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3卷第2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吸烟、饮酒对男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17, 33(24):3697.

      摘要 (9450) HTML (0) PDF 965.61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男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并首次接受肝脏根治性治疗的479例男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结果吸烟与肿瘤大小、术前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饮酒则与术前血清GG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密切相关(P<0.05)。每天吸烟或饮酒的数量与上述相应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并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吸烟、饮酒可协同增加患者术前血清GGT水平,但并不显著影响HCC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率(P>0.05)。结论吸烟、饮酒可能与男性HCC患者的肿瘤大小及肝功能相关,但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前清蛋白、血脂、血清脂蛋白与预后的关系*

      2017, 33(24):3701.

      摘要 (9435) HTML (0) PDF 455.42 K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血脂和血清脂蛋白谱检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卒中类型不同分为脑出血组(57例)和脑梗死组(43例),另选取同期在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受试者血清前清蛋白、血脂、血清脂蛋白谱水平,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血清前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脑梗死组TC、LDL-C水平较脑出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前清蛋白、α脂蛋白(αLP)、β脂蛋白(βLP)、前β脂蛋白(preβLP)是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前清蛋白、血清脂蛋白谱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 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分析*

      2017, 33(24):3704.

      摘要 (9760) HTML (0) PDF 454.85 K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和59例健康家庭非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SCL-90焦虑因子得分、GQOLI-74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照料者与患者关系、居住环境及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生活质量较差,应引起重视。

    • 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观察*

      2017, 33(24):3707.

      摘要 (9296) HTML (0) PDF 572.70 K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来该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感冒后咳嗽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于针刺治疗后,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阳性对照药宣肺止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咳嗽VAS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5d后咳嗽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d后咳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5d后咳嗽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感冒后咳嗽起效快速、疗效显著。

    •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HSC-T6细胞胶原蛋白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2017, 33(24):3709.

      摘要 (9451) HTML (0) PDF 575.23 K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相关胶原蛋白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设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低剂量组(终浓度分别为150.0、75.0、37.5μg/mL),阳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终浓度为1.0μg/mL)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经相应处理后继续培养48h,以RT-PCR法检测各组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Ⅳ型胶原(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排钱草总生物碱高、中剂量组HSC-T6细胞COL-Ⅰ、COL-Ⅲ、TGF-β1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钱草总生物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L-Ⅰ、COL-Ⅲ、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2017, 33(24):3712.

      摘要 (9306) HTML (0) PDF 498.71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Hcy、hs-CRP对CHF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100例,治愈出院后随访12个月,失访8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事件组(45例)和无复发事件组(47例),复发事件组包括心源性死亡患者及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患者,分析各组患者首次住院期间的Hcy和hs-CRP水平,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Hcy和hs-CRP水平与LVEF的关系。结果复发事件组患者首次住院期间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复发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发事件组发生心源性死亡患者4例,占8.0%,其余为因心力衰竭恶化再次入院患者,占92.0%,死亡组与再次入院组患者首次住院期间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037、-0.029,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越高,治愈后发生复发心脏事件的风险越高。血清Hcy、hs-CRP水平可推荐作为CHF预后危险因素的检测指标,为CHF治愈后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7, 33(24):3714.

      摘要 (7813) HTML (0) PDF 450.34 K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外科ICU收治的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74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中死亡12例(16.2%),发生AKI39例(52.7%),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重症胰腺炎(OR=4.213,95%CI1.437~4.342)、感染性休克(OR=2.145,95%CI1.011~1.082)及入住ICU时肌酐值(OR=1.068,95%CI0.980~1.061),发生AKI患者死亡率较未发生AKI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重症胰腺炎和感染性休克及入住ICU时肌酐值是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患者发生AKI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

    • 某院普外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效果评价*

      2017, 33(24):3717.

