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3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IGF-Ⅰ与TGF-β2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软骨细胞培养的影响

      2014, 30(2):161.

      摘要 (9237)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软骨细胞形态、增殖速度、黏多糖含量、Ⅱ型胶原含量及表型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取兔软骨细胞并培养,于第2代时分别加IGF-Ⅰ及 TGF-β2。分为A(空白对照)、B(含IGF-Ⅰ)、C(含TGF-β2)、D(含IGF-Ⅰ及TGF-β2)组。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增殖速度,阿尔新蓝比色法检测黏多糖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含量及表型。 结果 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增殖速度、Ⅱ型胶原含量及表型方面,D组优于B组,C组次之,A组最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促进细胞外基质及黏多糖分泌方面,D组优于C组,B组次之,A组最差(P<0.05)。 结论 IGF-Ⅰ、TGF-β2能维持软骨细胞形态,促进其增殖及Ⅱ型胶原的分泌,并维持其表型,增加细胞外基质及黏多糖的分泌,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抑制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老化。

    • 成年大鼠脑膜原代组织干细胞特性细胞的分离及神经诱导分化研究

      2014, 30(2):164.

      摘要 (7868)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离并检测成年大鼠脑膜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探讨其诱导成神经细胞的能力。 方法 自成年大鼠活体分离、剪取脑膜经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用无血清的特殊培养基培养,动态观察脑膜细胞克隆球的形成及分化过程,并用巢蛋白(Nestin)、表面抗原CD133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对阳性细胞进行表观遗传学鉴定。分离的脑膜细胞经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培养基分别诱导分化后检测脑膜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成熟程度,用免疫印迹法(westen blotting)检测诱导分化后脑膜细胞内成熟神经细胞相关标志性蛋白——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200)、神经元蛋白(BM88)的表达情况。 结果 成年大鼠脑膜组织体外培养时不同类型细胞的贴壁时间有差异,具有干细胞特性细胞呈球形,黏着在首先贴壁的扁平基底细胞上分裂形成克隆球,克隆球细胞Nestin、CD133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诱导分化后NF-200、BM88有明显表达,表明经诱导分化后脑膜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 结论 活体分离成年大鼠脑膜组织部分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干细胞特性,并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 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 30(2):167.

      摘要 (8767)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TGF-β1在39例宫颈腺癌及20例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27/39),在正常宫颈腺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5.00%(3/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57,P=0.000);TGF-β1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仅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37)。 结论 TGF-β1对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 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及镇痛效果观察

      2014, 30(2):169.

      摘要 (9449)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及椎管内阻滞麻醉中的镇静及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未使用任何镇静及镇痛药物的臂丛神经及椎管内阻滞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度氟合剂(哌替啶50 mg、氟哌啶醇5 mg)组(对照组),各50例。待臂丛神经或椎管内阻滞麻醉完善、镇痛完全后,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10 min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予度氟合剂半剂(5 mL),5 min静脉缓注,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10、30、60 min两组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用药前和用药后30 min血皮质醇含量。 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AAI、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皮质醇含量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 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啶在剂量选择适宜的条件下(1.0 μg/kg)与度氟合剂(半剂量)的镇静及镇痛效果相同或相似。建议在正确掌握适应证并充分考虑患者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可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

    •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4, 30(2):171.

      摘要 (933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病理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分析MRI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6例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检查或关节镜活检证实为PV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6例患者均为单发,均为膝关节。MRI 表现为弥散型滑膜增厚12例,局灶型滑膜增厚4例。增厚的滑膜T1WI呈等信号9例,稍高信号3例,低信号 4例;T2WI呈高信号2例,高、低混杂信号 14例,其中 T2W I低信号显示更为明显。8例膝关节增生者滑膜突破关节囊进入腘窝,形成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异常信号。髌上囊滑膜边缘呈波浪状改变12例, 髌下脂肪囊见结节状、片状异常信号10例,前后交叉韧带区见混杂信号影 4例,出现骨质侵蚀性改变10例。3例增强扫描者均呈中度至明显增强。16例患者膝关节病变均伴关节积液,其中4例积液可见T2低信号结节。 结论 PVNS病理及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在PVN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2014, 30(2):174.

