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4, 30(4):481.
摘要:【摘〓要】〓目的〓荟萃分析拟系统评价血浆降钙素原水平测定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8篇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共纳入702例患者。 结果〓血浆降钙素原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平均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90。 结论〓血浆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
2014, 30(4):48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A组仅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B组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避光静脉滴注,每天1次;C组给予依帕司他5 mg口服,每天3次;D组同时采用B、C两种治疗方法。上述各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四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治疗2周后,D组麻木、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最明显,B、C组症状有所改善,A组症状无明显改善。B、C、D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D组在治疗后MCV和SCV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应用硫辛酸和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4, 30(4):48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以患者为中心的护患沟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作用。 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71例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无沟通需求组(284例)和护患沟通组(687例)。无沟通需求组采用传统方式沟通,护患沟通组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患沟通。记录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恶心次数、咽部黏膜损伤情况和胃镜检查成功率,监测患者血压和脉搏;调查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胃镜检查满意度和检查后反应。 结果〓护患沟通组胃镜检查成功率高于无沟通需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3,P<0.05);体位摆放时间、胃镜检查时间均较无沟通需求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5、60.98,P<0.01)。与无沟通需求组比较,护患沟通组患者对胃镜检查满意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90,P<0.01)。胃镜检查时,两组患者血压、脉搏较检查前均明显升高,且护患沟通组检查时血压和脉搏低于无沟通需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检查时,在心理状态Ⅲ、Ⅳ级中,护患沟通组患者的比例均低于无沟通需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P=0.039;χ2=4.033,P=0.04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828)。 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患沟通是一种促进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
2014, 30(4):4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是否有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异常以及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 方法〓根据国家2004年制订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疗指南标准,入选HIV感染的患者为云南省传染病关爱中心2010年3~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及德宏州陇川县HIV感染患者,共2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9~10月健康体检者182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脂、血糖、肾功能、CD4的测定。 结果〓代谢指标异常以低血糖多见及高三酰甘油,低胆固醇为主。随着CD4值的下降,胆固醇、三酰甘油随之下降。 结论 HIV感染患者存在代谢指标的异常,血脂的变化与CD4值有相关性。
2014, 30(4):4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鄄FABP)和缺血修饰清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结合临床检查,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152例胸痛患者分为AMI胸痛患者组(A组,85例)、非AMI胸痛患者组(B组,67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游离钴比色法测定所有样本的IMA、H?鄄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鄄MB)及肌红蛋白(MYO)水平,比较A、B、C组入院时5项指标阳性率;A、B组胸痛发作后3、6 h H?鄄FABP、IMA指标阳性率;A组以上5项指标在胸痛发作后3、6、12、24 h对AMI诊断的阳性率以及A组患者胸痛发作3 h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H?鄄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A组胸痛发作后6 h时IMA对AMI诊断的阳性率最高,为97.6%(83/85),同时在胸痛发作后3 h和6 h时,H?鄄FABP和IMA指标中A组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胸痛发作后3 h单独检测5项指标,发现IMA的灵敏度最高(94.1%),H?鄄FABP的特异度最高(96.0%),H?鄄FABP、IMA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99.5%。 结论〓H?鄄FABP、IMA均为AMI检测的敏感性指标,H?鄄FABP、IMA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减少误诊。
2014, 30(4):4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应用低潮气量(VT)机械通气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机械通气VT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VT 8~10 mL/kg,应用传统潮气量通气;Ⅱ组VT 6~<8 mL/kg,应用小潮气量通气。比较术中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压、血氧饱和度(SpO2)、胸肺顺应性等相关指标。 结果〓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PETCO2 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胸肺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VT机械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通气策略应用于全身麻醉是可行的。
2014, 30(4):4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侧脑室角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20例AD患者(AD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对比分析其侧脑室角度的变化规律。 结果〓AD组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颞角宽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侧脑室角度的变化可为AD的临床诊断提供可信的影像学依据,借助此思路可有助于AD的诊断。
2014, 30(4):49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其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6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方法检测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VEGF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0%(42/56),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为23.3%(7/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mRNA 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2 7±0.104 2、0.327 5±0.038 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及其mRNA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结论〓VEGF蛋白及其mRNA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2014, 30(4):499.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加味藿香正气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9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 μL,柱温25 ℃。 