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10):1441.
摘要:【摘要】目的制备载血栓亲和性肽谷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EWVDV)的相变型多模态分子探针,研究其相变规律、体外多模态成像及对血栓的靶向性。 方法利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作为载体,通过三乳化法制备携带全氟己烷(PFH)、印度墨水及Fe3O4的纳米粒,并借助碳二亚胺法制备连接没食子酸(GA)修饰的EWVDV靶向纳米粒,表征其理化特性,研究其相变规律、体外多模态成像及对体外血栓的靶向性。 结果制备的EWVDV?PFH?Ink?Fe纳米粒呈圆形,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370.7 nm,EWVDV的连接率为62.5%。热致相变中,随加热时间延长及温度的上升,纳米粒相变趋于明显。光致相变中,经激光辐照后,纳米粒温度达到60~80 ℃时,在凝胶模型上方可见白色、大小均匀相变微泡,B模式及造影模式均探及高回声的超声信号,同时,纳米粒也可实现光声及磁共振成像。在血栓冰冻切片中,相比非靶向组(PFH?Ink?Fe),EWVDV?PFH?Ink?Fe组可见大量荧光纳米粒连接血栓表面。 结论该实验制备的EWVDV?PFH?Ink?Fe纳米粒可成功实现相变,并有望实现可控相变。其同时具备超声、光声及磁共振成像能力;借助EWVDV肽的介导,纳米粒对血栓有着良好的靶向性能,这为血栓的多模态成像及分子水平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可能。
2018, 34(10):144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Shh基因在不同孕期NIPBL+/-胎鼠肢芽内的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NIPBL?Loxp小鼠与Cre小鼠建造NIPBL+/-小鼠模型,NIPBL+/-小鼠模型进一步杂交获得实验用的亲代鼠,雌、雄按2∶1合笼。在孕鼠的E10、E11、E12天,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鉴定得到6只NIPBL+/-胎鼠的肢芽作为实验组,另取6只NIPBL+/+胎鼠的肢芽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Shh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肢芽内的Shh基因在E10、E11、E12天均有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肢芽内Shh基因的ΔCt值由大到小依次为E10天、E12天、E11天,表明在不同的孕期(E10、E11、E12天),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肢芽内Shh基因表达趋势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相同的孕期(E10、E11、E12天),实验组Shh基因的ΔCt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NIPBL+/-基因敲除的胎鼠肢芽会抑制其自身Shh基因的表达。
2018, 34(10):14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22、Th1及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SACLF)中的表达及其对肝衰竭发生的预测作用。 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高邮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0例普通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39例HBV?SACLF患者(HBV?SACLF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釆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22、Th1、Th17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早期、中期及晚期HBV?SACLF患者外周血Th22、Th1、Th17水平,分析其对HBV?SACLF的预测价值。 结果HBV?SACLF组患者外周血Th22、Th1、Th17水平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SACLF晚期Th22、Th1、Th17水平均明显高于中期和早期,中期Th22、Th1、Th17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SACLF组患者外周血中Th1与Th17、Th22均呈正相关(r=0.715、0.579,P<0.05),Th17与Th22呈明显正相关(r=0.693,P<0.05)。Th1、Th17及Th22分别与总胆红素、终末期肝模型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清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HBV?DNA无相关性(P>0.05)。Th22、Th1、Th17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与三者单项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V?SACLF外周血Th22、Th1、Th17水平能够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且在预测HBV?SACLF发生方面有一定价值。
2018, 34(10):145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5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及其预后。 结果青年脑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88例,占65.2%)、血脂异常(49例,占36.3%)。15~35岁组出血部位集中在脑叶,动静脉畸形可能是此年龄段常见的出血病因;>35~45岁组出血部位主要集中在基底节区,高血压可能是此年龄段常见的出血病因。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血量可能与预后有关,而是否破入脑室与患者的预后可能无关。 结论高血压是青年脑出血常见的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出血部位不同;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越低、出血量越大,可能导致其临床预后不佳。
2018, 34(10):1456.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疼痛管理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为改进疼痛管理教育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疼痛管理知识需求量表、中文版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KASRP),对264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二年级专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KASRP问卷答对率为17.5%~57.5%,平均答对率为(40.43±7.44)%,及格人数为0。 结论专科护生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明显欠缺,建议院校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知识教育,提高护生疼痛管理的正确认知。
2018, 34(10):1459.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重庆市男男性接触(MSM)者中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的耐药突变发生情况和流行情况。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调查的148例HIV?1感染者外周血,提取血浆中的HIV基因组RNA,采用In?house方法扩增PI基因全序列和逆转录酶基因1~250氨基酸编码序列,产物纯化后送诺赛基因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拼接后,上传至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基因耐药性分析。 结果148例标本中,1例存在蛋白酶抑制剂主要耐药突变,2例存在次要突变,14例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 结论在重庆市MSM人群中已存在低流行状态原发性耐药相关基因突变,须加强对该人群的监测。