      摘要 (9149)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 方法 将90例在异丙酚靶控输注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开放静脉后注射盐酸瑞芬太尼0.05 mg,于60 s内静脉靶控注射1%丙泊酚,使BIS值分别达到65~84(Ⅰ组)、40~<65(Ⅱ组)、30~<40(Ⅲ组),达标即开始手术。术中如出现肢动反应追加异丙酚首剂量的半量。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BIS等,记录手术、诱导、苏醒、离室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各组患者出现肢动反应、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的例数。 结果 Ⅱ、Ⅲ组麻醉效果达优率分别为93.3%(28/30)、96.7%(29/30),与Ⅰ组[50.0%(15/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Ⅱ、Ⅲ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诱导、苏醒、离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体动反应发生率达90.0%(27/30),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心动过缓发生率(53.3%,16/30)、低血压发生率(56.7%,17/30)、呼吸抑制发生率(63.3%,19/30)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IS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无痛人工流产术,BIS值控制在40~<65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安全有保障。

    • 孟鲁斯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2014, 30(2):176.

      摘要 (9179)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毛支组)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前后及10例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对照组)血清白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 毛支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FN-γ水平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处于失衡状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明显调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Th2细胞失衡,预防喘息反复发作。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2014, 30(2):178.

      摘要 (9342)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 方法 使用高脂饲养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将VEGF作用于健康兔和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C),测定一氧化氮(NO)、125I-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等。 结果 VEC异常组与VEC正常组比较,ET、PAI和t-PA均显著升高,NO、6-keto-PGF1α、t-PA/PA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质量浓度VEGF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NO、6-keto-PGF1α和PAI均升高,其他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伴有VEC分泌功能异常,VEGF可促进健康兔和动脉粥样硬化兔的VEC增殖,并促进NO、PAI等分泌,抑制ET、t-PA,降低t-PA/PAI。

    • 品管圈活动提高在校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研究

      2014, 30(2):180.

      摘要 (9471)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提高在校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的效果。 方法 2013年3~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0级护理大专生中成立QCC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制订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对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知识和洗手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活动前后对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洗手依从性进行比较,从而对效果进行评价。由圈员制订有效措施并持续改进。 结果 经过QCC 3个月良性干预,在校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开展QCC活动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大专生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由42.50%提升到68.33%,手卫生执行情况由58.33%提升到74.17%,洗手方法的正确性由50.00%提升到88.33%。开展QCC活动后,在校护理大专生洗手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与开展QCC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开展QCC活动,在校护理大专生手卫生知识及洗手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高,该活动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 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临床观察

      2014, 30(2):182.

      摘要 (9060)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脂康治疗中老年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2011年2~8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0.6 g,每天 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大小,并计算变化程度。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脂康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 >短篇论著
    • 家兔一侧颈总动脉缺失探讨

      2014, 30(2):184.

      摘要 (9507)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家兔不同条件下一侧颈总动脉缺失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为研究影响动脉血压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如正常、麻醉、破坏等四部分夹闭一侧动脉实验,观察另一侧动脉血压的变化。将所得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变化的差异。 结果 实验发现,在一侧动脉正常、麻醉、破坏等条件下进一步夹闭该侧颈总动脉,家兔另一侧颈动脉血压明显变化,与操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动脉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但当破坏两侧颈总动脉时,无论是实验前后比较还是组间比较,动脉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家兔一侧颈动脉正常、麻醉、破坏等多种条件下,若该侧颈总动脉缺失时,另一侧颈总动脉血压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且变化比未缺失时要大。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临床意义分析

      2014, 30(2):186.

      摘要 (923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三组,NYHA Ⅱ级25例纳入Ⅱ组,NYHA Ⅲ级18例纳入Ⅲ组,NYHA Ⅳ级12例纳入Ⅳ组。另选择同期入住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心力衰竭各组患者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各心力衰竭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组患者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0、0.71],与LVEF呈负相关(r=-0.47、-0.66),Ⅱ组患者NT-proBNP与LVEDD、LVEF无关。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NT-proBNP水平变化与心功能呈一致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心力衰竭进程。

    • 补硒治疗对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

      2014, 30(2):188.

      摘要 (7694)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硒对桥本甲状腺炎(HT)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初诊为HT伴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左甲状腺素(25~50 μg,每天1 次,渐增至50~100 μg,每天1~2次);补硒组服用左甲状腺素联合硒酵母片(100 μg,每天2次),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变化等。 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硒组患者TPOAb、TgAb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硒可以降低HT伴甲减患者自身抗体水平,改善免疫反应。

    • BiPAP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2014, 30(2):190.

      摘要 (933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使用BiPAP的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拒绝使用BiPAP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88%(2/41),与对照组[发生率为31.25%(1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5)。 结论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 两种冲管方法预防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堵塞效果比较

      2014, 30(2):192.

      摘要 (9214)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两种冲管方法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行PICC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遵循A(assess,抽回血)-C(clear,脉冲式冲管)-L(lock,正压封管)常规维护,观察组在对照组A-C-L常规维护基础上在化疗患者间歇期另加入抽吸式冲管,对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为23.2%(13/56),观察组为7.1%(4/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实施常规A-C-L导管维护基础上,加入间歇期抽吸式冲管能有效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导管堵塞发生率,为顺利完成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干预时机与预后分析

      2014, 30(2):194.

