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3(增刊1):1.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神农架林区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的现状,分析项目实施效果、经验与不足,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建议。 方法 收集2016年“神农架林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度月报表”、年度项目考核资料,定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定量资料录入Excel 2003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神农架林区共有8家乡镇医疗机构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级政府共下拨配套服务经费361万元,人均46元;多数指标均达到或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任务。 2016年度考核平均完成度88.37%,红坪镇、松柏镇排名居前,九湖乡、木鱼镇靠后。 结论 神农架林区初步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年度目标,预防接种、传染病等传统项目应强化,结核病、中医药管理等项目应突破,全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2017, 33(增刊1):5.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佳,结石清除率高。
2017, 33(增刊1):8.
摘要:【摘 要】 目的 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定量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陕西省康复医院2016年住院拟施行手术治疗的心脏CTD患者284例和未发现心脏异常的正常对照组16例,在三维超声心动图上分别测量心脏CTD和正常对照组的圆锥隔偏转的角度、距离、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在前后、左右剖视方位上,病变组的圆锥隔偏转角度、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圆锥隔偏移面积的测量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除大动脉转位组的圆锥隔偏转角度外,其余观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下剖视方位上,病变组的圆锥隔偏转角度的测量值小于正常对照组,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圆锥隔偏移面积的测量值均大于正常对照组,除永存动脉干及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组外,其余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圆锥隔的偏转角度、距离、面积是诊断及鉴别诊断心脏CTD的重要定量指标。
2017, 33(增刊1):11.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乙烷填充气体(C3F8)注入术后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该院眼科收治的98例(98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体眼内充填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结果 本组98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98眼患者出院前视网膜裂孔均闭合。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相比,98眼中视力有提高70眼,视力不变22眼,视力下降6眼。 结论 通过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眼压监测、体位护理、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术眼情况、做好出院指导等,可减少高眼压的危害,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2017, 33(增刊1):1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方法 对18例因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Cr)Cr≥480 μmol/L]的患者行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或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 结果 12例经输尿管镜碎石成功,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击碎后进入肾盂,4例因输尿管开口狭窄进镜失败而置入双J管引流术,1例因输尿管置管失败改经皮肾造瘘术;术中均留置双J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8例1周内肾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2017, 33(增刊1):16.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发生原因,为进一步防止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普外科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病例20例,分析伤口感染的特点,总结伤口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比较外院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 结果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很多,可能主要有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术前并发症、疝补片、手术医生等相关问题,可以根据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及处理方法,减少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 结论 对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问题,几乎每个医院都曾发生过,临床医生应尽量减少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并查找相关问题,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和医疗费用。
2017, 33(增刊1):18.
摘要:【摘 要】 目的 建立富马酸喹硫平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方法 以盐酸氯雷他定为内标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富马酸奎硫平的水平。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5 μm,4.6 mm×250.0 mm),流动相:甲醇:水(含1%三乙胺)(体积比30:10);流量:1.0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 结果 以富马酸奎硫平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X)对富马酸奎硫平血清浓度(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2.11×102X-9.65×10?1(r2=0.999 1,n=6),结果表明富马酸奎硫平在40.0~8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可以用于富马酸奎硫平的治疗药物监测。
2017, 33(增刊1):21.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治疗并均经CT检查的肠梗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96例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确诊:肠道肿瘤37例,其中CT确诊33例,准确率为89.2%,肠粘连28例,CT确诊21例,准确率为75.0%,腹股沟疝15例,CT确诊15例,准确率为100.0%,肠扭转7例,CT确诊7例,准确率为100.0%,粪石梗阻4例,CT确诊4例,准确率为100.0%,肠系膜血管病变5例,CT确诊4例,准确率为80.0%,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7.5%。 结论 64排螺旋CT能准确诊断急性肠梗阻,并对其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2017, 33(增刊1):2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141例小儿患者分成肺炎组(111例)、非肺炎组(30例),小儿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技术定量检测PCT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进行血培养,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在小儿肺炎组中,PCT和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6,P<0.01);PCT>0.05为阳性,诊断小儿肺炎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53.3%;而hs?CRP>5为阳性,诊断小儿肺炎的敏感性为52.0%,特异性为50.0%,而血培养的敏感性最低,特异性91.6%。 结论 PCT敏感性高于hs?CRP,PCT是一个灵敏指标,对小儿肺炎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血培养特异性较PCT高,所以进行优化的实验组合可降低漏诊率,增加实验的有效性。
2017, 33(增刊1):2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藿胆片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5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藿胆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蒲地蓝消炎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 结论 藿胆片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7, 33(增刊1):2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在超声波洁牙术治疗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28例超声波洁牙术治疗的牙周病患者,术中给予护理配合,辅以术后心理护理。 结果 患者痊愈104例,占81.3%,有效19例,占14.8%,无效5例,占3.9%,总有效率为96.1%,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出院护理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7%(125/128)。 结论 在超声波洁牙术治疗牙周病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7, 33(增刊1):3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生儿科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并纳入该研究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再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人性化整体护理组(观察组)60例和传统护理模式组(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胸片改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体温恢复时间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36/60)),复发率大大降低(3.33%);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人性化管理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护理干预,加快体温患儿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2017, 33(增刊1):36.
