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VEGF-D及MMP-12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纵隔 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5):641.

      摘要 (551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F-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进行检测,探讨VEGF-D及MMP-12 2种蛋白的表达与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采集60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D及MMP-12蛋白在这2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VEGF-D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均为93.3%(56/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1.7%(31/60),63.3%(38/60)](P<0.01)。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在NSCLC组织中,2种蛋白的高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但与肿瘤病理学分期有关(P<0.05)。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VEGF-D与MMP-12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c=0.274,P=0.041)。 结论 VEGF-D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现象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VEGF-D及MMP-12蛋白的表达有可能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骨组织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含量变化与骨折愈合的关系

      2013, 29(5):644.

      摘要 (520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动物模型,并探讨T2DM大鼠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的含量变化与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 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只。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行X射线摄片检查;检测实验第4、6周及处死动物时血清标本中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将保存好的胫骨标本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 4周后,实验组大鼠FINs、TG和TC较对照组升高(P<0.01),FP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及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大鼠TG、TC和FP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FIN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HE染色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微骨柱缩短且排列紊乱,初始基质前沿大部分浅染。X射线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骨折断端间形成骨痂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痂组织中OPG表达降低(P<0.05),OPGL表达增高(P<0.05),二者呈负相关(P<0.05)。 结论 T2DM大鼠骨折牵引下骨痂生成障碍,骨组织中OPG含量降低,OPGL含量升高,可能是导致T2DM状态下骨折愈合障碍的原因之一。

    • 丹黄丸中丹参和苘麻子醇提工艺研究

      2013, 29(5):647.

      摘要 (516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优选丹黄丸中丹参和苘麻子的醇提工艺。 方法 以丹参酮ⅡA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提取温度、药材粒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进行考察;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丹黄丸中丹参和苘麻子的醇提最佳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85目粉末,以90%乙醇为提取溶媒,浸泡1 h,于85 ℃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12倍量溶媒,提取1 h,第2次加10倍量溶媒,提取0.5 h。 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提取效率高。

    • 乙酰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 29(5):650.

      摘要 (54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乙酰肝素酶(HP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HPA在NSCLC发生、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120例NSCLC(鳞癌60例,腺癌60例)组织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HPA的表达水平。 结果 (1)NSCLC组织中的HP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2)腺癌组和鳞癌组的HP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3)根据NSCLC的分化程度,低分化组的HPA表达水平高于高-中分化组(P=0.001);(4)根据肿瘤分期,Ⅰ期﹑Ⅱ~Ⅲ期与Ⅳ期组的HP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Ⅱ~Ⅲ期组HPA表达水平高于Ⅰ期组,Ⅳ期组的HPA表达水平高于Ⅰ期﹑Ⅱ~Ⅲ期组(P<0.05)。 结论 HPA参与了NSCLC的形成过程,并与其进展有关。

    • 起搏方式及瑞舒伐他汀钙对起搏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CRP水平的影响

      2013, 29(5):652.

      摘要 (52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方式及瑞舒伐他汀钙对起搏术后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对植入起搏器资料完整且排除心房颤动等因素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植入起搏器的类型分为双腔起搏治疗(DDD)组与单腔起搏治疗(VVI)组,各组再按是否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分为2个亚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瑞舒伐他汀钙)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测定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时血浆中CRP水平,并随访观察24个月,记录心房颤动发生率。 结果 DDD组与VVI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以及术后6、12、24个月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DDD治疗组与对照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I组2个亚组术前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的CRP水平及24个月后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DD组起搏方式较VVI组更能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血浆中CRP水平,瑞舒伐他汀钙能降低起搏术后CRP水平及起搏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

    • 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3, 29(5):654.

      摘要 (53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80例肿瘤吸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吸氧,观察吸氧患者满意度及用氧后湿化单元细菌培养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湿润度、自觉安全性、使用时间、噪声、操作时间方面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氧后湿化单元细菌培养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肿瘤吸氧患者使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可明显提高用氧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 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2013, 29(5):656.

      摘要 (52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对45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半年、化疗结束后1年检测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激素(P)、睾酮(T)水平。 结果 化疗后15例患者未出现闭经,这部分患者在化疗结束时各项激素水平降低,到化疗后半年除T外,其他各项激素指标恢复到化疗前水平;30例患者出现闭经,这部分患者各项激素水平降低持续到化疗结束后1年仍然较低。 结论 化疗可导致患者激素水平降低,未闭经患者恢复较快,但闭经与未闭经患者T水平都出现持续性下降。

    • HPLC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2013, 29(5):658.

