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2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维拉帕米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机制研究

      2016, 32(7):961.

      摘要 (26152) HTML (0) PDF 1.00 M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HLP)的机制。 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HLP模型组(HLP组)、维拉帕米治疗组(CCB组)四组,每组20只。24 h后统计大鼠死亡率,随即处死大鼠,取出胰腺组织和穿刺心脏收集血液,检测三酰甘油(T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三磷酸肌醇(IP3)、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FA)和血栓素A2(TXA2)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胰腺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酸滴定法检测血清磷脂酶A2(PLA2),HE染色评估大鼠胰腺组织学损伤情况。 结果 (1)24 h死亡率:SO组24 h死亡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P组24 h死亡率高于SAP、CC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水平:HLP组、CCB组TG水平均较SO组及SAP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组织IP3水平:SO组与SAP组、SAP组与HLP组、HLP组与CCB组胰腺组织内IP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胰腺腺泡细胞钙离子水平:SAP组钙离子水平高于SO组,HLP组钙离子水平高于SAP组,而CCB组钙离子水平低于H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PLA2水平:SAP组血清PLA2水平较SO组显著升高,而HLP组PLA2水平较SAP组、CCB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清PAF、TXA2水平:SO组与SAP组血清PAF、TX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P组血清PAF、TXA2水平较SAP组和CC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胰腺病理学评分:SAP组胰腺损伤评分较SO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P组胰腺损伤评分较SAP组和CC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钙超载在大鼠HLP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维拉帕米治疗大鼠HLP效果显著。

    • 4′,5,7-三羟基异黄酮对LPS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ephrinB2及IL-6 mRNA表达的影响

      2016, 32(7):966.

      摘要 (915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4′,5,7-三羟基异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标记物ephrinB2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HAEC,分别用浓度为0.1、1.0、10.0、100.0、1 000.0 μg/mL的LPS刺激HAEC 4 h,建立HAEC损伤模型。将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模型组(LPS 0.1 μg/mL),对照组,4′,5,7-三羟基异黄酮低(1.0 μm/mL)、中(10.0 μm/mL)、高(100.0 μm/mL)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的活力,Real-time PCR法检测HAEC ephrinB2及IL-6 mRNA表达情况。 结果 除10.0、100.0 μg/L LPS组外,其余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使HAEC的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能促进ephrinB2及IL-6 mRNA的表达;4′,5,7-三羟基异黄酮中、高浓度组可促进HAEC细胞活力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5,7-三羟基异黄酮低、中浓度组可明显降低ephrinB2及IL-6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适当浓度的4′,5,7-三羟基异黄酮对 LPS诱导的HAEC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纳雍县某村居民接受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

      2016, 32(7):969.

      摘要 (9184)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纳雍县寨乐乡戈落村居民接受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情况,探讨针对乡镇进行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方法 对纳雍县寨乐乡戈落村1 026名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问卷调查,调查主要包括了解戈落村居民以前是否接受过有关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接受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的途径等项目。 结果 曾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宣传教育的居民占47.17%(484/1 026),接受有关结核病知识健康宣传教育的途径主要是“传单/折页/宣传画”(23.29%),其次是“听亲友及其他人说”(16.96%)、“报纸/杂志/书籍(14.13%)”;希望了解结核病防治信息的途径以“医生宣传”居多(26.22%),其次为“广播/电视/网络/音像材料”(17.54%)、“村干部宣传”(14.91%)、“张贴画/宣传栏/板报/展板/墙体标语”(13.16%);最喜欢有关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材料类型中,有46.00%的人喜欢“图画为主的材料(宣传画/折页/连环画)”,其次为“文字为主的材料(报纸/杂志/书/小册子)”(15.30%)、“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11.79%);喜欢网络咨询或查询方式的居民所占比率很低;喜欢网络传播知识形式中喜欢“文字+视频”的居民较多(59.45%),其次是“文字+图片”(24.37%)。 结论 居民接收健康教育的途径和自己喜欢的途径在“图画为主的材料(传单/折页/宣传画/连环画)、文字为主的材料(报纸/杂志/书/小册子)”占比一致,而自己喜欢的途径中选择“医生宣传、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及“接受健康教育途径”占比较低,在今后工作中还应该做适当的调整。

    • 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2016, 32(7):972.

