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20):3064.
摘要:
2017, 33(20):3069.
摘要:
2017, 33(20):3083.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4月Googlescholar、PubMed、Cochranc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共1071例患者,其中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组(治疗组)556例,非联合治疗组(对照组)5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值(WMD)=-1.44,比值比(OR)=1.75、1.28,Z=5.78、4.26、8.21,95%CI-2.10~-0.78、1.45~2.12、1.20~1.35,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高于其他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20):3087.
摘要:的1例女性尿道平滑肌瘤病例资料,复习国内共36篇文献7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我国女性尿道平滑肌瘤临床表现为尿道口肿块[81.7%(58/71)],性生活不适[4.2%(3/71)],排尿时会阴部撕裂样疼痛[2.8%(2/71)],阴道前壁肿块[2.8%(2/71)],无症状体征[4.2%(3/71)]。肿块多位于尿道外口[91.5%(65/71)],其次为尿道内口[7.0%(5/71)],尿道中段[2.8%(2/71)]。所有患者术后罕见复发。该院收治的1例女性尿道平滑肌瘤临床表现为阴道前壁肿块。结论女性尿道平滑肌瘤为罕见的尿道良性肿瘤,B超可以初步鉴别肿块的囊实性,磁共振成像可以判断肿块的位置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沿肿瘤包膜外游离完整剥除肿瘤,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该病确诊尚需依赖术后病理明确。
2017, 33(20):30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增龄、性别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70岁)77例、老年2组(70~<80岁)109例和老年3组(≥80岁)16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参数及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老年3组和老年2组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均低于老年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老年3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显著高于老年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两组患者的24hABPM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增龄是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与性别无关。
2017, 33(20):309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体外五倍子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AO1)细菌生物膜(BF)的影响。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不同浓度的五倍子水煎液处理PAO1,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评价药物对菌株黏附力及BF的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五倍子对PAO1BF形成的关键基因algC、algD表达的影响。结果五倍子水煎液能抑制PAO1的黏附;使用CLSM检查可见1/2MIC五倍子能使BF形成减少,且algC、algD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而1.5MIC五倍子能使成熟BF内活菌数明显减少。结论五倍子能抑制BF的形成,高浓度五倍子对BF内细菌有一定的清除效应。
2017, 33(20):309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自我效能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在该院心脏中心行PCI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行PCI,并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复诊,并给予定期随访或电话回访;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随访1年后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自我效能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显著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09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1~5号,分别用不同浓度As2O3(1、2、4、8、10μmol/L)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干预时间为24、48、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OD)值,统计分析不同干预浓度、不同干预时间As2O3对A549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As2O3干预24h各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48、72h各组O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2O3干预48h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72h。结论As2O3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且作用48h抑制作用最强。
2017, 33(20):3100.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乐山市市中区成年常住居民营养及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全民营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对乐山市市中区3个城镇居委会、3个农村自然村458户居民共计912名成年人(≥18岁)进行调查。结果乐山市市中区居民蔬菜、水果、乳类、鱼虾类摄入不足,肉类摄入超标;膳食纤维,维生素A、B1、B2,钙、钾、镁、锌、硒摄入不足;而脂肪、钠摄入超标;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饮食结构差异较大。市中区成年居民超体质量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农村人口的高血压、贫血发生率均高于城镇人口。结论乐山市市中区居民膳食结构欠合理,营养素缺乏和过剩情况均较突出,因此,慢性病发生情况应引起重视,并应对成年人加强营养和慢性病知识宣传,丰富市场食物供应。
2017, 33(20):31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叶酸联合阿仑磷酸钠及钙剂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综合治疗。对照组服用阿仑膦酸钠,每周70mg,同时服用钙剂(钙尔奇-D,每片含钙600mg及维生素D3125U),每天1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叶酸片,每天0.8mg,两组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并对骨痛缓解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L2~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3±0.10)、(1.04±0.08)g/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2~4治疗前后骨密度分别为(0.81±0.11)、(0.93±0.10)g/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骨密度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6.0%(48/50),而对照组为94.0%(47/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阿仑膦酸钠及钙剂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效果好,安全性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2017, 33(20):3106.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金属钛夹与单纯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2例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69.0%(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h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且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止血时间短、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20):31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丹阳地区小儿尿路感染(UTI)病原菌分布、变迁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丹阳市儿童医院2011—2015年12月住院的UTI患儿420例,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观察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420例患儿尿培养共检出细菌37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2.3%(346/375)],大肠埃希菌居首位[70.0%(263/375)]。