      摘要 (9354) HTML (0) PDF 461.70 K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某院干预前后普外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方法采用盲目、随机、对照原则,将该院2015年1—12月普外科医务人员90名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普外科医务人员9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给予手卫生干预方法。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方法对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依从率[95.56%(86/90)]高于对照组[82.22%(74/90)],无菌操作后手卫生依从率[96.67%(87/90)]高于对照组[84.44%(7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后手卫生依从率[94.44%(85/90)]高于对照组[77.78%(70/90)],七步洗手法执行率[94.44%(85/90)]高于对照组[75.56%(6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干预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达到了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目的。

    • 呼吸监护病房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肺康复疗效观察

      2017, 33(24):3719.

      摘要 (9190) HTML (0) PDF 635.05 K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监护病房(R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进行肺康复的临床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一科需有创机械通气而入RCU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共40例,将其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早期康复组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CU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呼吸衰竭的纠正,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2017, 33(24):3723.

      摘要 (9368) HTML (0) PDF 605.56 K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和分型中的特性,以及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Hp感染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该院经胃镜、病理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的26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A和尿素酶B等抗体,并将阳性的Hp分为Ⅰ型和Ⅱ型,以13C-UBT结果作为诊断Hp感染的参考标准,评价免疫印迹法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26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中免疫印迹法诊断Hp感染的阳性率高达78.87%,免疫印迹法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为97.52%,特异性为80.95%。四组患者中,HpⅠ型和Ⅱ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1.32%和7.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HpⅠ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Ⅰ型中CagA和VacA抗体合并存在、仅含CagA抗体和仅含VacA抗体的比例分别为84.66%、4.23%和11.11%,CagA和VacA抗体合并存在的比例显著高于仅含单种抗体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Hp具有灵敏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应尽早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Hp分型检测,并对含有Ⅰ型Hp的患者及早进行根除治疗,有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

      2017, 33(24):3726.

      摘要 (8882) HTML (0) PDF 844.06 K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在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32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PDU声像图。将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的孕产妇列入对照组(192例),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PDU相结合诊断的孕产妇列入观察组(136例)。统计两组的灵敏度、假阴性率(漏诊率)、特异度和假阳性率(误诊率),关注临床结局,并记录观察组胎盘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综合指数(VFI)。结果对照组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分别为64.29%、35.71%、82.67%和17.33%;观察组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和误诊率分别为95.45%、4.55%、92.11%和7.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胎盘正常者VI和VFI显著低于胎盘植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盘正常者和胎盘植入者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PDU联用可以明显提高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从而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并且3D-PDU可通过评价产前胎盘血流参数来评估胎盘植入的血管化程度。

    • 经外周动脉心排出量监测在重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 33(24):3730.

      摘要 (8908) HTML (0) PDF 522.80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动脉心排出量监测(APCO)容量反应性指标对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入重庆西南铝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3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APCO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联合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被动抬腿试验(PLR),结合经胸壁多普勒超声(TTE)测量上腔静脉峰流速随呼吸变异度对患者进行液体管理。结果有效组液体管理策略实施24h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SVV、血乳酸、中心静脉压(CVP)、24h尿量均较实施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实施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APCO监测的SVV是监测容量反应性的较好指标,结合PLR及TTE,可作为临床实施液体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 欣母沛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24):3733.

      摘要 (8806) HTML (0) PDF 534.24 K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欣母沛与缩宫素及二者联合使用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欣母沛组(33例)、缩宫素组(34例)和联合组(35例)。欣母沛组产后给予欣母沛250μg臀肌注射;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20U宫体肌内注射;联合组在给予欣母沛250μg宫壁内注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分析各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术后2h子宫底距脐距离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术后2、24h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下降,较缩宫素组和欣母沛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2h宫底与脐的距离长于缩宫素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缩宫素,欣母沛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二者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临床理想的产后出血治疗方案。

    • 不同引流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的对比研究

      2017, 33(24):3735.

      摘要 (9142) HTML (0) PDF 501.87 K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负压引流、非负压引流及皮片引流3种引流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Ⅳ型单侧跟骨骨折共68例。根据引流方式将其分为负压引流组23例,非负压引流组23例,皮片引流组22例,比较三组切口干燥时间、引流物放置时间、皮肤皱褶时间、总引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等。结果负压引流组与非负压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总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张力性水泡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皮肤皱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非负压引流组在切口干燥时间、皮肤皱褶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总引流量、张力性水泡发生率方面分别与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负压引流与负压引流在跟骨骨折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皮肤干燥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皮肤出现皱褶时间稍长,非负压引流可以作为跟骨骨折术后简便而实用的引流方式。

    • 宝石CT常规模式与能谱模式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对比研究

      2017, 33(24):3738.