结果〓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3 0~1.130 0 μg[相关系数(r)=0.999 99,n=6]和0.061 5~0.615 0 μg(r=0.999 98,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相对标准偏差(RSD)=0.98%,n=9]和98.8%(RSD=0.54%,n=9)。 结论〓HPLC法测定加味藿香正气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2014, 30(4):501.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龙眼核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磺基醋酸汞试剂为显色剂,豆甾醇为对照品,测定波长为410 nm。 结果〓样品在2.5 h内稳定,甾醇浓度在0.044~0.440 m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2%(n=9)。 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龙眼核中总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2014, 30(4):50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策略。 方法〓总结分析130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起搏器并发症情况及其原因,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1.5%,其中电极脱位7例(46.7%),囊袋血肿5例(33.3%),囊袋感染1例(6.7%),起搏器综合征1例(6.7%),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1例(6.7%)。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及有效健康教育后,患者均恢复正常。 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以电极脱位最多见,加强对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健康教育,可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 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 30(4):5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钩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钩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共诊断钩虫病269例,其中分别有167例、2例和3例通过胃镜、胶囊内镜和结肠镜发现钩虫吸附于肠壁黏膜做出诊断;大便常规查见钩虫卵109例,其中有12例为内镜及大便常规检查均为阳性;从检出患者的年增长趋势分析,通过消化内镜检出患者增长幅度高于大便常规检查。 结论〓消化内镜在钩虫病的诊断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2014, 30(4):5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挂线术治疗乳腺导管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改良挂线术对36例乳腺导管瘘患者进行手术的方法及治疗情况。 结果〓分泌物细菌培养以葡萄球菌(12例)为主,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肉芽肿性炎(17 例)最多。挂线术后10~21 d、平均14 d橡皮筋脱落,32例病变治愈,无红肿疼痛及分泌物等任何不适。3个月至5年随访30例,均创伤小、恢复好、符合美学观,患者满意。未见乳头坏死及乳头感觉异常。 结论〓改良挂线术治疗乳腺导管瘘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适应微创的发展方向。
2014, 30(4):50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青霉素联合蒲公英治疗早期乳腺炎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2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采用青霉素、蒲公英联合负压吸乳;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联合负压吸乳。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14/15),对照组治愈率为53.3%(7/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蒲公英联合青霉素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
2014, 30(4):51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传统对照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传统对照组行脑室外引流术和传统颅内压检测,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则采用无创颅内压检测,记录三组患者的颅内压值和患者的病死率,以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分析三组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 结果〓观察组与传统对照组颅内压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传统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0.0%(6/30)、23.3%(7/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传统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血压明显升高,而观察组和传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传统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颅内压检测与有创颅内压检测差异不大,且操作简单、安全,可替代传统有创颅内压检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 30(4):513.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他汀类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情况。 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3年1~6月内分泌代谢科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的141例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对其姓名、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他汀类药物种类、用法用量、诊断指标等进行描述和分析。 结果〓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过程中,99.2%(124/125)用法用量符合药物使用标准,用药过程无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患者较多,占47.2%(59/125)。 结论〓该院使用他汀类药物符合药物使用标准。
2014, 30(4):515.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柳州市2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态度。 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护理专业502人开展问卷调查。 结果〓学生对医院内感染、消毒、灭菌的概念掌握较好,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危害的等级分类、气溶胶、生物安全柜等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限。 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应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2014, 30(4):5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疾病谱及其费用构成,以全面了解医院收治患者的构成、病种分布、医疗费用,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编码的近5年来住院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医疗费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 结果〓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预测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疾病谱和医疗费用构成比的发展变化,为医院制定和调整专科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结论〓该院还应进一步加强大外科系统的建设力度,引进设备和人才,扩大创伤收住规模,并加大市场营销。
2014, 30(4):523.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的压力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临床教育者和管理者对实习护生针对性减压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自制量表对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2013年126名实习护生发放问卷调查。 结果〓56.35%的实习护生有中等水平的压力,本科生占45.07%,1.59%的实习护生有高水平的压力,均为本科生,压力来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内容、社会因素、患者的情况、对知识技能需求、病房的环境氛围、监督与评价。前10位的压力源分别为接触传染性疾病、处理患者紧急情况的能力、出现差错可能性等。其中43名本科生最大的压力源为接触传染性疾病,46名大专生最大的压力源为出现差错可能性,37名中专生最大的压力源为患者得不到医生和护士的关怀或因贫穷得不到全面治疗,因此产生无助感。本科生的压力程度大于大专生,大专生的压力程度大于中专生,男实习护生的压力程度低于女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应充分重视实习护生的压力源和压力程度,针对学历和性别差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压力,使之保持身心健康。
