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夏睿明教授治疗烟雾病1例

      2015, 31(3):321.

      摘要 (7339)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例患儿根据血管造影确诊为烟雾病初期。初诊时以渐进式前额疼痛,伴上肢无力为主要临床症状,甚则无法提筷、执笔,剧则家庭作业、课间操、游戏玩耍等日常活动无法坚持,自汗多,大便干燥,解时困难,3~5 d解1次,纳佳,眠可。先后曾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上海复旦儿童医院治疗数周,2014年5月初来本处就诊,辨证为气虚血瘀,脉络阻滞。先谴以大柴胡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汤药服之,1个月左右不适症状逐渐消失,能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正常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后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缓缓服之。7月底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复查,血管各指征平稳,中动脉中远段分支减少,右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稍窄,无进展迹象。中医随访5个月,无任何不适自诉症状,活动正常。

    • >论著
    • 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肿瘤干性标记物CD44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5, 31(3):323.

      摘要 (7689)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肿瘤干细胞干性标记物CD44蛋白受阿司匹林不同药物浓度的影响变化,从而探讨阿司匹林是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方法 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CD44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0、2.5、5.0、10.0 mmol/L,即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作用下,CD44在COX-2阴性表达的SW-480细胞及COX-2高表达的HT-29细胞表达影响。 结果 SW-480、HT-29中存在CD44阳性细胞,2种细胞表达的CD44荧光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CD44的表达,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2种细胞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肠癌细胞系SW-480、HT-29中存在CD44阳性细胞,阿司匹林能抑制肿瘤干细胞干性标记物CD44的表达,其抑制可能是通过COX-2及非COX-2途径,该抑制作用可能是阿司匹林能预防结肠癌的原因之一。

    • Wiltse肌间隙入路在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疗效

      2015, 31(3):326.

      摘要 (8153)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Wiltse 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该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入院的74例腰椎管减压术后行内固定取出的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Wiltse肌间隙入路组(A组,37例)与后正中入路组(B组,37例)进行内固定取出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Wiltse 肌间隙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51.81±7.69)min、术中出血量(45.81±7.86)mL、术后引流量(34.30±6.91)mL 及术后3个月VAS 评分(1.05±0.78)分;后正中入路组的手术时间(68.41±14.63)min、术中出血量(67.14±7.72)mL、术后引流量(47.94±9.61)mL、术后3个月VAS 评分(1.80±0.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Wiltse 入路组为2.70%(1/37),正中入路组为16.21%(6/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iltse 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行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取出术良好的选择。

    • 来源于HIV-1 gp120 V3区的多肽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2015, 31(3):329.

      摘要 (805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HIV-1 gp120 V3区多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采用Annexin V联合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PI)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获得细胞凋亡模型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不同浓度(0、100、200、400、800 nmol/L)来源于gp120的多肽处理细胞以及400 nmol/L多肽在不同时间(0、4 、12、24、36、48 h)对PC12细胞PLK-1表达的影响。 结果 HIV-1 gp120 V3区多肽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Polo样激酶1的表达降低,并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 结论 HIV-1 gp120 V3区多肽诱导PC12细胞凋亡与PLK-1有关。

    • 语言暗示在儿科静脉注射中的应用研究

      2015, 31(3):332.

      摘要 (642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语言暗示在儿科静脉注射时对疼痛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收治的180例患儿,随机分为正性语言暗示组、负性语言暗示组,各90例。在静脉注射前相应给予正性语言暗示和负性语言暗示,比较两组患儿焦虑值、疼痛分级及相关指标差异。 结果 正性语言暗示组在焦虑程度、血压变化、脉搏变化、疼痛程度优于负性语言暗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满意度低于负性语言暗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性语言暗示可减轻儿童静脉注射的疼痛反应。

    • 均匀设计法优选金锁二仙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2015, 31(3):335.

      摘要 (809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选金锁二仙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加聚乙二醇400(PEG400)的浓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次数4项指标作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作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以PEG400浓度为2.8%的水溶液提取,提取60 min,提取2次,每次7倍量。 结论 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适合金锁二仙口服液生产的需要。

    •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2015, 31(3):337.