摘要:
2017, 33(增刊1):41.
摘要:
2017, 33(增刊1):4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阻隔器压力传导器联合压力传感器在体外循环(CPB)转机中的应用。 方法 比较阻隔式压力传导器联合压力传感器进行动脉泵压监测组(Z组)、机械式压力表组(J组)、无泵压检测组(W组)在体外循环转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阻隔式压力传导器联合压力传感器与机械式压力表监测泵压泵压随流量增加而增加,压力报警器及机械压力表测得的数据具有相关性。但无泵压检测仅手握感知泵压变化并发症多,安全系数低。 结论 阻隔式压力传导器联合压力传感器在体外循环中可以安全、准确地监测泵压,提高体外循环的安全性,应作为CPB中的常规监手段。
2017, 33(增刊1):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在内镜中心诊疗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核查制度,观察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以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 方法 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对人员进行培训,细化内镜诊疗各环节核查落实流程及内容。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根据内镜诊疗实际情况适当修改、补充核查内容,制定出适用于内镜诊疗的《手术安全核查表》,由麻醉医师、诊疗操作医师和内镜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开始前、操作开始前、诊疗结束离开诊疗间前,依次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患者、过敏史、术前准备、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麻醉安全情况、静脉通道建立情况、影像学资料等内容进行安全核查,并分析安全核查制度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实施的可行性情况及具体实施效果。 结果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可有效地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实施应用,落实率为96.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应用可有效减低医疗不良事件、投诉及纠纷的发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试验组1例,对照组9例;医疗投诉与纠纷:试验组0例,对照组5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增强了操作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责任心,提高了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保证了医疗安全。 结论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实施可行性较强,并且在运用后有效地提高了内镜诊疗人员安全核查的依从性,医疗不良事件显著下降,从而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2017, 33(增刊1):5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前路钢板固定4例,后路固定5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7例。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7例,E级3例。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前后联合入路组1例发生喉返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所有患者术后4~6个月植骨融合,12例颈髓不全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按照ASIA分级标准改善多于1级。 结论 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可重建颈椎序列、稳定脊柱及解除脊髓压迫,早期康复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
2017, 33(增刊1):5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运动处方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11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腰间盘突出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骨科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运动处方。在射频术后1年使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恢复效果,改良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M?JOA)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疼痛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术后1年两组患者腰背肌锻炼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0.0%(27/30),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73.3%(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JO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干预前后症状改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健康运动处方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症状,能促进患者康复。
2017, 33(增刊1):55.