      摘要 (9391) HTML (0) PDF 474.62 K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宝石CT常规扫描模式与能谱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3月在该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103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51例行常规模式扫描,B组52例行能谱模式扫描,B组在扫描后重建65keV单能量图像,评价冠状动脉各段及各分支的图像质量。测量两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主干(LM)及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近段管腔的CT值及其邻近组织的CT值。结果A组共评价153支血管,633个冠状动脉节段;B组共评价156支血管,666个冠状动脉节段。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强化管腔的CT值及图像噪声均高于A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M与LAD近段管腔的信噪比(SNR)、LCX近段管腔的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CT冠状动脉成像能谱扫描模式较常规扫描模式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人白细胞抗原B27的表达分析

      2017, 33(24):3741.

      摘要 (8945) HTML (0) PDF 674.88 K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MMP-9和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AS患者(AS组)60例,以及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MMP-2、MMP-3、MMP-9和HLA-B2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AS的相关性。结果AS组患者MMP-2、MMP-3、MMP-9和HLA-B2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3、MMP-9与HLA-B27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8、0.458、0.776、0.444、0.730、0.568,P<0.05)。MMP-2、MMP-3、MMP-9及HLA-B27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9、1.000、0.997、0.978,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8.33%、100.00%、96.70%、95.00%,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95.00%、95.00%,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MMP-2、MMP-3、MMP-9和HLA-B27在AS患者中呈高表达,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AS潜在的诊断指标。

    • 改良简化MDRD方程肾小球滤过率与99mTc-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相关性分析

      2017, 33(24):3745.

      摘要 (9277) HTML (0) PDF 502.77 K (1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简化MDRD方程肾小球滤过率(GFR)公式估算值(eGFR)与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法GFR测定值(99mTc-GFR)的相关性,探讨适合我国慢性肾脏疾病(CKD)住院患者的GFR估算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99mTc-GFR为参考标准,对改良简化MDRD公式估算的GFR与同位素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价估算公式的准确性。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分析表明,改良简化MDRD的Kappa值为0.614。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改良简化MDRD公式评估CKD患者的GFR不失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 COX-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

      2017, 33(24):3748.

      摘要 (9006) HTML (0) PDF 1.03 M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Ki-67的表达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包括肿块大小、边缘、形态,钙化、血流分级、淋巴结转移,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癌变组织标本中COX-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结果COX-2、Ki-67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9.0%(49/71)、78.9%(56/71),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Ki-67、COX-2表达与血流分级、淋巴结转移、肿块形态及钙化形态呈正相关(P<0.05)。Ki-67、COX-2表达与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与Ki-67、COX-2表达存在相关性,对乳腺癌防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综述
    • 靶向PCSK9降脂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7, 33(24):3751.

      摘要 (8953) HTML (0) PDF 605.32 K (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骶骨肿瘤全骶骨切除术后重建技术的临床进展

      2017, 33(24):3754.

      摘要 (8730) HTML (0) PDF 452.10 K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3D打印辅助下的胡桃夹综合征治疗进展

      2017, 33(24):3756.

      摘要 (8602) HTML (0) PDF 482.10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2017, 33(24):3759.

      摘要 (8418) HTML (0) PDF 908.09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该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价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来评价末次随访时总体优良率,术后180d再次行MRI检查,确认突出的髓核是否完全摘除。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9~105min,平均(59.5±10.3)min;术中出血量为10~50mL,平均(31±7)mL;住院时间为4~16d,平均(6.9±2.4)d。术后180d再次MRI检查示突出的椎间盘全部或大部分切除。116例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为92.24%(107/116)。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此技术拥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 胰管置管外引流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7, 33(24):3762.

