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9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大流量脉动式剪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效应研究

      2013, 29(7):961.

      摘要 (573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大流量脉动式剪切应力作用下的短期形态学变化趋势。 方法 基于自研的细胞脉动流力学装置,对大流量脉动式剪切应力作用0~8 h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各项形态学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 第6小时左右脉动流作用下(平均95 dynes/cm2)血管内皮细胞的长轴及方向角发生变化;脉动流体剪切力作用8 h后,内皮细胞明显伸长,在部分区域顺剪切流动方向排列,内皮细胞方向排列的改建先于细胞大小(面积、周长等)的改建。 结论 相较于定常流,脉动流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方向性改变的时效提前。

    • 超声显像在视网膜脱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3, 29(7):964.

      摘要 (515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视网膜脱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9—2011年77 例98眼经手术证实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二维超声(2DU)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7 例98 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误诊2 例,诊断符合率为97.4%,2DU诊断符合率为84.7%(83/98),CDFI诊断符合率为98.0%(96/98)。 结论 超声显像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独特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 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标的中药抗菌成分的初步筛选

      2013, 29(7):966.

      摘要 (58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从89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药材中筛选能够抑制丙氨酸消旋酶活性的中药。 方法 利用旋光仪测定丙氨酸消旋酶在有无中药材浸出物情况下酶活性,从而对89种中药进行初步筛选。 结果 89种中药中有25种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丙氨酸消旋酶活性,其中6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大于35%)。 结论 虎杖、黄芩、麻黄、吴茱萸、栀子、鸡屎藤6种中药能明显抑制丙氨酸消旋酶活性。

    • 99Tcm-植酸钠显像肝脾定量分析与肝功能相关性分析

      2013, 29(7):968.

      摘要 (41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弥散性肝脏疾病99Tcm-植酸钠显像与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112例慢性肝病患者,男54例(48.21%),平均年龄(47.00±15.97)岁;女58例(51.79%),平均年龄(46.93±15.04)岁。应用99Tcm-植酸钠显像分析肝、脾表面及脊柱取得等面积感兴趣区(ROI),并获取放射性计数半定量比值,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统计分析核素显像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弥散性肝脏疾病99Tcm-植酸钠显像脾/肝放射性比值与性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球蛋白、清/球比值、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透明质酸酶及Ⅲ型前胶原相关,骨髓肝放射性比值与性别、年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球蛋白、清/球比值、直接胆红素和透明质酸酶相关。 结论 99Tcm-植酸钠显像肝、脾及骨髓比值与不同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

    • 柿叶黄酮对阿霉素肾病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3, 29(7):971.

      摘要 (586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柿叶黄酮(PLF)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及对肾脏免疫病理损伤的影响。 方法 制备阿霉素肾病鼠模型,采用PLF干预模型鼠,测定模型鼠各阶段24 h尿蛋白变化(于模型制备前、制备后1周、给药3周及给药5周后测定),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测肾脏病理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肾组织中FN表达。 结果 PLF能明显降低模型鼠24 h尿蛋白水平(P<0.01)、改善肾脏病理损伤以及抑制肾组织FN表达(P<0.01)等。 结论 PLF能通过降低模型鼠肾组织FN表达、改善肾组织纤维化,对模型鼠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致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32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7):973.

      摘要 (411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致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症致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32例骨质疏松症致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患者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3例,随访3年,痊愈25例,好转3例,瘫痪4例。 结论 骨质疏松症致股骨头坏死、骨不连运用中医汤剂、针灸、热敷治疗及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7):975.

      摘要 (556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 6) 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IL-6,化学发光法检测ICAM-1。 结果 中、重型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液中ICAM-1和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型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但TGF-β水平明显低于轻型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不同病情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患儿血液中ICAM-1 和IL-6与病情呈正相关。 结论 血清ICAM-1、IL-6和TGF-β联合检测能够早期、准确、灵敏地诊断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尤其是IL-6水平的变化,为判断预后及病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免疫学依据。

    •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7):977.

