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2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不同斑蝥素类物质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作用的研究

      2015, 31(21):3209.

      摘要 (1072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斑蝥素酸镁、斑蝥素及斑蝥素酸钠3种斑蝥素类物质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 (1)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法)检测不同浓度斑蝥素酸镁、斑蝥素及斑蝥素酸钠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2)使用透射电镜观察2.27 μmol/L斑蝥素酸镁作用于肝癌细胞HepG2 48 h后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斑蝥素酸镁、斑蝥素及斑蝥素酸钠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7、5.70、8.41 μmol/L;(2)透射电镜下见核染色质聚集成块附着于核膜下,且见核异形等凋亡细胞形态特征。 结论 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优于斑蝥素和斑蝥素酸钠,且斑蝥素酸镁可以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与X射线钼靶对BI-RADS Ⅳ级合并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2015, 31(21):3212.

      摘要 (776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SR)法与X射线钼靶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Ⅳ级合并乳腺癌诊断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60例,其X射线钼靶BI-RADSⅣ级及以上,对60例患者的UE评分及S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SR值与X射线钼靶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60例患者中,BI-RADS Ⅳ、Ⅴ、Ⅵ级平均UE评分/平均SR值结果分别为(4.15±0.15)分/3.09±0.14、(4.40±0.09)分/3.41±0.11、(4.85±0.15)分/3.88±0.12;BI-RADS Ⅳ~Ⅵ级间仅BI-RADS Ⅳ级平均UE评分、平均SR与Ⅴ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值与BI-RADS Ⅳ~Ⅵ级呈正相关(r=0.086、0.154、0.282,P<0.05),且相关系数随等级上升而增大。 结论 SR值与BI-RADS 分级有较高相关性,二者联合应用对BI-RADS Ⅳ级及以上肿块有较高诊断价值。

    • 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5, 31(21):3214.

      摘要 (839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小鼠口服灌胃低、中、高剂量(100 、250、500 mg/kg)提取物,重复给药试验14 d,分别测定肝脏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 结果 不同药物剂量组小鼠ALT 和AST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剂量组均能显著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对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影响。高药物剂量组[500 mg/(kg·d)]能显著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结论 口服灌胃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肝脏无明显毒性,对其免疫系统无损害,并有促进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 臭氧化生理盐水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大鼠脊髓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

      2015, 31(21):3217.

      摘要 (8970)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40 μg/mL臭氧化生理盐水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 方法 将24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CI)组(CCI组)和CCI臭氧化生理盐水干预组(Ozone组),每组8只。术前1 d和术后7 d测定各组动物机械刺激及热刺激潜伏期。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第7天脊髓IL-1β、TNF-α水平。 结果 CCI导致大鼠机械刺激及热刺激潜伏期下降,术后7 d CCI组大鼠与Sham组比较,TNF-α、IL-1β[(3.24±0.21)、(13.13±0.72)pg/mg]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注射臭氧化生理盐水能降低CCI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及热痛阈值,且使TNF-α、IL-1β[(1.16±0.04)、(7.89±0.27)pg/mg]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静脉注射臭氧化生理盐水可能通过抑制脊髓TNF-α、IL-1β的表达而降低CCI大鼠的痛觉反应。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可行性评价

      2015, 31(21):3220.

      摘要 (839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6个月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较传统手术明显。

    • ICU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 31(21):3222.

      摘要 (907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性,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院ICU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分离出的22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 结果 2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19株(52.9%),革兰阳性球菌35株(15.6%),真菌53株(23.6%),其他18株(8.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均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为47.7%(21/44)。 结论 革兰阴性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2015, 31(21):3225.

      摘要 (871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探讨GnRHa对CPP女童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初发特发性CPP女童30例(CP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GnRHa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N端中段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并与3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女童(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1)CPP组患儿GnRHa治疗前血清N-MID、β-Crosslaps、PINP水平[(109.3±27.4)、(1.623±0.292)、(847.63±114.88)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7±11.3)、(1.191±0.246)、(642.71±152.9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PP组女童GnRHa治疗6个月后血清N-MID、β-Crosslaps、PINP水平分别为(77.4±11.7)、(1.204±0.248)、(617.89±163.38)ng/m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nRHa治疗可抑制CPP女童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过度亢进,但短期治疗影响骨量积累的依据不足,长期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 伤科黄水对消肿祛腐期糖尿病足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2015, 31(21):3227.

