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8):1121.
摘要:
2017, 33(8):112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顺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中SH3GL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仅加入RPMI-1640培养液的宫颈鳞癌Siha细胞作为对照组,以48h的半数抑制浓度加入5.00μg/mL顺铂的宫颈鳞癌Siha细胞作为顺铂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作用Siha细胞24、48、72h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顺铂组Siha细胞中SH3GL2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顺铂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具有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顺铂组的Siha细胞中SH3GL2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可促进宫颈癌Siha细胞中SH3GL2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017, 33(8):112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气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对该院老年COPD合并气胸患者送检的243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43份标本中共分离出1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2株,占75.9%;革兰阳性球菌16株,占14.8%;真菌10株,占9.3%。检出率最高的4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9.4%)、肺炎克雷伯菌(17.6%)、鲍曼不动杆菌(14.8%)、大肠埃希菌(10.2%)。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为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呈现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老年COPD合并气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需加强药物敏感性监测。
2017, 33(8):1131.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氯地庆溶液中地塞米松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HPLC,色谱柱C18柱(15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5∶45∶0.5);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μL;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地塞米松在5.0~16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Y=0.8100X+0.2195(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n=9)。结论HPLC法便捷、重现性好,适用于氯地庆溶液中地塞米松的含量测定。
2017, 33(8):113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自愿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例,其中老年艾滋病组(老年组)54例,非老年艾滋病组(非老年组)5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实施1年的抗病毒临床疗效监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抑制率、CD4+T淋巴细胞、血常规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抗病毒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老年组CD4+T淋巴细胞较老年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老年组免疫重建不良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非老年组高,其中老年组贫血与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较非老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其病毒抑制率与非老年组比较无差异,但其免疫重建功能较非老年组高,不良反应相对多。
2017, 33(8):113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及疾病转归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11月该院周围小区尤其是离退休老人中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完成数据分析39例,失访1例),观察组40例(完成数据分析34例,失访6例),对照组予饮食教育,电话随访,每周1次,连续6个月;观察组在饮食教育基础上进行抗阻运动,每周3次,每次40min,连续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及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观察组34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变为糖尿病的比例为20.59%,对照组转变为糖尿病的比例为4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张伟伟,虞欢欢,胡益冰,丁继光,周青青,周克,吴杨荷,谢尧,李明慧,孙庆丰
2017, 33(8):1139.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γ-谷胺酰转肽酶/血小板计数无创模型(GPR)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217例,根据肝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178例(S0~S1)和显著性肝纤维化组39例(S2~S4)。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乙肝病毒学标志物及HBV-DNA等检测。参考原始文献构建GP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模型(APRI)、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模型(FIB-4)3种预测肝纤维化的无创模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评价比较不同无创模型预测慢性乙肝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能力。结果两组患者APRI、FIB-4、GP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计数(Plt)、乙肝e抗原(HBe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GPR、FIB-4,AST、碱性磷酸酶(ALP)和GGT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317、0.285、0.290、0.259、0.188、0.238),而Plt、HBeAg、HBV-DNA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220、-0.292、-0.255)。GPR、APRI、FIB-4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95%CI0.619~0.809)、0.739(95%CI0.647~0.830)、0.718(95%CI0.624~0.813),其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21、61.50%、74.70%,0.31、71.80%、69.10%,1.07、59.00%、82.00%。结论GPR模型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1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MiR-622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T-29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结直肠腺癌HT-29细胞分为三组,空白组、瞬时转染MiR-622模拟物组、瞬时转染MiR-622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瞬时转染后0、12、24、36、48h,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MiR-622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程度,瞬时转染后24h,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k-Ras、p-Me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62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模拟物组MiR-622表达水平在12、24、36、48h均明显升高(P<0.0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程度无明显变化(P>0.05),模拟物组细胞增殖程度受到抑制(P<0.01);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细胞中k-Ras、p-Mek、p-Er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模拟物组细胞中k-Ras、p-Mek、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622能够降低Ras信号通路的转导,抑制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T-29的增殖。
2017, 33(8):11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和(或)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甲状腺功能、腺体大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腺体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1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bg)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CAP患者119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43)与非重症肺炎组(n=76),选取该院体检中心身体健康、无近期感染的志愿者5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119例CAP患者根据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64)、病毒性肺炎组(n=38)及支原体肺炎组(n=17)。抽取静脉血送至该院检验科分别检测PCT、D-D及Fbg水平。结果(1)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PCT、D-D、Fb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PCT、D-D、Fbg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性肺炎组PCT、D-D、Fbg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与支原体肺炎组PCT、D-D、F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D-D、Fbg对CAP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且对细菌性CAP的诊断价值更高。
