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增刊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颅脑创伤手术同期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1.

      摘要 (9506)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合并脑脊液鼻漏急性期术中探查、修补手术指征。 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颅内血肿合并脑脊液鼻漏患者185例,根据颅底骨折位置将其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3种骨折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总结其手术入路。 结果 185例患者治愈169例,死亡16例。10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微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脑脊液鼻漏停止。术后获随访82例,有3例脑脊液鼻漏复发,其中2例经保守治愈,1例再经蝶手术修补后治愈。 结论 颅内血肿同时合并颅底骨折脑脊液漏患者,手术时应注意同时行颅底探查、重建及脑脊液漏修补,可有效减少再次手术的概率。

    • 襄阳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5, 0(增刊1):3.

      摘要 (9202)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襄阳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襄阳市2所本科、大专院校2012~2014级 1 149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结果 男生和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2014级大学一年级新生与2012级大学三年级学生在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所本科、大专院校大学生在10因子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湖北省襄阳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 >综述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进展

      2015, 0(增刊1):6.

      摘要 (966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概况分析

      2015, 0(增刊1):8.

      摘要 (8067)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实践
    •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91例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11.

      摘要 (813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疗效。 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4年2月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并采取LC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LC 81例,术中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例。观察所有患者治疗结果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 结果 91例患者中,7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患者合并黄疸、高热;18例为无症状来该院体检时发现。所有患者均接受LC治疗,其中手术成功81例,中转行OC 10例。术后患者均无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LC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中转OC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痛、黄疸是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常见的临床症状,LC是该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 某院2002~2011年剖宫产率指征分析

      2015, 0(增刊1):13.

      摘要 (936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原因,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 932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年份不同分为A组(885例,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和B组(1 047例,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两组患者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顺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组患者剖宫产率(27.46%)显著低于B组(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以难产、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臀位、瘢痕子宫为主。 结论 剖宫产指征已经远远超出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应严格选择合理的适应证,加强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 经下腔静脉滤器间孔输入导管治疗肺栓塞疗效评价与应用价值研究

      2015, 0(增刊1):15.

      摘要 (942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经下腔静脉滤器间孔输入导管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经下腔静脉滤器间孔输入导管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治疗过程中无患者死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D-二聚体、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率、Miller指数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肺栓塞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间孔插入导管、首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操作导管治疗的方法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17.

      摘要 (931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治疗,对手术前后的椎体高度、矢状径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进行测量,并随访12~18个月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伤椎高度由术前(56.2 ±2.1)%恢复至(91.1±1.9)%,Cobb角由术前(21.5±2.9)°恢复至术后(8.2±1.1)°。手术前后及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 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术后Frankel分级有较好恢复,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 结论 经伤椎内固定联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预防术后伤椎塌陷及内固定失败。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17例分析

      2015, 0(增刊1):19.

      摘要 (9039)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方法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BDE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例成功行LCBDE,1例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LTCBDE),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术中出血80 mL、平均住院时间9 d。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16例患者术后2个月行T管造影排除结石残留、复发等情况后顺利拔出T管。 结论 血吸虫性肝硬化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因肝脏形态异常、肝门部结构改变、门静脉压升高,腔镜手术操作难度大,但仍是安全可行的,前提是应掌握腹腔镜手术、胆道镜的操作技巧及围术期处理原则。

    • 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中损伤及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21.

      摘要 (922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中损伤及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和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果 1 120患者中28例(2.50%)发生相关损伤及并发症。其中膀胱损伤4例,肠道损伤1 例,中转开腹3例,术中大出血3例,盆腔血肿1例,残端出血7例,残端感染4例,右小腿肌间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4 例。28例患者经治疗均无后遗症。 结论 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较易发生相关损伤及并发症,特别是有盆腔粘连、子宫较大者,需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及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5, 0(增刊1):25.

      摘要 (9377)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实施骶管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子宫松弛度和术后苏醒所需时间。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87.3±9.2)mm Hg、(75.2±9.5)次/分]较对照组[(96.4±12.1)mm Hg、(90.4±10.4)次/分]相对平稳,且术后苏醒时间[(14.5±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1.7±5.3)min],麻醉后带来的子宫松弛效果,观察组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其临床麻醉效果确切、可信,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使子宫处于良好的松弛度,缩短了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借鉴与运用。

    • 髌骨针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38例疗效分析

      2015, 0(增刊1):27.