      摘要 (874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伤科黄水对消肿祛腐期糖尿病足(DF)患者伤口溃疡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 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D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无菌纱布填充,加压弹力绷带包扎;观察组采用外敷伤科黄水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第7、14天溃疡组织核因子-κB (NF-κB) mRNA灰度比值,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治疗第7、14天,对照组NF-κB mRNA灰度比值分别为1.52、1.51,观察组为1.30、1.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4天时NF-κB mRNA灰度比值与治疗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第7、14天,观察组IL-1β、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伤科黄水治疗消肿祛腐期DF伤口溃疡可抑制NF-κB mRNA的表达,降低细胞因子IL-1β、TNF-α水平,具有抗氧化作用。

    • 重铬酸钾对昆明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

      2015, 31(21):3230.

      摘要 (845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六价铬对昆明小鼠肝肾毒性的影响,观察小鼠生理状态的改变及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体质量、毛色、生理状态相似的60只昆明小鼠分为六组(其中一组进行预实验,另五组进行正式实验),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分别用浓度为0.00、0.32、0.64、1.28、2.56 mg/kg的重铬酸钾溶液给予五组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灌胃染毒1个月后,解剖取其肝脏、肾脏,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制成切片,观察其病理结构变化。 结果 随着重铬酸钾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的活动能力变弱、精神状态变差。解剖后,40倍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小鼠肝脏、肾脏病变明显,有出血现象,细胞异形性明显,部分细胞坏死。 结论 重铬酸钾对昆明小鼠肝肾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诱导小鼠的肝肾组织产生病变,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 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效果差异的研究

      2015, 31(21):3232.

      摘要 (73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七氟醚和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中的效果差异,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提供现实依据。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实施扁桃体摘除术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诱导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中摇头和肢动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气管痉挛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1.50±0.30)min]、VAS评分[(1.6±0.4)分]、术中摇头和肢动发生率(5.71%,2/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2±1.32)min、(2.1±0.9)分、37.14(13/35)],手术时间[(30.8±10.9)min]、麻醉苏醒时间[(5.6±7.1)min]及拔管时间[(5.8±6.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9.2±12.0)、(21.9±5.3)、(22.7±4.9)min],支气管痉挛发生率(8.57%,3/35)及SpO2不稳定率(0.00%,0/35)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12/35)、25.71%(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七氟醚和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麻醉诱导效果均能达到手术要求,但七氟醚在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更具优势,起效快且刺激小,安全可靠,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 HPLC法在测定番泻总苷胶囊中番泻苷A B含量中的应用

      2015, 31(21):3235.

      摘要 (848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番泻总苷胶囊中番泻苷A、B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 结果 番泻苷A在0.210 4~1.052 0 μg、番泻苷B在0.225 0~1.125 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1%(RSD=1.30%)和99.07%(RSD=0.69%)。 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番泻总苷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 >调查报告
    •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1288例七联病毒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2015, 31(21):3238.

      摘要 (8476)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该院1 228例呼吸道七联病毒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咽拭子采集患儿鼻咽部分泌物,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中的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FA)、IFB、副流感病毒1型(PIVS-1)、PIVS-2、PIVS-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行定性检测。 结果 在1 228例患者中,病毒检测阳性率为31.11%(382/1 228),单项病毒感染检出率为24.02%(295/1 228),混合病毒感染检出率为7.41%(91/1 228);春季检测阳性率最高(41.44%),其次为冬季(32.28%)、秋季(25.37%);病原体种类以RSV检出率最高,其次为PIVS和ADV。1个月至小于1岁年龄组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38.80%),其次是0~<1个月年龄组(30.77%)。 结论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RSV和PIVS为常见,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好发于年龄小于1岁的婴幼儿。

    • 钦州市钦北区2006~201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5, 31(21):3240.