      摘要 (7748)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择期行短小手术的患儿80例,将其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B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两组患儿入室安静后5 min(T1)、麻醉诱导后(T2)、切皮时即刻(T3)、术毕(T4)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 结果 A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3、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均较A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七氟醚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比单纯氯胺酮麻醉更平稳,用药更少,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胃癌术后患者202例预后因素分析

      2015, 31(3):340.

      摘要 (830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优化胃癌的治疗、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线索。 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8 年1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属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行胃癌切除术患者202例,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辅助化疗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2例患者总体术后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56%(189/202)、77.72%(157/202)、34.16%(69/202)。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肿瘤TNM 分期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肿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的直径、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依据。

    • 大孔树脂联用硅胶柱色谱法富集制备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研究

      2015, 31(3):343.

      摘要 (751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优选一种简单快捷分离制备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工艺。 方法 首先考察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优选出最佳吸附树脂,然后对树脂富集虫草素的吸附量、洗脱剂浓度、洗脱体积等工艺进行考察,最后对硅胶柱洗脱剂比例等条件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的硅胶柱分离洗脱剂。 结果 根据实验考察数据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大孔树脂型号为HPD-D,树脂对虫草提取液(0.1 mg/mL)的吸附量为2树脂床体积(2BV),用20 %乙醇,洗脱体积为3BV可将虫草素洗脱完全,硅胶柱洗脱剂为乙酸乙酯∶丙酮(2∶1),分离制得虫草素晶体纯度约为93.60%。 结论 优选出的人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富集分离工艺简单快捷,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备虫草素。

    • 超声动态定量检测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价值

      2015, 31(3):346.

      摘要 (7798)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利用超声设备仪动态地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进行定量测量及分析并研究其诊断价值。 方法 通过应用颅脑超声仪及图像处理软件,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儿科住院的120例不同胎龄早产儿[异常组(81例)和对照组(39例)]脑白质分别在产后第7、14、21、28 天4个时间段进行不同层面(分别为侧脑室后角旁白质区、侧脑室旁皮质下白质区及半卵圆中心区)平均灰度值测量,研究两组不同时间段、不同层面脑白质灰度值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早产儿产后第7、14、21、28 天这4个时间段对照组所测不同层面脑白质平均灰度值均低于相对应同层面异常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产后第7、14、21、28 天4个时间段所测不同层面脑白质平均灰度值前后差值均呈递增趋势。 结论 超声定量检测能够动态地监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变化情况,对判断脑白质损伤病情程度有重要帮助,能够为临床诊断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5, 31(3):348.

      摘要 (753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96例危重患者实施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50例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对照组46例采用线拉式法(Pull法)胃造瘘术。比较两组患者耐受性、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者一般指标改变、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患者术后认为难以忍受Pull法,12%患者认为难以忍受Introducer法。两组患者手术1个月后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4%(1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 结论 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危重患者采用该技术行胃肠内营养更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

    •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2015, 31(3):351.

      摘要 (620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儿童细菌性感染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被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94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并健康的儿童9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儿童都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同时计数全血样本中白细胞数量,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发现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单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分别为76.60%(72/94)和78.72%(74/94),均低于两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95.75%(9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都是辅助诊断儿童细菌性感染的良好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降低漏诊率。

    • 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训练有效率中的应用

      2015, 31(3):353.

      摘要 (7611) HTML (0) PDF 1.00 M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将品管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以提高患者ADL训练的有效率。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ADL训练有效率低的情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观察活动前后脑卒中患者ADL训练的有效率。 结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脑卒中患者ADL训练有效率由活动前的42.67%(32/75)提高到活动后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9,P<0.01)。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训练的有效率,提升团队凝聚力,规范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丰富了专科护理内涵。

    • >调查报告
    • 新禁毒条例实施前后既往吸毒人员受影响情况对比分析

      2015, 31(3):355.

      摘要 (7758)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新修禁毒条例实施前后,既往吸毒人员受公安动态管控系统影响情况,帮助进一步完善落实新禁毒条例。 方法 条例出台前2010年及出台半年后2012年,分别选取云南、广西34个县成功戒毒3年以上既往吸毒人员为对象,知情同意后问卷收集条例出台前后公安执法情况,对即对既往吸毒人员生活心理影响等,EpiData建立数据库,随机抽取10%核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结果 条例出台前后分别调查200例及324例,公安机关询问和尿检分别为200例(100.0%)、103例(31.8%),戴手铐后尿检53例(26.5%)、25例(24.3%),曾接受不文明执法85例(42.5%)、24例(23.3%),条例出台前后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禁毒条例出台后,既往吸毒人员受动态管控系统影响询问和尿检情况逐渐减少,公安文明执法情况不断改善,但仍需加强新禁毒条例的宣传及培训,完善执法管理并文明执法。

    • 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的实践与探讨

      2015, 31(3):358.