革兰阳性菌占7.7%(29/375),其中屎肠球菌占4.3%(16/375),粪肠球菌占1.1%(4/375),葡萄球菌属占2.4%(9/375)。对比分析2011—2012年及2013—2015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总体分布情况及前5位致病菌分布情况,革兰阴性菌感染率高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西丁均较不敏感;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耐药性相对复杂,治疗可选用较敏感的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结论小儿UTI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常见致病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以肺炎克雷伯菌上升最为明显。临床上应重视中段尿的培养,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以便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2017, 33(20):311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根管充填治疗的下颌第二磨牙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49牙)和对照组49例(49牙)。对照组应用冷牙胶侧压充填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治疗。两组均摄牙片,对比两组根管充填质量,并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及1年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适填率[98.0%(48/49)]高于对照组[83.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牙无痛发生率[95.9%(47/49)]高于对照组[81.6%(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1年随访,两组均未发生充填物脱落。观察组1年后的成功率[98.0%(48/49)]高于对照组[81.6%(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中应用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可显著提高管根充填质量,减少术后疼痛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7, 33(20):31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为主的中医药保守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60例破裂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个人意愿分为益气活血汤组(中药组)和手术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6个月及1年后的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评分及治疗改善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及1年后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手术组JOA评分及治疗改善率均高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治疗6个月、1年后的JOA评分及治疗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6个月、1年后的JOA评分及治疗改善率较治疗3个月后均无显著提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出现吸收现象14例,占46.67%,且8例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物出现了明显吸收(突出物吸收大于50%),占26.67%。结论益气活血汤为主的中医药保守治疗对破裂型LDH有显著疗效,且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19.
摘要:
2017, 33(20):3131.
摘要:
2017, 33(20):3134.
摘要:
贝承丽,傅满姣,刘艳科,尹柯, 张丽,张尊敬,陈晓红,贺卫国, 尹怡平,谢邦瓀,杜一琴,吴国兰, 李芳,黄华,谢和宾,张婷
2017, 33(20):314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广泛耐药结核(XDR-TB)患者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对XDR-TB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救治中心、丽水市中医院、福州肺科医院、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6家结核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XDR-TB患者80例,对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80例广泛耐药结核患者中,咳嗽、咳痰75例,呼吸困难66例,消瘦66例,乏力64例,盗汗44例,胸痛37例,发热35例,咯血30例,肺部湿啰音27例;曲霉菌感染5例,合并糖尿病5例;病灶分布在小于或等于2个肺野7例,3~5个肺野50例,侵犯全部肺野23例,合并空洞形成64例,毁损肺25例;采用不同方案治疗12个月后病灶明显吸收3例,吸收25例,不变24例,恶化28例。结论广泛耐药结核复杂多样、侵袭广泛的影像学特征决定了其严重多变的临床症状和极差的预后。
2017, 33(20):3142.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SAP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与非感染组(31例),分别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测定血清PCT、内毒素水平,分析PCT、内毒素与SAP感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患者第1天血清PCT水平分别为(1.46±0.22)、(5.52±1.52)mg/L;第7天分别为(1.36±0.26)、(6.27±1.43)mg/L;第14天分别为(1.32±0.38)、(7.56±1.65)mg/L。而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第1天内毒素水平分别为(7.84±2.03)、(12.32±7.62)mg/L;第7天分别为(8.85±2.16)、(16.76±5.12)mg/L;第14天分别为(9.62±2.52)、(17.42±5.68)mg/L,且感染组患者的PCT、内毒素水平在同时间点较非感染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内毒素测定对SAP继发感染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4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或失败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患儿14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32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所有患者采用电生理检查及行射影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142例病例急性期消融成功率为97.9%(139/142),术后复发15例,术中失败3例,复发率为10.6%(15/142)。18例中房室结折返7例,复发时间10d至18个月,左侧旁道2例,右侧旁道6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结论对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儿童行射频消融术,消融不彻底是术后复发或消融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7, 33(20):3146.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乐萌)静脉滴注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为探究动眼神经损伤的康复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动眼神经损伤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1例。单药组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睑裂大小、眼球移动距离、瞳孔直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同组治疗前睑裂大小、眼球移动距离、瞳孔直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7%(14/21)、95.2%(20/21),均高于单药组的33.3%(7/21)和61.9%(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损伤起效快、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20):314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及早营养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呼吸内科因支气管扩张入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时体质量指数(BMI)、二氧化碳分压(PCO2)、C反应蛋白(CRP)、抗生素使用时间及1年内住院次数。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并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营养风险与PCO2、CRP、抗生素使用时间及1年内住院次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7d)的概率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P<0.05),其比值比(OR)为3.27倍(95%CI1.32~8.14);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1年内住院次数较无营养风险患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且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同时1年内住院次数也有增加。
