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差示分光光度法鉴别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的樟脑成分

      2015, 31(2):161.

      摘要 (845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鉴别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成分的方法。 方法 分别对乙醇提取的供试品溶液和参比溶液,加入活性炭进行优化处理,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在230~350 nm的波长范围内测定最大吸收波长,用以鉴别樟脑。 结果 液体石蜡会干扰樟脑的测定,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处理后可排除液体石蜡的干扰;专属性试验和耐用性试验表明该方法结果准确可信;测定7批样品中的樟脑成分发现均在(289±2)nm处有最大吸收峰,吸光度为0.3~0.6。 结论 差示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对仪器要求低,结果快速、准确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2 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与踝肱指数分析

      2015, 31(2):164.

      摘要 (8526)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踝肱指数(ABI)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周围动脉病变(PAD)中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厦门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204例,均测定血清Hcy及ABI,并根据Hcy水平分为A 组(Hcy<15 μmol/L,167 例)和B 组(Hcy≥15 μmol/L,37 例);根据ABI水平分为非PAD组(0.91.3,45例),比较不同组间Hcy和ABI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清Hcy最高,PAD组次之,非PAD组血清Hcy最低,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异常ABI的比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Hcy与2型糖尿病PAD关系密切,有望成为糖尿病PAD的血清标志物。

    • 熊果酸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研究

      2015, 31(2):167.

      摘要 (10606)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熊果酸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经不同浓度熊果酸(10、20、40 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舌鳞癌Tca8113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aspase-3蛋白酶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均可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DNA损伤,促进细胞凋亡,降低Bcl-2/Bax的表达比例,增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增强caspase-3蛋白酶活性,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结论 熊果酸可以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

      2015, 31(2):170.

      摘要 (822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心内科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美托洛尔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4周时,治疗组心室率达标时间[(7.5±2.3)d]优于对照组[(15.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内室性早搏次数[(105.7±12.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276.5±16.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44.7±8.6)%、6 min步行试验(>150 m为51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39.2±8.2)%,>150 m为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MACE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临床方法,较单用美托洛尔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根管残余活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2015, 31(2):173.

      摘要 (723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根管残余活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治疗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196例(共249颗牙髓失活不全或有残髓的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98例,分别用阿替卡(A组)及碳酸利多卡因(B组)进行根管内牙髓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中的血压和心率情况;并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麻醉术中的疼痛程度。 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有效率[94.21%(114/121)]高于B组[85.94%(11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A组疼痛评分为(1.80±2.34)分,B组(2.77±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在操作中疼痛评分有差异,阿替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根管内注射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前者优于后者,根管内注射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牙科焦虑症。

    • TF和Protaper镍钛器械在预备根管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2015, 31(2):176.

      摘要 (847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2 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TF和Protaper 在根管预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内科门诊就诊患者需进行根管治疗的82颗患牙随机分成TF组(42颗)和Protaper组(40颗)。TF组患牙采用TF锉,Protaper组患牙采用Protaper锉,分别测量两组患牙各根管的弯曲度,比较两组不同程度弯曲根管的根管预备时间、并发症和根管成形及充填效果。 结果 TF组根管预备时间[(24.50±9.49)s]明显短于Protaper组[(46.31±26.0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管预备时器械损伤情况、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根管成形及充填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根管预备时间均随着根管弯曲度的增加而增长。 结论 TF和Protaper锉预备根管时根管成形效果均较好,与Protaper锉相比,TF锉根管预备时间更短,切割效率更高;TF和Protaper锉预备根管时,随着根管弯曲度的增加,根管预备时间增长。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

      2015, 31(2):179.

      摘要 (809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65岁)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建立档案的104例65岁及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知识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家访,给予一对一、面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应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 结果 经过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依从性、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得分[(4.88±0.85)、(5.81±0.59)、(5.51±0.77)、(2.26±0.73)、(3.69±0.36)分]均高于对照组[(4.06±0.89)、(4.32±0.83)、(4.12±0.67)、(1.67±0.52)、(2.03±0.61)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6.06±1.36)、(10.16±2.3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01±1.74)、(11.45±2.5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65岁)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 非那雄胺对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意义

      2015, 31(2):182.

