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3卷第1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认知功能障碍专题
    • 维持自噬稳态: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新策略*

      2017, 33(18):2737.

      摘要 (8729) HTML (0) PDF 552.36 K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贺桂琼,神经病学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首届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重庆市第二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科委科技咨询专家库专家,全球神经科学会、中国神经科学会、中国解剖学会、重庆市神经科学会会员,重庆市解剖学会常务理事,JAlzheimer、ExpNeurol、Synapse等杂志审稿专家。主要从事认知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项,作为指导老师指导研究生获NSFC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8项。发表论著60余篇,21篇论文被SCI收录(最高IF为15.6);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参编专著2部;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进展*

      2017, 33(18):2740.

      摘要 (8948) HTML (0) PDF 742.95 K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吕洋,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重庆市老年病科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曾先后留学德国、美国和法国。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抗衰老研究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西部老年医学中心联盟副主席,重庆市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副会长,重庆市老年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副会长,重庆市老年学学会老年保健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老年神经与心理疾病(癫痫和认知障碍)的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14项,主持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卫计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参)编著作10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2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6篇,参与指南共识撰写1篇。

    • 不同阶段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症状与诊断方法新进展*

      2017, 33(18):2745.

      摘要 (8980) HTML (0) PDF 983.80 K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巴茂文,医学博士,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老龄化医学中心临床学习1年。尤其擅长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精通帕金森病脑起搏器(DBS)术前评估、术后药物调整与DBS程控配合;擅长帕金森病与老年性痴呆临床大数据建立及临床转化医学研究。多次荣获烟台毓璜顶医院中青年技术标兵。主编《帕金森病与运动并发症临床新进展》一书。发表帕金森病与运动并发症方面的文章40余篇,SCI文章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请专利2项。

    •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2017, 33(18):2749.

      摘要 (8930) HTML (0) PDF 866.75 K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李放,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科研处主任,老年科副主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抗衰老研究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老年病学系青年委员。主要致力于老年期认知障碍、老年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承担省部级、局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11篇,核心期刊论文16篇。

    • 记忆痕迹细胞和记忆提取的研究进展

      2017, 33(18):2755.

      摘要 (8717) HTML (0) PDF 555.81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余维华,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归国学者。在重庆医科大学神科学研究中心工作,2007年获得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16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癫痫和耐药性癫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属于国内知名癫痫专家王学峰教授团队重要骨干成员。主持了重庆市科委面上项目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基金等多种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因其在癫痫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011年以第二完成人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参与发表SCI论文10余篇,包括癫痫学术界的权威杂志Epilepsia。2010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指导研究生6名,已经毕业3名;指导的硕士生均获得2014、2015和2016年度优秀硕士毕业学位论文,毕业研究生均已发表SCI论文。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赴美国德州大学休斯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1年,学习电生理技术,参与发表在ClinInvest(IF为13.765)和BrJPharmaco(IF为4.99)杂志论文各1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电生理基础。对癫痫的发病机制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

    •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

      2017, 33(18):2757.

      摘要 (8607) HTML (0) PDF 458.93 K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李小凤,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1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纽约上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访问学习,2007年获得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10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研修半年,2016年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老龄研究所研修临床研究1年。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年,研究方向: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诊治。主持院级、市级、国家级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7, 33(18):2760.

      摘要 (8658) HTML (0) PDF 537.89 K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童林艳,199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6年5月升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眩晕的研究。

    • >论著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

      2017, 33(18):2763.

      摘要 (12618) HTML (0) PDF 446.98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符合老年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rTMS联合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225mg/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75~225mg/d)联合伪刺激治疗。两组患者连续观察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周末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末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平均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较单一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更优,能较快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多种金属全冠修复对犬牙龈细胞Ki67表达的影响*

      2017, 33(18):2766.