      摘要 (433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监测发病24 h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入院后7 d内的血压,记录其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其既往史、伴发疾病情况、病情变化进行评估,随访其发病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情况,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并完成随访的患者366例。脑出血入院时收缩压、第1天平均收缩压与发病6个月时死亡/残疾率呈J型关系,随着血压的升高死亡/残疾率增加。入院后7 d平均血压在120~160/70~80 mmHg(1 mmHg=0.133 kPa)时预后较好。发病24 h内血压下降越显著,发病6个月时死亡率越高。收缩压及舒张压的7 d连续性变异率与6个月预后呈U型关系,变异率均在5~15 mmHg时死亡率和死亡/残疾率最低(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血压因素为24 h收缩压下降率及血压连续性变异率。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独立影响预后,临床工作中可适当积极降压治疗,但应注意血压的平稳性。

    • 复方感冒灵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013, 29(7):981.

      摘要 (55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复方感冒灵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及含量均匀度检查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检测波长262 nm。 结果 该色谱条件有效改善了色谱峰拖尾现象,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103~2.574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6.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0%。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且无干扰,可作为该制剂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质量控制方法。

    • 不同采收期川楝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2013, 29(7):983.

      摘要 (573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重庆产不同采收期川楝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考察不同采收时间川楝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方法 采用HPLC法分析检测。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10)(A)-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 ℃。 结果 指纹图谱中共23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3个色谱峰。 结论 川楝子化学成分随采收时间的不同而各异,应注意不同采收季节对川楝子药材的质量影响。

    • P波离散度和QT离散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2013, 29(7):986.

      摘要 (608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Pd)和QT离散度(QTd)与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的关系。 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CHF组),心功能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心电图测量Pd及QTd,心脏彩超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等,并计算左室质量(LVM)。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LAd、IVSTd、LVP-WTd、LVEDd、LVM等显著增加(P<0.05);CHF组Pd和QTd与LVM呈正相关(r=0.446、0.387,P<0.05)。 结论 Pd及QTd可作为一种无创性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手段。

    • 血清β-羟丁酸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2013, 29(7):988.

      摘要 (554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病期糖尿病(DM)患者血清中β-羟丁酸(β-HB)含量,评价血清β-HB在D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5—8月DM患者69例及健康体检者46例的血清样本,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21)检测血清β-HB含量,同时对血清样本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全血样本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DM患者血清中β-HB、Hcy及HbA1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期DM患者血清中β-HB、Hcy和HbA1c含量呈递增性升高,趋势呈正相关,Ⅰ期与其他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测定血清中β-HB有助于DM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是DM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准确、有价值的治疗依据。

    • 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2013, 29(7):990.

      摘要 (56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3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15例,观察期8周。口服组予以右旋糖苷铁分散片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累计1 000 mg后每周给予维持量100 mg。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周时患者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测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等。 结果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后患者Hbg、Hct、SF、TSAT均明显升高,而CRP、PTH、ALT、AST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是安全、有效的。

    • ATP-MPI在心脏X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评价中的应用

      2013, 29(7):992.

      摘要 (588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腺苷三磷酸负荷心肌灌注显像(ATP-MPI)在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心脏X综合征患者42例(心脏X综合征组),其中男12例,女30例;健康者16例(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9例。分别行静息态及ATP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 结果 心脏X综合征组呈缺血性改变27例(64.3%),对照组1例(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P<0.01);心脏X综合征组共378个节段,其中82个节段(21.7%)呈放射性异常分布;对照组共144个节段,其中2个节段(1.4%)呈放射性异常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P<0.01)。心脏X综合征组ATP负荷前后对照:静息态MPI呈缺血性改变5例(11.9%),ATP负荷后呈缺血性改变27例(64.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P<0.01);静息态呈放射性异常分布8个节段(2.1%),ATP负荷后呈放射性异常分布82个节段(2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0,P<0.01)。心脏X综合征组12例男性患者中MPI呈缺血性改变7例(58.3%),30例女性患者中呈缺血性改变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男性患者共108个节段,其中19个节段(17.6%)呈放射性异常分布,女性患者共270个节段,其中63个节段(23.3%)呈放射性异常分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5,P>0.05)。 结论 心脏X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明显异常,ATP-MPI可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CFR能力。

    • >短篇论著
    •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的观察

      2013, 29(7):994.

      摘要 (682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控制效果。 方法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随机抽取的62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6个月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高脂血症的相关知识及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结果 62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疾病基础知识,提高了低脂饮食、积极运动的控制能力,教育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教育前均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控制,并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及自我保健能力。

    • 多发性骨髓瘤58例骨髓细胞学误/漏诊原因分析

      2013, 29(7):996.

