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肿瘤治疗研究专题
    •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2015, 31(6):801.

      摘要 (8558)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ABCG2、CD44、CD34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5-8F和6-10B中的表达情况,为选择CSC标志物进行鼻咽癌CSC样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常规培养CNE2、5-8F和6-10B这3种鼻咽癌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鼻咽癌细胞株中ABCG2、CD44、CD34细胞比例及其交互情况。 结果 ABCG2在CNE2、5-8F和6-10B这3种鼻咽癌细胞株中表达率分别为0.1%、18.6%、19.9%;CD44在CNE2、5-8F和6-10B中表达率分别为99.5%、93.2%、99.1%;CD34在CNE2、5-8F和6-10B中表达率分别为0、3.0%、0.1%。在5-8F中,ABCG2+CD44+细胞交互比例为11.6%,ABCG2+CD34+细胞交互比例为0。 结论 5-8F和6-10B中CD34+细胞比例与CSC理论中CSC的比例相符。CD34可以作为鼻咽癌CSC的候选标志物。

    • JNK信号通路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2015, 31(6):804.

      摘要 (8504)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JNK信号通路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展,可能作为机体正常与疾病状态的一个重要调节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JNK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通过许多研究和实验证明,JNK信号通路在很多癌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是JNK参与了细胞的凋亡、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理与病理进程,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综述通过进一步了解和研究JNK信号通道,可有助于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得到更多有效的启示和帮助。

    • 宫颈癌中长链非编码RNA研究新进展

      2015, 31(6):807.

      摘要 (8203) HTML (0) PDF 1.00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真核细胞中转录本在200 nt至100 kb的非编码RNA分子,无蛋白质编码功能。多年来研究显示,LncRNA不仅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诊断、预后有密切关系,还可为特异性靶点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该文通过概述LncRNA和对近年来多种LncRNA在宫颈癌中的影响进行综述。

    • 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5, 31(6):810.

      摘要 (7010)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确诊为乳腺癌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胸腔内注射顺铂(40 mg)联合地塞米松(10 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局部射频热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均行全身静脉化疗。 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缓解率为51.4%(18/35),总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分别为26.7%(8/30)、70.0%(21/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反映生活质量的卡氏评分好转率[85.7%(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化疗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全身化疗毒性反应。

    • >论著
    • 口服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建立同系小鼠肝硬化模型

      2015, 31(6):812.

      摘要 (2448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尝试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喂饲小鼠成功诱导和建立小鼠肝硬化模型。 方法 选取纯系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实验组小鼠喂饲含DEN的饮水诱发肝硬化,对照组小鼠喂饲蒸馏水。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等方法观察两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纤维化,并连续30 d监测两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用行为学方法观察两组小鼠的自主运动差异判断其精神状态变化。 结果 随着喂饲DEN时间的增加,HE染色和Masson染色均显示实验组小鼠肝脏纤维化组织增生,肝硬化程度逐渐加重,各时间点的半定量评分系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的体质量随着DEN喂饲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却略有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N喂饲可诱发C57BL/6小鼠逐渐从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最终成功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可作为研究人类肝硬化的一种理想动物模型。

    • 冰冻切片技术在神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015, 31(6):815.

      摘要 (8136)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进术中冰冻切片质量的技巧和方法,以利于提高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提高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3 000例新鲜脑肿瘤标本进行取材、冰冻、切片、染色,制作冰冻切片。其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 103例,神经肿瘤102例,脑膜肿瘤388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3例,生殖细胞肿瘤79例,鞍区肿瘤129例,转移性肿瘤79例,其他肿瘤97例,对上述肿瘤的冰冻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改进染色方法,观察染色效果,分析诊断准确率。 结果 3 000例脑肿瘤标本的冰冻切片染色效果良好,组织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清晰,一般制片过程约需10 min。术后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其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 078例,神经肿瘤101例,脑膜肿瘤378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22例,生殖细胞肿瘤75例,鞍区肿瘤127例,转移性肿瘤76例,其他肿瘤86例,诊断符合率为98.1%,未发现良、恶性质相反的诊断。 结论 改进冰冻切片的染色方法,可提高冰冻切片的染色质量,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 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核蛋白表达的研究

      2015, 31(6):818.