      摘要 (939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髌骨针结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髌骨针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38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 12~18个月。 结果 38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均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无肌肉萎缩及肌力减退出现;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22例,良16例。 结论 髌骨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效果可靠,符合坚强内固定原则,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手术方法简单。

    • 冠髓切除术在套筒冠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015, 0(增刊1):28.

      摘要 (908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冠髓切除术在套筒冠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改变活髓牙做基牙时常规行根管治疗的做法,简化套筒冠牙齿修复的前期准备。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口腔门诊要求做义齿修复的18例46颗活髓基牙行冠髓切除术,术后每半年复查,跟踪2年,观察其效果。 结果 半年内出现冷热过敏2例,1年内出现牙髓坏死并发瘘管3例,其余患者效果良好。 结论 以活髓牙作为基牙,在套筒冠义齿修复时不必常规做根管治疗,可以直接做冠髓切除术,简化了操作程序。

    • 钦州市钦北区2011~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2015, 0(增刊1):29.

      摘要 (8847)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钦州市钦北区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1~2014年钦州市钦北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钦北区2011~2014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 508例,其中重症病例4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 77.18/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4~6、9~10月病例居多,占总病例数的88.48%(2 219/2 508)。发病以小于5岁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01%(2 408/2 508)。 结论 钦州市钦北区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好发年龄为小于5岁散居和托幼儿童,城区高于农村地区,需采取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

    • 电子输尿管软镜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2015, 0(增刊1):33.

      摘要 (7643)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电子输尿管软镜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42例, 使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顺行、逆行相结合入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 结果 42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结石排净34例,有残余结石8例(<3 mm),拔除双J管后4周复查KUB显示结石均排净。 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

    • >诊疗技术与方法
    • 锥形束CT分析上颌后牙牙周病及根尖病变对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的影响

      2015, 0(增刊1):37.

      摘要 (8979)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测量涉及上颌窦的上颌后牙牙周病及根尖病变对患牙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的影像,为患者行种植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1~10月行上颌窦区CBCT检查且符合样本标准的患者90例,共180个上颌窦,按患牙患病种类分为对照组(正常牙检查者)、观察A组(牙周病患者)及观察B组(根尖周病患者)三组,每组各60个上颌窦。选取可以显示上颌窦底黏膜厚度最厚的CT层面,测量该层面上颌窦底最低点的黏膜厚度。 结果 对照组上颌窦底黏膜最厚厚度为(1.59±0.32)mm,观察A组为(4.36±2.37)mm,观察B组为(6.90±2.32)mm,观察A、B两组的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颌后牙牙周病及根尖病变患者上颌窦底黏膜会发生应激性增厚。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探讨

      2015, 0(增刊1):39.

      摘要 (8843)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诊断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急诊科及神经内科高度怀疑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而行头颅CT 检查阴性患者65 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头颅常规磁共振横断位T1液体反转恢复(T1flair)、T2flair、T2加权成像(T2WI)、DWI扫描及矢状位T1flair扫描。比较病变在不同序列像上的显示率、边界及范围,分别测量、计算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 结果 DWI对急性和超急性脑梗死病灶的显示率、范围及边界均优于常规T1flair、T2flair及T2WI成像;所有患者病灶的ADC值与rADC值均下降。 结论 磁共振DWI扫描技术对急性和超急性脑梗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和超急性脑梗死,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水平观察研究

      2015, 0(增刊1):43.

      摘要 (909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并对二者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选择该院门诊和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检测Hcy和UA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儿童过敏性紫癜47例胃镜特点及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44.