      摘要 (586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从骨髓细胞学角度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误/漏诊原因。 方法 对2001—2010年误/漏诊的58例MM患者通过取材、阅片及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误/漏诊原因。 结果 58例患者中18例为取材混血后骨髓稀释而引起;30例为骨髓细胞学检查未发现骨髓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比例低于15%而未明确诊断;5例为骨髓瘤细胞形态不典型且工作人员经验欠缺而引起;5例为疾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而未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所致。 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MM的重要手段,骨髓标本取材欠佳、工作人员阅片经验不足、骨髓细胞学检查未穿及病灶、早期临床症状隐匿而未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都是导致MM误/漏诊的主要原因。

    • 抗抑郁治疗早期反应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3, 29(7):998.

      摘要 (59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抗抑郁治疗的早期反应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5周末各测评1次。以1周后HAMD减分率是否大于或等于30%,将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照组男性患者比率(65.6%)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4.4%);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平均住院时间短。研究组痊愈率(52.9%)高于对照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HAMD评分重复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治疗均有效,但研究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1周时HAMD评分变化是判断疗效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早期治疗反应良好者临床疗效越好。

    • 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2013, 29(7):1000.

      摘要 (597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采用TCT检查的8 136例患者,其中317例同时行HPV检测及活体组织检查。 结果 TCT检查发现异常283例(3.48%),其中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179例(2.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1例(1.0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6 例(0.20%),浸润癌(SCC)7例(0.09%),诊断符合率为84.10%。HPV阳性患者209例,感染率为65.93%,其中高危型176例(84.21%),诊断符合率为85.80%。单独运用TCT检查漏诊10例,单独检测 HPV漏诊77例,联合检测未发现漏诊病例。 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能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 彩超诊断甲状腺肿瘤和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2013, 29(7):1002.

      摘要 (543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彩超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意义。 方法 分析比较23例甲状腺癌和31例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资料。 结果 二维声像图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和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结节内回声、边缘晕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显示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高峰值(Vmax)、血流低峰值(Vmin)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周边Vmax、Vmin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二维及CDFI检查,可对甲状腺肿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 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3, 29(7):1004.

      摘要 (584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和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编情绪相关因素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未婚未育(A组)、已婚未育(B组)、已婚已育(C组)三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焦虑程度评定及心理因素分析。 结果 异位妊娠患者有较高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三组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的心理因素侧重点不同。 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康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急性胰腺炎B超与螺旋CT诊断对照分析

      2013, 29(7):1006.

      摘要 (527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B超和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42例AP患者分别进行B超和螺旋CT检查,将其表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B超与螺旋CT检出轻型胰腺炎(MAP)分别为82例和102例,检出率分别为77.4%(82/106)和96.2%(102/106);B超与螺旋CT检出重型胰腺炎(SAP)分别为25例和36例,检出率分别为69.4%(25/36)和100.0%(36/36)。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超和螺旋CT均是诊断AP的有效方法,虽然螺旋CT与B超2种检查方法对AP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但二者各有其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对AP的诊断和分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小鼠NMDA受体NR2B亚基短发夹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3, 29(7):1008.

      摘要 (578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设计并构建小鼠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亚基(NR2B)短发卡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 方法 根据NMDA受体NR2B mRNA 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NR2B的特异性RNA干涉片段,将其克隆入pYr-1.1质粒载体,构建NR2B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pYr-1.1-GRIN2B-shRNA,并对其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 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明NMDA受体NR2B shRNA已经插入质粒载体pYr-1.1。 结论 NMDA受体NR2B shRNA真核表达载体pYr-1.1-GRIN2B-shRNA构建成功。

    • 异位妊娠患者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接纳的关系调查研究

      2013, 29(7):1010.

      摘要 (397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接纳的关系,为护士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112例异位妊娠患者运用坚韧人格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 坚韧性总分为(50.31±9.72)分;自我接纳总分为(30.40±10.23)分;坚韧性人格四维度及总分与自我接纳二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坚韧性与自我接纳程度均较差,坚韧性人格与自我接纳呈显著正相关,护士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临床心理症状。

    •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丛集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2013, 29(7):1012.

      摘要 (522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丛集性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丛集性头痛患者21例,于患侧第6颈横突颈总动脉内侧处注射1%利多卡因10 mL、维生素B12 500 μg、地塞米松2 mg,均隔天阻滞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及不良反应。 结果 21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 结论 星状神经节经阻滞治疗丛集性头痛具有满意的疗效。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3, 29(7):1013.

