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2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Annexin A5、FOXP3基因与中国汉族女性卵巢早衰的相关性分析

      2015, 31(23):3529.

      摘要 (8668)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女性中膜联蛋白A5(Annexin A5)基因、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基因多态性与卵巢早衰(POF)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中国汉族女性人群中选取POF患者100例(观察组)和健康女性140例(对照组),挑选能够覆盖Annexin A5全基因的4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s)(rs2306420、rs6857766、rs2306415、rs1383232),FOXP3基因的2个Tag SNPs(rs3761548、rs3761549)作为检测指标,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检测Annexin A5、FOXP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结果 Annexin A5基因的4个Tag SNPs及FOXP3的2个Tag SNPs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POF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nnexin A5基因各位点所能构成的单体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基因rs3761548、rs3761549所构成的单体型中AC单体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该研究排除了Annexin A5基因作为中国汉族女性POF易感基因的可能性,而FOXP3基因AC单体型(rs3761548、rs3761549)人群POF的发生率可能会升高。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5, 31(23):3532.

      摘要 (881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方法 按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2011)》,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中度活动期SLE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两组患者SF-36量表测量的8个纬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总分和生理健康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有利于改善SLE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妇科腹腔镜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

      2015, 31(23):3535.

      摘要 (2168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情况,探寻其发生规律。 方法 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5~12月收治的拟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一麻醉方法,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病史、PONV的相关危险因素及PONV发生情况,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450例患者PONV的发生率为39.3%(177/450),大部分发生在24 h内,与普遍适用的Apfel简化风险评分表四因素预测模型相比,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PONV发生率的影响程度明显较小,非婚状态患者较易发生 PONV,晕动病史者不明显增加PONV的风险。 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仍然近40.0%;Apfel简化风险评分表四因素预测模型对该类患者PONV的预测效能较差;婚姻状态可能影响PONV的发生率。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2015, 31(23):3538.

      摘要 (198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伴抑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取2013 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住院、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HD的患者100例,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CHD伴抑郁组(35例)和CHD非抑郁组(65例);同期选取3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患者图像进行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及CHD非抑郁组比较,CHD伴抑郁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D伴抑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 血压测量常见影响因素研究

      2015, 31(23):3541.

      摘要 (862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压测量常见影响因素,并指导和应用于临床。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广东省汕头市周边社区进行血压监测的3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五组,每组60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分析体位、测量部位、测量仪器、听诊器位置及袖带松紧等因素对测得血压的影响。 结果 坐位时测得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与卧位比较,袖带过紧及过松时所测收缩压及舒张压与袖带松紧正常比较,听诊器在袖带内所测收缩压及舒张压与袖带外比较,腕部所测收缩压及脉压与肘部比较,水银血压计所测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电子血压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需根据具体情况,排除体位、仪器、袖带松紧等影响,规范操作,以获取准确的血压值,指导临床诊疗、评估疗效及预后。

    • 右美托咪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5, 31(23):3544.

      摘要 (872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择期行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于术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时间大于10 min,随后以0.5 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 镇静评分评价镇痛、镇静效果。记录术中高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VAS 评分于T2~5时降低,Ramsay评分于T2~5时增高,术中心动过缓增加,高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VAS 评分于T5时降低,Ramsay评分于T5时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镇痛和镇静效果,能维持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相关分析

      2015, 31(23):3546.

      摘要 (8381)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4 年 1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 127 例作为丙型肝炎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肝抗原抗体谱,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 HCV-RNA含量。 结果 丙型肝炎组有61例检测出1项或1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自身抗体阳性率为48.03%(61/127),高于对照组的3.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型肝炎组HCV-RNA阳性46例,其中自身抗体阳性29例(63.04%),HCV-RNA阴性81例,自身抗体阳性32例(39.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CV感染机体可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尤其以HCV-RNA阳性患者更为明显,HCV 感染者有必要进行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 骨碎补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

      2015, 31(23):3549.