      摘要 (8649) HTML (0) PDF 699.44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检测钴铬合金、银钯合金及纯钛金属全冠修复后犬牙龈细胞中Ki67基因mRNA的表达,观察3种金属材料全冠修复对牙龈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5只健康成年雄性实验犬,将每只犬的牙弓分为4个区,以每只犬的尖牙为实验对象,分别行钴铬合金(A组)、银钯合金(B组)及纯钛(C组)金属全冠修复,第4区为空白对照(D组);于修复前及修复后1、2、3个月采集尖牙牙龈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牙龈细胞中Ki67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修复后1个月,A、B组Ki67基因mRNA的表达均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Ki67基因mRNA的表达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3个月,A、B、C组Ki67基因mRNA的表达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和银钯合金会短暂引起牙龈细胞异常增殖,而纯钛不会导致牙龈细胞异常增殖。

    • 重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C反应蛋白血糖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2017, 33(18):2769.

      摘要 (8547) HTML (0) PDF 553.80 K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WB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3例HFMD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普通病例组(53例)及重型病例组(30例),另外选择同期38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三组儿童血清PA、清蛋白、CRP、血糖及外周血WB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病例组的PA、清蛋白、CRP、血糖和外周血WBC水平分别为(208.94±30.59)mg/L、(35.45±6.76)g/L、(31.15±10.65)mg/L、(6.23±1.37)mmol/L、(9.54±4.26)×109L-1,重型病例组分别为(184.07±40.55)mg/L、(32.20±5.26)g/L、(35.26±14.21)mg/L、(7.61±2.85)mmol/L、(11.52±3.93)×109L-1,对照组分别为(223.58±30.83)mg/L、(37.84±8.32)g/L、(7.92±4.25)mg/L、(5.47±1.65)mmol/L、(8.86±3.84)×109L-1。普通病例组患儿血清PA、血糖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病例组患儿血清PA、清蛋白、外周血WBC、血糖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病例组患儿血清PA、清蛋白、血糖及外周血WBC水平与普通病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清蛋白、血糖、外周血WBC及CRP可作为HFMD炎性反应参考指标用于辅助诊断HFMD,PA、清蛋白、血糖及外周血WBC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伤复宁巴布膏中水杨酸甲酯含量

      2017, 33(18):2772.

      摘要 (8465) HTML (0) PDF 433.15 K (1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测定复方伤复宁巴布膏中水杨酸甲酯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HPLC,采用C184.6mm×150.0mm色谱柱,经过试验以乙腈-0.1%冰乙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05nm,柱温为25℃。结果水杨酸甲酯在0.02225~1.11240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1×107X-65561(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3%,相对标准偏差为0.95%,回收率良好。样品中水杨酸甲酯含量平均值为3.3522mg/g。结论HPLC科学、简便、准确,能有效测定复方伤复宁巴布膏中水杨酸甲酯含量。

    •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指标KT/Vurea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

      2017, 33(18):2775.

      摘要 (8968) HTML (0) PDF 430.99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6年3月该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72例,根据透析充分与否将患者分为透析充分组(42例,KT/Vurea≥1.7)和透析不充分组(30例,KT/Vurea<1.7),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例等差异,分析透析充分性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心胸比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指标KT/Vurea与NT-pro-BNP、心胸比例、NYHA评分呈负相关(r=-0.390、-0.258、-0.554,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385,P<0.01)。结论透析充分性指标KT/Vurea与心功能评估相关指标关系密切,透析充分性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心功能。

    • 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

      2017, 33(18):2777.

      摘要 (7114) HTML (0) PDF 453.41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采用鼻内镜下吸切割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腺样体残留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腺样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鼻内镜下吸切割器切除腺样体肥大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 均匀设计法优选白芷炮制工艺研究

      2017, 33(18):2780.

      摘要 (8618) HTML (0) PDF 494.58 K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均匀设计法优选白芷炮制最佳工艺,为白芷炮制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欧前胡素(C16H14O4)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U7(76)均匀设计法对软化温度、软化时间、真空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白芷最佳炮制条件。结果白芷最佳炮制工艺为:软化温度60℃、软化时间60min、真空时间4min,切片,60℃烘干。结论本研究为白芷炮制工艺提供了依据,并制定了较规范的炮制工艺及技术参数。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与右美托咪定抑制全身麻醉拔管期呛咳反应效果比较

      2017, 33(18):2782.

