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2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二甲双胍的临床作用及研究进展

      2016, 32(11):1601.

      摘要 (7516)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优化胰蛋白酶消化强度进行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技术探讨

      2016, 32(11):1606.

      摘要 (6312) HTML (0) PDF 1.00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化改良的人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培养技术。 方法 将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需行诊断性清宫术的患者21例分为0.125%胰蛋白酶组(A组)、0.250%胰蛋白酶组(B组)和1 mg/mL胶原酶组(C组)。同时结合使用100目滤网(150 μm)及400目(38 μm)滤网进行子宫内膜上皮及间质细胞分离,比较各组间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纯度和生长状态。 结果 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成功19例,A组子宫内膜组织污染1例,C组因细胞量过少接种失败1 例。细胞获得后培养进行上皮细胞团百分比计算,A组为(85.71±1.38)%、B组为(75.28±1.50)%和C组为(84.86±2.34)%,其中A组和C组的上皮细胞百分比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培养3~5 d后待细胞基本铺满培养孔,免疫组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显色(ABC法)进行纯度检测,A组为(90.28±2.13)%、B组为(84.57±2.76)%和C组为(86.14±4.06)%,A组细胞纯度均大于B、 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获得数量和纯度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0.125%胰蛋白酶消化子宫内膜组织结合100目滤网(150 μm)及400目(38 μm)滤网过滤,可以稳定地获得质量良好的子宫内膜上皮原代细胞。

    • 某疾控中心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 32(11):1609.

      摘要 (7520)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为改善职业倦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方法 采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与职业倦怠量表,随机抽取300名某CDC人员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及其他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结果 CDC人员处于较低倦怠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人员的职业倦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人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548,P<0.01)。 结论 CDC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御,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减少其工作量,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改善其工作环境,避免其工作超负荷。

    • 重庆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 32(11):1612.

      摘要 (6333)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原因及人群特征,以便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保持率,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风险。 方法 选取2007~2012年重庆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监测数据中应用美沙酮门诊累计治疗的24 389例患者,重点分析10 572例治疗脱失患者,对其脱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7~2012年重庆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累计患者24 389例,累计退出10 572例,脱失率为43.3%。脱失原因前5位分别为无故7 d未治疗、无法联系、疾病/妊娠、外出打工/出差/做生意/移居/出国、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男性、文化程度低、吸毒时间短、治疗剂量小于60 mg/d的患者更容易退出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人群的HI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4.0%(428/10 572)、65.9%(6 962/10 572),其中HIV/HCV合并感染率为3.1%(328/10 572),占HIV感染人数的76.6%(328/428)。 结论 重庆市2007~2012年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较高,脱失人群HCV感染形势严峻,门诊应加强对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吸毒时间较短、治疗剂量偏低的吸毒者进行干预,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率,降低感染风险。

    • 专职CRC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2016, 32(11):1615.

      摘要 (7907)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专职研究协调员(CRC)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及其现状。 方法 以国内首家关于CRC的组织“CRC之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CRC的从业背景、收入、工作量及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等现状。 结果 CRC的大多数为中青年;大多数CRC有医药相关背景,其中以护理专业和护士工作背景的员工所占比例最多;薪资水平集中在4 000~<5 000元/月(36.39%,115/316)和5 000~<6 000元/月(25.95%,82/316);60.13%的CRC认为自己承担的临床研究项目占总工作量的80%~120%,大多数CRC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负责的研究数量大多集中在2~3个(41.46%,131/316),也有31.96%(101/316)的人员集中在4~5个项目;从事CRC最大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稳定、不出差、工作简单等,时间的充裕、工作自由成为吸引CRC从业的因素。 结论 CRC行业是提高临床研发质量和速度的催化剂,让每一位在行业中从业的人员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需要法规、基地管理组织公司及药物临床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

    • LIGHT作为EBNA1 DNA疫苗佐剂的免疫效应研究

      2016, 32(11):1618.

