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聚醚醚酮种植材料TiO2颗粒喷砂处理的生物活性研究

      2015, 31(12):1761.

      摘要 (7710)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TiO2颗粒喷砂处理聚醚醚酮(PEEK)的最佳粒度范围。 方法用5种粒度范围的TiO2颗粒(A~E组)对PEEK 进行喷砂处理,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观察细胞黏附、细胞增殖、细胞形貌,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 结果PEEK 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喷砂TiO2颗粒的粒度增大而增加。同时发现了多个峰值的存在,细胞黏附实验OD值的峰值出现在C组(180~212 μm TiO2 颗粒进行喷砂),数值为0.566 2。经过14 d培养,成骨细胞ALP活性峰值出现在D组(>212~355 μm TiO2 颗粒进行喷砂)。 结论PEEK表面喷砂的最佳TiO2颗粒粒度范围为180~355 μm,可为今后PEEK表面改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G250mAb修饰的肿瘤细胞靶向基因载体功能研究

      2015, 31(12):1764.

      摘要 (797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G250mAb与聚乙烯亚胺(PEI)偶联作为肿瘤靶向基因载体系统的优越性,为肿瘤细胞靶向基因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通过二硫键将G250mAb与PEI偶联,得到修饰后的基因载体G250mAb-PEI,利用体外转染细胞的方法研究其转基因的优越性。 结果G250mAb-PEI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单纯PEI或传统脂质体转染;其毒性也较未修饰的PEI低;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基因转染具有显著的靶向性,其转基因效率是肝癌细胞HepG2(G250阴性)的2倍,而对正常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较Hela低近20倍。 结论 G250mAb-PEI是一种高效、低毒和具有靶向性的基因载体。

    • HIFU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5, 31(12):1767.

      摘要 (745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年3~7月在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HIFU组和HIFU联合LNG-IUS组,各2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2、3、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检测血浆P物质水平;测量治疗后3、6个月子宫体积。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3、6个月VAS及血浆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IFU联合LNG-IUS组降低程度优于HI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整个HIFU治疗及放置LNG-IUS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HIFU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较单纯HIFU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PICC信息平台对提高基层医院PICC术后管理水平的影响

      2015, 31(12):1770.

      摘要 (732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基层医院PICC置管后管理整体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2012年1~12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前)在基层医院行PICC置管患者102例为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建立PICC维护信息平台后)置管患者16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并分析原因。 结果PICC并发症发生率从平台建立前的32.4%(33/102)降低到建立后的11.3%(19/168);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从(68.5±19.2)d延长至(106.8±21.1)d;非计划拔管率从24.5%(25/102)降至6.5%(11/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建立基层医院PICC维护信息平台对PICC置管后护理管理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作用。

    • 注射用头孢他啶中吡啶的检测方法研究

      2015, 31(12):1773.

      摘要 (631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注射用头孢他啶中吡啶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提高该药质量标准、临床配制使用、合理包装贮存及说明书修订等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外标以吡啶含量为指标,进行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及稳定性试验;对样品进行1个月加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比较该条件下产品质量;对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的配制方法配制样品溶液进行稳定性试验,比较头孢他啶中吡啶在不同配制溶液中的含量变化。 结果吡啶线性回归方程为Y=168 580X-2 451,R2=0.999 8,在0.055 2~0.661 9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吡啶色谱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稳定性试验下,新旧吡啶对照溶液吡啶峰面积RSD为0.40%;影响因素试验,加速1个月试验注射用头孢他啶中吡啶含量均未超出含量限度(0.4%);3种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溶液随时间的增加吡啶含量均有增加,避光下含量增加幅度略低于不避光,以生理盐水组增加幅度最小。 结论通过试验建立了吡啶的HPLC标准工作曲线进行定量检测,其方法可靠,影响因素及加速试验可为该制剂包装贮存提供参考,3种稀释剂配置的注射液稳定性试验可为提高该药质量标准、临床合理配用、说明书的合理科学制定等提供参考。

    • 不同方法治疗阿德福韦酯经治复发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分析

      2015, 31(12):1777.