2014, 30(4):525.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某院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抽取某院2013年1~6月外科手术出院患者病历300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结果〓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高达99.67%;214例手术术后停药时间大于48 h,占71.33%;仅有133例预防性用药于术前0.5~2.0 h给药,占44.33%;149例预防性用药的Ⅰ类切口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为24例,占比达16.11%。 结论〓该院围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明显不足,医院需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重视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法规与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法规意识与知识水平,以确保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014, 30(4):528.
摘要:
2014, 30(4):535.
摘要:
2014, 30(4):538.
摘要:
2014, 30(4):544.
摘要:
2014, 30(4):55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医用臭氧治疗Ⅱ类伤口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90例Ⅱ类伤口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清创缝合后,无菌纱块隔天换药治疗;观察组41例,应用医用臭氧盐水冲洗缝合,臭氧橄榄油隔天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 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良好,甲级愈合率为87.8%(36/41),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65.3%(3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8,P<0.05);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0.56±0.32)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3±0.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86,P<0.05)。 结论〓应用医用臭氧能提高伤口愈合率,降低感染率,同时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是治疗伤口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2014, 30(4):55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散瞳前后超声角膜测厚仪与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所测角膜中央厚度(CCT)的差异。 方法〓对2012年8~10月(200眼)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的100例患者分别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及散瞳前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CCT,三组数据用Graphpad prism 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散瞳前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的CCT均值分别为(548.03±33.70)μm和(557.52±38.92)μm,平均差值为(10.18±24.94)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3,P=0.000 2),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所测CCT为(546.01±31.79)μm,与散瞳前超声角膜测厚仪的测量值相比,平均差值为(2.01±8.23)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9,P=0.000 7)。 结论〓散瞳前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能更真实反映CCT值,同时与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结果相互参照是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安全的选择。
2014, 30(4):55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扩张棒在孕中晚期引产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孕13~16周和孕17~37周因各种原因需行引产的孕妇434例,按引产方式不同分为A、B、C、D组,孕13~16周和孕17~37周时,A组分别为36例和74例,B组分别为24例和90例,C组分别为40例和62例,D组分别为26例和82例。A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颈扩张棒,B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宫颈扩张棒,C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D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 结果〓孕13~16周的A组孕妇,服米索前列醇后24 h内胎儿经阴道娩出,有效率为100%,仅2例因胎盘、胎膜不全行清宫术。孕17~37周的B组孕妇胎儿娩出时间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颈扩张棒用于孕13~16周中期引产,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联合宫颈扩张棒用于孕17~37周妊娠中晚期引产是一种简单、有效、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的方法。
2014, 30(4):55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进行联合给药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升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92.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相对较稳定控制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情后,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2014, 30(4):558.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积极作用。 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高压氧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11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脑出血,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更好、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常规疗法联合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ADL,临床疗效良好,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4, 30(4):56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体外热疗的不同时机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18例,A组在化疗前热疗,B组在化疗中热疗,C组在化疗后热疗。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所有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及疗效。 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清CD4+ T细胞、CD4+T/CD8+T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B、C组患者CD4+T细胞、CD4+T/CD8+T比值升高情况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方面:B、C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7.8%(14/18)、72.2%(13/18)]明显优于A组[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疗中热疗及化疗后热疗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化疗前热疗。