      摘要 (8560) HTML (0) PDF 542.69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行PPPD的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行胰管置管外引流PPPD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胰瘘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B级胰瘘及总胰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管置管外引流可以有效降低PPPD术后胰瘘发生率,提高PPPD的安全性。

    • 24h动态脉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2017, 33(24):3764.

      摘要 (8690) HTML (0) PDF 337.91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24h动态脉压(24h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80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24hAPP、CysC、MAU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24h平均压(24hABP)及M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APP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APP、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效果研究

      2017, 33(24):3766.

      摘要 (8483) HTML (0) PDF 413.8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12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莲花清瘟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5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每次1粒,每天2次,治疗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鼻塞缓解时间、肌肉酸痛缓解时间和疲劳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对治疗流行性感冒治疗效果显著,可尽快缓解症状,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不同核壳处理方法比较

      2017, 33(24):3768.

      摘要 (8644) HTML (0) PDF 394.87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核壳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形成明显核壳患者55例(68眼)。将核壳下注入粘弹剂再吸除患者作为粘弹剂组(34眼),直接采用超声乳化头吸除核壳患者作为对照组(34眼),分析两组患者视力、角膜内皮数量与形态变化、后囊膜破裂、核壳处理时间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术眼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术后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8患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弹剂组术中核壳处理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核壳下注入粘弹剂再吸除处理方式患者后囊膜破裂机会较少,相对安全,适合初学者应用。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2017, 33(24):3770.

      摘要 (8228) HTML (0) PDF 346.77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胸腔穿刺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引流效果、管周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个月时的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引流效果、管周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升引流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2017, 33(24):3772.

      摘要 (8243) HTML (0) PDF 358.70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诊治的急腹症患者174例,分别采用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及二者联合检查对患者的异位妊娠破裂、胚胎停止发育、宫颈宫腔粘连、肿瘤破裂扭转、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不完全流产等做出影像学诊断,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分析比较。结果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异位妊娠破裂、胚胎停止发育、宫颈宫腔粘连、肿瘤破裂扭转、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不完全流产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阴道超声和单独腹部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妇产科急腹症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对比研究

      2017, 33(24):3774.

      摘要 (7243) HTML (0) PDF 384.3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当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手术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Ⅰ期根治切除手术组(A组)55例和Ⅰ期造瘘、Ⅱ期切除肿瘤并还纳瘘口手术组(B组)2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B组,住院费用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患者一般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均应争取行Ⅰ期手术根治切除术,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肠息肉相关性研究

      2017, 33(24):3776.

      摘要 (8358) HTML (0) PDF 595.04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Hp)与结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处置结肠息肉Hp根除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该院并行肠镜检查的患者317例,排除有消化性溃疡、胃炎、抗生素治疗史患者。根据是否有明显结肠息肉将入选患者分为结肠息肉组(86例)和对照组(231例),所有患者均经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是否感染Hp。结果结肠息肉组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结肠息肉患者病理情况发现,Hp感染阳性结肠息肉患者发生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存在增加结肠息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临床上可通过Hp根除治疗观察息肉发生发展或息肉癌变的情况。

    •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比研究

      2017, 33(24):3778.

      摘要 (7390) HTML (0) PDF 355.78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和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245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45例患者分为PCNL组(122例)和FURL组(123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URL组结石清除率低于PCNL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CNL组,且住院时间短于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RL结石清除率虽然略低于PCNL,但FURL具有损伤量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甲状腺术后咽痛临床效果分析

      2017, 33(24):3780.

      摘要 (8412) HTML (0) PDF 416.72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甲状腺术后咽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该院甲乳科收治的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h、术后第1天疼痛反应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2天疼痛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患者咽部异物感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能减轻甲状腺患者术后咽部疼痛,有效降低咽部异物感程度。

    • 血栓通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7, 33(24):3781.

      摘要 (8559) HTML (0) PDF 590.52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7, 33(24):3783.

      摘要 (8741) HTML (0) PDF 365.55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痛经评分及月经量均显著低于或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5、12个月,患者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子宫体积接近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血清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24):3785.