      摘要 (460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丹红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 ∶ 85);检测波长:403 nm;流速:1.0 mL/min。 结果 羟基红花黄色素A线性范围为18.1~145.0 μg/mL,相关系数r为0.999 9,回收率为99.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重现性较好,能起到控制丹红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作用。

    • 帕瑞昔布钠预防硬腰联合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寒战的临床观察

      2013, 29(5):660.

      摘要 (54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帕瑞昔布钠和曲马多预防硬腰联合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寒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0例在硬腰联合麻醉下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组、T组和C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曲马多1~2 mg/kg和等容生理盐水。观察硬腰联合麻醉后有无寒战发生及程度、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等。 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P组比较,C组寒战发生率高,且C组患者寒战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P组寒战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Ramasy评分为2~4级的患者比率大于T组,而T组Ramasy评分为5~6级的患者比率大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有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P组无一例出现,舒适度增加。 结论 麻醉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有效预防硬腰联合麻醉下前列腺电切术中患者寒战的发生。

    • 舍曲林与万拉法辛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 相关性研究

      2013, 29(5):662.

      摘要 (56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舍曲林与万拉法辛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方法 将100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舍曲林组和万拉法辛组,各50例,治疗12周,可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在治疗基线与治疗末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并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字色测验(Stroop)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及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后HAMD17总分减分值与Stroop中卡片C-字错误数呈正相关(P<0.05),体质量因子减分值与Stroop中SIE错误数1改变量呈正相关(P<0.05),认识障碍减分值与WCST中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概念化水平和Stroop中卡片C-色错误数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舍曲林与万拉法辛均能改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表现在注意力、执行能力、智力等方面,且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抑郁症状的缓解具有相关性。

    • 依托考昔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2013, 29(5):665.

      摘要 (42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依托考昔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及安慰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263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安慰剂60 mg,每天1次;治疗组口服依托考昔60 mg,每天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2周按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进行评分。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NIH-CPSI评分与自身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依托考昔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 脑干梗死164例临床研究

      2013, 29(5):667.

      摘要 (530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脑干梗死的常见临床表现,探讨进展性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特点。 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胶南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的72 h内新发脑干梗死患者164例,分析常见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将该类患者分为进展性卒中组(32例)与完全性卒中组(132例),对两组患者体温、收缩压、意识、吞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冠心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CT及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例数以及合并前循环梗死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临床症状中头晕最多见(47.6%),其次为肢体无力(42.7%),多数合并前循环梗死(84.8%)。两组患者在冠心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合并前循环梗死、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CT检查较难发现进展性脑干梗死(P<0.05)。 结论 头晕及肢体无力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冠心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进展性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针对可能进展的脑干梗死应及时行颅脑MRI检查。

    • 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3, 29(5):670.

      摘要 (530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72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实施效果。 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阻塞、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和切开置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 复发的疗效分析

      2013, 29(5):672.

      摘要 (712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比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不同类型药物预防息肉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5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切除息肉,并于术后使用不同类型药物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短效避孕药治疗组,B组为孕激素治疗组,C组为孕三烯酮治疗组,D组为无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药物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术后6、12、24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不同药物在预防复发方面的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月经模式均有所改善,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增加。术后6个月,治疗组之间的息肉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术后12、24个月,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在不同的随访时间,治疗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个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宫腔镜下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可显著控制息肉复发,短效避孕药和孕三烯酮的疗效优于孕激素,其中短效避孕药的接受性和依从性优于孕三烯酮,而孕三烯酮对远期复发的预防效果优于其他药物。

    • 2011—2012年天峨县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2013, 29(5):675.

      摘要 (542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监测分析广西边远山区天峨县各类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控制当地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当地市场出售的八大类食品随机抽样,并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 2011—2012年采集样品共166份,其中31份样品中检出5种致病菌(涉及七大类食品蛋制品中未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8.67%(31/166),其中沙门菌占0.60%(1/16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45%(19/166),单增李斯特菌占1.81%(3/166),坂崎肠杆菌占2.41%(4/166),蜡样芽孢杆菌占2.41%(4/166);未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 ∶ H7和志贺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检出3种致病菌,致病菌检出率高达31.25%(10/32)。 结论 边远山区天峨县更应加强国内知名厂家婴幼儿食品致病菌监测,并在当地建立食源性疾病风险预警评估机制,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协同作用

      2013, 29(5):677.

      摘要 (515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 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3, 29(5):679.

