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3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护理探讨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2017, 33(4).

      摘要 (679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 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34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 17例,两组分别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 综合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8.2%(15/17),优于常规护理组的64.7%(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患者,在确诊后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与心电监护,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方面的需求,用娴熟的护理技术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专家笔谈
    • GOLD 2017新版指南要点解读

      2017, 33(4):481.

      摘要 (9896) HTML (0) PDF 1.00 M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心身障碍研究进展

      2017, 33(4):484.

      摘要 (8696)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福泉市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干预

      2017, 33(4):487.

      摘要 (8744)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贵州省福泉市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高危人群颈部血管病变特点,为该地区制定脑卒中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 2014年1~4月对福泉市5 899例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结果 纳入调查人群中低危3 545例(60.1%),中危1 235例(20.9%),高危1 119例(19.0%);城市社区前3位危险因素暴露率分别为高血压[34.3%(1 280/3 735)]、运动缺乏[27.1%(1 011/3 735)],农村乡镇分别为高血压[34.1%(739/2 164)]、明显超体质量或肥胖[15.3%(331/2 164)];高危人群颈部血管超声异常率为23.4%(262/1 119),城市社区与农村乡镇颈部血管超声异常,斑块数量、形态、溃疡、回声及血管狭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福泉市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水平较高;控制血压、戒烟、加强运动及脑卒中宣教是福泉市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干预对策;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120例临床分析

      2017, 33(4):490.

      摘要 (8745) HTML (0) PDF 1.00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准确诊断及治疗该病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12月30日该院胃肠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20例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伴发畸形、治疗及预后,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1)120例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分为肛门狭窄、肛门闭锁无瘘及肛门闭锁伴瘘3种类型,就诊时间分别为(1.00±1.47)、(102.60±155.20)、(317.60±368.41)d,且3种类型患儿就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其中有23例患儿术前行倒立位摄片及会阴部超声检查,测得直肠盲端距肛隐窝的距离为(19.83±16.21)、(9.39±3.65) mm,2种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该组病例以伴发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最常见,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发生率分别为57.3%(47/82)、45.1%(37/82)、9.8%(8/82),PDA与VSD、ASD与VS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SD与PDA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20例患儿中110例行经会阴肛门成形术,且均治愈出院;64例患儿术后成功随访,术后无排便意识4例(6.2%),便秘14例(21.9%),粪污3例(4.7%);根据国内评分标准分类,59例(92.2%)为优,4例(6.2%)为良,1例(1.6%)为差。 结论 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的就诊时间与其畸形类型有关,且经会阴肛门成形术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需要进行长期、规范随访,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预防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关键。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上腔静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2017, 33(4):495.

      摘要 (8675)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20例肺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对MSCT拟诊为SVCS的33例患者均进行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120例肺癌患者中,MSCT拟诊为SVCS患者占27.5%(33/120),该33例患者经DSA诊断“金标准”检查证实与MS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33/33),左肺癌6例,右肺癌27例。(2)33例SVCS患者中MSCT诊断轻-中度狭窄12例,重度19例,完全2例;DSA诊断轻-中度狭窄14例,重度18例,完全1例,且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847)。(3)33例SVCS患者中继发征象包括侧支循环10例,单纯胸壁水肿7例,侧支循环合并胸壁水肿10例,既无侧支循环又无胸壁水肿6例,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与继发征象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SCT对SVCS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很好地评价梗阻程度,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 音乐疗法在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7, 33(4):498.

      摘要 (8598) HTML (0) PDF 1.00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6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6例和对照组83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聆听法),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后0.5、2.0 h发生疼痛情况。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0.5、1.0 h及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0.5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0 h VAS和止痛药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接受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术中应激状态,稳定其生理指标,减少术后止痛药的使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行为习惯及情绪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分析

      2017, 33(4):501.