      摘要 (722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ADV经治复发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经ADV治疗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肝患者162例。根据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ADV联合LAM治疗组(联合治疗组)78例和ETV单药治疗组(单药治疗组)84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抗乙肝病毒治疗采用ADV 10 mg、LAM 100 mg,每天1次;单药治疗组采用ETV 0.5 mg,每天1 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2、24、36、48周抽血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肌酐、血磷、肌酸激酶、血常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 结果治疗后12、24、36、48周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抗病毒药物有关的安全问题。 结论对ADV经治停药复发慢性乙肝患者ADV联合LAM治疗与ETV单药治疗在ALT复常、HBV-DNA转阴和HBeAg转阴方面均可取得很好疗效,部分患者可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两组疗效基本一致。

    • 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2015, 31(12):1780.

      摘要 (737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监测的膀胱顺应性、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结果制定综合膀胱管理方案,比较膀胱管理前后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 结果3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低压大膀胱23例,高压小膀胱9例;经过近8周的全面膀胱管理后,与膀胱管理前比较,所有患者膀胱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膀胱尿压测定评定系统可以有效评估神经源性膀胱,为制定膀胱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改善患者的排尿及控尿能力,帮助其恢复膀胱功能。

    • 宫颈普通电刀锥切术与宫颈环行电切除术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5, 31(12):1782.

      摘要 (738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宫颈普通电刀锥切术(EKC)和宫颈环行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2007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9例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EKC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EKC组,同期接受LEEP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LEEP组。比较EKC和LEEP 2种手术方法治疗CINⅢ的临床疗效。 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KC组锥切标本高度大于LEEP组,LEEP组宫颈内口切缘阳性率高于EK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EKC组术后病灶残留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KC组术后病变复发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EKC组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率低于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EKC和LEEP 2种治疗CINⅢ的方法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EKC治疗在标本大小、复发率及高危HPV持续感染方面要优于LEEP。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

      2015, 31(12):1785.

      摘要 (69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清除效果。 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MHD患者按透析方案分为HD组(23例)、HDF组(22例)、HD联合HP组(20例),以透析12周为1个疗程,分别检查入选时及透析4、12周各组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血磷、血钙、血肌酐等指标变化。 结果透析4、12周后HDF组、HD联合HP组患者血磷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组患者血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DF、HD联合HP清除MHD患者高磷效果显著,而HD效果则不佳。

    • >调查报告
    • 荆门市临床医生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 31(12):1787.

      摘要 (6890)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荆门市临床医生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2014年6~7月,荆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量表对湖北省荆门市708名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总分为38~152分,平均(109.36±15.58)分,均分占总分的71.9%。各维度均分分别占其维度总分的74.5%、63.2%、86.1%、67.4%、51.1%、90.2%和74.3%。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医院等级和职业满意度的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荆门市临床医生总体工作压力较大,其中外部环境方面压力最大,其次是工作负荷,人际关系方面压力最低,相关行政部门应帮助临床医生营造宽松工作环境,减轻工作负荷,减少工作压力。

    • 佛山肇庆村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2015, 31(12):1790.

      摘要 (701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佛山肇庆市村民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2014年7~8月街头对54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4.8%村民形成知识性健康素养,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村民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15~30岁高于其他年龄组、大专及以上高于其他学历人群,未婚高于已婚,教师和医护人员高于其他职业人群;8.5%村民形成行为性健康素养,不同职业人群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高是医疗卫生人员(30.0%),最低的是务农和养殖畜牧业人员(0.0);女性、高学历、知识分子是健康素养具备的保护因素(P<0.01)。 结论村民知识性与行为性健康素养差异大,人群发展不均衡,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

    • 广东某大学新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2015, 31(12):1793.

      摘要 (779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发病情况,为今后大学生视力保健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对某高校2007、2009、2011、2013年4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视力检测,比较男女新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及不同年度学生视力不良构成情况。 结果 2007、2009、2011、2013年,新生视力不良以重度为主,且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大学新生视力不良呈逐年加重趋势,应积极做好大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

    • 重庆市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及对策

      2015, 31(12):1795.

      摘要 (698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完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市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况,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分布公平性、利用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庆市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少、资源配置不足、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低。 结论加快区域卫生规划改革步伐,调整区域内医疗资源总量与结构;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应创新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在人才管理方面,把“绩效管理”与“激励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从业资格比例,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善用媒体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卫生队伍素质。

    • 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行为的调查研究

      2015, 31(12):1798.

