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9):1281.
摘要:【专家简介】邓本敏,主任护师,重庆市肿瘤医院片区护士长,重庆市护理学会肾脏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护理学组委员。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重庆市优秀护士”及“重庆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现致力于肿瘤护理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承担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护理论文30余篇,参与《肿瘤专科护理与循证实践》编写。
2017, 33(9):1285.
摘要:【专家简介】彭娜,副主任护师,大坪医院肿瘤科护士长。先后在ICU、战创伤外科、肿瘤科工作。在肿瘤患者护理、静脉管路管理、癌性伤口管理方面经验丰富。院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院所静脉管路学组组长。中华护理学会PICC高级专科护士,重庆市PICC专科护士培训教员,2011年开设静脉置管护理门诊。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护理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老年学会养老与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4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专著2部,完成全军卫生医疗基金1项,承担各类课题3项,牵头开展临床新业务、新技术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统计源期刊12篇,以第三作者发表SCI1篇,以通信作者发表论文5篇。
2017, 33(9):1288.
摘要:【专家简介】刘芳容,副主任护师,重庆市肿瘤医院片区护士长,医院静脉治疗小组组长。重庆市护理学会职业技能鉴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护理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重庆市肿瘤专科护士,从事肿瘤护理及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2017, 33(9):1292.
摘要:【专家简介】王林娟,副主任护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肿瘤科护士长。任重庆市护理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委会委员。从事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近20余年。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研究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17, 33(9):1295.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调脂颗粒对心房颤动(房颤)大鼠血栓前标志物D-二聚体(DD)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以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溶液经尾静脉注射,建立房颤大鼠模型。从中筛选具有典型房颤心电图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房颤模型组、调脂颗粒治疗组、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各10只,另平行设定健康对照组10只,连续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DD和vWF水平。结果实验动物造模较成功。各药物治疗组都能对房颤大鼠的日常状态有一定改善。在房颤模型组大鼠注射造模药剂第7天后,其房颤持续时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模型组、调脂颗粒治疗组、华法林治疗对照组中经造模后大鼠呼吸频率显著上升,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给药后,调脂颗粒治疗组、华法林对照组大鼠呼吸频率较房颤模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模型组大鼠血清中DD和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颗粒治疗组和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大鼠血清中DD和vWF水平明显低于房颤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调脂颗粒治疗组对房颤大鼠血清中DD和vWF的改善程度接近于法华林治疗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颗粒可明显降低房颤大鼠血液中DD和vWF水平,可有效防治与治疗房颤,效果同华法林。
2017, 33(9):12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MP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血清流行病学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10月。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I2检验判断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倒漏斗图定性评价发表性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原始文献1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MP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2,95%CI1.79~3.53,Z=5.34,P=0.0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病例组患者MP-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1,95%CI2.60~4.21,Z=9.74,P=0.000);非中国人群中病例组患者MP-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95%CI0.63~1.35,Z=0.42,P=0.670),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倒漏斗图表明存在一定的发表偏移。结论MP感染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2017, 33(9):13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地区自然分娩产妇接受会阴侧切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会阴侧切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患者240例(其中接受及未接受会阴侧切术各12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等一般资料,以及孕、产期临床指标及新生儿指标,并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孕周、胎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孕期并发症、胎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阴侧切组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刺激性饮食患者比例、产时出血量均高于未侧切组,膳食指导依从性低于对未侧切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未侧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刺激性饮食、膳食指导依从性差、产时出血量、妊娠并发症及第二产程时间是农村地区产妇会阴侧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妇应加强孕期膳食指导,纠正刺激性饮食习惯,将孕期体质量控制在适宜范围,有助于控制相应危险因素,以降低会阴侧切率。