      摘要 (8335)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调查重庆市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情况,研究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及情绪对AD发病的影响,为AD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6年1~2月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使用自制老年人健康状况网络调查问卷对重庆市年龄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经过严格筛选,共获取有效问卷906份,其中AD患者147例(16.23%),高血压患者高达432例(47.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锻炼身体、饮食习惯,以及生气、孤独感为AD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吸烟、生气2项为AD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而专门针对高血压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生气为AD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吸烟、饮酒、生气、孤独感均为诱发AD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生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而饮酒诱发AD可能与高血压有关,锻炼身体、健康饮食是预防AD的保护因素。为了预防AD,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禁烟限酒,尽量做到饮食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状态相关性研究

      2017, 33(4):504.

      摘要 (8523)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炎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肾脏内科住院的116例透析前CKD 3~4期患者(透析前组)及血液净化中心10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年龄及性别匹配的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员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并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清蛋白(ALB)水平及一般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各组NLR、hs-CRP、ALB水平,并分析NLR与hs-CRP、ALB相关性。 结果 透析前组和透析组患者NLR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透析前组比较,透析组NLR及hs-CRP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透析前组和透析组患者的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透析组ALB水平更低于透析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透析组患者NLR与hs-CRP呈正相关(r=0.324,P<0.01),且与ALB呈负相关(r=-0.296,P<0.01),而透析前组患者的NLR与hs-CRP及ALB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NLR可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反映体内炎症状态的指标。

    • HPLC法测定欣康胶囊中西洋参主要成分含量

      2017, 33(4):507.

      摘要 (8579)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测定欣康胶囊中西洋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e含量。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欣康胶囊中西洋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e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人参皂苷Re进样量在1.01~4.04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人参皂苷Re的平均回收率为97.22%,相对标准方差(RSD)= 0.5%。 结论 实验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检测欣康胶囊中人参皂苷Re的含量。

    • 某医学院校学生暴力遭遇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7, 33(4):509.

      摘要 (8323) HTML (0) PDF 1.0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株洲市某医学院校学生暴力遭遇的现状及流行特征,为暴力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株洲市某医学院校学生在过去1年的暴力遭遇及其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该调查共发放问卷1 780份,回收有效问卷1 620份,有效应答率为91.01%。过去1年的暴力遭遇发生人数249人,发生率为15.37%;其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10.68%(173/1 620);躯体暴力遭遇发生率为7.96%(129/1 620);性暴力遭遇发生率为2.65%(43/1 620)。暴力遭遇的发生场所主要在校园内,来源主要为同学、校友,原因主要为惹怒对方,伤害后果主要是心理伤害,暴力遭遇后的大部分学生会告诉同学。在发生暴力遭遇大学生中有39.80%(99/249)的学生在过去1年对他人施加过暴力。 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暴力遭遇发生率较高,因此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7, 33(4):511.

      摘要 (8446)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及疗效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所改善;两组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和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血气分析,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前馈控制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效果观察

      2017, 33(4):514.

      摘要 (8441)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 12月收治住院的30 3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且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住院的30 9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坠床管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观察组采取前馈控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管理质量及跌倒/坠床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跌倒/坠床高危因素正确评估率、预防措施执行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跌倒/坠床管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方法,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管理质量。

    • 口腔专科护士离职原因的质性研究

      2017, 33(4):516.

      摘要 (8632)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口腔专科护士离职的原因,为减少口腔护理人才流失提供干预策略依据。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15名离职口腔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按照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 结果 口腔专科护士离职主要原因有三大主题:不满意的工作环境,包括薪酬待遇低、缺乏职业前景,工作氛围不愉快,职业风险高;工作性质不被认可,包括职业缺乏尊重、职业没有成就感、不稳定的专业思想;新的工作机会。 结论 口腔护士流失原因复杂,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口腔专科护士流失。

    • 复方丹参滴丸参与大鼠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2017, 33(4):519.

      摘要 (8352)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SD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各10只,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SD大鼠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电指标变化,再灌注结束后于其右颈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并采用“伊文氏蓝-TTC”法测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 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和缺血后处理均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清CK、LDH的释放 (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效果类似缺血后处理相似。

    • 临床实验室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解决方法

      2017, 33(4):521.