      摘要 (8472)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骨碎补烫品、酒品、盐品化学成分的差异。 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测定骨碎补不同炮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并建立HPLC方法,比较骨碎补不同炮制品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考察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同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对骨碎补不同炮制品的主要差异化学成分进行定性。 结果 骨碎补炮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要求。运用质谱法鉴定了8个主要差异化学成分。 结论 骨碎补经炮制后柚皮苷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其他主要成分的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可能是不同炮制品临床功效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效果比较

      2015, 31(23):3552.

      摘要 (856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肝胆管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3,P=0.024)。(3)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95.7%(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4,P=0.004)。 结论 老年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早期刮宫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

      2015, 31(23):3554.

      摘要 (830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早期刮宫在早孕人工流产(人流)术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9例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6例)和对照组(27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作药物流产,观察组于服用米索前列醇3 h后常规行清宫术,对照组根据随诊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清宫处理。另选取256例同期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早孕患者作为无痛人流组。比较三组完全流产率、所需总费用、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清宫术引起的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100%,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所需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流组总费用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早期清宫术能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术中出血及出血时间,且所需总费用减少,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

    • 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5, 31(23):3557.

      摘要 (690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该院行的13例患者(PPPD组)的临床资料,均采用4-0、5-0、4-0 prolene线单层连续缝合分别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肠肠吻合。另收集2013年2~11月行传统非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的13例患者(Whipple组)的临床资料,各吻合口均采用4-0薇乔线间断缝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各吻合口完成时间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PPPD组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7.69%(1/13),Whipple组为23.07%(3/13);PPPD组患者平均胰肠吻合时间、胆肠吻合时间、肠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8±4)、(15±3)、(15±4)min,无吻合口瘘发生;Whipple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胆肠吻合时间、胃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4±3)、(22±3)、(21±3)min,3例(23.07%)出现胰瘘。 结论 prolene线单层连续吻合应用于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具有吻合时间短、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调查报告
    • 南京某街道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 31(23):3559.

      摘要 (843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影响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参加南京市栖霞区西岗社区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血压、血糖、血脂及其他体检资料完善的 2 085 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MS诊断标准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 结果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老年人MS患病率为60.19%(1 255/2 085),并呈现性别差异,女性患病率[38.85%(810/2 085)]高于男性[21.34%(445/2 085)];在影响老年人MS的诸多因素中,肥胖因素尤为突出(63.78%),其次为高血压(54.92%)和高血脂(36.45%),肥胖是影响男女MS患病的共同重要因素。 结论 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老年人MS的患病率较高,在影响MS的诸多因素中,以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尤为显著。

    • 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调查

      2015, 31(23):3562.

      摘要 (812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重庆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状,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现况调查等方法对某区疾控机构的房屋建设、服务人口、人力资源、实验室建设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现状进行调查。 结果 某区疾控机构行政规格为正科级,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共58名,远未达到国家标准;区疾控中心建筑面积2 997 m2,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尚差1 200~3 250 m2;中心仪器设备配置率44.46%,其中A 类配置率60.65%,B 类配置率35.51%,C类配置率41.37%,不能满足疾控工作需求;信息资源不能互通共享,阻碍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展。 结论 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仍与社会发展对疾控保障服务的客观需求有不相适应的方面,该区需从提高疾控机构行政级别、增加人员编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 医务人员科研认知与科研素养调查

      2015, 31(23):3565.

      摘要 (852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遵义市某医院医务人员科研认知及科研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院整体科研管理水平、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遵义市某医院医务人员科研认知及科研素养资料和数据,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根据212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层次医务人员对“科研是否促进医院今后发展”的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医务人员对“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对“是否清楚医院的科研制度/申报流程”和“是否参与或申报过科研项目”认知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在进行科研时能否实事求是、严谨求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参与过科研项目的143名医务人员中,58.7%的人员基本可以从日常医疗工作实践中恰当地确定选题。 结论 医务人员整体上对“科研是否促进医院今后发展”的认知度很高,但医院科研实力发挥程度不高,压力大、没时间进行、缺乏培训及指导的机会是制约医务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因素。

    • >综述与讲座
    • SDF-1/CXCR4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2015, 31(23):3569.

      摘要 (856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石斛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2015, 31(23):3571.

      摘要 (1934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损斑块的研究现状

      2015, 31(23):3574.

