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周 宏,刘进才,游 咏,罗光华,谢佩含,杨 娟,董雨岚,卿伟鹏
2017, 33(1):1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初步诊断疑似为缺血性脑卒中的81例患者的高分辨头颅磁共振检查资料,筛选出高度疑似CAA患者,分析图像质量并选择图像质量合格者的资料进行MRI、GRE及SWI序列分析。 结果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及斑块或血栓形态、信号。筛选出的疑似CAA患者颅内脑实质微出血的检出情况,GRE序列与SWI序列检出情况一致性较好,且Kappa值为0.869 5。 结论 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变责任血管,而且对脑内微出血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准确度。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1):21.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欧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例的细菌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2011~2016年欧洲有关人工关节(髋、膝、肩)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文献,统计分析有关假体关节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共有30篇文献入选 ,膝关节和髋关节感染病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肩关节感染以丙酸杆菌最为多见。 结论 成功防治假体周围感染的关键在于多学科团队合作,即需要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骨科医生和创伤外科医生联合采取预防措施和诊断,严格按照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结果,避免增加细菌耐药,合理选择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最终实现根除感染、无痛、保留关节功能。
2017, 33(1):25.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检查阳性率,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392例,所有患者术前连续3 d取中段晨尿行细菌培养,术中取肾盂尿行细菌培养,取出结石后再行结石细菌培养,比较各自培养结果的阳性率。 结果 术中结石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1,P<0.05)。中度以上肾积水患者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3、23.742,P<0.01)。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术中肾盂尿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术前中段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2,P<0.01)。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结合血培养、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结石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综合培养阳性率达76.2%(64/84)。 结论 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上尿路结石患者细菌感染情况。对于可疑感染性结石及明显肾积水患者,联合术中肾盂尿、结石细菌培养,对术后感染的防治更有价值。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建议常规行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
2017, 33(1):27.
摘要:【摘 要】 目的 优化脱甲氧基姜黄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冻干工艺。 方法 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考察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纳米脂质载体冻干粉的影响,并对冻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结果 优化的冻干工艺为:纳米脂质载体乳液中加入5%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摇匀后-80 ℃预冻24 h,升温至-35 ℃,维持16 h;再升温至30 ℃,维持8 h。 结论 采用优选的冻干工艺制得的冻干粉疏松,易分散,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2017, 33(1):3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以50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基本信息,检测血压、腰围、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 baPWV值。应用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研究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以baPWV≥1 400 cm/s作为baPWV异常标准,将受检者分成baPWV正常组和baPWV异常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间各因素是否存在差异。采用TG和HDL值计算TG/HDL值,通过四分位数将TG/HDL分成四组,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baPWV值及baPWV异常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baPWV受年龄、血压、腰围、TG、FBG的影响(P<0.05),其中年龄和血压是主要影响因素。baPWV正常组和异常组间在年龄、体质量、腰围、收缩压、舒张压、LDL、TC、TG、FBG均有差异,其中年龄及血压的组间差异性最大。TG/HDL各分组间baPWV值和baPWV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年龄和血压是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TG/HDL值的增加会增加baPWV异常的发生率。
2017, 33(1):34.