2014, 30(4):5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发病6~24 h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分析其血肿清除情况及预后。 结果〓术后经多次CT复查,脑内血肿基本清除,无一例死亡;随访6个月至1年,9例发生感染、2例术后再出血。参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68例、Ⅱ级31例、Ⅲ级10例、Ⅳ级3例。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早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能较彻底清除血肿,损伤小,早期引流能有效解除压迫,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预防脑疝形成,改善患者预后,其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4, 30(4):5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方法〓收集该院1993~2012年产后出血患者资料,比较分析前后各10年间(1993~2002年和2003~2012年)产后出血患者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后10年产后出血率较前10年增高,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孕产次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增加,而死亡率降低。 结论〓通过前后各10年的比较,产后出血与孕妇年龄、孕产次、剖宫产率等因素有关,加强计划生育管理、降低剖宫产率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
2014, 30(4):564.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倒敞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探查清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口腔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需做根管治疗的60颗下颌第一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患牙近中根弯曲度按Schineider法计算为30°~60°。其中观察组30颗患牙采用倒敞法探查清理根管,对照组30颗患牙采用常规小号扩锉针探查根管。比较两组患牙根管预备达到工作长度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牙初尖锉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56.7%(17/30)];观察组患牙主尖试充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3,P<0.05;χ2=9.075,P<0.05)。 结论〓在磨牙的弯曲根管预备中,倒敞法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4, 30(4):56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1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小针刀联合臭氧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分别于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7%(22/23)]优于对照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5);治疗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1.3%(21/23)]均优于对照组[64.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4.5%)低于对照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1,P>0.05)。 结论〓小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2014, 30(4):567.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锁定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清除关节血肿后在三维C型臂X射线机透视下,对骨折塌陷、移位处撬拨复位,后用微型锁定板在紧贴跟骨骨折块固定。记录患者术前、术后Bohlar角和Gissane角,且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93.8%(45/48)。X射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Bohlar角和Gissane角分别从术前平均(12.1±3.6)°、(78.1±4.6)°提高至术后平均(23.4±2.3)°、(105.2±9.6)°。 结论〓微创锁定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稳固、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2014, 30(4):56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诊断畸形胎儿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行产前常规超声筛查的4 32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分析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情况。 结果〓4 328例孕妇均为单胎,经最终分娩或引产证实为畸形胎儿98例(2.26%),产前超声确诊胎儿畸形92例(93.88%),漏诊6例(6.12%),各类常见畸形胎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孕妇产前进行系统超声筛查能早期诊断胎儿畸形,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4, 30(4):57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18例宫角妊娠患者和1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该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报告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25/33)。 结论〓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2014, 30(4):5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1.0%(51/1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7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及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可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减少镇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其康复。
2014, 30(4):57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美罗培南改良输注方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9例ICU获得性重症肺炎老年患者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美罗培南输注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后输注方式,即将持续推注时间由传统的2 h延长至4 h,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66.7%),对照组显效25例(56.8%),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35/44)];观察组患者痰培养检查细菌清除率[66.7%(18/27)]明显高于对照组[56%(14/25)];观察组患者治疗疗程[(6.1±0.3)d]、治疗费用[(3 475.6±1 002.4)元]均低于对照组[(8.5±1.7)d、(3 910.5±992.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传统美罗培南输注方法进行改良,即适当延长持续输注时间,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社会效益良好。
2014, 30(4):5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对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CTX冲击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68/76),对照组为81.58%(6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0.251,P=0.000);观察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补体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39.47%(30/76),对照组为38.16%(2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158)。 结论〓CTX可提高狼疮性肾炎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 30(4):5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Rg3参一胶囊在肝癌术后化疗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石柱县中医院普外科以及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48例,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术后平均2周开始化疗,化疗周期为3~6个循环。对照组采用5?鄄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化疗方案(FAM 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g3参一胶囊,饭前空腹口服,每次2粒,每天2次。 结果〓对照组死亡2例,观察组死亡1例;两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病情缓解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部分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g3参一胶囊在肝癌术后化疗中,能增强抗肿瘤效果,减少毒副作用。