      摘要 (8969)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发生率,并探讨常规临床实验室针对其的解决方法。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8 29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高度疑似EDTA-PTCP的15例患者再次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分别采样检测血小板计数(Plt)。 结果 EDTA-PTCP发生率为0.04%(15/38 291),15例患者采用EDTA-2K、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检测Plt分别为(57±17)、(119±53)、(112±54)×109 L-1,三组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7,P=0.001);采用EDTA-2K检测Plt明显低于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Plt与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1)。 结论 EDTA-PTCP发生率为0.04%,疑似EDTA-PTCP标本建议更换枸橼酸钠抗凝剂或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重新检测Plt。

    • >综述
    • 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筛选和治疗进展

      2017, 33(4):524.

      摘要 (8300) HTML (0) PDF 1.00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老年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17, 33(4):527.

      摘要 (8208) HTML (0) PDF 1.0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髌股关节不稳的治疗进展

      2017, 33(4):530.

      摘要 (7020) HTML (0) PDF 1.00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视网膜动静脉改变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7, 33(4):533.

      摘要 (7425)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PKHD1 基因的研究进展

      2017, 33(4):536.

      摘要 (7104) HTML (0) PDF 1.0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2017, 33(4):538.

      摘要 (8100)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防控策略

      2017, 33(4):541.

      摘要 (8304) HTML (0) PDF 1.00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

      2017, 33(4):544.

      摘要 (8014)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7, 33(4):547.

      摘要 (8571)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与草酸铂(L-OHP)方案(FOLF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5.4%(34/52),对照组为56.7%(34/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0.8%(42/52),对照组为58.3%(35/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XELOX方案相对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改良序贯疗法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疗效分析

      2017, 33(4):549.

      摘要 (6707) HTML (0) PDF 1.00 M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改良序贯疗法联合荆花胃康胶丸、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10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6例;A组给予10 d序贯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前5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克拉霉素胶囊+甲硝唑片(后5天);B组给予10 d改良序贯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荆花胃康胶丸(前5天),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克拉霉素胶囊+呋喃唑酮片+荆花胃康胶丸(后5天);C组给予10 d铋剂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克拉霉素胶囊+枸橼酸铋钾颗粒。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对比分析三组幽门螺杆菌清除、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B组和C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26,P=0.012)。三组消化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F=1.172,P=0.343);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4.419,P=0.000)。 结论 残胃炎患者术后常伴恶心呕吐、胃灼热等不适症状,甚至并发焦虑和抑郁。在根除幽门螺杆菌过程中,加重不良反应症状可能造成患者退出治疗,造成根治失败,甚至导致肿瘤复发。改良后序贯疗法联合荆花胃康胶丸不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高、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同时不良反应少,还可以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残胃炎患者的一种良好选择。

    • 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 33(4):551.

      摘要 (809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P<0.05);观察组在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是治疗小儿哮喘的优选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及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7, 33(4):553.

      摘要 (8261) HTML (0) PDF 1.0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行PCI治疗的136例高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肝素抗凝组67例和比伐卢定抗凝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行PCI术后30 d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因性死亡、缺血性卒中、支架内血栓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肝素抗凝组和比伐卢定抗凝组术后30 d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9%(2/67)、1.45%(1/6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比伐卢定抗凝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80%(4/69)]明显低于肝素抗凝组[34.33%(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比伐卢定在高龄ACS患者PCI中抗凝疗效与肝素相当,但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预防感染方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7, 33(4):555.

      摘要 (7608)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联合大环内酯类预防感染与单用头孢菌素类预防感染2种方案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PPROM孕妇80例,将其分为头孢菌素类联合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阿奇霉素)预防感染组(联用组)40例和单用头孢菌素类预防感染组(单用组)40例,比较两组孕妇从潜伏期(胎膜早破距安胎失败胎儿娩出时间)、孕妇感染情况、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新生儿感染情况。 结果 联用组潜伏期较单用组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孕妇白细胞分布情况与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其他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病理检查)、新生儿感染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头孢菌素+阿奇霉素)可有效延长PPROM潜伏期,降低孕周依赖性的新生儿发病率。

    • 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2017, 33(4):557.

