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汪应钦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14).
摘要:【提要】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课相关知识,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得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具有很大的难度。随着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或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幕课以其灵活的多媒体终端,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过程,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2017, 33(14):2081.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PCR芯片技术检测壬基酚(NP)暴露对仔鼠海马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探讨NP神经毒性的机制。 方法将交配成功的孕鼠根据妊娠日期分层后随机分配两组,即对照组(溶剂花生油)和NP暴露组[NP 200 mg/(kgd)],每组7只,NP暴露时间为受孕第6天至出生后21 d,提取NP暴露组和对照组出生21 d仔鼠海马组织mRNA,应用大鼠神经毒理PCR芯片有针对性地分析暴露NP仔鼠模型海马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组共有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超过2倍的基因有2个:Gal、Tph1;下调超过2倍的基因有5个:Camk2d、Casp7、Gch1、Trpm1、Tyrp1。其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为Casp7、Gch1;代谢相关基因为Gal、Tph1、Tyrp1;离子转运相关基因为Camk2d、Trpm1。 结论NP能影响仔鼠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可能与神经元物质代谢、细胞凋亡、离子转运等相关基因表达改变密切相关。
2017, 33(14):208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头端定位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5~12月该院收治的拟行周期性静脉滴注化疗药物需置入瓣膜式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4)。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中3、4例因PICC置管过程中穿刺失败而被剔除本试验,最终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腔内心电图行瓣膜式PICC头端定位,对照组予以超声探查行PICC头端定位,置管后两组患者均行胸部X线摄片。比较两组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导管头端异位率、置管所用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头端异位率、置管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瓣膜式PICC头端异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08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及老年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探讨其各自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7 月该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及中心重症监护室(ICU) 中符合中、重度ARDS 柏林定义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大于或等于65 岁的老年组和小于65 岁的中青年组,再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两个亚组。记录患者入院后临床特征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临床特点;单因素分析两组不同预后亚组的一般临床指标,并选择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中、重度ARDS患者的发病诱因均以重症肺炎最多见,分别为59.70%和60.26%,其次为脓毒性休克,分别占17.91%和15.38%,两组发病诱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病死率均显著升高,清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间总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数、血乳酸(Lac)、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中、重度ARDS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OR= 5.888,95%CI:1.184~29.290,P=0.030)及器官功能障碍数(OR=0.060,95%CI:0.005~0.949,P=0.046)。中青年组中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间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数、降钙素原(PCT)水平、Lac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青年中、重度ARDS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OR =1.363,95%CI:1.046~1.778,P=0.022)及SOFA评分(OR=3.672,95%CI:1.069~12.610,P=0.039)。 结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是中青年中、重度ARDS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APACHE Ⅱ评分升高、器官功能障碍数增多是老年中、重度ARDS 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
2017, 33(14):209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蛋白(N-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及p6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30例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cadherin、E-cadherin及p63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阳性表达率情况;同时探讨三者与肿瘤组织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N-cadherin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5.00%及53.3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递增。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CIN组(χ2=4.35、5.17,P<0.05);正常宫颈组与CIN组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E-cadherin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45.00%及8.3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递减,其中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CIN组(χ2=10.97、9.05,P<0.05));正常宫颈组与CIN组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p63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40.00%及6.67%,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递减,其中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CIN组(χ2=4.91、14.43,P<0.05);正常宫颈组与CIN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在宫颈癌组织中,N-cadherin表达与肿瘤组织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E-cadherin和p63则与之不相关(P>0.05)。 结论N-cadherin、E-cadherin及p63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均与宫颈癌的发生、转变密切相关,N-cadherin、E-cadherin及p63可能成为判断和预见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新指标及其有效治疗的新靶点。
2017, 33(14):2095.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行非鼾症手术中运用可视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 方法将中重度OSA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选用德国KAWEI喉镜),B组行可视喉镜气管插管(选用国产UE可视喉镜)。观察并分析两组气管插管时收缩压(S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插管次数、插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插管难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声门暴露分级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后的HR、SBP 明显低于A组,SpO2 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牙齿、牙龈损伤及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OSAS患者行气管插管时选用可视喉镜不仅易于操作,而且具有损伤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等特点,可作为临床OSAS患者行非鼾症手术中较好的插管工具。