      摘要 (7682)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免疫杀伤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CD4+CD25+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接受免疫杀伤细胞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肿瘤组),同时选择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检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 结果 肿瘤组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4+、CD8+CD28-/CD8+(11.48%±1.44%、19.69%±5.01%)明显高于对照组(4.65%±0.75%、15.3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4+、CD8+CD28-/CD8+(5.55%±0.81%、16.15%±4.61%)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免疫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能够降低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纠正机体免疫失衡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 2002~2011年某院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2016, 32(7):975.

      摘要 (9146)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结果,侧面了解遵义地区艾滋病(AIDS)流行状况,为AIDS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需要输血、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及性病门诊的可疑感染 HIV患者共201 0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送贵州省或遵义市疾控中心HIV确诊实验室行蛋白质印迹试验(WB)确诊。 结果 2002~2011年10年间该院共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355例,其中呼吸科最多,共54例(15.21%);年龄2 d至78岁;涉及职业广泛,以自由职业与无固定职业者居多(49.86%)。 结论 对需要输血、外科手术、围产保健及性病门诊可疑感染HIV的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是发现HIV/AIDS的重要途径,加强对上述有关人群进行HIV抗体筛查在及早发现HIV/AIDS、避免HIV的医源性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安徽省黄山市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55例综合分析

      2016, 32(7):978.

      摘要 (7739)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安徽省黄山市多家医院抗微生物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总结其数据特点,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方法 收集安徽省黄山市2011~2013年抗微生物ADR报告1 055例,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综合分析系统(ADRCAS),将报告数据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3年黄山市抗微生物药品引起ADR发生最多的年龄在40~<50岁[22.27%(235/1 055)];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多的为胃肠道系统[36.21%(382/1 055)],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23.22%(245/1 055)];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ADR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6.59%(271/1 055)、19.53%(206/1 055)、16.49%(174/1 055)。 结论 临床在使用抗微生物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药物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也要高度警惕该类药物ADR所带来的危害性,注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 重庆市铜梁区中老年妇女宫颈癌感染HPV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6, 32(7):981.

      摘要 (9305)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铜梁区中老年妇女宫颈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并自愿进行妇科检查的40~60岁中老年妇女8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收集和液基细胞学检查,采用原位杂交法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使用肉眼观察法观察宫颈,对宫颈异常者做阴道镜检查,取其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 结果 (1)不同年龄组间HPV阳性率:总HPV感染率为13.8%(113/820),总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2.2%(100/820),随着年龄的增加,总HPV感染率逐渐降低;>50~60岁组总HPV感染率[10.5%(38/362)]及总高危型HPV感染率[9.1%(33/362)]均明显低于40~50岁组[16.4%(75/458)、14.6%(6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段宫颈病变罹患情况: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6例(4.4%),CINⅡ 26例(3.2%),CINⅢ 18例(2.2%),宫颈癌2例(0.2%);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病变的罹患率逐渐降低。(3)不同宫颈病变程度HPV的检出率:宫颈癌HPV阳性检出率最高,随着病变程度的降低,其HPV的检出率逐渐降低。 结论 对该地区中老年妇女宫颈癌HP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可反映不同特征人群宫颈癌HPV感染情况。

    •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6, 32(7):983.

      摘要 (9109) HTML (0) PDF 1.00 M (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科住院且确诊为T2DM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有典型眼底改变再将研究组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根据颈动脉内ITM是否增厚分为ITM正常组和ITM增厚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双眼眼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IMT测量。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MT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患者平均IMT高于NDR组,IMT增厚组患者的DR发生率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T2DM患者的平均IMT高于健康人,其DR与IMT可能存在相关性。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临床观察

      2016, 32(7):986.