      摘要 (526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方法 对老年围术期患者30例给予系统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 结果 干预前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常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数明显低于干预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围术期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AG490干预研究

      2013, 29(5):681.

      摘要 (52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重组人白介素-2(IL-2)作用于胃癌细胞系AGS,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利用蛋白质酪氨酸激酶2(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阻断JAK2/STAT3(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的异常激活,研究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以重组人IL-2干预、四唑鎓盐(X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AGS增殖活性;以特异性抑制剂AG490抑制JAK通路,X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检测干预前后JAK蛋白、STAT3蛋白、p-STAT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重组人IL-2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S细胞增殖,JAK特异性抑制剂AG490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GS细胞增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490可显著抑制 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 结论 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早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 >短篇论著
    • 一期PVCR技术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 后凸畸形

      2013, 29(5):683.

      摘要 (548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术(PVCR)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研究2004—2009年收治的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患者12例, 年龄37~56岁,平均42.4岁;后凸Cobb角59°~95°,平均62.9°;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者5例,其中Frankel分级 C级3例,D级2例;12例均伴有较重的胸腰背部疼痛。手术方式均为一期PVCR,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脊柱后凸Cobb角及进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随访8~37个月,平均25.3个月。 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发生,手术时间3.5~9.0 h,平均5.5 h;术中出血量720~5 320 mL,平均2 410 mL;术后随访脊柱后凸Cobb角-1°~32°,平均8.9°,平均矫正度数为54°,平均矫正率为85.9%。术后有神经功能障碍者1例,Frankel分级D级,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0%(4/5)。均未出现神经并发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7%(2/12),包括脑脊液漏1例和表层伤口感染1例。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表现为内固定植入物松动,其余患者X射线片可见原截骨平面均已发生骨性融合,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结论 一期PVCR是一种治疗胸腰段陈旧结核继发僵硬性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但技术要求高,谨慎使用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分析

      2013, 29(5):686.

      摘要 (522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2例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 结果 22例患者中单发20例,多发2例,共有27个病灶,瘤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肿瘤直径多为2.0~4.5 cm,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MRI平扫显示病灶T1多呈等、低信号,T2呈等、高信号,所有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形态为多发节结状、团块状,18例见典型的切迹征或开环征。MRS的2例患者中增强后扫描即出现强化的病灶区均表现为胆碱化合物(Cho)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下降、出现宽大高耸的脂质(Lip)峰。 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依据MRI平扫、增强、DWI及MRS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其作出正确诊断。

    • 新柏氏薄层细胞技术在判读宫颈涂片上的应用价值

      2013, 29(5):688.

      摘要 (523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新柏氏薄层细胞技术(TCT)在判读宫颈涂片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无菌取样器采集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内细胞158例,采用传统巴氏染色制作宫颈涂片作为对照组;经新柏氏ThinPrep 2000全自动细胞制片机(ThinPrep2000)处理器制片,然后进行巴氏染色作为实验组。TCT检查使用伯塞斯达系统(TBS)诊断,将二者染色效果和判读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参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最新修订的临床分期进行结果分类,对照组和实验组判读结果为正常者分别为132例和144例,Ⅰ期患者分别为8例和3例,Ⅱ期患者分别为6例和4例,Ⅲ期患者分别为6例和3例,Ⅳ期患者分别为6例和4例;158例患者中临床确诊为正常者148例,Ⅰ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为3例,Ⅲ期患者为2例,Ⅳ期3例,对照组符合率为89.2%,实验组符合率为9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TCT宫颈涂片,在涂片效果和判读结果上都较传统巴氏涂片检查更加准确、容易。

    • 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2013, 29(5):690.

      摘要 (398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以提高放射科医生对其认识。 方法 对28例经临床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结果 28例患者共检出憩室33个,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8个,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5个。典型的十二指肠憩室在CT上表现为胰头右后方紧贴降段内侧壁的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囊袋影,21个囊内表现为气-液平面,8个囊内表现为混杂密度影,4个囊内仅为气体密度影;检查前服用阳性对比剂者均能见阳性对比剂进入憩室,其中囊壁增厚伴边缘模糊2例,并发胆总管扩张7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囊炎2例。 结论 MSCT扫描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能及时发现胆、胰疾病及其并发症,对判断二者的临床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放射科医生应重视并提高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发育的诊断价值

      2013, 29(5):692.