      摘要 (8641) HTML (0) PDF 453.71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表面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与右美托咪定抑制全身麻醉拔管期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L组气管导管前1/2和套囊表面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约2g);D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液状石蜡并从气管插管后至手术结束前30min持续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气管导管表面涂抹液状石蜡。观察三组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1min(T2)和拔管后2min(T3)的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并跟踪随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和D组患者拔管期中、重度呛咳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期L组和D组有创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C组拔管期有创MAP和HR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和D组拔管期有创MAP和HR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右美托咪定均能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拔管期呛咳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较右美托咪定更能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患者疾病感知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2017, 33(18):2785.

      摘要 (8145) HTML (0) PDF 441.90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或其家属的疾病感知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8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5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疾病感知水平调查,根据其感知水平高低分为低水平组(112例)、中水平组(117例)、高水平组(11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对三组患者进行测评。患者出院后1、3个月门诊随访,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量表评定。分析三组间神经功能评分与感知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降低,ADL评分均有提高,高水平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最高,中水平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均优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或其家属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感知程度影响预后,疾病感知水平高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

    •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2017, 33(18):2788.

      摘要 (8454) HTML (0) PDF 430.36 K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在化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对血小板计数、免疫指标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该院收治的80例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疗同步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每组40例。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同时观察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化疗中血小板降低至3~4度的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后T细胞亚群分析各项免疫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客观有效率(85.0%)优于对照组(7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泛期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同步使用脾多肽注射液能降低化疗相关血液毒性,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

    • 扬州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状况调查

      2017, 33(18):2791.

      摘要 (8318) HTML (0) PDF 526.40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状况,防止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2014年选取扬州市1035名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填写《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监测信息表》,采集肛拭子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1035名调查对象中检出沙门菌14株,带菌率为1.35%,分布在5个血清群。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的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带菌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扬州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率较高,存在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隐患。建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健康监管力度,确保居民食品安全。

    • 靶点穿刺技术在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

      2017, 33(18):2793.

      摘要 (8522) HTML (0) PDF 1008.68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靶点穿刺技术在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确定腰椎间盘游离的不同类型,术前制订麻醉计划,术中采用靶点穿刺技术,术后复查磁共振成像(MRI)。结果56例患者共行经皮脊柱内镜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56次。在56次穿刺中,55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例穿刺角度偏小,经及时调整后成功到位。56例患者中,1例发生术中硬膜撕裂,术中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动态观察,未出现脑脊液漏;1例术中神经根袖损伤,术后并发患肢麻木、无力,经营养神经、加强锻炼等对症支持治疗,3个月后逐渐好转;1例发生手术椎间隙感染,经严格卧床、使用合理抗生素治疗,1.5个月后病情痊愈。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2.5~15.0个月,平均(8.6±1.3)个月。术前功能障碍指数(ODI)为81.5±12.5,术后末次随访ODI为10.4±5.1,92.9%(52/56)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髓核游离的方向和部位采用靶点穿刺技术,有助于椎间孔镜手术的成功开展,该技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

    • >综述
    • miRNAs在心脏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

      2017, 33(18):2796.

      摘要 (8158) HTML (0) PDF 526.81 K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大蒜素药理作用及药用制剂研究进展*

      2017, 33(18):2799.

      摘要 (7956) HTML (0) PDF 665.36 K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研究进展

      2017, 33(18):2802.

      摘要 (7946) HTML (0) PDF 625.03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2017, 33(18):2805.

      摘要 (8121) HTML (0) PDF 643.36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期糖尿病与脂肪因子参与的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7, 33(18):2810.

      摘要 (7887) HTML (0) PDF 435.87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治进展

      2017, 33(18):2812.

      摘要 (7903) HTML (0) PDF 649.03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分期及环周切缘相关预测中的准确性*

      2017, 33(18):2815.