      摘要 (852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术前短期口服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祁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A、B组。A组(46例)患者术前1周给予口服非那雄胺 5 mg,B组(40例)患者术前未口服非那雄胺。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电切操作时间、术前及术后最大尿流率。 结果 术前A、B组前列腺体积[(43.7±12.6)、(45.2±8.9)mL]、术前最大尿流率[(7.2±5.6)、(7.3±3.6)m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最大尿流率[(15.7±7.8)、(14.8±9.2)m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46.0±15.1)、(57.6±17.2)min]、术中出血量[(154.7±78.9)、(226.0±94.5)mL],术后出血量[(89.2±42.3)、(112.0±87.6)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术前短期服用常规剂量非那雄胺,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 语言刺激在老年患者静脉注射中的应用研究

      2015, 31(2):184.

      摘要 (851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语言刺激对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时的疼痛反应差异及原因。 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收治的2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正性语言刺激组和负性语言刺激组各110例。在静脉注射前分别给予相应的正性语言刺激和负性语言刺激,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疼痛感觉及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 负性语言刺激组在满意度测评、疼痛程度方面优于正性语言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血压变化、脉搏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负行语言刺激可减轻老年患者静脉注射的疼痛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 杜仲总黄酮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2015, 31(2):187.

      摘要 (831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杜仲总黄酮在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 方法 用乙醇分段法提取杜仲皮中总黄酮。以转染HBV的人肝癌细胞HepG2.2.15为靶细胞,以药物拉米夫定(50 μg/mL)作为阳性对照,以杜仲总黄酮浓度 0 μg/mL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杜仲总黄酮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剂量(25、50、100、200 μg/mL)杜仲总黄酮体外抗HBV的作用。 结果 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的OD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其中50、100、200 μg/mL剂量组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仲总黄酮各剂量组对HBV-DNA的复制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杜仲总黄酮在体外有抗HBV作用。

    • 复方苍术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2015, 31(2):189.

      摘要 (809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复方苍术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观察其对小鼠的止咳、祛痰作用。 方法 将药物分为挥发油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主成分混合组分别实验;选用氨水引咳法、气管段酚红法分别验证。 结果 复方苍术各给药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延长,2 min内咳嗽次数减少,且均能提高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除醇提物组外,其他各组与溶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主成分混合组和水提物组均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主成分混合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延长70%,2 min内咳嗽次数减少超过75%。复方苍术中主成分药效由高到低依次为混合组、水提物组、挥发油组,而醇提物组无显著影响。 结论 复方苍术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

    • 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分析

      2015, 31(2):192.

      摘要 (826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比较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探讨提高临床细菌检验准确性的措施。 方法 选取2011~2012年在该院接受临床细菌检验的患者400例,针对采集的临床细菌标本,使用常规的K-B纸片扩散法(Kri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临床细菌检验准确性的分析,统计检验合格率。 结果 对送检的6种临床细菌标本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合格率依次为尿液细菌(97.1%)、血液细菌(96.4%)、创伤组织细菌(95.2%)、痰液细菌(93.8%)、生殖道细菌(89.6%)和粪便细菌(86.7%)。尿液标本检验的合格率高于粪便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规范,规范标本在保存运送过程中的操作,加强对标本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合格率,保证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 >调查报告
    • 海南某三甲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5, 31(2):194.

      摘要 (805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海南某三甲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监管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日限定剂量(DD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除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了专项整治活动的目标要求;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均居榜首;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注射剂型,均属β内酰胺类,且日用药金额(DDC)较高;DDDs排名前10位抗菌药物大多数为口服剂型,DDC较低。 结论 至2013年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强度、频率均得到有效控制,但尚存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用药集中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 某坑道施工部队12例新发结核病例及疾病减员特点分析

      2015, 31(2):197.

