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21):3217.
摘要:
2017, 33(21):3236.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蛋白α?鄄平滑肌肌动蛋白(α?鄄SMA)、E?鄄钙黏蛋白(E?鄄cadherin)及转化生长因子?鄄β1(TGF?鄄β1)的表达状况,探讨内皮素?鄄1(ET?鄄1)促进DKD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所有大鼠均在第4周后处死,分别检测血清、肾组织ET?鄄1水平,并检测肾组织中E?鄄cadherin、α?鄄SMA和TGF?鄄β1蛋白的表达,以及α?鄄SMA、TGF?鄄β1的mRNA表达。结果ET?鄄1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α?鄄SMA和TGF?鄄β1mRNA蛋白表达,抑制E?鄄cadherin表达,ET?鄄1受体拮抗剂组和TGF?鄄β1siRNA组可抑制ET?鄄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α?鄄SMA和TGF?鄄β1的表达,并促进E?鄄cadherin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D中ET?鄄1可促进肾小管上皮向肌成纤维细胞及间质细胞转分化。
2017, 33(21):323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水飞蓟素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40例早期DN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其分为水飞蓟素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分别给予水飞蓟素胶囊及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鄄Px)、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及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飞蓟素组与治疗前及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血清MDA及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SOD、GSH?鄄Px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素胶囊可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可作为治疗早期DN新的治疗药物。
2017, 33(21):324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独山子地区6~18岁儿童及青少年矮小症发病率及发病原因。方法通过对独山子地区8336名6~18岁在校中小学学生进行身高普查,并对配合调查及临床诊断,且完成了相关检查的身材矮小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符合矮小症条件的儿童及青少年共118名,其中105名配合调查及临床诊断,完成了相关检查。矮小症总体发病率为1.42%(118/8336),男性发病构成比[0.77%(64/8336)]高于女性[0.65%(54/8336)],14~17岁发病占比较高,占总发病数的37.29%(44/118)。105例矮小症者中病因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内分泌疾病63例(60.00%),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19例(18.10%),甲状腺功能低下15例(14.29%)。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矮小症中,生长激素缺乏症占比[39.05%(41/105)]较高。结论儿童及青少年矮小症的影响因素多,干预与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因此,应明确病因、及早治疗,尽可能使矮小症者最终达到正常身高。
2017, 33(21):3245.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评价,了解患者各方面需求的满足程度,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26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照顾者一般情况、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状况、照顾者负担状况。结果66.0%的照顾者负担分值为大于40~60分,处在中到重度水平。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5个维度中,生理需求的满足得分最高,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得分最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患者文化程度、积蓄或离退休金能否满足治疗和生活支出、照顾者是否接受过相关的照顾指导和培训、协助照顾人数、照顾者的负担状况7个因素对家庭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性影响。7个影响因素中,患者年龄和照顾者负担对家庭护理质量得分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余5个的影响是正向的。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以从患者的年龄、患者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照顾者健康状况、照顾者是否接受过相关的照顾指导和培训、协助照顾人数、照顾者的负担状况入手,制定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 33(21):32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现代通讯平台运用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其效果和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高血压初步治疗的22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新型组,各11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新型组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分别在出院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及血压波动情况检测,评价2种后续教育方式的差异。结果新型组患者高血压基础知识掌握的平均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在遵医嘱服药、自评焦虑和戒烟戒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两组在遵医嘱服药、充分休息、坚持运动、饮食控制、自评焦虑、戒烟戒酒及随访人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两组血压波动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的随访率高达99.1%(109/110),远高于常规组的89.1%(98/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现代通讯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后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随访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17, 33(21):3253.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口服复方α?鄄酮酸片行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与常规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随访的MHD患者78例,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48)。A组口服复方α?鄄酮酸片并行HD联合HDF,B组采取常规HD且未服用复方α?鄄酮酸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易营养评价表(MNA)评分、上臂肌围(MAMC)、血肌酐(Cr)、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鄄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鄄6(IL?鄄6)水平。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MAMC、ALB、M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清CRP、IL?鄄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A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联合HDF及口服复方α?鄄酮酸片的透析方案较常规HD未服用复方α?鄄酮酸片的方案能明显改善MHD患者营养及微炎症状态。