      摘要 (49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发育的诊断价值。 方法 分析60例男性乳腺发育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 结果 60例乳腺超声测量值前后径(0.95±0.15)cm、左右径(2.18±0.86)cm、上下径(2.12±0.75)cm,19例有不同程度导管扩张,测量值为0.06~0.12 cm。男性乳腺发育表现为以乳头为中心或偏向一侧的盘状低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其内可见向乳头方向聚拢的管状回声。 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发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 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护理

      2013, 29(5):694.

      摘要 (49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对21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无痛胃镜下APC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手术前、中、后护理。 结果 21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经APC治疗后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结论 胃镜下APC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易操作等优势,治疗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做好手术前、中、后的护理在保证治疗效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3, 29(5):696.

      摘要 (532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跌倒的4 6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跌倒的情况及跌倒发生的原因。 结果 在4 650例住院患者中,9例发生跌倒,占住院患者的0.19%,主要集中在高龄患者(>65岁者占55.56%);跌倒主要发生在高危时段(中班占33.33%,夜班占44.44%),以肺癌患者和呼吸衰竭患者为主,且责任护士均为护龄小于3年的低年资护士。 结论 呼吸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较多,跌倒风险大,应从改善环境、加强护士风险评估和预测及患者、家属、陪护的健康教育等方面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 滤纸石蜡油法保存淋球菌初探

      2013, 29(5):698.

      摘要 (542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寻求一种经济、简便的保存淋球菌的方法,便于基层实验室对淋球菌进行实验研究。 方法 采用滤纸石蜡油法在0、-20 ℃普通条件下保存淋球菌。 结果 滤纸石蜡油法在0、-20 ℃普通条件下保存淋球菌至少能存活1年,且其基本生化特性保持不变。 结论 滤纸石蜡油法保存淋球菌经济实用、操作简便,是适合基层实验室的一种较理想的短期保存淋球菌的方法。

    • 品管圈活动在医院病区药房退药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3, 29(5):700.

      摘要 (538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减少病区药房退药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药品质量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方法 应用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法,通过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调查、目标设定、目标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评价、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10个步骤,统计品管圈活动前后退药事件的结果,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退药件数从每月1 016件降至501件,退药金额从每月1 524 216.69元降至513 687.36元,退药品种数从805种降至388种。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凝聚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有所提高。 结论 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减少退药事件,而且在个人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2013, 29(5):703.

      摘要 (501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98例患者中行一期手术者89例,行二期手术者9例;一期手术取尽结石79例,二期手术取尽结石6例,总结石取净率为86.7%(85/98);处理结石的平均时间(60±20)min,平均出血110 mL,术中均不需输血。术后1例患者发生继发性出血,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止血,未出现液气胸、尿瘘、腹腔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某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2013, 29(5):705.

      摘要 (535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满意度情况,探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随机调查住院患者240例,门诊患者16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 结果 患者来院就医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好、有名气、服务好,对来院就医的体验与感受综合分达91分,对后勤服务、就医流程、支付的医疗费用、医技部门服务、病情告知和解答满意度的分值较低,患者的建议集中在医患沟通、后勤管理、病房管理等方面。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应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 >调查报告
    • 某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3, 29(5):708.

      摘要 (401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无锡区锡北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对2009—2011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信息[处方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处方频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统计期内,抗菌药物品种数及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递增状态,其中头孢菌素类的销售金额在各年度均占主导地位。 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和管理。

    • 心血管药品说明书100份统计分析与用药安全

      2013, 29(5):710.

      摘要 (535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议医生、护士和药师在用药时熟读药品说明书,促进用药安全。 方法 收集目前使用的心血管疾病相关药品说明书,按说明书各项进行分类统计、对比。 结果 合资及进口药品说明书所列项内容较国产药品说明书更全面、更具体。 结论 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和保障。

    • >综述与讲座
    • 急性白血病中MLL基因重排研究进展

      2013, 29(5):712.

      摘要 (50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海鞘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2013, 29(5):714.

      摘要 (391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先天性巨结肠症基因学研究进展

      2013, 29(5):716.

      摘要 (52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斑秃发病病因研究进况

      2013, 29(5):718.

      摘要 (53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颅内出血治疗新进展

      2013, 29(5):722.

      摘要 (526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前临床分期策略

      2013, 29(5):724.

      摘要 (69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喉切除术后发音管的安装与护理现状

      2013, 29(5):727.

      摘要 (510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TNF-α在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中的作用

      2013, 29(5):729.

      摘要 (538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3, 29(5):731.

      摘要 (548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观察

      2013, 29(5):734.