      摘要 (6704)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诊断并治疗有完整数字X射线摄影(DR)胸部X线片、1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资料患者78例,分析DR胸部X线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资料。 结果 78例患者DR片显示61例患者87处肋骨骨折,3例患者可疑骨折6处,正常14例;16层螺旋CT扫描78例,CT断层图像显示73例患者139处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1处,可疑骨折2处,正常5例;三维重建显示,78例患者肋骨骨折147处,肋软骨骨折3处,正常2例。肋骨骨折发生部位,第1~3肋骨及第11~12肋骨骨折相对少见,第4~10肋骨常见,第5~7肋骨骨折发生率最高;根据骨折的形态分为粉碎性骨折、错位性骨折、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肋软骨骨折5种类型。 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应作为临床上对肋骨骨折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 蒙脱石散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2017, 33(4):559.

      摘要 (8287)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剂联合奥美拉唑在儿童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剂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疗程8周,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87%(4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1%(4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9,P<0.05);观察组患儿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92.11%(35/38)]显著高于对照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9,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低于对照组的14.89%(7/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0,P>0.05)。 结论 蒙脱石散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能加快溃疡面愈合,提高Hp根除率,减少复发率,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经脐腹腔镜小儿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2017, 33(4):560.

      摘要 (803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经脐腹腔镜小儿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经脐腹腔镜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方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手术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9±4.8)mL、(57.1±9.8)h、(26.8±6.8)h、(25.1±7.0)h、(3.1±0.6)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17.8±4.7)mL、(51.1±8.7)h、(29.4±7.1)h、(30.1±8.2)h、(3.7±0.7)d,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中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腹腔脓肿3例、二次手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较传统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疗法可免于承受过多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2017, 33(4):562.

      摘要 (6703)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s)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GCs治疗的ARDS患者13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GCs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GCs治疗组(75例)和晚期GCs治疗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和预后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GCs治疗组中,<30 mg/d组病情改善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均较大于或等于30 mg/d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小于30 mg/d GCs治疗组病情改善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晚期小于30 mg/d GCs治疗组;但早期大于或等于30 mg/d GCs治疗组病情改善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与晚期大于或等于30 mg/d GCs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和肺内分流(Qs/Qt)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GCs治疗组病死率[41.33%(31/75)]与晚期GCs治疗组[51.72%(30/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2,P>0.05)。 结论 早期小剂量应用GCs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病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病死率。

    •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分析

      2017, 33(4):564.

      摘要 (8140)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与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颈部血管超声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观察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厚度增厚情况,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管腔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20、31、13例,对照组分别为2、1、0例;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软斑、硬斑、混合斑分别为30、21、13例,对照组分别为5、1、0例;观察组内中膜厚度增厚大于或等于1.2 mm 42例,对照组无一例;观察组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及内中膜增厚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25.3 μmol/L,中位浓度为11.5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同型半胱氨酸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

      2017, 33(4):566.

      摘要 (8115)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PTL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8例该院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常规超声表现。 结果 8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8例腺体明显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减低;5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4例病灶内部见索条状高回声,2例伴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 结论 PTL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66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7, 33(4):568.

      摘要 (8073)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将其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42%(61/66),对照组为77.42%(4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4)。 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应用效果分析

      2017, 33(4):569.

      摘要 (6732)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阿奇霉素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52/54)]高于对照组[81.5%(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促、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增强,能促使患者症状快速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大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2017, 33(4):571.

      摘要 (8291)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经辨证论治分型为肝胆湿热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仅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候积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复发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1/44),对照组为22.9%(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柴胡汤联合消炎利胆片能更有效地改善肝胆湿热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非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反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7, 33(4):572.

      摘要 (8277)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非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反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非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根据血压变化分为勺型组和非勺型组,各45例。研究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非勺型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高于勺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随着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增加,日均收缩压、舒张压,夜均收缩压、舒张压,昼夜均舒张压、收缩压基本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勺型患者的颈动脉明显较勺型患者更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非勺型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高于勺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非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反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2017, 33(4):574.

      摘要 (8296)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6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术,对照组行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疗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随访中,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骨科治疗评分量表(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期间观察组无异位骨化及邻近节段退变现象,对照组出现2例异位骨化及3例邻近节段退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颈椎前路融合术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miRNA-1 HSP70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2017, 33(4):576.