2017, 33(9):13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37(IL-37)水平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未并发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37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液中IL-37表达水平[(9.32±5.1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88±4.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L-37表达水平[(4.16±3.24)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中痰培养阳性患者血液中IL-37水平[(11.57±3.68)pg/mL]显著高于阴性患者[(5.94±4.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IL-37可能会成为诊断糖尿病联合肺结核疾病的新指标,并且IL-37还可能成为控制结核杆菌繁殖的负调控因子。
2017, 33(9):13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骨质疏松及骨量低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BPPV患者102例作为BPPV组,同时选择同期无BPPV发作病史或无现症发作的体检人员1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对两组患者腰椎进行骨密度(BMD)测定诊断骨质疏松、骨量低下,BMD测量结果采用T值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PPV的危险因素。结果BPPV组患者骨质疏松、骨量低下发生率[55.9%(57/102)]较对照组[25.3%(38/15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PV组男性和小于49岁女性患者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于或等于49岁女性患者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与BPPV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为BPPV的危险因素(OR=2.8,95%CI1.32~7.25,P=0.031)。结论原发性BPPV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存在明显相关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大于或等于49岁女性患者。
2017, 33(9):1310.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动态变化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56例足月HIE患儿,使用电化学法测定出生后3d内与3d后血NSE水平,并于出生后10~14d进行神经行为评分(NBNA),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结果同一时间段,HIE重度组患儿血NSE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重度组NBNA得分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E各组3d内与3d后血NSE水平与出生后第10~14天NBNA得分呈高度负相关(r=-0.815、-0.891,P<0.01)。出生3d后血NSE水平下降组患儿中NBNA≥35分有48例,占96.0%;且血NSE水平未下降组中NBNA≥35分有1例,占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27,P<0.01)。结论血NSE水平对新生儿HIE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较大价值,动态监测可能对中远期预后评估价值更大,值得临床应用。
2017, 33(9):1312.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助产凝胶中丙二醇的GC检测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柱以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30.00m×0.32mm×0.50μm),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30℃,维持1min,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40℃,维持1min,进样量1μL。结果丙二醇在1.257~3.210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测限为4.19ng/mL,平均回收率为100.3%,相对标准差为1.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助产凝胶中丙二醇的含量测定。
2017, 33(9):1316.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探讨宫腔镜诊治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4~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因宫腔占位性病变而行宫腔镜诊治的437例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7例患者平均年龄(60.56±4.08)岁,平均绝经时间(9.69±5.74)年。宫腔镜检查平均占位大小(13.32±6.32)mm并切除,超声提示占位大小最大径线(12.10±7.26)mm,术后病理提示宫腔占位良性病变(良性病变组)占96.11%(420/437),恶性及内膜癌前病变(恶性病变组)占3.89%(17/437)。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占82.84%(362/437),子宫黏膜下肌瘤占7.09%(31/437),子宫内膜增生反应占4.12%(18/437),宫腔粘连占0.46%(2/437),子宫内膜复杂不典型增生占1.60%(7/437),子宫内膜腺癌占3.20%(14/437),子宫癌肉瘤占0.46%(2/437),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占0.23%(1/437)。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及阴道排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病变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恶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病变组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术中占位大小(最大径线值)与恶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检查测量的占位大小与宫腔镜术中直视测量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占位径线大于13.5mm为宫腔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高危因素,应及时给予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017, 33(9):13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和相关部门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9~10月对天津医科大学306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0.5%,在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方面,具备健康知识素养、健康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3.1%、2.9%、28.4%;研究生具有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本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学生具有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16~18、>18~22、>22~24、>24~28岁)学生的健康素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历不同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健康行为素养偏低。学校及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2017, 33(9):1327.
摘要:
2017, 33(9):1336.
摘要:
2017, 33(9):1339.