2018, 34(10):14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该院胃镜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诊的120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通白光(对照组)、NBI联合放大内镜(研究组)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记录两组患者的图像清晰度、病理诊断结果等,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变轮廓、胃小凹形态及微血管形态图像清晰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特异度为12.5%,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小凹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BI联合放大内镜可以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发挥重要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2018, 34(10):1464.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SIRT1与肿瘤预后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纳入34篇文献,共7 31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IRT1高表达与肿瘤患者低总生存期[风险比(HR)=1.66,95%置信区间(CI)为1.36~2.02,P=0.000]、低无进展生存期(HR=1.71,95%CI为1.03~2.83,P=0.039)相关,与无病生存期无关(HR=1.23,95%CI为0.75~2.02,P=0.419)。 结论SIRT1高表达与肿瘤的不良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SIRT1可能成为肿瘤预后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2018, 34(10):1469.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HLOISV)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VC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后组与腹股沟组,每组44例。腹膜后组行经腹膜后HLOISV治疗VC,腹股沟组行经腹股沟HLOISV治疗VC。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 d体温、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2个月A+B级活动力精子、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等精液质量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内复发情况等指标。 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 d体温、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A+B级活动力精子、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后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6.82%(3/44)]低于腹股沟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后组复发率为[2.27%(1/44)],与腹股沟组[4.55%(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腹膜后HLOISV与经腹股沟HLOISV均可有效治疗VC,但经腹膜后HLOISV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更具优势。
2018, 34(10):1471.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2017年收治的19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手术路径、围手术期并发症、早期疗效及随访远期通畅率等。 结果19例SSS患者中18例成功放入支架,12例经股动脉路径行手术,7例联合肱动脉路径行手术,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术中放置椎动脉保护伞。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1例术中出现心率一过性下降,1例术中发生锁骨下动脉夹层,1例术后穿刺处渗血,18例患者术后上肢缺血症状、盗血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1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患者术后9个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8例支架植入患者术后1、3、5年支架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44%、83.33%、77.78%。 结论血管腔内治疗SS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首选推荐。
2018, 34(10):14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钩突及周围结构用于C6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治的价值。 方法收集该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健康成人54例(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的C6神经根型颈椎患者30例(保守组)和经手术治疗的C6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手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以颈椎钩突和椎间孔等为研究对象,行颈椎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检查,分别对钩突、椎间孔等解剖结构的长度、面积及立体空间关系进行数据测量和比较。 结果三组钩突基底长、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两侧椎间孔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保守组的两侧椎间孔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治疗组与对照组、保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两侧钩突倾角低于对照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两侧椎间孔面积小于对照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5%的患者出现椎间孔狭窄,保守组中有93%的患者出现椎间孔狭窄;手术治疗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狭窄,上部狭窄的例数明显增多,达到47%。 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从多角度、立体观察颈椎结构、立体空间位置和距离,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2018, 34(10):148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成人室间隔缺损缺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封堵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77例室间隔缺损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内科介入封堵术。药物治疗组术后口服贝前列腺素钠40 μg,每天3次;对照组以相同的剂量及方式口服安慰剂。分别于封堵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对两组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行封堵术后6MWT及SF?36较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6MWT及SF?3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6MWT的步行距离得到提高,术后3个月达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封堵术后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术后6个月达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封堵术是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术后给予口服贝前列素钠治疗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2018, 34(10):1483.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VATSLC)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1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系统性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系统性护理组行常规护理及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生命质量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系统性护理组下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系统性护理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系统性护理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护理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系统性护理应用于VATSLC围手术期效果明显,临床上建议推广应用。
2018, 34(10):148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阿奇霉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52例使用阿奇霉素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用药情况,根据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发生不良反应与未发生不良反应患儿 年龄、体重、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给药途径、用药疗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低体重、长时间用药、静脉给药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结论临床儿科使用阿奇霉素时,尽量口服给药,用药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反应,控制用药疗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8, 34(10):1488.