      摘要 (812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2006~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4年钦州市钦北区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发病情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内容。 结果 2006~2014年钦州市钦北区共报道病毒性肝炎4 330例,年均发病率为63.98/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其次为丙型肝炎,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7.94%和17.55%,男女性年平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42.36,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20~<60岁,占78.73%;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68.34%。在地区分布中,以大寺镇发病率最高,为128.08/10万。 结论 应重点加强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防控,加大重点人群的宣教及疫苗接种工作。

    • >综述与讲座
    • 帕金森病实验研究中多巴胺及其合成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5, 31(21):3244.

      摘要 (8642)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Notch信号通路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5, 31(21):3248.

      摘要 (8337)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宫颈癌的研究新进展

      2015, 31(21):3251.

      摘要 (840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溺水死亡中的肺脏病理改变及其法医学意义

      2015, 31(21):3254.

      摘要 (8256)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CART技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2015, 31(21):3256.

      摘要 (19324)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15, 31(21):3259.

      摘要 (8386)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淋病奈瑟菌的侵入感染与免疫逃逸研究进展

      2015, 31(21):3262.

      摘要 (8172)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钙网蛋白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2015, 31(21):3265.

      摘要 (808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增加留置导尿术后患者舒适度的护理研究进展

      2015, 31(21):3268.

      摘要 (797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影响产妇泌乳不足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5, 31(21):3271.

      摘要 (819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2015, 31(21):3274.

      摘要 (80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方法 将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该所中医科收治的8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中医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过程中需清楚认识病因病机和基本病例因素,重视分型辨证论治,灵活组方用药,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合璧,采用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的方法,在用药中注意顾护脾胃,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某院人工流产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现状

      2015, 31(21):3276.

      摘要 (801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某院青少年群体人工流产现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1 182例临床资料,总结该人群中青少年年龄、学生、避孕、妊娠次数、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分布特点。 结果 15~<20岁年龄段构成比呈增长趋势,2011、2012年该年龄段构成比与201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5岁年龄段是人工流产的主要人群,超过总人群的30.00%,但无明显增长趋势。15~<20岁群体以学生为主[77.46%(134/173)],该群体对避孕知识明显缺乏[12.14%(21/173)],多为首次妊娠[89.60%(155/173)],该群体4.60%(8/173)存在事实婚姻。20~<25岁群体学生比例明显降低[21.60%(89/412)],该群体了解避孕措施者不及半数[36.17%(149/412)],半数以上妊娠次数超过1次[55.58%(229/412)],已婚者仅约33.01%(136/412)。2个年龄学生、采取避孕措施、首次妊娠、已婚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展对青少年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及咨询应作为一项计划生育门诊的重要工作。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5, 31(21):3278.

      摘要 (7627)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NF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关节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PFNA治疗较传统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更好,具有出血量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和自理能力恢复的优点。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二甲双胍相关乳酸酸中毒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2015, 31(21):3280.

      摘要 (906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二甲双胍相关乳酸酸中毒(MALA)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12例MALA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入院后即行CRRT。 结果 12例患者由于早期行CRRT治疗,均及时纠正酸中毒,其中11例经治疗后最终病愈出院。1例经CRRT治疗后酸中毒得到纠正,但后因并发心肌梗死,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治疗中未见明显并发症。患者行CRRT 24 h pH值、全血乳酸、血钾、血糖、血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CRRT治疗MALA可及时纠正酸中毒、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明显。

    •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60例临床诊疗分析

      2015, 31(21):3282.

      摘要 (783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该院消化内科2014年1~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患者的主要病症为急性肠胃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上述病症均会引起急性腹痛的症状,以急性肠胃炎和急性肠梗阻较为常见。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8.33%;死亡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为1.67%。 结论 由于引发急性腹痛的原因非常多,内科医生应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通过全身性的检查逐步对病因进行排除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防旋型髓内钉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评价

      2015, 31(21):3284.

      摘要 (817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6例,其中36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肢负重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F-36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长、出血多,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骨质疏松严重、身体状况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而对于无明显骨质疏松且手术耐受差的患者可选择防旋型髓内钉固定治疗。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 31(21):3286.

      摘要 (845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兴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110例)和治疗组(108例),对照组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进行针灸结合推拿按摩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下腰痛指标。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下腰痛评分在治疗后均大幅提高,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独的推拿按摩治疗方法,临床反映较好,值得借鉴。

    • 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2015, 31(21):3288.