摘要:【摘 要】 目的 应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ICCO)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对36例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进行分组,根据亚低温治疗时间分为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在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即刻,亚低温治疗后24、48 h分别应用PICCO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全心舒张末容积、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排量指数(CI)及左心室收缩指数(LVSI),并在各时间点取静脉血测血浆乳酸水平。 结果 (1)在亚低温治疗后24 h时,与12小时组比较,24小时组患者PICCO参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增加[(1 683±467)dyn·s·cm-5·m2 vs. (1 732±490)dyn·s·cm-5·m2],HR下降[(71±13)次/分vs.(60±14)次/分]及CI降低[(2.6±0.6)L·min-1·m-2 vs.(2.1±0.6)L·min-1·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心舒张末容积及LV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亚低温治疗后48 h时,两组间PICCO参数SVRI、HR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亚低温治疗后24、48 h时,两组乳酸水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排量和HR的下降,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这种影响为非持续性,随着亚低温状态的消除而消失;(2)亚低温持续时间对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氧代谢无影响。
2017, 33(1):3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组Tat蛋白对人脑内皮细胞闭锁蛋白的影响。 方法 采用Weksler′s 方法分离和处理人脑血管内皮细胞。采用一步法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依据Reyes′s法,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闭锁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图像。 结果 重组Tat蛋白可以降低闭锁蛋白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在重组Tat蛋白处理30 min后闭锁蛋白的mRNA水平开始出现明显抑制(P<0.05),重组Tat蛋白处理1、2、6、12、24 h时闭锁蛋白的mRNA水平分别为0.66、0.55、0.58、0.54、0.53,与对照组(重组Tat蛋白处理即刻,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锁蛋白水平在6 h内保持不变,12、24 h时分别为0.71、0.61(P<0.05)。同时,荧光显微镜也观察到了组织学改变。未处理组闭锁蛋白的染色强且均匀。细胞经重组Tat蛋白处理24 h后,闭锁蛋白的染色明显减弱。 结论 重组Tat蛋白能够破坏血-脑脊液屏障的完整性,可以抑制闭锁蛋白的表达。
2017, 33(1):4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生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 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新入职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以护理人员核心能力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共发出130份问卷,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93.85%。 结果 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平均得分(3.92±0.48)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伦理素养(4.31±0.69)分、恪尽职责(4.31±0.66)分、沟通与合作(4.06±0.73)分、关爱(4.03±0.76)分、终身学习(3.84±0.84)分、批判性思考(3.82±0.76)分、一般护理临床技能(3.69±0.72)分、基础生物医学知识(3.18±0.69)分。护理兴趣、毕业后最想在什么机构上班、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无曾参加校内活动、有无曾担任班级职务、有无曾认真完成作业与准备考试、有无曾主动学习与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有关(P<0.05)。且对护理非常有兴趣、毕业后想投身护理工作、经常主动学习是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显著影响因素(P<0.05)。 结论 通过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有效评估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可指导护理规范化培训及护士本、专科教育课程规划,同时为未来医院选拔护士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2017, 33(1):43.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在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该院32例在CT引导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骨肿瘤治疗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该组32例患者疼痛控制率达到90.6%(29/32),产生不良症状患者较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访6~14个月,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肿瘤扩散,未出现放射并发症。 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安全、微创、简便、明显改善疼痛等症状,且易于防护,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2017, 33(1):46.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为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各项功能,提高基层预防接种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宝贝计划”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沙坪坝区人民医院605名接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满意度为91.4%(553/605);接种流程满意度93.1%(563/605);门诊环境满意度90.1%(545/605);短信通知满意度为91.7%(77/84);留观依从性92.4%(559/605);接种安全性100.0%(605/605)。 结论 “宝贝计划”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总体满意度较高,儿童家长对“宝贝计划”接种服务比较认可。
2017, 33(1):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根治术运用改良三角吻合技术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施行的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67例,其中传统三角吻合(Con-DSG组)35例,改良三角吻合(Mod-DSG组)32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住院时间、吻合口大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非计划再次手术等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吻合口直径[(28.7±3.1)mm vs.(29.9±3.1)mm]、消化道重建时间[(19.0±3.1)min vs. (18.9 ±3.0)min]、淋巴结清扫[(17.0±1.9)枚vs.(17.6±2.2)枚]、住院时间[(14.7±5.0)d vs.(13.0±2.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n-DS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n-DSG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od-D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三角吻合技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疗效确切,能使患者获益,值得推广。
2017, 33(1):5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宫颈球囊与催产素联合用于妊娠晚期引产后孕妇宫颈成熟情况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自愿接受引产的160例妊娠晚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通过宫颈安置球囊联用催产素方法进行引产;对照组60例患者使用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 结果 观察组孕妇宫颈成熟率为96.00%(9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80/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35/60);观察组剖宫产率[20.00%(2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粪染、产褥感染、产道损伤、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虽因使用球囊引产有发生球囊脱落、胎儿转位等特殊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安置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较传统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有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未发现临床并发症增多。
2017, 33(1):55.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空气污染尤其是雾霾天气可能对小学生患病情况的影响,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对重庆某地区小学开展健康问卷调查以了解其患病情况,再结合环境监测的各项污染物结果,对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与小学生患病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随着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小学生患病人数也呈增加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PM2.5、PM10、NO2 3种污染物与小学生患病人数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33、0.833、0.933。 结论 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受雾霾影响最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传染病及其他疾病与雾霾各污染物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
2017, 33(1):58.
