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肺康复训练方法比较研究

      2018, 34(1):1.

      摘要 (7613) HTML (0) PDF 1.18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肺康复训练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动态随机化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B组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吹气球、呼吸操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C组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吹气球、呼吸操、呼吸练习器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D组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吹气球、呼吸操、呼吸练习器等呼吸功能锻炼及运动训练。比较四组患者训练完成15d,3、6个月后肺功能[肺活量(VC)、用力1秒呼气量(FEV1)]、呼吸困难指数及运动能力(6min步行距离)的差异。结果120例患者中失访13例,其中A组失访3例(入院2d后转院2例,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1例),B组失访2例(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而不愿再参与本研究1例,因受该例患者影响感觉害怕而放弃1例),C组失访3例(转入心内科1例,转入内分泌科1例,病情加重1例),D组失访5例(认为每天训练项目较多、花费时间较长、感觉厌烦而放弃参与本研究4例,死亡1例)。D组患者训练完成15d,3个月后VC、FEV1均明显高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训练完成6个月后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训练完成15d、3个月后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D组患者改善程度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训练完成6个月后呼吸困难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训练完成15d,3、6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均有所改善,D组患者改善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方法中,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运动训练的方法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运动能力。

    • 某院2013—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使用趋势分析

      2018, 34(1):5.

      摘要 (8971) HTML (0) PDF 1.17 M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地级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6年医院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住院病历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对2013年7月10日、2014年9月16日、2015年8月26日、2016年10月12日该院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数据核对、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并上报。结果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76%(70/1861),例次感染率为3.98%(74/1861);2014年现患率为3.01%(69/2292),例次感染率为3.32%(76/2292);2015年现患率为3.67%(83/2259),例次感染率为3.94%(89/2259);2016年现患率为3.89%(93/2390),例次感染率4.27%(102/2390)。2013—2016年感染率均以重症医学科最高,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体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平稳维持在30.93%~33.43%,而预防性用药从25.73%下降至14.89%。结论某院2013—2016年的医院感染状况无显著变化。连续性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充分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变化趋势,更有利于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 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1):9.

      摘要 (8991) HTML (0) PDF 1.15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5日该院收治的肺腺癌患者36例,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29种EGFR基因热点突变,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结果当CEA<5ng/mL时,EGFR基因突变率为66.7%,当CEA为5~20ng/mL时,EGFR基因突变率为90.0%,当CEA>20ng/mL时,EGFR基因突变率为100.0%;EGFR基因突变率在CEA<5ng/mL到5ng/mL≤CEA≤20ng/mL区域中,随着CEA水平增加,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上升。结论在肺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与血清CEA水平具有重要的联系,血清CEA水平升高,EGFR基因突变率随之上升。

    • 青藤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8, 34(1):12.

      摘要 (8686) HTML (0) PDF 1.15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为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降低毒性,增强靶向治疗效果,将青藤碱制成用于肿瘤治疗的长循环脂质体。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药品药脂比、胆脂比、聚乙二醇6000(PEG6000)含量、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优选工艺为药脂比1∶8,胆脂比1∶3,PEG6000含量0.25%,超声时间15min。按此工艺进行验证试验3批,测得包封率为61.25%、60.17%、62.33%。结论该法具有工艺稳定、制法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适于青藤碱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

    •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018, 34(1):15.

      摘要 (8495) HTML (0) PDF 1.16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安徽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9个临床研究中心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伴腹腔积液患者38例,于第1、4、7、10天分别经腹腔引流的中心静脉导管注入rmhTNF300万单位,腹腔注入药物3次以上者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平均腹腔注射药物(3.68±0.85)次,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7例,进展(PD)3例,客观缓解率(ORR)为47.37%(18/38);38例患者中初治12例,CR3例,PR3例,SD1例,PD5例,ORR为50.00%(6/12);复治26例,CR2例,PR10例,SD12例,PD2例,ORR为46.15%(12/26);初治患者治疗后的SD例数明显少于复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0,P=0.002)。38例患者中腹腔注入rmhTNF前给予吲哚美辛栓100mg纳肛预处理23例,未给予预处理15例;38例患者中低于38.5℃发热4例(10.53%),乏力2例(5.26%),未发生腹腔感染、腹痛、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未观察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腹腔注入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 34(1):18.