      摘要 (692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和临床实践行为的因素,提升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方法2014年11月1~30日,对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份。 结果96.0%(48/50)的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中等及偏上(≥2.5分);72.0%(36/50)的护理本科生对自己的临床实践行为总体满意(>2.5分),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712,P<0.01)。 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表现较好,临床实践行为总体上也比较满意;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能够很好地促进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

    • >综述与讲座
    • 骨组织金属种植体的临床应用反思与发展前景

      2015, 31(12):1801.

      摘要 (6111)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2015, 31(12):1803.

      摘要 (709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bFGF在肌腱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2015, 31(12):1806.

      摘要 (684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5, 31(12):1808.

      摘要 (560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卵巢癌的输卵管起源及预防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

      2015, 31(12):1811.

      摘要 (695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心阻抗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5, 31(12):1813.

      摘要 (703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不同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研究

      2015, 31(12):1816.

      摘要 (706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细菌抗药机制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2015, 31(12):1818.

      摘要 (676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相应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2015, 31(12):1821.

      摘要 (6864) HTML (0) PDF 1.00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不同肝素抗凝治疗对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

      2015, 31(12):1824.

      摘要 (706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同肝素抗凝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的影响,以探讨肝素类抗凝药的安全使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4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9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术后HIT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种类型肝素对HIT的影响。 结果59例病例中,术后使用普通肝素36例,发生HIT 5例,发生率为13.9%,使用低分子肝素23例,无HIT发生,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肝素组围术期死亡率为19.4%(7/36),低分子肝素组围术期死亡率为8.7%(2/2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 HIT的发生率。

    • 重症医学科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15, 31(12):1826.

      摘要 (690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该院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心肺复苏术(CPR)后自主循环恢复第28 天定为观察终点,28 d内死亡者为死亡组,共44例;28 d后存活者为存活组,共40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及复苏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影响因素中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年龄、非电击心律、CPR时间、乳酸代谢异常、低血压、酸碱紊乱、血糖异常、高热、继发感染等为ICU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死亡的高危因素,临床医生需警惕,积极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

    • 锁骨钩钢板与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评价

      2015, 31(12):1828.

      摘要 (689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锁骨钩钢板治疗(A组)和纽扣钢板治疗(B组),每组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前、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及术后15个月(取内固定后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定肩关节功能,并记录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较短,出血量较少,但手术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固定失败患者,但B组患者优良率(95.65%)高于A组(73.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ASES及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15个月的VAS评分及改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ASES、CMS评分均高于A组,且ASES、CMS评分改善值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肩痛和异物感,症状较轻,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锁骨钩钢板相比,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较优,且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较小。

    • 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

      2015, 31(12):1830.

      摘要 (668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的疗效。 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诊治的283例弱视儿童(283眼)分为四组:A组为斜视性弱视51眼,B组为屈光参差性弱视54眼,C组为近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D组为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89眼。采用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1)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6%(271/283);其中有明显疗效136眼,占48.06%;有一定疗效135眼,占47.70%;无效12眼,占4.24%。(2)B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A组,D组患儿明显疗效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组一定疗效率、无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22~32个月后,疗效基本巩固者246眼,占86.93%。 结论红闪配合温灸治疗弱视儿童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和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显著。

    • 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疗效比较

      2015, 31(12):1832.

      摘要 (674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的疗效。 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填塞组与缝合组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及术后出血情况。 结果填塞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鼻部疼痛、头痛、鼻塞、吞咽困难、睡眠困难、拆线及抽出填塞物时疼痛)及出血的VAS均高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鼻中隔血肿及穿孔,各有2例和3例出现鼻腔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中隔黏膜连续缝合操作简单、方便,是替代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可行方法。

    • 双胸腔引流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5, 31(12):1834.

      摘要 (704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行左胸径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9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胸腔引流管引流;另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行相同手术患者1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胸腔引流量、胸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术后胸腔包裹性积液、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胸腔引流管引流与传统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

    • 臭氧自血回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5, 31(12):1836.

      摘要 (694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臭氧自血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9月收治的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1.5%)出现呼吸困难,1例(1.5%)心悸,均自行好转。 结论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且具有缩短疗程、相对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49例临床分析

      2015, 31(12):1838.