      摘要 (908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HNP)外科干预时机与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9例AHN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手术组13例,采用灌洗引流、死亡组织清除和胰腺规则切除术;延期手术组32例,采用死亡组织清除、灌洗引流、周围脓肿切开及减轻黄疸手术等;非手术组14例,在发病期间未给予任何手术干预治疗。对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再手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2%(9/13)、31.2%(10/32)、42.9%(6/14),早期手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53.8%(7/13)、12.5%(4/32)、28.6%(4/14),早期手术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患者再手术率分别为76.9%(10/13)、18.8%(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正确掌握AHNP外科干预治疗时机,对其预后可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临床观察

      2014, 30(2):196.

      摘要 (9281)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5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淋排石汤加减,10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B超和腹部X射线片检查泌尿系结石的变化。 结果 治疗20 d 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74/76),对照组为84.2%(64/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肯定,且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

      2014, 30(2):198.

      摘要 (898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方法 将8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及按摩疗法。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36/43),治疗组为93.02%(40/43);对照组优良率为60.47%(26/43),治疗组为81.40%(35/43),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西医手术疗法联合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且经济、安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调查报告
    •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幼儿主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4, 30(2):200.

      摘要 (8967)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幼儿园小朋友主要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方法 2013年3~7月随机选择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8所幼儿园小朋友共1 214名,获得粪便标本756例,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进行常规粪便检查和问卷调查。 结果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8所幼儿园小朋友蛔虫感染率为0.13%(1/756),未检测出钩虫、鞭虫、肝吸虫、姜片虫、带绦虫等其他肠道常见寄生虫。 结论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幼儿主要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居民文化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

    • 西安市大学新生口腔健康知识及龋病抽样调查

      2014, 30(2):203.

      摘要 (742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大学新生对口腔保健的认知及患龋情况,为大学生口腔教育提供依据,使预防教育具有针对性。 方法 采用封闭式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随机抽取西安市3所大学188名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口腔健康保健知识问卷调查和宣教及龋齿的筛查。 结果 3所大学新生患龋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平均患龋率、龋面均、龋均分别为56.9%(107/188)、1.201、1.306;41.0%(77/188)大学新生对自己口腔健康情况缺乏足够关注;54.8%(103/188)大学新生表示在口腔疾患没有强烈症状时不会选择就医;87.8%(165/188)大学新生对简单的口腔保健知识有明确认识,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认知。 结论 所调查的大学新生患龋率较高,口腔状况欠佳,口腔保健意识薄弱,需大力推广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

    • 陕西省宝鸡市居民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关系调查分析

      2014, 30(2):205.

      摘要 (842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宝鸡市居民膳食营养相关情况,为制订相关慢性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法和营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共调查5 020人。陕西省宝鸡市居民对蔬菜类、水果类、鱼虾类、奶类等摄入量不足,分别为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13.5、126.8、5.2、50.7 g,而对食用油和盐摄入量超标,分别为52.6、9.5 g;不同性别对谷类、蔬菜类、豆类、奶类、油等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比较,除油外,其余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维生素A、B2、B6和叶酸、钙等摄入量明显不足,对钠摄入量显著超过推荐量,不同性别对营养素摄入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中超体质量者占27.0%,肥胖者占5.4%。 结论 应提倡居民增加蔬菜类、水果类、鱼虾类、奶类等食物的摄入,限制油和盐的摄入,通过合理膳食防控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4, 30(2):208.

      摘要 (851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菌群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特点。 方法 收集整理2012年1~12月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00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菌群分布前5位者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7.5%(135/200)]、肺炎克雷伯菌[14.0%(28/200)]、变形杆菌[6.0%(12/200)]、不动杆菌[5.0%(10/200)]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9/200)]。 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治疗中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综述与讲座
    • 贝特类调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的作用

      2014, 30(2):210.

      摘要 (8722)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丁苯酞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2014, 30(2):212.

      摘要 (8580)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荆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014, 30(2):215.

      摘要 (2104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2014, 30(2):217.

      摘要 (7204)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甲状旁腺激素对心力衰竭预警作用研究进展

      2014, 30(2):219.

      摘要 (841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二苯乙烯苷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2014, 30(2):222.

      摘要 (868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2014, 30(2):225.

      摘要 (8771)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甲状腺激素受体β突变在甲状腺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2014, 30(2):228.

      摘要 (871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水飞蓟宾靶向于肿瘤微环境对癌症的化学预防

      2014, 30(2):230.