      摘要 (916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的实践,提供评价数据,探讨群体免费筛查模式。 方法 2010~2011年和2012~2013年由增城市妇幼保健院组织辖区14所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阶段对具有该市户口的35~<65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筛查,分别采用醋酸/碘染色(VIA/VILI)肉眼观察法和宫颈细胞巴氏涂片、集中阅片法进行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转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指示下进行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结果 2010~2011年采用VIA/VILI肉眼观察法完成的62 255例35~<60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宫颈内上皮瘤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0.14%,早诊率为77.78%;2012~2013年采取集中阅片宫颈细胞巴氏涂片法完成的23 715例35~<65岁农村妇女宫颈筛查,CINⅡ级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0.35%,早诊率为96.34%。 结论 宫颈癌有筛查基础,筛查及早诊、早治效果明显。分阶段采取宫颈细胞巴氏涂片、集中阅片法是宫颈癌群体筛查模式中一项有效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调查分析

      2015, 31(3):360.

      摘要 (7620)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诊断能力。 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住院患者(600例)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综合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阳性率为28.0%(168/600),除年龄、婚姻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较大外,其他因素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各项目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及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综合性医院成立专门的心理科显得尤为重要。

    • >综述
    • 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5, 31(3):363.

      摘要 (6167)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新进展

      2015, 31(3):366.

      摘要 (7607)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继发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

      2015, 31(3):368.

      摘要 (629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结直肠癌肺转移临床研究进展

      2015, 31(3):371.

      摘要 (7751) HTML (0) PDF 1.00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分析PRMT2及其剪接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2015, 31(3):374.

      摘要 (7181)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氧化苦参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2015, 31(3):377.

      摘要 (899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miR-185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5, 31(3):380.

      摘要 (693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015, 31(3):383.

      摘要 (904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p63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2015, 31(3):386.

      摘要 (586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复制模型的研究进展

      2015, 31(3):389.

      摘要 (7634)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疗效观察

      2015, 31(3):392.

      摘要 (7345)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梗阻的患者1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相关指标[最大尿流率(QAMX)、剩余尿量(RUV)、夜尿次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测表(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经治疗后145例患者QAMX显著升高,RUV、IPSS、QOL、SAS、SDS评分显著降低,夜尿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7.4±4.9)min;在治疗中无一例需要输血或中转开腹术。术中无一例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及膀胱穿孔。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尿道狭窄,5例患者发生暂时尿失禁,经过对症治疗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2%。 结论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尿流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盲穿法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法疗效比较

      2015, 31(3):394.

      摘要 (882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盲穿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法进行比较。 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100例分为A、B组,各50例。对A组患者进行盲穿刺,并对B组患者使用超声仪进行标准操作,比较两组治疗细节及结果。 结果 患者目标肾盏进行穿刺的成功率分别是50%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分别有62%和100%的患者成功去除了结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行PCNL时不能单独依赖盲穿刺,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可用于并发症的预防。

    • 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创伤临床分析

      2015, 31(3):396.

      摘要 (736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开颅术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丰富临床经验。 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3 年5月接受临床治疗的66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将其分为大骨瓣组和传统组,各33例。大骨瓣组患者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额骨瓣或颞骨瓣开颅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研究。 结果 大骨瓣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大骨瓣开颅术能显著改善预后情况,在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同时,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探讨

      2015, 31(3):398.

      摘要 (703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肾脏病理变化的关系。 方法 将2012年12月至2014 年6月经该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51例患者,按血清CysC水平分为CysC正常组(24例)和CysC增高组(2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肾脏病理改变。 结果 CysC增高组Lee氏分级以Ⅲ级为主,CysC正常组以Ⅱ级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CysC增高的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Lee氏分级较CysC正常患者严重。血清CysC可能为IgAN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48例疗效分析

      2015, 31(3):400.

      摘要 (717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 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将24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另24例采用宫腔纱布条填塞术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手术过程中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及手术安全等优点,提前使用可减少输血、术后感染及失血性休克等现象发生,能几乎保留全部生育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5, 31(3):402.