2017, 33(21):325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叶酸对硫酸铝钾诱发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月龄SD大鼠50只,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2mg/kg叶酸治疗组、1.6mg/kg叶酸治疗组、0.8mg/kg叶酸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给予大鼠十二水硫酸铝钾100mg/kg造模,造模同时开始分别给予大鼠不同剂量叶酸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鄄Px)、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GSH?鄄Px活性明显降低,脑组织匀浆的AChE活性升高,ChAT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酸治疗组(3.2、1.6mg/kg)大鼠脑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AChE活性降低,ChAT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可能通过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来改善痴呆,提高脑组织中胆碱能神经递质的活性,从而保护神经细胞。
2017, 33(21):3258.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常州市成年体检人群四项血脂项目的分布状况。方法调查2016年1月1—31日来该院体检者2930人,分析其年龄、性别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男性体检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总体水平中年组最高,老年组次之,青年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体检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鄄C)水平逐渐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鄄C)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体检者中,不同年龄组各血脂水平构成比不同,其中TG、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鄄C、LDL?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体检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TG、TC、LDL?鄄C三者边缘升高构成比逐渐升高,以及HDL?鄄C降低的构成比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州市民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45岁以后,血脂水平逐渐升高;性别差异致血脂呈现不同的分布状况。
2017, 33(21):3261.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高灵敏的重金属镍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那格列奈原料药中镍的微量残留测定。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将样品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鄄MS)法进行检测。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镍元素质量浓度为5~37ng/mL时,与响应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703.2852X+122.2433,回归系数(r)=0.999;检测限为0.01ng/mL,定量限为0.16ng/mL,折合到样品中检测限为0.07mg/kg,定量限为0.78mg/kg,低、中、高3个浓度镍元素的回收率(n=3)分别为104%、107%、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1.5%;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8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ICP?鄄MS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合那格列奈中镍残留含量测定。
2017, 33(21):32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抵抗素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理进程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6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住院诊断为ACS的患者作为ACS组,另选取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及血清超敏C?鄄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ACS组与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分析ACS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清超敏C?鄄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ACS组患者血清超敏C?鄄反应蛋白及抵抗素水平[(2.99±1.88)mg/L、(4.54±3.03)μg/L]均高于对照组[(2.58±1.30)mg/L、(3.34±0.85)μg/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抵抗素与超敏C?鄄反应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1)。结论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影响ACS的病理进程。
2017, 33(21):3267.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与3MESPE窝沟封闭剂的比较,评价Constic流体树脂釉质粘接性能和封闭性能。方法选择2014年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二年级小学生118人(牙齿数236颗)为树脂组和草桥实验小学二年级小学生106人(牙齿数210颗)为封闭剂组。树脂组采用Constic流体树脂进行封闭,封闭剂组采用3MESPE进行封闭。比较两组0.5、2.0年后的封闭剂脱落发生率和2.0年后第一磨牙龋病发生率。结果0.5年后,封闭剂组封闭剂脱落发生率[5.2%(11/210)]高于树脂组[1.7%(4/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年后,封闭剂组封闭剂脱落发生率[11.4%(24/210)]与树脂组[12.0%(28/2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年后,树脂组龋病发生率[2.1%(5/234)]与封闭剂组[2.4%(5/2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nstic流体树脂的粘接性能、封闭性能与专用封闭剂类似,但操作程序简便,可以作为窝沟封闭剂推广使用。
2017, 33(21):326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ICU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危重SHG患者117例,采取常规胰岛素治疗,将11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6.1~8.0mmol/L,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8.1~10.0mmol/L。通过观察患者入院1、7、14d的降钙素原、C?鄄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以及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入院21d内病死率等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近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7、14d,研究组患者降钙素原、C?鄄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水平在6.1~8.0mmol/L可有效改善ICU中SHG患者的预后,并可较好地控制机体的炎性反应。
2017, 33(21):32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胱抑素C(Cys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6例T2DM患者分为无DR组(A组,n=43)、DR背景期组(B组,n=50)、DR增殖期组(C组,n=33)。检测3组患者RDW、CysC、FBG、HbA1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组患者RDW、CysC、FBG、HbA1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CysC、FBG、HbA1c均与DR的发生呈正相关(r=0.389、0.604、0.511、0.577,P<0.05)。结论RDW、CysC、FBG、HbA1c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在DR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2017, 33(21):3278.