      摘要 (54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 方法 将60例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GA)组和硬膜外(EA)组,每组3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 min、气腹后及放气后5 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 结果 EA组术中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后E明显增高,术毕基本恢复;GA组气腹后NE和E明显增高。 结论 2种麻醉方法术中均有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激反应较全身麻醉轻。

    • 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213例的护理

      2013, 29(7):1015.

      摘要 (535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分析213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 213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治愈出院128例,好转59例,未愈16例,死亡10例。 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热程变化,做好高热的护理及呼吸道管理,并严密观察患儿因感染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表现、并发症及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做好家属和患儿的护理宣教,以促进患儿康复。

    • 临床教学方法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2013, 29(7):1017.

      摘要 (51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教学方法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方法 比较2008—2011年护生三基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 结果 护生三基考试成绩、综合能力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健全教学管理体系、规范教学管理、改进带教方法、落实分站式教学等举措,可提高护生三基技能及综合能力。

    • >综述与讲座
    • MicroRNA 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2013, 29(7):1019.

      摘要 (549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微小病毒B19及其研究新进展

      2013, 29(7):1021.

      摘要 (541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移在骨折创伤愈合中的应用

      2013, 29(7):1023.

      摘要 (535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潜在风险

      2013, 29(7):1025.

      摘要 (398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骨髓炎临床研究进展

      2013, 29(7):1028.

      摘要 (542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型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药芪明颗粒的研究与应用

      2013, 29(7):1030.

      摘要 (51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疾病的相关性

      2013, 29(7):1032.

      摘要 (578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胎盘植入的治疗进展

      2013, 29(7):1035.

      摘要 (513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七氟烷对围术期肝脏的影响

      2013, 29(7):1037.

      摘要 (55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夏枯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3, 29(7):1039.

      摘要 (537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3, 29(7):1042.

      摘要 (56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2013, 29(7):1044.

      摘要 (518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04例临床分析

      2013, 29(7):1046.

      摘要 (547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最适切割深度。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定位活检、宫颈管搔刮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CINⅠ患者204 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以102例术中环形电切宫颈深度10 mm作为研究组,同时将102例术中环形电切宫颈深度15 mm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可疑病灶活检,判断两组疗效。 结果 204例患者术后均无CIN残留及复发,研究组术后6个月TCT异常 2例,术后12个月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术后6个月TCT异常1 例,术后12个月治愈率为100.00%。 结论 宫颈CINⅠ术中环形电切宫颈深度1 cm安全、有效。

    • 胸腔内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探讨

      2013, 29(7):1047.

      摘要 (52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胸腔内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5例SFT患者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阳性发现;胸部CT提示为胸腔内巨大占位。术前行CT引导下穿刺,1例SFT,2例梭形细胞瘤,2例穿刺无阳性发现。所有患者均无石棉接触史,5例有临床症状。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 结果 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骨髓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围术期无死亡、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胸部X射线片或CT)5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生存良好。 结论 胸腔内SFT一般相对巨大,会产生压迫症状,外科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但因属于交界性肿瘤,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 宫颈电热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4例

      2013, 29(7):1049.

      摘要 (553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应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2009—2011年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63 例患者应用LEEP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术前与术后CIN病理诊断符合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11.5±2.5)min,术中出血量(15.6±5.8)mL,宫颈修复时间(24.5±6.5)d,手术前、后CIN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7%,治愈率为95.2%,残留率为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 结论 LEEP治疗CIN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43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7):1050.

      摘要 (517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给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同时予以扩血管,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控制血压,调脂,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 43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无一例死亡。 结论 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病死率、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 电视辅助胸腔镜联合电子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观察

      2013, 29(7):1051.

      摘要 (514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术(VATS)联合电子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VATS治疗1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电子胃镜对瘤体进行定位及检查瘤体切除之后食管黏膜有无破损。 结果 10例患者完成VATS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1例术中采用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及食管狭窄等症状出现。 结论 VATS联合电子胃镜用于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颈部气管横断伤麻醉体会

      2013, 29(7):1052.

      摘要 (387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颈部气管横断的麻醉方法,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方法 对24例气管横断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实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气管横断伤的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进行插管安全可靠,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治愈率。 结论 颈部气管横断伤麻醉插管以保留自主呼吸为宜。

    • 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分析

      2013, 29(7):1053.