      摘要 (743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为感染组,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感染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WBC水平。 结果 感染组PCT、CRP、WBC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敏感性可达87.8%,特异性为93.5%。 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可以早期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 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在脐带走行形态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2015, 31(3):403.

      摘要 (634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技术(3D-PDA)在脐带走行形态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建卡并分娩的108例胎儿行常规二维检查显示脐带(脐带胎盘入口、脐带腹壁入口、羊水游离段),然后行3D-PDA。 结果 3D-PDA诊断脐带真结3例,脐带缠绕60例,帆状脐带入口5例,边缘性脐带入口17例,脐带螺旋过密4例、螺旋过少1例。3D-PD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随访结果一致。 结论 3D-PDA能准确、直观地显示脐带走行形态情况,在脐带走行异常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食管癌钡餐造影与胃镜活检的对比分析

      2015, 31(3):405.

      摘要 (7188)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与胃镜活检在食管癌诊断中各自的价值及二者联合应用的意义。 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同时进行钡餐造影与胃镜活检的4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40例钡餐造影检查中食管癌37例,40例胃镜活检全部明确食管癌(有2例重复1次胃镜检查)。 结论 钡餐造影与胃镜活检各有优劣,通过相互弥补可以更好地确定病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 >药物与临床
    • 干扰素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5, 31(3):407.

      摘要 (708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该院治疗的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临床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显效25例(62.5%),有效14例(35.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儿显效14例(35.0%),有效10例(25.0%),无效16例(40.0%),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分析结果方面,观察组患儿氧气分压(PaO2)为(67.1±9.0)mm 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64.4±8.7)mm Hg;对照组患儿的PaO2为(79.2±9.2)mm Hg,PaCO2为(54.5±7.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方面,对照组患儿的呼气流速峰值(PEF)为(64.3±4.2)L/min,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为(69.2±6.6)L;观察组患儿的PEF为(74.4±4.5)L/min,FEV1为(76.2±7.2)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哮喘患儿给予干扰素结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消除哮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日后可深入研究该种治疗方法,健全治疗体系,彻底治愈哮喘患儿。

    • 某院抗菌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调查分析

      2015, 31(3):409.

      摘要 (714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该院抗菌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项和药代动力学项的标注情况,为临床儿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8月50种抗菌药物说明书的儿童用药项,并进行统计归类分析。 结果 该院50种抗菌药物说明书中有33种抗菌药物说明书明确标注了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其中药代动力学涉及儿童的有9种。 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关于儿童用药项标注完整率较高,但药代动力学涉及儿童的内容较欠缺,不利于临床合理用药,需进一步完善说明书。

    • 新型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2015, 31(3):411.

      摘要 (7069)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0.125%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给予0.25%罗哌卡因。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Ramsay、Bromage、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镇痛时间及镇痛药的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松止血带后观察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的VAS、Ramsay评分及术后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观察组一过性心动过缓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观察组患者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125%罗哌卡因在静脉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中药熏洗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 31(3):413.

      摘要 (7406)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骨盆牵引配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骨盆牵引加腰背肌功能训练的方法,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为88%(4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 31(3):415.

      摘要 (7282)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蒙脱石散(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80/85),对照组为76.5%(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4,P<0.05)。观察组患者在每天大便次数、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6/85),对照组为4.7%(4/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达到有效患者(观察组80例,对照组65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52.3%(34/65),观察组为13.8%(1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能起到兼顾内外、扶正祛邪、取长补短与标本兼治的特点,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同时安全性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临床护理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2015, 31(3):417.

      摘要 (731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减少患儿痛苦,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减轻护士工作量,提供最佳的治疗与服务。 方法 对该院口腔眼科病房2012年1~6月634例住院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从影响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并发症及使用留置针的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634例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586例,成功率为92.43%,留置时间最长5 d,最短1 d,平均3 d。8例患者因留置针发生静脉炎,但无一例出现全身感染现象。 结论 静脉留置针有效简化了临床工作,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已逐渐成为儿科患者静脉滴注治疗的主要方法。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5, 31(3):419.

      摘要 (7098)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率评价。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程度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临床护理满意度,而且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愈肤宁在小儿烫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5, 31(3):421.