      摘要 (8630)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核蛋白(TNBP)含量及表达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提取23例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重度畸精组)和37例健康男性(对照组)的精液TNBP,在聚丙酰胺凝胶中电泳,经微显像测密仪扫描以测定各蛋白条带的相对含量。 结果 重度畸精组总组蛋白/总碱性蛋白(TH/TP)、1型精核蛋白/2型精核蛋白(TNBP1/TNBP2)、TP/TNBP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TNBP1/T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活率、前向运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NBP的相对含量中TNBP1/TNBP2和TP/TNBP2比值异常是导致重度畸精症的原因之一。

    • 氯化镍对真核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2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5, 31(6):820.

      摘要 (2537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在真核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内,进行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的氯化镍(NiCl2)刺激,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变化,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 方法 培养MEF系,制备NiCl2溶液进行处理,利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不同浓度或不同时间的NiCl2刺激后SOD2的变化。随后判断其可能的机制。 结果 不同浓度的NiCl2刺激MEF 12 h后,SOD2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总体上有上升趋势,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p-Stat3)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相同浓度的NiCl2刺激MEF不同时间后,SOD2和p-Stat3的表达总体上有下降趋势;p-Stat3与SOD2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 结论 SOD2在受到NiCl2的刺激作用后,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p-Stat3可能是作为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进行了SOD2的调控。

    • HR-HPV联合T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2015, 31(6):823.

      摘要 (821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活检结果大于或等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级的328例阳性患者,采用HR-HPV联合TCT检测,以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比较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结果 328例患者中,TCT检测细胞学异常[≥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诊断阳性率为59.45%(195/328),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P<0.01)。HR-HPV检测阳性率为76.83%(252/328),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P>0.05)。328例患者中HR-HPV联合TCT检测结果阳性122例,阳性率为37.20%,结果阴性仅3例。2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与TCT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3,P<0.05);与HR-HPV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2,P<0.05)。 结论 HR-HPV检测的准确率高于TCT检测。二者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检出率和筛查效率。对于二者均阴性者,可以基本排除宫颈病变。二者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 石榴皮醇提物对胃癌SCG-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5, 31(6):826.

      摘要 (854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石榴皮醇提物对胃癌SCG-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SCG-7901细胞。制备石榴皮醇提物,药物最终浓度为100、80、60、40、20、10 ?滋g/mL,并设置不加药的阴性对照组(0 ?滋g/mL),采用四唑盐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比较石榴皮醇提物对SCG-790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提取物作用细胞48 h后的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提取物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石榴皮醇提物对SCG-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石榴皮醇提物显著抑制SCG-7901细胞集落形成率。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后,SCG-7901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细胞死亡,细胞核固缩;细胞周期发生改变,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出现明显G0/G1期阻滞。 结论 石榴皮醇提物可以抑制胃癌SCG-7901细胞增殖,干扰细胞G1期向S期转化。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2015, 31(6):829.

      摘要 (8429) HTML (0) PDF 1.00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4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降压、调脂、降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用)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6.8±2.2)d]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2)d],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9±3.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7.4±3.4)分],治疗总有效率[75.00%(24/32)]显著高于对照组[40.62%(1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针药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2015, 31(6):831.

      摘要 (7928)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针药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针药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能量表(MESS)评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5%(61/65)]高于对照组[75.38%(4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ADL、NIHSS及MESS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8、42 d 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针药与心理疗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损伤修复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心理干预疗法。

    • >调查报告
    • 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抑郁高危人群特征调查研究

      2015, 31(6):833.

      摘要 (801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大学生抑郁高危人群在社交网络(SNS)中呈现的特征信息,追踪抑郁高危人群,为大学生管理部门提供识别抑郁高危人群的检索点,进而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或心理救助的机会。 方法 (1)选择SNS,确定目标人群;(2)选择具有抑郁特征的初筛关键词(PSK);(3)使用PSK进行一次性检索,记录检索结果,检出率最高的10个词汇为最终使用的检索词(FSK);(4)正式检索,对非转载且有具体内容的“状态”栏中的文本逐一使用FSK进行连续7 d的检索;(5)建立文本数据库,包括姓名、性别、学校以及“状态”栏所涵盖的文本;(6)定位抑郁特征信息词,根据连续7 d检索过程中FSK的检出率进行排序,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使用的抑郁特征词(DCK)。 结果 DCK均与抑郁相关,FSK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自杀(3.80%)、抑郁(1.80%)、逃避(1.80%)、不想动(1.71%)、睡不着(1.50%)、我没用(1.22%)、痛苦(1.00%)、想哭(1.00%)、绝望(0.83%)、孤单(0.60%),整体的DCK检出率为1.35%。 结论 SNS中存在大学生抑郁特征信息,通过DCK的检索能够识别大学生抑郁高危人群,使提供心理支持或救助成为可能。

    •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2015, 31(6):837.