      摘要 (8799) HTML (0) PDF 1.16 M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CME的右半结肠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CME,开腹组采用开腹CME。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随访3年,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基本等同于开腹手术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 抑郁症患者行为激活和行为抑制系统特点及与其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1):21.

      摘要 (8794) HTML (0) PDF 1.17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行为激活和抑制系统特点及其与人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趋近/抑制行为系统量表(BAS/BIS)、大五人格简版量表(NEO?FE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该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82例(病例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82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病例组患者BAS驱力、NEO?FEI外倾性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总分与友善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BAS驱力得分与严谨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友善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BAS愉悦追求得分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BIS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严谨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BIS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行为抑制系统功能增加,行为激活系统功能降低。行为抑制系统可作为反映抑郁变化的检测指标,这两大系统与人格某些方面显著相关。

    • 某综合医院2013—2016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18, 34(1):25.

      摘要 (7001) HTML (0) PDF 1.16 M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信息,明确该院住院患者死因分布情况,为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发展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10编码原则,以根本死因作为分类标准,对2013—2016年该院住院死亡患者性别、年龄及死因构成等进行分类汇总,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3—2016年该院病死率为1.75%(976/55676),标化病死率逐年下降,由2013年的0.48%下降至2016年的0.43%。男性病死率[2.62%(552/976)]高于女性[1.22%(424/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8,P<0.05)。>80~90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占40.37%(394/976)。排名前5位的死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25.00%(244/976)]、脑血管疾病[22.34%(218/976)]、呼吸系统疾病[21.93%(214/976)]、恶性肿瘤[9.12%(89/976)]、消化系统疾病[8.61%(84/976)]。结论医院应根据住院患者死因构成情况,加强宣传疾病预防康复知识,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中医综合护理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系统评价

      2018, 34(1):27.

      摘要 (8458) HTML (0) PDF 3.02 M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综合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lsevier、Spring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综合护理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1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文献关键信息,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或加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包括耳穴埋籽、中药熏洗坐浴、辨证施膳、按摩(腹部为主)、点穴、刮痧、穴位敷贴、中医健康宣教、情志调护等。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1627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经中医综合护理4、8、24h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数差为-0.87、-1.46、-1.55,95%可信区间(95%CI)为-1.34~-0.40、-2.15~-0.77、-1.86~-1.25,Z=3.62、4.17、10.02,P<0.05];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为5.54,95%CI为3.74~8.18,Z=8.58,P<0.05);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差为-4.61,95%CI=-5.91~-3.30,Z=6.93,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有效率优于常规护理,且能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

    • 重庆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8, 34(1):32.

      摘要 (8545) HTML (0) PDF 1.15 M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重庆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探讨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策略,为有关部门开发和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月对重庆5所民政精神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和全体在岗护士基本情况(不包括护理员和护工)。结果重庆5所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护士数量严重不足,床护比不达标;合同制护士构成比例偏高;护士队伍年轻化;队伍建设未形成合理梯队结构。结论重庆5所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严重短缺。保障合理的护理人力配置、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是民政精神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 某电子生产企业女工职业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 34(1):35.

      摘要 (9782) HTML (0) PDF 1.15 M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行业女工职业心理卫生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疏导、改善心理卫生状况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8月整群抽取某电子产品组装厂女工1200名,由经过集中培训的人员进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从躯体不适感、强迫症状、抑郁症状、焦虑、敌对表现、恐怖感、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症状9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92%(1031/1200)。结果电子行业女工职业心理卫生问题筛选阳性率达11.93%(123/1031);除躯体不适感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女性常模外,其他如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等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睡眠时间的电子行业女工躯体不适感、强迫症状等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行业女工职业心理卫生状况尚优于全国常模,年龄、文化程度、睡眠时间均对电子行业女工职业心理卫生状况影响较大。

    • 重庆市渝中区2011—2016年“两纲”妇幼卫生指标分析

      2018, 34(1):38.

