗,出院时平均听阈为(74.3±25.6)dB,平均听力改善(22.2±20.9)dB,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P<0.01),听力改善有效率为60.3%。经过溶栓治疗,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0 g/L的患者共37例,占总溶栓治疗患者的50.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重度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 某院托管前后心房纤颤治疗情况比较研究

      2013, 29(23):3558.

      摘要 (620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蒲江县人民医院被托管1年来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医院托管模式对房颤治疗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托管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内科住院、资料相对完整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被拖管前2010年1月至20112年3月住院患者作为对照。 结果 被托管后1年来,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复律无明显差异,行射频消融的比例提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提高。持续性房颤抗栓治疗的比较提高,使用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的比例提高。永久性房颤服用华法林的比较有所提高,心室率控制的比例提高。 结论 托管后1年来,该院房颤的治疗情况更加规范,但房颤的抗栓治疗仍需要加强。

    • 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183例影像学分析

      2013, 29(23):3561.

      摘要 (637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 收集183例临床确诊定性为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结合临床并综合数字摄影影像学资料,确定3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183例出现髋关节病变,其中早期68例,中期59例,晚期56例。影像学分期:Ⅰ期68例,Ⅱ期59例,Ⅲ期37例,Ⅳ期19例。 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正位回肠膀胱替代术的术后护理

      2013, 29(23):3563.

      摘要 (633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替代术的术后护理。 方法 从1998—2007年行标准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及正位回肠膀胱替代术患者中选取获得完整随访的膀胱癌患者47例,对其术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及伤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4.9%(7/47),尿动力学指标均有较好的恢复。 结论 回肠膀胱替代术后正确的护理是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13, 29(23):3565.

      摘要 (492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对12例12膝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拍摄患肢负重位全长X射线片,并进行评估和测量,同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X射线片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较治疗前明显增宽,膝关节内翻畸形基本纠正,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优良率为91.67%。 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与护理

      2013, 29(23):3567.

      摘要 (6013)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传统人工和微泵持续湿化气道的不同效果。 方法 选择已使用机械通气7 d以上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观察组使用微泵持续滴注给药,并向套管内注入低渗盐水(0.45%氯化钠溶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取人工间断推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 mL加安溴索4 mL,并在常温下定时、间断向套管内推注生理盐水,每次2~6 mL湿化气道。对比观察10 d后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间断气管内湿化方法,而且无需采用生理盐水湿化,适用于建立人工气道后的ICU患者的气道湿化。

    • 内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用药情况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2013, 29(23):3569.

      摘要 (6129)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医院内科病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促进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应用。 方法 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用药评价标准,以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3个内科病区2013年6月377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的合理性。 结果 377例患者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162例,不合理用药133例,占总病例数35.3%。用药不合理主要为无指征用药,使用疗程偏长现象亦较普遍。 结论 该院内科病区存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标准,加强用药干预,以提高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综述与讲座
    • 晶体液和胶体液的生化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2013, 29(23):3571.

      摘要 (618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治进展

      2013, 29(23):3573.

      摘要 (4660)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13, 29(23):3575.

      摘要 (595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2013, 29(23):3578.

      摘要 (628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与肾脏的关系研究

      2013, 29(23):3580.

      摘要 (6129)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进展

      2013, 29(23):3582.

      摘要 (602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腿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23):3584.

      摘要 (6123)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醛固酮和转化生长因子- β与肺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2013, 29(23):3587.

      摘要 (594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人工肝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老年戊型肝炎疗效观察

      2013, 29(23):3589.

      摘要 (472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老年重型戊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老年重型戊型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血氨(AM)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水平变化和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乏力减轻,消化道症状得到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血清Alb、PT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血清TBIL、ALT、AM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8.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可提高老年重型戊型肝炎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胎龄29~34周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2013, 29(23):3591.