摘要:【摘要】目的考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探讨其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 方法将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进行骨科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30例。舒芬太尼组(SF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1.0 μg/(kgd)+昂丹司琼8 mg;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1.0 μg/(kgd)+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0.5 μg/(kgd);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2组):术后镇痛予以舒芬太尼1.0 μg/(kgd)+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1.0 μg/(kgd);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3组):舒芬太尼1.0 μg/(kgd)+昂丹司琼8 mg+右美托咪定1.5 μg/(kgd)。各组用药均以生理盐水配成150 mL。术毕停药后行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术后1 h(T1)、2 h(T2)、6 h(T3)、12 h(T4)、24 h(T5)、48 h(T6)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按压次数、平均动脉压与心率。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D2、D3组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低于SF组,D1、D2、D3组自控按压次数较SF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2组与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T1~T3的VAS评分均低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与心率,D1、D2、D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D3组,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D1、D2、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推荐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0 μg/(kgd)。
2018, 34(10):149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1 775例高危产妇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探讨各种类型产前诊断指征的结果异常率及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的类型、发生频率、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产前诊断、有产前诊断指征的1?782例产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细胞培养,对获得的1 775例胎儿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结果穿刺失败1例,穿刺成功率为99.94%;羊水培养一次失败12例,成功率为99.33%,6例放弃二次培养,共获得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 775例。1 775例产妇中共检出各种染色体异常99例,总异常率为5.58%;其中,染色体的数目异常45例(2.54%),其他染色体异常54例(3.04%),含D、G组罗氏易位3例,平衡易位1例,多态50例。染色体多态中,以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最常见,共16例(32.00%)。 结论羊膜腔穿刺及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目前较为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对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高危产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有效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2018, 34(10):1496.
摘要:
2018, 34(10):1505.
摘要:
2018, 34(10):1512.
摘要:
2018, 34(10):1519.
摘要:
2018, 34(10):1525.
摘要:
2018, 34(10):1532.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7年8—11月居家治疗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6例,采用继续居家治疗;观察组24例,在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接受为期3个月的日间照料,包括糖尿病教育、规范的治疗和血糖监测、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宜的运动等服务。 结果对照组3个月后空腹血糖达标率为11.54%,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为15.38%,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7.69%,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达标率为67.00%,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为79.16%,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70.83%,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改善其生命质量。
2018, 34(10):1534.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机管路湿化管理效能,为呼吸机管路湿化管理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11月该科住院的接受PDCA循环管理模式管路湿化管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PDCA组。选取同期接受常规呼吸机管路湿化管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机管路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呼入气干燥比例、口咽部干燥比例,比较两组日均湿化液添加次数及呼吸机管理满意度。结果PDCA组患者湿化满意、良好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Ⅱ度黏稠患者比例,湿化液添加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感觉呼入气流干燥、口咽部干燥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呼吸机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可有效加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湿化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2018, 34(10):1536.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分析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针刺相应穴位治疗前、后左侧额叶N-乙酰基冬氨酸(NAA)、乙酰胆碱(Cho)与肌酐(Cr)比值的变化,探讨针刺相应穴位在治疗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30 mg,每天2次口服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针刺相应穴位干预治疗;取穴神庭、中脘、合谷、四神聪、百会、太冲、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留针30 min,每天1次,6次/周,疗程4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检查,并测定左侧额叶NAA/Cr和Cho/Cr值。结果治疗结束后28 d,两组左侧额叶NAA/Cr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患者治疗后左侧额叶NAA/Cr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P=0.019)。治疗结束后,两组左侧额叶Cho/C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侧额叶Cho/Cr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3,P=0.049)。结论针刺相应穴位可通过改善脑组织的代谢,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蒋中莉,段 炼,唐 强,禹 林,张 瑜,熊玉林,袁鲲鹏,刘 蓓
2018, 34(10):153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未通过听力初筛的婴幼儿听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未通过新生儿听力初筛的361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无高危组285例,高危组76例),于生后42 d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DPOAE、声导抗检查进行听力损失的诊断。结果参与听力复筛的婴幼儿通过率为85.60%(309/361),其中无高危组为90.18%(257/285),高危组为68.42%(52/76);参与听力损失诊断的婴幼儿通过率为59.61%(31/52),其中无高危组通过率为75.00%(21/28),高危组为41.67%(10/24);高危组的复筛通过率及听力损失诊断通过率均明显低于无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13例未通过听力诊断高危婴幼儿,发现颌面畸形、早产、耳聋家族史、高胆红素血症可能与听力损失有关。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是听力损伤的高危人群,应重点筛查;对所有婴儿均应进行必要的监测随访,以减少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发生。
2018, 34(10):1541.