摘要:
2017, 33(9):13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联合夜间勃起监测系统(NPT)在勃起功能障碍(ED)初诊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旨在为ED诊断和筛查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门诊初诊为ED的患者73例,测定血清TNF-α水平,同时予行NPT监测,睡前正确佩戴传感器并带机过夜,次日将机器数据输入电脑主机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NPT监测结合病史考虑为心理性ED,其余69例患者均为不同程度ED,其TNF-α水平与NPT监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联合NPT对ED诊断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伤的特点,可有效区分心因性及器质性ED及其严重程度,并可对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提供预警。
2017, 33(9):135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微量蛋白(U-mAlb)、胱抑素C(Cys-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及抗心磷脂抗体(ACLA)阳性率;对比抗GBM抗体、ANCA及ACLA3种抗体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U-mAlb、Cys-C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GBM抗体、ANCA及ACL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BM抗体、ANCA和ACLA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任意单一指标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也略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抗GBM抗体、ANCA及ACLA可提高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阳性率,应用价值显著。
2017, 33(9):1358.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且符合探究标准的7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激素[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变化、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FT4、FT3水平与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更确切,症状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9):13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血脂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科收治的140例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CKD5期患者分为非透析组和透析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KD组患者的Fg、D-二聚体、TG、LDL及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CKD5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CKD1~4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CKD组患者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CKD5期低于CKD1~4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透析组比较,透析组患者的Fg、D-二聚体、TG、LDL、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的Fg、D-二聚体、TG、LDL均与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86、0.251、0.242、0.301,P<0.01)],而HDL与hsCRP呈负相关(r=-0.260,P<0.01)。结论CKD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血脂异常,血液透析患者上述变化更为显著。高凝状态及血脂异常均与炎症密切相关。
2017, 33(9):13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行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就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12例,采用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统计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2例患者均于B超引导下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00%,其中101例一次穿刺成功,7例二次穿刺成功,4例三次穿刺成功(其中2例为导丝送入受阻重新穿刺);穿刺部位改为肘窝上,无一例引发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微插管鞘行PICC置管术在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使PICC置管术稳定、安全。
2017, 33(9):13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评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开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39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囊切开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结合术前、术后B超检查结果及同期动物实验结果,评价保胆术后胆囊功能。结果术后患者上腹部疼痛、脂餐后饱胀感及脂肪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随访结果显示术前、术后胆囊功能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家兔保胆手术后,胆囊壁并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胆囊壁黏膜恢复良好,胆囊手术切口局部无瘢痕及炎症改变。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开保胆取石术在取出胆囊内结石的同时,并不会给胆囊功能及组织结构带来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7, 33(9):1366.
摘要:【摘要】目的对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无严重排斥反应出现,术后3周内病情均愈合;7例患者需进行2次或3次手术,但也无严重排斥反应出现,且术后6周内病情均愈合。结论新鲜羊膜为角膜移植手术提供了新的来源,缓解了材料供体的紧缺性,不仅在手术后机体融合性大,还在治疗角膜溃疡疾病方面效果显著,是现代医疗的新方法。
2017, 33(9):1368.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三维成像技术显示肝动脉解剖结构,探讨肝动脉的解剖分型及变异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行肝动脉MSCTA三维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450例,全部病例进行肝动脉期血管成像。由2位资深影像学专家共同审阅,观察肝动脉的起源及走行分布情况。以Michels型为标准,MichelsⅠ型定为常见类型,将其以外的变异肝动脉纳入变异范围并分型。与Michels尸体解剖结果比较,分析肝动脉变异的解剖分型及变异率。结果450例患者中肝动脉解剖分型属于MichelsⅠ型254例(56.44%),肝动脉解剖变异196例(43.56%),其中起源变异121例(26.89%),肝动脉分支变异75例(16.67%);属于Michels分型135例(30.00%),不属于Michels分型61例(13.56%)。属于Michels分型的肝动脉解剖变异患者中未见MichelsⅦ、Ⅷ、Ⅹ型,属于MichelsⅡ、Ⅲ、Ⅳ、Ⅴ、Ⅵ、Ⅸ型分别为32例(7.11%)、43例(9.56%)、4例(0.89%)、26例(5.78%)、19例(4.22%)、11例(2.44%)。450例患者肝动脉分型与Michels尸体解剖肝动脉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肝动脉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肝动脉血管及其变异情况,对肝内细小动脉血管的解剖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途径。
2017, 33(9):137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曲美他嗪治疗该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该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伴室性早搏患者120例,按入组治疗的不同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胺碘酮加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口服胺碘酮治疗,均治疗28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早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1.6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老年慢性心衰伴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室性早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7, 33(9):13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科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产科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盆腔血肿、贫血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在产科大出血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9):13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66例妊娠并发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70例未见糖耐量异常妊娠期孕产妇作为正常组,并分析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危险因素及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结果糖尿病组孕产妇糖尿病家族病史、年龄大于35岁、不良妊娠病史及体质量指数超标比例等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孕产妇感染、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症及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孕产妇妊娠结局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并发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为高龄、糖尿病家族史、高体质量指数及不良孕产史等,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具有较多并发症,对围生儿易造成不良结局,早期妊娠病变筛查和诊断及规范化糖尿病管理和治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2017, 33(9):1376.