      摘要 (5878)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8例AOP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CPAP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用纳洛酮治疗。 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每天发生次数[(2.0±0.7)次/天]明显少于对照组[(2.5±1.3)次/天],呼吸暂停持续时间[(15.0±2.4)s]较对照组[(19.6±3.3)s]明显缩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8.7±3.7)%]较对照组[(77.8±5.6)%]下降程度明显减慢;心率[(96.1±7.6)次/分]较对照组[(83.8±3.1)次/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与对照组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鼻CPAP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AOP效果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胎儿窒息预测因素分析

      2013, 29(23):3592.

      摘要 (5943)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胎儿窒息的预测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55例ICP孕妇,诊断明确后立即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 (TG)等指标,在整个妊娠期每周进行胎儿状况评估,并在分娩前48 h行无应激试验评估胎儿状况,根据分娩时是否发生胎儿窒息分为窒息组29例和非窒息组126例。比较两组上述血液指标的差异、异常非应激试验发生率,以及分娩时胎儿高胆汁酸暴露时间、剖宫产率、引产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胎儿窒息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ICP孕妇胎儿窒息发生率为18.7%(29/155)。窒息组和非窒息组TBA[(43.7±14.2)、(31.7±11.9)μmol/L]、TC[(281.0±49.4)、(251.3±53.2)mg/dL]、HDL[(52.4±13.3)、(63.8±11.2) mg/dL]、TG[(295.9±59.6)、(250.4 ±51.8)mg/dL]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时各项临床特征比较,窒息组胎儿高胆汁酸暴露时间明显长于非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A水平及暴露时间是胎儿窒息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ICP孕妇TBA水平越高、胎儿暴露于高水平TBA的时间越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越大。ICP孕妇的TBA水平及持续时间是预测新生儿窒息的可靠指标。

    • 高压氧治疗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疗效观察

      2013, 29(23):3594.

      摘要 (622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意义。 方法 将60例临床诊断为婴儿外部性脑积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随访。 结果 观察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繁呕吐、前囟膨隆等症状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婴儿外部性脑积水疗效确切。

    •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2013, 29(23):3595.

      摘要 (598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采用经后路GSS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8例完全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34例不完全瘫痪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大于1级;22例患者没有神经症状。术后Frankel 分级,A级8例,B级0例,C级2例,D级5例,E级49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伤椎前后缘平均高度分别为(15.2±3.7)、(25.0±3.0)mm,术后恢复至(27.6±4.4)、(29.4±2.2)mm。Cobbs角由术前的21.4°±5.3°恢复至9.6°±3.5°。CT检查显示,27例椎体内存在空隙,42例横突间植骨仅有5例融合,9例内固定螺丝出现松动。 结论 后路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及伤椎椎体的高度。

    •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3周岁前儿童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

      2013, 29(23):3596.

      摘要 (596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3周岁前儿童屈光状态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2 800例儿童屈光状态进行检查分析。 结果 9个月至1岁儿童屈光异常高达30.68%,1岁后屈光异常情况随之下降;9个月至1岁儿童近视眼21例,远视眼94例,散光眼166例;>1~3岁儿童近视眼13例,远视眼59例,散光眼86例。 结论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以其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被临床广泛运用。

    • 脊椎骨转移癌常规与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2013, 29(23):3598.

      摘要 (635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回顾性比较脊椎骨转移癌椎体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将46例脊椎骨转移癌患者分为适形组26例和常规组20例,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采用总剂量4 000~4 600 cGy/20~23次、每周5次的分割方式,常规放疗采用总剂量3 000~3 600 cGy/10~12次、每周5次的分割方式。 结果 全组46例患者有效率为91.3%(42/46),两组有效率分别为适形组92.3%(24/26 ),常规组90.0%(18/20)。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危及器官放疗剂量适形组脊髓最大剂量平均为(3 967.34±68.13)cGy,常规组脊髓最大剂量平均为(4 260.31±91.54)cGy,两组周围危及器官脊髓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椎骨转移癌局部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治疗手段,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短期疗效无差异,但三维适形放疗可改善靶区剂量分布,减少周围危及器官脊髓剂量, 提高治疗增益比。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293例临床分析

      2013, 29(23):3599.