      摘要 (8069)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尾肠囊肿研究及治疗进展

      2015, 31(23):3577.

      摘要 (8189)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肝癌早期诊断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2015, 31(23):3579.

      摘要 (8381)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IRE1α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5, 31(23):3582.

      摘要 (8404)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15, 31(23):3585.

      摘要 (777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胃功能四项与常见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2015, 31(23):3588.

      摘要 (8118)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研究现状

      2015, 31(23):3590.

      摘要 (679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23):3593.

      摘要 (793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重症急性中毒患者11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补液、使用解毒剂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及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各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73%(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4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 9,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9.13±2.45)d]显著短于对照组[(15.04±5.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8 9,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06 5、5.888 6、29.712 1、102.631 2、17.497 9,P<0.01)。 结论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预防性治疗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伤口感染临床研究

      2015, 31(23):3595.

      摘要 (800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治疗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 月该院收治的行顺产分娩且会阴侧切缝合术产妇87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36例)与对照组(4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术后缝合后于切口处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程度及会阴切口疼痛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0.46%(2/436)、2.28%(10/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5);治疗组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5,P<0.05)。治疗组术后0.5、1.0、2.0、3.0 d切口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2.182、2.193、2.198,P<0.05)。 结论 采用术后缝合后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预防治疗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伤口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程度,减轻会阴切口疼痛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腹腔镜下卵巢异位囊肿剥除术2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015, 31(23):3597.

      摘要 (651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异位囊肿剥除术缝合止血和双极电凝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2013年该院收治的因卵巢异位囊肿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术中创面止血单纯用缝合法组(缝合组)30例和术中创面止血单纯用双极电凝法而不缝合组(电凝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6个月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雌二醇(E2)、双侧卵巢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月经周期的早卵泡期直径小于10 mm的小卵泡(F0)。 结果 电凝组患者术后第1、6个月的血清FSH、E2、PSV、F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LH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第1、6个月FSH、PSV、F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2、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卵巢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缝合法比双极电凝法止血能更好地保护卵巢的储备功能。

    • 宫腔镜手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对比分析

      2015, 31(23):3599.

      摘要 (712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镜手术与传统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221例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传统清宫术组(115例)和宫腔镜组(1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复查宫腔残留情况、月经量改变情况。 结果 宫腔镜组的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清宫术组,阴道流血量、月经量减少量均少于清宫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宫术组有5例宫腔残留,3例闭经,而宫腔镜组无宫腔残留及闭经出现。 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稽留流产优于传统清宫术,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2015, 31(23):3601.

      摘要 (817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该院呼吸内科病房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痰培养分离病原菌,并依据COPD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治疗,对体质虚弱者积极补充营养。 结果 72例患者检出病原菌61株,革兰阴性菌占55.7%,革兰阳性菌占37.7%,真菌占6.6%。痊愈56例(77.8%),有效9例(12.5%),无效2例(2.8%),死亡5例(6.9%)。出院时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83.7±8.2)、(39.1±7.2)mm Hg,较治疗前改善明显(t=23.863、2.520,P<0.01)。 结论 通过分离病原菌,依据COPD严重程度进行抗感染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开放性通气等措施,有助于提高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治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妊娠期糖尿病12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 31(23):3603.

      摘要 (793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住院分娩的1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为单胎患者。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后未遵医嘱行血糖控制并血糖控制不理想的60例患者作为A组,将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后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进行饮食、运动等综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的68例患者作为B组。将两组患者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患者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合并巨大儿、胎儿窘迫、足月低体质量、早产儿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大,应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严格检测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2015, 31(23):3605.

      摘要 (792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行双镜联合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痛苦少,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2种牵引尖牙方法比较

      2015, 31(23):3607.

      摘要 (759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2种牵引尖牙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该院接诊的82例口腔正畸排齐阶段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 Laceback 牵引尖牙的方式进行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轻弹力牵引尖牙的方式进行矫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牙列程度、每月尖牙远移距离、治疗时间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患者尖牙远中倾斜移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治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牙尖远移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轻弹力牵引方法的牵引效果较好,且缩短了治疗时间,Laceback 牵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尖牙的整体移动。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伤中的应用

      2015, 31(23):3609.