      摘要 (408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改变。 方法 将420例RV检查阳性和RV检查阴性腹泻婴幼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其心肌酶谱变化。 结果 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RV肠炎患儿的心肌损伤症状较轻,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心肌损伤的依据,以便及早对症治疗。

    • 干眼症并发睑缘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 29(7):1054.

      摘要 (537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干眼症并发睑缘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对133例(266眼)干眼症并发睑缘炎的患者在治疗干眼症的同时采用热敷、按摩、清洗、局部用药等综合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泪液分泌情况、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分泌物的性状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 133例患者中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15例,部分改善18例,无效0例。 结论对并发睑缘炎的干眼症患者应加强对睑缘炎的治疗,在治疗睑缘炎时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疗效肯定。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术的影像质量探讨

      2013, 29(7):1056.

      摘要 (527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术检查中设备技术参数、医生操作水平对影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72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所采集影像,有针对性地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定。 结果 共采集537个序列,其中影像质量优459个序列,占85.47%;良54个序列,占10.06%;差14个序列,占2.61%;废10个序列,占1.86%。 结论 设备技术参数的合理设置和介入医生规范化操作是获得冠状动脉数字减影术高质量影像的根本。

    • 超声在诊断腹腔脏器破裂中的应用

      2013, 29(7):1057.

      摘要 (541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腹腔脏器破裂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腹腔脏器破裂情况,并结合超声声像图改变和手术的病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结果 超声诊断37例腹腔脏器破裂患者,脏器破裂的程度和位置定位诊断符合率达86%(32/37),腹、盆腔积液的检出率达100%(37/37)。 结论 超声诊断对腹腔脏器破裂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和空腔脏器破裂,其符合率更高,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恶性疟疾患者32例血小板计数的诊断意义

      2013, 29(7):1059.

      摘要 (51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恶性疟疾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探讨恶性疟原虫与血小板(PLT)减少的关联性,从而提高疟原虫的检出率。 方法 选择32例恶性疟疾患者,仪器与手工联合进行PLT。 结果 32例患者经油镜检查疟原虫,均证实为恶性疟疾。其中27例患者PLT降低(84.4%);疟原虫感染患者PLT明显下降(P<0.05)。 结论 疟原虫感染可以引起PLT减少,与PLT减少相关联。在临床高热患者的诊断中,重视PLT减少患者的疟原虫检查,可以提高疟疾患者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对疟疾的早期诊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药物与临床
    • 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3, 29(7):1060.

      摘要 (523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6月(每月连续3 d)儿科门诊处方4 306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 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52%,涉及5类16个品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使用频度最高,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用药频度排前10位的品种中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0者占50%;静脉给药为40.83%,二联用药仅占0.71%。 结论 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加强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7):1061.

      摘要 (530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神经内科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 mg,每天1次,晚上顿服,在保证足够脑灌注量后酌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控制在8~10 mmol/L。给予对照组血塞通注射液及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 结果 两组治疗前ESS评分与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突出,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金水宝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观察

      2013, 29(7):1062.

      摘要 (535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金水宝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 方法 将11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给予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方案抗结核,治疗组在抗结核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金水宝能提高老年肺结核治疗疗效,并能减少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2例调查分析

      2013, 29(7):1064.

      摘要 (680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原因。 方法 对2012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先后发生的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在纤维支气管镜表面及内面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后无其他患者出现交叉感染,无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 结论 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出现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可以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播散,对预防与控制ICU出现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3, 29(7):1065.

      摘要 (563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2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测定情况。 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好转率和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1、3、5 d后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脓毒血症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中老年乌头碱中毒患者急诊急救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2013, 29(7):1067.

      摘要 (554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中老年乌头碱中毒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 对36例乌头碱中毒的中老年患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心理反应特点及服毒原因,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36例患者中除1例因左室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35例患者均能够较好的配合急诊急救,抢救成功后送住院治疗,为后期的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乌头碱中毒的中老年患者不仅能够改善其在急诊急救过程中的一些不良情绪,而且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积极的影响。

    • 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

      2013, 29(7):1068.

      摘要 (560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使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平稳过渡到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方法 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另采取全系统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 结果 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同和好评,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依从性。 结论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应尽量在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化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心理护理及干预

      2013, 29(7):1069.

      摘要 (531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注意障碍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采用智力测验、注意力划销测验、行为评定等评估患儿。 结果 ADHD患儿智力测试的智力多在正常水平或处于边缘智力水平,部分患儿表现为操作智商优于言语智商。 结论 了解ADHD患儿注意障碍特点,以便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及干预。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2013, 29(7):1070.