摘要:
2017, 33(1):8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3D高清腹腔镜治疗腹部外科疾病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应用美国Viking 3D高清腹腔镜行经脐入路手术408例患者手术资料,其中胆囊切除术284例,直肠癌行Dixon术7例,阑尾切除术43例,胃穿孔修补术13例,胰周囊肿剥离术3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肾脏切除术8例。 结果 40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或更换2D腹腔镜操作系统,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传统腹腔镜相当,术后无出血、胆瘘、尿瘘、胰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3~7 d均痊愈出院。 结论 经脐入路3D高清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切口隐秘,符合现代“微创精准”理念,加之3D高清腹腔镜独到的三维立体成像系统,使手术解剖更精确,操作更容易,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9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热敏灸治疗近视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40例(80眼)患有轻度近视在校大学生,年龄17~2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40眼)和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嘱患者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揉天应穴、挤按睛明穴、揉四白穴、轮刮眼眶4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选取风池、足三里、光明、肝俞、肾俞5个穴位进行热敏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观察两组患者视力变化。 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34眼有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24眼有效,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矫正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矫正度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条件下,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治疗近视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2017, 33(1):9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3例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B细胞来源(86.96%)显著高于T细胞来源(13.04%)。临床表现主要为咽痛、咽异物感(65.22%),其次为颈部包块(39.13%)。发病部位主要为扁桃体(73.91%)。23例患者中17例(73.91%)有多次就诊经历,7例(30.43%)经多次活检确诊。 结论 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但误诊率仍较高,应予以重视,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2017, 33(1):9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太宁栓对于内镜下直肠黏膜切除术后显性出血的预防作用。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直肠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共20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于常规术后由肛门塞入1枚太宁栓,每天1次,连用1周,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内镜下治疗。观察2组术后显性出血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术后显性出血率为0(0/100),对照组术后显性出血率为1.90%(2/1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现有条件下,内镜下直肠黏膜切除术后应用太宁栓预防显性出血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效果。
2017, 33(1):9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肺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脑转移性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病理科以神经系统症状而就诊的10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肺腺癌中,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49~68岁;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伴有不自主肢体运动、头皮发麻、肢体乏力等;影像学表现为单发脑实质占位,位于额叶、颞叶和顶叶;病理形态主要为乳头状结构,少量肿瘤呈腺管状或实性团块状,免疫组织化学CK、EMA、CK7、TTF-1、NapsinA强阳性。 结论 单发脑转移性肺腺癌影像学易与原发性脑肿瘤混淆,术前肺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非常重要,最终需要病理确诊,在病理检查中要以特征性形态为基础,辅助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便与脑肿瘤及其他脑转移性肿瘤鉴别。
2017, 33(1):10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及二者的预后关系。 方法 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不同程度CHF患者(无肾功能损害病史)67例,以是否合并HUA为依据,将合并HUA者分为A组(31例),未合并HUA者分为B组(36例)。同期收集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尿酸(BUA)检测,分析HUA与CHF的相关性及二者预后关系。 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在A组中,BUA是CHF的危险因素(OR=4.31,P<0.05);A组患者CHF程度以中度、重度为主(90.32%),而B组患者CHF程度以轻度为主(58.33%),两组CHF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对CHF的预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BUA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其复入院率和死亡率也越高。A组不同CHF程度患者复入院率、死亡率呈递增趋势,组间不同程度CHF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HUA患病率呈正相关,HUA是诱发CHF发生的危险因素,且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后期住院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
2017, 33(1):10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2017, 33(1):10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S)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9例tSAH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CVS,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行无创ICP监测明确ICP,分别于发病6 h、1、3、5、7 d监测CVS及ICP,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39例tSAH患者中有30例患者出现CVS,其中ICP升高患者34例,tSAH患者改良Fisher分级越高,CVS及ICP升高越显著,经相关性分析CVS与ICP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892,P<0.01)。 结论 在tSAH患者临床中治疗,早期控制CVS对降低ICP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2017, 33(1):106.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自制改良上颌平面导板在安氏Ⅱ类伴有深覆牙合、深覆盖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病例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打开咬合、加强上颌磨牙支抗、远中移动尖牙中的作用及矫治效果。 方法 选取该科2010~2016年收治的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磨牙远中关系安氏Ⅱ类拔牙矫治患者20例,在矫治中佩戴自制改良平面导板协助打开咬合,并加强支抗以远中移动上颌尖牙。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改良上颌平面导板能在2~5个月的时间升高后牙打开深覆牙合,并充当支抗,在同期完成了上颌尖牙的远中移动,为患者缩短了2~5个月矫治时间。 结论 改良上颌平面导板矫治效能增多,除了有效地打开咬合,又在同期的远中移动上颌尖牙的过程中加强了支抗,为更有效地内收上颌前牙保存了最大的拔牙间隙,为上下牙合关系的调整创造了最有利条件。