      摘要 (760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肺科收治的49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所有患者肺部感染治愈和好转,肺结核治愈46例,治愈率为93.88%,复治8例,复治耐药1例,经调整复治方案得以治愈,死亡2 例(合并肺鳞癌1例,呼吸衰竭1例)。(2)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时,往往会忽略结核的中毒症状及诊断,并发症多,男性患者多见。 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许多相同之处,容易漏、误诊,二者相互影响,增加了诊断治疗的难度。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效果比较

      2015, 31(12):1839.

      摘要 (6638)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2种方法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对照组行后路钉棒跨伤椎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常规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手术带来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术后1年的生活能力恢复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X射线透视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优及优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螺钉松动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椎后路钉棒经伤椎固定手术较跨伤椎固定手术会有更好效果。

    • 青光眼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调整眼压效果观察

      2015, 31(12):1841.

      摘要 (663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青光眼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调整眼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该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诊治的52例(56眼)青光眼患者,均行边长为4 mm的三角形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如术后眼压偏高,应用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 结果术后第1~2 d:5眼浅前房;9眼眼压偏高(>21 mm Hg,1 mm Hg=0.133 kPa)行眼球按摩。术后第3~7 d:2眼浅前房;8眼眼压偏高(>16 mm Hg),眼球按摩后眼压小于18 mm Hg;9眼经眼球按摩后眼压大于18 mm Hg,表面麻醉后断1根巩膜缝线,5眼断2根巩膜缝线。术后6个月(3眼失访):49眼眼压9~21 mm Hg,4眼眼压大于21 mm Hg(滴降眼压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 结论青光眼行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术后断巩膜缝线及眼球按摩,可有效调整眼压,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33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12):1843.

      摘要 (667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6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行钉合腹腔镜修补术,研究组行免钉合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慢性疼痛、血肿、术区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与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钉合腹腔镜修补术,免钉合腹腔镜修补术可减少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其尽快恢复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2015, 31(12):1845.

      摘要 (717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221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分为A、B两组。A组为老年人(65~92岁)126例,B组为中青年人(18~64岁)9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各临床指标(意识障碍、血尿素氮大于7 mmol/L、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低血压的发生情况)、CURB-65评分、合并的基础疾病、疗程、费用及死亡率。 结果A组患者意识障碍、血尿素氮大于7 mmol/L、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低血压的发生率及CURB-65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多于B组,且疗程长、费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CAP患者病情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疗程长、费用高,因此对于老年CAP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015, 31(12):1847.

      摘要 (652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31例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单支病变组60例(仅1支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组105例(有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和正常组6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并计算斑块发生率。 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个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支病变组患者IMT、斑块数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为早期发现、预防冠心病提供依据,还可以作为检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 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光线对前房角的影响

      2015, 31(12):1849.

      摘要 (565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浅前房在明暗光线下房角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浅前房[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CT)]患者30例(51眼)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双眼分别在正常照明和暗室内进行UBM检查,每只眼顺时针进行8个钟点位的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虹膜与小梁网接触者,并将有虹膜与小梁网接触眼记录为暂时性房角关闭眼。 结果静态下房角分级情况:窄Ⅳ45眼(88.24%),窄Ⅱ 6眼(11.76%)。所有患者房角镜动态检查均无房角粘连闭合。51眼浅前房在暗室内和正常照明下暂时性房角关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周边前房眼在暗室内暂时性房角关闭率高于正常照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浅前房患者进行UBM检查能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房角的转归,甚至能对部分暂时性房角关闭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阻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对提高脂肪肝背景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

      2015, 31(12):1851.

      摘要 (675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化学位移正反相位成像技术对提高脂肪肝患者肝实质内不含脂小病灶检出率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0~2014年重庆市中医院诊治的29例脂肪肝并有2 mm以下结节样病灶的患者,其中单发20例,多发9例,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由2位高年资腹部放射副主任医师会诊得出诊断结论。 结果局灶性结节样增生患者5例,肝脏小血管瘤7例,小结节样肝癌及肝内小结节样转移癌17例;3例患者在T1、T2及FST1WI、FST2WI成像序列均无明显显示,呈接近等信号,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小结节相对肝实质呈高信号;26例患者病灶FST2WI有信号差异,病灶轮廓欠清晰,化学位移反相位T1WI成像病灶轮廓更加清晰。 结论脂肪肝背景下,化学位移反相位能够提高肝实质内细小结节样不含脂肪病变的检出率。

    •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2015, 31(12):1853.