      摘要 (9049)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 方法 选择2011~201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HSCT治疗的AML患者40例,分析AML患者HSCT后造血重建、疗效随访情况及总体生存率。 结果 40例患者中,38例植入成功。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粒系重建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14 d,巨核系重建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20 d;随访1~47个月,无病生存27例(67.5%),移植后复发6例,其中auto-HSCT 2例,allo-HSCT 4例(难治性复发2例,非难治性2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7例,其中成功植入6例。接受auto-HSCT 的患者总体生存率(OS)为85.7%,无病生存率(DFS)为78.6%,接受allo-HSCH的患者OS为65.4%,DFS为 61.5%,两组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 结论 auto-HSCT可作为AML患者完全缓解后无供者时的巩固治疗;allo-HSCT复发率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而对于无全相合供者的AML患者,hi-HSCT也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 某二甲医院2014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

      2016, 32(7):990.

      摘要 (888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统计分析某二甲医院2014年住院死亡病例情况,以改进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方法 根据该院2014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信息,以第一诊断为死因进行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院2014年住院患者病死率(1.14%)高于卫生计生委对二甲医院的要求(0.4%);引起死亡的前五种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疾病(54例)、恶性肿瘤(48例)、呼吸系统疾病(45例)、心脏病(17例)、创伤或中毒(11例);死亡病例疾病原因分布基本符合2013年度我国死亡疾病分布,死亡病例类型分布反映了该院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情况;重症监护病房(ICU)、普通病房死亡病例分布反映出该院危重症救治资源使用情况。 结论 该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方面措施逐步完善管理措施,降低骤发危重型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 多西他赛单药及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016, 32(7):993.

      摘要 (9080)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单药及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6例,将其分为联合组(多西他赛加奈达铂)30例和单药组(多西他赛)26例。联合组用药方案:第1天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予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单药组方案: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0.00%(12/30)]高于单药组[30.7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3~4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0.00%(6/30)、11.54%(3/26)]、恶心呕吐发生率[70.00%(21/30)、53.85%(14/26)]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西他赛单药及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化疗药物。

    • 窝沟封闭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防龋效果评价

      2016, 32(7):995.

      摘要 (870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后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效果,探讨窝沟封闭操作防龋的有效性。 方法 2012年1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随机抽取年龄7~9岁健康儿童905名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按是否进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分为观察组(n=631,2 080颗第一恒磨牙)和对照组(n=274,816颗第一恒磨牙)。对观察组2 080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并在封闭后第6、12、24个月进行复查,记录窝沟封闭保留率、患龋率和龋齿降低率,并与未进行窝沟封闭的对照组的816颗第一恒磨牙相比较。 结果 观察组窝沟封闭6、12、24个月后封闭剂的保留率分别为98.08%、93.27%和87.16%,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龋齿降低率分别为89.63%、85.63%和76.09%,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观察组不同时间段患儿患龋率[6个月(0.14%)、12个月(0.75%)、24个月(2.36%)]较对照组(1.34%、5.22%、9.87%)低,且不同时间段观察组组间患龋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窝沟封闭防龋效果显著,但应注意封闭剂早期脱落对防龋效果的影响。

    • 不同减肥教育方式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肥术后患者的影响

      2016, 32(7):998.

      摘要 (8890)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分析个体化与集体化减肥教育对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减肥患者术后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减肥的患者54例。按手术先后次序,将其随机分为个体化教育组(28例)和集体化教育组(26例),观察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标、血脂及遵医行为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结果 两组患者教育后6个月BMI、腰围(WC)、血脂明显低于教育前,而教育后6个月个体化教育组以上3项指标较集体化教育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遵医行为方面,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较教育前遵医行为效果更好,个体化教育组患者教育后6个月遵医行为优于集体化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肥术患者术后实施个体化教育能有效地控制患者体质量及血脂水平,提高遵医行为,较传统的集体化教育模式更具有优越性。

    • 遵义市31381例体检者口腔健康状况分析

      2016, 32(7):1001.

