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2卷第2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夏睿明教授自拟方——藿茵胆草饮治疗顽固性小儿厌食症

      2016, 32(20):3101.

      摘要 (20930) HTML (0) PDF 1.00 M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夏睿明教授自拟方——辛凉饮治疗小儿发热

      2016, 32(20):3102.

      摘要 (19400)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苯并[a]芘对大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2016, 32(20):3103.

      摘要 (8986)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苯并[a]芘(B[a]P)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30只雄性SD幼鼠,鼠龄3~4 d,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1.00 mL/kg植物油),B[a]P染毒低剂量组(0.02 mg/kg)、中剂量组(0.20 mg/kg)及高剂量组(2.00 mg/kg),每组6只。适应饲养环境后按相应浓度持续灌胃7周。染毒结束后测量SD大鼠体质量变化。通过记录其在旷场实验中的爬行总格子数、直立次数和粪便颗粒数,以及在足迹实验中的后跟脚印轨迹等相应指标,评估SD大鼠自主活动及运动协调能力。 结果 染毒结束后,B[a]P各剂量染毒组SD大鼠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体质量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溶剂组,爬行总格子数及直立次数较空白组和溶剂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五组大鼠在足迹实验中步宽、步长、步态及角度变化4项参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a]P可抑制SD幼鼠的生长发育,促进其自主活动,但对其运动协调能力作用不明显。

    • 人LDH-B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6, 32(20):3106.

      摘要 (7717)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克隆人乳酸脱氢酶B(LDH-B)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 提取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总RNA,逆转录生成cDNA,以c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获得LDH-B基因编码区序列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 HⅠ和KpnⅠ双酶切LDH-B基因片段及pUC19质粒,连接反应构建pUC19-LDH-B克隆载体,并将其转入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蓝白筛选挑取白色菌落,酶切验证后测序鉴定。将序列正确的LDH-B基因亚克隆到pcDNA3.1(-)载体上,构建LDH-B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LDH-B。 结果 PCR扩增后可见约1.0 kb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LDH-B片段长度相符合;Bam HⅠ和KpnⅠ双酶切pUC19-LDH-B后可见约2.6 kb和1.0 kb的条带,分别与pUC19和LDH-B的片段长度相符合,LDH-B测序结果与DNA序列数据库(Genebank)中的参考序列相一致;Bam HⅠ和KpnⅠ双酶切pcDNA3.1(-)-LDH-B后可见约5.5 kb和1.0 kb的条带,分别与pcDNA3.1(-)和LDH-B的片段长度相符合。 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LDH-B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究LDH-B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临床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 32(20):3109.

      摘要 (9153) HTML (0) PDF 1.00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 228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接生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8例和对照组77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会阴伤口感染率及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4 h会阴疼痛评分,产后下床活动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出生体质量和肩难产情况,产妇住院时间及对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评价。 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4 h会阴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产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产后24 h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和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评价优于对照组产妇对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能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后舒适度,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无明显不良分娩结局,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 急性颅脑创伤后外周血SOD和MDA的变化

      2016, 32(20):3113.

      摘要 (9105)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D)在评价急性颅脑创伤病情和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丹阳市中医院外一科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型组(GCS 13~15分)49例、中型组(GCS 9~12分)48例和重型组(GCS 3~8分)23例。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的丹阳市中医院工作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外周血SOD和MAD检测,其中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在入院时,入院第3、7、14天采集静脉血检测外周血SOD和MDA水平;同时,伤后3个月对所有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根据患者GOS将120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GOS 1~3分)47例和预后良好组(GOS 4~5分)73例。比较各组外周血SOD和MDA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患者伤后外周血SOD和MDA的相关性及其与入院时GCS及3个月后GOS的相关性。 结果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7、14天外周血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以第3天最为显著;第7天SOD水平开始回升,MDA水平开始下降,第14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其中中、重型组SOD水平下降较轻型组更迅速,MDA水平上升较轻型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重型组各时间段SOD、MDA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创伤后外周血SOD水平与入院时GCS和伤后3个月GOS呈正相关(r=0.597 6、0.672 3,P<0.05);伤后第3天外周血MDA水平与入院时GCS及伤后3个月GOS呈负相关(r=-0.485 6、-0.436 4,P<0.05),SOD水平与MDA呈负相关(r=-0.784 3,P<0.05)。 结论 颅脑创伤后监测SOD、MDA水平变化,对评估颅脑创伤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颅脑创伤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陕西省泾阳县某社区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知识干预效果分析

      2016, 32(20):3116.