      摘要 (7112) HTML (0) PDF 1.15 M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妇幼保健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6年重庆市渝中区“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两纲)妇幼卫生指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庆市渝中区“两纲”妇幼卫生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其中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个主要指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出生缺陷发生率尚未达标。结论重庆市渝中区应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优生优育健康教育,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ω-3鱼油脂肪乳联合全胃肠外营养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研究

      2018, 34(1):41.

      摘要 (8300) HTML (0) PDF 1.16 M (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术(LC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行LCS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采用TPN[给予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B组采用TPN联合ω?3鱼油脂肪乳,C组予以常规补液。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5天检测三组患者免疫学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G、M水平)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各项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项免疫学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5天免疫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B组恢复最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C组,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TPN可有效促进LCS患者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 >综述
    • 抑郁症中细胞因子作用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2018, 34(1):44.

      摘要 (8363) HTML (0) PDF 1.13 M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姜黄素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研究进展

      2018, 34(1):46.

      摘要 (8115) HTML (0) PDF 1.15 M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微小RNA在妊娠中的研究进展

      2018, 34(1):49.

      摘要 (8381) HTML (0) PDF 1.15 M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关系研究进展

      2018, 34(1):52.

      摘要 (8271) HTML (0) PDF 1.17 M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学龄前儿童反颌取印模导致呕吐原因分析与应对

      2018, 34(1):56.

      摘要 (7915) HTML (0) PDF 1.15 M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反颌取印模导致呕吐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1—5月该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45例反颌上颌取印模儿童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6—10月该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145例反颌上颌取印模儿童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儿童根据导致呕吐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结果观察组儿童呕吐率[8.3%(1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33.8%(4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20,P<0.05)。结论了解导致儿童呕吐的原因,给予干预及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减少因儿童呕吐引起的不适感,提高取印模成功率,赢得反颌矫正的最佳时机。

    • 血栓通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或胫骨骨折所致下肢疼痛、肿胀的临床研究

      2018, 34(1):59.

      摘要 (8312) HTML (0) PDF 1.16 M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或胫骨骨折所致肢体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胫腓或胫骨骨折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血栓通联合甘露醇组和甘露醇组,每组45例。血栓通联合甘露醇组给予血栓通250mg(配入250mL生理盐水中)和甘露醇注射液125mL,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甘露醇组单独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用法与血栓通联合甘露醇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48、72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小腿周径变化率、生化检查(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等,并评价疗效。结果血栓通联合甘露醇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小腿周径变化率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甘露醇组,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甘露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20%甘露醇治疗骨折所致肢体疼痛、肿胀效果优于单用甘露醇治疗,可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及心理耐受性。

    • 磷酸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8, 34(1):61.

      摘要 (8582) HTML (0) PDF 1.18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6例,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体重正常组(34例)及超重组(42例)。采用稳态模型(HOMA)?IR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评估两组患者IR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患者治疗前HOMA?IR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葡萄糖代谢率(M值)及胰岛素敏感指数(M/I)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OMA?IR均明显降低、M值及M/I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OMA?IR、M值及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可明显改善其IR,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治疗血友病性膝关节炎

      2018, 34(1):64.

      摘要 (7852) HTML (0) PDF 1.16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治疗重度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手术特点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治疗的甲型重度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8例(10膝)。所有患者膝关节静止及活动时疼痛明显,屈曲挛缩畸形,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围手术期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使血浆第Ⅷ因子维持在相应水平,术前1d维持血浆第Ⅷ因子水平在60%以上;手术当天维持血浆第Ⅷ因子水平为80%~100%;术后1~3d维持血浆第Ⅷ因子水平为60%~<80%;术后4~7d维持血浆第Ⅷ因子水平为50%~<60%;术后1~2周维持血浆第Ⅷ因子水平为30%~<50%。观察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前后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的总分及各项评分(肌力、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及稳定性)。8例(10膝)患者均获得随访12~28个月,平均(18.0±7.2)个月。结果8例(10膝)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HSS评分的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4膝,良4膝,尚可1膝,差1膝。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凝血因子替代疗法治疗重度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在肛肠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2018, 34(1):67.