      摘要 (795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病(AD)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的照料负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门诊及同地区养老机构中经临床确诊的192例AD性痴呆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不同将照料者分为三组:住院组(住院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3例、家庭组(居家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4例、机构组(养老机构痴呆患者的照料者)65例。采用扎瑞特照料负担量表(Z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照料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患者,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AD性痴呆患者的照料者ZBI总分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59,P<0.01);不同组别ZB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组ZBI总分及责任负担得分明显低于家庭组,机构组ZB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家庭组,住院组ZBI总分及个人负担得分显著高于机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照料者ZBI总分得分与照料者年龄、照料时间、是否家属、躯体疾病、ADL评分、NPI评分、SCL-90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44、0.347、0.444、0.209、0.299、0.323、0.605,P<0.01),与照料者人均月收入、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151、0.179,P<0.05),与MMSE评分、QOL-BREF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2、-0.236,P<0.01),与SSRS评分呈负相关(r=-0.157,P<0.05)。(3)将是否家属、NPI评分、照料时间、躯体疾病等因素进入总体回归方程,R2=0.324;照料时间、躯体疾病、患者年龄分别是住院组、家庭组、机构组的主要预测因子。 结论 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较重,并且影响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减少照料时间和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有助于减轻照料者负担。

    • >综述与讲座
    • 子宫腺肌病联合治疗进展

      2015, 31(6):841.

      摘要 (7991)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2015, 31(6):844.

      摘要 (794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及进展

      2015, 31(6):847.

      摘要 (816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CD28家族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2015, 31(6):850.

      摘要 (785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D2-40在结直肠癌淋巴道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2015, 31(6):854.

      摘要 (802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诊治进展

      2015, 31(6):857.

      摘要 (759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治疗糖尿病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2015, 31(6):859.

      摘要 (622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营养素缺乏研究

      2015, 31(6):862.

      摘要 (741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卵巢多囊样改变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2015, 31(6):865.

      摘要 (75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与神经细胞凋亡研究

      2015, 31(6):867.

      摘要 (777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相关因素及诊治分析

      2015, 31(6):870.

      摘要 (902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主要临床症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35例(不典型组),均在产前未明确诊断;典型胎盘早剥患者45例(典型组)在产前明确诊断。对两组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症状及母婴预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在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相关因素中,原因不明占绝大多数[65.7%(23/35)],其次为子痫前期[17.1%(6/35)]。两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和原因不明导致的胎盘早剥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多项临床症状类似,不典型组患者腰腹痛、血性羊水、子宫高张、胎心异常、超声异常发生率均较典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早期诊断母婴预后均良好。 结论 重视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和改善妊娠结局。

    •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分析

      2015, 31(6):872.

      摘要 (731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可行性及优点,为乳腺下缘入路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乳腺下缘切口治疗的33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经传统切口治疗的19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两组术中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及手术效果。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手术后切口瘢痕及乳腺外形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 治疗组患者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切除纤维腺瘤,切口隐蔽,美容性较好,在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及乳腺外形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能一次性切除肿瘤,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隐蔽,美容性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0例临床效果观察

      2015, 31(6):874.

      摘要 (7494)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炎症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全身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关节炎类型分为骨关节炎组(48例)和炎症性关节炎组(32例),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骨关节炎组患者优良率[83.3%(40/48)]与炎症性关节炎组[87.5%(28/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组患者胫股角、股骨角、胫骨角和股骨干-股骨头角X射线复查角度与炎症性关节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骨关节炎和炎症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膝关节结构、功能、活动度等恢复效果无差异。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终止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结局观察

      2015, 31(6):876.

