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3):329.
摘要:
2017, 33(3):337.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小鼠原代成肌细胞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并诱导其成肌分化,检测成肌分化过程中微小 RNA-1(miRNA-1)和miRNA-155表达情况。 方法 提取新生小鼠后腿肌肉,经胶原酶消化,利用细胞贴壁差异性分离及纯化原代成肌细胞。使用含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诱导其成肌分化,通过肌球蛋白重链抗体——MF20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成肌能力。使用Taqman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代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miRNA-1和miRNA-155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分离并纯化小鼠原代成肌细胞;成功诱导原代成肌细胞向骨骼肌分化,MF20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原代成肌细胞在成肌分化过程中miRNA-1表达明显上升,miRNA-155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功构建了提取小鼠原代成肌细胞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成肌分化过程中miRNA基因调控提供了体外模型。
2017, 33(3):34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联合抗原修复法对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陈旧性蜡块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陈旧性蜡块组织连续切片198张,分别采用胰蛋白酶、加热、联合抗原修复法,检测MMP-9、TIMP-1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结果 0.1%胰蛋白酶(pH 7.6)37 ℃孵育20 min为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法的最佳条件,0.01 mol/L乙二胺四乙酸缓冲液(pH 8.0)进行微波抗原修复为加热抗原修复法的最佳条件,胰蛋白酶与微波联合进行的抗原修复法明显优于单用胰蛋白酶抗原修复法、加热抗原修复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抗原修复法更适于免疫组化法检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陈旧性蜡块中MMP-9、TIMP-1 的表达。
2017, 33(3):34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νβ3(ανβ3integrin)、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关系。 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癌组织石蜡标本62例(鳞癌组)、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石蜡标本20例(HSIL组)、子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石蜡标本20例(LSIL组)、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ανβ3integrin、ERK1/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和过碘雪夫酸双重染色方法检测VM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分析VM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ανβ3integrin、ERK1/2表达的关系。 结果 鳞癌组标本ανβ3integrin、ERK1/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类、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ανβ3integrin、ERK1/2表达及VM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ανβ3integrin 、ERK1/2表达阳性标本VM 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νβ3integrin 、ERK1/2表达与VM呈正相关(r=0.366、0.377,P=0.003、0.003)。 结论 ανβ3integrin、ERK1/2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通过VM的形成参与了宫颈鳞癌的侵袭及转移。
2017, 33(3):347.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邛崃市居民饮酒现状及酒精相关问题,为相关部门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2016年7月对随机抽取的756名居民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四川省邛崃市居民饮酒率为54.63%(413/756),男性为61.04%(293/480),女性为43.48%(120/276);饮酒者中日均酒精摄入量为42.41 g/d,男性为55.43 g/d,女性为10.60 g/d;男性饮酒者多数为几乎每天均要饮酒(30.72%),女性饮酒者以很少饮酒(1个月1次及以下)者居多[53.33%(64/120)];男性饮酒者适量饮酒率为68.60%,女性为81.67%。饮酒种类中以啤酒饮用率最高[54.24%(224/413)];饮酒风格和方式存在不健康因素;首次饮酒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饮酒相关问题较普遍;饮酒认知度不高。 结论 四川省邛崃市居民饮酒行为普遍,且存在不同程度危险饮酒情况和酒精相关问题,对饮酒相关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也有待提高,亟须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宣传教育和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2017, 33(3):352.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SPE-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丸含莫诺苷和马钱苷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250.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00%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 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 结果 莫诺苷和马钱苷分别在0.050、2.0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莫诺苷的回归方程为Y=9.28×105X+14.4(r=0.999 2);马钱苷的回归方程为Y=1.02×105X+5.55(r=0.999 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835%、99.080% [相对标准偏差(RSD)=1.400%、1.200%]。 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杞菊地黄丸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含量,控制药品质量。
2017, 33(3):355.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9例行PICC术重症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VT是否形成分为发生组(5例)和未发生组(94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APACHEⅡ)、D-二聚体水平、意识状态、疾病分布、穿刺侧部位及肌力、DVT发生时间及部位等。结果 99例患者共放置PICC 99根,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发生率为5.05%;两组患者APACHEⅡ分值、意识状态、疾病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肢体、不同肌力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置管后小于或等于7 d;主要发生部位为锁骨下静脉。 结论 APACHEⅡ分值高、D-二聚体水平高、昏迷、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PICC置管后并发DVT的高危人群;DVT主要发生于穿刺侧为右上肢、肌力小于或等于3级者,因此,PICC穿刺部位应首选健侧肢体,其次为右侧肢体,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DVT的发生、发展。