      摘要 (793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救治。 方法 将该院 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48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8例)。分析两组治疗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结局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中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的pH、PO2、PCO2、Sa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3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P=0.00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药物联合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安全、有效,且使用便捷,适用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2015, 31(21):3290.

      摘要 (756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患者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择期行上肢手术老年患者36例,分为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18例。两组均先予以2%利多卡因10 mL与速卡10 mL混合液注入患者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后,全麻诱导插入喉罩/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入前(T2)、插入时(T3)、手术30 min(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T5)时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咽部疼痛等情况。 结果 与T组比较,S组患者T3、T5时的SBP、DBP、HR波动不明显,苏醒期躁动、咽喉痛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上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不良反应少。

    • 1065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

      2015, 31(21):3292.

      摘要 (805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在该院体检的公务员健康状况,为该人群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 065 例公务员体检结果,根据体检结果将体检者分为观察组245例(脂肪肝患者)和对照组820例(非脂肪肝且排除病毒型肝炎及肝肾功能不全体检者)。 结果 1 065 例健康体检者中,指标异常798 例,占74.9%,疾病种类共 10 种,发生率居前 4 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33.80%)、脂肪肝(23.00%)、颈椎病(20.18%)、原发性高血压(15.49%)。观察组 245 例占 23.00%,其体质量指数[(28.23±3.12)kg/m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3.23±14.27)U/L]、三酰甘油[(2.90±1.86)mmol/L]、总胆固醇[(5.19±1.12)mmol/L],与对照组[22.86±2.27]kg/m2、(27.08±11.21)U/L、(4.98±0.67)mmol/L、(1.40±0.64)mmol/L、(3.96±0.69)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院公务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脂肪肝发生与超体质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该类健康水平。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胃肠道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2015, 31(21):3294.

      摘要 (658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方法 选取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所选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免疫组化结果:其中DOG1阳性27例,阳性率为90.0%;CD117阳性26例,阳性率为86.7%;CD34阳性23例,阳性率为76.7%;S-100和Actin的着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较弱而且少,阳性率分别为13.8%、31.0%。3种性质的肿瘤DOG1、CD117、CD34表达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ST恶性程度与DOG1、CD117、CD34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GIST中DOG1、CD34、CD117的阳性表达与交界性、良性、恶性诊断和肿瘤的大小、部位、生物学行为未见明显相关性。GIST在临床上可以有不同的疾病过程,其复发、转移的风险高低与肿瘤部位、大小和核分裂有关。

    • 血清前清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5, 31(21):3296.

      摘要 (794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前清蛋白(PA)的变化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患儿120例,其中败血症足月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患轻度母乳性黄疸(肝功能损害除外)的非感染性疾病足月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两组入院第1、3、14 天检测并观察PA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儿早期PA下降率最为显著(第1天90.0%、第3天95.0%),与对照组(第1天11.7%、第3天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2周(入院第14天)后,观察组95.0%患儿PA恢复正常,第14天PA水平分别与第1天、第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A下降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一个重要依据,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疗效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仿真结肠镜中使用双腔球囊导尿管的应用效果

      2015, 31(21):3297.

      摘要 (801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CT仿真结肠镜中使用双腔球囊导尿管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行CT仿真结肠镜检查的老年结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肛管插入结肠后充气的方法进行结肠充气扩张,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导尿管扩张结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肠道扩张度及患者感受评分、CT仿真结肠镜检查成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行CT仿真结肠镜检查成功率为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扩张度评分[(2.84±0.23)分]及患者感受评分[(2.66±0.6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6±1.17)、(2.34±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CT仿真结肠镜中使用双腔球囊导尿管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肠道扩张度及检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CT对比剂的不同参数在肾脏增强扫描中的对照研究

      2015, 31(21):3299.