      摘要 (780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终止妊娠的分娩方式,并观察临床效果和分娩结局。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终止妊娠采取的分娩方式及结局。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较高,且极易引发分娩期并发症,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25例换血治疗临床观察

      2015, 31(6):878.

      摘要 (661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比较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2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及胆汁酸、血常规、血生化、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血气变化情况。 结果 换血治疗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较换血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换血治疗后动脉血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较换血治疗前显著升高,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较换血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换血治疗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碱剩余较换血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儿换血治疗后胆汁酸、血生化、血糖、CRP水平、pH值及血氧分压较换血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5, 31(6):880.

      摘要 (776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泰州市姜堰区官庄卫生院及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进食时间、饮食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胀气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饮食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开塞露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术,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更快更好,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关节镜下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 31(6):882.

      摘要 (7865)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行踝关节融合术对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该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8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定,进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并与术前进行比较。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且均得到回访(3~12个月)。X线片显示踝关节均骨性融合,时间为3~5个月。手术后1年AOF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融合率较高,是骨折后畸形愈合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碎核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疗效比较

      2015, 31(6):884.

      摘要 (756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碎核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该科收治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碎核小切口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散光程度,术后矫正视力0.5~1.0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和1周的散光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散光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矫正视力达0.5~1.0的患者比例相近,且两组前房积血和虹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后囊膜破裂和角膜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碎核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临床疗效相当;但碎核小切口摘除术治疗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 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缓解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5, 31(6):886.

      摘要 (7475)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病情缓解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该院的80例GDM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检查及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孕期系统化管理,对两组患者显性糖尿病发病率、孕期管理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妊娠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及围生期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对照组患者显性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管理前后FBG、2hPG、HbA1c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羊水过多、早产率及孕期感染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巨大儿、胎儿生长萎缩、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对GDM患者提供系统化的孕期管理,能够对妊娠结局产生积极的作用,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2015, 31(6):888.

      摘要 (738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72-4(CA72-4)4种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AFP、CA19-9、CEA和CA72-4水平,同时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观察组血清AFP、CA19-9、CEA和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消化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67/80)和96.2%(77/80),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AFP、CA19-9、CEA和CA72-4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势,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影像特点对比分析

      2015, 31(6):890.

      摘要 (91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多发性硬化(MS)与视神经脊髓炎(NMO)影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55例MS患者及50例NMO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患者头颅与脊髓的MRI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 结果 (1)形态特点,MS病灶形态多为卵形,多靠周边,NMO多为居中。MS组平均受累节段数[(2.1±0.7)个]显著少于NMO组 [(7.5±3.4)个],而病灶数量[(2.1±0.7)个]显著多于NMO组[(1.4±0.4)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扫描:头部MS主要表现为环状强化、卵圆形强化、不规则边缘强化,头部NMO主要表现为浅淡片状强化;脊柱MS主要表现为卵圆形强化、线状强化,而脊柱NMO主要表现为条索状强化、淡线状强化。 结论 MS与NMO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为诊断2种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肿瘤放疗中电子射野影响系统对摆位误差的分析

      2015, 31(6):892.

      摘要 (783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肿瘤放疗过程中电子射野影响系统(EPID)对摆位误差的分析。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放疗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疗时实际的照射图像与计划生产的数字化重建X线片技术图像进行比较,分别测定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和Z轴(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 结果 头颈部的X轴(左右方向)在校正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和腹盆部的Y轴(前后方向)在校正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EPID能有效地对体部肿瘤放疗期间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为放疗外扩计划靶体积提供参考依据。

    • 卵泡膜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2015, 31(6):894.

      摘要 (7668)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影像误诊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 结果 15例病灶均为单侧性肿块,其中呈类圆形、椭圆形10例,呈不规则状、生姜状5例。肿瘤直径范围4~12 cm,平均6.4 cm,15例边缘均较清晰。信号或密度均匀9例,不均匀6 例。11例行MRI检查,T2WI序列呈等或稍低信号7例,明显低信号1例,3例T2WI序列伴不同程度高信号,T1WI序列均呈等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9例病灶呈不均匀性轻度强化,延时扫描强化程度稍有增加,2例病灶强化不明显。病灶伴有盆腔积液8例,均未见伴有盆腔淋巴结肿大。 结论 卵泡膜细胞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I综合影像分析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下肢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2015, 31(6):896.