2014, 30(4):57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长春瑞滨静脉滴注(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 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NP方案化疗,至少治疗2个疗程,评价、比较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NP方案相比,可以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 30(4):58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防治孕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200例孕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娩出胎儿后立即肌内注射20 U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口服600 μg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10、20、30 min宫缩强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产后2 h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宫缩强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产后2 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索前列醇防治孕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2014, 30(4):5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败血症患者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种类情况。 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败血症患者的血培养资料180份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80份血培养结果显示,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总阳性率为25.6%,其中革兰阳性菌有28株(60.9%),革兰阴性菌有14株(30.4%),真菌4株(8.7%)。 结论〓败血症患者致病菌种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发现有强疑败血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保障,提高治愈率。
2014, 30(4):582.
摘要:【摘〓要】〓目的〓对叙永县人民医院2011~2013年门诊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处方进行分析,了解该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方法〓收集门诊2011~2013年口服降糖药处方5 120张,其中4 352张符合纳入要求。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该类药物使用进行用药频度(DDDs)分析。 结果〓2011年DDDs排前3位的依次是达美康(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胍、拜唐苹(阿卡波糖);2012年盐酸二甲双胍、拜唐苹DDDs变化不大,而达美康的DDDs迅速下降,一些长效的磺脲类如格列美脲的DDDs逐渐增大;2013年DDDs变化最大的为吡格列酮、孚来迪和西格列汀。 结论〓该院磺脲类和双胍类使用量较大,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逐年增加,联合用药普遍,用药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及长效的药物得到广泛应用,联合用药安全有效。
2014, 30(4):584.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进行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方法〓回顾临床药师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监护患者用药的全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结果〓通过临床药师进行临床服务,参与治疗过程,针对以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为主的药物选用提供合理化建议,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得以好转。 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和用药分析,优化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并提高临床药师的实践水平。
2014, 30(4):58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0.5%聚维酮碘溶液联合吹氧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效果。 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32例重度臀红患儿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儿臀红处直接涂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观察组患儿用0.5%聚维酮碘溶液涂臀红处,氧气吹干创面后涂百多邦。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创面皮肤皮损、渗出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臀红痊愈率[82.4%(56/68)]明显高于对照组[59.4%(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7,P=0.003)。 结论〓0.5%聚维酮碘溶液联合吹氧疗法对创面处理后再涂抹百多邦,能显著促进新生儿重度臀红康复。
2014, 30(4):5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治愈率以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 30(4):58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导尿法在中老年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需留置导尿的60例中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常规导尿组和改良导尿组,各30例。常规导尿组采用型号14~16 Fr、直径6.4 mm的双腔单囊弯头型导尿管,按基础护理操作程序导尿;改良导尿组采用型号14~16 Fr、直径5.3 mm的双腔单囊弯头型导尿管,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导尿。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和插管成功率。 结果〓改良导尿组患者疼痛发生率[16.7%(5/30)]明显低于常规导尿组[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导尿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93.3%(28/30)]明显高于常规导尿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后的导尿方法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2014, 30(4):5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中的预防作用。 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泌尿外科住院的4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EBN。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7%(5/220)、8.18%(18/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BN有助于降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014, 30(4):591.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行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组患者碎石成功230例,手术成功率为97.46%,6例患者因输尿管严重狭窄或扭曲致入镜困难,改行开放手术。所有手术过程均平稳、顺利,患者无特殊不适感,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对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有重要作用;也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
2014, 30(4):5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使用透明贴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减少压疮发生率。 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9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后,在患者压疮易发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脊柱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待干后粘贴透明贴。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在两侧鼻翼及面部使用,使用中注意观察。 结果〓对照组发生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11例,Ⅰ期压疮2例,Ⅱ期压疮1例,2例使用呼吸机患者发生面部压疮,压疮总发生率为16.33%。观察组无一例压疮发生。 结论〓早期使用透明贴干预预防压疮的发生、发展效果显著。