      摘要 (776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在难愈性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0~2013年在该院骨科应用VSD治疗的难愈性创伤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2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的难愈性创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6、3.81、6.58,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0)低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8 9,P<0.05)。 结论 VSD技术对大面积创伤、慢性感染等难愈性创伤疗效显著。

    • 术前禁饮时间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2015, 31(23):3611.

      摘要 (767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术前禁饮时间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水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前8 h内禁食、禁饮(葡萄糖水除外),对照组患者术前8 h给予口服足够的10%葡萄糖水,糖水组患者术前3 h给予口服足够的10%葡萄糖水。两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结果 糖水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缩短乳腺癌患者术前禁饮时间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EBV感染28例临床分析

      2015, 31(23):3613.

      摘要 (77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该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EB病毒(EBV)感染情况,提高对MMP合并EBV感染的认识。 方法 对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13例确诊为MPP的患儿进行EBV抗体的检测,将EBV抗体阳性患儿28例作为观察组,EBV抗体阴性患儿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率、肺部大叶实变概率均高于单纯MPP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PP合并EBV感染可加重临床症状及肺外损伤,对于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的患儿要考虑有EBV混合感染的可能,及早进行多病原的联合检测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时控制感染。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hs-CRP LDH和NSE水平及临床意义

      2015, 31(23):3615.

      摘要 (814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的脑损伤程度和预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 方法 观察组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90例,按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分级,其中轻型(13~15分)30例,中型(9~12分)33例,重型(3~8分)27例。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时预留的60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血清hs-CRP(免疫比浊法)、LDH、NSE(电化学发光法)。对90例患者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分为预后良好组(1~3分)和预后不良组(4~5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LDH与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分型患者中,hs-CRP、LDH与NSE水平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明显升高,各分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hs-CRP、LDH与NSE水平较预后良好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患者GCS与NSE、LDH、hs-CRP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性(r=-0.42、-0.30、-0.48,P=0.03、0.03、0.01)。 结论 急性颅脑创伤早期患者通过检测血清hs-CRP、LDH和NSE水平可以初步了解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 4~6岁儿童体检中血小板计数升高原因分析

      2015, 31(23):3617.

      摘要 (792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总结4~6岁儿童体检中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 765例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血常规,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分析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原因。 结果 694例血小板计数升高患儿中,感染性疾病占75.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占18.6%,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恢复期占2.7%,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占1.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占1.0%,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期占0.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占0.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占0.1%。 结论 临床上引起4~6岁儿童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原因主要由感染、贫血、肿瘤、药物等继发性因素引起,原发性因素所占比例较低。

    • 鼻咽癌30例CT影像分析

      2015, 31(23):3619.

      摘要 (8214)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CT影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鼻咽癌患者(30例)的CT扫描影像,利于病灶分析和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结果 30例患者中,CT检查全部出现咽隐窝变浅或消失,绝大部分病例显示病灶侵犯咽旁间隙及邻近组织结构,颈动脉鞘区受累15例,颅底骨质及颅内侵犯12例;颈淋巴结转移10例。增强扫描示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 结论 典型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在支气管胸膜瘘诊断中的应用

      2015, 31(23):3621.

      摘要 (807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支气管胸膜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确诊为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螺旋CT表现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利用螺旋CT后处理功能,观察瘘口位置、宽度和走行情况,并观察继发病变。 结果 瘘口位置与病因密切相关,螺旋CT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支气管胸膜瘘可明确诊断;继发的肺内和胸膜病变也能较好显示。 结论 螺旋CT可准确诊断支气管胸膜瘘,较好地显示支气管胸膜瘘的细节和整体观,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药物与临床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23):3623.

      摘要 (793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45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监测其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 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愈率为100%,均无产后出血现象。出院后经1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子宫均恢复正常。患者治疗后的血β-HCG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9 2,P<0.0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溃疡、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β-HCG值,不良反应较少并可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参一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2015, 31(23):3625.