2017, 33(20):315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并仅合并痛经的妇女4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左炔若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痛经语言多维评分系统(VMS)评分,比较放置前后痛经VM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共纳入PD患者48例,1例失访。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后3、6、12个月患者痛经VM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8例研究对象的月经经期时间进行分析,放置后3、6、12个月经期时间均较放置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对治疗PD有明显效果,尤其在放置后3个月内痛经症状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20):31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CT及X射线检查在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1日到2016年4月1日该院外科收治的42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CT及X射线检查,对比分析2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肠梗阻检出率,梗阻部位、病因、类型的诊断正确率,以及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CT检查在肠梗阻检出率,梗阻部位(小肠、结肠梗阻)、梗阻病因(肿瘤性、粘连性、肠套叠性肠梗阻)、梗阻类型(单纯性、多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正确率及误诊率方面均显著优于X射线检查,而在肠梗阻漏诊率方面则低于X射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3、6.947、5.625、5.333、5.624、4.533、4.153、8.815,P=0.000、0.008、0.018、0.021、0.047、0.033、0.042、0.003;χ2=6.462,P=0.010)。结论在肠梗阻患者中采用CT检查可提升疾病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及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瑞通立组30例和UK组30例。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点(60、90、120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瑞通立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90、120min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高于UK组,瑞通立组再通时间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U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冠状动脉再通率均较高,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5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492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发生术后感染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未发生感染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492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2例,感染率为2.35%;分离出病原菌156株。创伤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钢板使用、手术时间、伤口并发症及术后持续引流时间。结论创伤性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钢板使用、手术时间、伤口并发症、术后持续引流时间,临床上须针对性采用科学的预防对策,降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预后。
2017, 33(20):315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进行CTPA的可疑病变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为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ASiR60%重建组(研究组)和常规剂量滤过反投影(FBP)重建组(对照组),每组105例。所有重建图像均传送至工作站(GEAW4.6)进行后处理,分别由3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对比剂、辐射剂剂量及影像质量。结果研究组对比剂剂量明显降低,降低率为50.00%(30/60),辐射剂量的单次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的降低率分别为78.95%(7.09/8.98)、75.71%(252.89/334.03)和75.64%(3.54/4.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CTPA质量显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技术比较,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ASiR60%重建技术保证了CTPA质量,明显降低了对比剂及辐射剂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20):3161.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和帕罗西汀门诊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重庆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颐康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1例,显著进步49例,进步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0.6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46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达8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总分为(1.68±0.24)分,对照组为(1.54±0.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6例,头晕、头痛8例,失眠5例,口干5例,便秘5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对照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4例,头痛5例,失眠7例,口干6例,坐立不安4例,震颤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且轻,安全性大,依从性好,适合作为门诊抑郁症患者一线抗抑郁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63.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预测价值的可靠性,探讨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完成随访的252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分别进行Essen评分及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随访1年,以1年内出现复合终点事件作为实验终点。评价ESRS与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远期复合终点事件的价值。结果(1)ESRS评分大于或等于3分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比率增高,与ESRS<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3,P=0.037);(2)ESRS、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0.745,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606~0.787、0.666~0.825。结论(1)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可能较单纯ESRS更好。(2)ESRS联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为高危患者。