2017, 33(14):20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横纹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426例,其中采用传统斜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239例(对照组),采用腹横纹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87例(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切口分别为(1.5±0.3)cm和(3.5±1.4)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0±12.6)mL和(60.0±19.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疼痛时间、自主活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局部肿胀、阴囊血肿、阴囊水肿、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横纹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有效的手术方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 33(14):2100.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了解遵义地区因各型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诊断遵义地区的手足口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对所采集的69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EV71型和CoxA16 型检测,同时采集以上患儿的血液样本进行血生化和血常规等相应的辅助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就诊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感染数间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而住院患儿肠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74.23%)高于门诊患儿、幼儿、婴儿的发病率(25.77%、89.04%、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论是在临床普检还是在大规模流行时,通过采集咽拭子进行FQ-PCR检测,对手足口病的分型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2017, 33(14):210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PMI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骨科治疗的FNF患者78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PMIHR组(n=39)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组(n=39)。其中,THA组行THA治疗,PMIHR组行PMIHR治疗。观察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卧床时间、术后半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PMIHR组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 d 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T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Harris评分与TH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IHR组术后半年优良率为74.36%,THA组术后半年优良率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IH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THA组为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MIHR治疗老年FNF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其疗效与THA一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07.
摘要:【摘要】目的设计并制备出溶出与原研一致且符合产业化生产的伏格列波糖片。 方法进行原辅料相容性实验筛选辅料,并通过筛选考察不同处方工艺对产品成型性、外观、溶出影响,确定最佳处方工艺,成品与市售原研制剂伏格列波糖片在4 种溶出介质中进行累积-溶出曲线对比研究。 结果开发出最优处方,产品与原研伏格列波糖片在4 种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相似,产品质量与原研产品一致。 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靠,具有实际应用可行性。
2017, 33(14):2110.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重庆市主城区(除沙坪坝区外)梅毒筛查有反应性献血者流行态势及其特征,为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重庆市主城区2013~2015年梅毒检测呈有反应性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分析,利用SAS 9.1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3~2015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有反应性率总体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χ2=429.634,P<0.01),2015年下降较明显;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检测有反应性率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84.922,P<0.01),低学历的检出率较高;在不同职业有反应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292,P<0.01),其中农民、自由职业、工人的检出率较高;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50,P<0.01),其中女性的有反应性率较高。不同年龄对比分析看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检测有反应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20.020,P<0.01);在不同年龄与性别有反应性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24.286,P<0.01),35~<45岁检出率较高;在不同动员方式有反应性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91 762.101,P<0.01),个人自愿和互助献血检出率高。 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危献血者在梅毒防治知识上的健康教育,招募低危献血者,加强体检咨询、献血者信息管理、血液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2017, 33(14):2113.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有关集束化护理与VAP的研究,检索日期截至2016年7月1日。2位作者独立提取数据及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2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9 271例患者,其中集束化护理组4 600例,常规护理组4 671例。通过集束化护理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相对危险度(RR)= 0.59,95%CI(0.54,0.65)],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权均数差(WMD)=-5.03 d,95%CI(-6.46,-3.60)]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WMD=-6.33 d,95%CI(-9.21,-3.44)],且同时可降低患者死亡率[RR=0.68,95%CI(0.58,0.79)],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VAP的发生,明显地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其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7, 33(14):211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对不同程度脑水肿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脑血流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合并脑水肿sTBI患者89例作为大骨瓣组,另选同期行常规区域骨瓣开颅手术的合并脑水肿sTBI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总体及不同水肿程度的术后颅内压,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7 d的脑血流情况;同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 结果大骨瓣组术后总体及中重度水肿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总体及重度水肿患者的急性脑膨出、迟发性出血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组总体及不同水肿程度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max)、舒张期流速(Vmin)及平均流速(Vmean)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骨瓣组总体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骨瓣减压均可改善不同程度脑水肿sTBI患者的脑血流量及预后,在中重度水肿的效果较为显著,优于常规区域骨瓣开颅手术。