      摘要 (8907)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遵义市31 381名体检者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保健和疾病预防提供基线资料。 方法 对2013~2014年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31 381名人员(20~<60岁)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统计分析龋齿、缺失牙、残根、楔状缺损、牙周健康情况。 结果 该人群总龋齿检出率为28.8%(9 033/31 381),总牙缺失率为 10.6%(3 315/31 381),总残根检出率为9.1%(2 846/31 381),总牙结石检出率为79.9%(25 067/31 381),总楔状缺损检出率为22.3%(7 007/31 381)。女性龋齿检出率、总残根检出率均高于男性,总牙缺失率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40~<60岁)龋齿检出率低于青年组(20~<40岁),牙缺失率、残根检出率及楔状缺损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女性牙周健康状况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该受检人群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预防保健意识较薄弱,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 CT一站式检查对脑血肿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6, 32(7):1004.

      摘要 (26399)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CT一站式检查在脑血肿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行CT平扫并诊断为脑血肿患者50例,均行CT一站式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边缘区及血肿外层区脑CT灌注成像(CTP)参数,即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比较血肿边缘区和外层区的灌注参数差异,并通过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分析血肿的责任血管。 结果 血肿平均体积为(18.83±11.91)mL,其中40例小于30 mL,6例为30~60 mL,4例大于60 mL。CTP显示,血肿边缘区TTP、MTT较外层区延长,CBF、CB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TA显示,23例责任血管,其中8例动脉瘤,4例烟雾病,6例动静脉畸形,5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阴性27例。 结论 CT一站式检查能三维立体显示血肿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责任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综述
    • 锰的雄性生殖毒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16, 32(7):1007.

      摘要 (7534)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恶性胸腔积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6, 32(7):1009.

      摘要 (8767)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肝癌热消融治疗与超声造影研究进展

      2016, 32(7):1012.

      摘要 (9151)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管生成因子-2表达对NSCLC的诊断及其靶向治疗价值

      2016, 32(7):1014.

      摘要 (8880) HTML (0) PDF 1.00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自噬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6, 32(7):1018.

      摘要 (9215)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Legumain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6, 32(7):1021.

      摘要 (10368) HTML (0) PDF 1.00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2016, 32(7):1024.

      摘要 (8344)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肠黏膜屏障损伤与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关系研究进展

      2016, 32(7):1027.

      摘要 (8517) HTML (0) PDF 1.00 M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大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研究现状

      2016, 32(7):1029.

      摘要 (7026)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胰高血糖素样肽1中枢食欲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2016, 32(7):1031.

      摘要 (8507)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研究进展

      2016, 32(7):1035.

      摘要 (8670)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2016, 32(7):1037.

      摘要 (875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性结直肠鳞状细胞癌研究现状

      2016, 32(7):1040.

      摘要 (714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卵巢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6, 32(7):1043.

      摘要 (8484) HTML (0) PDF 1.00 M (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进展

      2016, 32(7):1046.

      摘要 (834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6, 32(7):1048.

      摘要 (8498)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老年人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研究

      2016, 32(7):1052.

      摘要 (701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生存质量情况。 方法 选取2014年1~6 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需行PCI的患者120例,最终有103例纳入研究,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行PCI患者治疗前24 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4个时间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满意程度、疾病的主观认识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评价其生存质量。 结果 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程度等方面,术后1、3、6个月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程度等方面分别与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6, 32(7):1054.

      摘要 (8368)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方法 选取2014年3~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6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子宫松弛度。 结果 A组气腹前后各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气腹后0.5、1.0 h和术毕HR和MA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子宫松弛度评级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优于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是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及抚触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2016, 32(7):1056.