2017, 33(20):31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常州地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感染类型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地区HPV检测结果,以自愿接受HPV分子检测的63864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HPV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63864名妇女经HPVDNA检测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9.75%(12616/63864),低危型HPV感染率为4.18%(2669/63864)。但2012—2016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感染妇女主要的感染类型为HPV52、HPV16、HPV58,所占比例分别为16.69%(2106/12616)、13.80%(1741/12616)、11.19%(1412/12616);低危型HPV感染主要的感染类型为HPV11、HPV6、HPV42,所占比例分别为4.76%(127/2669)、4.53%(121/2669)、4.31%(115/2669)。5年间,HPV52亚型感染率从11.3%上升至18.8%,跃居感染类型第1位;HPV16亚型感染率逐年下降(从22.4%下降至11.0%),目前位居第二。结论2012—2016年常州地区HPV感染率虽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感染类型发生了变化,值得关注。
2017, 33(20):316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6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在脐单孔微型腹腔镜监视下,将双钩疝针钩挂结扎线经腹横纹内环体表投影处穿刺至内环前壁腹膜外,先沿内环口内侧紧贴腹膜外分离潜行,穿过输精管、精索血管预置结扎线,再将疝针缓慢回撤至针孔露出皮肤平面时停止,继续进疝针于内环外侧间隙将腹膜外预置线牵出体外结扎,使内环区域高位结扎。结果60例患儿中54例成功实施内环结扎术(包括3例巨大疝和1例嵌顿疝),其中2例对侧隐性疝同时给予内环结扎;单侧和双侧腹股沟疝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0±3.4)、(18.9±3.1)min;其中术后1例鞘膜积液和2例线结反应,无复发疝、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内环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瘢痕隐蔽、美观,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一种可靠技术。
2017, 33(20):31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多巴丝肼片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关节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eck评分和帕金森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运动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2%(25/26)]高于对照组[80.8%(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47±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6±1.36)分],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90.26±6.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20):3175.
摘要:【摘要】目的记录综合疗法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为拟定临床诊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来该院诊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均治疗4周。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防止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2017, 33(20):31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得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86/90)]明显高于对照组[81.11%(73/90)],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对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其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0):31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改良Gibson入路全髋术后早期前脱位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肇庆市鼎湖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改良Gibson入路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1580例,根据随访结果及就诊记录,发现其中有8例(0.5%)发生术后早期前脱位,分析其脱位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结果8例前脱位患者中,髋臼假体前倾角过大3例,髋臼假体外展角过小(<20°)1例,股骨假体前倾角过大(>25°)1例;髋臼前倾角和股骨假体前倾角均过大2例,同时存在髋臼假体外展角过小和前倾角过大1例。术中予以调整髋臼内衬防脱位高边方向(移至前侧),并更换股骨假体长头为短头3例,重新安放髋臼假体纠正过度前倾3例,缩小假体前倾角和增大髋臼假体外展角2例。术后将患者患肢轻度屈髋、屈膝,保持患髋轻度内旋位,持续下肢皮牵引1.0~1.5个月,恢复良好,随访1年以上未再发生脱位。结论改良Gibson入路全髋术后早期前脱位主要由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不良引起,并与股骨假体颈过长有一定关系,且闭合复位效果不佳,基本需要开放复位并视情况重新安放或更换假体。
2017, 33(20):31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人性化护理服务对高龄产妇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助产士加强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心理压力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SDS评分,以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人性化护理能缓解高龄产妇的心理压力,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2017, 33(20):318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68例,根据患者病情与患者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急救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优于对照组的81.25%(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心肺功能。
2017, 33(20):3186.
摘要:【提要】可视化技术是医学科学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使临床医生能“看到”通常无法看到的结构,帮助临床医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判断、处理临床问题,避免盲目性。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中,可视化技术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将标准化超声图谱应用到麻醉可视化教学实践具有许多优点,极大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2017, 33(20):3188.
摘要:【提要】医学影像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培养是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发挥导师制在影像科住培中的作用,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岗位胜任力。
2017, 33(20):3190.
摘要:【提要】探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从2013年9月开始,该院将PDCA循环引入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保证双语教学质量控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双语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了双语教学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是一种新探索,有利于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2017, 33(20):3192.