2017, 33(14):2120.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献血者红细胞参数偏高对单采血小板质量和献血者自身健康的影响。 方法选择单采前红细胞计数(RBC)为5.5×1012~6.5×1012 L-1和血红蛋白(Hb)为160~175 g/L的献血志愿者78例为试验组;另选单采前RBC为3.5×1012~5.5×1012 L-1和Hb为120~160 g/L的献血志愿者92例为对照组。对比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参数及单采血小板血常规恢复情况;观察试验组所捐献的单采血小板质量,对比两组单采血小板合格率的差异。 结果单采前、单采后试验组的RBC、Hb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白细胞计数(W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血红蛋白(MCH)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2周后,红细胞参数偏高献血者参数保持稳定;试验组献血者所捐献的WBC残留量和RBC混入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单采血小板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献血者红细胞参数偏高对单采血小板质量无影响,且血常规参数正常,不影响献血者自身健康。
2017, 33(14):212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黄经不同炮制方法后对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根据不同体质量分为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酒蒸大黄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利用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排便频度试验法对不同的炮制方法下铨水大黄的泻下作用进行观察。将50只合格的雄性Wistar大鼠根据不同的体质量分为阿司匹林组(150 mg/kg)、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酒蒸大黄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利用干酵母进行大鼠发热试验,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解热作用的影响。将50只合格的雄性Wistar大鼠按不同的体质量分为地塞米松片组(20 mg/kg)、生大黄组、酒炒大黄组、酒蒸大黄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利用角叉菜胶使足肿胀法,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抗炎作用的影响。 结果 生大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68.01±12.12)min]、排黑便数[(9.6±2.5)次]与酒炒大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81.31±16.42)min]、排黑便数[(7.7±2.3)个],酒蒸大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70.12±14.46)min]、排黑便数[(7.1±2.2)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大黄组、酒蒸大黄组、酒炒大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明显抑制体温升高的现象,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大黄组、酒蒸大黄组、酒炒大黄组的抗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均有一定影响,但经炮制后大黄的泻下作用明显减弱。
2017, 33(14):212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 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44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患者的相关资料,按RECIST 1. 1版进行疗效评价。患者均接受起始剂量为400 mg/d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口服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的生存统计;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4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4例(9.1%)完全缓解,27例(61.4%)部分缓解,10例(20.2%)疾病稳定,3例(6.8%)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70.5%。全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5个月(95%可信区间:23.8~46.2);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5%、93.1、88.0% 及73.3%。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结论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可以通过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获益。原发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数是影响晚期胃肠间质瘤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
2017, 33(14):2132.
摘要:
2017, 33(14):2134.
摘要:
2017, 33(14):2143.
摘要:
2017, 33(14):2146.
摘要:
2017, 33(14):21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 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甲状腺切除术,其中观察组术中将喉返神经充分暴露并实施保护,对照组未暴露喉返神经。记录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将喉返神经充分暴露并实施保护,能有效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5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卵巢移位与腹膜阴道延长术运用于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仅采用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试验组(80例)患者则在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上采用卵巢移位与腹膜阴道延长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长度测量结果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阴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的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E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卵巢移位与腹膜阴道延长术能显著提高子宫癌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将其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这一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5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德赛恩液体敷料在治疗Wagner 3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 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50例Wagner 3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局部清创基础上,试验组予德赛恩液体敷料湿敷,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山莨菪碱湿敷,每天换药1次,记录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100.0%(26/26)]明显高于对照组[70.8%(17/24)],创面愈合时间[(17.6±3.2)d]短于对照组[(26.3±4.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德赛恩液体敷料用于治疗Wagner 3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2017, 33(14):215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保留胃迷走神经式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近期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胃窦癌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予以保留胃迷走神经式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与对照组(予以传统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近期营养状态。 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留胃迷走神经式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佳,可改善患者近期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59.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替米沙坦与培哚普利对稳定型缺血性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稳定型缺血性冠心病患者7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护理干预和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HbA1c水平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2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HbA1c水平[(5.75±0.28)%]明显低于对照组[(5.88±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13.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与培哚普利均是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冠心病的有效药物,但替米沙坦对患者血清HbA1c的降低作用优于培哚普利,综合疗效更为显著。