2017, 33(3):35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胃癌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553 T/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48例经胃镜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48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FGF2-553 T/A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胃癌患者与对照组基因频率的差异。 结果 胃癌组患者FGF2-553 T/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胃癌患者FGF2-553 T/A基因型与胃癌患病易感性可能没有关联性。
2017, 33(3):36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放疗总剂量为56~74 Gy,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顺铂;沙利度胺第1周100 mg/d,晚上睡前顿服,每天1次;第2周开始增加至200 mg/d,以200 mg/d为维持剂量,口服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仅接受同步放化疗。 结果 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状态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疲乏、嗜睡、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对放化疗的顺应性,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7, 33(3):364.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盐酸胍法辛缓释片含胍法辛量和释放度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48∶52)为流动相;在220 nm波长处检测,用外标法计算盐酸胍法辛缓释片含胍法辛量;释放度以桨法装置,以pH2.2盐酸盐缓冲液900 mL为释放介质,1、3、6、12 h时分别取样,照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测定,用外标法计算各时间点释放量。 结果 样品在释放介质中和含量测定溶剂中的精密度、线性和回收率均较好。 结论 该法适于测定盐酸胍法辛缓释片含胍法辛量和释放度。
2017, 33(3):36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二级甲等(二甲)综合医院手术室男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重庆市巴南区四家二甲综合医院,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2009)》对手术室40名男护士执业认同进行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40名男护士职业认同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认知评价、社交能力2个维度得分较高,社会支持认同、自我反思2个维度得分较差。工作年限、每天工作时间、每月工资收入是影响手术室男护士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庆市二甲综合医院手术室男护士执业认同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对工作年限长、每天工作时间久而每月工资收入较少的男护士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其整体职业认同感。
2017, 33(3):37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中试剂盒的性能验证方法,并对该实验室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检测中所使用的ELISA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以判断所用试剂盒是否能满足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方法 使用FAM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进行ELISA检测,通过计算和分析所用试剂盒的最低检出限、重复性、期间精密度、正确度,与试剂盒说明书提供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并对试剂盒的CUTOFF值进行验证,判断其是否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人群,以此评价试剂盒的性能指标。 结果 HEV ELISA检测中,万泰试剂盒最低检出限为0.5 U/mL,GBI试剂盒最低检出限为1 U/mL;重复性精密度实验中,万泰试剂盒在弱阳性浓度水平(2 U/mL)和临界值浓度水平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4.33%和5.84%,GBI试剂盒在弱阳性浓度水平(2 U/mL)和临界值浓度水平的CV分别为5.39%和7.82%;期间精密度实验中,万泰试剂盒在弱阳性浓度水平(2 U/mL)和临界值浓度水平的CV分别为8.89%和12.55%,GBI试剂盒在弱阳性浓度水平(2 U/mL)和临界值浓度水平的CV分别为8.57%和12.52%;正确度验证方面,2种试剂盒的阴阳性符合率都达到100%;CUTOFF值验证实验中,万泰试剂盒检测的样本OD值的x+3SD=0.190,小于试剂盒提供的CUTOFF值0.263,GBI试剂盒检测的样本OD值的x+3SD=0.074,小于试剂盒提供的CUTOFF值0.150。 结论 实验室所使用的2种试剂盒均通过性能验证,适合实验室日常检测工作和受检人群,对提高实验室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7, 33(3):37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该科收治的78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将其中鼻胃管治疗依从性好的49例设为规范组,鼻胃管治疗治疗依从性差的29例设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治疗信心、胃管不良反应、疾病认知程度等资料,通过logistic模型筛选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信心、胃管不良反应、经济状况、疾病认知程度是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尚不能作为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信心、胃管不良反应、疾病认知程度是影响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治疗信心、胃管不良反应、疾病认知程度是影响原发性食管癌患者胃管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可考虑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
2017, 33(3):376.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ACE)灌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对肠黏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2015年9月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22只),模型组用TNBS建立UC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处死6只,镜下观察结肠变化,确定造模成功,其余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研究组给予ACE 5 mL/(kg·d)保留灌肠,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灌肠10 d后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肠IGF-1、TGF-β的表达。 结果 研究组大鼠DAI、结肠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IGF-1、TGF-β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CE对TNBS诱导的UC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能机制之一是下调结肠黏膜IGF-1、TGF-β的表达。
2017, 33(3):393.