      摘要 (9250)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现场授课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干预,了解育龄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缺乏的项目,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指导育龄妇女的健康宣教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2015年5月3~6日,随机选取陕西省泾阳县某社区102名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应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其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现场授课方式对妇女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干预,再用相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授课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已生育妇女对妊娠期高危因素及预防和真假临产的区别知晓率最低,不知道者均占86.2%(50/58),未生育妇女对妊娠前准备和真假临产的区别知晓率最低,不知道者均占95.5%(42/44)。通过现场授课,102名育龄妇女对孕期保健知识的了解率从 66.7%(68/102)上升至98.0%(100/102)。 结论 现场授课方式对育龄妇女健康知识干预效果明显,知晓率在授课后有明显提升;通过现场授课方式对孕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可作为孕期保健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 32(20):3119.

      摘要 (8853)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人口学特征、中医养生知信行现状、生活质量、中医养生需求及养生项目满意度情况,并分析养老机构人口学特征与知信行现状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个养老机构的3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知信行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中医养生态度[(25.6±9.2)分]、中医养生行为[(16.7±8.8)分]、中医养生知识[(14.4±9.7)分];不同年龄、有无配偶、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有无慢性病、是否定期体检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因素中除年龄因素外均为中医养生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的主要需求项目为中医食疗、推拿及中药熏洗足浴,在目前的中医养生项目中,老年人对功能锻炼、推拿、拔罐比较满意,其总满意度分别为93.0%、91.7%、91.0%;在生活质量方面,该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目前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养生水平良莠不齐,相关机构和部门需进一步调整中医养老养生方案,充分发挥中医养生特色及优势。

    • 不同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影响分析

      2016, 32(20):3122.

      摘要 (838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 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4 月至2014年4月分离的3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资料,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单一左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的防突变浓度(MPC)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比较单一左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选择指数(SI)。 结果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的MIC为0.03~1.00 mg/L,为单一左氧氟沙星(0.01~1.00 mg/L)的5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的MIC90为0.250 mg/L,显著低于单一左氧氟沙星的0.50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抗菌药物的MIC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的MPC为1~8 mg/L,MPC50为1 mg/L、MPC90为2 mg/L,显著低于单一左氧氟沙星的MPC(2~16 mg/L)及MPC50、MPC90(2、8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左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SI均在2~64,其不同SI菌株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能够降低肺炎克雷伯菌的MPC,引起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SW变窄。

    • CREB丝氨酸129位点磷酸化提高miR-132的水平

      2016, 32(20):3125.

      摘要 (26362)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磷酸化的环磷酸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激活,使表达记忆的相关蛋白获得长时记忆,探讨CREB丝氨酸(Ser)129位点的磷酸化对微小RNA-132 (miR-132)的影响。 方法 采用长时程增强作用(LTP)电刺激,尾静脉注射方法给予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SB216763,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区CREB的磷酸化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32的表达情况。 结果 高频刺激CA3-CA1神经环路可成功诱导LTP,使大鼠海马的CREB Ser12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和miR-132的表达明显升高;SB216763可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活性,从而抑制CREB Ser129的磷酸化,使LTP的斜率增幅明显降低,CREB Ser129的磷酸化水平及miR-132的表达明显降低。 结论 CREB Ser129位点的磷酸化通过调节miR-132的表达促进LTP形成,LTP形成过程中CREB Ser129位点的磷酸化可调节miR-132的表达,从而影响长期记忆形成。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6, 32(20):3128.

      摘要 (826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1 年5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62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第1、2、4、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HAMD、HAMA、CG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以治疗第8周末下降幅度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两组间HAMD、HAMA、CGI评分在治疗后2、4、8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 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6, 32(20):3130.