      摘要 (801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口服参一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参一胶囊联合TACE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TACE治疗。观察TACE 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肝内外转移控制情况,1、2年生存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 CR+PR)19例(55.88%),临床获益( CR+PR+SD)30例(88.24%);甲胎蛋白(AFP)下降31例(91.18%);胃肠道反应9例(26.47%),骨髓抑制7例(20.59%);在治疗后1年内发生肝内转移5例(14.71%),门脉癌栓3例(8.82%),骨转移1例(2.94%),肺转移1例(2.94%),肝内外均无转移24例(70.59%);1年生存率为82.35%,2年生存率为 70.59%。对照组中有效14例(42.42%),临床获益22例(66.67%);AFP下降30例(90.91%);胃肠道反应9例(27.27%),骨髓抑制10例(30.30%);在治疗后1年内发生肝内转移的12例(36.36%),门脉癌栓7例(21.21%),骨转移2例(6.06%),肺转移3例(9.09%),肝内外均无转移15例(45.45%);1年生存率为57.58%,2年生存率为45.4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肝内转移发生率、肝内外均无转移患者占比及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对肝内外转移及控制病情进展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及今后进一步研究。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向控制静脉滴注的麻醉学研究

      2015, 31(23):3627.

      摘要 (930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向控制静脉滴注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该院2012年3 月至2015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244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同前期处理及麻醉诱导方案,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给予浓度1%的异氟醚实施静脉复合吸入麻醉以维持麻醉效果;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给予2 μg/mL丙泊酚及4 μg/mL瑞芬太尼的复合维持麻醉剂实施靶向控制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全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恢复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各时段观察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3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段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T0~3时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3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9.84%)显著低于对照组(2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向控制静脉滴注可起到稳定生命体征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的麻醉苏醒,术后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更少。

    • 舒筋活血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

      2015, 31(23):3629.

      摘要 (829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完善舒筋活血丸的企业内控标准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舒筋活血丸(大蜜丸)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建立了本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HPLC定量测定法,色谱图表明主成分专属性试验无干扰;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3%;重复性试验RSD为1.95%;进样量在0.277 2~2.772 0 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12 h内连续多次测定同一舒筋活血丸样品溶液,RSD为0.80%,表明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为1.88%。 结论 HPLC法定量检测舒筋活血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方法可靠,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舒筋活血丸的质量。

    • >临床护理
    • 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效果分析

      2015, 31(23):3632.

      摘要 (774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EN)期间发生误吸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该院ICU 2013年1~12月456例机械通气EN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500例机械通气EN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饲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包括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每天评估误吸风险、口腔护理、注重鼻饲体位与管道位置、监测胃内残留量、注意输注速度和量、气囊压力监测、管理高危环节、使用胃动力药物和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喂养无关的并发症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EN期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结果 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研究组机械通气EN患者误吸的发生例数为18例,误吸发生率为3.6%。 结论 集束化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EN期间误吸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2015, 31(23):3635.

      摘要 (778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和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该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98例分别设为常规护理组(97例)和干预护理组(10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平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护理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2.0%)低于常规护理组(9.3%),平均治疗时间[(13.22±2.04)d]短于常规护理组[(19.18±2.24)d],护理满意度(99.0%)高于常规护理组(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效果

      2015, 31(23):3637.

      摘要 (766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入住该院ICU的7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B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镇静护理,采用Ramsay分级监测镇静水平,调节镇静深度使Ramsay评分保持在2~4 级,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 12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坠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监护时间。 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坠床和意外拔管;与A组患者比较,B组患者HR和RR降低,Sp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使用护理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良好的镇静治疗,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呼吸,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

    • 减痛护理对初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

      2015, 31(23):3638.

      摘要 (938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减痛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该院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减痛护理分娩,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产程疼痛情况及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VAS评分、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减痛护理分娩能够缩短产程,减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在综合医院门诊分诊中的作用

      2015, 31(23):3640.

      摘要 (787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综合医院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 对2014年4~7月在该院外科门诊就诊的278例患者进行调查,以是否实施了优质护理将门诊患者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分诊,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分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综合医院门诊分诊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

      2015, 31(23):3642.