      摘要 (835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该院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的高峰期及抚触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出生的母婴同室中200例胎龄(GA)≥37周、出生体质量(BW)2 500~4 000 g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出生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经皮胆红素值(TcB)及排便情况。 结果 健康足月新生儿于生后第4.58天TcB达高峰;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便初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需持续监测胆红素水平,直至黄疸高峰期后及出院;抚触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

    • 黄芪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

      2016, 32(7):1058.

      摘要 (823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黄芪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水平,PGⅠ/PGⅡ(PGR)值的影响,探讨黄芪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方法 选取2015年1~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黄芪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R值。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GR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PGR值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芪能影响血清PG水平,使PGR值升高,说明黄芪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与PG相关。

    • 大理某院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2016, 32(7):1060.

      摘要 (8230)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在该院就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 方法 对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来该院就诊的813例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女性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率解脲支原体(UU)组所占比例最高(占81.89%),明显高于人型支原体(MH)组及MH、UU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组抗菌药物以多西环素(DOX)、米诺环素(MIN)敏感率最高;耐药率以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环丙沙星(CIP)最高。 结论 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时,应综合分析判断后再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

    • 两种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比较

      2016, 32(7):1062.

      摘要 (8504)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开放性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45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开放性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组(A组,21例)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组(B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及住院费用。 结果 A组手术时间[(186.95±62.48)min]和术后拔管时间[(4.14±1.88)d]均长于B组[(168.71±41.32)min、(3.63±1.66)d],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157.62±130.23)mL]大于B组[(57.71±21.62)mL],术后住院时间[(10.62±3.76)d]长于B组[(8.25±3.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可作为技术成熟医院治疗乳糜尿首选手术方式。

    • 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2016, 32(7):1064.

      摘要 (857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X射线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该院ICU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需行胃造瘘术的危重患者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介入室局部麻醉下予以X射线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对照组在设备齐全的外科手术室行全身麻醉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下进行传统外科胃造瘘术,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麻醉方式、手术时长、术后喂养开始时间、术后营养指标改变、造瘘管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一例死亡。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操作时间[(28.79±6.7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4.21±9.19)min],术后开始喂养时间[(25.20±1.60)h]明显早于对照组[(32.79±4.80)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营养指标改变及造瘘管长期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采取X射线透视下经皮胃造瘘术麻醉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较小,术后喂养开始时间早,而远期疗效与并发症与外科胃造瘘术相仿,值得在ICU重症患者中推广应用。

    •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6, 32(7):1066.

      摘要 (711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心率(HR)、QTc间期、QTd间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扩张早期的血流速度与心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E/A)。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2.5%),HR和QTd均低于对照组,而QTc和E/A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2016, 32(7):1068.

      摘要 (8543)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武隆县长坝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86例获得随访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纳入研究的786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31例)和开腹组(开腹胆囊切除术,255例)。术后随访观察2~9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出现各种并发症共116例(21.8%),开腹组出现各种并发症共75例(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更加安全,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大静封联合胸腺肽艾洛松治疗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2016, 32(7):1070.

      摘要 (8568)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静封联合静脉用胸腺肽和艾洛松局部治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200 mL加盐酸普鲁卡因与维生素C混合静脉滴注,接着静脉用胸腺肽,并局部外用艾洛松、口服抗组胺及神经调节药物;对照组仅口服抗组胺及神经调节药物,外用无极乳膏。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68.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9,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大静封联合静脉用胸腺肽和艾洛松局部治疗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2016, 32(7):1071.

      摘要 (8153)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6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优34例,良33例,可9例,差4例,患者治疗优良率达83.8%(67/80)。临床因素、影像学因素分析表明,患者临床症状、病程、年龄及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论 年龄、临床症状、病程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等都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其中临床症状、病程是独立影响因素,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注意。

    •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2016, 32(7):1073.

      摘要 (8531)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CT增强扫描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率。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各40例。CT组使用腹部CT增强扫描,MRI组使用胰胆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方法对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MRI组患者阳性检出率(90.0%)显著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腹部CT增强扫描,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胎儿室管膜下出血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

      2016, 32(7):1075.