      摘要 (8813)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在胃镜下的表现并分析其临床特点,为胃镜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诊断中推行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1至2012年11月4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及胃镜检查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观察其胃镜特点。 结果 胃镜下以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居多,合并多发溃疡、出血、糜烂,黏膜类似于皮肤紫癜改变的出血点比较特异。胃镜检查发现,病变沿着上消化道逐渐蔓延,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程度最为严重,胃镜检查深入至空肠输入端2例。 结论 典型的胃镜下表现有利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特别是没有皮疹的过敏性紫癜;胃镜检查可清楚胃肠道黏膜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中,胃镜检查深入至空肠输入端非常有必要。

    • 红细胞相关参数在新生儿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2015, 0(增刊1):46.

      摘要 (8809)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值在新生儿贫血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2014年1~7月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98例贫血新生儿为贫血组,127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值。 结果 贫血组MCV、RDW明显低于对照组,MCH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成年人该参数变化相反;MCH贫血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CV、RDW、MCHC 3项细胞学参数值改变,可作为新生儿贫血的筛选和参考指标,但其升高、降低与成年患者有所不同,不可套用成人参数变化指标诊断新生儿贫血。

    • >药物与临床
    • 某院儿科21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应用分析

      2015, 0(增刊1):48.

      摘要 (881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住院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在医院儿科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2013年1~6月住院、出院诊断单一,且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共216例,对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16例患儿中有206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5.37%(206/216),其中白细胞异常66例(32.04%),白细胞正常140例,占67.96%;白细胞正常的140例患儿中,使用一种抗生素89例,占63.57%(89/140),使用二联抗生素51例,占36.43%。 结论 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存在较多问题,甚至存在抗生素滥用情况。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抗生素临床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促进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乌司他丁治疗间质性肺炎63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5, 0(增刊1):50.

      摘要 (909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间质性肺炎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间质性肺炎患者126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17(IL-17)、6 min步行距离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17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7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为65.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76例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2015, 0(增刊1):52.

      摘要 (902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治疗3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治疗,治疗8周后按照要求递减药量直至适宜程度,并维持该剂量持续治疗3个月。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浆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做好不良反应随访工作。 结果 经过持续治疗,患者的24h尿蛋白、血浆清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病例44例(57.9%),显著缓解16例(21.1%),部分缓解7例(9.2%),无效9例(11.8%)。治疗总有效率为88.2%(67/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7/76)。 结论 肾病综合征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与疾病相关的各项肾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15, 0(增刊1):58.

      摘要 (8995)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评分差异;观察麻醉效果及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O2气腹后5 min,观察组患者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 0(增刊1):60.

      摘要 (8538)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该院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该院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合格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主要病原菌9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70株,占84.9%,前3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137株,占15.1,前3位细菌依次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主要革兰阴性菌除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棒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外,对大多数抗菌药均呈现较高耐药性;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有较好敏感性,对其余抗菌药均有较高耐药性。 结论 该院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严重,医院应及时监测细菌耐药性情况,临床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 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2015, 0(增刊1):62.

      摘要 (8719)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沐舒坦注射液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前后的有效率、胸部X线片阴影吸收及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68.18),胸部X线片显示阴影较对照组明显吸收,住院时间[(6.21±1.05)d]短于对照组[(9.19±2.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沐舒坦注射液用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注射用亚叶酸钙与亚叶酸钠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2015, 0(增刊1):64.

      摘要 (8990)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注射用亚叶酸钙与亚叶酸钠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经济用药。 方法 抽取该院2014年2月129份使用亚叶酸钙和亚叶酸钠注射液的病历,将性别、年龄、诊断、用法用量、单药药品花费金额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29份病历中,使用亚叶酸钙41份、亚叶酸钠88份,主要涉及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肛肠科等科室,93.80%(121/129)的患者临床诊断为消化道肿瘤,这些病例均采用亚叶酸与5-氟尿嘧啶合用,是提高化疗有效率的适应证,且所有病例的用法、用量均符合说明书要求。但同时也发现亚叶酸钠的单药人均花费远远大于亚叶酸钙的单药人均花费。 结论 根据药品说明书及药代动力学提示,亚叶酸钠与亚叶酸钙临床上是生物等效的,但亚叶酸钠的价格远高于亚叶酸钙,这就要求医生在甄选药品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选取价格合理的有效药品,切实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74例用药错误分析中的应用

      2015, 0(增刊1):66.