      摘要 (8676)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某中职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13、2014级1 650名中职护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结果 中职护理学生总体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32.5%(537/1 650);城市生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生源学生,2013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2014级学生;有心理问题护理学生发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比例均高于无心理问题学生。不健康饮食、缺乏大强度运动、吸烟、自杀意念、有网络成瘾倾向等健康危险行为是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 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有关联,许多健康危险行为是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职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危险行为的干预活动,促进中职护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 空巢老人急诊留院观察期抑郁情绪及健康需求分析

      2016, 32(20):3134.

      摘要 (735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并分析空巢老人急诊留院观察期的抑郁情绪及需求,为急诊优质服务及多元化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老年抑郁量表对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急诊留院观察的300例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的抑郁心理及其医疗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 结果 48.7%(146/300)的空巢老人具有抑郁情绪,其中轻度抑郁占35.7%(107/300),中重度抑郁占13.0%(39/300);女性、年龄在60~70岁、丧偶独居、经济收入及医保报销比例低的空巢老人抑郁情绪较男性、年龄在70岁以上、夫妻同住、经济收入及医保报销比例高的空巢老人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巢老人对健康咨询(100.0%)和流程简化(46.0%)的需求最为强烈。 结论 积极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以空巢老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切实制订符合空巢老人的就诊模式,对提高社区养老及医疗服务能力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2016, 32(20):3137.

      摘要 (9389)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分析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 2014 年 8 月至 2015 年 8 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 组患者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B 组患者术前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1、2、4、8 h 吞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咳嗽和深呼吸时的布氏舒适度评分(BC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A 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1、2、4、8 h吞咽时 VAS评分及咳嗽和深呼吸时的 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5/60)]明显低于 B 组[21.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预先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地佐辛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不良反应多,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 HPLC法测定罗氟司特含量的研究

      2016, 32(20):3139.

      摘要 (878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罗氟司特片的含量。 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0 mm,5 μm),以 0.01 mol/L甲酸铵缓冲液(pH 4.0)-乙腈(50∶50)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 nm,流速为1.5 mL/min,柱温为25 ℃,测定罗氟司特的含量。 结果 罗氟司特浓度在7.496~44.973 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76.76X-4.53,相关系数(r)=1.000 00(n=6);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1%(n=3),中间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12%(n=6)。 结论 建立的HPLC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可作为罗氟司特片含量的检验方法。

    • >综述
    • 槲皮素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2016, 32(20):3142.

      摘要 (24547)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老年跌倒效能及害怕跌倒心理研究进展

      2016, 32(20):3144.

      摘要 (8677)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中医诊治研究

      2016, 32(20):3147.

      摘要 (7542)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6, 32(20):3150.

      摘要 (7530) HTML (0) PDF 1.00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环境雌激素检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2016, 32(20):3153.

      摘要 (8546)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新进展

      2016, 32(20):3157.

      摘要 (825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进展

      2016, 32(20):3159.

      摘要 (8240)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姜黄素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2016, 32(20):3163.

      摘要 (7087)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癌超声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

      2016, 32(20):3166.

      摘要 (8470)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纳米炭在宫颈癌及其淋巴结转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16, 32(20):3170.

      摘要 (8527)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谵妄的非神经系统病因分析及处理原则

      2016, 32(20):3173.

      摘要 (8353)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对内分泌的影响

      2016, 32(20):3176.

      摘要 (85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时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促排卵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拟行促排卵的84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3例)与B组(34例)患者在月经第3天分别给予来曲唑2.5、5.0 mg/d,共5 d,C 组(27例)患者在月经第3天顿服来曲唑20 mg。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月经第3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变化及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情况。 结果 月经第3天用药后,三组患者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服用来曲唑总量的增加,三组患者在HCG注射日睾酮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及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PCOS患者促排卵并不会引起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的不同,促排卵效果相当,不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6, 32(20):3178.

      摘要 (839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 106例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在1 1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痰培养阳性413例,阳性率为37.34%,包括革兰阴性菌272株(65.86%)、革兰阳性菌87株(21.07%)和真菌54株(13.08%)。其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结论 黔江地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临床医生应根据该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2016, 32(20):3180.