      摘要 (587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治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应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293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继发不孕226例,原发不孕67例。 结果 术中结果与术前诊断相符241例(82.3%),与术前诊断不相符13例(4.4%),有新发现39例(13.3%)。经治疗,29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疗效满意,在不孕症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40例分析

      2013, 29(23):3601.

      摘要 (593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2005年2月1日至2010年12月1日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6例,其中中转开腹40例,中转率4.42%。对中转开腹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转开腹的原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20例,出血5例,胆管损伤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0例。所有中转开腹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若出现胆囊三角结构不清、出血、胆管损伤等需及时中转开腹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高血压94例临床分析

      2013, 29(23):3602.

      摘要 (5892)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并发症、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结果 经过30 d左右治疗后,84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不同程度改善。除5例患者因心力衰竭、脑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并发症均得到不同程度控制。 结论 医学工作者应充分了解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上不仅要重视降压,更应重视全面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重视并发症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 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体会

      2013, 29(23):3603.

      摘要 (591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手术患者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150例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采用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HR)、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析给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呼吸频率(RR)、SpO2 的变化。 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操作过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率为100%,给药前后及术中SBP、DBP、HR、RR、SpO2无明显变化,全组无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 结论 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选择盐酸罗哌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麻醉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少。

    • 食管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56例

      2013, 29(23):3605.

      摘要 (580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食管覆膜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对56例晚期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置入食管覆膜支架以改善经口进食,其中食管癌49例,贲门癌7例。 结果 56例患者支架均一次置放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立即解除,1周后98.2%(55/56)患者均能正常进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 对于无法承受或拒绝手术的晚期食管恶性肿瘤患者,食管支架置入能明显解除梗阻,达到提高患者生存期限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2例原因分析

      2013, 29(23):3606.

      摘要 (553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 结果 22例中转开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结论 LC中及时中转开腹不应视为LC手术失败,而是确保手术效果、防止严重并发症的一种补救措施。

    •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2013, 29(23):3607.

      摘要 (607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812例发病在24 h内的脑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及既往脑梗死病史与出血性脑梗死无明显相关性;而冠心病、高血压及心房颤动病史与出血性脑梗死相关(P=0.001)。 结论 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脑梗死患者,在抗凝或溶栓治疗过程中更应注意有无继发性出血的情况。

    • 脂肪肝与血清尿酸的关系探讨

      2013, 29(23):3609.

      摘要 (608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清尿酸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脂肪肝患者56例为脂肪肝组,按年龄、性别配对选择5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的分布特点。 结果 脂肪肝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尿酸升高与脂肪肝的发病可能存在联系。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非典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2013, 29(23):3610.

      摘要 (597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阴道彩超)对非典型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手术或保守治疗的124例非典型宫外孕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或保守治疗后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124例患者经阴道彩超检查可见非特异性包块,表现为实质性包块70例(56.5%),囊实混合性包块54例(43.5%),包块最大6.5 cm×4.9 cm,最小1.5 cm×1.0 cm;117例诊断为宫外孕,诊断正确率为94.4%。 结论 经阴道彩超检查可早期准确诊断非典型宫外孕,为临床提供及时治疗依据。

    • 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

      2013, 29(23):3612.

      摘要 (559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7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中360例患者按照痰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1组和对照1组,对照1组应用自然采集方法,研究1组应用改进的标准采集方法;将另外360例患者按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研究2组和对照2组,对照2组患者为采集痰标本前曾应用抗生素治疗,研究2组未应用抗生素。该两组患者均应用改进的标准方法采集痰标本。分析对比各组患者痰标本检出阳性率。 结果 对照1组痰标本合格率和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33%、38.89%,研究1组分别为58.33%、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68.89%,对照2组为4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格按标准操作方法采集痰标本能提高病原菌阳性检出率,而且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能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 无痛超声胃镜1359例回顾性分析

      2013, 29(23):3613.

      摘要 (625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方法 对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内镜中心2011—2012年

    • >药物与临床
    • 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2013, 29(23):3615.