      摘要 (24504)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LIGHT作为免疫佐剂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DNA疫苗诱导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以Balb/c小鼠肝脏cDNA为模板,PCR扩增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LIGHT;转染细胞,验证LIGHT蛋白的表达;采用电脉冲方法,以LIGHT质粒为佐剂与EBV 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测定血清中EBNA1特异性抗体;分离和收集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EBNA1抗原刺激后,测定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 结果 PCR扩增出LIGHT目的片段,大小为720 bp;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在蛋白Marker相对分子质量26×103上方有单一清晰目的条带,表明有LIGHT蛋白表达;免疫小鼠血清测定实验结果:LIGHT联合DNA 疫苗实验组的抗体滴度是单独DNA疫苗免疫组的3倍;脾淋巴细胞因子测定结果表明LIGHT联合免疫组能明显增强IFN-γ的分泌。 结论 LIGHT作为免疫佐剂,可依赖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对抗体的产生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变化及意义

      2016, 32(11):1622.

      摘要 (7545)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VitD)水平的变化,以及VitD水平在T2DM患者体内与其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4年3~9月在该院T2DM门诊及住院的T2DM患者65例(T2DM组)及糖耐量受损患者36例(糖耐量受损组),另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n=53),留取各组血清标本,测定VitD、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VitD、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R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RI、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糖耐量受损组2hIRI、FPG、2hPG及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受损组与对照组VitD、2hIRI、2hPG、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2DM患者与糖耐量受损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与血清VitD水平降低有关,血清VitD与体内脂代谢有关。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

      2016, 32(11):1624.

      摘要 (6047)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 将2012年8 月至2015年8月在该科就诊的12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1组43例,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 mL,肌内注射,隔天1次;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2组43例,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肌内注射,隔天1次;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43例仅给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口服,每天1次。三组疗程均为12周。 结果 治疗1组治愈率为51.16%(22/43),总有效率为86.05%(37/43),治疗2组治愈率为48.84%(21/43),总有效率为81.40%(35/43),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27.91%(12/43)、53.49%(23/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不同年龄段改良盆底康复短期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2016, 32(11):1626.

      摘要 (7378)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接受1个疗程改良盆底康复短期治疗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盆底康复科治疗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PHENIX USB4治疗并结合盆底肌训练(Kegel操)运动,收集完成1个疗程治疗的患者72例,按年龄分为小于35岁组(48例)和大于或等于35岁组(24 例),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盆底肌肌力、疲劳度、肌电位等。 结果 经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结合Kegel运动综合治疗后不同年龄段患者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7%(66/72);总体盆底肌Ⅰ类和Ⅱ类肌力、Ⅱ类肌疲劳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Ⅰ类肌力、Ⅰ类肌疲劳度及Ⅱ类肌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组,Ⅰ、Ⅱ类肌力及Ⅱ类肌疲劳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Ⅱ类肌疲劳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年龄段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接受短期改良盆底康复治疗都有一定作用,能改善这些女性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meta分析

      2016, 32(11):1629.

      摘要 (7459)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来探讨干扰素-α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等建库至2015年6月的相关数据,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队列研究及其他meta分析等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篇参考文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比例、CD4+T/CD8+T比值较健康组均下降,CD8+T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CI(-5.57~-3.06)、95%CI(-0.49~-0.38)、95%CI(3.73~5.65),Z=6.73、15.62、9.62,P<0.01]。干扰素-α治疗后有应答组外周血CD4+T比例、CD4+T/CD8+T比值较无应答组均升高,但CD8+T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CI(6.52~9.52)、95%CI(0.13~0.30)、95%CI(-8.73~-5.51),Z=9.34、5.02、8.66,P<0.01]。 结论 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及比值变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及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效果

      2016, 32(11):1632.

      摘要 (705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效果。 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 月该中心收治的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方式采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腓骨近端截骨治疗。入路自膝关节后外侧显露腓骨近端及腓总神经,腓骨近端截骨后向上翻起,于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块在直视下复位,用斜T型锁定钢板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于胫骨后外侧固定骨块。 结果 60例患者全部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患者第3、6、12个月膝关节最大弯曲度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92、8.288、8.776,P<0.01);但第6个月与第12个月膝关节最大弯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2,P>0.05)。第3、6、12个月膝关节医院特殊手术评分(HSS评分)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9、9.900、8.901,P<0.01);第3、6个月与第6、12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91、2.202,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手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 结论 经HSS评分后外侧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和固定,并防止骨折再移位,有利于患者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 宫腔声学造影技术对宫腔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6, 32(11):1635.