      摘要 (8463) HTML (0) PDF 945.27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分期及环周切缘(CRM)相关预测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直肠癌病例39例,术前1~3周均接受MRI检查。将MRI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磁共振T分期总的准确性进行计算。评估每个T分期阶段的CRM相关预测和N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MRI和组织学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使用加权κ统计进行评估。结果39例患者病理T分期:T1期4例,T2期12例,T3期19例,T4期4例。病理N分期:N0期24例,N1期12例,N2期3例。涉及CRM的病理发现有10例:T3期肿瘤7例,T4期肿瘤3例。T分期的总体MRI准确率为92.3%{?资=0.85[95%可信区间(CI):0.74~0.96]}。各T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T2期肿瘤,94.8%、93.8%、95.7%、93.8%和95.7%;T3期肿瘤,92.3%、94.7%、94.7%、94.7%和94.7%;T4期肿瘤,97.4%、75.0%、100.0%、100.0%和97.2%。预测CRM准确率为94.8%(?资=0.86),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0.0%、96.5%、90.0%和96.5%。在N分期的准确率为64.1%(?资=0.4),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73.3%、58.3%、52.3%、77.8%。结论MRI被证明是对直肠癌分期和参与CRM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 输尿管镜碎石无管化的临床观察

      2017, 33(18):2818.

      摘要 (8191) HTML (0) PDF 523.64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单发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后,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37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处理单发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后,不留置支架管,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均一期碎石取石成功,术后患者无明显腰痛、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等并发症,2例(5.4%)术后当天有低热(温度低于38.0℃);6例(16.2%)术后有肉眼血尿,1d后消失。术后复查肾-输尿管-膀胱摄影X线片,无阳性结石影。结论经选择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单发性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不必常规留置支架管,可减少患者的不适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 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18):2820.

      摘要 (8057) HTML (0) PDF 547.92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靶控输注技术(TCI)应用于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00例需要麻醉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TCI静脉注射异丙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2种麻醉方式对麻醉药使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儿苏醒时间、异丙酚使用量、拔管时间、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CI进行小儿麻醉能够平稳控制麻醉药使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维超声评价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2017, 33(18):2822.

      摘要 (6733) HTML (0) PDF 567.75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常规及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结构性心脏病(SHD)的效果,评价经食管超声在S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心脏外科确诊的SHD患者84例,术前均采用经胸及经食管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结果经胸超声、经食管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风湿性心脏病符合率均为100.0%,经食管超声诊断SHD的检出率(96.4%)高于经胸超声(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超声测量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容积(LAV)、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均低于经胸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诊断SHD价值较高,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瓣穿孔、瓣裂、肌束异常敏感性较高的情况。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2017, 33(18):2824.

      摘要 (6670) HTML (0) PDF 549.84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寻找应对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140例,剔除双胎2例,其余138例作为产后出血组,随机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年龄、孕周、胎儿体质量、孕次、产次、羊水量及各产程时间。结果两组孕周、胎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羊水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潜伏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组产妇活跃期,宫口开大3~5cm时间,第一、二、三产程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加强孕期、产程管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 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修复牙周炎缺损牙的临床效果

      2017, 33(18):2826.

      摘要 (7941) HTML (0) PDF 539.04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修复牙周炎缺损牙的临床效果,探讨牙周炎缺损牙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牙周炎缺损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患牙123颗)和对照组(60例,患牙130颗)。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高强纤维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牙周情况和牙齿松动情况。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度(AL)均较前一时间段检测值明显降低;且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的PD、A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菌斑指数(PL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PL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的PL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松动牙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松动牙齿合计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结扎丝牙周夹板固定治疗,采用复合树脂高强纤维修复牙周炎缺损牙对患牙牙周情况的改善效果和对松动牙齿的固定效果更佳,效果显著。

    • 双介入栓塞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18):2828.

      摘要 (7882) HTML (0) PDF 530.32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双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予以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予以分析。结果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患者的静脉压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静脉压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年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46例脾功能亢进有所改善,术后血小板基本无异常;术后1周38例患者予以胃镜复查,23例无曲张,5例有少量腹水,1例术后2周存在轻微出血。随访1年显示有2例患者再出血。结论应用双介入栓塞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功能亢进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运动疗法对某社区高血压人群体质量指数及血压的影响

      2017, 33(18):2830.