摘要:【摘 要】 目的 腹腔冲洗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肠瘘的疗效观察。 方法 对该科收治1例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肠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持续腹腔冲洗,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结果 该例患者在经持续有效的腹腔冲洗治疗护理下的疗效显著。 结论 持续腹腔冲洗对术后肠瘘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2017, 33(增刊1):56.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总结该院结肠镜诊查过程中结肠穿孔病例,分析穿孔原因。方法 选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病例1 512例。 结果 出现肠穿孔4例,穿孔率为0.26%(4/1 512)。 结论 结肠镜检查中存在一定肠穿孔率,其原因复杂多变,在操作中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尽力做到技术娴熟,配合默契,严谨耐心,适可而止。
2017, 33(增刊1):58.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缺氧性脑损害发生率,观察硫酸镁持续静点对缓解机械通气患儿气道痉挛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05例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均在持续机械通气下出现频繁气道痉挛,将应用硫酸镁注射液单次静脉滴注治疗的175例患儿作为常规治疗组,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持续静脉滴注组,并对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缺氧性脑损伤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常规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8.00±2.32)d,并发缺氧性脑损伤73例,发生率为41.71%,持续静脉滴注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00±1.96)d,并发缺氧性脑损伤37例,发生率为28.46%。两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缺氧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持续
2017, 33(增刊1):60.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对院前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以探讨过度换气综合征的规律、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2016年该中心收治的640例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因、临床表现、发病地点、治疗反应等临床资料。 结果 64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316例(49.38%)患者现场治愈,260例(40.63%)患者经治疗症状明显改善,55例(8.59%)患者症状有所改善,9例(1.40%)患者无改善但未加重,被安全送往医院。 结论 过度换气综合征在院前很常见,院前急救人员应熟练掌握过度换气综合征鉴别诊断及救治方法。
2017, 33(增刊1):6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120例脑梗死患者、90例正常对照者的Lp(a)和Fib水平。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H)评分;比较不同评分患者的Lp(a)和Fib水平,同时对Lp(a)和Fib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脑梗死组Lp(a)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NIHSS评分小于5分、5~15分和大于15分3个亚组之间Lp(a)和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和Fib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431,P<0.05)。 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Lp(a)和Fib水平明显增高,且二者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Lp(a)和Fib在脑梗死发病中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2017, 33(增刊1):6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9月行乳腺良性肿物切除,需要放置引流管的患者,采用BD18GY型静脉留置针经皮肤穿刺放置在乳腺良性肿物切除腔隙内引流。 结果 120例使用BD18GY型静脉留置针引流的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患者无一例切口感染和腔隙积液。 结论 BD18GY型静脉留置针能替代引流管和引流皮条在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中使用。
2017, 33(增刊1):66.
摘要:【摘 要】 目的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认知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使哮喘得到长期稳定控制,降低未来风险,减低入院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对该所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哮喘相关知识普及,心理指导、药物指导、自我管理教育、疾病预防等),对比教育前后哮喘控制情况。 结果 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全部接受支气管健康教育(100%接受教育),对疾病认知从13例(50%)增加到24例(92%),还有2例认识程度差原因:年纪大受教育程度低,坚持控制性药物使用从17例(65%)增加到25例(96%),对掌握支气管吸入药物技术从16例(62%)增加到24例(92%),未坚持用药,未掌握吸入技术的病患原因分析:家庭支持差,受教育差,对疾病认识不够。经过教育后治疗依从性良好的从5例(19%)增加至16例(62%)有明显差异;依从性依然差的患者分析其原因依然存在:家庭支持差,受教育程度低,总的控制水平在受教育后3个月有明显改善,从以前的18例(69%)增加到23例(88%),其中完全控制达到16例(62%)。 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哮喘的自我管理,提高哮喘控制率,使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2017, 33(增刊1):68.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1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 将2010年1月1日至 2015年12月31日在该科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1例合并气性坏疽,1例合并气性坏疽,2例合并躯干部巨大蜂窝织炎,1例糖尿病足合并小腿软组织急性感染,3例糖尿病足干性坏疽,1例调节免疫及伤口换药,这8例患者针对各自病情经过及时处理及控制,伤口全部痊愈出院;1例合并全身多处化脓性感染患者,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干性坏疽者坏死组织与存活组织分界清楚后截除坏死足趾,避免了截肢。 结论 糖尿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经过个体化及时、足量、足疗程治疗,控制好血压、血糖,有效处理并发症,以及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甚至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2017, 33(增刊1):7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如何解决血清铁在AU5800生化分析仪上结果偶尔为负值时的原因。 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铁试剂空白,观察吸光度值的变化,分析并查找引起吸光度值增高的原因。 结果 试剂空白测定时,当仪器加入试剂2(0.5 mmol/L亚铁嗪)后,发现吸光度值有明显的增高,最终查找是由试剂2试剂搅拌棒引起,并用棉签蘸1mol/L的盐酸溶液擦拭清理干净,重测血清铁试剂空白吸光度恢复正常。 结论 当患者标本中血清铁含量较高时,测定结果为正值,不易觉察问题;当患者标本中血清铁含量少,测定结果为负值时,才发现有问题。实际上,血清铁的测定结果都不准确,做试剂空白不仅能发现试剂本身有无问题,还能发现引起试剂空白变化的其他原因。
2017, 33(增刊1):7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取石篮在输尿管镜气压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L)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7%,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 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容易方法。
范晓霞,姚勇利,胡耀嘉,魏 兰,赵玲玲,王贝贝,范培云,罗 玮,王淑琼,宋 康,林丽君,谢延玲
2017, 33(增刊1):7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前后使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CGM)患者疗效。 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就诊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予以二甲双胍前CGM持续监测3 d,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 mg,每天3次,疗程4个月。比较给药前后24 h平均血糖(MBG)、24 h血糖标准差(SDBG)、24 h血糖波动范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高血糖比例。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治疗后的血糖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给予二甲双胍后MBG、SDBG、24小时血糖波动范围、MAGE、高血糖比例均减少。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二甲双胍可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4 h血糖的平均水平及血糖的波动。
