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3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从典型病例探讨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 相关新进展*

      2017, 33(17):2577.

      摘要 (9179) HTML (0) PDF 1.43 M (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玻璃化冷冻D3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与冷冻囊胚的临床结局比较*

      2017, 33(17):2580.

      摘要 (8923) HTML (0) PDF 709.48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玻璃化冷冻D3卵裂期胚胎复苏后继续序贯培养至囊胚移植与玻璃化冷冻囊胚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生殖中心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完成的囊胚移植周期158例,其中玻璃化冻融囊胚复苏后移植109个周期(A组),玻璃化冷冻D3卵裂期胚胎复苏行序贯培养至囊胚后再移植49个周期(B组),比较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及早期流产率等指标。结果A组109个周期中196枚囊胚复苏,168枚囊胚存活,复苏率为85.71%(168/196),获得可移植囊胚101个,种植率为39.39%(65/165),49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48.51%(49/101),早期流产率为10.20%(5/49)。B组49个周期中D3卵裂期胚胎175枚,167枚D3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复苏率为95.43%(167/175);其中40个周期共形成囊胚69枚用于移植,有9个周期未形成囊胚而取消移植,囊胚形成率为41.32%(69/167),种植率为31.88%(22/69),获得临床妊娠周期18个,妊娠率为45.00%(18/40),早期流产率为11.11%(2/18)。A组囊胚复苏率明显低于B组D3卵裂期胚胎复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囊胚可能是玻璃化冷冻胚胎的较好阶段,玻璃化冷冻囊胚复苏移植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但D3卵裂期胚胎冻融后体外序贯培养至囊胚阶段移植需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谨慎开展。

    • 胶原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纯化兔肺成纤维细胞*

      2017, 33(17):2584.

      摘要 (9302) HTML (0) PDF 1.82 M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酶消化组织块结合法分离纯化新生兔肺成纤维细胞。方法取新生兔肺,剪成组织块,用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进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分离纯化肺成纤维细胞,然后进行原代、传代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组织块贴壁培养2d,镜下可见组织块周边有少量长梭形细胞逸出,4d时组织块周围有大量细胞爬出,生长迅速,7d时接近融合,9d时高度融合。传代2次后杂细胞基本去除,细胞活性状态较好的为1~4代。5~6代后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下降,细胞出现逐渐老化现象。结论Ⅳ型胶原酶轻度消化后结合组织块贴壁法是一种较为可靠快速的肺成纤维细胞分离纯化培养方法,使用该法可获得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活性较好的肺成纤维细胞。

    • α-突触核蛋白与安神醒脑中药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

      2017, 33(17):2588.

      摘要 (8412) HTML (0) PDF 612.67 K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与安神醒脑中药(如葛根素、大黄酚、熊去氧胆酸)有效成分的相互作用,考察药物与α-突触核蛋白之间的结合状态。方法通过荧光滴定法研究α-突触核蛋白与安神醒脑中药的相互作用,利用scatchard方程对荧光数据进行分析,获得α-突触核蛋白-药物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结果分别加入葛根素、大黄酚、熊去氧胆酸后,α-突触核蛋白的荧光强度均逐渐降低,发射峰位置未发生位移。反之葛根素、大黄酚、熊去氧胆酸的荧光强度在加入α-突触核蛋白后逐渐升高。通过蛋白质荧光数据获得的葛根素、大黄酚、熊去氧胆酸与α-突触核蛋白复合物KD值分别为0.3685×10-5、2.7782×10-5、0.3172×10-5mol/L,通过药物荧光数据获得的KD值与其基本一致。结论葛根素、大黄酚、熊去氧胆酸分别与α-突触核蛋白存在结合作用,从而猝灭α-突触核蛋白的荧光,其中熊去氧胆酸与α-突触核蛋白的结合作用较强。

    • IL-13PGE2PGI2通过PKC通路活化肝星形细胞参与肝脏纤维化作用研究*

      2017, 33(17):2591.