      摘要 (679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坑道作业部队结核发病及疾病减员特点和规律,为部队结核病防治和疾病减员控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某坑道施工部队386人中12例新发结核病例对其人群、时间、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坑道施工部队结核发病的因素。统计减员率、人均住院时间,分析结核病医疗负担。 结果 该部队结核病患病率为3 108.8/10万,年均结核病发病率为1 036.3/10万;肺结核患病率为2 331.6/10万,年均肺结核发病率为777.2/10万。接尘人员肺结核患病率高于少接尘人员。昼夜结核病减员率3.11%(12/386),患者平均住院(63.9±27.6)d。 结论 坑道施工部队结核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全军和驻地水平,其造成的疾病减员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

    • >综述
    • mTOR 信号通路与肿瘤研究进展

      2015, 31(2):199.

      摘要 (19096)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钆类纳米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2015, 31(2):203.

      摘要 (8307)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治进展

      2015, 31(2):206.

      摘要 (8556) HTML (0) PDF 1.00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现状

      2015, 31(2):209.

      摘要 (7072)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2015, 31(2):212.

      摘要 (679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NKCC1和AQP4在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机制

      2015, 31(2):215.

      摘要 (8384)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神经酰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5, 31(2):217.

      摘要 (8246)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传统方法及MRI功能成像评价肾功能研究进展

      2015, 31(2):220.

      摘要 (653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滑动法结合微种植体内收前牙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5, 31(2):224.

      摘要 (809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单臂外支架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儿童股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2015, 31(2):227.

      摘要 (780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臂外支架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6例股骨骨不连采用残骨端病灶清除、髓腔再通、单臂外支架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6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根据改良的ASAMI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1例,良9例,可5例,差1例;骨生长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其中1例患儿术后6个月后断骨端无明显骨痂形成,经过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及外支架调整后,30个月后到达骨性愈合;1例患儿骨愈合拆除外支架后自行行走致同侧股骨再次发生骨折,予以手术外支架固定和自体骨髓移植,36个月后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单臂外支架治疗儿童股骨骨不连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利于创面处理和修复、患儿易耐受、固定牢固等优点,可有效促进膝、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自体骨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减少自身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单臂外支架联合自体骨植骨是治疗儿童股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

    • 两镜联合3种碎石方式清除复杂性肾结石

      2015, 31(2):229.

      摘要 (8066)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通道经皮肾微造瘘后在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下利用钬激光、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清除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0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单通道经皮肾微造瘘,通道大小在F14~F20,在标准肾镜或短输尿管肾镜(F8~9.8/F8.5~11.5,315 mm)下,利用钬激光、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根据残余结石的情况,利用输尿管软镜术中或二期钬激光碎石取石。 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182例一次或二次清除肾结石,结石清除率91%。18例残留结石大小0.5~1.5 cm,患者放弃二次或三次手术,改为体外震波等其他治疗手段,无一例肾严重出血改为开放止血或介入栓塞止血,无一例穿刺通道周围其他脏器损伤,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48.0±5.0) min,住院时间5~10 d,平均(7.0±0.5)d。 结论 单通道经皮肾微造瘘后在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下利用钬激光、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取石,清除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结石清除率,减少了肾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

      2015, 31(2):231.

      摘要 (809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该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采用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 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在眼球穿孔伤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2015, 31(2):233.

      摘要 (797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在眼球穿孔伤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的眼球穿孔性白内障患者31例(31眼)。在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前均已行眼球破裂伤清创缝合术及异物取出术,术后3~7 d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结果 31眼中除无光感2眼及未植入人工晶体的3眼外,其他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术后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口未见进一步扩大。 结论 在穿孔性白内障中,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能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视力,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可以降低晶状体后囊膜裂口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 甲型流感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 清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5, 31(2):236.

      摘要 (773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甲型流感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院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流感疫苗一次性接种,分别在接种前和接种后的3个月检查血红蛋白、清蛋白及CRP水平;对照组则在治疗后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假接种)。 结果 (1)组间比较:接种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两组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内比较:观察组接种疫苗后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均较接种疫苗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增长不显著;两组患者接种前后CRP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清蛋白及CRP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并且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安全、方便、费用低,无明显临床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步态分析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疗效的评价

      2015, 31(2):238.