      摘要 (8604)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014, 30(2):233.

      摘要 (8336)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14, 30(2):235.

      摘要 (9027)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四肢腔洞样伴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2014, 30(2):238.

      摘要 (8561)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四肢腔洞样伴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四肢腔洞样伴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给予创面彻底扩创并负压封闭引流 (VSD)覆盖,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腔洞样皮肤软组织缺损。随访5~12个月。 结果 20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无一例皮瓣坏死或部分坏死及皮瓣血管危象发生,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一例创面再感染及腔洞、窦道形成,皮瓣外形稍臃肿,四肢血运正常,供区功能不受影响。 结论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抗感染能力强,可修复腔洞样皮肤软组织缺损,使伤口一期愈合,皮瓣供区功能不受影响,是治疗四肢腔洞样伴感染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与预后关系探讨

      2014, 30(2):240.

      摘要 (865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健康儿童和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HF-1型微量元素快速分析仪检测血锌水平。 结果 轻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为(9.10±0.03)μmol/L,中度为(7.20±0.05)μmol/L,重度为(5.80±0.01)μmol/L,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较健康儿童[(10.25±0.03)μmol/L]明显降低。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0、20.0 d)较轻度患儿(7.5 d)明显延长。 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锌水平降低,血锌水平影响患儿病情程度及住院时间。

    • 全身麻醉剖宫产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2014, 30(2):241.

      摘要 (906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丙泊酚、琥珀胆碱复合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术前胎心音正常的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产妇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以氯胺酮1.5 m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对照组以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琥珀胆碱1.5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两组均少量吸入异氟醚(异氟烷)维持麻醉,胎儿取出后各组再常规加深麻醉并加大异氟烷吸入浓度。 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均较平稳,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7分1例(4%),对照组6例(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余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 结论 氯胺酮、丙泊酚、琥珀胆碱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时麻醉过程较平稳,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善释疝修补片在基层医院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应用

      2014, 30(2):242.

      摘要 (738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善释疝修补片在基层医院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方法和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善释疝修补片治疗的腹股沟疝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多数患者疼痛轻微,1例老年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物1次,无手术意外发生,无切口感染患者。发生阴囊血肿1例,急性尿潴留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耻骨结节处刺激痛2例。无复发患者。 结论 选择不同麻醉和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采用善释疝修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

    • 心肌桥与静息心率及其他危险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4, 30(2):243.

      摘要 (856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HR)及心肌桥下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高血压、糖尿病等与心肌桥前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 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心肌桥的49例患者RHR进行测定,并分为心肌桥前段血管AS组(A组)和心肌桥前段血管非AS组(B组),又按RHR测定结果将RHR<75次/分者分为RHR 1组,RHR≥75次/分者分为RHR 2组。 结果 A组患者RHR为(78.75±5.45)次/分,B组为(70.94±4.31)次/分,A组患者RHR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P<0.05)。RHR 2组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桥前段血管AS,与RHR 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前段血管AS与吸烟史、高血压、动脉狭窄程度相关(P<0.05),A、B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R、吸烟史、高血压、心肌桥下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可能共同作用于心肌桥前段血管AS的形成。

    • 胎儿窘迫对发生围生期新生儿肺炎的影响

      2014, 30(2):245.

      摘要 (867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对发生围生期新生儿肺炎的影响。 方法 将300例足月围生儿分为A组(孕产期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130例)和B组(孕产期未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170例)。跟踪随访300例围生期新生儿肺炎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率及预后。 结果 A组围生期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8,P<0.05),提示胎儿窘迫与围生期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呈正相关。胎粪、羊水引发胎儿窘迫患儿围生期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与其他产科因素导致胎儿窘迫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7,P>0.05),提示不同产科因素所致胎儿窘迫患儿发生围生期新生儿肺炎的概率基本一致。 结论 胎儿窘迫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肺炎极为重要的因素。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优生意识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特别是降低围生期新生儿肺炎发生率。

    • 全层间断缝合术用于会阴正中切口效果观察

      2014, 30(2):246.

      摘要 (869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层间断缝合术用于会阴正中切口的效果。 方法 将500例足月顺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会阴正中切开与传统缝合术,观察组采用会阴正中切开与全层间断缝合术,观察两组产妇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妇缝合时间缩短,切口出血量减少,切口愈合快,炎性反应小,疼痛轻,可减少阴道壁肉芽的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会阴正中切开与全层间断缝合术方法简单,时间短,效果好,可减轻产妇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4例疗效分析

      2014, 30(2):247.