      摘要 (9006) HTML (0) PDF 1.39 M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白介素-13(IL-13)、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PGI2)在肝星形细胞(HSCs)参与肝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蛋白激酶C(PKC)活性检测和BrdU检测,检测了IL-13、PGE2和PGI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人HSCs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以及对细胞活性及PKC活性的影响,另外,通过加入PKC的激动剂和抑制剂来研究其对TGF-β1和PDGF表达的影响。结果IL-13、PGE2和PGI2显著提升了TGF-β1和PDGF在人HSCs中的表达量及分泌量,同时也提高了HSCs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在IL-13、PGE2和PGI2的任何一个治疗组中,PKC的活性也得到明显增高。通过ELISA、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发现PKC的激动剂12-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PMA)明显提高了HSCs中TGF-β1和PDGF的表达量和分泌量,而PKC抑制剂钙磷酸蛋白(CalphostinC)则与此相反。同时,PMA促进HSCs的增殖活性,而CalphostinC则对HSCs的增殖产生抑制。结论IL-13、PGE2和PGI2可能通过活化PKC来刺激人HSCs的增殖及合成并释放TGF-β1和PDGF,促进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 UrocortinⅠ预处理增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钙敏感性

      2017, 33(17):2596.

      摘要 (9098) HTML (0) PDF 688.57 K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UrocortinⅠ(UCNⅠ)调控成年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钙离子敏感性受体(CaSR)表达的变化。方法离体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37℃95%O2+5%CO2培养箱中持续培养7h)、UCNⅠ组、缺氧/复氧组[I/R组,正常培养0.5h+UCNⅠ(1×10-8mol/L)0.5h、缺氧4.0h、复氧2.0h]、5-羟葵酸(5-HD)+UrocortinⅠ组[5-HD+UCNⅠ组,5-HD(5×10-9mol/L)和UCNⅠ(1×10-8mol/L)依次处理0.5h后缺氧4h、复氧2h]。复氧结束即刻收集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aSR的表达。结果UCNⅠ组和I/R组CaSR表达量较NOR组明显增加,I/R组较UCNⅠ组表达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HD+UCNⅠ组CaSR表达量高于NOR组,但低于UCN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离体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CaSR表达可受UCNⅠ调控减低,UCNⅠ升高CaSR效应可部分被5-HD逆转,表明了UCNⅠ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导致腺苷三磷酸(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

    • 江津区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调查*

      2017, 33(17):2599.

      摘要 (8810) HTML (0) PDF 577.18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江津区农村经济条件中等的2个镇,从中抽取600名65岁及以上农村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所调查对象平均年龄(72.88±5.73)岁;其中男357名(59.50%);江津本地户籍575名(95.83%);小学及以下文化540名(90.00%);已婚341名(56.83%);农业劳动者536名(89.33%);购买城乡居民医保者558名(93.00%);家庭年人均收入(6185.05±5996.76)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知晓率为10.83%。男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知晓率(14.01%)高于女性(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98,P=0.00;χ2=23.09,P=0.00;χ2=11.44,P=0.01)。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性别(OR=2.32,95%CI1.23~4.38,P=0.01)和文化程度(初中OR=3.33,95%CI1.58~6.99,P=0.00;高中OR=7.14,95%CI1.42~35.85,P=0.02)。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结合老年人的自身特点,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宣传方式,提高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知晓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

    • 2014—2016年某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调查与分析*

      2017, 33(17):2603.

      摘要 (8771) HTML (0) PDF 415.73 K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014—2016年该院临床药师参与的临床会诊工作和效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模式、提高会诊意见采纳率做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该院2014—2016年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2399例病例,从会诊类型、会诊目的、会诊意见采纳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临床药师参与的会诊数量逐年上升,会诊类型主要为科间会诊;会诊目的以抗菌药物会诊为主,会诊比例由2014年的96.45%下降为2016年的86.65%,其他药物会诊比例由2014年的2.84%上升至2016年的7.25%,药物不良反应会诊比例由2014年的0.71%上升至2016年的6.10%;对比排名前十位的内、外科会诊科室,会诊意见接受率为97.8%、95.8%。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加会诊的数量逐年增多,会诊目的不再局限于抗菌药物的会诊,其他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的会诊比例明显增加。外科对抗菌药物会诊的需求较内科更多,内科对其他药物会诊的需求较外科更多,内、外科对会诊意见的采纳率均较高。临床药师可根据内、外科会诊的特点,在明确会诊目的的前提下,发挥有效的会诊作用,提高会诊意见采纳率。

    • 显微镜和腹腔镜治疗围青春期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

      2017, 33(17):2605.