      摘要 (705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愈肤宁在小儿烫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烫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 结果 患儿经过有效治疗及合理护理,烫伤处均达到一期愈合,7例患儿烫伤处存在散在瘢痕,其余均无瘢痕形成。大多数患儿愈合处伴不同程度的色素沉淀,功能活动均未受限。 结论 烫伤发生后及时采取优质、合理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病程,促进预后。

    • 不同硫酸镁湿敷方法治疗甘露醇外渗疗效分析

      2015, 31(3):423.

      摘要 (732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硫酸镁常规热湿敷与24 h内冷湿敷、24~48 h后热湿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的效果。 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甘露醇外渗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24 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48 h后用50%硫酸镁热湿敷;对照组患者24 h内常规不做处理,24~48 h后给予50%硫酸镁热湿敷。 结果 观察组甘露醇外渗局部灼热、肿胀的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24 h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24~48 h后用50%硫酸镁热湿敷,能明显缩短甘露醇外渗患者的痊愈时间,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探讨

      2015, 31(3):425.

      摘要 (701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整改措施。 方法 对2013年1~12月23例RICU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医源性构成特征、管道分类、发生时间及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 结果 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中43.4%与患者烦躁有关,86.9%与护士巡视检查不足有关,73.9%与护士对管路脱落评估风险不良有关,60.9%与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不良有关。 结论 加强巡视检查,解决患者各种原因所致烦躁,准确、及时地对管路脱落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实行个性化保护性约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清醒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可防可控。

    • 护理干预对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安全效果观察

      2015, 31(3):427.

      摘要 (743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安全效果,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坠床、窒息、投诉、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8 1、4.326 1、6.154 6、4.061 2、21.852 5、14.978 5,P=0.001 1、0.037 5、0.013 1、0.043 9、0.000 0、0.000 1)。 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安全性,降低患者自伤、窒息等事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全方位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2015, 31(3):429.

      摘要 (7255)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经该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静脉滴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全方位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4%(28/34);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2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策略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的应用

      2015, 31(3):431.

      摘要 (718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术期应用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并发症的时间及住院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循证护理虽然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5, 31(3):433.

      摘要 (720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所管理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育方式,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2年随访期间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指数(BMI),从而综合判断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 健康教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BM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健康教育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改善患者各项糖尿病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15, 31(3):435.

      摘要 (590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护患沟通,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社区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5, 31(3):437.

      摘要 (857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中心就诊的732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体质量指数、视力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及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99%)明显高于对照组(5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药物治疗结合社区护理患者应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视网膜病变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体位安置中的应用

      2015, 31(3):438.

      摘要 (749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体位舒适,发生肌肉酸痛、寒战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手术时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率。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舒适护理

      2015, 31(3):440.

      摘要 (6989)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8月该院收治的47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背疼痛、排尿困难、下肢酸麻、心烦、失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增进术后舒适感。

    • 肛周脓肿的围术期护理

      2015, 31(3):442.

      摘要 (722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回顾性分析71例肛周脓肿围术期护理体会。71例肛周脓肿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加强与患者沟通。通过与患者沟通,增加了与患者的情感,增强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提升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高蛋白饮食及心理因素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 31(3):443.

      摘要 (7269)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住院时间及花费、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等。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住院时间及花费、护理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医学教育
    • 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5, 31(3):446.

      摘要 (577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生物化学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医学生认为医学生物化学内容过于抽象,概念性较强,代谢复杂,难以理解和把握,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从而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医学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生物化学教师一项重要任务。该文就启发式教学方法、病例式教学法、错导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为该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 药理学实验教学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

      2015, 31(3):448.

      摘要 (730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理学是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药理学教学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教学验证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然而,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难以发挥实验教学的辅助作用。该文按照多元化创新教学理念,从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实验考核等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 医学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5, 31(3):450.

      摘要 (743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有效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 湘 鄂 渝 黔4省市边区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5, 31(3):452.

      摘要 (699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卫生人才队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此,该研究着眼于民族地区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充分利用卫生部卓越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平台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基层卫生人才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 双语教学在医学物理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5, 31(3):455.

      摘要 (720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探讨了双语教学在医学物理学中的开展背景和意义,剖析地方院校近年来开展医学物理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困难,结合各高校已有的教学成果和自己的教学调查研究与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地方高校双语教学改革。

    • 案例教学法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5, 31(3):457.