摘要:
2017, 33(3):402.
摘要:
2017, 33(3):40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在咽部疾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扁桃体疾病80例,腺样体肥大80例,鼾症40例。3种疾病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电刀法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差异。 结果 3种疾病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3、5、7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在咽部疾病手术中具有术后出血少、疼痛轻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3):407.
摘要:【摘要】 目的 摸索一套具有灵敏度、准确度高,成本低廉,反应时间快速,可在基层实验教学推广的补体结合试验(CFT)改良方法,为临床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应用提供方法学指导。 方法 采用十二孔可拆卸酶标条和100 μL移液器进行加样的CFT微量法与采用洁净小试管和1 mL吸管进行加样的半量法进行比较。 结果 微量法和半量法CFT出现溶血结果的孔数一致,且均为补体对照(即第4孔)先出现溶血,接着依次为抗原对照(即第3孔)和血清对照(即第2孔)出现溶血;微量法第4、3、2孔出现溶血结果的时间分别为10、20、20 min,半量法第4、3、2孔出现溶血结果的时间分别为20、30、30 min。 结论 微量法CFT所获结果与半量法结果一致,但微量法反应灵敏度、准确度优于半量法,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出现溶血结果时间也快于半量法。
2017, 33(3):410.
摘要:【摘要】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该院手外骨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5例小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患儿行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0 cm×7 cm~16 cm×12 cm。随访1~6个月,平均(3.0±0.5)个月。 结果 25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行血管危象探查后皮瓣存活。随访皮瓣质地及外观优良,足踝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穿支管径粗大,皮瓣切取方便,吻合难度相对较小,分叶后旋转弧度大,面积大,能较好地解决小儿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问题,获得满意疗效。
2017, 33(3):41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作为维持治疗手段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8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CIK组,选取同期行最佳支持治疗的3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 CIK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组患者CD8+、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IK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采用CIK维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失衡状况,可提高DCR和治疗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2017, 33(3):41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围生期孕妇血常规各指标变化。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围生期孕妇(孕妇组)和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各1 000例,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各指标,记录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孕妇组孕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围生期孕妇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升高,而血小板基本不变;(2)围生期孕妇易发生贫血。
2017, 33(3):41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析疝环填充及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 选取2014年 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A组采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采用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较佳,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手术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17, 33(3):41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床旁检测(POCT)在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 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疑似ACS经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50例,在急诊科采用POCT法测定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 (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同时采血送检验科进行MYO、cTnI和CK-MB测定,对化验回报时间、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POCT可明显缩短检验时间,2种检验方法测定MYO、cTnI、CK-MB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OCT法快捷、方便,有利于急诊科ACS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3):42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 [雌激素(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等。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增生率,以及E2、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妈富隆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可明显缩短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减少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3):42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减轻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全身麻醉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术中给予丙泊酚联合七氟烷进行麻醉维持。观察、比较两组患儿T0(入室后)、T1(插管即刻)、T2(术毕时)、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拔管后20 min)时间点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且对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组患儿T4~6时间点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评分、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泊酚联合七氟烷能有效降低发生小儿苏醒期躁动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7, 33(3):424.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妊娠早中期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孕期微量元素状况,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妊娠期妇女41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早期妇女252例(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妇女166例(妊娠中期组)。详细记录两组妊娠期妇女身高、体质量及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基本情况,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及微量元素钙、镁、磷水平,评估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状况。 结果 两组妊娠期妇女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妇女血清钙水平与妊娠中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明显低于妊娠中期组,血清镁、磷水平均明显高于妊娠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59例(23.41%),不足147例(58.33%),充足46例(18.25%);妊娠中期组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26例(15.66%),不足108例(65.06%),充足32例(19.28%);妊娠早期组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比例明显高于妊娠中期组,不足比例明显低于妊娠中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妇女普遍存在25-(OH)D缺乏,妊娠早期妇女25-(OH)D缺乏较妊娠中期更为严重,而血清钙水平与妊娠中期妇女基本一致。应该对妊娠早期妇女进行25-(OH)D及孕期微量元素检测,以便尽早给予科学、合理的补充。