      摘要 (7908) HTML (0) PDF 326.03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从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人群中抽取315例患者,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运动组(进行规律运动,158例)和对照组(生活方式不变,157例),观察1年后,比较两组的BMI和血压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后BMI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组血压、BMI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的BMI和血压水平有积极意义。

    • 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临床效果

      2017, 33(18):2832.

      摘要 (8072) HTML (0) PDF 522.38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及缺失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观察组(47例,63颗患牙)和对照组(53例,79颗患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操作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牙龈轻度萎缩、意外崩瓷、过度角化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牙感染、松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技术治疗比较,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 动脉血乳酸水平与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预后的关系

      2017, 33(18):2834.

      摘要 (7743) HTML (0) PDF 339.0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81例,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8例)和生存组(73例),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束后0.5~4.0、>4.0~8.0、>8.0~12.0、>12.0~16.0、>16.0~20.0、>20.0~24.0h各个时间段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时间段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动脉血乳酸值在手术结束后0.5~4.0h为(3.35±1.54)mmol/L,在其后各时间段内呈持续升高趋势,至大于20.0~24.0h时达(11.04±3.96)mmol/L。而生存组在术后0.5~4.0h内为(2.31±0.89)mmol/L,在大于4.0~8.0h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8.0~12.0h恢复到(2.02±0.53)mmol/L,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死亡事件与动脉血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12)。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监测可以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预后作出有效评估,持续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是预测术后死亡的有效指标。

    • 丁苯酞剂量差异辅助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 33(18):2836.

      摘要 (8058) HTML (0) PDF 529.27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剂量差异辅助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丁苯酞辅助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治疗后hs-CRP和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丁苯酞辅助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调节hs-CRP和MMP-9水平。

    • 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7, 33(18):2838.

      摘要 (9757) HTML (0) PDF 328.10 K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25例妊娠高血压孕妇(第一组)、25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第二组)及同期在该院接受检查的25例非妊娠健康妇女(第三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D-二聚体及相关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第一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第二、三组,且第二组高于第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第二、三组显著缩短,且第二组短于第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相关指标检测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妇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孕妇的妊娠安全性。

    • 过敏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分析

      2017, 33(18):2840.

      摘要 (7966) HTML (0) PDF 342.39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肺炎(HP)患儿的病史(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及爱好)、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提高对H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11例HP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H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11例(100.00%),气促8例(72.73%),咳痰7例(63.64%),胸闷6例(54.55%);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正常肺功能2例;高分辨率CT检查显示,磨玻璃影4例,小结节样改变3例,斑片影1例,局限性空气残留并形成马赛克征1例,小叶间隔增厚1例,正常1例。结论HP的诊断较困难,目前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改变、X射线或高分辨率CT变化及免疫学检查等方法,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

    • 肥胖对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影响

      2017, 33(18):2842.

      摘要 (8229) HTML (0) PDF 323.16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肥胖对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AP)发病的影响,探讨肥胖与CA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30例肥胖男性CAP患者为肥胖CAP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30例CAP患者为CAP组及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和白细胞计数;并将肥胖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CAP组患者的体质量、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160、19.380、7.109、7.577、6.443,P<0.05);肥胖CAP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AP组(F=3.464,P<0.05)。肥胖CAP组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CAP组显著增多(F=24.590,P<0.05),卵磷脂小体密度较对照组和CAP组显著下降(F=29.060,P<0.05)。BMI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s=0.342,P<0.01),与卵磷脂小体密度无相关性(rs=0.256,P>0.05)。结论肥胖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在CA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男性发生CAP的一个高风险因素。

    •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对比分析

      2017, 33(18):2844.

      摘要 (8030) HTML (0) PDF 335.67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未知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创新设计*

      2017, 33(18):2846.