      摘要 (51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在继续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辛伐他汀10 mg/d、西拉普利2.5 mg/d)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25 mg,同时加服氯吡格雷75 mg/d,可与食物同服,低分子肝素钙(速避凝)4 000 U腹部皮下注射,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11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69%(111/116)。与治疗前比较,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数:全血黏度(WBV)、全血还原黏度(WBRV)、血浆黏度(S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纤维蛋白原(Fg)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斑5例,牙龈出血3例,其余患者均无血小板减少、皮疹、药物过敏及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可以降脂、抗凝溶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降低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风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 超声引导与常规盲穿上臂PICC置入术用于血液病并发静脉炎的对比分析

      2013, 29(5):735.

      摘要 (51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在血液病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PICC并发静脉炎的情况。 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选择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的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共30例;常规盲穿PICC置管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36例。比较其从置管方法到置管后并发静脉炎的概率以及严重程度,以积极探讨并发静脉炎的多种原因。 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6.67%(2/30)和38.90%(14/36),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PICC置入术并发静脉炎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盲穿PICC置入术。

    • 某院淋球菌感染及检测结果分析

      2013, 29(5):737.

      摘要 (533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淋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的感染情况和淋球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检测57例淋球菌感染的可疑淋病患者分泌物进行直接涂片与培养鉴定检测。 结果 57例可疑淋病患者中男24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83.33%(20/24),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91.67%(22/24),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女33例,直接涂片阳性检出率为18.18%(6/33),培养鉴定阳性检出率为87.88%(29/33),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1);男女可疑淋病患者培养鉴定法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直接涂片法。 结论 男性患者直接涂片法阳性时,一般可免去培养法而确诊;女性患者除直接涂片外,尚需进行培养鉴定才能确诊。

    • 氯胺酮中毒致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2013, 29(5):738.

      摘要 (555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氯胺酮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Rosalki速率法、免疫抑制法分别检测氯胺酮中毒患者(观察组)血浆中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行心电图检查,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结果 氯胺酮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心肌缺血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氯胺酮可致心肌损害,因此,在治疗氯胺酮中毒患者时,要注意保护心肌,改善心肌供血。

    •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联合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868例疗效观察

      2013, 29(5):739.

      摘要 (49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激光汽化减压加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加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68例,观察其疗效。 结果 868例患者治愈663例(76.4%),好转164例(18.9%),疗效不佳41例(4.7%),总有效率为9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 h,1周,1、3、6个月视觉膜拟评分(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用经皮激光汽化减压加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2013, 29(5):741.

      摘要 (51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脏房室肥大的关系。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68例患者,按有无“心房扩大、左心室肥厚”分为心房心室正常组(A组)87例,左心室肥厚(LVH)组(B组)52例,心房扩大合并左心室肥厚组(C组)2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 结果C、B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6.21%,25/29;63.46%,33/52)明显高于A组(32.18%,28/87)。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B组(15.38%,5/52)、C组(31.03%,9/29)明显高出A组(4.60%,4/87),以C组的发生率最高。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0.00%)、B组(11.54%,6/52)、C组(20.69%,6/29),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或左心房扩大时发生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增加。

    • 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分析

      2013, 29(5):742.

      摘要 (530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时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诊断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 结果 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血肌酐较前明显下降6例,总好转率86.7%。其中血液透析(下称血透)7例,时间6~38 d,1例转为长期血透。 结论 慢性肾脏病更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诊断与治疗能延缓病变进程。

    • 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临床探讨

      2013, 29(5):744.

      摘要 (539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阿奇霉素和磺胺嘧啶治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9例患者为住院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的弓形虫免疫球蛋白(Ig)M及IgG,服用阿奇霉素和磺胺嘧啶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头颅CT或核磁检查。 结果 所有患者的弓形虫IgM及IgG检测结果为阴性,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偏瘫和感觉障碍。头颅CT平扫显示,颅内多发性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多发性环状增强,病灶多位于额叶、颞叶、枕叶、基底节。 结论 艾滋病患者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应考虑感染弓形虫脑炎的可能,阿奇霉素联合磺胺嘧啶治疗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 尿微量清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

      2013, 29(5):745.

      摘要 (509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脑梗死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诊治的102例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以及86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进行MAU监测,比较两组MAU阳性率的高低。 结果 脑梗死组MAU阳性率为41.18%,非脑梗死组阳性率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脑梗死患者MAU较常见,MAU增加脑梗死的风险,MAU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 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中的应用

      2013, 29(5):746.