      摘要 (7351) HTML (0) PDF 1.00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SHG)对宫腔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2015年8~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有异常阴道出血或不孕症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SHG检查,并以宫腔镜手术(HSC)/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9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1例,子宫内膜增生症5例,宫腔粘连2例,子宫内膜癌1例;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例,宫腔粘连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4例,宫腔粘连2例。TVS对宫腔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52.94%(36/68);SHG对宫腔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4.12%(64/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HG检查能明显提高宫腔病变的显示率,是诊断宫腔疾病的有效方法,对宫腔疾病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支气管超声内镜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临床应用

      2016, 32(11):1638.

      摘要 (6033)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超声内镜(EBUS)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可行性及观察近期疗效。 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患者行EBUS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并回顾性分析其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可行性。 结果 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患者接受EBUS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短距离放射治疗操作过程顺利,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包括术中穿刺部位出血3例(15%),术后气胸4例(20%),低热5例(25%),咯血7例(35%),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每2个月随访胸部CT,共随访6个月,测量肿瘤直径及评估患者生理状态,按照WHO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术后2、4、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5.00%(13/20)、80.00%(16/20)、85.00%(17/20)。5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经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随访6个月后症状缓解达100.00%,无放射性粒子移位及上腔静脉再狭窄发生。 结论 EBUS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上腔静脉压迫症状,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措施。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2016, 32(11):1642.

      摘要 (7308)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的效果。 方法 将7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住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环境管理、吞咽肌群训练、摄食干预等饮食干预。 结果 入院10 d后,干预组患者吞咽障碍干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10 d后营养状况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饮食干预,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 百贝益肺饮对复治性肺结核患者辅助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 32(11):1644.

      摘要 (6921)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百贝益肺饮对复治性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56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西医抗复治性肺结核方案+百贝益肺饮组(治疗组)和西医抗复治性肺结核方案+安慰剂组(对照组),各128例。西医抗复治性肺结核标准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2HRZES/6HRE);百贝益肺饮每次1袋,每天3次,疗程8个月,安慰剂每次1袋,每天3次,均饭前口服,连续服用8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测定其生活质量。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0%(117/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03%(7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3,P<0.01);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治疗组患者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生活质量水平分别与工作状况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自费比例、并发症、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百贝益肺饮能够显著提高复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黄石市区2013~2015年居民碘盐监测分析

      2016, 32(11):1647.

      摘要 (735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黄石市区2013~2015年碘盐监测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趋势,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碘缺乏病监测方案》,每年对黄石市4个城区居民食盐进行碘含量监测。 结果 2013~2015碘盐监测合格率一直在98%以上,随着2011年国家标准中规定碘盐标准值范围的下降,碘盐含量也呈略微下降趋势。 结论 普及食盐加碘是一项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措施。今后应继续加强碘盐监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等工作。

    • CTPA对老年性慢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高压诊断及右心功能的评价研究

      2016, 32(11):1649.

      摘要 (718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成像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方法 收集分析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均行多层螺旋CTPA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经多层螺旋CTPA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且无肺动脉高压及心脏病等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研究组CTPA测量右房横径及上下径、右室基底段、RVAWT、dPA、rPA均比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A测慢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高压右心结构右房横径、右房上下径、dPA、RVAWT、右室基底段内径、右室与心脏横径之比CT与超声测量值结果比较均呈正相关(r=0.351、0.423、0.518、0.541、0.412、0.44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结论 CT肺动脉造影不仅能够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做出诊断,还能够诊断右心房室大小和功能,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2013年彭州市成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

      2016, 32(11):1651.

      摘要 (7316)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彭州市成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发生情况,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2个监测村(社区)随机抽取600户,用户用科什选择法(KISH表法)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 结果 调查居民575例,其中男191例,女384例,监测人群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48.59%、22.30%、12.57%、6.61%、0.35%、0.87%、1.22%、1.39%。调查人群吸烟率为26.26%,且男性(64.40%)明显高于女性(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811,P<0.001);且饮酒率为24.70%,且男性(56.54%)明显高于女性(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997,P<0.001);超体质量率为35.68%,其中男性为34.45%,女性为35.7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率为9.67%,且女性(11.32%)高于男性(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6,P=0.038)。中心型肥胖率为41.74%,且女性(45.57%)高于男性(3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6,P<0.005)。 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其危险行为因素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所以应积极开展健康行为教育,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 >综述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难以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56.