      摘要 (8192) HTML (0) PDF 1.14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中西不同麻醉方法在肛肠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94例,根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中医肛俞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3.6%(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37/47)],麻醉并发症发生率[4.25%(2/47)]明显低于对照组[19.1%(9/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手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麻醉效果好,相关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专业化牙齿清洁技术对青春期牙龈炎的防治效果

      2018, 34(1):69.

      摘要 (8136)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专业化牙齿清洁技术(PMTC)防治青春期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青春期牙龈炎患者100例,应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刷牙指导,研究组在刷牙指导基础上每周接受PMTC1次,持续治疗7周。由该院同一名医生和记录员观察记录患者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I、SBI、PL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GI、SBI、PL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TC能明显降低GI、SBI和PLI,改善牙龈症状,对青春期牙龈炎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2018, 34(1):71.

      摘要 (7860)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50例(253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49眼发生高眼压(19.4%)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眼发生高眼压患者中术后早期经单一或联合多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后高眼压得到控制33眼,经睫状体平坦部放出少许硅油后高眼压得到控制9眼,晶状体眼硅油进人前房经手术治疗清除前房内硅油后高眼压得到控制4眼,无晶体眼虹膜周切口阻塞引起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者激光重新打孔后高眼压控制3眼。术后中晚期长期给予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11眼,眼压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检查视网膜复位好行硅油取出后高眼压得到控制4眼;无法取硅油者眼底补充激光后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3眼,其中联合晶状体取出后高眼压得到控制2眼,行睫状体光凝后高眼压得到控制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可避免眼压升高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挽救患者视力。

    • 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2018, 34(1):73.

      摘要 (8112) HTML (0) PDF 1.15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羟苯磺酸钙片,对照组服用迈之灵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索静脉曲张导致阴囊疼痛症状的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精索静脉内径缩小和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阴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均提示明显好转,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片治疗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临床应用价值

      2018, 34(1):75.

      摘要 (8056)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孕妇3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3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孕妇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胎儿先天性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能有效检出畸形婴儿,对围产儿存活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后应用替格瑞洛对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8, 34(1):77.

      摘要 (6896) HTML (0) PDF 1.1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应用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对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ACS冠状动脉造影后需急诊PCI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服用替格瑞洛,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等。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CI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分级为心肌梗死溶栓治疗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后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分级为心脏梗死溶栓治疗3级血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心绞痛复发率、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减少ACS患者直接给予PCI后1年内心绞痛复发率,明显降低MACE发生率,并改善左心室功能,对临床预后有益。

    • 经头皮动脉采血与经桡动脉采血对新生儿的影响研究

      2018, 34(1):80.

      摘要 (7801) HTML (0) PDF 1.15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经头皮动脉采血与经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头皮动脉采血,对照组行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对疼痛的反应(采血时啼哭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以及护士采血成功率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对疼痛的反应,以及护士采血成功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动脉用于新生儿采血具有直观、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应作为新生儿采血时的第一选择。

    •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

      2018, 34(1):82.

      摘要 (7730) HTML (0) PDF 1.14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6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36眼)和观察组(33例,35眼)。对照组给予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矫正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7.1%(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6%(29/36)],并发症发生率[0(0/35)]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首选术式,先天性上睑下垂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2018, 34(1):84.

      摘要 (6662) HTML (0) PDF 1.15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需行上肢手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0例。三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Ⅰ组在神经鞘内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Ⅱ组在神经鞘内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1mL),Ⅲ组在神经鞘内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及生理盐水1mL。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三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Ⅰ、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Ⅰ、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延长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康复训练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

      2018, 34(1):86.

      摘要 (7987)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大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住院部收治的小儿大脑性瘫痪患儿352例,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6例。观察组进行康复训练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痉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以及患儿家属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痉挛评分、综合功能评分,以及患儿家属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大脑性瘫痪应用康复训练联合推拿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8, 34(1):88.

      摘要 (6491)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88%(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8,P=0.0370);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等均未出现异常。结论针对无手术指征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AME试剂槽对两家HBsAg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8, 34(1):90.