      摘要 (8143)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8~10月该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Ⅰ~Ⅱ级,择期或急诊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外科手术的1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60例)以30 mL右美托咪定(0.6 μg/kg)复合0.3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C组(60例)以30 mL 0.9%氯化钠溶液复合0.3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阻滞后10 min(T1)、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90 min(T6)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D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T0及C组比较,D组患者的MAP在给药后T1、T2、T3、T4、T5、T6各时间点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0.6 μg/kg复合0.33%罗哌卡因30 mL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缩短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延长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但无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

    • 常规化疗与同步化疗加热疗对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比较

      2016, 32(20):3182.

      摘要 (832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常规化疗与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晚期老年患者6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步化疗加热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步化疗加热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不同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6, 32(20):3183.

      摘要 (8296)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中心骨伤科门诊接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分为A、B两组,每组27例。A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B组患者采用斜“T”形钢板内固定与内外固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A组优良率为62.96%(17/27),B组优良率为92.59%(25/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斜“T”形钢板内固定相较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长托宁极早期联合小剂量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2016, 32(20):3185.

      摘要 (854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长托宁极早期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评价患者的转归。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采用长托宁治疗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4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长托宁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长托宁极早期联合小剂量阿托品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愈率、达到长托宁化时间,并进行追踪随访。 结果 联合组用药后达到长托宁化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有1例出现迟发性神经毒性,常规组有2例出现迟发性神经毒性,两组迟发性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托宁极早期联合小剂量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能缩短达到长托宁化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其疗效优于长托宁常规方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某院2009~2014年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6, 32(20):3187.

      摘要 (695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2009~2014年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疾病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2009~2014年检出的7 3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BD Phoenix 100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以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结果。 结果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 324株,检出率为9.04%(7 324/80 987),其中呼吸科病房和特需病房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6.39%(1 933株)和11.84%(867株);MRSA 1 436株,平均检出率为19.61%,有逐年上升趋势;以痰标本多见,占66.26%(4 8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平均耐药率最高(96.74%),其次是红霉素(63.35%)、克林霉素(61.84%);对万古霉素(0.00%)、利奈唑胺(0.01%)的平均耐药率最低。 结论 该院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为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呼吸科病房和特需病房是预防和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重点科室。

    • 江阴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调查

      2016, 32(20):3190.

      摘要 (8442)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江阴市RhD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建立并完善RhD阴性献血者电子数据库。 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进行RhD阴性筛查和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 结果 江阴市无偿献血者18 059份标本中共确认RhD阴性82份,阴性率为0.45%,在ABO血型中的分布为A>O>B>AB,其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份(1.22%);RhD阴性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依次为ccdee[51(62.20%)]、Ccdee[22(26.83%)]、CCdee[4(4.88%)]、ccdEe[3(3.66%)]、CcdEe[2(2.44%)]。 结论 掌握RhD阴性献血者的ABO血型、血清学表型、不规则抗体分布规律,对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及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甲硝唑 雌三醇 乳杆菌三联疗法防治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探讨

      2016, 32(20):3192.

      摘要 (8516)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甲硝唑凝胶、雌三醇乳膏、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治疗和预防老年性阴道炎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在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凝胶、雌三醇乳膏、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凝胶、雌三醇乳膏二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硝唑凝胶、雌三醇乳膏、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三联疗法是治疗和预防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间接喉镜下喉部良性肿物切除术疗效分析

      2016, 32(20):3194.

      摘要 (8241)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间接喉镜下喉部良性肿物切除术的临床经验。 方法 对2015年1~11月在该科行间接喉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的82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75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另外7例患者因精神过度紧张或咽反射过于敏感,经择期再次手术后获得成功。治愈率为85.4%(70/82),总有效率达100.0%,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对较小的喉肿物良性病变,可在间接喉镜下手术,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全身麻醉,一般在咽喉黏膜表面麻醉成功后,于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手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左西孟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2016, 32(20):3196.

      摘要 (831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威海市立医院住院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肺动脉收缩压(PAP)、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BNP、LVEF、SV、PAP、6MWT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eGF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西孟旦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但对肾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 南京市栖霞区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2016, 32(20):3198.