      摘要 (23904)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Hcy与DNA甲基化修饰在脑梗死中的作用进展

      2016, 32(11):1658.

      摘要 (7394)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性肝癌的局部消融治疗进展

      2016, 32(11):1661.

      摘要 (7044)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64.

      摘要 (6912)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机体衰老所致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68.

      摘要 (681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SOCS3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71.

      摘要 (5581)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纹的治疗新进展

      2016, 32(11):1673.

      摘要 (6865)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研究进展

      2016, 32(11):1676.

      摘要 (6848)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79.

      摘要 (6714)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2016, 32(11):1683.

      摘要 (7196)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肺结核活动性的CT评价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特点研究进展

      2016, 32(11):1685.

      摘要 (7508)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免疫抑制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2016, 32(11):1688.

      摘要 (689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研究进展

      2016, 32(11):1691.

      摘要 (5444)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观察

      2016, 32(11):1694.

      摘要 (6995)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四川友谊医院收治的10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将其分为A组52例,B组48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地西泮注射液治疗,疗程24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A组中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46%;B组中显效18 例,有效12 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2.50%,二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咪达唑仑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优于地西泮注射液。

    • 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598例治疗疗效观察

      2016, 32(11):1695.

      摘要 (6899)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漏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98例急诊胆囊炎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常规腹腔24号T管引流,排除中转开腹、胆漏患者12例(2.0%)。 结果 598例急性胆囊炎LC患者,共发生胆漏12例,其中胆囊管漏4例、右肝管漏3 例、胆总管漏3例、副肝管漏2例;发现胆漏时间2 h至5 d,平均3.2 d;其中6例腹腔引流成功,2例再次经皮穿刺腹腔引流,2例开腹置管引流,1例开腹胆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1例再次手术后死亡。 结论 预防性腹腔引流不仅有利于及早发现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还能降低术后再次治疗及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 椎间孔镜微创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6, 32(11):1697.

      摘要 (572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后路开放式手术治疗。两组分别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功能脊髓功能评分(JOA)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VAS和JO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感觉症状明显缓解,恢复比较满意,腰腿痛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间孔镜微创术对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更高,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二类牵引在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疗效

      2016, 32(11):1699.

      摘要 (7248)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二类牵引在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均采取二类牵引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个研究对象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上下切牙位置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情况。 结果 采用二类牵引治疗的33例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X射线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4.9 mm,磨牙关系也在治疗后于患者矢状方向处改变了2.5 mm,所有患者的上切牙平均后移了2.2~2.3 mm,下切牙平均前移了1.8~2.0 mm,下颌基骨同上颌基骨前移了1.2 mm。 结论 二类牵引能够有效矫治安氏二类Ⅰ分类错畸形,临床效果显著。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疗效分析

      2016, 32(11):1701.

      摘要 (6641)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该院肝胆外科诊治的108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行肝侧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肝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残石率[3.70(2/54)]、复发率[5.56%(3/54)]均低于对照组[14.81%(8/54)、18.54%(1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ALP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能降低残石率和结石复发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分时段预约在MRI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2016, 32(11):1703.

      摘要 (675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实行分时段预约检查服务。 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1 200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时段预约前),选择同期1 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时段预约后),并每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等候检查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实施分时段预约后,患者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8.00%,较实施前(91.50%)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P<0.01)。 结论 在MRI实行分时段预约,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就诊环境,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 32(11):1705.

      摘要 (5435)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重症监护室诊治的86例重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细菌学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11.63%(5/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P=0.430)。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达88.37%(38/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7,P=0.034)。 结论 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法,且治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 32(11):1707.

      摘要 (677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天3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明显改善,6MWT明显增加、LVEF明显增加、LVEDD明显缩小、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康惠尔透明贴与京万红软膏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

      2016, 32(11):1708.

      摘要 (660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与京万红软膏治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 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肿瘤科住院的60例PICC后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患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对照组患者使用京万红软膏外敷患处,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 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疗效优于京万红软膏,且患者感觉舒适、方便,镇痛效果明显,易于接受,增加其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清前清蛋白检测在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 32(11):1710.