      摘要 (6059)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和评估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创伤性活动性前房出血的控制效果。 方法 针对前房出血发病在72 h内的病例,对2007 年7 月 至 2009 年 6月应用传统用药控制前房出血(对照组)及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传统用药加白眉蛇毒血凝酶控制前房出血(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血吸收时间,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14%,多数患者在治疗第2天可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前房积血量减少;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部分患者因前房持续出血,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结论 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早期创伤性前房出血疗效肯定,且更快捷、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左卡尼汀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少弱精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23):3616.

      摘要 (653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男性少弱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标准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少弱精症患者58例,给予他莫昔芬(每次20 mg、每天1次)、左卡尼汀口服液(每次1.0 g、每天2次)治疗,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情况,维持治疗1~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精液分析和测定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 结果 随访3个月,有5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提前退出服药,其余患者治疗后睾酮和卵泡刺激素明显升高,接近正常上限水平,其精子密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女方妊娠11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少弱精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精子密度及活力,增加妊娠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 铜绿假单胞菌2186株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13, 29(23):3617.

      摘要 (638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佛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 结果 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 186株,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66.3%(1 449/2 18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和尿液,分别占12.4%(271/2 186)和8.5%(185/2 186);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最多,占21.4%(467/2 186),其次是呼吸内科和肿瘤科,分别占15.1%(331/2 186)和12.8%(280/2 186)。耐药率妥布霉素5.9%、阿米卡星8.2%、庆大霉素11.7%、环丙沙星12.3%、左氧氟沙星12.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6%、亚胺培南14.4%;有7种抗感染药耐药率大于90.0%。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日趋严峻,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感染及耐药的关键因素。

    •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49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23):3619.

      摘要 (6052)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98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0%(48/49)和6.1%(3/49),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7%(41/49)和20.4%(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4.345,P<0.05)。 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奥沙拉秦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2013, 29(23):3620.

      摘要 (6178)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奥沙拉秦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4月门诊及住院UC患者12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奥沙拉秦1 g,每天3次, 对照组服用SASP 1 g,每天4次。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UC缓解率、结肠镜下黏膜变化情况及总有效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50/60)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3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对轻、中、重临床症状的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63%、66.67%、90.00%,对照组分别为66.67%、56.25%、71.43%;结肠镜下黏膜改变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沙拉秦治疗UC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米非司酮 安定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2013, 29(23):3622.

      摘要 (576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适宜方法,减轻孕妇引产痛苦,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健康。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因“计划外怀孕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瘢痕子宫孕妇共60例,其中距离前次子宫手术间隔时间小于2年13例,≥2年47例。共有36例采用米非司酮、安定配伍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引产(米非司酮配伍组),24例单用利凡诺引产(单用利凡诺组)。 结果 (1)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米非司酮配伍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及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单用利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米非司酮配伍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临产后腹痛剧烈情况明显低于单用利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米非司酮、安定配伍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增加,引产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上消化道出血48例护理体会

      2013, 29(23):3624.

      摘要 (6489)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46例,死亡或自动出院2例,治愈率为95.8%。 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 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成本探究

      2013, 29(23):3625.

      摘要 (586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成本。 方法 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4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采用类成本比值法以及项目成本核算法对所选患者的护理成本进行核算。 结果 实施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护理成本平均为438.79元,分析护理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力成本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31.52%。 结论 采用类成本比值法以及项目成本核算法计算子宫肌瘤腹式手术护理配合成本,不仅可以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还可以让政府客观地制定治疗该疾病的药物费用。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效果的影响

      2013, 29(23):3626.

      摘要 (606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2012年1—6月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2012年7—12月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血,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血,评估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提高,标本合格率增加,淤斑发生率减少,采血针眼感染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提高了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及工作效率,降低了针眼感染率及淤斑发生率,并减轻了新生儿痛苦。

    • 后囊膜破裂后硬性晶状体悬吊单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2013, 29(23):3628.

      摘要 (462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后硬性晶状体悬吊单襻术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 结果 8例后囊膜破裂患者均实施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上襻悬吊手术,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均恢复了有用视力,随访3~6个月均未见晶状体明显移位和后坠。8例均无感染和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并重视围术期护理和出院宣教,是提高后囊膜破裂后硬性晶状体悬吊单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

      2013, 29(23):3629.