      摘要 (9223) HTML (0) PDF 596.52 K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围青春期儿童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指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围青春期患儿4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组34例和显微镜下腹股沟管外精索静脉结扎组15例。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儿术后睾丸鞘膜积液发生、保留精索内动脉情况、睾丸体积恢复、胃肠道恢复时间、复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两组患儿在术后住院时间、睾丸体积恢复、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睾丸鞘膜积液发生、保留精索动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围青春期儿童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方面考虑,显微镜下保留动脉、淋巴管的精索静脉结扎术优于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

    • 通天口服液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

      2017, 33(17):2609.

      摘要 (8840) HTML (0) PDF 1.20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通天口服液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WanFangData、VIP和CNKI等数据库,搜索通天口服液、钙拮抗剂、通天口服液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偏头痛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RCT,包括12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钙拮抗剂组相比,通天口服液治疗偏头痛的显效率更高(OR=1.53,95%CI1.14~2.04,P=0.004)。与单用通天口服液或者单用钙拮抗剂相比,通天口服液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偏头痛的显效率均较高(OR=3.96,95%CI2.72~5.78,P<0.00001;OR=3.67,95%CI2.03~6.64,P<0.0001)。与单一用药相比,两药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循证医学分析表明通天口服液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优于单一使用钙拮抗剂或通天口服液。

    • 社会认知理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干预效果分析

      2017, 33(17):2613.

      摘要 (8410) HTML (0) PDF 455.34 K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社会认知理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该院16个科室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一院区的科室作为对照组,二院区的科室作为试验组(一院区与二院区相距2km)。观察比较两组经过半年的干预后在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正确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基线调查: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度仅为30%~40%;手卫生依从性仅为43%、手卫生正确率也仅为47%,说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的意识、态度、行为甚至医院的政策环境等都有待提高。对照组干预后的情况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卫生知识掌握、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方面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认知方面、环境方面、行为方面的干预对手卫生依从性均有促进作用(P<0.05)。结论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S100β蛋白和

      2017, 33(17):2616.

      摘要 (8934) HTML (0) PDF 465.08 K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对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观察,ASAⅠ~Ⅲ级。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随机分组法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参照组单独采用全身麻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术中2h(T2)、术后24h(T3)、术后72h(T4)采集患者静脉血进行S100β蛋白含量测定,并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对患者的POCD发生率进行评估,观察检测结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苏醒期躁动次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期间的麻黄碱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的POCD发生率、S100β蛋白浓度均较高,但研究组术中及术后的POCD发生率、S100β蛋白浓度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麻醉时间,研究组苏醒期躁动次数、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期间的麻黄碱用量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虽延长了麻醉时间,但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可以降低POCD、苏醒期躁动发生率。S100β蛋白反映中枢神经损伤程度,对评估POCD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胃癌、癌旁组织及胃溃疡中的

      2017, 33(17):2619.

      摘要 (8475) HTML (0) PDF 436.12 K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胃癌、癌旁组织及胃溃疡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胃癌及胃溃疡的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MMP-14、MMP-2、TI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14及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均比癌旁组织及胃溃疡组织中阳性表达高(P<0.05);胃癌组织中TIMP-2的阳性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及胃溃疡组织中阳性表达低(P<0.05);MMP-2阳性表达情况与MMP-14呈正相关(r=0.15,P>0.05);TIMP-2表达情况与MMP-14、MMP-2呈负相关(r=-0.21、-0.36;P<0.05);MMP-14、MMP-2及TIMP-2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存在相关性(P<0.05);阳性表达率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TIMP-2与MMP-2存在抑制和被抑制的关系,TIMP-2与MMP-14也可能存在对抗作用,三者表达失衡可能是胃癌转移的原因,可作为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 肺部真菌感染123例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2017, 33(17):2622.