      摘要 (696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掌握南京市栖霞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南京市栖霞区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 南京市栖霞区5岁以下儿童3年平均死亡率为0.436%(67/15 370),婴儿3年平均死亡率为0.358%(55/15 370),新生儿3年平均死亡率为0.280%(43/15 370)。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大多发生在婴儿期,而婴儿死亡中的多数又发生在新生儿期,提示控制婴儿死亡的关键是控制新生儿死亡。 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是提高围生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水平,并保持受益人群的广覆盖。

    • 颅骨钻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2016, 32(20):3200.

      摘要 (818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颅骨钻单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CSDH患者120例,均行颅骨钻单孔冲洗引流。将其中钻孔位于颞上线及其以下、颅骨骨孔处毗邻颞肌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另颅骨钻孔部位位于颞上线以外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 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共治愈111例,总体治愈率为92.5%;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共治愈118例,总体治愈率为98.3%。研究组术后1个月治愈率[83.9%(47/56)]高于对照组[65.6%(42/64)],术后3个月复发率[1.8%(1/56)]低于对照组[4.7%(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颅骨钻单孔冲洗引流术仍然是治疗CSDH较为适宜的手术方式,钻孔位于颞上线以下是适宜的手术部位。

    •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6, 32(20):3202.

      摘要 (810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0 g,每天2次,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LVEF、NT-proBNP、NYHA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6, 32(20):3204.

      摘要 (9999)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非萎缩胃炎(CNAG)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协助CNAG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内镜下确诊为CNAG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达到抑郁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 结果 100例患者的中医所见证型以肝郁脾虚型较为多见,肝郁脾虚型患者抑郁程度与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内镜下表现主要为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附着性黏液与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红斑、黏膜水肿分别与附着性黏液、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NAG伴抑郁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其临床症状多与抑郁情绪有关。

    • 昂丹司琼预防胸腔穿刺胸膜反应疗效观察

      2016, 32(20):3206.

      摘要 (8210)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预防胸腔穿刺胸膜反应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该科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胸腔积液及气胸需行胸腔穿刺术的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干预组行胸腔穿刺术155例次,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术153例次,其中干预组胸腔穿刺术前10 min 静脉缓慢注射昂丹司琼 8 mg,对照组按常规胸腔穿刺程序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胸膜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胸膜反应发生率为0.65%(1/155),对照组胸膜反应发生率为18.95%(29/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胸腔穿刺术前常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胸膜反应的发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16, 32(20):3208.

      摘要 (826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PKV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采用英国佳乐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治疗的7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残余尿(RUV)、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7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65.0±2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6±80.8)mL,术中未出现电切综合征,无尿外渗及水中毒现象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IPSS、膀胱RUV、Qmax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KVP治疗BPH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操作容易、疗效确切, 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 咪喹莫特联合去炎松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2016, 32(20):3210.

      摘要 (8319)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咪喹莫特联合去炎松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在该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治疗组给予皮损内注射去炎松(去炎松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按1∶1混合)每3周1次,同时隔日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直至皮损变平软和(或)颜色恢复正常;对照组单纯给予去炎松皮损内注射,方法、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评价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74%(18/19),对照组为68.42%(1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咪喹莫特乳膏外涂联合去炎松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 >护理探讨
    •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2016, 32(20):3212.

      摘要 (8567)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老年科2014年1月至2015 年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3个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得分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22.84±2.17)分]高于对照组[(21.48±2.26)分],ADL评分[(14.60±5.29)分]低于对照组[(16.72±6.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病情进展的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术前互动宣教式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的影响

      2016, 32(20):3214.

      摘要 (8268)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术前互动宣教式访视对手术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院手术室2014年7 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行常规访视,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互动宣教式访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后及术后观察组SAS评分和PA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结论 手术患者接受术前互动宣教式访视可减轻焦虑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探讨

      2016, 32(20):3216.

      摘要 (8178)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骨科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2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POCD的预防性系统护理干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韦氏智力量表(WMS)评估手术前后认知功能。 结果 术后7 d观察组MMSE和WMS评分[(27.14±2.32)、(82.66±8.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6.04±2.25)、(71.25±7.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13.04%(12/92)]、智力低下发生率[1.09%(1/92)]、再次住院率[2.17%(2/92)]明显低于对照组[25.27%(23/91)、8.79%(8/91)、 10.99%(10/91)],而护理满意度[92.39%(8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32%(74/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老年患者POCD,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心理康复。

    • 医用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2016, 32(20):3218.