      摘要 (391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配合方法及护理要点。 方法 对18例进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配合的要点。 结果 18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27个月,术前临床症状均得以改善,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除1例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外,余均稳定。 结论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相应的术前特殊器械物品准备、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术中密切观察病情、熟悉手术步骤及娴熟的配合等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护患纠纷常见原因与对策

      2013, 29(7):1071.

      摘要 (553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从而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方法 对临床工作中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服务态度、业务技术、工作责任心、交流与沟通、护理排班、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产生护患纠纷的根本原因。 结论 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合理排班、增强法律意识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2013, 29(7):1073.

      摘要 (396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NLB)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91例PNLB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1例PNLB患者均穿刺成功,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予及时治疗、有效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 手术前、中、后的有效护理及配合,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不同管饲方法在早产儿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3, 29(7):1074.

      摘要 (529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不同鼻饲方法的效果,寻找最佳鼻饲喂养方法。 方法 将5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重力管饲养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推入方法,连续行肠内营养10 d。 结果 观察组发生呕吐、反流、吸入性肺炎、腹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早产儿采用重力管饲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肠内营养喂养成功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 输血查对单在促进输血安全中的应用

      2013, 29(7):1075.

      摘要 (400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输血查对单在减少输血差错、促进输血安全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将自行设计的输血查对单用于临床输血患者,对使用输血查对单前后发生的输血差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使用输血查对单后,输血相关差错明显降低(χ2=18.31,P<0.05)。 结论 使用输血查对单可以帮助临床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减少输血差错的发生。

    • 体表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护理对策

      2013, 29(7):1076.

      摘要 (518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及其重要性。 方法 53例肺部周围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认知及配合能力,以提高活检成功率。 结果 5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气胸4例,发生率为7.55%,少量痰中带血3例,发生率为5.66%。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对提高活检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2013, 29(7):1078.

      摘要 (51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要点。 方法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超声乳化仪的操作规程。 结果 217例中86%的患者视力由术前手动-0.2提高至术后第3天的0.5~0.8。 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的保证。

    • 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3, 29(7):1079.

      摘要 (5281)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对恙虫病的观察及护理经验。 方法 通过对25例恙虫病患者特征性症状焦痂和溃疡的细致观察、有效的病原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进行预防恙虫病的宣教工作。 结果 经正确治疗、精心护理,25例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 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诊治,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是恙虫病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 一次性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体会

      2013, 29(7):1080.

      摘要 (531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治疗中使用一次性护理包,并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一次性护理包的使用不仅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避免浪费,而且止血效果好,安全,方便,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在血液透析中心进一步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护理管理体会

      2013, 29(7):1081.

      摘要 (548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急、慢性肾衰竭晚期行血液透析(下称血透)治疗的患者及家属实施护理管理,是保证他们安全维持血透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是血透室护理管理者及透析护理人员的首要责任。通过充分、合理的护理管理治疗,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重症监护病房清醒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心理护理

      2013, 29(7):1082.

      摘要 (528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措施,疗效显著,而随之产生的呼吸机依赖便成为临床机械通气治疗时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了解清醒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心理变化,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成功率。

    • 死胎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013, 29(7):1083.

      摘要 (529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讨死胎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通过心理护理极大地减少滞产、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3, 29(7):1084.

      摘要 (386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变化快、治疗时间长,而治疗上又缺乏特异性。因此,周密细致、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恢复不容忽视。根据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需要,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临床对症护理,及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儿的病死率,提高了生存患儿的生活质量。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
    • 藏药材高山大戟的质量标准研究

      2013, 29(7):1086.

      摘要 (524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藏药材高山大戟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与显微鉴别法对藏药材高山大戟的质量进行鉴别。 结果 不同产地的藏药材高山大戟特征一致,薄层色谱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结论 建立的定性鉴别法可作为控制传统藏药材高山大戟内在质量的标准。

    • 慢性湿疹90例中医治疗体会

      2013, 29(7):1087.

      摘要 (550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的中医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10年7月就诊的90例慢性湿疹患者从慢性湿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中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愈63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 结论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迁延难愈,中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痿症 60例疗效观察

      2013, 29(7):1088.

      摘要 (55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痿症的疗效。 方法 60 例3种类型痿症儿童应用“治痿独取阳明”原则进行针灸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1个大疗程。 结果 治疗后各类型痿症儿童应用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标准及关节活动度(ROM)测定均有不同程度进步。 结论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痿症疗效明显,且不同类型痿症有效率具有差异性。

    • >医学教育
    • 案例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 29(7):1090.