      摘要 (6535)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检测指标在腹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59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腹部恶性肿瘤组)、30例腹部良性肿瘤患者(腹部良性肿瘤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PA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腹部恶性肿瘤组P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良性肿瘤组P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中,肝癌组PA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通过检测PA水平协助诊断腹部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 腹腔镜微创治疗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2016, 32(11):1712.

      摘要 (684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外科2011年2 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运用率、切口感染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微创治疗运用外科急腹症中,临床效果明确,具有出血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全面推广普及。

    • 煤工尘肺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6, 32(11):1714.

      摘要 (6532)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煤工尘肺病(CWP)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菌株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1~12月该科176例肺部感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 结果 176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为141株(80.1%),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5株(14.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10株(5.7%),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二代、三代类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复合酶制剂较敏感,对第四代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敏感性好;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结论 CWP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根据药敏结果选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6, 32(11):1716.

      摘要 (6626)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影响妇科人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对2004~2015年该院实施妇科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30例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究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心理状态、手术性质、切口长度等各项因素的差异。 结果 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阴道及肛门检查次数、患者的心态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患者的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引起妇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很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必须对相应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患者切口发生率。

    • 宫腔镜诊治68例不全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2016, 32(11):1717.

      摘要 (530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不全流产诊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对该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诊断为不全流产的68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定位下行清宫术,统计分析完全清除宫内组织成功率,观察术后阴道流血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恢复情况。 结果 68例患者中有66例一次性完全清除宫内残留组织,2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术中出血10~50 mL,术后随访阴道流血持续1~8 d,术后1周血HCG水平恢复正常38例,术后2周血HCG水平恢复正常30例。无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 宫腔镜用于不全流产的诊治是安全有效的。

    • 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控措施

      2016, 32(11):1719.

      摘要 (669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感染控制措施。 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 年7月出生或出生后转入该院的1 54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病房医院内感染分为医院内感染组新生儿(140例)和非感染组新生儿1 40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数据、感染部位及高危因素。 结果 医院内感染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小于或等于1 500 g、胎龄小于或等于37周、发生新生儿窒息、进行肠外营养及采取机械通气操作的例数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所有新生儿住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的人数最多(105例),占总感染例数的75.0%;血液感染15例,占10.4%、上呼吸道感染9例,占6.43%,胃肠道、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例数较少。 结论 新生儿出现感染主要与新生儿基本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同时还与病房环境及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不强有关。医护人员应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和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而当新生儿感染发生后,需要严格隔离,避免感染的再扩散,同时针对患儿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等。

    • 文拉法新与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痛觉阈的影响

      2016, 32(11):1721.

      摘要 (6992)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文拉法新与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痛觉阈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院精神科 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用药不同分为文拉法新组和西酞普兰组,各30例,检测其治疗前后痛觉阈、感觉阈和抑郁程度,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阈、痛觉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感觉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痛觉阈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新组患者痛觉阈参数变化率较西酞普兰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两组感觉阈参数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痛觉阈、感觉阈较高,而服用抗抑郁药物可降低其痛觉阈与感觉阈,且相对于西酞普兰,文拉法新抗抑郁作用更为显著。

    • 胰酶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

      2016, 32(11):1723.

      摘要 (6995)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胰酶肠溶胶囊在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选择 2014 年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胰腺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1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脂肪摄取指数和蛋白氮摄取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粪便平均脂肪含量、粪便含氮量、大便频率、大便质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及死亡事件发生,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8.6%、25.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慢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症状,并可促进患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患者的总体营养状况,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补肾健骨汤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 32(11):1725.

      摘要 (71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补肾健骨汤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该院62例PM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阿仑膦酸钠和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补肾健骨汤治疗,疗程6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和性激素水平。 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2~4、左股骨颈和Ward区的BM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泌乳素(PRL)、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健骨汤能显著增加PMOP患者的BMD,改善血清E2和T水平。

    • >护理探讨
    • 连续护理结合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 32(11):1727.

      摘要 (665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结合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 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另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造口袋更换能力、造口知识掌握合格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出院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造口袋更换能力、对造口知识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连续护理结合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饮食护理观察

      2016, 32(11):1729.