      摘要 (8913) HTML (0) PDF 366.45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该院接诊的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尿酸检测。记录两组受试者的血清胆红素、血清尿酸水平,对比分析不同血清尿酸水平冠心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研究组,而血清尿酸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总发生率为31.11%(14/45);血清尿酸大于500μmol/L组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00~400μmol/L、>400~500μ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与血清尿酸水平高低呈正比,血清尿酸水平可作为对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 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 33(24):3787.

      摘要 (8313) HTML (0) PDF 362.62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加强血糖调控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高血糖危重症患者106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动态血糖监控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强血糖调控联合高血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死亡率、感染率及满意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感染率、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加强血糖调控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分析

      2017, 33(24):3789.

      摘要 (8509) HTML (0) PDF 549.94 K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中英文数据库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研究的异同,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6年1月1日发表于PubMed、CNKI、VIP、WanFangData、Elsevier、EI、ScienceOnline数据库上的关于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文数据库有关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相对较多,而英文数据库相对较少。中文数据库相关研究中应用巴曲酶的剂量范围、时间窗比英文数据库更为宽泛,更加个体化。中文数据库关于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大多基于临床研究,而英文数据库则主要是科学研究。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了解巴曲酶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国际发展动态,同时对更多关注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科学性研究有一定启示。

    • 常频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24):3791.

      摘要 (8276) HTML (0) PDF 382.13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按照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特点,包括治疗后上机时间、成功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成功撤机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气胸、慢性肺部疾病、脑室内出血、脑瘫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新生儿患儿成功撤机时间、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 >护理探讨
    • 有创血压监测在ICU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 33(24):3793.

      摘要 (8392) HTML (0) PDF 576.04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有创血压24h连续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危重患者的必要性及其在应用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0—12月在该科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危重症患者32例。对置管技巧、监测方法及针对各种并发症所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其优点及护理要点。结果32例有创血压监测的重症患者在动脉导管留置期间,发生导管脱出3例,导管堵管2例,穿刺点渗血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新型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2017, 33(24):3796.

      摘要 (10230) HTML (0) PDF 385.06 K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新型敷料与传统凡士林敷料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中的临床效果,为实现烧伤治疗的高愈合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中心治疗的Ⅱ度烧伤无感染患者66例。按创面严重度相当原则分成用新型敷料护理的观察组和普通凡士林敷料护理的对照组,各3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更换敷料时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愈合时间、阶段性愈合率、换药次数等。结果换药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小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第4、9、15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敷料能显著减少Ⅱ度烧伤患者换药所致的创面疼痛及创面出血情况,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应用效果优于普通敷料。

    • 术中化学性皮肤灼伤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7, 33(24):3798.

      摘要 (8805) HTML (0) PDF 430.45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行的侧卧位胸科手术1056例患者资料。1056例患者中后发现皮肤红斑38例,通过病因、发生部位、症状等方面鉴别,18例患者诊断为化学性皮肤灼伤。临床工作中,对化学性皮肤灼伤应以预防为主,术毕与皮肤压力性损伤进行有效鉴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术中化学性皮肤灼伤发生率。

    •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7, 33(24):3799.

      摘要 (8718) HTML (0) PDF 568.38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接受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新生儿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家属护理意愿的不同将新生儿分成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104例。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护理后12个月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护理前MDI、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治疗后的MDI和PDI,促进了新生儿更好治疗和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7, 33(24):3801.

      摘要 (8445) HTML (0) PDF 358.32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运用于淋巴瘤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接收与治疗的淋巴瘤患者60例,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上增加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运用于淋巴瘤化疗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焦点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中的应用评价

      2017, 33(24):3803.

      摘要 (8438) HTML (0) PDF 359.66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焦点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焦点护理模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Harris评分[(78.43±10.56)分]及Barthel指数[(85.57±12.02)分]均较对照组[(57.85±8.41)、(68.92±10.15)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96.36%(53/55)]较对照组[81.82%(45/5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护理模式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 >教学探索
    • 以亚专业平台为基础的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的构建*

      2017, 33(24):3805.