摘要:
2017, 33(21):3281.
摘要:
2017, 33(21):3284.
摘要:
2017, 33(21):3288.
摘要:
2017, 33(21):3292.
摘要:
2017, 33(21):3294.
摘要:
2017, 33(21):32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疗效的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类标准分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阴虚型5种中医证型,应用SWE测量患者治疗前及中医治疗后1年的弹性模量值并加以分析。结果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中各中医证型患者肝脏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肝脏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其弹性模量值与中医各证型不具有相关性,但可以作为疗效评价的无创、有价值的指标。
2017, 33(21):32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s)与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的符合条件的肝硬化患者。将患者分为PPIs组(105例)及对照组(51例),PPIs组口服雷贝拉唑20mg,每天1次或隔天1次,用药1年,对照组不服药,所有患者随访1年。结果随访到终点的患者共156例,PPIs组105例,对照组51例。PPIs组出血13例,占12.4%,对照组出血12例,占23.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P>0.05)。长期使用PPIs不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OR0.980,95%CI0.283~3.390,P=0.974)。结论长期口服PPIs不能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
2017, 33(21):3301.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共3032例孕妇的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指征和染色体异常结果资料。比较分析NIPT应用前后羊水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的变化。结果3032例羊膜腔穿刺后羊水细胞培养成功3021例,成功率为99.64%,其中确诊166例存在异常,异常率为5.49%。NIPT对21?鄄三体的阳性预测值为96.49%(55/57),18?鄄三体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7/7),13?鄄三体的阳性预测值为100.00%(1/1),性染色体的阳性预测值为43.59%(17/39),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为0(0/10)。NIPT联合唐氏筛查使21?鄄三体检出率较唐氏筛查显著提高(0.68%vs.4.01%)、使18?鄄三体检出率也提高(0.60%vs.0.98%)。结论NIPT对胎儿21?鄄三体、18?鄄三体、13?鄄三体的筛查较血清学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高,可以提高患儿的检出率,降低漏筛率,同时减少由于传统血清学筛查假阳性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操作,但其对性染色体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较低。
2017, 33(21):33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小儿疝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24例年龄2~8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日间手术组83例,常规手术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人均治疗费用、患儿满意度、术后腹痛和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以及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等手术并发症和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5±15.4)、(31.2±16.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人均治疗费用为4423.6元,住院手术组为5356.7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患儿满意度为98.8%(82/83),住院手术组为95.1%(3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及手术后并发症,无一例患儿出现再住院。结论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下行小儿疝日间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2017, 33(21):330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术中运用一次性标本取出器取出凝血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异位妊娠入院并于手术中证实为一侧输卵管妊娠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A组为传统组,使用微型长棒式吸引器加微型勺状钳吸出盆腔游离血及凝血块,B组为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标本袋舀取血块,配合微型勺状钳夹取残余凝血块入袋,最后将切除的患侧妊娠输卵管放入袋中一并自穿刺孔取出,比较两组血块取出时间、残余血块率、术后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等)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血块取出时间、残余血块率、术后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等)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选用一次性标本取出器取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术中的凝血块,明显便捷,残留较少,节约时间,减少费用,术后不适感更少,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7, 33(21):3308.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铅作业人员和非铅作业人员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尿粪卟啉和血细胞的差异,探讨3项检测指标对铅作业人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接触铅的作业人员358例为铅作业组,295例为对照组(未接触铅的某单位健康体检职工),测定ZPP、尿粪卟啉和血常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铅作业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作业组ZP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作业组尿粪卟啉总异常检出率为35.75%(128/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4/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铅的作业人员可导致ZPP和尿粪卟啉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降低,对白细胞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故血铅或尿铅结合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铅中毒人员,减少铅危害的发生。
2017, 33(21):3310.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对急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的305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进行回顾,根据常用止痛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n=111)予以地佐辛治疗,B组(n=107)予以氟比洛芬酯治疗,C组(n=87)予以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起效时间、镇痛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前后A、B、C3组VRS、VAS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minC组VRS、VAS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30min比较,A组治疗后60minVRS、VAS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minA、C组VRS、VAS相当,且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和氟比洛芬酯联合使用的多模式镇痛治疗急性肾绞痛较2种药物单独使用起效时间更早、镇痛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