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6个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与随访情况(美容效果评分、颈部皮肤紧张感评分、颈部感觉减退程度评分),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44.54±10.74)min]、术中失血量[(18.52±8.09)mL]、术后引流量[(41.34±15.02)mL]、引流时间[(2.20±0.62)d]、住院时间[(6.11±1.10)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2.63±11.32)min、(33.16±6.97)mL、(71.14±16.75)mL、(2.88±0.80)d、(8.37±1.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2.25±0.51)分]低于对照组[(2.87±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容效果评分[(1.80±1.04)分]、颈部皮肤紧张感评分[(2.23±1.13)分]、颈部感觉减退程度评分[(2.24±1.31)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8±1.42)、(3.16±1.25)、(3.68±1.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30%(4/43)]低于对照组[30.23%(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8,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显著,创伤小,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机体功能康复时间,减轻疼痛感,改善术后颈部皮肤及感觉、美容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2017, 33(9):1378.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盆底超声观察妊娠、阴道自然分娩和选择剖宫产对盆底解剖结构的影响,探讨盆底解剖结构的变化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均来源于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患者,共计220例。其中对照组65例,均为未生育者,并应用二维超声对其最大Valsalva动作下前盆底的正中矢状面图像进行观察;病例组1共72例,为阴道自然分娩者;病例组2共83例,为行剖宫产术者,两组均于孕32~40周、分娩后6~8周、12~14周应用二维超声观察最大Valsalva动作下前盆底的正中矢状面。观察项目包括:膀胱尿道后角(β)、膀胱颈下降距离(BND)、膀胱后壁与站立位垂直线的夹角(γ)等。对观察到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为0;病例组1、病例组2于分娩后6~8周SUI发生率分别为29.17%(21/72)、6.02%(5/83),分娩后12~14周SUI发生率分别为20.83%(15/72)、3.61%(3/83)。病例组1、病例组2各时间段SU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8.78,P<0.05)。最大Valsalva动作下,病例组1、病例组2所测得的BND均高于对照组,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1所测得的BND高于病例组2,γ低于病例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引起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产后SUI有关,阴道自然分娩对盆底的影响明显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盆底结构的超声影像可为早期诊断和预防PFD提供依据。
2017, 33(9):138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引流方法对腔镜甲状腺术后皮下积液及皮下气肿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实施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的80例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经胸乳入路术后对创面实施中心负压引流,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一次性负压球引流,对比两组引流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皮下积液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采用中心负压引流可以提高创面愈合效率,减少术后部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9):138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近端胃切除术,为近端组;78例行全胃切除术,为全胃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和2年生存率。结果全胃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多于近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评分明显低于近端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虽然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但并发症发生率低,胃食管反流情况少,2年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震川,李培贵,张万军,宋春燕,吉果,周晓春,曾文超,陈婷婷
2017, 33(9):138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预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及尿素氮(BUN)、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和血钠水平改变情况。结果透析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之前降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前,两组患者BUN和SCr等肾功能指标及血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两组患者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SCr等肾功能指标较透析前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联合可调钠曲线透析疗法对预防透析低血压具有明显作用,可显著减少透析后血压的改变,是临床上预防透析低血压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2017, 33(9):138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5%(37/40),而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67.5%(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比较,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对症用药,提高肺炎球菌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17, 33(9):13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非那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那度他雄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那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最大尿流率(Qmax)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RUV、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RUV和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较治疗16周时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Qmax较治疗16周时显著升高,IPSS评分、RUV、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Qmax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非那度他雄胺联合坦索罗辛能有效抑制前列腺增生,促进尿液排出,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2017, 