      摘要 (70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恢复顺利。 结论 套入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简单,疗效确切,是进行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超硬石膏治疗耳郭假性囊肿

      2013, 29(5):747.

      摘要 (503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肉色、超薄、超硬石膏治疗耳郭假性囊肿的疗效。 方法 对120例耳郭假性囊肿患者采用穿刺抽液,地塞米松冲洗囊腔后采用肉色、超薄、超硬石膏压迫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120例全部治愈,其中一次治疗治愈112例(93.33%),二次治疗治愈8例(6.67%);无感染、耳郭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 超硬石膏固定治疗耳郭假性囊肿,方法简单、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7例误诊分析

      2013, 29(5):748.

      摘要 (373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掌握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提高基层医生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水平。 方法 采用Neer试验、 Hawkins试验、撞击注射试验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 结果 通过临床试验检查、明确诊断,11例患者保守治疗痊愈,6例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早期做出诊断,利于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中晚期则采用手术治疗。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2013, 29(5):750.

      摘要 (49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从而确定其诊断价值。 方法 联合使用高频10 MHz探头、低频3.5 MHz探头对小儿腹痛临床疑诊为急性肠套叠患儿56例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 结果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改变,“套筒”征、“靶环”征为典型表现。 结论 依据小儿肠套叠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肠套叠,简洁、准确。结合观察套入部肠管血流变化,判断管壁缺血程度,及时指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复位方式。

    •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2013, 29(5):751.

      摘要 (512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活动性判断,及时转诊肺结核患者以加强防治。 方法 收集2011年1—6月共88例均转诊到当地疾控中心治疗的随访病例,对其进行普通X射线检查或CT检查,分析影像表现。 结果 城镇人口发病率为27%,农村人口发病率为73%;男性发病率为69%,女性发病率为31%。 结论 在进行肺结核诊断时,除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痰检外,胸部X射线摄片是主要筛选方法,部分不典型者可做CT进一步检查。

    • >药物与临床
    • 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影响

      2013, 29(5):753.

      摘要 (467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靶控注射泵滴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麻醉效应及循环的影响。 方法 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早孕妇女,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 1 μg/kg,继以靶控注射泵静脉滴注(TCI)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控浓度3~5 μg/mL至手术结束;B组先静脉注射麻黄碱 0.1 mg/kg,其后以与A组相同的方法施行麻醉。麻醉期间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50左右。记录两组麻醉诱导、苏醒、术毕离院时间,麻醉前后或麻黄碱注入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术中BIS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诱导时间、术毕清醒时间、术毕离院时间、术中BIS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A组心率(HR)、桡动脉无创平均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前后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B组除RR有下降(P<0.05)外,麻黄碱注入前后与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循环稳定。 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前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可对抗麻醉后的循环抑制,获得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麻醉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银尔通联合碘甘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5):754.

      摘要 (580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银尔通联合碘甘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冠周炎早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银尔通(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联合碘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碘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94%)优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周炎早期病例采用银尔通联合碘甘油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2013, 29(5):755.

      摘要 (549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镇痛配方为地佐辛0.4 mg/kg联合芬太尼8 μg /kg,B组为芬太尼16 μg /kg,两组均加昂丹司琼8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注射速度为2 mL/h。观察并记录镇痛给药后2、4、8、1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VAS、BCS 、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临床护理
    • 新生儿水疗结合抚触120例护理体会

      2013, 29(5):757.

      摘要 (49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水疗结合抚触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 方法 2012年1—3月共接生新生儿795例,选择其中120例新生儿给予水疗结合抚触护理观察。 结果 120例新生儿的身心均得到了健康发展,并且有效提高了身体机能和免疫能力。 结论 新生儿水疗结合抚触是一项集合了健脑、健身的综合性护理技术,是刺激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方法,并且还能够为新生儿打下情商、智商和心理的坚实基础,对新生儿将来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脑脓肿25例临床护理

      2013, 29(5):758.

      摘要 (52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脑脓肿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5例脑脓肿患者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正确使用脱水药和抗菌药,及时控制癫痫和发现脑疝及脓肿破溃症状;术后注意观察脓腔引流和生命体征情况,正确使用脱水药,抗菌药使用足够疗程。 结果 治愈18例,好转2例,死亡2例。 结论 脑脓肿的护理关键在于术前正确用药、及时发现护理危象,不仅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而且能改善患者预后;术后恰当把握抗菌药的使用疗程可以减少复发。

    • 喉癌患者80例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2013, 29(5):759.