      摘要 (10416) HTML (0) PDF 584.24 K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明确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时机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筛选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2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指南将其分别归入拟诊组、临床诊断组和确诊组,比较各组转归,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肺部真菌感染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3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拟诊63例,临床诊断57例,确诊3例。92.7%有基础疾病,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123例患者全部接受抗真菌治疗,其中单药治疗96例(78.0%),多药治疗27例(22.0%)。治疗后病情好转68例(55.3%),死亡29例(23.6%),其他26例(21.1%);拟诊组、临床诊断组、确诊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9.1%、28.1%、3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及侵袭性操作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高血压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低蛋白血症及侵袭性操作可作为评价肺部真菌感染预后的主要指标。

    • 肝内胆管结石应用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疗效比较

      2017, 33(17):2625.

      摘要 (8755) HTML (0) PDF 434.24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肝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手术情况、复发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优良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创伤小等特点,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认知行为疗法对煤工尘肺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 33(17):2628.

      摘要 (8787) HTML (0) PDF 507.98 K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煤工尘肺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6年10月调查的重庆天府矿业公司存在心理障碍的213例煤工尘肺患者随机分为CBT治疗组、一般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CBT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评定和比较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CBT治疗组煤工尘肺心理障碍患者治疗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一般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治疗对煤工尘肺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有较好疗效。

    • 重症脑外科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

      2017, 33(17):2631.

      摘要 (8761) HTML (0) PDF 427.33 K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外科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荣昌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46例重症脑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术后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45例重症脑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和测量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天,术后第1、2周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观察术前1d、术后第1、2周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天,术后第1、2周4个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一种无创性、简单、易行的营养支持方式,术后尽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综述
    • 脑电图在抽动障碍儿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7, 33(17):2634.

      摘要 (10153) HTML (0) PDF 491.42 K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17, 33(17):2636.

      摘要 (7185) HTML (0) PDF 665.48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结肠慢传输便秘外科治疗及展望

      2017, 33(17):2639.

      摘要 (8675) HTML (0) PDF 620.04 K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键词】便秘;结肠疾病;外科治疗;腹腔镜检查;综述

    • 孕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共识

      2017, 33(17):2642.

      摘要 (6820) HTML (0) PDF 498.68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键词】链球菌感染;链球菌属;孕妇;综述

    • >临床研究
    • 重庆地区住院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2017, 33(17):2645.

      摘要 (6851) HTML (0) PDF 513.63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临床诊疗现状,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生早期临床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收集的患儿66例,其中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A组)43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组(B组)2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临床表现上,B组患者呕吐发生率(39.1%)高于A组(16.3%),B组患者呕血发生率(40.4%)高于A组(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黑便、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指标中,B组血红蛋白水平(中位数96g/L)明显低于A组(中位数125g/L);B组清蛋白水平(中位数39.4g/L)明显低于A组(中位数4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上,两组选择标准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儿童发生呕吐、呕血、贫血、低清蛋白血症需警惕合并消化性溃疡,临床中应严密监测,避免消化道大出血等危重状况发生。

    • 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2017, 33(17):2647.

      摘要 (8190) HTML (0) PDF 358.06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170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为NAFLD组,150例单纯高血压为非NAFLD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DBP、TG、HDL-C是老年高血压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需加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 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17, 33(17):2649.

      摘要 (8490) HTML (0) PDF 1.05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肾鳞状细胞癌容易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肾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被误诊的肾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病例1行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病理结果提示:左肾盂鳞状细胞癌,输尿管断端鳞状细胞癌浸润。病例2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累及肾周脂肪,肾盂及输尿管未见累及。2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病例1术后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病例2术后4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原发性肾脏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包块的鳞状细胞癌影像学并不敏感,输尿管镜及软镜下取组织活检也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 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血压特点

      2017, 33(17):2652.

      摘要 (8149) HTML (0) PDF 506.83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24h动态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压,观察其血压变化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86例,按疾病类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2例,为肾功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观察组94例,为合并CKD患者。动态监测每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和夜间SBP、DBP的平均值,测定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夜间观察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间血压和平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SBP负荷值、夜间SBP和DBP负荷值、24h平均血压负荷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间DBP负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CKD的老年患者血压特点为血压负荷高,夜间血压明显升高,血压节律异常,临床应重视其血压特点,科学用药。

    • 滋阴活血清热解毒法结合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2017, 33(17):2654.