      摘要 (7965)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miRNA-1、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60例,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73例和对照组87例,对所有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miRNA-1、HSP70水平。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MiRNA-1、HSP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中HSP70与miRNA-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76,P=0.005),对照组中HSP70与miRNA-1的表达水平无关(r=-0.121,P=0.334)。 结论 MiRNA-1、HSP70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表达,可能是其在心肌梗死早期起到保护心肌作用的机制之一。

    • 去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对比分析

      2017, 33(4):577.

      摘要 (8082) HTML (0) PDF 1.0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去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各26例,分别接受相应药物泵注升压治疗,使其收缩压(SBP)维持在大于或等于9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血压(MBP)维持在大于或等于60 mm Hg,每5分钟记录两组达到目标值所需药物的剂量及术中其他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两组患者术中有创动脉血压、心率(HR)及血气分析等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BP及MBP均显著增加,心脏指数值无明显变化,乳酸清除率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去氧肾上腺素组治疗后HR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均低于去甲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去甲肾上腺素比较,去氧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明显纠正患者术中低血压状态、改善组织灌注,同时还可有效地减缓HR。

    • 胎心监护对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

      2017, 33(4):579.

      摘要 (8039) HTML (0) PDF 1.0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索胎心监护在产前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9月16日收治的398例产妇,将电子胎心监护结果异常的161例设为观察组,正常的237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羊水Ⅱ度及以上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而羊水Ⅱ度及以上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胎儿窘迫发生率,且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羊水Ⅱ度及以上污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胎心监护为临床发现、干预胎儿窘迫提供了可靠依据,可大幅度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 氟比洛芬酯治疗食管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7, 33(4):581.

      摘要 (800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食管肿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食管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肿瘤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芬太尼和生理盐水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芬太尼和生理盐水进行镇痛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联合镇痛,分别于术后5 min,4.0、8.0、24.0 h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 Rameasy镇静评分并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8.0 h时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Rameas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嗜睡、胸闷、消化道出血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氟比洛芬酯对食管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研究

      2017, 33(4):583.

      摘要 (7675)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差异。 方法 选取 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 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98例)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262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肱动脉脉压(BPP)、中心动脉脉压(CPP)、中心动脉压(CAP)等。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心率、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年龄明显大于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病程明显长于单纯高血压组,BMI、吸烟比例、FPG、TG、IMT、cfPWV、BPP、CPP、CAP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更严重,血管损害更明显。

    • >护理探讨
    • 优质护理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滴注相关问题的影响

      2017, 33(4):585.

      摘要 (9699)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滴注相关问题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该社区大于或等于65岁老年静脉滴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滴注相关问题发生情况。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液体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淤青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社区老年静脉滴注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明显减少静脉滴注相关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社区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头颈部放疗患者的延续性康复护理

      2017, 33(4):588.

      摘要 (7848)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头颈部放疗后延续性康复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 年 3月在该院放疗科住院行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20 例,该组患者均在出院时进行康复锻炼等健康教育,并发放功能锻炼表,于放疗后1、3、6个月及1年后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 通过电话随访干预,20例患者除1例在随访期间(1个月)死亡外,其余19例患者均能较好地完成功能锻炼,随访率达95.0%。随访12个月,坚持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咀嚼肌功能锻炼、颈部活动锻炼、舌功能锻炼分别达94.7%(18/19)、100.0%(19/19)、100.0%(19/19)、94.7%(18/19);且达到了功能锻炼的目的,颈部活动自如17例(89.4%),张口不受限17例(89.4%)。 结论 头颈部放疗后延续性康复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护理

      2017, 33(4):590.

      摘要 (9693)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重症狼疮肾炎患者3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临床相应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18/19)]与对照组[83.33%(15/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及临床护理措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高频电刀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中应用的护理

      2017, 33(4):592.

      摘要 (6615)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中的护理措施和安全应用。 方法 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完成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06例,对两组发生血肿情况及平均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无高频电刀使用相关性并发症,无损伤起搏器和电极等现象的发生,术后和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均正常。对照组患者出现起搏器囊袋出血或血肿8例,观察组患者出现囊袋渗血或血肿1例。两组患者经过处理后渗血和血肿均消失,起搏器切口愈合良好,无囊袋感染的发生,起搏器工作正常;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1.6 h。 结论 高频电刀可安全运用于永久起搏器安置术中的囊袋制作和止血,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囊袋的出血和血肿,促进伤口愈合,并可有效减少起搏器囊袋并发症和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

      2017, 33(4):593.