      摘要 (8254) HTML (0) PDF 909.25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专家简介】杜慧敏,博士在读,主管护师,历任护理部助理员、门诊部副主任、本院JCI标准认证准备等级医院评审执行办公室成员;担任重庆市护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委、重庆医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医院管理、护理教育;完成科研课题5项;参编专著3部;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优秀网络课程三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撰写论文40余篇。 先后获得解放军总后勤部征文二等奖、重庆市卫生系统及第三军医大学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三军医大学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等多项军地奖励,被评为重庆市青年岗位成才标兵、第三军医大学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提要】结合大型综合医院工作实际,顺应临床护理学科发展要求,在临床护理组中开展护理研究,旨在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创新意识及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临床护理服务及安全。把握临床护理学科发展现状,对接国内外护理研究热点,结合医院护理管理和学科发展优势,确立临床护理研究主题及方向,制定临床护理研究工作指南,确定护理课题研究推进节奏。按照护理课题实施计划,制订临床护理课题推进方案,组织开展课题论证,确定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学科发展快,临床护理问题需要研究改进多,护士需要通过课题研究解决相关临床护理问题,如:管理流程改进、护理技术创新、护理标准及护理器具革新,医院组织开展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符合临床护理实际需求、符合现代护理建设规律的临床护理创新活动,是促进学科发展、培养护理人才、创新推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研究护士团队设计及培养途径建立*

      2017, 33(18):2848.

      摘要 (7788) HTML (0) PDF 506.23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建立大型综合医院临床研究护士专科护理团队,在临床专科护理研究领域及其专业学科范畴,确定研究方向、确立研究目标,体现临床研究成效。以临床专科护理为研究基点,以病区管理为组织构架,设置一批临床研究护士,同一专科设置数量由科室护士结构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产生院科级临床研究护士团队,在专科护理管理、技术应用、疾病护理方面,形成符合现代护理特征、患者需求及医生满意的护理团队。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进步以及护理学科不断壮大,护士队伍的素质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护士队伍发展需要形成新的专业目标和方向。因此,以病区为管理基点,以专科疾病、患者伤情为基础目标,建立临床研究护士团队,是护理由粗放式管理时代向专业化迈进的重要特征。临床研究护士是不同于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护士、手术室等专科护士的又一群体,其与专科护士之间存在一定的特质,其产生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科研创新设计及管理机制建立*

      2017, 33(18):2850.

      摘要 (7764) HTML (0) PDF 498.65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在大型综合医院建立临床护理中心,在管理组织机构中设置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开展相应活动,有助于推进临床护理人员科研创新意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催生临床护理科研成果。建立临床护理研究中心,搭建组织管理构架,确立岗位职能分工,制定岗位工作职责,组织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活动,形成贴近单位建设、符合专科特色、顺应学科发展的人才队伍、学术领域和发展方向。通过管理实践,形成院级护理学术研究方向,形成院级临床护理专家队伍,形成院级护理科研工作目标,形成院级护理研究、临床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及临床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实践成果。在综合医院设置临床护理研究中心,是“护理科研来源于临床、护理科研应用于临床”的有效举措,是将科学思维方式、专科疾病观察、精湛护理技术有机融合的有效管理路径,在护理学科发展日益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的今天,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能力根植临床,加强工作研究,有义务、有担当打开临床护理科研新局面。

    • 大型综合医院“护理卫生营”临床科研课题管理设计及要素构建*

      2017, 33(18):2852.

      摘要 (7960) HTML (0) PDF 314.89 K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临床护理科研是贯穿临床护理实践的科技创新活动,应用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对传统护理实践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流程再造、项目整合等科学思维和实践,达到提高效率、增长成效、实现跨越的工作目标。开展临床护理科研立项是着眼统筹护理学科建设规划、突出重点护理研究领域、推动学科交叉、培养优秀护理人才及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载体及重要实践活动之一,通过科研项目及基金申请,鼓励临床护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及方法,通过评估项目主持人及研究团队的研究基础及研究能力,达到该项目的研究目的,提出项目理论及创新之处,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形成标准规范,形成实践模型及相应的研究成果。因此,掌握临床科研课题的构成要素,了解其目的和意义,对提高护士团队的申报能力,科学做好临床护理实践研究,推动和促进护理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护理探讨
    • 个体化护理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7, 33(18):2854.