      摘要 (6752) HTML (0) PDF 530.63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清热解毒法结合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的67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作滋阴活血清热解毒法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明显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症状及肾功能、降低血糖、尿蛋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西医结合滋阴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 33(17):2656.

      摘要 (8466) HTML (0) PDF 578.23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表(IPROS)、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BPRS、IPROS、SSP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状的改善,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 加长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疗效

      2017, 33(17):2658.

      摘要 (8422) HTML (0) PDF 534.83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52例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PFLP治疗的有24例(PFLP组),采用PFN治疗的有28例(PFN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5.26±2.54)个月,两组在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Harris髓关节评分标准,术后PFLP组和PFN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下不稳定骨折,采用PFLP与PFN治疗临床效果相当,但PFN内固定术有切口更小及术中出血量较少的优势。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 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 33(17):2661.

      摘要 (8442) HTML (0) PDF 563.41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心肌肌钙蛋白T(cTnT)、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肌标志物cTnT、NT-proBNP及IL-6水平均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并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效果观察

      2017, 33(17):2663.

      摘要 (8461) HTML (0) PDF 555.75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肛瘘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方法切开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的切除缝合术治疗后治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后遗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采用改进的切除缝合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较为理想。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2017, 33(17):2665.

      摘要 (8312) HTML (0) PDF 503.57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呈贡地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CHF入院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街道为基本单元,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例)及对照组(n=51例)。该院专科医生与呈贡6个街道社区全科医生分工合作对观察组患者运用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回访模式进行管理,将两组患者CHF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化药物使用率、生活质量、再次入院率等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化药物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入院治疗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患者实施慢性病系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疾病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及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入院治疗概率。

    •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7, 33(17):2668.

      摘要 (6873) HTML (0) PDF 343.16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到该院心血管科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48例,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进行处理,观察组利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78%(62/74)]低于观察组[93.24%(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七氟烷用于开颅术全身麻醉 维持效果比较

      2017, 33(17):2670.

      摘要 (8283) HTML (0) PDF 571.16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或丙泊酚用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全麻)维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Ⅳ级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68例,将其分为七氟烷组(观察组,n=36)和丙泊酚组(对照组,n=32)。两组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0.04~0.05mg/kg、维库溴铵0.10~0.15mg/kg和舒芬太尼0.15~0.20μg/kg进行全麻诱导,在给患者插入气管导管后再采用瑞芬太尼加七氟烷或丙泊酚用于维持患者的全麻。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患者入室15min时(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刺激最强时(T2)、出手术室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术毕麻醉恢复后意识清醒了的人数、清醒时间和术毕安静程度。结果两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患者开颅手术的需要,且在T0、T1、T2、T3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在术毕麻醉恢复后,观察组患者意识清醒人数、清醒时间和术毕安静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维持患者的全麻,患者的麻醉恢复效果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恢复效果更优。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研究

      2017, 33(17):2672.

      摘要 (7869) HTML (0) PDF 566.4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采用心脏超声进行检查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脏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E峰值大幅度低于对照组受检者,同时E/A值也大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峰值大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能有效评价患者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明确诊断和评估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未知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护理教学体系建设及核心要素构建*

      2017, 33(17):2675.

      摘要 (7991) HTML (0) PDF 936.55 K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利用“护理卫生营”管理模式在层级管理、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加强综合医院护理教育管理规范化建设,形成综合医院护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模板,遴选医院教育管理体系核心组成要素,在综合医院建设适合医院发展,符合国家、军队建设要求的护理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护理教育训练制度组成、护理教育训练组织要求及相关工作人员职责方面,形成符合医院发展和贴近临床护理实际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制度,确立建设标准,保证教学管理及实施的质量,为推进医院护理整体建设、增强护理队伍专业素质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教育训练管理点位设计及实践*

      2017, 33(17):2677.