33(9):13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保留硬膜外导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该院收治的术前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25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经耻骨联合上小切口保留硬膜外导管通液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液加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和宫内妊娠率[60.00%(6/10)、40.00%(4/10)]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2/15)、13.33%(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耻骨联合上小切口保留硬膜外导管通液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较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2017, 33(9):139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联合胃管注入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行灌肠及胃管注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转手术率、消化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2%(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7.3%(3/41)]明显低于对照组[26.8%(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饮食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承气汤灌肠联合胃管注入治疗较单用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转手术率,减少住院时间,能使患者有较大获益。
2017, 33(9):139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门诊使用爱全乐(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与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在广汉市黄氏诊所进行治疗的3个月至1岁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3~5d,咳嗽、喘憋症状均有所好转,但痰鸣缓解不明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爱全乐与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及肺部体征缓解情况和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1%(31/43),低于观察组的95.3%(4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全乐与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2017, 33(9):139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在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在B超的引导下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及抗感染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效果明显,可有效地延缓患者的病情,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7, 33(9):1398.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术后干预血糖,然后进行半年随访,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不良组(HbA1c>6.5%)和良好组(HbA1c≤6.5%),对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不良组63例,平均HbA1c为(8.21±1.53)%,发生MACE14例(22.2%);良好组37例,平均HbA1c为(6.01±0.41)%,发生MACE2例(5.4%),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P<0.05)。MACE的危险因素为血糖控制水平及不稳定性心肌梗死。结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
2017, 33(9):1400.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胆肠Roux-Y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平舆县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T管引流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胆肠Roux-Y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肠Roux-Y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应用。
2017, 33(9):14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科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比较,并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压迫止血、肢体制动时间;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P<0.01);干预后观察组局部渗血、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排尿障碍发生率、患者不舒适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压迫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3,P<0.01)。结论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实行人文关怀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7, 33(9):14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脑卒中昏迷患者精细护理干预对其便秘预防的整体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确诊并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便秘预防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其便秘预防精细护理。对比两组便秘发生率、缓泻剂给药率、灌肠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缓泻剂给药率及灌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8.15%(53/5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昏迷患者便秘预防精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遏制便秘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017, 33(9):140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后随访对减少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肿瘤科PICC置管出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电话随访进行一般健康知识的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PICC专科护士进行电话随访,评估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置管出院期间的健康行为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得分[(137.62±11.50)、(142.73±13.43)分]明显较对照组[(92.38±10.49)、(94.66±12.11)分]高,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05(1/2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随访的PICC肿瘤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2017, 33(9):140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41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来说,术前、术后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9):14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00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心肺复苏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分析影响心肺复苏预后因素。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24.00%(1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预后与复苏开始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后72h的体温、复苏后血pH值、48h内低血压状态、凝血功能、是否发生痉挛抽搐等相关(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与抢救的时间有关,复苏后预后与各项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昏迷状态有关。临床配合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017, 33(9):14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儿科病房住院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定时测量脉搏、体温、呼吸,每天病房消毒,保持环境舒适、安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汇总分析。结果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率[1.43%(1/70)]明显低于对照组[12.8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68/7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3%(5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管理至关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2017, 33(9):1414.