      摘要 (7859) HTML (0) PDF 373.89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究食管癌术后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食管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增加呼吸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营养护理等个体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9.52%(8/84)]显著低于对照组[34.52%(2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癌围术期并发症的各种高危影响因素,加强个体化围术期护理,不仅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够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食管癌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存率。

    •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 33(18):2856.

      摘要 (7839) HTML (0) PDF 556.69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智能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HIE患儿,其中30例给予早期系统护理干预(干预组),另外3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组均随访至12月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6周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情况,干预后12、24周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总发育商(DQ)水平。结果干预组干预后6周后患儿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12、24周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12月龄时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及和社交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语言能力和DQ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新生儿HIE智能发育,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开展。

    • 预见性护理对心胸外科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2017, 33(18):2858.

      摘要 (8087) HTML (0) PDF 557.09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心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ICU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41%)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低氧血症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对照组(6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影响

      2017, 33(18):2860.

      摘要 (6563) HTML (0) PDF 492.90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的2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冠心病支架术后进行普通护理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护理的11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在出院1年后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情况和焦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发生率为9.09%;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2.73%;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5.45%;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发生率为18.18%;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为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值得推广。

    • 快速康复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

      2017, 33(18):2863.

      摘要 (6464) HTML (0) PDF 369.07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FTS)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科行TURP治疗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FT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膀胱痉挛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能有效缩短TURP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水胶体敷料对治疗脓肿切开引流伤口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7, 33(18):2865.

      摘要 (7440) HTML (0) PDF 384.85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伤口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为实现急性脓肿伤口的高愈合率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采用及时清创、换药治疗。按照创口严重程度、脓腔体积等基本相当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初期脓性分泌物多时用百克瑞敷料,待伤口感染控制后,改用水胶体敷料封闭固定。对照组用普通敷料护理,对两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伤口感染控制后,用水胶体敷料将伤口拉合,换药次数减少,创面疼痛感小,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护理效果理想。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换药大大缩短了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改善伤口渗液及瘢痕形貌。

    • 突发性耳聋95例的护理

      2017, 33(18):2867.

      摘要 (7690) HTML (0) PDF 400.95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特点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五官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导、感情沟通、鼓励、安慰等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对照组为75.9%(4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改善其不良情绪,对突发性耳聋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教学探索
    • 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儿童护理实训课程的研究*

      2017, 33(18):2869.

      摘要 (6585) HTML (0) PDF 558.07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进入各大高校,儿童护理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实训内容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通过对同一年级的3个班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儿童护理实训课程8个项目的教学任务,结果表明,98%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儿童护理学习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实训教学能增加实训操作时间,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儿童护理学习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实训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更能提高学习的自由度,87%以上的学生认为采用翻转课堂的实训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表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 33(18):2871.

      摘要 (7970) HTML (0) PDF 461.15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该校2014级三年制高职护生社区护理方向班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结束后,自制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基地的条件、专兼职教师的水平及课程评价方式满意度均在80.0%以上,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有利于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结论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小组合作式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社区护理的教学效果。

    • 留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方法初步探讨*

      2017, 33(18):2874.

      摘要 (6453) HTML (0) PDF 341.97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高水平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综合实力水平的标志之一。为了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接轨,近年来,遵义医学院也积极努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医学遗传学教研室承担了该校留学生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医学遗传学课程作为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课程之一,是现代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作者结合该教研室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留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的经验。

    • 改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儿科留学生腹泻病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2017, 33(18):2876.

      摘要 (7708) HTML (0) PDF 375.52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留学生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中国床旁教学法已经不适合留学生的需求,所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为关键。该院在儿科留学生腹泻病实习带教中采用改良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注重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第二阶段着重于临床思维的训练,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和表述能力。教学过程中不仅解决了留学生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问题,同时注重教师和留学生的沟通反馈制度,利用双向评价体系来评估PBL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PBL教学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中的应用

      2017, 33(18):2878.