      摘要 (794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CT对比剂参数对肾脏增强扫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该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120例,并根据随机区组设计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浓度为300 mgI/mL的碘海醇,以3 mL/s的注射速度注射;B组患者采用浓度为350 mgI/mL的碘海醇,以3 mL/s的速度注射;C组患者采用浓度为350 mgI/s的碘海醇,以5 mL/s的速度注射,分别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注射速度条件下增强剂对肾脏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 结果 在相同注射速度下(3 mL/s),不同浓度对比剂(300、350 mgI/mL)对肾脏增强扫描影响较小,A、B组患者在D、E、F区肾脏增强扫描间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G和H区B组高浓度对比剂对肾脏增强扫描影响优于A组;且相同对比剂浓度下(300 mgI/mL),不同注射速度下(3、5 mL/s),C组患者较快注射速度对肾脏增强扫描的影响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高浓度和高注射速度可提高肾脏增强CT扫描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15, 31(21):3301.

      摘要 (809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随机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40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通过人工方法使其中1支溶血,作为溶血组,另外的正常血液标本为非溶血组,比较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 结果 溶血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溶血组,而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非溶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标本溶血对血清成分检验的影响较大,并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血液标本发生溶血。

    • >药物与临床
    • HPLC-ELSD法测定黄芪泡腾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2015, 31(21):3302.

      摘要 (809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黄芪泡腾片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方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5 μm,250.0 mm×4.6 mm),流动相水∶乙腈(68∶32),流速1 mL/min;柱温30 ℃,载气流量为2.7 L/min。 结果 黄芪甲苷为1.112~6.672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67%),3 批样品每片含黄芪甲苷均在2.00 mg以上。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泡腾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 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2015, 31(21):3304.

      摘要 (795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泰嘉、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 年 1 月至2014 年 4 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吸氧、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予阿司匹林治疗;泰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波立维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进口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 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指标。 结果 泰嘉组和波立维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泰嘉组和波立维组的再闭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阿司匹林;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泰嘉的性价比明显优于波立维,有更佳的经济效益。

    • 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21):3307.

      摘要 (655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左西孟旦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 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多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脑卒中伴H型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2015, 31(21):3309.

      摘要 (815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脑卒中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治疗的204例伴H型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09 例)与对照组(9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叶酸、维生素B12指标进行检查,3年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脑卒中不良反应率、发病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CY、 CIMT、叶酸及维生素B12指标均改善,治疗组患者的HCY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叶酸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IMT及维生素B1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卒中发病率为 3.60%,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9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2.63%、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9%,低于对照组的16.84%,经后期治疗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预防脑卒中伴H型高血压的再发生,临床效果显著,适宜推广。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2015, 31(21):3311.

      摘要 (799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8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5.0%、92.5%,对照组分别为80.0%、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是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口服短效避孕药在早孕人工流产中的应用研究

      2015, 31(21):3313.

      摘要 (786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口服短效避孕药在早孕期间进行人工流产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门诊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86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02),未服用短效避孕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84)。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症状、术后再次妊娠及手术远期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2.0%,2/102)及手术后远期并发症(9.5%,8/84)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18,P=0.01、0.02)。 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服用口服短效避孕药比较安全,可有效避孕,减少远期并发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临床护理
    • 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2015, 31(21):3316.

      摘要 (792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包括饮食、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包括心理组状况及生活质量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45±1.4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73±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后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2015, 31(21):3318.

      摘要 (779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2例I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两组,各61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与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7%(12/61)、4.92%(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与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临床上的IS患者,在分析总结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后,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APACHEⅡ评分对危重病患儿护理干预的指导意义

      2015, 31(21):3320.

      摘要 (78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对危重病患儿护理干预的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危重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给予相同治疗方式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外加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予以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患者父母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危重病患儿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7.33%,7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9.33%,67/75),观察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90.67%,68/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4.67%,5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于危重病患儿治疗与护理干预中,可以合理地分配护理人力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系统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5, 31(21):3322.

      摘要 (769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通过系统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6.73±2.87)分、SDS评分为(47.82±2.9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64±3.45)、(36.59±3.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自理时间[(12.48±4.11)h]及术后住院时间[(5.22±1.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74±5.26)h、(7.86±1.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家长焦虑状况调查及护理

      2015, 31(21):3324.