摘要:【提要】为了探讨腹腔镜手术录像视频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该文选择授课章节所对应的有普外科相关手术录像视频资料进行针对性地编辑、裁剪,使手术录像视频的时长与教学授课时间相适应,在手术录像视频的剪辑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进行注解、标识,然后分别对2016年度在普外科学习的研究生50名、进修生12名和实习医生64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授课讲解。课程结束进行问卷调查,重点是对普外科疾病的诊疗过程熟悉程度、腹部外科的解剖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学习效果进行授课前后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超过93%的研究生和进修医师认为自己通过腹腔镜手术录像视频的学习,对普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过程有了清晰认识。实习生对腹部外科解剖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学习前有明显提高,对腹部外科的学习感兴趣人数约占实习生总人数的94%,比学习开始前的80%有明显提高。所有调查对象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5%,对学习效率的自我评价满意度为98%。腹腔镜手术录像视频具有手术野直观、画面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解剖结构及手术层次等优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高效地掌握腹部手术相关的知识。
2017, 33(20):3194.
摘要:【提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上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的的有效教学模式。该文以肿瘤生物学课程为例,明确了肿瘤生物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结合高校肿瘤生物学课程知识特点和教学内容,探索肿瘤生物学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和方式。该文依据取得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对如何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提出了建议。
2017, 33(20):3196.
摘要:【提要】妇产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临床带教更具有操作复杂多样、实践性强的特点。医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由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这一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复杂,属于妇科难点内容,所以传统的讲授教学法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近年来,随着临床教学法的改进,该文探索出了针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带教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即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结合标本及多媒体,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式。这种多种教学方法相联合的教学模式,可使实习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掌握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各种知识。
2017, 33(20):3199.
摘要:【提要】微信这一即时通讯应用的蓬勃发展为麻醉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该文从微信与教学相结合出发,力求为麻醉学本科教学中微信的应用提供可能。作者建立了自学指导法下的微信平台,通过该平台本科生可以进行麻醉学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这一体系非常符合麻醉学本身重操作、联系广的教学特点,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更切合当下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017, 33(20):3201.
摘要:【摘要】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太抽象的难点或重点,加强动手能力,增加学习气氛。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该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9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名及对照组19名,观察组采用模型教学、多媒体及情境教学等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如跟随查房、书写病历等。出科时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并统计分数,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模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使得各类医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 33(20):3203.
摘要:【提要】通过阐述遵义医学院着重以学生为本及信息化相结合的外科手术学实验课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体现多层次性;并通过设计教学管理制度及方法,以及借助信息化平台,通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数字化多媒体化、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化、学生个性自主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重视培养学生无菌术及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探讨外科手术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2017, 33(20):3205.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制鞋企业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状况,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重庆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200名工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企业未接触苯作业的200名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职员开展职业健康调查,对比两组职工神经衰弱症状发生情况、血常规、心电图、肝脾B超检查结果。按照接触苯时间的长短,将观察组工人分为1~<3组和大于或等于3年组,比较不同苯接触时间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结果(1)观察组职工头晕、头痛、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减少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肝脾B超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年组工人的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血常规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肝脾B超异常率均高于1~<3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鞋企业中接触苯作业的工人受到的职业危害相对较严重,且随着接触苯时间的延长,其职业危害越严重。制鞋企业应针对该类职工加强职业防护和健康宣教,尽可能保护其身体健康。
2017, 33(20):32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文书中的应用。方法将河南省统一的手术室护理记录单设置在手术麻醉系统中,手术当天巡回护士进入手术麻醉系统,双击自己所负责手术患者的信息图标,该患者基本信息自动生成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且随着麻醉、手术的进展及麻醉医师的记录,护理记录单上与手术相关的各种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护士只需在清点完术中用物后,输入相应的器械、纱垫、纱布及缝针等数目及在相应的护理项打钩或在下拉菜单中选中具体护理措施即可,基本无须手工再额外录入。同时手术患者登记表、日报表、月报表等统计工作,随着每台手术的完成,系统自动采集生成。结果每例手术患者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大大缩短,由原来的8~10min,缩短到现在的2~3min;麻醉记录单与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一致性由原来的91%(91/100)上升到了100%(100/100);护理记录单的完好率由98%(98/100)上升到99%(99/100);医生满意度由91%(91/100)上升到100%(100/100),患者满意度由88%(88/100)上升到99%(99/100)。结论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文书的应用,缩短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工作负荷;同时,统计数据准确,为科研及管理层决策提供了参考数据;信息自动采集,医护文书一致性达100%;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巡回护士赢得更多的时间,护士配合手术及护理患者的主动性也增强。
2017, 33(20):3210.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