      摘要 (7656) HTML (0) PDF 1.0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便秘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10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康复护理。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便秘发生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排便时间和费力程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便秘发生率、MRS、NIHSS、排便时间和费力程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便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 33(4):595.

      摘要 (783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紧张、抑郁、烦躁情绪及生存质量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紧张、抑郁、烦躁情绪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2017, 33(4):597.

      摘要 (8288)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该院妇产科门诊24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有效复查率、避孕知识知晓率、坚持避孕率及半年内重复流产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避孕知识、有效复查率、坚持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半年内重复流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避孕知识和措施掌握程度,提高患者依从度,降低患者重复流产率。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 33(4):600.

      摘要 (776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教学探索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优化《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

      2017, 33(4):602.

      摘要 (8183) HTML (0) PDF 1.00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高等医学院校需要改变传统教育观,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出发点,优化《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可为培养高质量医学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主要从思想建设、理论及实验教学、作业布置、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加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综合素质教育。

    •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2017, 33(4):604.

      摘要 (7931)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医学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为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的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架起桥梁。为提高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效率,构建基于模块化建设的标本库、电子标本库及教案库、课件库、试题库、文献库和病例库等素材类资源库,为医学寄生虫学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等提供优质资源,减轻了教师备课负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医学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平台和慕课(MOOC)课程平台设计与开发建立坚实基础。同时,将电子标本库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中正常运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优化了教学过程。

    • 双语教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 33(4):607.

      摘要 (9474)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为了突破临床药物治疗学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探讨双语教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以遵义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就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授课方式及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授课方式比较满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发放4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赞成双语教学的学生有3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0%;不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有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仅有1名学生支持临床药物治疗学采用全英语授课,占总调查人数的2.5%;27名学生赞成全英文授课方式,认为重点内容应该用中文解释强调,占调查总人数的67.5%; 12名学生赞成使用英文PPT结合中文授课的方式,占调查总人数30.0%。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的学生有3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5%,仅有1.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毫无意义。 结论 双语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在临床药学专业的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初探

      2017, 33(4):609.

      摘要 (7770)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更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在教学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等问题;上课仍然以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期末考试,基本上是“一考定乾坤”等问题。因此,综合其他院校和其他科目课程整合的经验,教师重新构建了《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体系,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压缩一些内容,留出一些课时,引入讨论式教学模式,讨论过程中引入临床案例,使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衔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改变目前单一依靠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将理论课中讨论课表现、撰写小综述、期中考核、机动小测验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不但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 PBL在小儿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2017, 33(4):611.

      摘要 (7849) HTML (0) PDF 1.00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科五年制本科见习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及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的教学效果,总结2种教学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 选择小儿外科见习中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课程采用PBL,其余课程内容仍采用LBL。 结果 PBL组的理论考式正确率、诊断分析、病例书写均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BL效果明显优于LBL,该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 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017, 33(4):613.

      摘要 (8029) HTML (0) PDF 1.00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机能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文结合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影响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和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总结,以帮助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

      2017, 33(4):616.

      摘要 (7254) HTML (0) PDF 1.0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的质量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及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为部队输送高质量的军事医学应用型本科毕业生。

    • 解剖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探讨

      2017, 33(4):618.

      摘要 (7871) HTML (0) PDF 1.0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自主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理论。该文借鉴自主学习理论中比较成熟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方法,从适用于解剖学课程学习的角度,主要以Zimmerman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选取出自我评价、组织和转换、设定目标和计划、搜寻信息、记录和监控、组织环境、寻求社交帮助、复述和记忆、复习等若干项可能适用于解剖学教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加以阐述。能够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可能使其获得裨益。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理想化学生评教系统的构建

      2017, 33(4):620.