      摘要 (616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下肢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过程及结果的总结分析,以便今后能更加顺利开展和应用该检查。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下肢顺行DSA患者1 156例(1 185条肢体),对其造影过程及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静脉曲张肢体1 087条(91.73%),其中伴小隐静脉曲张肢体663条,伴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肢体72条;深静脉血栓(DVT)及DVT后遗症肢体54条(4.56%);单纯性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肢体3条(0.25%);健康肢体41条(3.46%)。 结论 下肢顺行DSA是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主要手段,对伴有髂静脉狭窄及闭塞或DVT的患者尤为重要,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 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5, 31(6):898.

      摘要 (7502)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在多层螺旋CT中的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小肠淋巴瘤患者与小肠腺癌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与鉴别,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在多层螺旋CT中的表现,以及2种疾病的好发部位和范围。 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位于回肠、十二指肠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静脉期和动脉期的增强扫描中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鉴别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 紫草油联合TDP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

      2015, 31(6):900.

      摘要 (756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紫草油联合特定电磁波谱(TDP)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肛周皮肤损伤患者分为A、B、C、D组,各10例。A组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B组采用TDP治疗,C组采用紫草油治疗,D组采用紫草油联合TDP治疗。 结果 A组患者显效率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D三组显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A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63.1±12.7)cm2]分别与B、C、D组[(35.1±4.7)、(46.1±18.0)、(28.9±9.2)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残余皮肤损伤面积分别与C、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残余皮肤损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9.5±1.4)d]长于B组[(8.3±1.0)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长于C、D组[(6.7±0.7)、(4.4±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且C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TDP能促进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紫草油联合TDP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78例临床效果比较

      2015, 31(6):902.

      摘要 (769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二者的相似性。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症状进行比较分析评定。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末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阿立哌唑的起效较利培酮快,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复发鼻咽癌临床观察

      2015, 31(6):903.

      摘要 (705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并观察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复发鼻咽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共收治了复发鼻咽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血小板下降、恶心及呕吐、腹泻、脱发、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5-氟尿嘧啶、顺铂联合多西紫衫醇的方式治疗复发鼻咽癌疗效显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2015, 31(6):905.

      摘要 (7489) HTML (0) PDF 1.00 M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的随机抽查,统计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门诊现阶段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 随机抽查2014年1~7月该院门诊处方,其中含成人、小儿及老年患者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种类、联合用药等情况,分析各类不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 随机抽查2014年1~7月门诊处方4 2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共计903张,使用比例为21.5%,不合理处方共计48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5.3%。 结论 在加强医务人员学习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干预,应在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用药途径、药物联用、注射剂溶媒选择以及经验用药等问题方面把好关,以有效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2015, 31(6):907.

      摘要 (773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医院收治的112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健胃消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Hp转阴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慢性胃炎伴Hp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佳,能显著提高Hp转阴率,促进患者康复。

    • 三黄膏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5, 31(6):909.

      摘要 (745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疾病的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治疗的急性附睾炎患者32例为对照组,予以头孢唑肟抗生素、七叶皂苷钠治疗和基础护理;另选择2014年1~7月在该院泌尿外科治疗的急性附睾炎患者35例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三黄膏外敷和加强护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黄膏外敷治疗急性附睾炎同时加强临床护理,能明显提高疗效。

    • >临床护理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 31(6):911.

      摘要 (788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循证护理在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对促进患者恢复及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分析

      2015, 31(6):913.

      摘要 (7346)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及护理指导,研究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时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血压控制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压控制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临终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5, 31(6):915.

      摘要 (606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终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临终护理关怀患者60例(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患者36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自尊水平、无或轻度疼痛比例、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终护理有利于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2015, 31(6):917.

      摘要 (7897)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该院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改善护患关系,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优质心理护理对提高临终前老年患者生命质量影响

      2015, 31(6):919.

      摘要 (8302)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质心理护理对提高临终前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老年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临终前老年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综合护理;另选取该院老年科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临终前老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至病死时间和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至病死时间比较,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较护理前未有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后血压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血压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优质心理护理对于临终前老年患者的寿命延长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牙膏在危重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的应用效果

      2015, 31(6):921.