2014, 30(4):594.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前后护理措施及体会。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外科56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人员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措施。 结果〓患者恢复足够体液容积,生命体征平稳,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结论〓正确评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积极加强手术前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014, 30(4):5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脉冲喷射式给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护理。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采用脉冲喷射式置管溶栓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24例患者血管再通,6例患者手术失败,其中5例患者均实施了截肢术,1例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4, 30(4):597.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天疱疮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30例天疱疮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加强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护理,使患者了解坚持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治疗全程进行积极、针对性强、有预见性的健康教育。 结果〓随访半年,30例天疱疮患者除1例寻常型天疱疮因自行停药而严重复发外,其余患者病情均控制良好。 结论〓加强天疱疮患者正确使用激素的护理管理,制订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增强依从性,对该病的控制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4, 30(4):5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 方法〓对神经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风险监控。 结果〓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神经外科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护理水平,防范了护理风险。 结论〓临床工作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神经外科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2014, 30(4):600.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并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行POEM手术的10例贲门迟缓症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状况评估分析,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方式,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原因、婚姻状况、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和护理的需求等。 结果〓90%以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80%患者有紧张、恐惧心理,30%患者存在孤独、悲观心理,80%患者对该病认知缺乏。 结论〓通过对POEM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并通过护理手段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
2014, 30(4):6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清热凉血解毒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而清热凉血解毒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凉血解毒法(方剂组分包括赤芍100 g、茵陈100 g、丹参50 g、茯苓30 g、大黄15 g、葛根15 g,1剂加水煎至200 mL,早晚顿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黄疸消失时间、肿瘤坏死因子?鄄α(TNF?鄄α)和白介素?鄄6(IL?鄄6)水平变化。 结果〓清热凉血解毒组患者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凉血解毒组患者黄疸消失时间[(37.5±5.6)d]显著短于对照组[(51.8±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鄄α和IL?鄄6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清热凉血解毒组患者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可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TNF?鄄α和IL?鄄6水平。
2014, 30(4):604.
摘要:【摘〓要】〓目的〓对应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患有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儿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口腔炎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其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2014, 30(4):606.
摘要:【提〓要】〓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信息技术与解剖生理课程整合。以网络环境,人力资源和教学模式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并以此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学习能力锻炼等诸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推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进程。
2014, 30(4):607.
摘要:【提〓要】〓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成人专升本生物化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革考核方式,确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调整考核范围、构建网络试题库和自测系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及实践、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以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成人专升本生物化学考核体系。
2014, 30(4):6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带教模式对减少临床护生针刺伤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方法〓将2012年188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两组临床护生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生针刺伤发生率[1.06%(1/94)]明显低于对照组[6.38%(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P<0.05)。 结论〓新教学方法减少了临床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014, 30(4):6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将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比较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和课堂反馈评分。 结果〓技能考核成绩观察组[(93.080±3.072)分]优于对照组[(86.600±6.045)分],课堂反馈评分观察组[(93.100±3.157)分]优于对照组[(86.650±6.007)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儿科护理技能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更高。
2014, 30(4):612.
摘要:【提〓要】〓浅谈麻醉信息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实习带教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围术期麻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使临床教学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实习学生掌握麻醉专业工作常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培训临床技能,提高了实习带教质量。
2014, 30(4):613.
摘要:【提〓要】〓病例讨论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之一。结合教学实际,在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尝试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实践表明,该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加深其对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014, 30(4):615.