      摘要 (6600)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57±2.62)、(15.83±3.76)h,(3.66±1.4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86±3.50)、(23.74±5.29)h,(5.28±1.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0、8.215、4.65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81.81%(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 结论 早期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老年女性患者不同留置尿管固定方法效果比较

      2016, 32(11):1731.

      摘要 (676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短期留置导尿管安全、有效的尿管固定方法。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 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行留置导尿的女性患者66例,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将尿管固定于患者大腿内侧1/3处,再将引流管经由大腿下方固定于床边,观察组将尿管固定于大腿上侧1/3处,再将引流管固定于床边。将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尿路感染情况、护理难易程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概率、护理难易程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大腿上侧固定法与传统大腿内侧固定法相比,确实有一定优势。

    • 健康教育在DC/CIK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

      2016, 32(11):1732.

      摘要 (6832)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治疗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1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69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 例和对照组34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2.4%),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显著低于对照组(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患者在DC/CIK细胞治疗中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干预在防治婴幼儿臀红中的作用观察

      2016, 32(11):1734.

      摘要 (707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臀红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科住院期间出现臀红的婴幼儿72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各36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 结果 优质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97.2%(35/36)]明显高于常规组[8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臀红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增加患儿舒适度,促进婴幼儿的良好成长。

    • >教学探索
    • 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2016, 32(11):1736.

      摘要 (6641)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该文结合该院校实践情况,总结了学院七年制中医学临床课程实施PBL教学实施方案,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教学质量效果评价体系,有效保障了PBL教学的顺利实施,经过5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

    • 医学院校研究生细胞培养课教学探索

      2016, 32(11):1738.

      摘要 (604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细胞培养技术是医学专业研究生从事基础医学研究过程中必备的一项基本研究技术。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细胞培养技术教学课程,为医学专业研究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掌握细胞培养的实验能力及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结合科研实践和相关的教学资料,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细胞培养技术的相关理论与操作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初步进行细胞培养的实验能力,并培养了其科研思维,实现从学生到科研工作人员的启蒙培养。

    • 教学医院实习生出科考试的改革与实践

      2016, 32(11):1740.

      摘要 (6471)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出科考核则是保证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发现临床教学中薄弱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作为教学医院,在出科考试的教学实践中,查找问题、分析关键、转变观念,将出科考试与信息化结合,引进考试题库,采取“人机对话”完善考试形式,丰富考试内容,规范考试管理,畅通考试反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毕业考试成绩逐年提高,位居全校同专业第一,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该出科考试改革的满意度较高。

    •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泌尿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6, 32(11):1742.

      摘要 (5641)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CBS)在泌尿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该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58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128名(采用PBL结合CBS教学法)与对照组13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课堂测验成绩;向试验组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并分析。 结果 试验组课堂测验成绩为(17.2±1.6)分,高于对照组(15.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PBL结合CBS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等多方面认可度高。 结论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自学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 肿瘤学乳腺外科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探讨

      2016, 32(11):1744.

      摘要 (6631)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目前,乳腺肿瘤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乳腺癌治疗手段中,外科手术发挥着主导作用。乳腺外科肩负着培养具有高专业水平、优良医学素养的优秀医生的重要使命。乳腺外科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培养其综合能力,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为乳腺肿瘤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保障的根本。

    • 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的课程综合素质考核改革探讨与实践

      2016, 32(11):1746.

      摘要 (661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针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探讨生理学课程考核方式与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实践引入形成性考核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开展了期末综合素质考核改革的实践探索,采取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以考核综合素质为主旨,为深化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考试改革,确保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 新药研究与评价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6, 32(11):1749.

      摘要 (680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适应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战略的实施和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药研发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众多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新药研发相关课程,然而多年来国内一直缺乏专门针对本科生教学的系统性教材。根据新药研发的特点和基本程序,结合十余年课程实施的教学经验,该校药剂学教研室编撰并出版发行了全国第一本针对本科生新药研发教学的教材。该文阐述了《新药研究与评价概论》教材建设的必要性、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编写内容、教材特点、教材推广应用及其使用效果等。该教材的出版发行解决了新药研发教学缺乏专门教材的困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药研发人才的培养。

    • 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师现状探讨

      2016, 32(11):1751.