      摘要 (8300)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用药错误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方法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74例护士用药错误个案进行调查分析,回顾性总结护士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做好临床护士用药错误的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 结果 由系统原因导致发生用药错误61例,占82.43%,是用药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个人原因导致发生用药错误13例,占17.57%。 结论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用药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改善用药错误的系统原因方面因素是保障临床安全用药的根本,改正个人原因方面因素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用药意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

    • >临床护理
    •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5, 0(增刊1):69.

      摘要 (8794)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行留置针静脉滴注住院患儿423例,对患儿年龄、穿刺部位、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滑脱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423例患儿中留置失败75例,失败率为17.73%;而头、足部留置失败率明显高于手部;年龄大于6个月患儿失败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内患儿;留置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为留置针脱落、局部渗血、皮肤发红等。 结论 留置针留置失败与固定方法、患儿年龄、穿刺部位、家属对留置部位的护理等有关。

    •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2015, 0(增刊1):70.

      摘要 (8544)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及护理。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4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药物治疗,并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加强护理措施。 结果 9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脑疝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结论 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和加强护理,是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

    •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8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5, 0(增刊1):72.

      摘要 (805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出院做好相关指导。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86例患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10例,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8例,简化根治术4例,肿瘤局部切除术33例,均痊愈出院,其中除1例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外,其余患者状态良好。 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压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一次性5号针头剔除铁质角膜异物526例应用体会

      2015, 0(增刊1):74.

      摘要 (8771)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剔除铁质角膜异物的最佳方法。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眼科诊治铁质角膜异物526例,在眼部经表面麻醉及清洁消毒后,用无菌一次性5号针头从异物旁插入,向角膜边缘方向轻轻剔除。 结果 483例(91.8%)铁质角膜异物一次剔除干净,43例(8.2%)经二次除锈取干净。所有病例角膜伤口愈合良好,37例残留薄翳,6例因异物在瞳孔区导致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全部病例没有发生伤口感染和角膜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 发生铁质角膜异物应尽早诊治,可减少铁质在角膜内形成锈迹,从而更好地保护视力。采用一次性针头剔除铁质角膜异物,针头锋利不会有倒钩,易将异物剔除。避免发生角膜异物,关键在于加强安全教育和做好个人防护。

    • 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合并感染22例护理体会

      2015, 0(增刊1):76.

      摘要 (868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的护理体会。 方法 针对22例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的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 结果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率为2.55%,经治疗及护理干预,脂肪液化未再复发,所有病例治愈出院,经3个月随访无异常发现。 结论 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27例护理体会

      2015, 0(增刊1):78.

      摘要 (8551)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有效护理策略。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27例行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分析总结护理对策。 结果 27例患者在亚低温治疗中,放弃治疗2例,神智转清20例,并发心律失常2例,肢体抽搐2例,冻伤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好转。 结论 亚低温治疗是心肺复苏术后促进脑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性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

      2015, 0(增刊1):80.

      摘要 (852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给予正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与方法。 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5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无明显差异。 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舒适护理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HIV阳性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2015, 0(增刊1):82.

      摘要 (859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生交叉感染,制订健全的HIV阳性患者气管镜检查工作流程、气管镜清洗消毒操作规范,以及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达到预期检查目的,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预防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温湿化面罩吸氧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5, 0(增刊1):84.

      摘要 (8695)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38例喘息性疾病患儿进行温湿化面罩吸氧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做好治疗前准备工作及治疗中吸氧效果及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38例患儿经温湿化面罩吸氧2~7 d后病情好转,改为普通鼻导管吸氧,好转出院。

    • 俯卧位通气气管插管的管理

      2015, 0(增刊1):85.

      摘要 (8802)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对2014年1~12月收治的15例气管插管患者,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气管插管管理的重点、难点及操作方法进行总结,探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气管插管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15例气管插管患者在实施俯卧位通气时无一例非计划性拔管。表明对气管插管的妥善管理可有效提高俯卧位通气的预期值,使患者在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更加顺利,效果更明显,不会因俯卧位通气带来相应的并发症。

    • 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护理

      2015, 0(增刊1):87.