      摘要 (8025) HTML (0) PDF 549.53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综合医院护理团队教育训练是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专业护士队伍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能,是实现优质服务和良好履行护士职责的重要保障。护理卫生营管理模式是军队医院按照国家医疗卫生政策要求,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主动适应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而创新推出的“军事化架构、专业化建设、实战化训练、规范化管理、绩效化考核”“五位一体”岗位管理模式,此管理模式在军队综合医院的建立和应用,对行政管理、教育训练、科研创新和护理团队建设都带来了新的变革和管理活力,在大型综合医院建立院科级分层培训体系,根据建设需求设计搭建管理平台,为提高护理团队专业技术实力创造有利条件。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护理师资管控点位设计及实践*

      2017, 33(17):2679.

      摘要 (8194) HTML (0) PDF 510.80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是积累理论知识和促使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对接的重要环节。综合医院承担临床护理教学任务,在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尚无国家、地区统一的教学标准和纲领性文件,在国家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及军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对综合医院承担教学任务及具备相应职称人员在临床护理继续教育方面有明确要求,对师资队伍建设、专科护士和相应职称人员完成培训及教学任务有制定考核标准,综合临床护理教学特点,结合临床护理教学实践,基于护理卫生营管理模式下,如何强化护理师资队伍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我院在确立临床护理教员资质、加强专科护士认证、建立临床护理专科基地、加强护理队伍分层继续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实力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有效推进临床护理队伍及护理质量建设。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年资制培训体系核心内容设计及管理*

      2017, 33(17):2681.

      摘要 (8198) HTML (0) PDF 496.88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是结合国家护理管理岗位管理及改革需要推出的创新管理模式,借鉴军队整建制管理体系建设及层级特点,搭建行政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护理学科建设体系,设置护理队伍层级,加强护理队伍实力建设及管理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因此,如何依托此模式进行临床护理教育、专科护理培训、加强岗位能力建设是实施护理继续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以护理年资为基点的护理核心内容培训体系,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取得效果。

    • >护理探讨
    • 舒适护理在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中的应用

      2017, 33(17):2684.

      摘要 (7955) HTML (0) PDF 577.37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在该院健康体检部使用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仪的2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100例,舒适组以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理论框架,实施舒适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体检者眼底照相时的瞳孔大小及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舒适组体检者眼底照相时瞳孔大于或等于3.3mm的人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过程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降低免散瞳数字眼底照相仪中体检者的不适感,提高就医满意度,获得更佳的眼底图片质量。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17, 33(17):2686.

      摘要 (8506) HTML (0) PDF 616.72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100例甲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心理、饮食和用药等护理方式。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3.5±1.9)d]与对照组住院时间[(6.1±2.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护理评分[(89.7±11.6)分]与对照组护理评分[(68.1±5.9)分]相比较,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满意度评分[(96.3±3.9)分]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71.4±2.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甲亢患者时,应对心理状况多加重视,结合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无痛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干预

      2017, 33(17):2688.

      摘要 (8042) HTML (0) PDF 619.3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行胃肠息肉切除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320例胃肠息肉患者在无痛内镜下进行氩气刀切除息肉,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两组分别采取术前检查、评估、用药物及配件的准备、肠道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320例胃肠息肉切除成功率达到了100%,未发生相关的治疗并发症,试验组更减少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和不良反应,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论术前认真评估患者,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按照手术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加强观察和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手术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

      2017, 33(17):2690.

      摘要 (8020) HTML (0) PDF 497.45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155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9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7%,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能增强患者的护理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教学探索
    • 病理生理学引导式LBL教学改革探索*

      2017, 33(17):2693.

      摘要 (8479) HTML (0) PDF 371.45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病理生理学作为沟通临床和基础之间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偏大。改革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通过问题引导、病例展示、图片视频、网络反馈、理论与虚拟实验结合等方式能有效地弥补传统LBL教学的缺点,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导式LBL教学模式应逐渐成为现阶段本科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 医学生器官捐献和移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分析*

      2017, 33(17):2695.

      摘要 (7934) HTML (0) PDF 561.20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既是潜在的器官捐献人也是潜在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我国的医学生所掌握的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知识不够全面,器官捐献意愿总体较低,难以发挥其带头和主力军作用,亟待加强器官捐献和移植教育,提高其捐献认知、意愿和态度。该文以医学生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认知现状为基础,探讨了器官捐献和移植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课内外相结合,多样化教育方式的建议,以期为医学生的器官捐献和移植教育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

    • “微课”在生理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2017, 33(17):2697.