      摘要 (594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对104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104例脑出血患者中,78例无并发症,20例有轻度肢体功能障碍,2例肩手综合征,4例偏瘫。 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更能提高患者重返社会的信心。

    • 婴儿真空采血器行头皮静脉与常规股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比较

      2013, 29(23):3630.

      摘要 (607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婴儿股静脉与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采用婴儿真空采血器行头皮静脉与常规股静脉采血标本的合格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 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66%)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1%),头皮静脉采血血标本合格率(99.22%)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8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婴儿头皮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均高于股静脉采血,值得在临床推广。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2013, 29(23):3631.

      摘要 (470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方法 将216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实施围术期预防护理措施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DVT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术后并发DVT(6/124,4.8%)少于对照组(10/9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继发肺栓塞死亡,余均康复出院。 结论 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DVT,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2013, 29(23):3633.

      摘要 (577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法及意义。 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方法。 结果 34例老年患者髋关节恢复较好,疗效满意,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恢复。 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对老年患者疾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护理体会

      2013, 29(23):3635.

      摘要 (6330)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方法 对50例应用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黄疸采取精心细致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 结果 5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其中黄疸在72 h内消退4例,48 h内消退10例,12 h内消退36例。 结论 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策略

      2013, 29(23):3636.

      摘要 (566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预防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策略。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60例老年患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护理干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 结果 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9例,感染发生率30.0%;干预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 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 急救护理流程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2013, 29(23):3637.

      摘要 (621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经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抢救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0例患者抢救成功145例,其中采取保守治疗130例,手术治疗15例,因病情严重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达96.67%。 结论 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实现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2013, 29(23):3639.

      摘要 (566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分析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临床护理路径组30例,观察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脑梗死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3, 29(23):3640.

      摘要 (585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病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实施护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神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患有精神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眼化学烧伤28例的急救护理

      2013, 29(23):3641.

      摘要 (5889)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眼化学烧伤的急救护理方法及其在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8例眼化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探讨。 结果 2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其中23例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2例有角膜白斑,2例有创伤性白内障,1例继发青光眼,未见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 结论 眼化学烧伤患者在有效急救处理的同时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对治愈及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食管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3, 29(23):3642.

      摘要 (6193)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食管癌术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 结果 32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1 628例次置管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0例次,发生率为1.8%。主要为55~70岁的中老年患者,拔管时间主要发生在术后1~3 d,非计划性拔管高发时段多发生在夜间,多数患者因疼痛不适导致自行拔管。 结论 稳固而妥善的固定方式、有效的肢体约束、正确合理地使用镇静剂、有效的精神心理支持、规范的护理管理程序等,可大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2013, 29(23):3644.

      摘要 (592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和总结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影响因素, 探寻效果较好的护理方法。 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的颅脑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气道湿化不足组和气道湿化过度组,每组各10例,其中气道湿化不足组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例,分别行传统法(即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将药物滴入患者气道中,传统组)及雾化湿化处理(即采用生理盐水加入糜蛋白酶及庆大霉素配成雾化液行雾化处理,雾化组)。气道湿化过度组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例,分别行低渗盐水(0.45%氯化钠溶液)湿化及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湿化。观察各组患者在气道湿化不足和气道湿化过度两种情况下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在气道湿化不足患者中,传统组发生痰痂1 例、血痂2 例、气管阻塞2 例;雾化组并发痰痂1 例、血痂2 例。在气道湿化过度患者中,生理盐水组发生痰液黏稠1例,刺激性咳嗽1例,气道黏膜出血2例;低渗盐水组发生痰液黏稠2例,无刺激性咳嗽和气道黏膜出血者。低渗盐水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生理盐水组低。 结论 采用传统方法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气道湿化容易引起痰痂、血痂吸水后膨胀、阻塞气管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用药剂量很难控制。而采用雾化方法发生上述症状的患者较少;选择低渗盐水,进入支气管内不会蒸发太快,造成支气管水肿,有利于体内气体交换。

    • 简易层流床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预防感染中的作用

      2013, 29(23):3645.