      摘要 (659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该科32例患者共39个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血管瘤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的增强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过增强CT或MRI检查,并随访观察1年无明显变化确诊。 结果39个肝血管瘤主要有2种增强方式:(1)动脉期周边呈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内部填充,强化持续至延迟期;(2)动脉期整体增强,至延迟期未见提前异常廓清。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清晰地动态显示肝血管瘤各时相血流灌注过程,可明显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

      2015, 31(12):1855.

      摘要 (687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3年6~12月收取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250份,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等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 结果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HBsAg、HBeAb、HBcAb、HBsAb及HBeAg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用于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提高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药物与临床
    • 血液对中药金银花抑菌作用的影响

      2015, 31(12):1857.

      摘要 (650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金银花水煎剂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中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评价其抗菌能力及血液对其抗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琼脂连续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金银花水煎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的最低抑菌浓度。 结果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仅有3.125 mg/mL;在血琼脂培养基上,金银花水煎剂对同一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 结论血液对中药金银花的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在金银花的使用和相关药物开发时应给予关注。

    •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12):1858.

      摘要 (696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COPD患者90例,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015, 31(12):1861.

      摘要 (662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3例DCM患者随机分为A组(美托洛尔)、B组(曲美他嗪)及C组(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每组21例,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24 h动态心电监测心率变异性(HRV)。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LVEDd降低,而LVEF、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占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及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组患者LVEDd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LVEF、SDNN、SDANN、PNN50及RMSSD增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更有效地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及HRV,从而改善长期预后。

    • 序贯疗法与传统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2015, 31(12):1863.

      摘要 (655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14 d序贯疗法和传统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成都市成华区新鸿街道办事处麻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和汉源县同医生诊所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8例胃镜检查出Hp感染相关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64例。序贯治疗组治疗前7 d给予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治疗后7 d给予兰索拉唑及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传统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及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14 d。14 d疗程结束停止用药后(≥4周),对患者进行14C呼气试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序贯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95.31%)高于传统治疗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序贯疗法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5, 31(12):1865.

      摘要 (694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哮鸣、痰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较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15, 31(12):1866.

      摘要 (667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添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三酰甘油(TG)无明显变化,但总胆固醇标准值(CHO)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且用药后两组患者的Plt、TG值无明显变化,但CHO值变化较大。(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案。

    • 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61例疗效分析

      2015, 31(12):1868.

      摘要 (691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22例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枯矾、木香、延胡索、砂仁、三七粉等)及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治疗6周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75.4%)高于治疗组(93.4%),而复发率(8.2%)明显小于对照组(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味乌贝散联合泮托拉唑可有效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胃溃疡愈合,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头孢硫脒与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研究

      2015, 31(12):1870.

      摘要 (677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头孢硫脒与头孢呋辛钠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ALRI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头孢硫脒,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91.7%)高于对照组(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孢硫眯抗菌作用强,治疗儿童ALRI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心理护理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干预效果

      2015, 31(12):1872.

      摘要 (667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肠镜检查中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在结肠镜检查准备时、检查中、检查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结肠镜接受率、护理满意度及医疗投诉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患者对肠镜接受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医疗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及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了医疗投诉发生率。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的临床意义

      2015, 31(12):1873.

      摘要 (696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急诊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且观察组的抢救时间[(17.8±7.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34.6±1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脑损伤急诊急救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 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2015, 31(12):1875.

      摘要 (677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夜间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水平有较大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5, 31(12):1877.

      摘要 (6690)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儿科接受静脉滴注的288例患儿,根据不同静脉滴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钢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家长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渗漏、脱管、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动静脉内瘘与深静脉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及护理

      2015, 31(12):1880.

      摘要 (6715)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静脉瘘和深静脉置管满意度都较高,但适应证有一定差异,且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 Braden量表在脊柱病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2015, 31(12):1882.

      摘要 (683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Braden量表在骨科脊柱病变患者预防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Braden量表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135例脊柱病变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按照得分划分为低、中、高、极危组,针对不同危险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中低危组33例(24.4%),中危组26例(19.3%),高危组22例(16.3%),极危组13例(9.6%),压疮发生率为5.9%(8/135)。压疮危险因素分值由小到大分布,在压疮危险组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行动能力、感觉、营养、潮湿,而在发生压疮组依次为活动情况、摩擦和剪切力、感觉、行动能力、营养、潮湿,两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科脊柱病变患者的压疮发生危险因素与该病的特征密切相关,正确使用Braden量表进行危险分层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压疮的发生。

    • 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5, 31(12):1884.