      摘要 (6506) HTML (0) PDF 1.18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FAME试剂槽对两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方法对两家HBsAgELISA试剂室内质控品进行检测,启用新的FAME试剂槽后连续检测5d,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FAME试剂槽对进口HBsAgELISA试剂的影响随检测时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性变化,检测结果失控;而对国产HBsAgELISA试剂的影响随检测时间无趋势性变化,检测结果在有效控制范围内。FAME试剂槽对两家HBsAg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5)。结论FAME试剂槽对进口HBsAgELISA试剂的影响大于国产HBsAgELISA试剂,对二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及时更换进口HBsAgELISA试剂FAME试剂槽,对国产HBsAgELISA试剂应密切观察室内检测结果变化,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 34(1):92.

      摘要 (7733) HTML (0) PDF 1.16 M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后方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以及治疗优良率。术前,术后3、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6个月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且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患者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自体脂肪移植与透明质酸钠注射用于颜面部凹陷患者对比研究

      2018, 34(1):94.

      摘要 (6512) HTML (0) PDF 1.17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自体脂肪移植与透明质酸钠注射在颜面部凹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该诊所收治的颜面部凹陷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自体脂肪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美容满意度,以及术后1、3个月的二次填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优良率[93.02%(40/43)]、美容满意度[88.37%(38/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09%(31/43)、60.47%(26/43)],术后3个月的二次充填发生率[51.16%(22/43)]明显低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脂肪移植可有效恢复颜面部凹陷患者的面部外形,保持两侧对称,且效果持久,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透明质酸钠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 大黄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

      2018, 34(1):97.

      摘要 (7711) HTML (0) PDF 1.16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戊乙奎醚(长托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长托宁静脉注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指标,如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60%时间,以及中间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60%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中间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探讨
    • 敷料外压迫预防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的效果研究

      2018, 34(1):99.

      摘要 (7737) HTML (0) PDF 1.15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敷料外压迫的方法预防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降低敷料不必要的更换频率,从而预防并降低医用粘胶性皮炎(MARSI)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深静脉置管患者2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4例。置管24h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粘贴方法,将9层方纱压迫穿刺口,再用透明敷料外贴;研究组采用改良的粘贴方法,先用透明敷料外贴,然后在透明敷料外穿刺点上方使用9层方纱压迫。连续观察10d两组患者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研究组患者每导管平均更换频次、更换敷料平均所用时间、更换敷料费用及MARSI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敷料外压迫方法预防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效果好,能减少更换敷料次数,节省人力资源及医疗耗材,减轻患者费用,且能有效预防MARSI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龄合并高危因素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8, 34(1):101.

      摘要 (7365) HTML (0) PDF 1.13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高龄合并高危因素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高龄合并高危因素BPH患者68例,给予TURP治疗,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对症治疗并加强专项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3例患者因血红蛋白较低,予以输血治疗后好转,未有患者给予二次手术治疗,术后未出现心、肺功能变差,未发生TURP综合征。拔除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后,排尿状况良好,2例患者出现轻度尿失禁,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针对高龄合并高危因素BPH患者行TURP围术期的风险因素,通过手术前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手术效果良好的保障。

    • 护理干预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观察与临床研究

      2018, 34(1):104.

      摘要 (7870) HTML (0) PDF 1.14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4.11%(3/73)]明显低于对照组[52.05%(38/73)],检查成功率[95.89%(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73.97%(54/73)],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螺旋CT增强扫描中可有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小,对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双止血带结扎法用于社区门诊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疗效观察

      2018, 34(1):106.

      摘要 (7877)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双止血带结扎法与单止血带结扎法分别用于社区门诊手背浅静脉穿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社区门诊收治的静脉滴注治疗患者300例,均采用手背浅静脉穿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研究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止血带结扎法用于社区门诊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具有显著改善患者静脉血管充盈度、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等优点,非常值得在社区门诊推广应用。

    • 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8, 34(1):108.

      摘要 (7974) HTML (0) PDF 1.15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处理组,每组45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风险处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处理工作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康复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风险处理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93.33%(42/4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3.33%(33/45)],医疗纠纷发生率[2.22%(1/4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7.78%(8/45)],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处理工作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处理工作质量,加速患者康复,提升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脑出血患者脑疝的早期发现与护理研究

      2018, 34(1):110.