      摘要 (701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观察对比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膀胱尿量(RU)、生活质量评分(QOL)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 9,P=0.014 9),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PSS、MFR、AFR、RU、QOL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社会技能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

      2014, 30(2):249.

      摘要 (853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2年1~9月该院收治的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研究。研究组以精神科药物治疗为基础,进行认知疗法训练、行为训练、与人相处训练及家庭关系训练,其中认知疗法训练、行为训练、与人相处训练每周3次,每个项目每次训练30~40 min,家庭关系训练则与家属来探视的频率相对应,通常为每周1次,每次60 min;对照组则仅予以药物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照评定。 结果 研究开始时与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因子及一般病理因子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阳性症状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的社会技能训练收到了明显的辅助效果,为患者今后回归社会和家庭打下了良好基础。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分娩方式探讨

      2014, 30(2):250.

      摘要 (855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分娩方式。 方法 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羊水过少孕妇84例,将B超检测最大羊水池深度小于或等于2 cm或羊水指数小于或等于5 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绝对值;分娩结束时直接收集羊水量小于300 mL即可确诊。 结果 羊水过少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增高,羊水越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越高。 结论 加强孕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羊水过少、适时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

    • >药物与临床
    • 大连市主要医疗机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2014, 30(2):252.

      摘要 (825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大连市主要医疗机构2型糖尿病药物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 方法 采用调查走访及数据查询的方法。 结果 大连地区主要医疗机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用药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门诊与住院销售量、销售额,阿卡波糖均为第一位。 结论 通过对大连市主要医疗机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调查与分析,为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为2型糖尿病药物生产厂家提供了参考。

    • 泛昔洛韦与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100例疗效观察

      2014, 30(2):254.

      摘要 (860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 方法 泛昔洛韦与转移因子联合用药治疗100例(联合组),单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96例(对照组)。 结果 联合组1年内复发率(30.00%,30/1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42%,5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5)。 结论 泛昔洛韦联合转移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是安全、经济、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4, 30(2):255.

      摘要 (858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以65例慢性轻、中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心衰标准用药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卡维地洛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在 7个月的疗程中,检查超声心动图 2次,以评价左心室功能和容积,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衰评分、血压、心率等体征及实验室(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以评判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 结果 65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35例,显效率为35.38%,有效率为53.85%,无效率为10.77%(7/65),总有效率为89.23%(58/6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多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或血常规、电解质和糖代谢变化。 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射血分数,改善活动耐量,降低再住院率。

    • 2012年某院2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 30(2):256.

      摘要 (843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 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231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31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107例(46.3%),女性患者124 例(53.7%)。0~18岁36例,占15.58%;>18~60岁82例,占35.50%;>60岁113例,占48.92%。2012年度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共涉及12大类134个品种,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占40.26%(93/231)。静脉滴注导致的ADR为162例,占70.13%,其次为口服57例,占24.68%。以变态反应居多,多为皮疹、瘙痒、红肿等;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 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应全方位加强ADR监测工作,积极寻找发生原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率及减轻不良反应造成的后果。

    • 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液体治疗中的作用

      2014, 30(2):258.

      摘要 (847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130/0.4(亿汶)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血浆清蛋白及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3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亿汶组和对照组,各16例。亿汶组按晶胶比1∶1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d)、亿汶10 mL/(kg·d),对照组只输注复方乳酸钠20 mL/(kg·d),两组患者基础补液量均按30 mL/(kg·d)加丧失量给予。分别输注亿汶或晶体液至术后7 d;并于术后第1、3、5、7天测定血浆清蛋白(ALB)含量,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亿汶组患者术后第3、5天AL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亿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亿汶可减轻血浆ALB含量的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某院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分析

      2014, 30(2):259.

      摘要 (853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统计四川省南充市某医院2011年度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 526 份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种类、数量、金额、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截至2011年9~12月该院住院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为3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67%(1 822/3 526),联合用药占5.93%(108/1 822);使用频数最高者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中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头孢匹胺钠的使用金额排名前2位;手术患者预防用药时间平均为5.19 d。 结论 该院2011年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使用率略高于卫生部规定指标,且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忽视病原学检查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 >临床护理
    • 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2014, 30(2):262.

      摘要 (849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护理。 方法 对8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为3~4级。 结果 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不烦躁,并能与呼吸机同步,无对抗及意外拔管事件发生。 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及护理安全效果好。

    • 改进周围静脉穿刺法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

      2014, 30(2):263.

      摘要 (822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进周围静脉穿刺法在心内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心内科进行治疗、连续静脉滴注时间大于或等于1周、穿刺困难患者347例,随机分为A组(173例)和B组(174例)。A组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B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 结果 A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8.3%(170/173),B组为97.9%(153/174);A组患者优质护理满意度为100.0%(173/173),B组为83.9%(146/174)。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后的周围静脉穿刺法使临床静脉滴注更加准确、安全,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 麻醉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

      2014, 30(2):264.