2017, 33(增刊1):7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心脏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1、2个月SF?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予心脏康复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7, 33(增刊1):7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共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研究组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结果 对照组手术耗时为(161.52±17.43)min,术中出血量为(136.26±23.61)mL,并发症发生率为34.21%,研究组手术耗时为(121.07±15.06)min,术中出血量为(76.36±21.16)mL,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措施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2017, 33(增刊1):79.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 方法 抽查2017年第二季度使用丹红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历号、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中医辨证、住院时间、丹红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点评汇总。 结果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丹红注射液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溶媒不合理为最常见,占33.3%,另有联用中药注射液不合理,未注意出血禁忌证使用不合理和无合理辩证或辨病使用各1例,占3.3%。 结论 召开药事会进行汇总整改,严格中成药使用规范,对于改善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2017, 33(增刊1):81.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调查全院职工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糖合并高血脂发生情况,了解高血糖或糖尿病与血脂异常相关性。 方法 对全院1 475名体检职工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测定,按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职工高血糖、高脂血症检出率依次为4.7%、35.7%。高血糖、血脂异常或高血糖合并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组高血糖、高脂血症或高血糖合并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 结论 该院高血糖、血脂异常或高血糖合并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同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脂血症,高血糖或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呈正相关性。
2017, 33(增刊1):84.
摘要:【提 要】 该文探讨成功抢救多发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和影响因素,提高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回顾该院2013—2016年该院救治的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显示抢救成功73例(91%),死亡7例(9%)。因此,建立急救护理程序、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全面有效护理,加强与患者的心里沟通,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17, 33(增刊1):86.
摘要:【提 要】 总结使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脏术后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对心脏术后重症患者进行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CRRT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模式。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尿量、血压、管路阻塞等情况。利用多脏器功能全面支持治疗,大大提高了心脏术后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对于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及早使用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可以提高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治愈成功率。
2017, 33(增刊1):88.
摘要:【提 要】 该文通过对 6 例维持性腹透并发腹股沟疝的患者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护理的重点为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正确做好疝囊造影术的准备,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及阴囊的出血、血肿情况,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冒和植入物的感染;严密观察疼痛及腹部特征的变化,做好停止透析期间肾功能、血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做好容量管理根据病情,逐步恢复腹透。 6例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腹透治疗均正常,1例选择肾移植而退出腹透,1例对侧出现新腹股沟斜疝。
2017, 33(增刊1):90.
摘要:【提 要】 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诱导期给药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500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麻醉诱导期给药的护理措施。正确、合理的给药护理能使患者安全平稳度过麻醉诱导期。
2017, 33(增刊1):91.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干预护理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46/48),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0/48),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9/48),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2017, 33(增刊1):93.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案例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该院118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教学方法将其分为案例教学组(59名)和传统教学组(59名),传统教学组实习生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案例教学组根据案例教学模式开展护理带教,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 结果 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发现,案例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案例教学组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案例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017, 33(增刊1):9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表现的(CPB)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模拟教学等方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以该校120名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教改组和对照组,各60人。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教改组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病例分析成绩更高(P<0.05);而对教师的满意度及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PB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模拟教学等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医患沟通的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2017, 33(增刊1):96.