      摘要 (802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手足背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方法 采用方便选取抽样法选取2015年3~7月在该院住院需行手足部静脉留置针的150例1~3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外固定,比较两组患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脱管、留置时间、液体渗漏及家长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发生导管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手、足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医用弹力绷带外固定有助于减少静脉留置针脱管、液体渗漏,延长留置时间及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综合护理

      2016, 32(20):3220.

      摘要 (8478)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包括合理饮食、运动护理、日常监测、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观察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7.0±0.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3±0.9)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7.2±0.7)%]水平均较护理前[(9.2±0.8)、(13.3±1.3)mmol/L,(8.8±0.6)%]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OSAS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及体质量指数增加有关,其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其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OSHS患者的血糖水平。

    • 自制翻身单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

      2016, 32(20):3222.

      摘要 (822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自制简单翻身单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翻身效果及其对护理人员自身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科不能自主翻身的危重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采用自制简单翻身单进行翻身,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徒手方法进行翻身。比较两种翻身方式的效果及其对护理人员工作量和自身损伤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单次翻身耗时,压疮发生率,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人员给患者翻身后主诉出汗气喘、疲乏、腰部疼痛不适、下肢疼痛麻木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结论 使用自制简单翻身单可有效减少翻身对患者造成的不适,降低护理人员自身受伤情况,值得在各科室需要翻身的危重患者中推广使用。

    •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

      2016, 32(20):3224.

      摘要 (8144)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防策略。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查阅门诊随访病历统计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肾脏科行CAPD的111例(136例次)患者的感染情况,分析腹膜炎发生率及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情况。 结果 2011、2012、2013年腹膜透析患者感染例次分别为52、44、40例次,腹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41.86、1/62.82、1/85.08病人月,透出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46%(33/52)、65.90%(29/44)、67.50%(27/40)。 结论 2011~201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反复多次教育再培训、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适时家庭访视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规范标本留取及改进标本的培养技术能有效提高培养阳性率。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6, 32(20):3226.

      摘要 (10033)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内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配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向所有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57%(48/53)]和护理满意度[96.23%(51/53)]均优于对照组[64.15%(34/53)、62.26%(33/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慢性胃炎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增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 >教学探索
    • 提高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思考

      2016, 32(20):3228.

      摘要 (8593)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一项国家重视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该文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学员因学习和工作经历差异而导致的临床能力的差异,带教教师因临床工作负担过重导致对该项任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尚待进一步完善的规范化培训制度等问题,提出加强培训医生和带教教师双方对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带教教师在医学专业、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采用病例式教学、建立感染性疾病影像资料库、因材施教等先进灵活的培养模式,同时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训等方面对策,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提高质量,完成培训目标。

    • 儿科新护士临床带教方法探讨

      2016, 32(20):3230.

      摘要 (791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提高新护士临床教学质量,使新护士尽早成为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专科护士,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不断总结摸索带教经验,通过对新护士进行规范的入科教育,制订详尽、系统的培训计划,严格选择带教教师,实行一对一临床带教方式,加强了专科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应急能力等培训,对新护士进行心理辅导,严格考核等带教方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2016, 32(20):3232.

      摘要 (843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情况的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 方法 以重庆医科大学2012、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22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对其进行人文道德、科研兴趣、临床见习、课程优化四方面的相关调查。采用Excel 2003描述性分析计算各指标百分率。 结果 55.9%(123/220)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目标性,70.0%(154/220)的学生表示对科研感兴趣,70.9%(156/220)的学生不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50.9%(112/220)的学生不满意当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86.8%(191/220)的学生希望设立具有专业背景的临床医生来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95.0%(209/220)的学生希望院系增加口腔临床及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 结论 本科专业早期开展临床实习前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符合口腔医学发展趋势。

    • 品管圈活动在高职护生技能学习中的应用

      2016, 32(20):3234.