      摘要 (8203) HTML (0) PDF 381.24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亚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我国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方案的制订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调研10家医院皮肤病学主要亚专业领域专家共55名,初步拟定包含亚专业培养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共45名专家参与了函询,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W)χ2检验的P值小于0.01,最终得到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关培养方案的要素细则。结论该研究所形成的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构建具体可操作,可为其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强化核心内容、拓展前沿知识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7, 33(24):3808.

      摘要 (8443) HTML (0) PDF 601.33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通过对中药药剂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遴选,强化核心内容,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拓展学科前沿知识,结合讨论、随堂提问和答疑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多级考评制度,大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对中药学专业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和教学内容的整合,积极探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创新视野下的教与学。

    •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 33(24):3810.

      摘要 (7357) HTML (0) PDF 612.24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妇产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更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的心理护理、人际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精神,最终成为适应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护理人才。在护理学教学中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理心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培养护生自身良好的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引入到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旨在促进“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妇产科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 地方医学院校“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7, 33(24):3812.

      摘要 (8700) HTML (0) PDF 544.95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海南医学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来,建立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基础医学综合板块,以器官系统为核心的器官系统整合模块,采用模块教授负责制、导师制、小班授课等改革模式探索地方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模式。

    •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地方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2017, 33(24):3814.

      摘要 (9689) HTML (0) PDF 585.76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是一项需要与人密切接触的职业,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性关怀,所以人文精神与素质培养是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不仅要考虑本校特点,还要综合分析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及时代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更加科学、完善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 临床生化检验实习带教探讨*

      2017, 33(24):3816.

      摘要 (8864) HTML (0) PDF 573.24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临床生化检验是一门重要的检验专业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技术性很强。目前,检验科生化检测主要以自动化检测为主,而教师需要在这较短的临床生化实习阶段,培养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将书本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平时实习工作中,并对生化检测仪器及其检验技术从理性认识转化到感性认识。该科室生化组教师不断学习创新,改进实习教学方式,从重视岗前培训、建立与培养实习生的“全面质量控制”观、重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开展临床病例讨论、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注重规范化考核6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 培养“5+3”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协作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2017, 33(24):3818.

      摘要 (8538) HTML (0) PDF 504.01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科研能力在“5+3”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时间紧迫性,加强科研协作精神培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结合该院培养实践,探讨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科研协作精神的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完善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学实习生的培训

      2017, 33(24):3821.

      摘要 (8328) HTML (0) PDF 365.68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学实习生的培训管理模式。通过制订培训内容与考核标准、采用视频教学与专人带教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定期专题讲座与职业道德培训、出科考核等方式,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和严格的培训模式,大大改善了PIVAS的药学实习生的带教质量,让实习生快速熟悉PIVAS的基本情况、操作技能、用药知识和业务流程。对PIVAS的药学实习生带教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后,实习生全部按计划完成实习培训,出科考核成绩优异,药学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 PDCA循环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7, 33(24):3823.

      摘要 (8582) HTML (0) PDF 565.46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泌尿外科病区实习的2012级统招护理本科学生40名,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两组实习生分别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和操作等成绩及学生主观评价等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成绩得分及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总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PDCA循环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优势,能为护理本科学生的知识培养提供更优化的教学途径。

    • 多模式教学法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运用

      2017, 33(24):3825.

      摘要 (8575) HTML (0) PDF 521.3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当今消化内科疾病诊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院通过在消化内镜教学中应用多模式教学法,使广大学生在培训期内更好地学习消化内镜理论知识,掌握内镜操作技能,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借鉴。

    • >管理科学
    • 护士长对非计划性拔管认知的质性研究*

      2017, 33(24):3828.

      摘要 (8708) HTML (0) PDF 376.41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对非计划拔管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选取该院11名护士长进行深度访谈,并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将资料整理、分析、编码和提炼。结果护士长对导管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对导管脱落后的处理方法及流程认识不足,护士长未系统接受非计划性拔管的培训,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该院使用的评估工具需进一步完善。结论医院需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护士长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该方面意识,进一步完善该管理流程及评估工具,从而更好地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风险管理

      2017, 33(24):3830.