      摘要 (716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以患者为中心、以药学服务为主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为导向的新形势下,药学实习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解决药学实习教学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抽象的教学难题。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医院药服务典型案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案例,教师再分析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药学服务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提高临床实际工作技能,培训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主动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的意识。案例教学法能与药学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学生容易接受,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值得在医院药学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 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皮肤性病学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2015, 31(3):459.

      摘要 (5937)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皮肤性病学的见习带教不同于其他临床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对典型病例建立形象性认识。为适应这一学科特点,解决当前见习带教所面临的问题,该教研室建立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该网络教室包括皮损图片库、视频资料库、典型病例展示及网上考试模块,有效弥补了临床上真实病例的缺失;解决了见习生直视效果不佳,无法观摩部分检查、治疗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见习效率,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但在培养见习生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尚待加强。

    • PBL与CBL联合应用于代谢性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3):461.

      摘要 (775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临床7年制学生在代谢性疾病临床学习效果的分析总结,旨在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与病例教学法(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临床医学生在提高临床实习效果中的作用及可行性。 方法 教学对象为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7年制学生100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PBL与CBL结合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考试及教学满意度评价。 结果 观察组理论测试与临床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学生的课堂气氛、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及对课程的喜欢程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效果。

    • 多媒体在医学留学生内科学英文授课中的作用

      2015, 31(3):463.

      摘要 (7015)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我国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对高等医学院校的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化教学的难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加强留学生学习内科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传统教学结合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留学生内科学英文教学发展的新模式。

    • 基于实验的《卫生理化检验》理论教学设计思考

      2015, 31(3):465.

      摘要 (721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检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开设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卫生理化检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卫生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预防医学理论和卫生检验实践的能力。该文根据现行的实验教学,从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授课方式和测试标准3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计《卫生理化检验》的理论课程进行探讨。

    • >医疗卫生管理
    • 误差流聚类分析对浦东新区公共场所处罚案件质量控制应用分析

      2015, 31(3):467.

      摘要 (715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2011、2012年公共场所所有案件进行评分,并按照扣分原因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公共场所行政处罚案件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方法 按照误差流理论运用直接聚类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公共场所案件扣分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2年近90%的案件集中在未取得有效健康证和未取得公共场所许可证这两个案由,发现共有882个误差控制点,分别属于八大类,16小类误差控制点,超过90%行政处罚案件误差集中在事实认定、证据收集和文书规范3个方面。 结论 公共场所行政处罚案件质量提高应通过事实认定、证据收集和文书规范等方面重点控制。

    • 宝鸡地区医院制剂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2015, 31(3):469.

      摘要 (582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2011~2013年宝鸡地区医院制剂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探讨新形势下宝鸡地区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 方法 对宝鸡地区近3年医院制剂品种数、制剂实际生产品种数、制剂年产值、新制剂研发品种数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 结果 2011~2013年制剂注册品种数都是236种,新制剂研发品种数均为0,制剂实际生产品种数分别为236、198和152种,呈下降态势。制剂年产值也分别呈现下降趋势。 结论 宝鸡地区医院制剂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保证临床需要的同时,研发新制剂、开展特色服务、开展静脉药物配制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 胃镜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2015, 31(3):471.

      摘要 (712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总结胃镜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如接触性感染、化学消毒剂的危害、锐器伤、紫外线及心理性危害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护措施,强调胃镜室护士应重视职业危害因素,强化自我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降低职业危害发生。

    • 某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效果

      2015, 31(3):472.

      摘要 (7103)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3~4月接受某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门诊患者1 200例作为观察组,2013年3~4月接受某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传统诊疗服务的门诊患者1 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预约挂号分科准确率、预约诊疗及住院等候时间、预约诊疗及住院的便捷性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预约诊疗服务在大型综合医直属社区门诊开展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预约挂号分科准确率,预约诊疗等候时间,医疗机构诊疗效率,预约诊疗、住院、缴费、领取报告等环节的便捷性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型综合医院直属社区门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方便了患者便捷、高效地享受到大型综合医院的高品质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对大型综合医院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 >短篇与个案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心包积液1例报道

      2015, 31(3):475.

      摘要 (5791)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剖宫产麻醉1例

      2015, 31(3):477.

      摘要 (707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单纯肱骨滑车骨折1例并文献复习

      2015, 31(3):479.

      摘要 (579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