2017, 33(21):33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足浅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重钢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156例。记录受试者临床资料,收集足皮屑和甲屑行真菌镜检,同时分析浅表真菌感染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病程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足患者足浅表真菌感染患病率为62.2%(97/156),且男性[72.0%(59/82)]高于女性[24.4%(38/54)]。年龄大于64岁、病程5年及以上患者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对于64岁以上、病程5年及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足患者,适当行抗真菌治疗可能提高基层医院糖尿病足治愈率。
2017, 33(21):33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孕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甲状腺功能结果,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定期产检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患病情况分为GDM组(A组)、甲减组(B组)、GDM+甲减组(C组),正常妊娠组(D组),每组50例。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甲状腺激素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高于A、B、D组,游离甲状腺素则显著均低于其他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血清尿酸和胱抑素C均显著高于A、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甲状腺素与肌酐、尿素氮呈负相关(r=-0.516、-0.546,P<0.05);促甲状腺素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253,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胱抑素C呈负相关(r=-0.258,P<0.05),其余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DM合并甲减孕妇的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甲减或单纯GDM的孕妇;且甲状腺功能越低,其肾功能指标水平越高。GDM孕妇应尽早筛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处理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利于预防肾功能损伤情况的发生。
2017, 33(21):331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对全身麻醉下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引起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经腹子宫全切术的120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患者,采用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B组患者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和评估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记录需要补救止吐的百分率。结果在麻醉恢复室的2h内,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15.0%)、对止吐药的需求占比(8.3%)明显低于B组(53.3%、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房的时间(术后2~24h),A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5.0%)、对止吐药的需求占比(11.7%)显著低于B组(55.0%、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防性给予地塞米松10mg可以有效降低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止吐药的使用。
2017, 33(21):331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炎性应激反应。方法将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9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术前白介素?鄄6(IL?鄄6)、IL?鄄10、超敏C?鄄反应蛋白(hs?鄄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L?鄄6、IL?鄄10、hs?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缓解术后炎性应激反应,其手术与预后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2017, 33(21):33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诱导维持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50例患者,诱导麻醉采用七氟烷高流量吸入顺式阿曲库铵、复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详细记录患者诱导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血管活性物使用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47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50min,意识消失时间(55.4±13.9)s,苏醒时间(2.1±0.7)min,拔管时间(5.6±1.1)min,麻醉时间50~80min,插管时间(2.8±0.7)min。47例恶心呕吐患者中,22例(46.81%)为0级,14例(29.79%)为1级,1例(2.13%)为2级。无术中知晓病例发生。麻醉期间插管后5min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患者的心率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中采用七氟烷诱导和维持麻醉,麻醉全过程平稳且苏醒迅速。
2017, 33(21):33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地佐辛麻醉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5例。甲组应用50μg/kg地佐辛配合1mg/kg异丙酚进行麻醉,乙组应用50μg/kg地佐辛配合2mg/kg异丙酚进行麻醉。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异丙酚注射1min后,甲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高于乙组,甲组患者的MAP、乙组患者的MAP、HR均显著低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置入时,甲组患者的MAP、HR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麻醉时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术后清醒时间显著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μg/kg地佐辛配合1mg/kg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更佳,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
2017, 33(21):332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60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加以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及pH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PaO2及pH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6.25%、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50%、7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21):332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对128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感染痰培养阳性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风湿科住院的128例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1.4%)主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其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感染者(13.3%)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其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等敏感性较高;真菌感染者(45.3%)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部感染者多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应早期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病原学分析结果,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2017, 33(21):33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减少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从刚受伤到接受治疗,平均耗费时间为50h。