2017, 33(8):11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蜂蜜配合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145例发生Ⅱ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2)和试验组(n=73)。对照组予以康复新液漱口;试验组予以康复新液漱口后,将蜂蜜涂于创面处,观察两组的基本饮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基本饮食情况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蜜配合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正常饮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7, 33(8):1155.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胃间质瘤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共157例。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分为:≤2cm(胃小间质瘤组)88例和大于2cm(胃大间质瘤组)6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与胃大间质瘤组比较,胃小间质瘤组女性比例较高,高龄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胃大间质瘤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胃小间质瘤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胃小间质瘤组中5例非原病变部位新生间质瘤;胃大间质瘤组中5例复发,其中3例合并转移,2例死亡。结论随着胃间质瘤直径增大,手术风险增加,肿瘤转移、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胃间质瘤早期治疗可使患者长期获益,内镜下治疗创伤小,能够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达到治疗目的,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
2017, 33(8):1158.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超质量及肥胖成年男性糖代谢相关指标与精子数量、质量的关系,探讨肥胖、糖代谢异常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科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437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计算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18.5kg/m2≤BMI<24kg/m2),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超质量组(24kg/m2≤BMI<28kg/m2)及肥胖组(BMI≥28kg/m2)。所有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INS/22.5。用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将获得的参数与受试者测得的FPG、FINS、HOMA-I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肥胖组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较正常对照组及超质量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0);超质量组精子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肥胖组FP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肥胖组FINS较正常对照组及超质量组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39);超质量组FINS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肥胖组HOMA-IR较超质量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44);精子质量指标前向精子数与HOMA-IR呈负相关(r=-0.421,P=0.048)。结论肥胖可使男性精液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且精液质量降低程度与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呈负相关。
2017, 33(8):116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2015年全血采集的基本情况,为今后制订招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无偿献血登记表数据收集重庆市2015年1~12月无偿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以男性为主;18~30岁献血者占51.5%;主要献血人群为学生、自由职业和其他职业者,高中以上学历者占献血人群的绝大多数;单次献血量200mL和300mL者以女性人群为主,单次献血400mL者以男性人群为主。结论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方面均各具特点,应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实际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招募方案。
2017, 33(8):1163.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型号的异氟烷蒸发器在低流量状态下的准确度。方法测定三种不同型号的异氟烷蒸发器(Tec7、PenlonSigmaDelta和VP300)在低流量氧气状态下(250、500、750、1000mL/min)不同标示刻度(1.0%、1.5%、2.0%、2.5%、3.0%、3.5%、4.0%)的实际输出浓度。以实测浓度与标示刻度的差值百分比作为准确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低流量状态下,Tec7、PenlonSigmaDelta和VP300蒸发器的实际输出浓度普遍比标示刻度值偏高,仅VP300蒸发器在标示刻度为1.0%、1.5%时偏低。(2)Tec7、PenlonSigmaDelta和VP300蒸发器总体准确度分别为12.4%、12.3%、16.3%,Tec7、PenlonSigmaDelta分别与VP300蒸发器总体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c7、PenlonSigmaDelta蒸发器准确度范围为5.0%~17.5%,VP300蒸发器准确度范围为-13.3%~34.2%。结论低流量状态下,Tec7、SigmaDelta蒸发器的准确度优于VP300,在临床可接受范围(<20%),可以安全用于低流量吸入麻醉;VP300蒸发器用于低流量麻醉尚需进一步验证。
2017, 33(8):1191.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与非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声像特点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47例,其中T2DM患者(T2DM组)75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7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结果资料[检查指标包括斑块厚度(IMT)、斑块数(PN)、斑块指数(PI)和斑块回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检查结果的特点。结果T2DM组患者FPG[(8.25±2.65)mmol/L]、HbA1c[(7.52±2.36)%]、TG[(1.68±0.65)mmol/L]、hs-CRP[(28000±452)μg/L]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5.42±0.65)mmol/L、(5.38±1.53)%、(1.05±0.29)mmol/L、(15000±246)μg/L],HDL-C[(1.19±0.38)mmol/L]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1.72±0.3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DL-C[(3.82±1.03)、(3.78±0.89)mmol/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结果:T2DM组斑块彩超检查指标[IMT(1.01±0.23)mm、PN(1.68±0.96)个、PI(1.47±1.05)mm]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0.68±0.17)mm、(0.45±0.33)个、(0.56±0.32)mm],软斑块占比[53.33%(40/75)]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36.11%(2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PN多、不稳定性斑块占比高,同时斑块内炎性反应程度高,应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2017, 33(8):11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配型相合的血液输注,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4223例临床输血前患者标本,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结果在4223例患者中,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2例,阳性率为0.28%;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20例,阳性率为0.47%。2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优于凝聚胺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对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7, 33(8):119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5mg/kg心脉隆注射液(100mg/2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用药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7%(67/70)]高于对照组[77.1%(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且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能降低心脏负荷,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BNP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017, 33(8):11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SPVATS)及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VATS)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将其分为SPVATS组(采用SPVATS,n=45)和VATS组(采用VATS,n=35),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无中转开胸病例,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均随访9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SP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且与VATS的疗效相当,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7, 33(8):119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和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40例。甲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淀粉酶(AM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乙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甲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有助于AMY、hs-CRP和TNF-α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 33(8):120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腕部功能锻炼与手术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住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存在手部小关节病变。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41例)与手术治疗组(40例)。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保守治疗组给予手腕部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依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手术治疗。