2017, 33(14):216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5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Sunny brook面神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Sunny brook面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 brook面神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7, 33(14):21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鞍区肿瘤MRI影像学特点,并利用蝶鞍分区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经MRI检查、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或者临床表现证实的72例鞍区肿瘤患者,按照影像分区进行分析。 结果72例鞍区肿瘤患者中,位于鞍内14例,鞍内及鞍上42例,鞍上10例,鞍旁4例,鞍内及鞍旁1例,鞍旁及鞍上1例。 结论鞍区肿瘤中,鞍内以垂体小腺瘤多见,其次为颅咽管瘤;鞍上以脑膜瘤及颅咽管瘤多见,垂体大腺瘤在鞍内或鞍上常见,有时侵犯鞍旁;颅咽管瘤在鞍上常见,并可向鞍内侵犯;脑膜瘤在鞍上及鞍旁常见;血管瘤在鞍旁常见。
2017, 33(14):216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BRVO并发ME患者17例,共计17只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0.5 mg/0.05 m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同时采用“1+PRN”治疗方案,随诊1年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厚度(CMT)的变化。 结果17例(17眼)BRVO合并ME患者平均注射3.47±2.13次,其中12例患者在末次随诊时ME缓解,并获得低于0.4(Log MAR)的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前、随诊1、2、3、6个月及末次随诊时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分别为0.64±0.21、0.35±0.28、0.31±0.22、0.24±0.17、0.25±0.21、0.25±0.22,术后各随诊时间点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与注药前相比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治疗前、随诊1、2、3、6个月及末次随诊时的平均CMT分别为(591.3±103.9)、(382.7±124.3)、(357.7±73.2)、(313.6±63.9)、(323.1±82.0)、(337.1±142.8)μm,术后各随诊时间点平均CMT与注药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术后各随诊时间点的平均眼压与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可以有效减轻BRVO患者的ME程度,提高患者视功能,短期内安全有效。
2017, 33(14):216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该院眼科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后给予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再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痊愈、复发情况及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术后痊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皮愈合时间、术前裸眼视力及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与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流泪、畏光、结膜下出血、结膜充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痊愈率,降低术后复发率,也能改善术后视力,是理想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方案。
2017, 33(14):2170.
摘要: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术后口服达那唑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术后注射醋酸曲普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后排卵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排卵时间和平均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14.2±3.5)d和(28.9±4.5)d,均早于对照组的(21.6±4.7)d和(36.5±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干涩和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阴道流血和潮热盗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术后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并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疗效相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该院5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改善程度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节段性感觉障碍1例(3.6%);对照组出现节段性感觉障碍5例、切口感染1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共计7例(2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5)。两组均无脑脊液漏、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均有较好疗效,但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优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
2017, 33(14):21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参术生肌汤对肛裂手术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肛肠科行肛裂手术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熏蒸洗浴创口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术生肌汤治疗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后创面横径与纵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积分、创面分泌物量化积分及创面分泌物质地积分。 结果术后第7、11、14 d观察组创面横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1、14 d观察组创面纵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减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1、14 d观察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积分、创面分泌物量化积分及创面分泌物质地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参术生肌汤可明显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肛裂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2017, 33(14):21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排便康复干预措施对功能性便秘(FD)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诊治的76例FD患者,依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排便康复干预措施(腹部按摩、腹部锻炼及排便姿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3周后,干预组便秘严重度评估CSI量表评分和患者便秘生存质量PAC-QOL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部排便康复干预能够减轻患者便秘严重程度,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2017, 33(14):21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环抱式接骨板结合克氏针与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其中A组采用环抱式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患者术后X线片观察骨愈合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较A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临床显效率100.00%,显著优于A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B组未见并发症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空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较环抱式接骨板结合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操作简单,术后稳定,经济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14):21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方法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镇痛方法,观察组给予多模式镇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的评分及术后疼痛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所能达到的角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多模式镇痛可以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017, 33(14):2183.