结果治疗后,Frankel评分为A级3例,B级5例,C级13例,D级4例,E级15例。治疗前,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为(42.3±8.8)%,Cobb角为(27.5±8.2)°,治疗1周后,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为(4.6±5.2)%,Cobb角为(7.6±4.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螺钉断裂4例,连接棒脱落4例,感染2例,手术螺钉松脱5例。结论加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练习,在手术过程中细心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7, 33(21):333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外科门诊在自体牙移植术中规范到位的六手操作护理技术的实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口腔科行自体牙移植术治疗的患者35例(35颗牙)。35例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巡回护士职责包括分诊预约、安抚患者、费用告知、术前指导,以及在术中科学、系统地进行外围辅助、器械管理。椅旁护士则在配合手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在器械传递的方向、区域、衔接和吸唾技术等方面进行操作规范,始终保持医生视野的清晰,熟练掌握每个手术环节的配合要领,与医生配合默契,提高工作效率。术后巡回护士应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并负责病历资料管理及患者的随访。结果35例(35颗牙)自体牙移植术患者中,32颗牙(91.4%)存留且具有咀嚼功能,咬合功能正常,无不适感,牙龈附着正常,无牙周袋;其中2颗(5.7%)术后因根尖周出现阴影或瘘管,根管治疗后有所好转;1颗(2.8%)因牙根严重吸收松动而拔除。结论自体牙移植手术是一项对护理配合要求较高的操作,规范到位的六手护理操作技术能够避免交叉感染、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自体牙的存活率。
2017, 33(21):33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湿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湿疮中医护理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住院的90例湿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健康宣教及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湿疮患者中医证型采取有针对性的中医健康宣教的方法有效可行,中医护理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7, 33(21):333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规范化团队协作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9—11月抢救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52例),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抢救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按常规二级医院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流程;另将急救小组分为AB组或ABC组,AB组由一名年资较高护士、一名年资较低护士组成;ABC组由护士长和一名年资较高护士、一名年资较低护士组成。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救反应、医护协作、护士执行速度、对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前期耗时[(9.12±1.2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4.50±3.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救反应、医护协作、护士执行速度、对患者情志护理干预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将急救小组分为AB组或ABC组,更加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急救处理的及时、有效和人性化,值得临床应用。
2017, 33(21):333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术中压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8.45%(6/71),对照组为21.13%(1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肌疼痛、颈肩痛、紧张情绪、下肢酸困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92.96%)较对照组(81.69%)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减少腰肌疼痛、颈肩痛等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1):333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敷料外固定方法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少量渗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6年1—12月PICC置管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敷料外固定方法更换敷料,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敷料固定方法更换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渗血发生率、敷料更换间隔时间、皮肤过敏发生率及导管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发生率、敷料更换间隔时间、皮肤过敏发生率及导管脱出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敷料外固定法能有效地减少PICC置管术后少量渗血,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敷料更换率,减少敷料更换次数,从而降低置管术后皮肤过敏的发生率。
2017, 33(21):334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接受发展性照顾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早产儿在采用发展性照顾方案的同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采用发展性照顾方案的同时对其进行“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波动幅度、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产儿体温波动幅度减小、睡眠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发展性照顾的早产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降低体温波动幅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延长早产儿睡眠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1):3342.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认识,促进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水平。方法该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肺泡蛋白沉积症住院患者6例,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病行双肺同期序贯全肺灌洗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6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个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效、优质、全程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双肺同期序贯全肺灌洗术的治疗效果。
2017, 33(21):3345.
摘要:【提要】对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15例在该院心脏内科行核磁共振兼容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于围术期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全面的出院指导。1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 33(21):3348.
摘要:【提要】通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即基于PHP&MySQL的蠓科昆虫检索鉴定系统设计与实现,总结多年作为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的带教体会。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指导教师的带教经验,而且使得项目组成员丰富了知识储备、培养了团队精神、调动了积极性、发挥了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因此,通过不断扩大创新项目的参与范围、提高完成质量,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其中,探索出更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
2017, 33(21):3350.