      摘要 (790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步态分析技术研究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前后步态运动学特点,为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科因慢性踝关节不稳进行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其中,采用改良Chrisman-Snook手术治疗16例,采用改良Brostrom术治疗21例。37例患者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行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及步态分析。 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均获随访3~8个月,平均4.5个月。37例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侧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运用步态分析技术可对手术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踝关节手术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 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2015, 31(2):240.

      摘要 (800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在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科就诊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青光眼术后 Ⅳ 级核及以上的白内障患者12例(13眼),经颞侧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水肿、前房、虹膜及瞳孔、眼压、滤过泡等的情况。 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以上,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角膜水肿消退,前房内渗出物被吸收,虹膜部分萎缩8例、瞳孔不圆6例、无人工晶体夹持发生,眼压正常,滤过泡未见破裂等异常。 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在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较为安全、有效。

    •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方法

      2015, 31(2):242.

      摘要 (779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方法。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产妇33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 急危重症孕产妇中产科出血率最高,占34.00%,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占28.00%,先兆子宫破裂,占10.00%。产科出血因素分析,异位妊娠占74.00%,宫缩乏力占16.00%,胎盘因素占10.00%,其中异位妊娠构成高于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检查率[32.00%(16/50)]低于对照组[76.20%(253/332)],高危因素发生率[70.00%(35/50)]高于对照组[29.82%(99/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治疗需要丰富的经验及专业知识,对产科出血给予重视,对产前检查及重症筛查进行普及,可以降低急危重症的发生。

    • 呼吸机PRVC模式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2015, 31(2):244.

      摘要 (792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呼吸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均需呼吸机辅助通气。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呼吸机采用PRVC模式,对照组呼吸机采用容量控制通气(VC)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上机12 h后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吸入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机时间、咪达唑仑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PIP、Pmean、FiO2、PaCO2、上机时间,咪达唑仑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1%)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PRVC模式可明显降低PIP,有效防止肺气压伤,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 云南芒市傣族人心电图1407例分析

      2015, 31(2):246.

      摘要 (645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云南芒市傣族人群心电图异常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来该院门诊体检的1 407例云南芒市傣族人,采用心电图采集系统分析年龄及性别与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 各年龄组各种异常心电图的总发生率及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阻滞、低电压、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ST-T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左偏及右偏、房室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云南芒市傣族人群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及性别因素密切相关。

    • 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 31(2):248.

      摘要 (647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采用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化痰、止咳、平喘、氧气吸入及静脉补液常规系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4%高渗盐水3 mL溶入25%硫酸镁(按照每千克体质量30 mg的原则)雾化吸入,7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咳嗽持续时间为(4.2±1.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5.7±2.1)d、住院时间为(8.3±3.3)d,与对照组[(5.1±2.2)、(7.3±3.4)、(10.8±4.8)d]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未出现雾化吸入后呛咳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儿有呛咳现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超声检测分析先天性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发作的关系

      2015, 31(2):250.

      摘要 (773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症状发作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该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先天性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208例,按是否存在眩晕症状分为眩晕组(139例)和非眩晕组(69例),分析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与眩晕症状发作情况的关系。 结果 (1)先天性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眩晕发生率为66.8%;(2)眩晕组与非眩晕组发育不良侧椎动脉椎间隙段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及血管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中,18~39岁、>39~59岁、>59~72岁年龄段患者眩晕发生率分别为40.9%、60.8%、79.8%,3个年龄段患者间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先天性一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可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眩晕症状发作密切相关,年龄可能是先天性椎动脉管径发育不良患者引起眩晕的危险因素。

    • 多层螺旋CT对鼻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2015, 31(2):252.