      摘要 (8652)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胎儿颅脑超声检查中室管膜下出血(SHE)时的超声表现、发病病因及临床转归。 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常规颅脑室管膜区域扫查的晚孕胎儿(孕31+~37+周)1 0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颅脑室管膜区域扫查采用胎儿侧脑室切面、双顶径切面、矢状切面、冠状切面等多个切面,主要观察胎儿颅脑尾状核头部和丘脑交界处的室管膜下区域、胎儿侧脑室前角外侧或内侧和(或)体部外侧区域有无病变及声像图表现。 结果 1 000例晚孕胎儿共检出颅脑室管膜下出血(SHE)18例(1.8%,18/1 000),其中孕龄31+~35+周7例(39%,7/18),36~37+周 11例(61%,11/18)。18例SHE 患儿的超声表现为:(1)新鲜出血期(7例):室管膜区域呈边界模糊的高回声;(2)部分液化期(10例):室管膜区域呈高回声、等回声及无回声的混合回声;(3)完全液化期(1例):成囊性无回声。 结论 SHE是早产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之一,产前超声检查可为SHE临床诊断提早提供信息,大大提高了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及颅内出血的治愈率。

    • 胸腔镜与传统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2016, 32(7):1076.

      摘要 (8390)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腔镜组和小切口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 结果 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效果显著,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观察

      2016, 32(7):1078.

      摘要 (829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该院收治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8.06%)低于对照组(1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传统开腹开窗术,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探讨
    •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中的应用

      2016, 32(7):1079.

      摘要 (815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管内导管感染、胃肠道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导管留置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整体及重点部位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ICU脓毒血症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

      2016, 32(7):1082.

      摘要 (839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对ICU脓毒血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3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强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ICU住院时间、白细胞异常时间、发热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白细胞异常时间、发热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加快患者的恢复,对于ICU脓毒血症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必要的。

    • 授权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量控制的影响

      2016, 32(7):1083.

      摘要 (817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量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以授权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对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的认知程度及治疗的依从性、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和透析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透析间期体质量控制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与干体质量的比值、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可将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控制在较理想范围,可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送,从而提高透析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疗效及护理

      2016, 32(7):1086.

      摘要 (8384)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后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若产妇宫缩差再次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产妇仍在胎儿取出后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若产妇功缩仍差,在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针250 μg。两组产妇均给予相应护理。对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24 h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出血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产后出血产妇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并给予相应护理,能够达到快速止血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术前综合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2016, 32(7):1088.

      摘要 (8578)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术前综合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4年1~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外中心收治的 146例拟行CABG术患者分为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实施术前综合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道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后血氧饱和度、监护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在患者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监护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术前综合干预有利于CABG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胃肠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6, 32(7):1089.

      摘要 (8489)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胃肠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取重庆巴南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7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5年5~11月收治的28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胃肠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责任事件、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责任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9%,技术缺陷事件发生率为2.5%,基础护理质量为(83.2±5.4)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为(82.9±6.7)分;观察组分别是0、0、(94.7±3.5)分及(92.6±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差错事件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教学探索
    • 案例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演练在口腔医学本科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实践

      2016, 32(7):1092.

      摘要 (8545)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联合模拟情景演练在口腔医学本科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80名口腔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培训,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方法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2周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实习结束前对职业暴露率和暴露后处置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针刺伤、锐器伤、眼部暴露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案例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演练可有效提高口腔医学本科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效果,提高口腔医学本科生职业防护能力。

    • 云南省临床医学本科“双导师制”教学调查分析

      2016, 32(7):1094.

      摘要 (838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为顺应医学教育改革趋势,抓住时机,提高云南省高校临床医学教育水平,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提出并探索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即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为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各1名,分别负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指导工作。为更好地促进“双导师制”教学体系的形成及导师任务、目标的实现,分别从教师和学生2个层面就“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针对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在完善管理体系、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并切合实际的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

    • 高职高专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6, 32(7):1096.