      摘要 (796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患儿家长不同病程阶段的焦虑现状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减轻LVAS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认识接受疾病,给予患儿恰当有效的护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方法 将该科于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LVAS患儿家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得出其不同病程阶段心理变化特点,并分析焦虑出现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结果 不同病程阶段LVAS患儿家长SAS评分无明显差异,LVAS患儿首次发病时家长出现焦虑的比例很高,其中52例 LVAS患儿家长中,所有家长均出现了焦虑,其发生率高达100.0%,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干预措施的落实,出现焦虑的比例逐渐减少,再没有发生重度焦虑,轻度焦虑仅2例,这主要是经济较差的家庭对费用的焦虑。 结论 对LVAS患儿家长采取有针对性、阶段性、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显著减轻LVAS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最终能很好地认识接受疾病,给予患儿恰当、有效的护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外科手术术前焦虑评分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5, 31(21):3327.

      摘要 (8325)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术前焦虑指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3 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245例,对每例患者进行术前焦虑评分,并根据焦虑指数将其分为四组,其中无焦虑组143例,轻度焦虑组52例,中度焦虑组35例,重度焦虑组15例。分析不同焦虑指数分组患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结果 随着焦虑程度的增加,四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其住院费用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四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大出血率和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0.200)。无一例患者术后发生脏器功能衰竭和死亡。 结论 术前焦虑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前增加心理辅导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及护理效果观察

      2015, 31(21):3329.

      摘要 (7713)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中给予相应的配合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总结有效配合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98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效配合与护理观察,对其护理护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发生心律失常1例,低氧血症2例,喉咙不适2例,支气管痉挛1例,咳血痰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11.24%(11/98),经过有针对性配合与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有效降低。 结论 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中,给予有效的局部麻醉配合与护理,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其情绪,既提升了检查的质量及效果,又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同时还极大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因此,该配合及护理方法在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综合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5, 31(21):3331.

      摘要 (796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时间、X射线曝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儿的手术进程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见降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2015, 31(21):3333.

      摘要 (772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于骨科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加强无菌护理配合,对比分析两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生活质量及术后生活功能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生活功能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骨科手术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生活功能,值得推广。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 31(21):3335.

      摘要 (788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21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采取院前急救护理。 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诊-确诊时间与接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可使急腹症患者得到及时的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疗效。

    • 电话回访对血透患者透析间期健康教育的影响

      2015, 31(21):3337.

      摘要 (764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血透患者,及时了解患者在透析间期的生活、饮食、用药和自我护理情况,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干预。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医院的信任度。 方法 通过对透析间期不在院的血透患者的电话回访,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与回访前比较,回访后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由73.47%下降至18.37%,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大于2.5 kg,由79.59%下降至23.47%,高血钾发生率由53.06%下降至14.29%,其他并发症如内瘘、导管感染率也明显降低,患者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由53.06%上升至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话回访,简单易行。回访后,患者遵医行为增强,透析并发症减少,且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

    • 水凝胶敷料在重症昏迷患者眼部护理中的应用

      2015, 31(21):3339.

      摘要 (794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症昏迷患者的眼部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该院重症医学科的昏迷且使用呼吸机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设2014年3~7 月的3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用无菌注射用水棉签清洁眼睑后用水凝胶敷料覆盖眼部,每天更换2次(08:00、22:00),对照组用无菌注射用水棉签清洁眼睑(对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每次1~2滴,每天3~5次。夜间用红霉素眼膏涂于眼睑),用盐水纱布覆盖。 结果 观察组共有2例发生角膜混浊,对照组5例角膜混浊,1例感染。护士人均眼部护理时间观察组为(8.0±1.5)min,对照组为(14.0±2.0)min。 结论 水凝胶敷料可以有效防止重症昏迷患者眼部并发症,缩短护士眼部护理所需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 霍奇金淋巴瘤ABVD方案化疗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5, 31(21):3341.

      摘要 (787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降低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该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科收治的4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使用ABVD方案化疗,分析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制订预防和护理对策。该组4例(8.8%)发生化疗药物渗漏,原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药物因素等。因此,做好化疗前评估和患者的宣教,及时观察和正确处理化疗药物渗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分析

      2015, 31(21):3343.

      摘要 (799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 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重庆市谢家湾街道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自我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高血压管理,自我管理组在此基础上患者予以自我管理小组模式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与管理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自我管理组患者经自我管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组患者在血压正常范围知晓度、高血压危险因素、定时监测血压、合理饮食、坚持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血压,提升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度,提高其依从性,值得大力推行。

    • >医学教育
    •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初探

      2015, 31(21):3345.