2017, 33(3):426.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冶金村社区2013年2~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也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 33(3):42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附带穿刺针(俗称皮鞋针)在免钛夹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0月采用右下腹皮鞋针辅助悬吊阑尾行免钛夹两孔法LA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随访12个月。 结果 21例患者中成功完成手术19例,系盲肠后位阑尾粘连重而改为三孔法LA 1例,因阑尾根部严重坏疽伴粪石而中转开腹阑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20~58 min,平均(35±6)min。出血量3~10 mL,平均(6±3)mL。住院时间3~4 d。术后随访未发现戳孔感染、出血、严重腹腔粘连及戳孔疝者。 结论 皮鞋针能在腹腔内多方位旋转调整阑尾方向及辅助打结,顺利完成免钛夹两孔法LA。切口隐蔽,达到了微创、美容的目的,且腹腔脏器损伤率、戳孔感染率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2017, 33(3):43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COP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实验室相关指标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用力1秒呼气量(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3):43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肺炎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TC)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细菌性肺炎30例、支原体肺炎25例、病毒性肺炎25例)和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hs-CRP、PTC及T细胞免疫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患儿外周血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细菌性肺炎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患儿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D4+、CD4+/CD8+、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中可将hs-CRP、PCT作为肺炎患儿鉴别诊断的指标。
2017, 33(3):433.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某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某院2014~2015年收治的患者612例,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联合用药及使用方法、使用率等相关资料。 结果 612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571例,使用率为93.30%;571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抗菌药物、二联抗菌药物、三联抗菌药物分别占68.83%(393/571)、29.25%(167/571)、1.93%(11/57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25.92%(148/571)。 结论 某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针对造成不合理用药原因制定合理化措施,确保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2017, 33(3):43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脊柱DLSS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脊柱DLSS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2017, 33(3):43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造口术后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行造口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术前均无梗阻症状和远处转移,术前常规体检、血液生化,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基本正常。40例患者造口手术均采用微创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和未能切除肿瘤患者。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能独立完成更换造口袋及规范化护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造口产品月开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模式用于造口术后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规范化护理,节省医疗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时间及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2017, 33(3):43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2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再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骨科患者心理状况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
2017, 33(3):44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家居跌倒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细节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家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7, 33(3):44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率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SAS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2017, 33(3):44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 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完善相关评估与常规检查时间,并统计两组救治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善相关评估与常规检查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顺利康复出院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设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2017, 33(3):447.
摘要:【摘 要】 目的 旨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方法 将该院呼吸内科2014~2015年收治的65~80岁COPD患者4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防跌倒措施,观察组应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知识知晓率、防跌倒措施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增强护士责任心和对患者安全管理的意识能有效降低老年COPD患者跌倒发生率。
2017, 33(3):44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家属意愿和患儿入院顺序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儿入院后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入院后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出血、感染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新生儿肺炎合并出血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进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2017, 33(3):45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经HD治疗仪治疗的脂肪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经HD治疗仪治疗的脂肪肝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按时用药、戒烟及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质量、按时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经HD治疗仪治疗的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7, 33(3):45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指导下的临床带教方法在泌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医生临床技能培养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泌尿外科进行规培的100名医生分为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指导下的临床带教方法)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每组50名。将规培医生分为3个阶段进行培训,以1个月为1个循环周期,进行3次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方法对两组规培医生临床技能成绩进行考核,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规培医生3个阶段及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循环指导下的临床带教效果较传统带教方法更好,值得在临床技能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7, 33(3):455.