      摘要 (8200)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高职护生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参加基础技能课学习的2011级2个班级87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2名)。试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课后练习时间利用率及技能考核成绩。 结果 课程开始前,两组护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课后练习的时间利用率均有提高,但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且技能考核成绩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高职护生技能练习的时间利用率和技能考核成绩,从而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 CBL与PBL在医学八年制心电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比较与思考

      2016, 32(20):3236.

      摘要 (8349)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探讨适合八年制医学生的心电图教学方法。 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2011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3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BL组(19名)和PBL组(18名),以心电图教学结束后理论考试、心电图阅读分析、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后期测试成绩评估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结果 与PBL组比较,CBL组学生的心电图综合技能得分明显升高,对心电图兴趣的提高程度、内容满意度、以及对今后临床诊疗的促进比例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4周的随访中,CBL组心电图分析成绩和心电图临床扩展成绩也明显高于P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BL教学法更加适合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心电图教学过程,但还需要配合PBL教学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 皮肤科研究生临床带教体会

      2016, 32(20):3239.

      摘要 (8308)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皮损形态多样、病种繁多。如何依据皮损形态、性质、分布等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调动皮肤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临床专业知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如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LBL+PBL、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临床-病理相结合模式、皮肤镜法、Sandwich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标准化病人和网络平台、临床情景结合病例教学模式等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该文总结多年研究生带教的心得体会,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 提高外科临床带教质量探讨

      2016, 32(20):3241.

      摘要 (848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外科带教医生必须转变带教观念,切实提高外科临床带教质量,才能使实习生顺利完成临床学习。该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带教工作实践,总结提高外科临床带教质量的经验,认为要提高外科临床带教质量,必须带教教师、医学生及管理机构共同配合,主动参与。所以,提高外科临床带教质量应注意加强师资建设,增强临床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开拓新型教学方法;加强考核及激励机制,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医疗人才。

    • 肿瘤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6, 32(20):3243.

      摘要 (802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结构的调整,肿瘤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呈现爆发性增长,研究生培养在从科学实验到临床技能的转换过程中,出现了“重科研轻临床”或“重临床轻科研”的不协调现象,影响到未来肿瘤医生的综合素质和医疗质量。该文从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肿瘤学科特点,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制订出较科学的肿瘤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效果显著。

    • 留学生妇产科实习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 32(20):3245.

      摘要 (8351)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临床实习是医学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因语言交流障碍和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留学生的妇产科实习带教存在许多困难,如留学生英语和汉语应用水平都不高、带教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参差不齐、患者的世俗偏见等。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针对这些困难采取了相应对策,如提高带教教师的英语表达水平,加强教师与留学生之间不拘形式的沟通,指定本国研究生与留学生一对一帮扶,带教教师和(或)配对研究生协同留学生与患者沟通,采用图像、视频及临床技能培训设备弥补在实体患者身上难以完成的学习项目等,提高了留学生妇产科实习的带教水平及留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 以学生为主导可持续的中药炮制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研究

      2016, 32(20):3247.

      摘要 (8357)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中药炮制小学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该目的,并提高该课程的可持续性及提高带教教师对学生主导地位的认识,通过对教学整个过程制订相关规范内容,对课程进行了立题自主创新性、操作的自主化和规范化、结题形式专业化和实践过程标准化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保证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减少了带教教师带教过程的差异。

    • >管理科学
    • 单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6, 32(20):3249.

      摘要 (8626) HTML (0) PDF 1.00 M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由于单采血小板采集成本高且所需时间较长,献血者的动员也较全血困难,如果采集时出现冲红等,就会造成献血者的流失及管路的报废,甚至还会引起受血者的不良反应。该文从献血者的征询体检、血液检测及采集等环节分析单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保护固定献血者,提高单采血小板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护理安全管理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2016, 32(20):3251.

      摘要 (820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普通外科的应用。通过各类教育培训,建立与优化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改善病房设备设施,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等措施,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来,该科护理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表明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 >案例分析
    • 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例的营养治疗方案分析

      2016, 32(20):3254.

      摘要 (841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门诊森田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形式障碍3例

      2016, 32(20):3256.

      摘要 (8043)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诊断自然妊娠顺产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

      2016, 32(20):3258.

      摘要 (668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射频消融术后膈神经损伤及远期恢复1例报道

      2016, 32(20):3259.

      摘要 (685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