      摘要 (779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是现代社会和医学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建立评价标准等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现状与应用

      2015, 31(21):3347.

      摘要 (768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在交互理论、三元交互法和互动假说三大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媒体这一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发展而来,并在21世纪初在全球逐步推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操作课程,规范正确的基本操作和统一标准的实验步骤都非常关键。该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开设现状,进一步对照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现状和应用,最后提出了完善这种崭新模式的相应策略。

    • 基于Moodle平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2015, 31(21):3348.

      摘要 (796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师生的互动及时调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以往的形成性评价相比,应用Moodle教学平台,通过设计论坛、测验、问卷调查、聊天、作业、专题讨论等多种课程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简单快捷地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为探索更为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打下基础。

    • 构建专业背景再塑平台 打造基础医学一流师资队伍

      2015, 31(21):3350.

      摘要 (772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医学师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年资教师对生物医学迅猛发展了解不够,而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医学背景知识。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教师进行专业背景重塑,提升教学整体水平。该文通过设计、研发“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平台,设计具有统一标准、高度执行力和易于操作的远程教育平台系统,对高校基础医学教师专业背景再塑造、生物专业背景再塑造和医学专业背景再塑造3个方面的教育培训,改善教师专业背景,通过提高基础医学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来达到提高医学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21):3352.

      摘要 (7962)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和以病例为引导的学习(CBS)教学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在临床医学教学方面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各有所长。药理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由于药物类别不同,涉及药物及疾病数量庞大,导致记忆难度大。因此,将2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很有必要。经过近10年的实践表明,PBL和CBS相结合的教学法的教学成效显著,相得益彰,为培养能全面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

    •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几点体会

      2015, 31(21):3354.

      摘要 (785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麻醉学科培养合格医师的重要环节。该文根据科室数年来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的体会,从制度设计的逐步完善、加强带教教师的自身建设、加强规范化培训医师的管理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以期为提高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 >医疗卫生管理
    • 以区县级医院为技术支撑的原发性高血压防控新模式效果评价

      2015, 31(21):3356.

      摘要 (7717)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寻找一种高血压防控新型服务模式,对其防控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为技术支撑,以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35岁以上11 428名居民中诊断为高血压的9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9例,对照组450例。观察组给予基层高血压服务新模式进行综合防治,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防治。随访1~2年,观察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率,总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全因死亡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人群中高血压控制率为66.8%(320/479),总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和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2%(14/479)、0.21%(1/479)、0.42%(2/479)、1.04%(5/479)、0%。而对照组人群中高血压控制率为34.0%(153/450),总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和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44%(29/450)、0.67%(3/450)、1.78%(8/450)、3.33%(15/450)、0.89%(4/450)。两组总心脑血管事件、脑出血、脑梗死、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采用以区县级医院为技术支撑的综合防治明显优于常规高血压防治,对减少脑卒中、全因死亡事件的发生意义更大。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子宫肌瘤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2015, 31(21):3358.

      摘要 (797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病种子宫肌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依据。 方法 从衡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2012~2013年子宫肌瘤(ICD-10,编码:D25)住院患者信息,采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均数比较,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付费方式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子宫肌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为住院时间、是否手术、付费方式、年龄、科室、出院方式。 结论 通过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和材料类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浅析医德医风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5, 31(21):3361.

      摘要 (7938)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现阶段,因部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缺失,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了医院的形象及发展。该文综合分析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经济影响、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院管理因素及个人因素等,并提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开展督查、落实奖惩、建立服务基层制度等对策。

    • 外来骨科器械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2015, 31(21):3362.

      摘要 (6520)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外来骨科器械在当前骨科医疗中应用广泛,在临床骨科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医院在管理这些外来骨科器械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对临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为确保外来骨科器械的安全、有效应用,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管理。该文主要对当前医院外来骨科器械管理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骨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 >短篇与个案
    • 腹腔镜切除内脏全反位左位胆囊1例报道

      2015, 31(21):3365.

      摘要 (768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以反复低血糖昏迷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1例报道

      2015, 31(21):3366.

      摘要 (642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早期表现为T波改变肺栓塞2例报道

      2015, 31(21):3367.

      摘要 (779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