2017, 33(1):10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分析眼科就诊的187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临床特征。 方法 搜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187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 测定、泪液分泌试验(Schimier test)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187例干眼症患者中,男82例,占43.9%;女105例,占56.1%。年龄17~76岁,平均(35.2±16.3)岁。患者主要集中在36~45岁年龄段,有82例,占总人数的43.9%。其次是26~35岁年龄段,有61例,占总人数的32.6%。患者的临床症状中最常见的是眼干涩和视疲劳,分别为161例(86.1%)和153例(81.8%)。职员、工人、公务员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职业。在干眼症的患者中,一部分同时患有眼部伴随疾病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 结论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中青年患者为主。干眼症的发病率具有职业的差异性,并可能与一些眼部伴随疾病或者全身系统性疾病具有相关性。
2017, 33(1):110.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缝线缝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肤切口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切口缝线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 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选择聚丙烯缝线行皮内缝合,B组选择薇乔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C组选择慕丝线行皮内缝合。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异物反应情况、切口裂开情况及患者对皮肤外观满意度等。 结果 B组患者异物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拆线疼痛率发生情况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切口瘢痕形成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瘢痕宽度大于2 mm患者明显多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B、C组,且C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美容缝合方法行皮内缝合时最好选择能拆除的缝线,聚丙烯缝线较薇乔可吸收线、慕丝线瘢痕形成少,美容效果佳,建议在乳腺癌患者手术皮内缝合中推广使用。
2017, 33(1):11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电话随访对抑郁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科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出院的142例抑郁症患者,按具体采用的随访模式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2种随访模式对于改善抑郁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良好率[79.8%(63/79)]明显高于对照组[61.9%(39/63)],而观察组服药依从不良率[6.3%(5/79)]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服药依从性中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下的电话随访较常规电话随访更能有效维持抑郁症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017, 33(1):11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 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4例)。试验组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对照组使用开放式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发生VAP 20例,发生率为27.78%(20/72),对照组发生VAP 34例,发生率为45.95%(3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法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2017, 33(1):11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该院门诊糖调节受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随访组,各40例。其中随访组患者设立教育小组采取建立患者档案,由专门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电话随访的模式,干预其生活方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结果 随访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建立随访体系,可降低糖调节受损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17, 33(1):11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且在出院后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遵医行为。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合理饮食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家庭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 33(1):121.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择该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17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护理和用药指导,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入院时、出院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总胆红素指标,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6个月饮食、运动达标率。 结果 出院6个月观察组饮食、运动达标率分别为83.05%、72.88%,对照组分别为13.79%、8.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FBG、2hPG、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规范化管理,力求异中求同,在矛盾中寻求统一,可提高患者饮食、运动达标率,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措施。
2017, 33(1):123.
摘要:【提 要】 为促进学科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口腔医学生对口腔颌面外科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该院在国家针对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着眼于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改革方案并予以实施。首先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相结合,以种植外科教学作为切入点,先从实践入手,返回理论再到实践的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累积做到以点概面。其次,根据调查后发现,目前国内各大医学院校针对口腔颌面-头颈部显微外科技术大多停留在书本理论教学层面,在此次改革计划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设数字化口腔显微外科实验室,开展大鼠腹主动脉的显微血管吻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本门学科专业的热爱和创新能力。经过阶段性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改革的教学实践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同学对该学科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差距,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17, 33(1):126.
摘要:【提 要】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面对的都是女性病人,涉及到很多隐私和妇产科临床操作,男学生经常遇到女患者不配合问诊和拒绝查体操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他们的临床学习效果。男学生除了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如何熟练掌握妇产科患者问诊和必备的操作技能,是妇产科临床学习的关键。作者将教师标准化病人与模型教学有机结合并运用于临床教学中,发现这种结合更有利于培养男学生对妇产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分析病例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模型教学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2017, 33(1):12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小儿呼吸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该科临床实习的本科和大专生共4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护生45名,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带教模式(传统带教模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带教模式(一对一带教模式),在实习第1周和实习结束前1周从考核成绩、带教教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调查比较。 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带教模式的护生在多方面的实习成绩均有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护生带教教师、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取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017, 33(1):129.