治疗3周后,采用手功能障碍观测(SOFI)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手部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其晨僵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OFI评分和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手腕部功能锻炼均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部功能,综合经济效益与治疗难度分析,手腕部功能锻炼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2017, 33(8):12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人工泪液在干眼症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即右旋糖酐70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疗法,根据不同的症型选择不同方剂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染色(FL)和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SA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T和SIT较对照组延长,而FL、SRI和SAI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联合中药辨证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采用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均有软组织改变。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观察X线检查对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的检出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病理学证实均有软组织改变,X线检查出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57例,检出率为71.25%,复查微小骨折23例,占28.75%。2种检查方法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在X线检查时有明显的X线征象,可以了解骨关节创伤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8):12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自制体表透视定位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8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定位器在患肢体表画线标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体表触摸标记。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透视次数评价定位器在手术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透视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术中使用体表透视定位器,可更加准确、全面地进行体表定位标记,为患肢内收程度提供参考,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化,并减少了不必要的透视次数。
2017, 33(8):12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科应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1例,观察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6.13±30.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2±1.73)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输尿管瘘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2017, 33(8):1211.
摘要:【摘要】目的筛查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合格者,从而保证新兵质量。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13年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使用成都军区配发的专用试剂,对2015~2016年大英县801例应征男青年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801例应征者中,不合格人数160例,占19.97%。其中HBsAg阳性64例,占7.99%,ALT>40U/L96例,占11.98%,HBsAg阳性+ALT>40U/L17例,占2.12%,HIV抗体初筛均为阴性。结论为适应现代化国防的要求,应加强征兵体检实验室工作。采用合理的实验方法与检测指标,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减少非疾病原因造成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情况。
2017, 33(8):121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哮喘合并GERD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单号作为对照组(n=23),双号作为观察组(n=23),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GERD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ERD评分低于对照组,FEV1、P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合并GERD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8):1215.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术与腹腔镜辅助下的根治术对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第1、3、5、7天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年腹腔镜组的生存率为96%,开腹组为88%,第3年腹腔镜组的生存率为76%,开腹组为6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3、5天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清CRP水平[(24.01±6.43)mg/L]明显低于开腹组[(43.74±14.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术创伤更小,炎性反应更轻,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患者的生存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7, 33(8):121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下蹲位导致呼吸困难在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比例和对住院时间的评价。方法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分级为Ⅱ、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各45例,入院时测量各组下蹲位导致短促呼吸困难出现的人次,所有患者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不同的心力衰竭程度与出现症状比例的关系,观察各组内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程度更重的患者下蹲位所致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院时检测有症状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多于无症状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蹲位出现短促呼吸困难在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更易出现,有此症状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预后更差。
2017, 33(8):121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丘脑下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取不记名选择方式与医生提供病例资料的方式,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丘脑下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与分析,将其分为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组(观察组)和非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4月4日至2016年4月4日完成相关治疗,对患者治疗后24h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治疗效果(恢复及致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丘脑下部损伤恢复率为50.00%,对照组为33.33%,治疗24h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与血氧饱和度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丘脑下部损伤与非亚低温治疗相比,生命体征恢复较优,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尿毒症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4例尿毒症合并HCV感染患者,初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μg治疗,每周1次,皮下注射,并联合利巴韦林200mg,每天1次。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调整利巴韦林剂量。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12、48、72、127、158、167周HCV-RNA,Hb,血小板计数(Plt),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观察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1例4周时、3例12周时均未检测到HCV-RNA,2例随访48周时、1例随访20周时仍检测不到HCV-RNA,1例12周时检测不到HCV-RNA,未进一步随访。4例患者均因出现Hb下降而调整利巴韦林剂量。3例患者出现Plt减少,但可维持耐受。结论尿毒症合并HCV感染可以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效较好,需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2017, 33(8):122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CT检查,观察组行MRI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效果,并对不同损伤类型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确诊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I结果显示,37.5%为韧带损伤,22.5%为半月板损伤,30.0%为骨折,10.0%为关节腔积液。结论膝关节损伤经MRI检查可显著提高确诊率,明确局部病理变化、损伤位置、损伤类型及病变程度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2017, 33(8):122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儿咳糖浆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在该科诊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4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热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儿咳糖浆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咳糖浆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是较为理想的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7, 33(8):122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在面部人咬伤早期临床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1月该科对17例面部人咬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和Ⅰ期整复缝合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面部人咬伤患者施行清创美容整复缝合,14例患者均Ⅰ期愈合良好,且无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经换药或Ⅱ期清创缝合愈合。