      摘要 (578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简易层流床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预防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在血液内科住院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住简易层流床,对照组患者住普通病床,密切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变化、出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及时采集血、大便、尿、痰标本送检。 结果 住简易层流床的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68.5%,住普通病床的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住简易层流床患者感染率低于住普通病床患者。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方案与理疗

      2013, 29(23):3646.

      摘要 (617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术后制订康复方案与理疗的重要性。 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患者在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严格按照康复方案在不同时间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与理疗,术后随访1~24个月,平均(15.0±3.0)个月。 结果 20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14例(70%),良4例(20%),中2例(10%),优良率达90%。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平均(8.2±3.1)分减低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屈曲度术前30°~90°,平均65.5°±14.7°,术后屈曲度为80°~120°,平均105.2°±13.5°,术后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均达到康复出院标准,均未出现膝关节松动、脱位、衬垫脱出等其他并发症。 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严格按照康复方案在不同时间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与理疗,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膝关节周围肌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煤矿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特点与护理

      2013, 29(23):3648.

      摘要 (5710)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天府矿区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特点及相关护理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制订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住院治疗的852例煤矿老年患者(≥60岁),对其用药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煤矽肺306例,占35.9%;91.2%(777/852)煤矿老年住院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14.9%(127/852)有6种及以上疾病;有73.5%(626/852)的患者同时使用7种及以上药物治疗,使用10种及以上药物者高达33.3%(284/852);使用药物数量与所患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种数越多,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P<0.05)。 结论 煤矿老年患者病种多、用药繁杂、依从性差,在重视护理、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的同时,应开展有关病情尤其是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实施恰当有效的心理护理。

    • 食管癌围术期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

      2013, 29(23):3649.

      摘要 (6590)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留置胃管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对2012年 1月至 2013年2月195例留置胃管食管癌围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中10例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通过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分析,积极采取护理对策,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降低脱管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积极践行快速外科康复理念。

    • 电话回访在基层医院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2013, 29(23):3650.

      摘要 (468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电话回访在基层医院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对920例出院患者在出院1~2周内采取电话回访方式了解其出院后恢复情况,针对健康问题提供指导。通过电话回访有效解决和指导患者出院后存在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延伸了健康教育,缩短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对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 白萝卜汤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

      2013, 29(23):3652.

      摘要 (5904)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白萝卜汤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 方法 选择无其他内科疾病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60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 h除采取一般护理外,给予服用白萝卜汤,每次20~40 mL,每小时服用1次,直至肛门排气停用;对照组患者术后6 h除采取一般护理外,服用白开水、米汤或蔬菜汤,少量频服,对两组患者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 (16.72±0.64)h,对照组为(25.73±1.34)h。 结论 术后服用白萝卜汤能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有效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
    • 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

      2013, 29(23):3653.

      摘要 (577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选择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02%(80/86),对照组为77.91%(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更好的疗效。

    • 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临床应用体会

      2013, 29(23):3654.

      摘要 (6698)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 方法 运用胃复安10 mg 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呕吐及消化不良致腹胀、厌食69例。 结果 治疗3~5 d,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3例;25例呕吐患者,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12例消化不良致腹胀、厌食患者,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 结论 该方法简便、经济,疗效可靠,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年老体弱患者具有良好的解除病痛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分析

      2013, 29(23):3655.

      摘要 (606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24例。西医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方剂,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西医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理想控制率较西医治疗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其疗效及治疗安全性均较好,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医学教育
    •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3, 29(23):3657.

      摘要 (607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也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应用辩证法的思维讲解病理生理学知识,对于阐明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和机制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CBL教学法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23):3658.

      摘要 (778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成人护理课程标准要求,将2010级护理专业9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1名)和对照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授课,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 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及学习兴趣和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BL教学法可提高成人护理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加强人文教育 改善医患关系

      2013, 29(23):3660.

      摘要 (6080)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患关系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对医患关系有较深远的影响。传统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教育薄弱,不能适应“新医改”的发展。医生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疗技能,还应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意识。该文就医患关系的现状,探讨医学人文教育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 医学检验本科《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体会

      2013, 29(23):3661.