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足月孕妇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与正常女性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分娩的足月孕妇410例(研究组),以及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女性400例(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情况。 结果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足月孕妇产前检测凝血功能和血脂水平对预防分娩时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妊娠期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2017, 33(14):21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检测心肌密度对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80例,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造影,比较左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对应的心肌密度。 结果狭窄程度小于50%及血管狭窄程度为50%~70%的患者心尖部、室间隔前部、左室侧壁的心肌密度与血管无狭窄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0%的患者心尖部、室间隔前部、左室侧壁的心肌密度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56层螺旋CT心脏造影计算心脏相关部位的密度值可以诊断左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有确切的影像学诊断意义。
2017, 33(14):21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过程中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91例,其中,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置钉手术患者42例(试验组),经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49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腰痛程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总时间,比较术前与术后伤椎与相邻椎骨的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椎管直径和计算椎管侵占率。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与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椎体前高压缩比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椎管侵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及椎体前高压缩比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能较好地矫正后凸畸形、重建椎体高度、维持矫正效果和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与常规跨伤椎椎弓根螺钉的治疗效果比较更为有效、安全。
2017, 33(14):218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特点。 方法2015 年1月至2016年12 月该院收集的7 86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采用毛刷采集咽拭子或鼻咽吸取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IFB)、副流感病毒(PIVⅠ、PIVⅡ、PIVⅢ)及腺病毒(AdV)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病毒病原检测。 结果7 86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标本中,3 839例患儿中能至少检测出一种病毒,检出率大约48.8%,其中RSV检出1 668例,占43.4%;其次为副流感病毒(PIVⅠ、PIVⅡ、PIVⅢ)1 095例和流感病毒(IFA、IFB)898例,分别占28.5%和23.4%。不同年龄组病毒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 d至0.5岁组检出率最高。冬春季节为RSV感染主要月份,占85.6%。急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检出率为71.2%,高于另外两者,急性肺炎的病毒检出率仅次于毛细支气管炎,为53.4%。 结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病毒为主要病原,其中RSV和副流感病毒(PIVⅠ、PIVⅡ、PIVⅢ)最为常见。
2017, 33(14):219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性不孕女性生殖道中解脲支原体(Uu)血清型分布情况。 方法选取2015年3~7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11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其宫颈分泌物Uu进行培养,分析输卵管性不孕女性生殖道中Uu血清型分布情况。 结果110例Uu标本中单一血清型为55例(50.00%),其中血清型1占19.09%(21/110),血清型6占10.00%(11/110),血清型8和9均占6.36%(7/110,7/110),血清型2占4.55%(5/110),血清型12占3.64%(4/110);混合血清型为24例(21.82%);未能分型为31例(28.18%)。 结论11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生殖道中Uu以血清型1与血清型6为主,除未能分型的血清型外,混合血清型所占比例也较高。
2017, 33(14):21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常规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内皮功能、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缬沙坦;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收缩压和心率下降幅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和心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NF-α、IL-6、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同时改善患者炎性反应、内皮功能及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017, 33(14):21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均实施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均行MRI常规+增强序列扫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病灶周围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和介入治疗前后吲哚氰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及Child-Pugh评分情况。 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2周内不同时刻的ICGR15和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复发和转移患者的癌灶周围ADC值明显低于未复发和未转移患者,且介入治疗前后ICGR15明显高于未复发和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RI检测病灶周围ADC值与ICGR15、Child-Pugh评分、复发率及转移率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周围肝实质肝硬化/肝纤维化随着病灶周围MRI-ADC值的降低而加重,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也随之升高,患者预后则越差。MRI所测ADC值可用于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7, 33(14):2197.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诊断甲状旁腺疾病的效用,并与其他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经手术确诊的甲状旁腺病变患者104例,共检出病灶134个,对比超声、磁共振成像(MRI)、CT、核素显像诊断敏感性,分析癌与腺瘤相关指标差异,分析超声误、漏诊原因。 结果超声共误诊21例,超声诊断敏感性84.33%(113/134),CT诊断敏感性57.14%(36/63),MRI诊断敏感性48.57%(17/35),核素显像敏感性78.26%(90/115),超声、核素敏感性高于CT、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腺瘤声像图特征评分、最大径平均值、应变率比值、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期最低流速均低于甲状旁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正确的病灶的异位率、最大径平均值均低于误、漏诊病灶,腺癌/囊肿率均高于误、漏诊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定性定位诊断甲状旁腺效用较高,病灶过小、异位是造成误、漏诊的主要原因,超声可获得丰富的影像学信息,敏感性较好。