摘要:【提 要】 随着科技进步及卫生环境的改善,现代传染病学的特点已发生了变化,疾病呈不典型化、多样化。进入21世纪后传染病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一些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因此,培养医学生应对新发传染病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在传染病教学中采用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以应对未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7, 33(3):457.
摘要:【提 要】 通过深入分析门诊护理服务在医院服务中的性质和作用,突出门诊护理服务的特点和门诊实习护生带教管理难点,根据门诊护理服务实际需要,结合医院门诊实习护生带教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适合门诊实习护生带教管理的对策:(1)完善入科介绍,统一思想认识;(2)规范带教流程,确保带教质量;(3)落实带教责任,加强引导考评;(4)强化带教管理,提高带教实效;(5)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6)建立门诊微信群,加强各方良性互动。以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2017, 33(3):459.
摘要:【提 要】 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是培养未来走向国际高水准医生的重要环节,但传统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效果及效率不尽如人意。随着智能手机和微信软件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文本、图片及公众号出现在人们眼前,从而使微信新媒体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文就利用微信新媒体在临床医学英语的教学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提供经验。
2017, 33(3):46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问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6年1~6月将该院心内科16名低年资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护理质量和评判性思维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护士文明用语、技术操作、专科理论、护理文书、安全管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护理质量得分,以及分析能力、寻找真相、自信心、求知欲、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系统化能力等评判性思维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提问式教学法能提高心内科护士护理质量,改善护士评判性思维,更好地将培训知识用于临床实践。
2017, 33(3):46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媒体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放疗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2015年3月选取该院肿瘤科医学专业实习学生92名,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名。研究组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例分析、总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法用于放疗学临床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2017, 33(3):465.
摘要:【提 要】 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医改)正式启动以来政府致力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正在逐步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但人们对新医改的错误理解及不理性的社会预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医改进程。总结预期理论和新医改社会预期理论,以重庆市某区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应对该区新医改社会预期现状的4条对策,在全市范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7, 33(3):467.
摘要:【提 要】 分析我国农村目前用药现状,以期为完善农村药品市场监管,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提供参考。采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的方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近年来有关农村用药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用药存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购药渠道混乱,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不善,监管力量薄弱、监管网络存在空白点,农村居民科学用药意识差等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现如今农民可接触到的药品种类越来越广。而同时药品的安全事故比例也相比提升。应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完善农村药品追溯系统,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引导农村医疗机构正规化经营,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健康。
2017, 33(3):469.
摘要:【摘 要】 目的 利用品管手法降低门诊西药房药师发药差错率,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 将品管手法用于门诊西药房药师发药流程,按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和PDCA [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法实施、确认和处置,比较活动前后发药差错率和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无形成果。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西药房药师发药差错率下降,由实施前的0.015%(13/87 625)下降至实施后的0.007%(6/87 625),目标达成率为109.720%,进步率为53.850%;同时,药师在品管手法的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升。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将PDCA循环法用于发药流程,降低了药师发药差错率,提升了门诊西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
2017, 33(3):4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装修对降低病区菌株、减少耐药菌株、提高药物敏感率、对烧伤感染防控的作用。方法 2012年2月19日装修后的病房结合采取病房轮流空置、外院转入患者先住指定病房、空气消毒、严格施行隔离及手卫生、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等综合措施,比较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19日病房装修前收治的458例患者(2 564份标本)和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病房装修后收治的421例患者(2 484份标本)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情况。 结果 病房装修后空气、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病房装修前,常规细菌药物敏感率均明显高于病房装修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只有1种较敏感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率也明显高于病房装修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率大于60.00%的抗菌药物只有万古霉素,病房装修前后敏感率均为100.00%。 结论 病房装修配合消毒隔离及控制抗菌药物使用,能明显降低严重烧伤患者细菌种类和病房空气含细菌量,提高抗菌药物敏感率,有利于烧伤感染的防控。
2017, 33(3):476.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