      摘要 (7576)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牙膏在危重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牙膏并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炎、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0.91、6.27,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口腔细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1)。 结论 牙膏可应用于需要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并且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都能达到清洁口腔、减少口腔炎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目的。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5, 31(6):923.

      摘要 (755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12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病因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医院内感染控制技术在对极低体质量儿留置PICC护理中的应用

      2015, 31(6):925.

      摘要 (760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了解医院内感染控制技术在极低体质量儿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对2014年3~8月在该科收治的10例极低体质量儿行PICC,全面实施医院内感染控制技术。10例均置管成功,平均留置时间为27.83 d 。经X线片确认导管位置位于上腔静脉9例,位于右心房1例。在治疗结束后拔管,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对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通过正确维护PICC导管和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在对极低体质量儿行PICC的临床护理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5, 31(6):927.

      摘要 (7641)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选择2008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总结其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38例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尽早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全面护理是合并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愈的关键。

    •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2015, 31(6):929.

      摘要 (7383)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合理的依据作为参考。选择该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54例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心理安抚、饮食调节、指导关节功能、术后切口引流的护理、肌力恢复训练、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以及疼痛护理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实现较好恢复,伤口全部实现一期愈合,可以保证正常的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保证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就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所以应该采用综合全面的护理模式,最终使患者的护理高效性得到确保。

    • >医学教育
    • 情景模拟法在消化内科护士业务学习培训中的效果分析

      2015, 31(6):932.

      摘要 (777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法在消化内科护士业务学习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将情景模拟法应用于该科临床护士的业务学习培训中,围绕住院患者的住院预约、入院接待、住院期间健康宣教、出院指导等环节,设计具体的临床场景,采用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的方法,通过亲自体验患者的感受,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易出现沟通障碍问题的环节进行案例演示,结合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模拟实训。针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 结果 实施情景模拟培训法2年后,与培训前进行比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也明显提高,达9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2、10.322,P<0.05)。 结论 情景模拟法有助于提高护士业务培训效果,避免因沟通不良引起的护理投诉或纠纷,提升护理服务品质,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病例引导的内科学心血管疾病立体式见习教学法研究

      2015, 31(6):934.

      摘要 (743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病例引导的立体式教学法在五年制本科生内科学心血管疾病见习中的效果。 方法 将在该科进行心血管内科学见习的150名本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76名)和对照组(74名)。观察组采用病例引导的立体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期末分别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9.80,P<0.01);观察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的及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8、3.70,P>0.05)。问卷调查表明,80%学生认为采用病例引导的立体式内科学心血管疾病见习教学法提高了学习效果。 结论 病例引导的立体式内科学心血管病见习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 CBL教学法对促进全科医生水平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2015, 31(6):935.

      摘要 (7713)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针对目前全科医学学生及进修医生学习和实践医学知识机会较少,无法真正理解与体会理论知识在临床中运用的实际效果,提出CBL 教学并在呼吸内科教学中进行的尝试与探索。 方法 选择来该科实习的全科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07人,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53人)和CBL教学组(54人),CBL教学组全科医生在后半学期进行CBL教学,传统带教组全科医生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对比两组教学前期中考试及教学后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包括临床实习医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参与度、以及互相间的分工互助、共同进步等),最后依据考试成绩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评价2种教学模式的不同效果。 结果 CBL教学组全科医生在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参与度、以及互相间的分工互助、共同进步等方面显著提高率(59.3%)明显高于对照组(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教学组与传统带教组全科医生期中考试平均分、及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全科医生期末考试平均分、及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CBL教学方法,临床全科医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更有益的书本之外的知识,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

    • 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5, 31(6):938.

      摘要 (734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结合目前的医疗环境及神经内科教学情况,该文讨论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分析了当前的医患状况,并具体从重视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增强沟通意识,注重人文教育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医患交流意识培养的提高,加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当前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中医专业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15, 31(6):940.

      摘要 (7337)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在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巩固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 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学员科研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 31(6):942.