      摘要 (786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X线片及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的鼻骨损伤病例87例,结合三维重建及MPR图像分析,观察骨折位置、对位状况以及邻近软组织的改变。 结果 87例鼻骨骨折病例中12例X 线片及CT 检查均显示对位良好;14例X 线片显示对位良好,而CT 检查显示对位不良,其余61例X 线片及CT 检查均显示对位不良,所有病例均显示鼻部软组织肿胀,且大部分病例可见鼻道内积血,而导致鼻道不通畅;24例单侧鼻骨骨折(左侧15例,右侧9例),其余63例均显示双侧骨折,但部分病例双侧骨折程度不一。 结论 多层螺旋CT 容积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及MPR能克服X线侧位片的局限,获得直观、清晰的图像,准确显示骨折部位及对位状况,对临床的后期治疗以及司法鉴定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同时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2015, 31(2):254.

      摘要 (778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对其分别采取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并对2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98例患者均接受了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MP-IgM)检查,阳性80例,阳性率81.63%,痰培养支原体阳性18例,细菌阳性7例。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检测发现,4~8岁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显著。

    • 以白天尿频就诊儿童尿钙与尿肌酐比值测定的诊断价值

      2015, 31(2):255.

      摘要 (784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白天尿频就诊儿童尿代谢组学中尿钙和尿肌酐的排泄情况,筛查特发性高钙尿症并了解其发病情况。 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该院儿科接诊的白天尿频患儿159例。以肌氨酸氧化酶法和偶氮胂Ⅲ法测定小便标本的尿肌酐和尿钙水平,将尿钙与尿肌酐比值(尿Ca/Cr)>0.21视为特发性高钙尿症高风险人群,安排进一步检查。嘱患者连续3 d多饮水,不吃钙片,鱼肝油,牛奶及零食,于第4天收集患儿24 h的尿液,称其总质量,摇匀后取标本于次日上午再次送检尿钙与尿肌酐,并同时测定患儿的空腹血钙和肾功能。 结果 在159例患儿中,54例(34%)的尿Ca/Cr≤0.21,105例(66%)的尿Ca/Cr>0.21,这105例中88例完成了24 h尿钙和空腹血钙的检测,其中28例的尿钙大于4 mg/kg体质量,血钙在正常范围内,特发性高钙尿症诊断成立,所占比例为32%。这些高钙尿症患儿中,79%为1~6岁年龄段的儿童;病程在2个月以下的占57%,6个月和1年的各占14%;尿Ca/Cr≥0.7的占71%。 结论 以白天尿频为唯一表现,尿常规阴性的患儿,就诊时随机筛查尿钙、尿肌酐有助于提高对高钙尿症患者的检出率。

    • X射线联合MRI检查在三阴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5, 31(2):257.

      摘要 (777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X射线联合MRI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5例女性TNBC患者的资料,采用X射线和MRI检查对患者资料进行影像学技术方面的诊断,分析比较2种检查的准确率。 结果 TNBC的X射线表现主要为肿块形状、边缘、有无钙化及淋巴结转移等,其中有42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MRI检查显示,有47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X射线和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6%和90.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二者相结合应用于TNBC的诊断检查,分析检查的准确率为94.5%,结果明显高于单独应用X射线检查,而与MRI检查单独应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X射线和MRI检查有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帮助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 >药物与临床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2015, 31(2):259.

      摘要 (803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所有患者就诊前均已接受口服降糖药对血糖进行控制治疗,且疗效不理想,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每天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每天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同时每晚10:00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C肽(FCP)及餐后2小时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与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FCP、2hCP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显著,治疗组低血糖事件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 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且甘精胰岛素的联合使用减少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增强了安全性,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血压心率比值影响

      2015, 31(2):261.

      摘要 (778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拔管期的血压心率比值的影响。 方法 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于手术结束30 min前,观察组患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3 μg/kg,对照组患者静脉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各静脉滴注15 min。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和拔管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比较血压心率比值(PRQ)。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心率相对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PR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结束30 min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异常变化,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

    • 某院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 31(2):263.

      摘要 (7977)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 方法 通过国家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下载某院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1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47例,女53例;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最多,占82%(82/100);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34%(34/100);报告分类以一般不良反应较多,占97%(97/100),严重不良反应 3例。 结论 临床应重视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慎用中药注射剂,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长沙某医院骨科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 31(2):265.