      摘要 (6859) HTML (0) PDF 434.59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俯卧位通气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手段。该文总结俯卧位通气治疗中的各种风险,包括压疮的风险、意外拔管的风险、肺部感染等,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2014—2016年某院住院部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2017, 33(24):3831.

      摘要 (8199) HTML (0) PDF 515.21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4—2016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数据,采用频度分析法及排序对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2014—2016年该院使用麻醉药品共9种,麻醉药品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3年中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及用药频度均居首位,哌替啶使用频度呈下降趋势,吗啡使用频度呈增长趋势。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新的麻醉药品种类。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提高送检尿、粪、痰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

      2017, 33(24):3834.

      摘要 (8677) HTML (0) PDF 593.19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送检尿、粪、痰标本的合格率。方法成立护理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小组,绘制送检尿、粪、痰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实施FMEM管理模式后,送检尿、粪、痰标本不合格率由原来的0.66%降至0.51%。结论将FMEA模式应用于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可提高送检尿、粪、痰标本的合格率。

    • 便携式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院间无缝对接转诊应用体会

      2017, 33(24):3836.

      摘要 (8401) HTML (0) PDF 729.5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进行院间无缝对接转诊的可行性及应用体会。方法筛选该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院间无缝对接转诊的患者92例,对转诊方式、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92例患者在途中监测和护理下进行院间无缝对接转诊,89例患者安全送到目的医院,3例患者病情出现不同程度恶化,转诊成功率为96.74%,回访满意度100.00%。结论便携式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院间无缝对接转诊是提高患者后续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在院间转诊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回访满意度高,值得院前推广。

    • 医护一体化在糖尿病足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2017, 33(24):3839.

      摘要 (8465) HTML (0) PDF 723.53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在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新模式实施前)该科25例患有糖尿病足伤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新模式实施后1年),25例患有糖尿病足伤口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和显效率增高,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糖尿病足伤口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愈合率,减少住院时间,还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

    • 医学新生环保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 33(24):3842.

      摘要 (8485) HTML (0) PDF 552.92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和护理专业医学新生环保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院科学、合理地安排预防医学课程及进行环保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环保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川北医学院422名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新生对环保知识缺乏全面了解,环保知识平均得分为(8.02±1.54)分,37.9%(160/422)的医学新生环保知识得分低于平均分。女生环保知识评分高于男生,城市生源学生环保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新生环保态度平均得分为(14.82±2.33)分,大部分学生具有积极良好的环境保护态度,其中环保知识和性别是影响环保态度的主要因素。医学新生的环保行为平均得分为(13.33±3.35)分,环境保护不够积极,其中环保知识和环保态度是环保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医学新生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其环保知识水平和环保意识。

    • 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特征分析

      2017, 33(24):3844.

      摘要 (8500) HTML (0) PDF 588.28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血液生化指标特征,为该人群的健康监护寻找动态观察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在该院体检的某发动机厂接触正己烷作业人员211人(观察组)和同期不接触正己烷作业人员179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血清生化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血清生化检查结果中γ-谷氨酰转肽酶和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无临床意义;两组其他血清指标检查结果及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无明显变化规律。结论血常规及一般血清生化检测指标对正己烷职业接触人群可能并不敏感。

    • 人性化服务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7, 33(24):3846.

      摘要 (8249) HTML (0) PDF 357.77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226例,将其分为常规组(113例)和人性化组(11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人性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人性化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疾病、满意度各个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案例分析
    • 冠状动脉左主干前三叉重度狭窄PCI治疗1例*

      2017, 33(24):3848.

      摘要 (8806) HTML (0) PDF 917.15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严重感染1例分析

      2017, 33(24):3850.

      摘要 (8409) HTML (0) PDF 863.6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氰化物中毒合并酮症酸中毒1例急救护理

      2017, 33(24):3852.

      摘要 (8541) HTML (0) PDF 363.25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严重蜂蜇伤后溶血的成功救治分析

      2017, 33(24):3854.

      摘要 (8239) HTML (0) PDF 395.94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药师参与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会诊的实践

      2017, 33(24):3855.

      摘要 (8228) HTML (0) PDF 350.12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