      摘要 (37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术前、术后护理对喉癌患者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对80例喉癌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健康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大大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及早恢复。 结论 积极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要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同时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 血液透析留置管致血栓的防治及护理

      2013, 29(5):761.

      摘要 (526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及护理。 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2年5月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的中心留置导管83例中发生血栓栓塞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防治及护理。 结果 共进行中心静脉置管83例,发生血栓栓塞26例,发生率为31.3%。 结论 透析结束后采用合理导管封管处理,实施针对性地防止血栓形成的护理,能有效避免因血栓形成影响透析效果。

    • 足背动脉穿刺采血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3, 29(5):762.

      摘要 (52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更为快速、安全、有效的动脉采血方法。 方法 将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60例患者分别采取桡动脉(对照组)、足背动脉(观察组)穿刺采血,并比较两组采血后按压时间、误穿静脉率、血肿发生率、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 结果 观察组采血后按压时间、误穿静脉率、血肿发生率、采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对足背动脉穿刺采血技术的观察与研究,提高了动脉穿刺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痛苦,为护理人员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护理

      2013, 29(5):763.

      摘要 (507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26例蜂蜇伤出现不同程度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经验进行讨论。 结果 26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其中21例康复出院,治愈率为81%(21/26)。 结论 及时处理好伤口,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是蜂蜇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 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2013, 29(5):764.

      摘要 (51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27例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总结27例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 该组27例患儿1例死亡,1例出现乳糜胸,2例出现胸腔积液并发症,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 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为二期改良Fontan手术做了很好的过渡,术后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2013, 29(5):765.

      摘要 (53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资料,即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包括术前检查、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和术后康复指导等。 结果 60例患者肢体恢复正常功能,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手术和护理并发症。 结论 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能为患者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2013, 29(5):766.

      摘要 (538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方法 回顾分析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措施。 结果 通过在院前急救中采取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其中有2例死亡,其余全部成功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 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救护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是十分必要的。

    • 大剂量阿糖胞苷运用于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低细胞期护理

      2013, 29(5):768.

      摘要 (535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对15例加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的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观察护理,降低移植期间低细胞期的并发症。 方法 将15例加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预处理化疗药物的移植患者(观察组)与15例只运用白消安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BU+CY)作为预处理化疗药物的移植患者(对照组)相比较。 结果 观察组15例亲缘单倍体移植的患者,虽然低细胞期时间延长,但均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低细胞期护理,降低提前进入低细胞期的患者因低细胞期并发症而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风险。

    • 足跖跗关节脱位伴骨折患者10例的治疗与护理

      2013, 29(5):769.

      摘要 (412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足跖跗关节脱位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方法 根据患者身心特点,先制订治疗方案,进一步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法,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预防感染和栓塞等并发症,有计划地指导肢体功能锻炼。 结果 10例跖跗关节脱位伴骨折患者平均住院28 d左右,经过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疼痛感消失,出院前,切口愈合良好,缝线已拆,复查X射线见骨折复位满意。 结论 此种手术治疗方法及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2013, 29(5):770.

      摘要 (52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32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护理资料。 结果 32例患者均成功采集到足够的干细胞。 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精心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有效术后指导是确保干细胞成功采集的关键。

    • 整体护理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术后相关项目的影响

      2013, 29(5):772.

      摘要 (510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5—11月进行治疗的120例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视力、生活质量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推广应用。

    • 双气囊三腔管的使用方法及体会

      2013, 29(5):773.

      摘要 (50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双气囊三腔管的使用方法及技巧,提高插管成功率。 方法 经鼻腔插入双气囊三腔管压迫出血点。 结果 158例患者,除4例因呕血量太多未能一次置管成功,其余均一次性置管成功,且能达到暂时止血,为寻求下一步治疗创造时机的目的。 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常因呕血量较多而极度恐惧,有濒死感且双气囊三腔管管腔较大,患者不易配合,均会导致不能一次性插管成功。而注重其插管的方法和技巧,可大大提高插管成功率。

    • 新生儿黄疸150例蓝光照射的护理

      2013, 29(5):774.

      摘要 (545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最佳环境,满足新生儿对爱及安全的需要,使之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光疗得以顺利进行。对15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病情采取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患儿经舒适护理蓝光照射治疗后黄疸消退,效果明显,降低了新生儿光疗时的不愉快感,使之安静、舒适地配合光疗,效果明显。

    • 截瘫患者的护理与约翰逊行为系统理论的应用

      2013, 29(5):775.