摘要:【提 要】 该文为了研究及完善护理临床教学体系。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护理部带教实习教师457位及其带领的76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带教时间分为2批进行调查,其中2014年1—12月的240位带教教师和470例实习生作为第1批,2015年1—12月的217位带教教师和290例实习生作为第2批。2批实习生实习结束后通过会议、纸质材料、信息化反馈的形式总结出以下内容。通过制定和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及带教教师的整体护理教学水平,对未来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对未来合格的护理人员加入临床工作更是意义非凡。
2017, 33(增刊1):97.
摘要:【提 要】 医学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发展和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构化研讨是一种新型的培训方式,依据立体思维的理念,针对明确的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运用适当的研讨工具,具有引导的团队研究和讨论活动。该文初次探索了该讨论方式在免疫学讨论课中的应用,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
2017, 33(增刊1):100.
摘要:【摘 要】 目的 从多学科多视角来看,开展大学生教学满意度测评,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提供较为客观的建议。 方法 采用问卷星、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Excel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归纳、综合和统计分析。 结果 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的评价较高,最喜爱课程偏多;所存在的课程改革等问题在学生反馈中也有集中体现。 结论 通过开展在校大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并针对学生普遍不满意的地方提出具体建议,制订整改方案,提升有效教学实践、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质量水平和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以期为该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做到学生受益、学校发展的双赢局面。
2017, 33(增刊1):102.
摘要:【提 要】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事业模式也开始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很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始应运而生,其中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的方式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获取,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该文主要对“体验式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人体解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17, 33(增刊1):104.
摘要:【提 要】 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员配置、管理问题、章程制度、无菌操作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而通过开展相应安全管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确保临床护理质量、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2017, 33(增刊1):105.
摘要:【摘 要】 为了规范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从而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从病区药品的分类、种类和基数、放置、标识、质量等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定了制度和管理流程。该院通过药剂科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护士对药品管理和使用的意识,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通过实施规范化的临床药品管理措施,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医院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2017, 33(增刊1):108.
摘要:【提 要】 通过对涉及委托代煎中药汤剂的各环节实施质量监控,该院中药代煎汤剂实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减少差错,有助于提高煎药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2017, 33(增刊1):110.
摘要:【提 要】 通过某院关于构建器械调剂中心的实践,发现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调整相关制度措施,改进运行模式,转换思路,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完善优化,使得器械调剂中心合理、高效运作,为临床一线服务,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为医院创造价值。
2017, 33(增刊1):112.
摘要:【提 要】 随着《“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确立,中国进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为了适应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医院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人事劳资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非常重要,该文从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需具备的要素及具体做法3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期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2017, 33(增刊1):11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患者使用管道风险评观察表后对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科 2014年1—12月住院的1 2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住院的1 3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全体护士对于各种管道名称、预防措施、潜在风险的认知程度。 结果 应用管道风险评估观察表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管道风险观察表在管道护理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而降低了护理管道滑脱的风险,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2017, 33(增刊1):116.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方式。 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科2012—2016收治的147例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 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治疗效果满意,无医院内交叉感染及工作人员出现感染现象。 结论 消毒隔离是临床工作的前提和重点,是实现医疗安全的基本保证,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是防护艾滋病的关键,加强对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定并执行严格、科学、实用的消毒隔离措施,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使医务人员在艾滋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形成不断更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2017, 33(增刊1):118.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县级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医院内感染重点环节、高危因素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运用杏林医院内感染管理实时监控系统对2017年4月21日该院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现患率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 调查2017年4月21日0:00~24:00该院共有住院患者860例,实查860例,发生医院内感染25例,共25例次,医院内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为2.9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感染例次数的60.00%。重症监护病房(ICU)、骨科一病区、骨科三病区、神经外科、肿瘤血液科是医院内感染高发科室,其中ICU医院内感染现患率高达33.33%,远高于其他科室。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要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40%。 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ICU是医院内感染高发科室,应重点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高危因素的医院内感染防制工作,以减少医院内感染,尽量减少医院内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或阻止其蔓延。
2017, 33(增刊1):123.
摘要:
2017, 33(增刊1):124.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