      摘要 (653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1~3月收治的398例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原有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静脉滴注完成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静脉滴注知识掌握度。 结果(1)观察组患儿一针穿刺成功率(94.0%)、一次性完成静脉滴注完成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84.4%、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5.450,P<0.05)。(2)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静脉滴注相关知识掌握度(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6,P<0.05)。(3)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5%)高于对照组(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7,P<0.05)。 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用于小儿静脉滴注过程中,能够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减少护患纠纷,护理效果显著。

    • 综合性护理对改善新型毒品滥用者焦虑情绪的效果

      2015, 31(12):1886.

      摘要 (6468)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改善新型毒品依赖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封闭式病房自愿住院戒毒的新型毒品滥用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综合性护理,并采用自设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综合性护理后,在第1、2、4周末时干预组HAMA评分[(26.23±4.13)、(21.38±4.09)、(15.61±3.63)分]低于对照组[(28.62±3.91)、(27.12±4.01)、(25.39±3.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

    • >医学教育
    • 视频回放纠错法提高心肺复苏操作教学效果探讨

      2015, 31(12):1888.

      摘要 (696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视频回放纠错法对心肺复苏操作的教学效果影响。 方法选择五年制临床医学大四学生共3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既往学习成绩配对后随即分配为三组,即为及时纠错组、操作完成后纠错组、视频回放纠错组,每组10人(其中每组男生3人、女生7人)。学生观看心肺复苏操作示范教学录像,教师再对各个要点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自行练习10 min。每一位学生进行1次完整的心肺复苏操作,由2位教师对学生的操作错误进行纠正,根据分组情况,及时纠错组采用边操作边纠正错误,操作后纠错组则在操作完成后对错误处进行纠正,视频回放纠错组则在操作时用手机全程摄像,操作完成后对照视频纠错。教学完成后,2位教师同时对每一个学生的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百分制)。 结果视频纠错组学生的成绩[(77.2±8.1)分]显著优于及时纠错组[(62.3±7.4)分]、操作完成后纠错组[ (65.4±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操作环节均表现出较好教学效果。 结论视频回放纠错法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纠正操作的错误,提高心肺复苏操教学效果。

    •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的建设

      2015, 31(12):1890.

      摘要 (6560) HTML (0) PDF 1.0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妇幼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临床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培养成为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助产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水平、助产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校对助产专业教师岗位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三个素养”(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五个能力”(即理论教学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教师进行培养,通过院校合作、内培外引、医教结合、考评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成规范的培养过程,逐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能力全面的“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提高了该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新途径

      2015, 31(12):1892.

      摘要 (667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培育医学生人文素质对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在对人文素质培育的内涵诠释,以及在对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中存在的医学生知识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人文和专业教育结合等问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新途径,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提供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 实施参与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12):1894.

      摘要 (640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将参与式教学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 方法随机选取该校临床医学本科4个班的学生为授课对象,其中2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另外2个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总成绩。 结果观察组学生病例分析题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参与式教学法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师生的积极性都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鱼”、“渔”兼得。

    • 《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植物细胞的后含物说课设计思路探讨

      2015, 31(12):1897.

      摘要 (690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实施之前系统地计划和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中所贯彻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说课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实践性强的教研形式。作者以《药用植物学》课程中“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章节内容为代表举例,从具体的课程分析(包括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把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从新课的引入和讲授、课堂总结归纳)等方面探讨了该内容说课的设计思路,旨在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与实施

      2015, 31(12):1899.

      摘要 (653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不可避免地存在生物安全隐患,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学、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介绍中山大学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经验,指出实验室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与隐患;并结合国家、省、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管理规章制度,提出防范隐患、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 探讨军医大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

      2015, 31(12):1901.

      摘要 (678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有利于导师的因材施教。我国军医大学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军事医学人才”为目标,已经开展实施了几年的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度。该文结合军医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就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开展科研导师制取得的成绩、不足加以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某校临床技能虚拟仿真培训中心建设的探索

      2015, 31(12):1903.