2017, 33(14):21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2~5月该院收治的疝气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给予腹腔镜下疝气高位结扎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手术护理路径开展配合,比较两组的配合效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建立气腹时间、腔内操作时间、调整术野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在术前访视、术前准备、手术配合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护理路径能够提高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小儿疝气手术的手术效率,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2017, 33(14):220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体位下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导管颈静脉异位手法复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者 68例,依据手术时体位不同,将其分为仰卧组(34例)和坐立组(34例)进行复位。比较两组平均调管时间、复位成功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坐立组一次性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仰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立组平均调管时间[(10.12±3.58)min]和静脉炎发生率(2.94%)明显低于仰卧组[(15.20±2.35)min和2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仰卧位比较,坐立位行 PICC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复位具有成功率高、调管时间短、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2017, 33(14):2203.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均采取调脂、常规抗栓及高流量吸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方式;患者评判标准应用西雅图心绞痛表(SAQ),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和疗效。 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心绞痛稳定项的得分为(78.26±9.44)分、(89.11±10.32)分,心绞痛发作项的得分分别为(85.12±11.53)分、(93.25±12.56)分,疾病的认知程度项的得分分别为(58.55±12.37)分、(72.17±14.5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研究组出现心绞痛患者4例(9.09%),无一例患者出现再次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而对照组出现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者分别为 8例(18.18%)、3例(6.82%)和4例(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及预后。
2017, 33(14):220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呼吸训练对经电视胸腔镜行肺结节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经电视胸腔镜行肺结节切除手术的患者44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2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研究组同时给予系统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 结果术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系统呼吸训练应用于经电视胸腔镜行肺结节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2017, 33(14):22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1.43%,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6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29%)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7, 33(14):2209.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2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探讨相关护理策略。 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44例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研究组给予Roux-en-Y吻合,对照组给予毕Ⅱ式吻合;同时,在血糖监测方面,两组患者均给予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变化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oux-en-Y吻合重建在血糖变化情况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毕Ⅱ式吻合;手术之后应当重视患者的合理护理,以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状况,促进其快速康复。
2017, 33(14):221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面对面授课、电话交谈及自学3种干预方法对对帕金森病(PD)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出院的PD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分为3组,每组30例,面授组采用面对面授课形式;电话组采用电话交流方式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有针对性为患者制订康复锻炼计划;自学组只给予健康指导手册。干预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干预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面授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均高于电话组和自学组,电话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服药依从性高于自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面对面授课和电话交谈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均能提高PD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面授干预起效快,效果明显,但是需要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长期持续进行。
2017, 33(14):2213.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多元三阶段教学模式在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呼吸内科实习医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课堂培养阶段、临床实习前阶段、临床实习期阶段三个阶段内选择性地联合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对照组仅采用LBL传统教学模式。1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对实习医生管理过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完成《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量表)测评,评价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 结果实习期试验组共管理过86名患者,而对照组共管理62名患者,在患者基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均P>0.05),在对自身疾病了解程度及对疾病好转期待程度上试验组管理的患者较对照组高(均P<0.05);行SEGUE量表考核,试验组的沟通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成绩以良好及优秀居多,占比70%,而对照组成绩以不及格及及格居多,占比80%。在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结束问诊5个维度上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得分更高(P<0.05),其中在信息收集这一维度上表现更突出。 结论多元三阶段教学模式应用于医患沟通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沟通技能,还能激发学习兴趣,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2017, 33(14):2216.