      摘要 (762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该院骨科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骨科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及控制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11 ~2013年该院178例住院骨科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78株伤口分泌物病原菌中检出前4位的病原菌及其检出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23.60%)、大肠埃希菌32株(17.98%)、表皮葡萄球菌22株(12.36%)和铜绿假单胞菌18株(10.11%);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6.7%,且对青霉素等大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创伤患者伤口优势菌,且细菌耐药性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奥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治疗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观察

      2015, 31(2):267.

      摘要 (790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必利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5个月后,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在观察组的61例患者中,痊愈33例,情况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86.89%(53/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8%(7/61);对照组痊愈16例,情况好转18例,总有效率约为55.74%(34/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23%(16/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氮平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分析

      2015, 31(2):268.

      摘要 (763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辅助用药方式分析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辅助并诱导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6~8 μ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行全麻诱导,3 min后气管插管。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之后,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镇痛效果强、用药量少、苏醒及时、血压稳定、不良反应小的特点,能明显抑制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在全身麻醉中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

      2015, 31(2):270.

      摘要 (805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22%(35/36);对照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28/3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56%(2/36),对照组复发率为 30.56%(11/36),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2015, 31(2):272.

      摘要 (764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运动负荷心电图(TET)、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24/30)、90.00%(27/30);TET改善疗效分别为76.67%(23/30)、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较治疗前均好转,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均能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

    • >临床护理
    • 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15, 31(2):275.

      摘要 (761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DS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三病区行DSA患者78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2012年1~12月在该科行DSA患者81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围术期诱发DVT 形成的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786例患者发生DVT 5例,发生率0.636%,对照组812例患者发生DVT 17例,发生率2.094%,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SA术后DVT的发生。

    • 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的老龄患者围术期护理

      2015, 31(2):277.

      摘要 (796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龄患者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的围术期的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9例(40髋)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同时给予相应的围术期护理。 结果 除1例术后发生假体脱位,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从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8分(29~55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平均91分(86~93分)。 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老年骨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而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中医辨证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中的效果分析

      2015, 31(2):279.

      摘要 (792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分析常规护理方法与中医辨证施护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症状中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 随着入院护理时间的增加,对照组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

    • 康乃馨护理服务岗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015, 31(2):281.

      摘要 (781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开展康乃馨护理服务岗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该科2013年1~6月收治的6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40例)和对照组(335例)。观察组采用康乃馨护理服务岗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发出问卷675份,回收有效问卷6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康乃馨护理服务是促进医、护、患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5, 31(2):283.

      摘要 (758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该院急诊科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单纯地给予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25/33),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集体健康教育在泌尿科的应用

      2015, 31(2):285.

      摘要 (760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泌尿科实施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 方法 制作健康教育幻灯片,按照临床路径对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 200例患者进行集体健康教育,解答患者的问题,并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调查,以及健康教育时间统计。 结果 实施集体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达94.0%(1 128/1 200),护理服务满意度98.8%(1 185/1 200),平均用时(90.5±3.5)min。 结论 集体健康教育的实施,满足了泌尿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减少了护士健康教育工作重复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5, 31(2):287.

      摘要 (798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58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采用细节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现留置管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120例临床护理体会

      2015, 31(2):289.

      摘要 (800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收治的120例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均进行全面护理。 结果 12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9.5±2.1)d。基本治愈35例,显效63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结论 为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临床护理和及时、有效治疗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 >医学教育
    • OSCE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见习中的应用

      2015, 31(2):291.

      摘要 (760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在妇产科见习过程中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模式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等综合能力。 方法 通过临床情景病例设计出与OSCE模式相结合的实训课来训练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OSCE教学模式可以促进理论教学知识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84.8%(334/394)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7.8%(346/394)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90.6%(357/394)学生认为可以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 结论 在妇产科见习过程中应用OSCE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训练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其医患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等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改进《卫生化学》教学质量方面的运用

      2015, 31(2):293.