      摘要 (7452)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除了强调临床技能的培训,也不应忽略对学员科研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对这方面工作仍有不足之处。通过对近年来的调查分析,当前阶段学员的科研能力培养主要存在科研兴趣不够、科研方法掌握不扎实、科研与临床时间分配冲突和科研态度欠端正这四方面问题,分别针对性地提出并实行解决方案,提高科研兴趣和重视、传授指导科研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立正确的思想态度,有助于应对学员在科研工作中的需求和困难,在该科学员培养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 妇科护理实习生岗前职业暴露培训的效果探讨

      2015, 31(6):944.

      摘要 (7676)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入科后进行岗前职业暴露培训的效果,减少其在实习期间的职业暴露。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名2012~2013年进入妇科临床实习的本专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实习生入科后由总带教教师进行为期3 d的职业暴露知识集体讲解和操作示范,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1 d时间的讨论学习与操作练习,由经过选拔的带教教师专门辅导,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结果 调查发现,护理实习生普遍存在自我防护知识差,对职业暴露危害认识不足,其中以标准预防知识、锐物处理、针刺伤后处理、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知晓率较差,分别为38.3%、48.3%、31.7%、32.5%。经分组培训后,观察组职业暴露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及职业暴露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护理实习生入实习科室后增加岗前职业暴露培训时间,改变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降低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保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

    • 多专业协作提高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质量探讨

      2015, 31(6):947.

      摘要 (746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高神经外科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新方法。 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神经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共29名教研组,采用新教学方法,即将神经外科学、神经解剖学、影像学3门课程有机结合,改变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共同开展一门新的课程,对考试情况、临床阶段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工作实践中对临床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等综合表现进行评估。另将神经外科2012级硕士研究生2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1)理论测试:教研组成绩优秀率[79.3%(23/29)]、合格率[100.0%(29/29)]均优于对照组[46.2%(12/26)、92.3%(2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综合考核:教研组成绩优秀率[51.7%(15/29)]、合格率[96.6%(28/29)]均优于对照组[34.6%(9/26)、88.5%(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专业协作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能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提高临床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 临床病例分析法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31(6):949.

      摘要 (777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病例分析法教学模式,探讨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方法 将9个班分为三组:对照组(传统教学法)、间段式组(间段式临床病例分析法)、全程式组(全程式临床病例分析法),每组3个班。对各班进行标本辨认测试、期末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 结果 全程式组标本辨认测试成绩最好,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间段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式组期末测试成绩最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间段式组期末考试成绩也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题类型中,三组间名称解释、填空题与问答题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选择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式组问卷调查各项内容认可度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间段式组问卷调查各项内容认可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病例分析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对标本、模型的兴趣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显著增强,整体上提高了学习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 >医疗卫生管理
    • 医院护士转型社区护士的能力培训效果分析

      2015, 31(6):952.

      摘要 (7390)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护士转型为社区护士的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由医院护士转型为社区护士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转型培训措施,培训时间为6周,共包含280个学时,对培训前后的各项资料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从理论知识得分来看,从培训前的(68.1±8.2)分提高到了(91.2±5.7)分,培训后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社区护理工作意愿调查结果来看,培训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意愿及自信度均较培训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有效的转型培训能够帮助医院护士迅速地转型为社区护士,适应当前的社区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角色认同感,值得推广和应用。

    • 结对互助式培训对强化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培训满意度的影响

      2015, 31(6):954.

      摘要 (737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互助式培训在强化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影响,使护理人员能更好地开展中医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该院68名40岁以下的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人员培训方法,研究组则采用结对互助式培训。分别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培训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及培训后第2个月末各项护理技术考评成绩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培训后第4、6个月末的各项护理技术考评总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人员对培训质量满意度[94.1%(32/34)]高于对照组[73.5%(25/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对互助式培训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较大程度上强化了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并有助于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医改民营医院专科 学科建设策略分析

      2015, 31(6):956.

      摘要 (732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反映的是医院的软实力,是医院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和市场竞争,以及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策略和措施。宿迁医改使所有医院经营民营化,历经10年发展虽然整体卫生资源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专科/学科发展面临领军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种制约瓶颈。该文对宿迁医学专科/学科建设情况与其他各市现状比较分析,并为该院专科/学科建设作策略分析,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 >短篇与个案
    • 置临时心脏起搏器高龄患者2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护理

      2015, 31(6):958.

      摘要 (7471)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儿1例诊疗与护理

      2015, 31(6):959.

      摘要 (601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