      摘要 (579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检验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高等医科院校本科检验专业学生《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亟待改革。该文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恰当使用、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开放实验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培训内容临床化以及改革实验教学考核与评价方法4个方面对《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总结。

    • 口腔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与管理

      2013, 29(23):3662.

      摘要 (554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索口腔科护理实习的具体带教实施方法。以基础护理结合专科护理的形式,采取多样化的带教方法进行护理带教,并评估带教、教学效果。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以及实习效果满意,对以后的护士角色也充满信心。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提高了口腔科护理教学质量,使口腔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工作取得满意效果。

    • >医疗卫生管理
    • 论企业医院改革后定位发展的重要性

      2013, 29(23):3664.

      摘要 (563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医院均面临着改制改革,而改制改革后如何发展是企业医院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明确医院定位是维持医院后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 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3, 29(23):3666.

      摘要 (5840)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下收下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及人员的配备和培训,从而与临床科室保持和谐的沟通,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科室。通过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工作,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临床科室为工作理念,不仅符合“整体护理”的管理模式,而且还可有效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教学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2013, 29(23):3667.

      摘要 (5886)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教学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繁、操作复杂,其主要功能体现在既要为临床一线服务,也要为教学提供服务。因此,要使仪器设备能在临床和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并尽可能延长使用时间,就应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该文主要从职能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协同管理方面提出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为教学医院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 新形势下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3, 29(23):3668.

      摘要 (5741)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德医风建设又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根据多年从事医院管理的经验以及国内部分文献报道,探讨在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医德医风滑坡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并提出对策。

    • >卫生防疫保健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87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分析

      2013, 29(23):3670.

      摘要 (591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总结其发生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方法 收集乐东黎族自治县2010—2012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据,依据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该县3年间共上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87例,分别来自9种疫苗,其中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所占比例最高,为24.14%(21/87),乙型肝炎疫苗其次,为18.39%(16/87)。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般反应,占64.37%(56/87),其次为异常反应,占35.63%(31/87)。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25.29%,22/87)和局部红肿(28.74%,25/87)。从时间分布上来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在5~6月较多,1~2月较少。 结论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主要与疫苗因素、患者个体因素和其他因素有关,需严格掌握不同疫苗的禁忌证,采取规范的操作方法,制定严格的不良反应处理原则,以期尽量降低或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海城市1164例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调查

      2013, 29(23):3671.

      摘要 (5996) HTML (0) PDF 1.00 M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海城市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情况,为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常规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总结归纳宫颈糜烂的总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宫颈糜烂检出率为47.1%(548/1 164),其中轻度糜烂53.6%(294/548)、中度糜烂27.2%(149/548)、重度糜烂19.2%(105/548)。宫颈糜烂除与年龄因素有关外,还与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及分娩方式、流产次数等生殖行为有关,宫颈糜烂检出率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流产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结论 海城市已婚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较高,宫颈糜烂与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及分娩方式、流产次数等生殖行为相关。

    • 无锡市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职业性体检结果分析

      2013, 29(23):3673.

      摘要 (6046)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无锡市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中粉尘、锰、噪声等作业职工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制定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无锡市某大型燃煤发电企业899名在岗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体检项目总异常人数841人,检出率为93.55%,接触粉尘工人肺纹理异常检出率为3.45%(4/116)、肺功能检查异常检出率为4.31%(5/116),接触噪声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率为13.07%(117/895)。此外,还有接触锰、紫外线、射线等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检查项目异常。 结论 该大型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性危害情况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法规和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宣传教育,落实好防护措施,防止职业病发生。

    • >基层园地
    • 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与质量管理对策探讨

      2013, 29(23):3674.

      摘要 (608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药物对血钾浓度的影响分析

      2013, 29(23):3675.

      摘要 (579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药熏洗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2013, 29(23):3676.

      摘要 (4522)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对策

      2013, 29(23):3677.

      摘要 (590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外科感染中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

      2013, 29(23):3678.

      摘要 (593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推崇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举措

      2013, 29(23):3679.

      摘要 (584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