      摘要 (802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按照是否接受产后健康教育,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该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产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出院时情绪状态及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院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纯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度、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心脏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的应用与护理

      2015, 31(23):3644.

      摘要 (781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IABP)在心脏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科学护理方式。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心脏血管疾病患者52例。依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应用IABP治疗及优质护理方式。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46%)和护理满意度(92.31%)均明显高于常规组(69.23%、7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心脏血管疾病患者采用IABP治疗及优质护理方式,可提升治疗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癌症患者MR检查时心理分析及个性化心理护理

      2015, 31(23):3646.

      摘要 (759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在评估癌症患者行MR检查时的心理状态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44例需行MR检查的癌症患者作为癌症组,对其心理状态加以评估。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参照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检查前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44例患者多存在躯体化、强迫、焦虑与恐怖、精神症状几个心理症状。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癌症患者MR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心理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检查效果。

    • 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5, 31(23):3648.

      摘要 (762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行直肠癌手术且术后结肠造口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技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后及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5, 31(23):3650.

      摘要 (779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及护理后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行认知护理的应用

      2015, 31(23):3652.

      摘要 (759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在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认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应对方式优良率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0.28±6.94)分]和SDS评分[42.95±6.8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56.38±8.53)、(59.52±12.68)分];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的优良率(98.7%)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数[(7.49±1.48)mmol/L]、餐后血糖指数[(9.0±2.1)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9.52±3.08)、(11.6±2.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护理有利于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的康复。

    • >医学教育
    • 以临床用药案例为导向的LBL联合CBL双轨教学在药理学中应用

      2015, 31(23):3654.

      摘要 (741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临床用药案例为导向的LBL联合CBL双轨教学在药理学中应用效果,培养“立足地方,应用型医学人才”。 方法 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12级学生作为研究组,采用以临床用药案例为基础LBL联合CBL双轨的教学模式进行药理学教学;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学生对教学形式反馈信息。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采用LBL联合CBL双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组药理学成绩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普遍满意LBL联合CBL双轨的教学模式。 结论 在此次教学中,LBL联合CBL的双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究和团队合作精神,训练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 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分析

      2015, 31(23):3656.

      摘要 (771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做好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并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远程教学和集中面授的方法培训教师,再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6家基地的380名教师进行课程的培训效果的调查,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课程考核。 结果 课程培训效果调查反映出培训效果显著,受训学员通过培训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但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课程有待加强。在培训课程的4项考核中,表现最好的为徒手心肺复苏,平均成绩(90.20±5.32)分;表现较差的为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核,平均成绩(73.01±10.05)分。 结论 科学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有助于带教教师找到更好的管理和传授知识经验的方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进而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规范带教,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质化目标。

    • 以手术模拟为基础的局部解剖学教学

      2015, 31(23):3658.

      摘要 (784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局部解剖知识应用于临床,作者所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通过建立以模拟外科手术为基础的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新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解剖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促进了基础知识向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 医学生物化学留学生实验课教学的新思路探索

      2015, 31(23):3660.

      摘要 (7739)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针对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的培养目标,从留学生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考核形式等多各方面探讨了留学生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以满足现代留学生医学教育的新需求。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应使用启发和演示教学手段为主,在理解实验内容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物化学本身的特点,提高留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 病原生物学总论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5, 31(23):3661.

      摘要 (634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病原生物学总论部分的教学在整个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第二军医大学的课程整合模式,对病原生物学总论部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PBL联合CBL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23):3663.

      摘要 (7620)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提高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 将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健康管理中心临床见习的5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LBL)的基础上,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发放临床教学调查问卷评估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学生满意度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师生互动、团队合作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的临床教学效果理想,值得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 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查房质量分析

      2015, 31(23):3665.

      摘要 (7862)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做好教学查房工作对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临床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心血管学的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1)加强查房的计划性,调动各级医师的查房积极性和保证查房内容的全面性及教学的互动性;(2)进行准确又详细的病例采集,全面分析资料,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3)强调各临床专科之间的联系,综合分析和总结病情;(4)民主查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对诊断和治疗存在的不同看法要充分沟通和交流,坚持医学科学性的原则进行教学相长是提高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关键。

    •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式的探讨

      2015, 31(23):3667.