      摘要 (7426) HTML (0) PDF 358.53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医学影像学实习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重要培训阶段,为了提高实习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教学模式。将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运用于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加强实习教学的效果。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对医学生进入未来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浅谈神经内科规培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7, 33(18):2880.

      摘要 (8056) HTML (0) PDF 384.80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患沟通能力是现代医疗模式的要求,也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之一。该文以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为例,探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语言的艺术、倾听的技巧、沟通的细节及沟通的时机4个方面对沟通技巧做出总结。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神经内科规培医生医患沟通的培训。通过应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评分评价规培医生医患沟通教学培训的效果。

    • 岗位需求下医学专科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研究

      2017, 33(18):2882.

      摘要 (7864) HTML (0) PDF 350.39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生理学、免疫学等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生物化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深奥;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专科生源水平较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导致教学两难的现象。如果对该层次学生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学生会存在大部分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教学及学习效果很差。根据医学类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完善专科教育方式,应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紧扣各专科专业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原则,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选取及授课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 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7, 33(18):2884.

      摘要 (7994) HTML (0) PDF 305.91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适应药用植物学学科发展和西医院校药用植物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西医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需求特征,通过革新教学技术,调整药用植物学内容和结构,在经典基础之上融入学科发展前沿新知识,整合资源,革新教学方法,构建新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技术和知识体系,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对专业知识与学习方法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 >管理科学
    •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7, 33(18):2886.

      摘要 (8158) HTML (0) PDF 413.16 K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工业园区生活饮用水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系统分析应急检测结果,迅速查明污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预防该类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水样采集及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污染的生活饮用水受丙酮、叔丁醇、异丙苯、苯丙烯、2-苯基-2-丙醇5种有机物污染。结论此事件是由企业止回阀门发生故障,混入自来水管网引起的水污染事件。有效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和开展动态监测、信息实时公开和共享,多途径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可有效、迅速控制饮用水污染事件。

    • 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2017, 33(18):2887.

      摘要 (8612) HTML (0) PDF 660.88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2个省份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4000例,对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以符合要求的31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医疗保障、血压状况、并发症及治疗方案与患者治疗费用相关。结论在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病情和影响治疗费用的因素做好防控工作,选择个体化降压药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基于微信平台提高肿瘤患者医患沟通质量的探索

      2017, 33(18):2890.

      摘要 (7839) HTML (0) PDF 540.22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提高肿瘤患者医患沟通效率及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能使用微信的94例患者或家属加入医护团队建立的微信群(试验组),采取传统方式结合微信进行医患沟通和随访;选取同期住院患者中未加入微信群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按传统方法进行书面和口头医患沟通及电话随访。随访的第3~6个月对两组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在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对医护信任度、医患沟通满意度、医护反馈时间、患方对疾病了解程度、患方对放化疗正确认识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结合传统方式能显著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及质量,改善患者总体就医体验,值得推广。

    • 某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单双份采集比例分析

      2017, 33(18):2892.

      摘要 (8166) HTML (0) PDF 303.61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血液中心2016年机采血小板单、双份捐献比例,评价工作人员现场动员效果,为加强招募动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初检合格人数、血小板计数、献血者体质量、采集人次、采集量,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重庆市血液中心成功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人次数占总采集人次数的38.28%(4228/11044),成功捐献双份机采血小板人次数占可动员总人次数的81.03%(4228/5218);根据2012—2016年机采血小板采集量计算,人次平均增长率为9.74%,单位数平均增长率为12.02%。结论现场动员有效,根据临床用血增长规律,如要确保2017年重庆市主城区机采血小板供给,需加强招募新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并建立应急机采献血者队伍。

    • >案例分析
    • EDTA-K2引起假性血小板减低1例

      2017, 33(18):2894.

      摘要 (9649) HTML (0) PDF 422.16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急性胆囊炎1例报道

      2017, 33(18):2895.

      摘要 (7943) HTML (0) PDF 375.6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