      摘要 (794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将服务营销中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应用于预防医学基础课程《卫生化学》的教学改革中,在对《卫生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构建有效的“教”、“学”沟通机制,缩小理解差距、加强教育过程标准化建设,缩小程序差距、进一步深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缩小绩效差距等方面提出了现阶段《卫生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

    • 开展医学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的实践经验

      2015, 31(2):295.

      摘要 (642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文献阅读汇报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独立地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强化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验研究部通过借鉴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提出的“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模式 ,开展了医学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课程。该文简述其具体设置和实践经验。

    •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 31(2):297.

      摘要 (639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对病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方法 以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实验考核和问卷调查2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实验考核成绩[(84.06±10.03)分]高于对照组[(82.08±1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该系统。 结论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

    •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研究与实践

      2015, 31(2):300.

      摘要 (721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是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各实施环节的规范化带教是保障学生受到高水平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本教研室多年来坚持在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各实施环节,包括时间安排、选题设计、科学实验、实验记录、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实践,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举措。本文将对本教研室在药学本科毕业论文带教过程中形成的“五个规范化、一个人性化”带教举措进行阐述和总结。

    • 目标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2):302.

      摘要 (753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带教中,提高优质护理病房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质量。 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科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教学方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评价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出科时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以及护生和患者满意度差异。 结果 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成绩、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目标教学法运用于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能保持教学连贯性,明确教学活动重点,增强护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利于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 非影像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2015, 31(2):304.

      摘要 (7706)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给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机遇和挑战。该文分析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探讨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思路,包括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精选理论授课内容,强调影像、临床、病理三结合,加强比较影像学教学,综合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后自学,加强师生教学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等,以期最终实现良好的影像学教学效果。

    • >医疗卫生管理
    • 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影响

      2015, 31(2):306.

      摘要 (760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运行模式的改变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排药差错率的影响。 方法 根据该院自身实际情况,检讨原有流程的不足与存在问题,修改PIVAS系统程序,梳理人员配置,优化病区分组、标签打印等工作流程,采用分组标识配置,完善排药模式,平行采集PIVAS长期医嘱静脉药物的配置用时,对比优化流程前后药师平均排药时间和排药差错率。 结果 PIVAS流程优化后药师平均排药时间及排药差错率均优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优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可明显减少排药差错率。

    • 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安全输血管理中的运用

      2015, 31(2):308.

      摘要 (7922)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讨输血科安全输血质量管理智能化软件系统在临床安全输血管理的重要作用。输血科安全输血质量管理智能化软件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评价系统(TOP-A)共享,以实现临床安全输血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电子配血的临床应用,优化输血工作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率,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使工作效率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大幅提高,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液有效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电子配血流程及时发现患者二次血型不一致事件,可有效阻止ABO/RhD系统不相容血液发放,杜绝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抗肿瘤药物医嘱审核方法分析与探讨

      2015, 31(2):310.

      摘要 (751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恶性肿瘤病死率高,对人类危害严重,因此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显得至关重要。文章结合该院对抗肿瘤药物处方剂量、溶媒、用药顺序、用药方法、特殊用法、联合使用的合理性以及超说明书用法情况等进行多方面审核和分析,探讨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有效审核方法。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审核,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抗肿瘤药物的用药安全和疗效。该院抗肿瘤药物处方剂量、溶媒、用药顺序等基本符合规定。

    • 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与思考

      2015, 31(2):312.

      摘要 (7754) HTML (0) PDF 1.00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国家新医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医疗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基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合惠民政策等措施得以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缓解。但是,在凸显新医改优势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该文针对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湖南省某院161例医疗纠纷情况分析及对策

      2015, 31(2):315.

      摘要 (758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湖南省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解决对策。 方法 收集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09~2013 年161 例信息完整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评估。 结果 该院医疗纠纷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骨科、普外科和妇产科位居前3位;主要原因为手术缺陷、诊疗缺陷和告知缺陷,医患双方协商为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途径。 结论 医疗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涉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等多方因素,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短篇与个案
    •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1例护理

      2015, 31(2):318.

      摘要 (930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生脉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1例分析

      2015, 31(2):319.

      摘要 (633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