摘要:【提 要】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仅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准入考试,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随着社会、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卫生改革的要求,对目前已实施了17年的执考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因此,国家教育部与医学考试中心提出,从2013年始,逐步通过课题研究、实际认证、实行执考的分段式考试改革。该文对执考的改革做了初步的总结及体会。
2017, 33(1):13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方法以提高带教质量。 方法 选取2015年该院监护室实习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学员14名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导师制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选取2014年本院监护室实习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共1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导师制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培训8周后对其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危重症护理查房进行考核,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员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危重症护理查房成绩及学员满意度。 结果 2015年实习学员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危重症护理查房成绩高于2014年学员成绩,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员的欢迎。 结论 临床导师制结合PBL教学模式是危重症专科护士临床培训的有效途径。
2017, 33(1):134.
摘要:【提 要】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是医学信号处理研究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是该课程中非常重要但又比较抽象的内容。作者采用Mathematica软件设计了一系列动态演示实验,利用这些实验来演示随机过程的生成与特征值估计,并给出了正态随机过程和瑞利随机过程的结果。这些动态演示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2017, 33(1):136.
摘要:【提 要】 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评价体系中适当地引入形成性评价指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系统。首先在大课教学中期通过考易平台进行选择题测试,测试后教师给予及时反馈与讲解,另外在毕博网络教学平台出1~2道讨论题,教师与学生可以做线上线下讨论,教师最终做出点评和总结;其次实验课上根据学生课上听课情况、动手积极与否、操作有无错误、结果是否合理、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师对每次实验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并总结,并在下一次实验课授课前进行统一反馈;再次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讨论课上,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在这三部分教学环节中都使用形成性评价,弥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刘晓微,屈桂琼,尧国勇,李书文,庞永宁,何华荣,张利莉,卢桂环,卢余洲,陈祺棠,翁国庆,黄庆娟
2017, 33(1):137.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将微课教学引入儿科临床理论和操作实践教育,比较分析微课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3~9月在该院进行儿科实习的医学生110名,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名,试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考试成绩,并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微课在儿科临床理论中的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实践考试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微课教学方式满意人数多于不满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课教学有助于儿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017, 33(1):13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显微镜示范教学在牙体牙髓科实习带教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实习的本科生40名,将其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普通组)和显微镜带教组,各20名。分别采用常规椅旁观摩和显微镜示范操作。2周后问卷调查两组对牙体牙髓科基本疾病诊治和操作要点的学习情况,出科前问卷调查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操作技能的评价。 结果 显微镜带教组相比于普通组在龋病诊断、窝洞预备、开髓孔位置、根管疏通预备、根管预备形态、隐裂诊断、树脂充填、根管口定位、根长测量、根管充填这10个方面的学习和操作技能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显微镜示范教学在牙体牙髓科实习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2017, 33(1):142.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效果,完善培训工作,提高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综合能力。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运用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了解2014年度重庆市急诊专科培训班62名护士培训前自评专业综合能力现状。培训结束时,了解62名学员自评专业综合能力情况、急诊专科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培训15个月后,向学员所在单位护理部了解培训效果。 结果 62名学员培训后自评专业综合能力情况、急诊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15个月后其所在单位护理部反馈:学员的教学、科研、临床专科工作能力均有提高。 结论 通过急诊专科护士培训,能提高学员综合能力。
2017, 33(1):144.
摘要:【摘 要】 目的 在临床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如何正确规范地书写病历,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质量。 方法 每周选取1份住院患者运行病历,让学生“找错”后教师进行评讲,3个月后比较教学前后学生书写的病历的评分值。 结果 3个月实习结束后,学生书写的病历的总评分值较实习前的评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项评分值如主诉、现病史等也有明显提升。并且有93.5%(43/46)的学生认同这种方法。 结论 在病历书写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病历书写质量。
2017, 33(1):146.
摘要:【提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比较乐观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个人卫生条件也随之改变。个人卫生意识得到了加强,基本摒弃了封建迷信思想,医学常识得到了基本普及,所以生活中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炎症、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等,人们基本上知道通用药物是什么。然而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与食物的冲突等安全问题。生活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事例。作者对生活中家庭常用药物安全问题及医学用药常识做出初步分析。
2017, 33(1):148.
摘要:【提 要】 探讨如何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角度加强对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管理。通过总结本机构临床试验项目常出现的问题,机构为加强对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管理,开展对项目不同阶段的检查,并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以及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临床试验规范开展。
2017, 33(1):150.
摘要:【提 要】 该文旨在探讨药师门诊审方的作用,提出门诊药师审方的感悟。根据医改的实施现状,加强门诊审方制度的把关作用。应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药师自身素质,运用现代化管理,保证门诊处方的安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2017, 33(1):157.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