      摘要 (6748)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具有技能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既要求有教师的素质,又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文对高职院校高级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师的标准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在高级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护理临床课教师队伍的培养途径。

    • 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

      2016, 32(11):1753.

      摘要 (666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分子生物学是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新兴交叉课程。根据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对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从开展双语教学,坚持以研促学、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综合性教学考核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高等药学人才的成长。

    • 绩效指标和平衡计分卡在促进提升临床医疗质量方面的应用

      2016, 32(11):1755.

      摘要 (6549)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利用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平衡计分卡(BSC)相结合的方法考评科室工作,达到促进提升临床医疗质量的目的。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控制住院人次、门诊人次、住院时间、病床使用率、药占比、收支比、中药使用率、中医适宜技术8项KPI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与2014年相比较,2015年住院人次增长2.97%、门诊人次增长10.86%,住院时间缩短1.67 d,病床使用率增长0.19%,收支比呈负增长趋势,增长7.00%,中药使用率增长16.07%,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变化不大,每例平均住院费用下降22.14%。 结论 利用KPI和BSC相结合的方法能够突出重点、结果客观,有利于科室发现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持续改进,促进和提升临床医疗质量。

    • >管理科学
    • 国内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

      2016, 32(11):1757.

      摘要 (5776)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幸福。一直以来,政府行政权力直接管理的公立医院为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单一以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公立医院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部分公立医院进行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该文拟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几种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理清公立医院在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制衡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为探索出合理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奠定基础。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2016, 32(11):1759.

      摘要 (6736)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包括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养老机构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技能欠缺等问题。因此,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救治情况分析及体会

      2016, 32(11):1761.

      摘要 (6710)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救治情况,为今后科学有效地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救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67例,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基本情况、入院原因、诊断、住院时间、出院及安置情况等。 结果 流浪精神病患者由“110”接警后送入院,其中伤人毁物47例(28.14%),寻衅闹事33例(19.76%),胡言乱语25例(14.97%),赤身裸体16例(9.58%),其他46例(27.55%);患者住院时间最短1 d,最长1 120 d;3年中患者正式出院147例,转院3例,其余17例仍在医院继续住院治疗。 结论 流浪精神病患者因病史不详可能延误诊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高,医院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政府应逐步完善重型精神病的救治体系建设,加大对精神专科医院的扶持。

    •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 32(11):1763.

      摘要 (6448)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中的临床疗效,以其为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科成立的品管圈小组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对糖尿病护理风险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制订对策,最后与成立品管圈小组前(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各项数据比较。 结果 成立品管圈小组后,胰岛素保管、末梢血糖测定操作的合格率均较小组成立前显著提高;同时,成立品管圈小组后护士对糖尿病知识考核结果及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也较前显著改善;糖尿病护理缺陷数也随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中国健康村建设的成效和探索

      2016, 32(11):1765.

      摘要 (6506) HTML (0) PDF 1.00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总结国内健康村建设情况,提出建议以改善和促进健康村的下一步发展。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查阅各地方政府文件,对各地区健康村建设进行解读和总结,并提出建议。各地区的健康村建设在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机制,根据健康促进策略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健康村健康促进项目的探索,取得了包括环境卫生、人群健康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的良好成效。因此,健康村作为农村健康促进的一项综合策略,对于实现健康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 现代化医疗设备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探讨

      2016, 32(11):1768.

      摘要 (6683)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集中反映了医院的硬件条件,在医疗体制深化改革背景条件下,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对稳步推进现代化医院建设、创建等级医院乃至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就当前现代化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从多方面对其管理方法及对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 传染病医院护士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 32(11):1770.

      摘要 (6740)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主动离职的10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后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出传染病医院护士离职原因包括4个因素:环境因素、职业因素、经济因素及个人因素,旨在探寻传染病医院护士离职的深层次原因,为传染病医院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促进传染病医院护理队伍稳定与发展。

    • >案例分析
    • 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艾滋病5例分析

      2016, 32(11):1773.

      摘要 (6545)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回肠憩室溃疡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1例报道

      2016, 32(11):1774.

      摘要 (526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22例报道

      2016, 32(11):1775.

      摘要 (667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