摘要:【提要】2010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而开展系统整合课程是当今医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必然趋势。该文旨在总结系统整合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并客观、总结、思考目前系统整合课程的优势,在培养卓越医师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2017, 33(21):3352.
摘要:【提要】该文针对部分医科院校教学“满堂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象,提出在民族医科院校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采取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3种方法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并从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界定、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教学、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新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017, 33(21):3354.
摘要:【提要】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大学生教育中迅速渗透,其以短小、精悍的格局配合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在学生的预习及复习过程中起到明显的载体作用。留学生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也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语言沟通的局限性,使得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滞后,学生需要反复咀嚼教师讲解的知识,尤其是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更需要还原课堂的教学过程,微课程在此方面就能形成有效、快速的解决方案,有较强的优势。该文将微课程与医学留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内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困境状态,并探讨了微课程教育的多种呈现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的转化落实,探讨二者结合后形成的合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医学留学生教育的教学困境,以期更好地实现医学留学生教学目的,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017, 33(21):3356.
摘要:【提要】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高等医学院校唯一一项国家级竞赛项目,通过竞赛对参赛选手的临床判断能力、临床技能、医德医风、人文关怀、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同时通过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也对本科生的医学教育和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作者参与了该院第七届和第八届竞赛的输血技术教学和集训工作,现将其中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以期对竞赛和输血技术教育本身有所帮助。
2017, 33(21):3358.
摘要:【提要】临床手术及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冰冻切片对临床病理诊断或科学研究观察均至关重要。要制作优良的冰冻切片,需要对取材、温度控制、切片、固定及染色等许多环节进行把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冰冻切片的制作进行经验总结。
2017, 33(21):3360.
摘要:【摘要】目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建立健全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家库,及时更好地确保全市线上线下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和坚强的组织保障。方法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个人自愿申请,单位审核推荐或特别优秀知名度高、影响大的专家由市里直接发出邀请,再经单位同意后推荐,所有申请专家均报重庆市专家库筹备领导小组遴选核准并确认。结果自2015年10月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关于遴选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家的通知以来,共收到全市45个医疗卫生单位推荐候选专家479人,经层层筛选、评审、再筛选、再评审,最终确认入库136人。结论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家库的建立对进一步提升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创新创优凝心聚力成风化人引领健康,正面宣传、主题宣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017, 33(21):33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专科护士中开展分层次培训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该院肿瘤科参加分层次培训的护理人员共1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专科的特点、要求及护士不同层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内容,主要内容为肿瘤专科基础知识、护理常规、专科检查及护理操作、专科护理应急措施、专科药物知识等,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结束前后分别进行肿瘤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各层次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患者满意度为90.05%(543/603),培训后患者满意度为97.84%(590/60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结论分层次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2017, 33(21):33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和分析该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相关护理风险,并由此制订针对性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结果128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16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2.50%。16例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中,由于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导致护理风险12例,占75.00%(12/16),而由于患者及家属不安全因素导致护理风险4例,占25.00%(4/16)。结论护理人员及患者因素是导致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7, 33(21):33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电子药品说明书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有个性的宣教影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科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执行两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护士均由1名初责护士、2名高责护士组成。对照组护士根据个人经验、记忆或按需查阅纸质说明书进行护理、宣教、记录。观察组护士则需要利用护士站工作系统界面,进入医嘱界面,对医嘱上开出的药物用鼠标左键点击,即出现电子药品说明书(包括:通用名、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对药物重要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标记、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宣教总体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瞻性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电子药品说明书可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21):3368.
摘要:【提要】随着药学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打印药品标签逐渐取代了人工书写标签,其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药师的调配速度,但打印标签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且对药师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主要介绍了标签打印信息系统的后台设计,以便更好地避免打印标签存在的弊端;同时,介绍了药师在使用打印标签时应注意的事项。由此表明,打印标签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问题,在工作中药师要能够发现问题苗头,及时解决处理,提高标签使用效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提升药学服务价值。
2017, 33(21):3370.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