      摘要 (7770) HTML (0) PDF 1.15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ADL、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脑出血患者脑疝症状的发生对患者日后康复具有决定性作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教学探索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结合workshop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8, 34(1):113.

      摘要 (6325)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麻醉学教学领域改革的新方向。为解决以往传统教学的不足,在麻醉科见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结合研习会(workshop)的教学模式。围绕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问题的提出,采取workshop工作组对学生进行分组培训和讨论。对教学效果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PBL教学法结合workshop教学效果确切,学生接受度高,提高了麻醉学见习课教学水平。

    • 基于问卷调查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分析

      2018, 34(1):115.

      摘要 (7663) HTML (0) PDF 1.15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为促进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1月采用问卷形式对127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喜欢药理学实验课程,满意实验项目;对实验安排、实验形式、实验对象、实验性质和实验目的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学生的学情状况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结论合理利用微课辅助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动物管理,融人文教育于教学过程,以切实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 ISBAR沟通工具联合护患爱心沟通清单情景演练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 34(1):118.

      摘要 (6600)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ISBAR[身份(I)、病情(S)、背景(B)、评估(A)、建议(R)]沟通工具联合护患爱心沟通清单情景演练在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指导的某康复医院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来院轮转实习的单批次护生作为对照组,双批次护生作为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施护理教学,研究组采取ISBAR沟通工具联合护患爱心沟通清单情景演练实施护理教学,对比两组护生实施护理交接班质量、护生自我评价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护生护理交接班质量、自我评价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ISBAR沟通工具联合护患爱心沟通清单情景演练教学法能使护生对交接班流程更加直观化,沟通内容更加标准、严谨,进而提高了护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改善了患者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 从药理学角度探索学科整合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2018, 34(1):120.

      摘要 (7568) HTML (0) PDF 1.13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对医学院校开展纵向和(或)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遵义医学院将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进行了整合,开展学科整合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医学基础课程——药理学是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涉及内容繁多,知识点相对分散,传统教学取得的效果往往不佳。从药理学的角度,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实践,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可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问题

      2018, 34(1):123.

      摘要 (7598) HTML (0) PDF 1.15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的转变,不断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应运而生。该文就二者的概念、起源、发展、实施方法及在口腔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同时,特别指出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所面临的挑战。

    • 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手术视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8, 34(1):125.

      摘要 (7756) HTML (0) PDF 1.1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腹股沟疝手术视频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将该院普外科50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研究组采用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腹股沟疝手术视频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统计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82.8±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2,P<0.05),学员对教学方法的反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解剖模型结合腹股沟疝手术视频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微课在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 34(1):127.

      摘要 (7657) HTML (0) PDF 1.13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微课教学方法已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将微课教学方法融入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仍需探索。目前,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方法较多,有门诊带教、图谱教学、典型病例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等,将微课应用于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中能呈现皮损的动态演变过程,知识点细化,重点突出,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等。微课教学将成为皮肤性病学见习教学的一种新方法。

    • 引入“导学讲座”助力医学免疫学教学

      2018, 34(1):129.

      摘要 (7504) HTML (0) PDF 1.13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免疫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前后联系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及与国际科研接轨的前沿性,不同于医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学习的其他课程,学生往往会感到学习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授课开始前进行医学免疫学“导学讲座”,围绕如何学好医学免疫学这个核心问题,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如何学好免疫学及向免疫学学什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更好地促进医学免疫学教学。

    • >管理科学
    • 浙江省零售药店合理用药现状研究

      2018, 34(1):132.