      摘要 (520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截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使其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还需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全身的平衡与稳定遭到严重破坏。对截瘫患者运用约翰逊行为系统模式,根据患者各行为系统的改变,针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各亚系统功能状态及行为系统整体的平衡和稳定状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家庭及环境等因素,对患者行为系统综合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基本需求,促进病情恢复,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 细化管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3, 29(5):776.

      摘要 (415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2011年将细化管理应用于科室安全管理中以来,在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上,善于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及细节问题,通过及时改进工作流程,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2013, 29(5):778.

      摘要 (51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其不仅患病率高,且致残率、致死率也高,常引起心、脑、肾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要想使高血压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就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该文从心理、饮食、用药、休息与运动、出院等方面对高血压展开健康教育。

    • 慢性胰腺炎并胰管结石2例围术期护理

      2013, 29(5):779.

      摘要 (542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例慢性胰腺炎并胰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找出护理对策。通过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实验室监测、影像学检查、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生命体征、体位指导、记录24 h尿量、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实验室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患者痊愈出院。该病发病率低,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术后恢复。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13, 29(5):780.

      摘要 (550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术前做好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和术前访视,器械护士术中做好患者体位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熟练、准确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各个步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 人工肝治疗患者压疮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3, 29(5):781.

      摘要 (522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肝置管患者产生压疮的相关因素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病情因素等,护理对策是注重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皮肤安全护理,指导患者在保护人工肝管道的前提下,提高患者自身对皮肤护理的重视,去除心理障碍,增加自主活动,加强翻身,增加营养,并合理应用压疮护理措施,以防止和减少压疮发生率。

    • >医学教育
    • 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

      2013, 29(5):783.

      摘要 (48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状况,以指导教育管理者对高职护生实习前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措施。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采取深度访谈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深入访谈了14名面临实习的高职护生。 结果 采用Nancy现象学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出五大主题:即高职护生面对实习生活呈期待与焦虑并存的情绪状态,缺乏胜任实习的信心,渴望在校期间获得最多、最新的临床知识,希望学校能考虑护生自己选择实习医院的意愿,实习受到家长的高度重视。 结论 教育管理者应了解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状况的重要性、鼓励实习热情、对男护生特别引导和激励、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及主动提高护生临床能力。

    • 医学生实习教学档案管理的初步探讨

      2013, 29(5):785.

      摘要 (525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医学生实习教学档案管理是实习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教学管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习档案的设计要全面、细化,专人负责,及时归档,教学档案的整理和归档要制度化。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 重视五“E”效应理念在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2013, 29(5):786.

      摘要 (528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五“E”效应理念,即从“环境”(environment)、“榜样”(example)、“解释”(explanation)、“劝诫”(exhortation)和“体验”(experience)5个方面构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强调多元的、全面的和持续的养成教育。该文解析了五“E”效应的内涵和意义,针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建设方向和方法。重视五“E”效应可以更好地向研究生传播学术道德、科研作风和科研能力,使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之中。

    • 以第二课堂为基础 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

      2013, 29(5):789.

      摘要 (534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医学教育改革要求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单一的第一课堂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潜水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第二课堂也不同于其他的医学学科。近年来,在本科生第二课堂带教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上有一定的体会。

    • 《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3, 29(5):791.

      摘要 (652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开展《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对教师与学生角色合理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授课并优化实验课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培养了高素质医学人才。

    • 多媒体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5):792.

      摘要 (46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神经内科学内容繁多,且抽象、复杂,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更形象、生动的特点,在神经内科教学中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神经内科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采取措施扬长补短,可以更好地促进神经内科教学的发展。

    • 人体解剖学教学如何与临床应用相联系

      2013, 29(5):794.

      摘要 (50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人体解剖学如何与临床应用相联系的相关问题,通过与疾病名称、人体某些结构损伤引起的症状体征、某些器官的体表投影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某些器官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某些结构损伤引起的严重后果等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强化记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 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大专学生专业认同分析及干预措施

      2013, 29(5):795.

      摘要 (380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中职卫生学校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专业认识的教育、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教学模式等,多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认知,改善学生专业认同度。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3, 29(5):797.

      摘要 (513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为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具体指导和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重要基础,以桂林医学院2012级新生为例,分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对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提出建议。

    • >基层园地
    • 浅谈感冒症状和抗感冒药的合理选用

      2013, 29(5):799.

      摘要 (385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诊观察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成果

      2013, 29(5):800.

      摘要 (50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