      摘要 (8150)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既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由于药剂学的特殊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合理设计教材内容,补充前沿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设常规剂型的经典实验和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药剂学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 基于探究式教学的“CGASA”教学模式在《医药市场营销》教改中的实践研究

      2016, 32(7):1098.

      摘要 (8147)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该文在分析《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融入探究式教学思维,根据课程实际,构建了“CGASA”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理念,搭建教学模式,制订课程教学项目的评价标准,并重新修改基于探究式教学的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逐渐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从“知识型”转变为“问题型”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对妇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2016, 32(7):1100.

      摘要 (837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对妇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6月在该院妇科实习的120例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护生均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实习带教,观察组护生在此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使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评价,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等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信息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能提高妇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自我学习能力。

    • >管理科学
    • 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致医疗纠纷的防范

      2016, 32(7):1102.

      摘要 (7578)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所致医疗纠纷的特点,为临床防范提供建议。 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8~2014年受理的36例因患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而诱发的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医疗纠纷多发生在>40~60岁年龄组患者(63.9%,23/36);单次手术后发生不良医疗后果易发生纠纷(72.2%,26/36);术前至术后3 d内死亡易诱发纠纷(63.9%,23/36);二级医院发生不良医疗后果易诱发医疗纠纷(58.3%,21/36)。 结论 术前至术后3 d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黄金时期”,做好术前重要器官功能全面评估、拥有良好的临床诊治及手术技能、防止手术并发症发生、重视履行知情告知义务、提高医疗责任心、提高医院综合医疗水平、及时尸体解剖、加强医疗宣教等有利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癌症患者家属对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的态度和需求调查

      2016, 32(7):1105.

      摘要 (8100) HTML (0) PDF 1.0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家属对于医生告知患者癌症病情等方面的需求,为癌症患者的知情告知提供指导和建议。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遵义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122名癌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 结果 90.2%的家属认为医生应该部分或全部告知癌症诊断,癌症患者家属对诊断告知策略有需求,如告知前需要评估和计划,43.3%~63.9%的家属认为医护人员告知癌症诊断后应给予人文关怀。 结论 家属对告知患者癌症诊断渐趋理性,对告知中的策略和人文关怀有较大需求。

    • 骨科护士岗位管理实践与应用研究

      2016, 32(7):1107.

      摘要 (8199)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骨科护士岗位管理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从2014年4月对骨科护士从护士配备、岗位设置、岗位培训、晋级标准、绩效考核等方面制订方案并实施,统计岗位管理实践前后1年骨科护理质量,对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患者投诉及风险事件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骨科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显著升高,患者、护士、医生对骨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投诉、护理缺陷、输液相关事件、跌倒/坠床、管道滑脱发生率均较实施前减少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士岗位管理有助于提高骨科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性,加强了护理团队建设,提升了护理质量,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促进了骨科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 常规化学全国统一室间质评活动分析

      2016, 32(7):1109.

      摘要 (8582)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进行2015年常规化学专业全国统一室间质评计划,分析并探讨该计划在湖南省实施后的效果及意义。 方法 在2015年第1次室间质评活动时,按照常规化学专业全国统一室间质评计划发放室间质评标本。 结果 参评实验室由400多家跃升至4 000多家;可以单独分组的项目增加了28个方法学;湖南省的独立靶值与十二省的统一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不同靶值计算的各项目能力验证(PT)成绩及格率与其他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开展全国统一的室间质评计划,使得参评实验室数大大增加,靶值更真实可靠,该方式应长期广泛进行。

    • >案例分析
    • 横纹肌溶解症合并急性肾损伤2例报告

      2016, 32(7):1112.

      摘要 (6839)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1例

      2016, 32(7):1114.

      摘要 (682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的CT特征

      2016, 32(7):1115.

      摘要 (8224)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6, 32(7):1117.

      摘要 (8132)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2016, 32(7):1119.

      摘要 (8113)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