摘要:【提要】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针对心理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课时较少,学生兴趣不够,且对该门课程不够重视,不同教研室分别教学,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未紧贴心理学的专业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一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面的变革,以使本课程更适合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及本专业的思考理解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研究的前沿。
2017, 33(14):2217.
摘要:【提要】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中国于21世纪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目前我国老年医学的教学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能够规范化培养出优秀的老年病科住院医师是当前医疗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培训医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老年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将枯燥的学习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合理地将PBL教学方法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提高培训质量,为其尽早适应老年医学科的临床工作,完成培训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7, 33(14):2219.
摘要:【提要】目前微信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工具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临床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工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其应用于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复习讨论等诸多环节,通过双向了解、沟通,达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建立临床教学的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微信通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灵活性,利用平台提供及时及个体化的指导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医学生对临床知识学习和掌握。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信平台也有其局限性,临床教师应根据微信平台的特点灵活对学生施教。
2017, 33(14):2222.
摘要:【提要】中国的MBBS项目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在全英文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留学生数量增加、质量良莠不齐等也给各医学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MBBS项目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展望发展趋势,为各医学院校MBBS项目教育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2017, 33(14):2226.
摘要:【提要】为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结合放射护理岗位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影像学护理检查全周期的护理服务流程和人文关怀。采用岗位管理责任制,针对检查流程,分析制定放射护理人文关怀需求管理对策。结合放射科护理工作特点,结合危重患者检查需求,加强检查全周期护理服务及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得到改善。放射护理作为护理管理焦点,应尤其注重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服务,做好放射检查全周期护理服务及人文关怀,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2017, 33(14):22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消化科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 “提高消化科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为主题,对活动前后该院消化科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数据分析,制订相应的对策、改进办法并组织实施。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消化科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由活动前的20.65%降低至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消化科输血申请单不合格率,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输血安全,并且提高消化科的团队能力。
2017, 33(14):223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骨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活动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及根因分析法分析原因,运用柏拉图进行要因分析;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根据“5WIH”拟定对策并实施。 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0.46%下降到0.10%。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团队协作精神。
2017, 33(14):2233.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表格提高重症监护室(ICU)低年资护士(ICU工作经历1年以内)交接班质量。 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ICU低年资护士(对照组)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成立质控小组,针对问题,制订SBAR交接班表和使用流程,并于2016年1~6月(干预组)实施,比较两组漏交率、重复交接率、交接班满意率及交接班时间,评价SBAR沟通方式表格使用后的效果。 结果干预组漏交率[8.9%(16/180)]、重复交接率[0.6%(1/180)]、交接班时间[(8.5±2.1)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交接班满意率[92.8%(167/18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7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BAR交接班表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ICU低年资护士交接班的质量,促进了低年资护士的快速成长。
2017, 33(14):223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QCC小组,调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性及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对QCC活动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手卫生依从性由21.82%上升至45.33%,手卫生正确性由52.54%增加至93.22%,知晓率由77.81%增加至9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前后、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4个手卫生时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开展QCC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手卫生依从性在开展QCC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QCC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种较好的管理工具。
2017, 33(14):2238.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总结重庆西南铝医院院前急救情况及本辖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情况,分析本辖区院前急救现状。 方法选取重庆西南铝医院2010年11月至2016年10月急诊科“120”出诊心脏呼吸骤停及其他猝死患者312例,按现场是否正在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LS)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施加BLS组和未施加BLS组;调查本辖区居民院前急救培训情况。 结果急诊科“120”出诊心脏呼吸骤停及其他猝死患者312例中,出诊前曾施加有效BLS患者4例,最终心肺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为50.00%;院前未施加BLS 308例,最终心肺复苏成功11例,成功率为3.57%;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名受访者中接受过院前急救培训的有8名,院前急救培训率为1.6%。 结论该院“120”出诊前,现场能够提供BLS的案例很少,多数普通居民由于未接受过院前急救培训,未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给后续急救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多数患者最终死亡,这就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教育部门、民众及社会各界协同作战,大力推广BLS技术的应用。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汪应钦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