      摘要 (7244)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护理要点。 方法 对5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及护理。 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50例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带状疱疹神经痛并发后遗神经痛病例明显减少。 结论 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是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措施。

    • >医学教育
    • 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见习带教的评价调查分析

      2015, 0(增刊1):90.

      摘要 (8702)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医院临床见习带教的评价,为提高教学医院临床见习带教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相同学期临床本科专业2011级本科生对6所非直属教学医院见习带教教师的评价。 结果 学生对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较高;认为教学方式不够多样,临床思维培养满意度不高;对临床见习教学条件满意度低。 结论 临床带教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带教认真负责,学生比较认可;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需要加强。

    • 现代教育技术在消化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 0(增刊1):92.

      摘要 (879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了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及科技化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消化病学课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数字化教育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新的消化病学教学模式,可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及消化病学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及最优化。该文探讨在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消化病学教学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初探

      2015, 0(增刊1):94.

      摘要 (861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解剖结构复杂,教学难度大。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临床见习非常重要。该文总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特点,对如何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 药学本科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5, 0(增刊1):96.

      摘要 (879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药理学实验是整个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不断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实验内容;重视传统实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改革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具备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 本科生血管外科教学体会

      2015, 0(增刊1):98.

      摘要 (824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在本科生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下,通过紧扣外科学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编排教学顺序,重点与难点知识突出,采用多媒体、病案教学与教学实物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制造灵活、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注重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带课教师要知识面广,临床经验丰富,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精心备课,课上耐心讲解,语言简洁明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获得良好的血管外科教学效果,使教学模式适用医学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能更快适应医疗需求的医学生,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本科护生护理药理学教学体会

      2015, 0(增刊1):100.

      摘要 (8637) HTML (0) PDF 1.0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护理药理学是本科护生的重要必修课。在建设护理药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改进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适当应用双语教学、强调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改进护理药理学教学工作,开展教师的说课活动,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

    • 高职3+2模式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带教体会

      2015, 0(增刊1):102.

      摘要 (8762)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初中起点的高职3+2模式护理专业学生起点低、教学难的现状,作者在多年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采取精选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以赛促学,在改进实验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良好。

    • >医疗卫生管理
    • 建立从孕期至2岁儿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2015, 0(增刊1):104.

      摘要 (8440) HTML (0) PDF 1.00 M (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从孕期至2岁儿童一体化管理模式,整合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医生的优势和资源,真正做到优生优育。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社区建卡的孕妇325人,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165人和对照组160人,对两组婴儿分娩后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巨大儿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健康教育效果,同时观察两组婴儿贫血、肥胖、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发生率差异,评价建立从孕期至2岁儿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48.34%)低于对照组(63.64%),母乳喂养率(85.43%)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贫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营养不良、佝偻病因观察例数少,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从孕期保健加以控制,出生后对婴儿进行科学喂养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对母婴的健康有重要意义,更符合优生优育。

    • 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5, 0(增刊1):106.

      摘要 (8741)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通过调研泸州地区各市县级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事件,探索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发生原因,研究避免药患纠纷的应对措施。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主要涉及5个方面,分别是医院投入、医生、药师、药品和患者。为避免药患纠纷的发生,医院领导应重视药房管理,不能重医轻药,需加大对药房的投入,药事管理精细化,规范操作流程,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药学人员的专业素养,转变服务理念,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 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开创社区卫生服务新局面

      2015, 0(增刊1):108.

      摘要 (8479)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近年来昆山市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程中,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升级版,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层次不断提升,服务人群逐年增加。但目前也存在部分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相符,尤其是现有社区卫生医疗人力资源与工作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差距,居民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均不高等诸多现实问题。作者通过对目前昆山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现状调查和研究,认为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可以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社区服务水平和内涵。

    • >短篇与个案·
    • 初产妇会阴Ⅲ度裂伤1例的护理

      2015, 0(增刊1):110.

      摘要 (8464)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一起家庭宴餐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15, 0(增刊1):111.

      摘要 (10375) HTML (0) PDF 1.0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针灸治疗哮喘1例

      2015, 0(增刊1):113.

      摘要 (8870) HTML (0) PDF 1.00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