      摘要 (8206) HTML (0) PDF 563.01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生理学是医学生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其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该课程具有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抽象性强、涉及内容多等特点。为了有效提高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临床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可以将“微课”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得到有效改革,提高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该文主要分析“微课”的具体概念和内容,并且探索将“微课”应用于生理学教学中的方法,为教师进行生理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

    • OIA教学设计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17):2699.

      摘要 (6804) HTML (0) PDF 568.84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OIA教学设计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该校2014级38名护理专业学生,采用设定教学目标(Outcomes)、活化教学方法(Instruction)、多元教学评价(Assessment)即OIA的教学设计框架实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结果学生实践技能综合考核成绩为(84.88±7.32)分,优良率为78.94%(30/38);学生对实践教学设计、社区见习必要性、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的赞同率及满意度均在90%以上;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研能力。结论采用OIA的教学设计框架指导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

    • 对我国潜水医学技士培训体系的思考*

      2017, 33(17):2701.

      摘要 (7836) HTML (0) PDF 577.17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潜水技术和潜水装备的发展,潜水现场对潜水医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的潜水医生数量不能满足当前的潜水作业需求。因此,潜水医学技士(DMT)应运而生。DMT指接受过潜水医学和现场医疗急救技能培训,具备在潜水现场,包括水下或加压舱内对伤病潜水员实施医疗救护的潜水员。但是,DMT的职责和任务与潜水医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点也体现在DMT的培训上。该文对DMT的分级培训、参训人员条件、培训的内容和考核要求提出几点看法旨在提升我国DMT培训人员的素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DMT培训模式,早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 中医院校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2017, 33(17):2703.

      摘要 (7485) HTML (0) PDF 559.72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本文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探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传统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势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对典型的示教片进行图像采集,并应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较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强、教学质量高的优势;采集的图像知识点典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该校医学寄生虫学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对实验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 ACCT联合PBL教学法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2017, 33(17):2705.

      摘要 (8389) HTML (0) PDF 561.76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临床带教过程中,以案例情景模拟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到该科临床实习护生共66人,按实习教学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讲授教学,观察组应用医学情景模拟(ACC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教学。教学后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量表(CTDI-CV)测量教学后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实施ACCT+PBL教学后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明显提高,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T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 慕课在体内药物分析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初探*

      2017, 33(17):2707.

      摘要 (6924) HTML (0) PDF 585.71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内源性物质质与量的分析方法学。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开放教育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自身特点,开展该课程的MOOC建设与应用,不仅丰富媒体教学资源,激发研究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药学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探索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 关于本科生医学遗传学多基因病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 33(17):2709.

      摘要 (7956) HTML (0) PDF 928.53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多基因遗传病是医学遗传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该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多基因病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特点、再发风险进行了讨论。提出任意两个个体婚配的子代,其性状变异是以两个亲本性状平均值为众数的正态分布(如果个体数量足够大),并可以从群体的易患性个体频率和易患性人员数两个方面来理解、考察多基因病等数量性状的传递特点。文中还提出由于双基因遗传病是一类特殊的、较简单的多基因病,可以和经典的多基因病对比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演示恰当的图表,并以原发性高血压和三联阴性乳腺癌为例,探讨了多基因病的遗传本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教研室集体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评价*

      2017, 33(17):2714.

      摘要 (8103) HTML (0) PDF 378.28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确保有效备课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取在该院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2012级医学影像班74人作为对照组,2013级影像班87人作为观察组,普外科作为试点教研室,实习结束对该教研室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评价,以及实习生出科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出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研室按照规范化的集体备课,开拓教师教学思路,促使教师间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 PDCA教学模式在门诊采血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2017, 33(17):2716.

      摘要 (7937) HTML (0) PDF 365.51 K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PDCA带教模式在提高门诊采血室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血源性传染病暴露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该院门诊采血室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成传统组(24名)和试验组(26名),传统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PDCA教学法对护生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和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传统组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率为25.00%,满意度为70.83%,试验组护生的职业暴露率为0,满意度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实习护生的职业风险,同时提高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深受护生的好评。

    • 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7, 33(17):2718.