摘要:【摘要】目的探寻临床上修复前磨牙深度楔状缺损较为合理的树脂充填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就诊的30例患者(90颗深度楔状缺损的前磨牙),随机分成三组,各30颗患牙,分别采用FiltekTM Z350 XT通用固体树脂直接充填(A组)、FiltekTM Z350 XT流动树脂直接充填(B组)、FiltekTM Z350 XT流动树脂加FiltekTM Z350 XT通用固体树脂联合充填(C组)。所有充填的患牙于术后6、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观察评估,评估充填体脱落磨损、边缘着色、继发龋齿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评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个月评估中,C组充填体脱落磨损率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边缘着色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用固体树脂加流动树脂联合充填优于单用通用固体树脂或流动树脂直接充填。
2018, 34(10):15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简易GnRH激发试验对性早熟女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因乳房早发育就诊患儿112例,经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基础值及GnRH激发试验,将其分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组31例、外周性性早熟(PPP)组18例、部分性性早熟(PT)组63例,对三组患儿LH基础值、FSH基础值、GnRH激发试验0、30、60、90 min的LH、FSH峰值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三组曲线LH界值点分别取0.30、0.35、0.38 U/L时,诊断CPP的敏感度分别为77.2%、78.0%、78.4%,特异度分别为81.9%、97.0%、98.8%。三组曲线FSH界值点分别取2.50、3.65、3.51 U/L时,诊断CPP的敏感度分别为65.3%、69.2%、66.8%,特异度分别为56.5%、71.3%、70.5%。三组曲线LH/FSH比值界值点分别取0.3、0.4、0.6时,诊断CPP敏感度分别为74.3%、82.6%、85.1%,特异度为73.4%、86.3%、91.2%。CPP组、PT组LH峰值和FSH峰值在30、60 min所占比例较高。GnRH激发试验简化后(0、30、60 min)诊断CPP的误诊率为5.2%,漏诊率为7.3%。简化为0、30、90 min等3次采血时,诊断CPP的误诊率为8.9%,漏诊率为10.5%。结论采用GnRH激发试验,血清LH峰值、LH/FSH在诊断CPP时有较高的特异度。鉴别CPP和PT时不建议对GnRH激发试验进行简化。
2018, 34(10):154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贵阳地区手足口病病毒型别及临床试验相关检测数据,为临床医生对手足口病患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5—10月收治的100例体温高于39 ℃的手足口病患儿。抽取静脉血2管用于生化及血常规检测,同时采集肛拭子用于病毒学检测。结果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肠道病毒通用型(EV)阳性占65.0%,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占14.0%,柯萨奇A组16型(CoxA16)阳性占3.0%;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 L-1者占51.0%,低于8×109 L-1者占34%,白细胞计数为8×109 L-1~10×109 L-1者占15.0%;C反应蛋白高于8.2 mg/L者占87.0%,低于0.068 mg/L者4.0%,C反应蛋白为0.068~8.200 mg/L者占9.0%;血糖高于6.1 mmol/L者占14.0%,低于3.9 mmol/L者占7.0%,血糖值为3.9~6.1 mmol/L者占77.0%。结论该地区手足口病以其他型别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评估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2018, 34(10):154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低蛋白血症对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1例急性下壁或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入院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晕厥、心源性猝死等的发生情况。 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及其血清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组与低蛋白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清蛋白水平与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急性下壁及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低蛋白血症常提示预后不良。
2018, 34(10):1549.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 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ARF患者,随机分为血透组与血滤组,每组42例。血透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血滤组患者采用血液滤过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血滤组对ARF患者的治愈率为61.90%,有效率为33.33%,血透组治愈率为52.38%,有效率2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78、0.637);血滤组无效率为4.76%,血透组无效率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血滤组总住院时间为(12.98±4.15)d,低于血透组的(18.31±4.68)d,且并发症发生率[4.76%(2/42)]低于血透组[21.43%(9/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24);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血滤组清除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后清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3、0.314)。 结论ARF患者应用血液滤过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8, 34(10):155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脾虚湿盛型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5—2016年在该科接受乳腺癌化疗出现腹泻并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湿盛型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采用TEC化疗方案;治疗组在采用TEC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每天1剂,每天3次服用),14 d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从化疗第1天至第14天,每天观察记录患者腹泻情况。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腹泻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的脾虚湿盛型腹泻。