摘要:【提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住院医师理论学习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专科性强,现阶段仍存在师生双方对规培缺乏积极性、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以临床查房代替教学查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血液内科的规培质量。该文总结分析了以上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逐一探索改进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的规培质量。
2017, 33(9):1416.
摘要:【提要】脑血管介入技术需要依赖大型的造影设备,同时术中一次性材料费用高昂,且材料类型多样、型号繁多。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以患者为实践对象,由于介入操作复杂、手术风险大,往往限制了介入医生的培训。2009年3月至今在脑血管介入教学中采用了手术仿真训练系统,利用该系统的虚拟现实、仿真互动等特性,为介入医生提供充分的手术实践机会,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青年介入医生的培养。
2017, 33(9):1417.
摘要:【提要】微课掌上通是一款网络学习平台软件,通过其与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探讨以微课掌上通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的价值。该教学方式在住培中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住培学员理论基础及临床技能的培养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培养住培医生全面诊疗技术及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带教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017, 33(9):1419.
摘要:【提要】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有其优势,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师的经验不足及教学病例设计质量不均,以及评估系统不完善。针对以上不足应采取相应措施,相信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2017, 33(9):1421.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重庆2011~2015年各公立医院的规模经济效率,探讨区县级公立医院规模经济现象和适宜规模。方法收集2011~2015年区县公立医院的面板数据,形成208个决策单元。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样本医院进行相对效率分析,获得定量化的医院效率得分,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状况4个方面,并分析不同规模医院组上述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区县公立医院综合、技术、规模效率在一定床位规模下随着床位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小规模(100~300张)分别为0.9076、0.9292、0.9762,较小规模(>300~500张)分别为0.9375、0.9684、0.9679,中等规模(>500~600张)分别为0.9549、0.9743、0.9799],但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随着规模继续扩张,综合、技术、规模效率开始下降[较大规模(>600~700张)分别为0.9443、0.9744、0.9687,大规模(>700~1200)张分别为0.8934、0.9413、0.9482]。结论可以认为500~600张床位规模是重庆区县级综合医院或与重庆内外因素类似地区综合公立医院的适宜规模。
2017, 33(9):1424.
摘要:【提要】该文结合作者在心血管内科的工作实践,阐述临床药师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可执行的切入点,并对部分典型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药师通过开展入院沟通、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医嘱审核、出院指导及出院后回访等药学服务,可促进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临床药师需具备必要的医学、药学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可重点从用药指导、医嘱审核、药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入手,协助医生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2017, 33(9):142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文书小组质控人员随机抽取PDCA循环管理前2015年1~6月出院病历共1128份,严格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及该院护理部修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评分后分为甲、乙、丙三级,与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采取同样方法抽取的2015年7~12月出院病历1287份进行比较。结果PDCA实施前抽取的1128份病历中甲级923份,占81.83%;乙级153份,占13.56%;丙级52份,占4.61%;实施后抽取1287份病历中甲级1223份,占95.03%;乙级61份,占4.74%;丙级3份,占0.23%;实施前后各级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降低护理文书缺陷的发生率。
2017, 33(9):14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净化专业医生、护士实施急救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6~9月,通过科室急救能力培训小组的组建,制订急救流程及考核计划,实施理论授课及实训操作后,对医生、护士急救能力进行评价与考核。培训小组每月每季度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经过全面的培训后,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及急救综合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血管通路血液外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专业医生、护士采取专业的急救能力培训,可使从事血液净化专业的医护人员急救综合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7, 33(9):143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静脉滴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对该院门诊输液室2016年1~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门诊静脉滴注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门诊静脉滴注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缺乏制度与规范、处方不正确、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静脉滴注滴速错误、药液外渗、输液器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私自调节滴速等因素。结论门诊静脉滴注在管理方面、医生方面、护理方面、患者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医院应加强静脉滴注各层面的管理,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2017, 33(9):1434.
摘要:
2017, 33(9):1436.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