      摘要 (7055) HTML (0) PDF 348.13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网络在线学习允许学生与真实的情景互动,设计复杂和现实的问题。网络教学里真实情境学习环境的应用深化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甚至享受在线模拟真实情景。教育活动利用尸检病理为基础建立临床场景和临床联系。通过各种教育策略的有效利用,设计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活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死记硬背,提高了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临床推理能力。

    • >管理科学
    •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显著作用*

      2017, 33(17):2720.

      摘要 (7962) HTML (0) PDF 549.82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实施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前后的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45例,对其有效控制时间、发出报告时间、民众满意度及检验误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后的有效控制时间、发出报告时间、民众满意度、检验误差率明显低于实施防控措施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防控作用,能有效减少风险的发生,显著提高民众的满意度。

    • 神农架林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2017, 33(17):2722.

      摘要 (7916) HTML (0) PDF 550.96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神农架林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的分布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确定精准扶贫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神农架林区2016年精准扶贫的因病致贫返贫居民户资料,制订统一的现场调查问卷,抽取因病致贫返贫192户285人开展面访式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调查的285人贫困人口中,慢性病患者197人(69.12%)、意外伤害61人(21.40%)、先天及发育异常27人(9.47%);因病致贫返贫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劳动力丧失、防病知识缺乏、自然环境高寒、交通条件制约,直接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意外伤害和先天及发育异常。结论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围绕各类因病致贫返贫对象及其目标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治理体系,高效实施精准扶贫。

    • 运用健康巡讲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情况分析

      2017, 33(17):2725.

      摘要 (8285) HTML (0) PDF 766.35 K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总结开展健康巡讲活动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长效开展。对江津区近年来健康巡讲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系统归纳,与其他地区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取长补短。通过健全机制、组建专家库、群众“点菜”、丰富讲座形式、录像收集资料、媒体宣传营造氛围等方式,保质保量开展区级健康巡讲,强化区、镇、村三级健康教育服务水平,带动镇级巡讲和村社区院坝宣讲。健康巡讲是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讲座常态化开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总结经验做法对持续改进相关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

    • 护理纠纷原因的多元化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2017, 33(17):2728.

      摘要 (7824) HTML (0) PDF 620.50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需求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医疗纠纷尤其是护理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而护理纠纷的诱发因素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该文针对护理纠纷原因的多元化特征,分别从医疗体制和制度、医护队伍和患者(及其家属)等3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护理纠纷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制度体制、医护人员和社会媒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护理纠纷具体预防和处理措施的制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药物电子说明书对纠正电子医嘱缺陷的影响探究

      2017, 33(17):2730.

      摘要 (7892) HTML (0) PDF 417.77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药物电子说明书对纠正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影响。方法秘书班护士在过新开医嘱时,凡新开药物,都要在护士工作站信息系统增设的药物电子说明书,在医嘱未确认执行前,点击医嘱中药物,鼠标右击,选择“药品查看信息”进入,界面下面出现“说明书”。点击“说明书”进入“药品说明书”,内容包括:通用名、汉语拼音、主要成分、化学名称、性状、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相互作用、储藏和全部。及时发现医嘱缺陷,报告医生,及时更改医嘱。结果观察组在医嘱缺陷类别中,分别在配伍不当、浓度不适宜、溶酶使用不当、滴注时间控制不当、用药途径选择错误、用药次数错误、超剂量用药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每次正确执行医嘱平均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电子说明书在电子医嘱把控质量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方便快捷。

    • >案例分析
    • 以持续低氧血症为表现的新生儿心肌病1例

      2017, 33(17):2732.

      摘要 (7992) HTML (0) PDF 413.84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胃双幽门畸形1例

      2017, 33(17):2733.

      摘要 (6715) HTML (0) PDF 442.27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小细胞肺癌胃转移1例

      2017, 33(17):2734.

      摘要 (6559) HTML (0) PDF 449.49 K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晚期妊娠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1例

      2017, 33(17):2735.

      摘要 (9788) HTML (0) PDF 374.83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