2018, 34(10):155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成人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救治的10例成人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过程。结果10例患者发病前2周均有动物暴露史,其首发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短期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进而快速出现呼吸衰竭及器官功能受累表现。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给予了呼吸支持治疗,5例患者给予了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抗病毒治疗。10例患者中成功救治8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为80.0%。结论成人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器官功能受损严重,治疗难度大,需尽早识别并采取抗病毒等综合措施进行施救。
2018, 34(10):1556.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岳阳地区人群ABO、Rh血型的分布特征,为合理采供血和储备血液提供指导。方法 对岳阳市2007—2016年231 136例自愿无偿献血者进行ABO、Rh血型鉴定,统计分析岳阳地区人群ABO、Rh血型分布情况。结果 231 136例献血者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表型观察值与期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D)阴性人群比例为0.44%、表型特征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 231 136例献血者ABO、Rh血型分布特征能代表岳阳地区人群血型分布特征,可据此制订不同血型的采集及储备计划,保证临床用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018, 34(10):155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塞来昔布对体重下降癌症患者体重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内科诊治的晚期消化系统癌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7例。研究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 mg,每天2次;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天1次。对照组:口服醋酸甲地孕酮160 mg,每天2次;口服安慰剂,每天1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食欲改善、体重变化、生命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6周时两组患者食欲改善情况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重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整体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塞来昔布能有效缓解晚期消化道癌症体重下降情况,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0):15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对椎体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对照组实施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12个月疼痛程度、椎体结构,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占位率、Cobb′s 角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钉棒松动、断棒、断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该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椎体结构,利于其预后恢复。
2018, 34(10):1562.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评价选择性酸蚀模式和自酸蚀模式对楔状缺损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楔状缺损患牙263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颗患牙采用自酸蚀模式,试验组123颗患牙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两组患牙均采用3M Filter Z350XT流体树脂充填,抛光轮抛光。于充填后7 d、1个月和6个月随访,期间无失访患者。记录随访时患牙牙本质过敏和充填体成功的患牙数。结果充填后7 d、1个月及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患牙牙本质过敏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第6个月充填体的成功率分别是83.6%、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观察期内,选择性酸蚀模式可以提高充填成功率,有效降低树脂充填后的牙本质过敏症。
2018, 34(10):156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10 d。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控制效果、24 h尿蛋白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明显,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母婴结局。
2018, 34(10):1566.
摘要:【摘 要】 目的评价自拟止血散治疗消化道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中医医院脾胃科、云梦县惠民医院普通内科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自拟止血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血压、脉搏、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变化,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血压、脉搏、休克指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对照组解黑便患者多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自拟止血散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2018, 34(10):1568.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青杠养护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常规,观察组实施CGA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OHOQL?100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A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
2018, 34(10):1570.