      摘要 (6627)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虚拟仿真培训中心是一个将先进的虚拟现实软、硬件技术高度集成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实验操作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进行虚拟现实人才实训培养与相关专业技能训练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该文通过讨论培训中心功能模块、实验教学体系、网络教学平台和管理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为学校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 药物大数据时代下的药物化学教育创新

      2015, 31(12):1905.

      摘要 (6658)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药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药物化学学科除包含传统的化学、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知识信息量也不断延伸。结合当前药物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3个方面对药物化学教育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

    • 高职护理专业《精神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5, 31(12):1907.

      摘要 (523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已经纳入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但该门课程在长期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不精练、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老套、师资匮乏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该文结合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讨论如何对《精神科护理学》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教学体会

      2015, 31(12):1909.

      摘要 (647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近年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且常继发慢性鼻窦炎致患儿发生各种复杂症状,由于部分医生及多数家长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认识不足,因此常使患儿难以得到正规治疗。阿奇霉素类药物治疗机制和模式相对于传统意义的抗生素治疗有明显区别,对医生的相关知识、患儿及家长在治疗中的参与度要求很高。因此,应通过多种方式的讲解,让下级医生、实习生能够弄懂治疗的原则,并注重实践,参与临床过程,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临床病例讲解汇报等形式,教育下级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讲授药物的相关知识,理解阿奇霉素的特殊机制,掌握并正确指导家长合理规范用药。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以及对社区、幼儿园、学校的宣教,协助对患儿的治疗,全方位为患儿服务,对促进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 传统教学结合文献导读模式在研究生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12):1911.

      摘要 (656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课题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者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文献导读模式相结合,在学生系统掌握免疫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文献阅读、追踪前沿热点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的极性,激发了学生对免疫学的兴趣。

    • 浅析虚拟实验室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12):1913.

      摘要 (6416)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临床诊断学是由医学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因此,诊断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存在医学生数量增加,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临床诊断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实际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节约教学资源。虚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的4个主要部分(问诊、系统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判读和临床基本操作)中都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中医院校人体形态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2015, 31(12):1915.

      摘要 (676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人体形态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包含解剖学、组织胚胎学2门医学基础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与课堂活跃性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解剖组胚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努力,并结合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逐渐探索出一套可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方法,如优化课件和教学内容、设置实验课课程、改革考试和考核方法等,取得很好效果。

    • >医疗卫生管理
    • 基于鱼骨图法和调查表的门诊患者满意度分析

      2015, 31(12):1918.

      摘要 (6609) HTML (0) PDF 1.00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促进门诊医疗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运用调查表对该院622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数据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用鱼骨图法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质量的持续改进。 结果以每3个月为单位,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纵向对比,大部分指标均有提高,总体满意度增长率为6.50%,特别对各部门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提高较明显,增长率为6.74%。 结论运用鱼骨图和调查表分析,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有一定作用,其中非医疗技术性因素引导的患者满意度,相对容易改善和控制,但涉及医疗技术的满意度,由于其特殊性,短时间改善不明显。

    • 关于加强我国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5, 31(12):1920.

      摘要 (676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政府正日益减少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投入,这要求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在保持公益性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向市场要收益。为此,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提高自身综合效益,保证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

    • 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风险防范

      2015, 31(12):1922.

      摘要 (6651)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6名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职业暴露原因,探讨防范策略,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方法分别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3年该中心发生的26例职业暴露人员的岗位类别、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紧急处理、暴露后工作人员血清免疫学检测情况等进行分析。 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为护理人员,占61.5%(16/26);工龄小于或等于5年的工作人员占76.9%(20/26);以针刺伤为主要暴露方式的占73.1%(19/26);刺伤左手发生率占69.2%(18/26)。追踪结果显示,该中心工作人员暴露后的血清免疫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一例感染发生。 结论通过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增强职业暴露防范意识,正确处理意外暴露,能有效降低采供血机构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公众用药现状分析及合理化建议

      2015, 31(12):1924.

      摘要 (520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虽然对用药安全的关注度增加,但对药物的认识和使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公众用药过程中常见的认识和使用误区,提出合理化建议,普及药物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方法,使公众用药能更加安全、合理和有效。

    • >短篇与个案
    • 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存1例分析

      2015, 31(12):1926.

      摘要 (678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胼胝体变性1例报道

      2015, 31(12):1927.

      摘要 (689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