      摘要 (396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对传统讲授式教学与案例法教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案例法教学组学生的分析题成绩、总成绩均比传统讲授教学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案例教学法的优劣,以此提出相应对策,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3, 29(7):1092.

      摘要 (38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需要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药剂学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学毕业生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该文就近年来在药剂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推进药剂学教学工作。

    •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初探

      2013, 29(7):1093.

      摘要 (5463)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生物技术制药是该校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课程内容广而抽象。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对生物技术制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药学有机结合,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以科研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得了一定效果。

    • 八年制医学生眼科见习带教体会

      2013, 29(7):1094.

      摘要 (5242)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临床眼科见习阶段进行一些教学探索。调整课程安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眼科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注重病例教学并贯穿医德、医风教育,为其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探索

      2013, 29(7):1096.

      摘要 (507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医药化工等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之一。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培养综合型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该文结合亲身授课经历,分析了生物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从激发学生兴趣、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讨论,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 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3, 29(7):1098.

      摘要 (527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目前中国医学教育中采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法比较,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其优势和不足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 >医疗卫生管理
    • 品管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

      2013, 29(7):1100.

      摘要 (527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院22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随机调查,观察手卫生的执行情况。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医生(93.8%)、护士(95.8%)手卫生依从性均比开展活动前(53.0%、63.1%)显著提高。 结论 品管圈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科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2013, 29(7):1101.

      摘要 (5630)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检验科设备管理和提高检验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分析科室仪器管理漏洞,设备故障率和产生原因,以及患者对检验结果的满意度,制订应对措施,实施改进。 结果 科室设备故障率和维修费用明显下降,延长了仪器使用期限,患者对检验结果的满意度上升,增进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和工作责任感。 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对于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非常有益。

    • 供应室管理技巧及成效

      2013, 29(7):1102.

      摘要 (507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凡事都得讲究方式、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达到目标,供应室管理也是如此。该文从供应室人员、制度、设备、耗材、质量、资料保存、临床沟通等7个方面论述了供应室的管理方法及技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 >卫生·防疫·保健
    • 洪泽县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2013, 29(7):1105.

      摘要 (509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洪泽县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特征、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洪泽县2004—2009年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洪泽县2004—2009年共报告22起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病355例,无死亡病例。其中乙类传染病4起,丙类传染病11起,其他传染病7起;农村学校17起,城镇学校5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2~5月是高发月份,共14起,占63.64%,其次是10~11月份。 结论 洪泽县传染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应重点加强春秋季农村学校和幼托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某高校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2013, 29(7):1106.

      摘要 (550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效果。 方法 于2009—2012年对管辖社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比较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从管理前的70.9%、61.4%、38.8%提高到100.0%、92.3%、65.8%,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从管理前的(154.79±11.26)、(96.38±7.89)mmHg(1 mmHg=0.133 kPa)降低到管理后的(132.45±10.65)、(82.36±7.64)mmHg,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社区进行高血压综合管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患者血压。

    • 老年科护士元担忧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2013, 29(7):1108.

      摘要 (519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科护士元担忧与情感平衡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保持老年科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对109名老年科护士运用《元担忧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进行测试。 结果 元担忧分数为(131.53±10.62)分,情感平衡分数为(6.13±1.19)分,元担忧与情感平衡呈显著负相关(P<0.05)。 结论 老年科护士元担忧处于较高水平,情感平衡低于一般水平;元担忧与情感平衡显著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应对方法保持老年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 >基层园地
    • 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滞留456例临床干预与分析

      2013, 29(7):1110.

      摘要 (4624)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胰岛素注射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13, 29(7):1112.

      摘要 (560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广西监狱系统艾滋病防治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13, 29(7):1113.

      摘要 (563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Rh阴性患者的输血原则

      2013, 29(7):1115.

      摘要 (550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

      2013, 29(7):1116.

      摘要 (485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精神亢奋1例

      2013, 29(7):1117.

      摘要 (54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1例

      2013, 29(7):1117.

      摘要 (5465)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

      2013, 29(7):1118.

      摘要 (5428)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卡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

      2013, 29(7):1119.

      摘要 (5166)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候机楼旅客猝死2例原因分析及急救体会

      2013, 29(7):1120.

      摘要 (5307)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