摘要:【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心脏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试验组采用ICU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术后遵医行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躁动、吐管、自行拔管、有效咳嗽、使用镇静剂、饮食及饮水配合、自主功能锻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谵妄值和焦虑值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ICU术前访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谵妄值和焦虑值,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8, 34(10):1572.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指压法对水肿患者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方法 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将42例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单日),采用指压法静脉穿刺;对照组20例(双日),采用常规静脉穿刺。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每日的穿刺次数、穿刺成功次数,以此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每日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0.9%)明显大于对照组(30%),穿刺成功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压法能提高水肿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二次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为抢救赢取时间。
2018, 34(10):1574.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养生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护理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养生教育护理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干预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0):1576.
摘要:【摘 要】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罗伊适应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健康行为及护理满意率等。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冠心病护理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可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改善生活质量,也能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0):1579.
摘要:【提要】语言病理学的发展反映了语言、脑认知、神经科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对中国脑科学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在语言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动:(1)注重医学视角与语言学视角在基础教学中的并协和互动,深化语言疾病的脑认知;(2)实施语言病理学师生与临床康复医生“结对子”模式,提升语言障碍的诊疗技能;(3)大力拓展“医教联动”的人才培育理念,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的语言疾病治疗师。
2018, 34(10):1581.
摘要:【提 要】为提高断层解剖学在骨科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在骨科教学中采取多元法教学方式,并探讨断层解剖学在骨科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证实,断层解剖学在骨科教学中具有良好效果,其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直观显示疾病的发生发展,且现代化的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对断层解剖学日益重要。实践证明,断层解剖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有助于学生对骨科疾病的理解和记忆。
2018, 34(10):1583.
摘要:【摘 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坚持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由浅入深递进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精心安排各教学环节,将“临床实践”渗入到每个学习阶段,切实解决好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这一关键难题,取得一定成效。
2018, 34(10):1585.
摘要:【提 要】通过探讨我国目前临床见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已进行的教改方法,包括PBL、Seminar、Sandwich及CBL教学方法等,结合全科医学教育的特点,分析临床见习教育在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见习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资料。
2018, 34(10):1587.
摘要:【提 要】集体备课以教师间信息交流与合作为基础,最终凝结为集体智慧,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探究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帮助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2018, 34(10):1588.
摘要:【摘 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学生54例作为试验组,采用PBL开展神经康复学的教学;将2012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学生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神经康复学的教学。教学结束后采用笔试、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抽象问题解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重点难点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康复学教学中,PBL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更有明显优势。
2018, 34(10):1590.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亚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对生命认知的异同,并探讨生命教育对于各亚专业医务工作者培养的重要意义。 方法采用断面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共35名,将参加辅助生殖技术(ART)相关系统培训且培训时间大于1年的学生15名设为ART组,将仅参加妇产科培训的研究生2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一般资料、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S)、ART认知自评问卷和课程需求度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比较分析两组各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 结果ART组学生的LAP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T组在存在充盈和死亡接纳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学生的ART认知自评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学生的课程需求度测评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过ART系统培训后的学生在实际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自我对该领域的认知更加全面,对生命的整体认识明显提升,也更能认识到该专项培训的重要性。
2018, 34(10):1593.
摘要:【提 要】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计划?实施?检查?纠正(PDCA)持续改进循环方法引入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读书报告中,在读书报告的内容、形式、考核等方面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优化读书报告学习的质量,完善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检验医师的学习效果,拓宽检验医师的知识面,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PDCA对读书报告持续改进,培训方法不断完善,读书报告可实现高效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检验医师的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准。
2018, 34(10):1595.
摘要:【提 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将“导师制”引入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是一种双赢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责任感、荣誉感,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住院医师的归属感、主动性,从而整体提高教学和临床水平。“导师制”明确和强化了导师和住院医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住院医师。
2018, 34(10):1597.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扬州市某高校1起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为有效控制诺如病毒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对涉事食堂进行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4年3月20—23日24点屡计发生患者91例,其中男45例,女46例。患者均为在校学生,连续3 d在学校食堂有就餐史,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的患者有46例。最短潜伏期为7 h,最长潜伏期为78 h;患病学生分布在路南、路北及荷花池校区,罹患率分别为0.1%、2.4%、0.9%,主要集中在路北校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P<0.05)。食品卫生学调查结果:路北食堂缺乏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现状不佳。实验室检验结果:在患者粪便标本中检验出诺如病毒。结论本次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为1起诺如病毒感染所致肠道传染病,不能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