      摘要 (7149) HTML (0) PDF 1.42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零售药店合理用药现状,促进药店合理用药服务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走访杭州、宁波、绍兴3个地区216家零售药店,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16名药店工作人员、222名药店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药店均能按国家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岗前培训,并配备有专业书籍供药店工作人员查阅;92.1%(199/216)的药店已配备执业药师,81.5%(176/216)的执业药师均能做到全天在岗;药店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总体相对较低;消费者购药时主要关注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但只有16.7%(37/222)的消费者在购买处方药时每次都出示处方;关于“药物过敏史”“不良反应”“遵从药品说明书或药师指导用药”3个方面的问题,药店工作人员与消费者的回答明显有出入,提示药店需加强合理用药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结论零售药店需加强药店管理,提高药店药学服务水平,加强消费者安全用药知识教育,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用药意识。

    • 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健康信息辨别情况研究

      2018, 34(1):135.

      摘要 (7755)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和健康信息辨别情况,为高校制定大学生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借鉴。方法2016年8—10月对湖北省襄阳市某本科院校大一至大三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以院系为单位,对50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3个健康基本技能问题得分较高,对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较低。大学生获取和辨别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45.11%(226/501)],咨询专业人士者只占12.57%(63/501),43.91%(220/501)的大学生对网络信息没有辨别真假的意识。结论在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不高,且健康素养3个维度不均衡。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同时,提高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的辨别意识和能力,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有利于提高健康素养的环境氛围。

    •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2018, 34(1):137.

      摘要 (7702)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56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分为对照组(7629例)和研究组(801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组采用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手术室质量进行持续性改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如压疮、异物残留、错误手术、术后器械数目不符、漏签医嘱、错收手术费、高危药物外渗、患者意外受伤、护士锐器损伤、漏查抢救药物、贵重仪器损伤、手术器械准备不齐而延误手术、漏送病理标本、输血反应、错误用药等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异物残留、错误手术、术后器械数目不符、漏签医嘱、高危药物外渗、患者意外受伤、护士锐器损伤、手术器械准备不齐而延误手术、漏送病理标本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错收手术费、漏查抢救药物、贵重仪器损伤、输血反应、错误用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实际情况,能监测和改进质量问题,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 首次与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合格情况对比研究

      2018, 34(1):140.

      摘要 (6391)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与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合格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固定献血者比例,提升血液合格率。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的33325人次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3325人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不合格664人次(1.99%),其中首次献血者不合格523例(78.77%),重复献血者不合格141例(21.23%)。重复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73,P<0.05)。结论重复献血者合格率明显高于首次献血者,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做好献血者保留,不断壮大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 某院274张不合理麻醉药品处方分析

      2018, 34(1):142.

      摘要 (7899) HTML (0) PDF 1.1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麻醉药品处方,以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及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方法采用分层等比例抽样调查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某院门(急)诊、住院麻醉药品处方5632张,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32张麻醉药品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74张(4.9%),均为不规范、不适宜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112张(40.9%),不适宜处方162张(59.1%),但用药基本合理。结论医院应强化麻醉药品管理水平,亟须改进和规范处方不合理之处,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书写规范性,保障麻醉药品的准确调配与合理应用。

    • 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18, 34(1):144.

      摘要 (7687) HTML (0) PDF 1.82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电动洗胃机洗胃和护理。选取2016年1—6月该院收治的40例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作为观察组,确立“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活动主题,设立目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同时,采用临床路径规范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率[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67.5%(27/40)],护理满意度[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的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品管圈活动在临床路径的运用可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运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探索与实践

      2018, 34(1):146.

      摘要 (7695) HTML (0) PDF 1.23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对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按品管圈理论步骤分析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予以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4%(6/1116)]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6年4—10月,1.34%(15/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且保障了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护士潜能,提升了运用品管圈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案例分析
    • 重庆市结膜吸吮线虫病1例及虫体形态观察

      2018, 34(1):149.

      摘要 (7862) HTML (0) PDF 1.30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应用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救治1例妊娠33周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孕妇的护理

      2018, 34(1):150.

      摘要 (7725) HTML (0) PDF 1.13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替比夫定引起多发性肌炎1例

      2018, 34(1):152.

      摘要 (7337) HTML (0) PDF 1.13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住院患者猝死2例引发的护理管理思考

      2018, 34(1):154.

      摘要 (7540) HTML (0) PDF 1.12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指南与共识
    •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2018, 34(1):156.

      摘要 (9420) HTML (0) PDF 1.53 M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