Ⅰ期愈合者伤口瘢痕达到整形美容要求,整复效果满意。结论对面部人咬伤创面早期彻底清创,并运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对Ⅰ期进行创面修复,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2017, 33(8):12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尤文氏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8月收治的1例右侧肾脏原发性尤文氏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及化疗,观察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个多月患者行胸部CT、腹部CT、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素全身骨扫描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血常规、血生化及肿瘤标记物均无异常。辅助化疗,方案为VAC方案3周期后序贯IE方案3周期,每21天为1周期,共6周期。患者通过6个周期的化疗耐受良好。术后随诊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脏原发性尤文氏肉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治疗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2017, 33(8):12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筛查评估以及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首次发病的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患者109例,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洼田饮水实验对其吞咽功能进行初步评估,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时间段里吞咽功能的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3、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的筛查及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预后。
2017, 33(8):123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8.3%(59/60)]高于对照组[81.7%(49/60)],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皮疹发生率[3.3%(2/6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8.3%(11/60)、16.7%(1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静脉刺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效果理想,减少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了治疗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2017, 33(8):123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10d内的下肢肿痛、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以及大腿和小腿的周径差值。结果产后10d内,观察组产妇的下肢肿痛发生率[6.25%(5/8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0/8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14/80)、11.25%(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大腿周径差值[(1.95±0.81)cm]、小腿周径差值[(1.34±0.63)cm]均小于对照组[(2.83±0.92)、(2.19±0.7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下肢肿痛、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
2017, 33(8):123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的160例失眠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念减压训练(每周1次,共6次)。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周后干预组SAS评分[(42.16±5.17)分]、SDS评分[(43.25±4.8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14±4.06)、49.86±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周后干预组患者PSQI评分、PSQI各因子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2017, 33(8):124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急诊科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诊抢救患者68例,将其分为优质护理服务组(观察组,n=36)和常规护理服务组(对照组,n=3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21.08±5.09)分]和SDS评分[(25.33±4.3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18±6.17)、(45.35±6.26)分];而护理满意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室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程度,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17, 33(8):1242.
摘要:【提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自动粘贴型除颤(起搏)电极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析在急诊PCI术中使用一次性自动粘贴型除颤(起搏)电极的护理情况。结果164例AMI患者中10例术中出现心室电风暴,均在30s内给予除颤,其中8例恢复窦性心律,2例心室电风暴反复除颤无效死亡。结论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一次性自动粘贴型除颤(起搏)电极,可简捷、高效地处理术中心室电风暴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妇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孕产妇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妇幼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孕产妇阴道分娩例数多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和新生儿窒息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妇幼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增加阴道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此外,还可显著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4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对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中患者血压、心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寻求缓解患者应激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111例因肺部肿块行穿刺活检患者,按入院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音乐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测量111例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119.25±6.25)mmHg]、心率[(74.00±9.54)次/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1.33±5.86)mmHg、(78.63±10.91)次/分、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实行音乐护理可有效稳定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中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7, 33(8):124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保护支架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4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使用骨科保护支架进行抬高患侧制动,对照组使用软枕抬高下肢制动。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与关节功能、并发症、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2周时,试验组患者患肢Ⅰ、Ⅱ度肿胀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Ⅲ度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疼痛与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保护支架有利于早期消除患者患肢肿胀,降低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相对其他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4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综合临床护理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LC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指标[下床时间(4.13±1.07)d、肛门排气时间(2.41±0.37)d、首次排便时间(1.63±0.41)d、住院时间(5.42±1.92)d]优于对照组[(6.59±1.64)、(3.96±0.51)、(3.22±0.74)、(7.84±2.11)d];术后并发症(恶心头晕、排便不利、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临床护理可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8):125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器训练在妇科临床腹腔镜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本科实习生组)、专业型妇科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组)及妇科年轻住院医生(住院医生组)共30人。三组分别使用腹腔镜模拟器训练进行镜下夹取黄豆、剪切图形和缝合打结的练习,4周后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模拟器训练前,本科实习生组夹取黄豆、剪切图形、缝合打结明显不如专业型研究生组和住院医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训练后,三组人员在较简单的技能操作(如夹取黄豆、剪切图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复杂的技能操作,如缝合打结的训练前后,本科实习生组和专业型研究生组得分低于住院医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人员经过训练后,腹腔镜的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模拟器训练能有效提高妇科腹腔镜技能操作水平。
2017, 33(8):1254.