      摘要 (8078) HTML (0) PDF 1.00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随着大数据的渗入,在互联网时代进行网上评教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引领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部分学校已迈入无线通信设备时代,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黔南民族医学专科学校将进一步配套激励政策,改变传统的纸质评教方式,为学生打造新型移动理想化网络评教模式,这种模式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统计、分析、反馈、可视化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是否真正将学生评教成效最大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学管理部门如何在互联网平台上,充分利用现代移动技术构建理想化评教系统,进行理想化评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怎样来构建理想化学生评教系统,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管理科学
    • 构建新型公立医疗体系的思考

      2017, 33(4):622.

      摘要 (6494) HTML (0) PDF 1.00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解决医疗资源失衡、医疗费用高、医务人员待遇等问题是我国当前改变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多、社会满意度低、医保压力大等状况的关键。通过重组公立医疗机构平衡公立医疗资源、对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限额抑制公立医院创收行为、用财政补贴和科技研发等解决一线医务人员待遇问题来构建新型公立医疗体系是实施这些关键抓手的重要选项。

    • 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 33(4):625.

      摘要 (6494) HTML (0) PDF 1.0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PDCA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空气菌落总数、医务人员手菌落数及感染情况等指标,分析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85.9%(159/185)]、手术成功率[91.9%(170/185)]、患者满意度[94.6%(175/1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125/180)、79.4%(143/180)、80.6%(14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气菌落总数、医院人员手菌落数及感染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皮肤性病科实习生职业防护调查及干预措施研究

      2017, 33(4):627.

      摘要 (8091)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皮肤性病科实习生职业防护调查,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方法 2012~2014年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以及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皮肤科57名实习生进行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职业暴露危害的认知情况,以及职业防护知识合格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57名医学生对掌握标准预防的定义、手卫生消毒指征及方法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49.12%(28/57)、59.65%(34/57);对职业暴露的定义、暴露的方式及种类、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高分别为96.49%(55/57)、92.98%(53/57)、91.23%(52/57);对口罩、帽子及衣物被污染立即更换、不同暴露源用药情况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50.88%(29/57)、45.61%(26/57);对处置医疗垃圾时戴双层手套、锐器损伤后立即上报并做相应检查的职业防护认识不足,合格率低,分别为50.88%(29/57)、56.14%(32/57)。 结论 皮肤性病科管理者有必要对实习生采取入科前职业暴露教育、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防护意识,在工作中带教教师积极对实习生进行监督、指导,减少其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

    • 乡村医生的现状、收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2017, 33(4):629.

      摘要 (7987)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重庆市渝北区乡村医生的现状及收入的影响因素,为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和政策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重庆市渝北区287名乡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不协调、年龄结构老龄化、学历水平低、执业资质不高、收入不满意等问题明显;而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服务量和所处地域。 结论 相对部门应尽快优化乡村医生结构、促进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完善乡村医养老保障等补偿机制、增加业务工作激励力度,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确保基础网底不破。

    • 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在中医火罐消毒中的运用

      2017, 33(4):632.

      摘要 (8080) HTML (0) PDF 1.0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在火罐消毒中的应用。 方法 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时间、消毒效果和成本差异。 结果 消毒时间:消毒湿巾组为3 min,75%乙醇纱布组为9 min,含氯制剂组为40 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毒效果合格率:消毒湿巾组和含氯制剂组为100%,75%乙醇纱布组为98%,消毒湿巾组、含氯制剂组与75%乙醇纱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计算:消毒湿巾组为9.00元,75%乙醇纱布组37.70元,含氯制剂组9.22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用于连续使用中的中医火罐消毒,较使用乙醇和含氯制剂消毒更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支出,经细菌培养证明其消毒效果可靠。

    • 门诊采血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7, 33(4):634.

      摘要 (8169) HTML (0) PDF 1.0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 要】 分析门诊采血纠纷发生的原因,不断提高门诊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文章针对该院门诊采血室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生的109例纠纷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得出护士采血操作不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穿刺技术缺陷、护患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等是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和穿刺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等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案例分析
    • 外科手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2例报道

      2017, 33(4):637.

      摘要 (7717) HTML (0) PDF 1.00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宫腔镜手术并发水中毒1例

      2017, 33(4):639.

      摘要 (7707) HTML (0) PDF 1.0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