      摘要 (799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麻醉复苏期对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处于麻醉复苏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90例患者采用呼吸道并发症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麻醉康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1.11%,1/90)和护理满意度(100.00%,90/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78%(7/90)、88.89%(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能积极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2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整体护理

      2014, 30(2):266.

      摘要 (835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和整体护理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的护理经过。32例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标准组:血糖控制于4.0~7.9 mmol/L;较好组:血糖控制于6.1~10.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第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 结果 标准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由此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面积延展及病死率显著高于较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行PCI的护理中,除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外,针对糖尿病伴心肌梗死的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适度控制血糖于合理水平是降低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对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4, 30(2):267.

      摘要 (859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方法 将9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葡萄糖水,结合新生儿抚触、游泳护理。每天经皮测黄疸指数。 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提前(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014, 30(2):268.

      摘要 (807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 观察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血液透析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总结预防护理的最佳方案。 结果 46例患者中行第2次内瘘吻合术2例,28~60个月内瘘闭塞,与透析过程中脱水导致低血容量和血流缓慢诱发内瘘血栓形成有关;内瘘使用时间为8个月1例,因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太久,透析穿刺后致血管硬化,周围组织纤维化而闭塞,故采取右颈静脉永久性置管透析。43例患者内瘘使用时间为24~36个月。 结论 解决患者动静脉内瘘原有问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 激励谈话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4, 30(2):270.

      摘要 (739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激励谈话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谈话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谈话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一般交谈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机制交谈。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综合素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采用激励机制能够提高护士积极性和护理质量。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2014, 30(2):271.

      摘要 (812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意义和影响。 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其中46例患者按一般护理要求护理(对照组),52例患者按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结果 干预组患者中术前情绪稳定45例(86.5%),满意度为96.2%(50/52),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7.8%(22/46)、39.1%(18/46)];干预组患者未出现深静脉栓塞和坠积性肺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7%(4/52),明显低于对照组[34.8%(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符合患者护理要求,能缓解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负面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

    • 关于提高心脏外科护士护理水平的实践

      2014, 30(2):272.

      摘要 (7224)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护士的培养方法,使年轻护士尽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心外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方法 开展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科研与创新等各方面培训和考核。 结果 护士经验等方面得到系统化、全方位的锻炼和培养,护士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基础知识技能、专业知识技能得到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结论 护士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健康的需要;是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医疗机构改革的需要,只有积极培养心脏外科护士才能提高心脏手术技术水平。

    • 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

      2014, 30(2):273.

      摘要 (883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的4例高龄患者跌倒的原因。结果发现,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内在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年龄因素)和外在因素(药物因素、护士因素、环境因素)。原因复杂,防范困难,尤其是老年重症冠心病患者。但跌倒仍然是可以预防的,只要加强管理,医、护、患、家属共同参与到预防跌倒的工作中, 就能有效防范和减少跌倒的发生。

    • 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 30(2):275.

      摘要 (851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 对600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的依从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别为患儿因素、家长因素、护士因素等。 结论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护理工作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

    • 21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2014, 30(2):276.

      摘要 (827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对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实施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减轻疼痛、降低血压、控制心率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21例患者经过积极全面细致的护理,好转出院16例,及时转上级医院手术5例。临床上详细询问病史,选择合适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以及护理人员加强对本病的了解,规范护理常规,配合医生迅速、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是降低其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 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产褥期生活舒适度的影响

      2014, 30(2):277.

      摘要 (817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产褥期生活的影响,旨在提高产妇舒适度。 方法 对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90例产妇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观察舒适度情况,并与9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产妇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产妇实施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产妇身心舒适度。

    • 乳腺癌术中无瘤操作护理配合

      2014, 30(2):279.

      摘要 (7027)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中无瘤操作的护理措施及配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无瘤操作护理措施。 结果 29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护理均遵循无瘤原则,护理配合做到主动、快捷、准确,手术顺利,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乳腺癌术中无瘤操作护理措施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主动、快捷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

    • 优化静脉滴注流程 提高保健工作质量

      2014, 30(2):280.

      摘要 (8200)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保健工作中的护理经验,通过良好、规范的沟通,充分的物品和环境准备,以及过硬的操作技能、有效的安全管理来优化静脉滴注流程,从而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高品质完成保健工作任务。

    • 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014, 30(2):281.

      摘要 (8617)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7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针对术后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7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均康复出院。表明细致、精心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和保证。

    • 语言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4, 30(2):282.