摘要:【提〓要】〓肿瘤科护理专业专科性质日益增强,要求科室护理人员掌握的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而大部分院校未开设肿瘤专科护理,所以该科轮转生带教过程中采取了强化教育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在6个月内培养具有肿瘤专科知识和技能的肿瘤科护士,使其尽快适应肿瘤科的临床工作,以利于专业成长和发展。
2014, 30(4):616.
摘要:【提〓要】〓口腔临床药物学是现代药学与口腔临床相结合的枢纽性学科,是该校八年制口腔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后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作者结合多年的口腔临床药物学教学经验,根据口腔临床药物学课程特点,针对八年制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供借鉴。
2014, 30(4):618.
摘要:【提〓要】〓中职学生在学习病理知识过程中多采用简单机械记忆知识点的方法,无法形成对临床疾病变化、转归的系统认识。因此,如何建立学生对病理知识的整体观念显得意义重大。运用动态思维方式、多媒体辅助和启发式教育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构建学生病理学习的整体思维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2014, 30(4):619.
摘要:【提〓要】〓神经生物学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科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新兴和基础的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开设这门课程。该文作者结合多年神经生物学课程教授经验,总结并阐述了在神经生物本科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教学内容、运用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开设实验课程、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014, 30(4):6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自愿报名组圈的方式组成QCC,确立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查找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找出对策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经过为期5个月的QCC活动,医护人员洗手指征明确,能熟练运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洗手率大大提高。 结论〓QCC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培养大家团队精神,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14, 30(4):623.
摘要:【提〓要】〓通过对重庆市奉节县5所基层卫生院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改善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的现状,逐步提高乡镇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医疗的差距,增加民众的满意度。通过了解乡镇卫生院医院内感染管理存在具体的问题,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整改措施。经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医院内感染是医疗服务的最薄弱环节。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有关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的文件,重视乡镇卫生院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保障医疗安全,把医院内感染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整个医疗服务水平。
2014, 30(4):624.
摘要:【提〓要】〓手术室环境及其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使手术室存在诸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注重手术护理过程中细节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014, 30(4):626.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鞋厂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现状,探讨防治对策,为政府和卫生部门制订相关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对重庆市某鞋厂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噪声、粉尘;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苯60.7%,甲苯96.5%,噪声67.4%,粉尘55.6%。 结论〓鞋厂职业性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噪声及粉尘为主,职业性危害治理和控制效果较差,作业场所监测合格率较低,用人单位应加强工作场所中苯系物、粉尘和噪声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
2014, 30(4):627.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鄄内酰胺酶(ESBLs)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5 841份各类标本中分离的1 043株大肠埃希菌株。应用HX?鄄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大肠埃希菌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脂琼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检测。 结果〓大肠埃希菌在各临床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59.8%(1 043/1 745),临床送检标本中以痰标本,咽拭子及中段尿送检率最多,占送检标本的90%以上。从标本来源上看主要分布在内科与儿科较多,2科检出率占全院的90.0%。从性别和年龄段上,男女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段上呈现两级现象:<10岁与大于60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的产ESBLs比例较高,共检出56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检出大肠埃希菌的54.1%。产ESBLs与非产ESBLs对目前临床常用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很大差异,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高度敏感,没有检出耐药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垣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1.3%(164/564)和13.8%(78/564)。对其他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在60.4%~100.0%不等。非产ESBLs对抗菌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结论〓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非产ESBLs耐药性有明显差异,临床微生物实验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的产ESBLs的监测,临床医生应根据分离菌株和菌株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2014, 30(4):6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该院口服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降压药的出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当中详细记录了降压药的规格、用药量、价格、金额、患者一般资料等。统计2012年总销售金额、单药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名。 结果〓钙离子拮抗剂在2012年的应用量占主导地位,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7.4%;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25.9%;2012年单药销售金额的前3位为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福辛普利钠片; DDDs排名前3位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结论〓该院口服降压药物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和国内其他医院的总体用药情况相符,该院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合理。
2014, 30(4):638.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