      摘要 (773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医学人才,该文对怎样提高人体寄生虫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双证融合,螺旋递进”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模式的应用

      2015, 31(23):3669.

      摘要 (745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入职护理岗位的基本条件,随着临床要求的提高和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改革,对于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需在毕业前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是一个挑战、该校通过反复探索,有序并分层次组织学生进行辅导,并与毕业考试融合,形成“双证融合,螺旋递进”的辅导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

    • >医疗卫生管理
    • 西藏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015, 31(23):3671.

      摘要 (8130)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西藏卫生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方法 利用官方统计数据与综合文献分析法对西藏2013年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 西藏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卫生人力机构与地理分布不均衡。 结论 西藏卫生人力资源建设要立足组织自身发展,借助外部援助,提高自我开发机制,逐步改革卫生人事制度,同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改善卫生人力分布结构。

    • 不同清洗方法对硬式內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2015, 31(23):3673.

      摘要 (805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硬式內镜清洗质量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立合理的硬式内镜清洗流程,提高硬式内镜清洗质量。 方法 选取300件硬式内镜器械(以腹腔镜胆囊器械为例,除去镜头、气腹管、电凝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件。A组采用流水下冲洗+手工清洗法,B组采用流水下冲洗+清洗消毒机清洗法,C组采用流水下冲洗+手工与清洗消毒机相结合清洗法。先采用目测评定器械的清洗质量,然后使用3MTM Clean-TraceTM ATP NGi 荧光检测仪检测,观察比较三组清洗质量合格率。 结果 A组器械清洗后目测及ATP测试合格率分别为78%、63%,B组器械清洗后目测及ATP测试合格率分别为61%、44%,C组器械清洗后目测及ATP测试合格率分别为100%、100%。目测结果及ATP荧光检测仪测试结果均显示,C组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于使用后的硬式内镜器械,采用流水下冲洗+手工与清洗消毒机相结合的清洗方法进行清洗可提高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

    • 应用Ridit法综合评价医疗质量

      2015, 31(23):3675.

      摘要 (808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该院的统计报表指标进行客观、全面地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的统计资料。 方法 选取该院2005~2014年出院患者治疗效果数据资料为依据,应用Ridit法综合评价该医院医疗质量。以2014年度数据为标准组,2005~2013年数据为对照组,计算标准组和对照组值及置信区间。 结果 根据计算的值排序,该院医疗质量由低到高依次为: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 结论 该院医疗质量总体上呈逐年提高的趋势。

    • 儿科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5, 31(23):3677.

      摘要 (799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发生急诊误分诊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影响分诊准确率的因素,探究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的相应管理措施和对策。影响儿科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可概括为患儿及其随同人员、疾病本身和医源性因素3个方面。为了提高儿科急诊分诊的准确率,应针对患儿及其随同人员、疾病和医源性因素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分诊护士的培训和考核,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完善导医服务、硬件配置,健全标示指引及友情提示牌等。

    • 加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推动医院发展的措施

      2015, 31(23):3679.

      摘要 (931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能源永荣矿业公司总医院结合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特点,在全院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学习型党员的“两建一做”活动,引导党员职工转变观念,着力提升素质能力,较好地推动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 医疗质量安全与核心制度建设思考与建议

      2015, 31(23):3682.

      摘要 (642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疗核心制度建设不可或缺。医院在健全和完善相对规范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该院的实际情况,着力推进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并坚持以制度固化责任,以责任促进制度落实,进一步将各项核心制度落到实处。围绕医疗质量安全,医院可通过对核心制度的培训、监督、考核等多个层面和维度进行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提升医疗安全保障的目的。

    • >短篇与个案
    • 孕24周患者行开颅脑血管畸形切除术1例报道

      2015, 31(23):3684.

      摘要 (792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卵巢早衰合并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辅以GnRH-a治疗自然妊娠1例报道

      2015, 31(23):3685.

      摘要 (812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泰能过敏致全身剥脱性皮炎患者的1例观察及护理

      2015, 31(23):3687.

      摘要 (7819)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