      摘要 (866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分析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通过语言技巧的应用,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

      2014, 30(2):283.

      摘要 (8667)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51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及肝功能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酌-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以紧张、孤僻、懒散、脏臭、少语多见,占80.4%(41/51);肝功能检测指标异常率为45.1%(23/51)。通过加强生活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服药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策略,可保证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精神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人性化管理提高护士心理健康的应用

      2014, 30(2):284.

      摘要 (817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调查该院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发现,护士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均低于国内常模;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包括特殊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轮流工作制、客观社会形势等;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包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影响下属行为、适当的心理疏导、加强社会支持、正确引导护士应对压力源等。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
    • 石苇散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分析

      2014, 30(2):286.

      摘要 (696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中医药治疗的方法。 方法 采用石苇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97例。 结果 197例患者中痊愈105例,好转7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1.4%。 结论 石苇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较好。

    •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7例临床分析

      2014, 30(2):287.

      摘要 (868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背俞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针围刺治疗的87例PNH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7例患者治疗1~2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52例(59.77%),疼痛明显缓解24例(27.59%),无需辅助药物镇痛治疗。虽然疼痛明显减轻,但仍需适当辅助药物镇痛10例(11.49%);疼痛无缓解1例(1.15%)。 结论 电针夹脊、背俞穴治疗是一种减缓PHN的有效方法。

    •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2014, 30(2):288.

      摘要 (711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广朴止泻液)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方法 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小儿腹泻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补液和抗病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广朴止泻液。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体征变化时间。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100/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1%(89/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正常时间为(2.4±0.8)d,呕吐消失时间为(1.2±0.2)d,便常规正常时间为(2.5±0.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3)、(2.8±0.5)、(3.5±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朴止泻液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良好,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利于患儿恢复。

    • >医学教育
    • 七年制医学生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2014, 30(2):289.

      摘要 (840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我国七年制教育已实施将近25年,并逐渐成为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医学发展,七年制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角色转换、临床实习与科研的冲突等。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引导其快速转换角色,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指南及相关知识,顺利完成呼吸内科的实习工作,同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提炼出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基本的科研思维。

    • 机能学实验室开放模式存在问题与思考

      2014, 30(2):290.

      摘要 (830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实验室开放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机能学实验室作为实验室开放的重要平台,该校生理科学实验室一直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开放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在实验室开放理念、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实验内容、经费保障、网络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 医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授课要求问卷调查

      2014, 30(2):292.

      摘要 (828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深入了解医学专业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授课要求,以便能够因材施教。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们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影响学生听课的因素、学生对成绩评价方式、教师讲课方式和内容、课外知识补充及对学生参与课堂讲解的看法。 结果 43.0%(49/114)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动力不足,尽管考试是评价成绩的最好方式;70.2%(80/114)学生喜欢教师上课时轻松讲解;72.8%(83/114)学生希望教师的讲解详略得当;91.2%(104/114)的学生认为应适当补充课外知识。 结论 教师应不间断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的日常教学

      2014, 30(2):294.

      摘要 (853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使许多教师的工作重心放到了科研上,慢慢开始忽视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不继续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下工夫。而现代教育观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培养学生自学、思维、组织、研究、表达等能力的智能教育,因此,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基础化学》这门课的日常教学中做到:(1)讲课条理清晰,将知识系统化;(2)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师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以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病理学课程设计改革

      2014, 30(2):295.

      摘要 (787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对病理学课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 肿瘤患者护理说课设计

      2014, 30(2):296.

      摘要 (6975)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说课是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肿瘤患者的护理说课稿,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等5个方面对肿瘤患者的护理进行阐述。

    • >医疗卫生管理
    • 核查员在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2014, 30(2):298.

      摘要 (874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通过核查员的检查、监督、培训等在预防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重症监护室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80例,核查员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检查、监督、培训等。 结果 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12年5月的16.3‰降至2013年5月的5.14‰。 结论 通过核查员的检查、监督、培训等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留置导尿管患者的评估、护理及整体意识,预防及降低了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神经内科护士目标管理结合分层次培训对提高岗位胜任能力的探讨

      2014, 30(2):299.

      摘要 (847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 方法 将16名护士按照分层次培训和目标管理结合分层次培训两种方法进行培训管理,2011年1~12月实行分层次培训,但无明确的目标管理,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进行目标管理与分层次培训相结合,层级目标明确,持续管理与监督,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神经内科护理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差异性。 结果 观察组护士神经内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目标管理结合分层次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并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

    • 四川省急救中心急诊观察病房调整医疗空间的分析

      2014, 30(2):301.