摘要:【提要】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紧密联系着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知识。针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争取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因此,病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本校通过重新设计病理学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对病理实验进行创新改革,增加临床实践,举办病理学知识竞赛这五个方面,开展病理学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弥补以往传统教学不完全适应医学人才培养的不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医学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2017, 33(8):1257.
摘要:【提要】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体系,在临床中实行人文关怀是医学模式转换和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必然条件。该文通过分析人文精神在现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神经内科的学科特色,探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如何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以寻找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方法,指导临床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开拓医学人文教育新领域,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新常态,推动医学人文素养快速提升,全面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质量,增强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引导住院医师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培养出合格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满足人们的健康服务需求,引领医疗环境向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2017, 33(8):1259.
摘要:【提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关于深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计划实施战略计划而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卓越医师班教学中,编写卓越医师班胃肠外科专科教材及加强临床教学,将案例教学法结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引入卓越医师班胃肠外科的教学过程中,分组参与胃肠外科教学查房及手术演示等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根据胃肠外科的教学特点,设计案例、课程配置等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归纳及总结,促进学生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好效果。
2017, 33(8):12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同伴教育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将其以患者的ID号按单双数法分组,单数为研究组,双数为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不同时间点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6个月及1年时,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同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7, 33(8):1263.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现状,为临床开展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导及提高其运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重庆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和两所社区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糖尿病自我管理问卷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针对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83例糖尿病患者中,患者运动锻炼方案遵循情况:完全遵循168例,占34.8%,部分遵循181例,占37.5%,很少遵循85例,占17.6%,从不遵循19例,占3.9%,没有方案30例,占6.2%;患者体育锻炼情况:过去7d坚持每天锻炼至少30min的患者167例,占34.6%,从不锻炼60例,占12.4%。结论糖尿病患者运动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较低,运动锻炼遵循情况和运动习惯较差,当前迫切需要加大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力度,努力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管理能力。
2017, 33(8):1265.
摘要:【提要】通过介绍本量利的方法分析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公立医院的影响。运用本量利的分析方法对某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前后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取消药品加成后,该院的安全边际率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甚至降至了负数,说明取消药品加成后该院出现了亏损。通过本量利方法分析可以发现,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公立医院需要从成本、收入两方面入手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益,同时政府方面也需要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支持力度。
2017, 33(8):1268.
摘要:【提要】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好做细,其内涵可概括为“精、准、细、严”。该院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静脉采血时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在新生采血前做好充分的人员物资准备,做到精益求精;对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数量化分析及考核,制订了详细的采血时间管理表;合理安排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每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岗位分工“精”;优化采血工作流程,准确计算采血量等方面来实现静脉采血前准备“精”、采血时间安排“准”、采血工作人员安排与采血流程“细”、采血现场管理“严”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还有效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2017, 33(8):1270.
摘要:【提要】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由于医疗体制缺陷、舆论导向、社会信任危机等诸多问题导致医患矛盾恶化,甚至导致恶性伤医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医务工作者人文素质缺失所造成的医患沟通不畅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针对医学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素质培养现状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修养、思维训练及伦理道德等相关因素将医学人文素质如何融入医患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作一剖析。
2017, 33(8):1273.
摘要:【提要】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护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宗旨,聚焦护理工作中“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机制”等影响护理管理效能的关键要素,按照“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提升职业能力”的思路,建立基于护理工作岗位任务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制度安排,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护理工作过程的责任意识,调动护士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摆脱护理管理中“管理无章程、工作无头绪、执行走形式”的低效率徘徊状态,实现护理工作“管理提效、工作提能”的改革实效。
2017, 33(8):1275.
摘要:
2017, 33(8):1277.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