      摘要 (838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观察治疗区域的合理性,调配医疗人员,规范抢救流程,为急诊急救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病情种类及危重程度将患者分流至不同区域,回顾性分析不同病情从接诊到针对性处理消耗时间及治疗效果。 结果 急诊观察病房的患者中危重患者只占5.09%,空间调整可以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仅2例患者在急诊观察病房发生死亡,创伤相关性操作耗时多。 结论 急诊观察病房调整医疗空间,将医生站与护士站合并,医生与护士在同一区域工作,从而避免医疗与护理观察脱节,按照输液、观察、危重、创伤四类型分流患者至不同区域,利于危重患者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与分流。

    • 护士长管理才能与艺术

      2014, 30(2):302.

      摘要 (696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通过护理管理对人才培养达到人才是“精兵”;通过对护理质量的管理达到质量是“精品”;通过效率的管理达到用最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是“高效”。归纳起来通过护士长对人才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效率管理达到“6个字”,即精兵、精品、高效。

    •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2014, 30(2):303.

      摘要 (868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保持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该文从人才战略、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学科建设和文化品牌5个方面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 某院药库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2014, 30(2):304.

      摘要 (815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库信息化管理是医院药剂科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关键,其能有效实现对药品采购、库存和进出库等日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库存高、低限的设置和采购计划的科学制订可最大限度地合理控制药品库存量,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规范药品采购行为。完善药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提高药库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医院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合理、科学。

    • >卫生·防疫·保健
    • 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2014, 30(2):306.

      摘要 (874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分析,提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种形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显示,高校医院可采用建立健康档案、医学指导和干预、宣传教育及建立社区急救网络等方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当前高校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定位不明确、双向诊治制度不完善、全科医生缺乏等问题,首先需要获得政府的认可,并加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联系,加大全科医生的培训力度,将工作重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高校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在高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海南省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情况分析

      2014, 30(2):307.

      摘要 (8295)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海南省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情况。 方法 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第四部分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化妆品的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进行检验。 结果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检测化妆品517份,超标样品17份,超标率为3.29%。其中菌落总数超标17份,超标率为3.29%;霉菌和酵母菌超标1份,超标率为0.19%;均未检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517份化妆品卫生质量较好,微生物合格率在95%以上,但有部分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化妆品的监督、管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三峡库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4, 30(2):309.

      摘要 (8262)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居民脂肪肝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67 764例体检者,通过上腹部超声检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空腹血糖(FPG)、血脂4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结果 67 764例体检者中患脂肪肝者11 393例(16.8%),其中男4 308例(18.0%,4 308/23 898),女7 085例(16.2%,7 085/43 866),男女比例为9.0∶8.1。30~70岁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最高,50岁以下人群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较长期的饮酒、高脂饮食、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胆囊切除术后。 结论 三峡库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较高,高于部分内陆城市及海岛城市居民,略低于部分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居民。不良生活习惯、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胆囊切除术后等为发生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 某客运段已婚女乘务员妇科检查结果分析

      2014, 30(2):311.

      摘要 (844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客运段已婚女乘务员生殖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客运段2013年1~7月1 738名已婚女乘务员及1 724名非乘务员已婚妇女的妇科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 738名已婚女乘务员中患病1 029例,患病率为59.21%。妇科疾病中宫颈糜烂检出率最高(52.86%,573/1 084人次),其次为阴道炎(25.00%,271/1 084人次)、附件炎(13.10%,142/1 084人次)、子宫肌瘤(7.10%,77/1 084人次)等。除宫颈糜烂外,已婚女乘务员其他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均高于非乘务员已婚妇女(P<0.05)。 结论 已婚女乘务员妇科疾病检出率较高,且高于非乘务员已婚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使妇科常见病及宫颈病变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2014, 30(2):312.

      摘要 (852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工作价值观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80后”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依据。 方法 对随机选择的北京市某医院283名“80后”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价值观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平均值由高至低依次为情感型、物质型、认知型工作价值观。“80后”护士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8.32±14.58)分,属于低档水平得分。总体幸福感与工作价值观各维度中情感型、物质型、认知型工作价值观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管理者应重视“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提高“80后”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 >基层园地
    • 内镜中心患者角色行为与护理伦理要求

      2014, 30(2):314.

      摘要 (8106)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肾错构瘤患者围术期护理

      2014, 30(2):315.

      摘要 (857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短篇与个案
    • 应用数字化比色仪进行前牙个性化美容修复1例

      2014, 30(2):317.

      摘要 (865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3例报道

      2014, 30(2):318.

      摘要 (8215)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

      2014, 30(2):319.

      摘要 (692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无创血压监测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2014, 30(2):320.

      摘要 (8208)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