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12):176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体4型(GLUT4)的表达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心脏超声测定脾气虚模型大鼠及四君子丸治疗组心脏功能改变情况,并结合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脾气虚模型组及四君子丸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GLUT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脾气虚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心肌组织中GLUT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四君子丸治疗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恢复,心肌组织中GLUT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气虚可下调心肌GLUT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葡萄糖的转运,导致大鼠心脏能量代谢障碍及心脏功能异常。对脾气虚证有治疗作用的四君子丸可以恢复心脏功能,提高心肌组织中GLUT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
2018, 34(12):17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优先离断与左侧后入路术式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入住该院经诊断为远端胃癌的患者9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十二指肠优先离断的患者纳为观察组(50例),采用左侧后入路的患者纳为对照组(48例)。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d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1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值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理淋巴结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Hb下降值、术后1dNLR值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十二指肠优先离断与左侧后入路比较,具有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降低术后应激水平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8, 34(12):1776.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杭州市大学生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的现状,分析其用药误区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杭州市3所本科大学的3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piData3.1软件进行问卷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仅6.5%的大学生能够完整阅读药品说明书;中、西药安全性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为41.0%;72.0%的大学生存在不良服药行为;仅10.3%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储存药品;89.8%的大学生对过期及变质药品的处理不合理。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年级、户籍、每月生活费、药品说明书阅读情况及用药知识来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P<0.05)。结论大学生应加强自我管理,学校应联合医务人员、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合理用药水平。
2018, 34(12):178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居家化疗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地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5年7—12月在咸阳市2区10县登记的居家化疗肺结核患者,共253名。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肺结核防治知识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5.6±1.8)分;依从性良好者138名(54.5%),依从性差者115名(45.5%)。家庭月收入、居住方式和服药督导方式是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咸阳市居家化疗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建议进一步降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患者的经济负担,鼓励患者尽量与亲友同居,并发挥家属督导作用。
2018, 34(12):178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47例肝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和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肌酐、血尿素、C?反应蛋白和血氨水平明显下降,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化标准比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
2018, 34(12):17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泼尼松组,每组10只,正常组10只。观察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进行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检测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IL?6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加重,关节炎指数评分增加,IL?17、IL?6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细胞组、泼尼松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减轻,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IL?17、IL?6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相比,泼尼松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减轻明显,关节炎指数评分和IL?17、IL?6水平降低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降低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IL?17、IL?6水平,对CIA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8, 34(12):178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超声药物透入腹水1号方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合并恶性腹水的肿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腹水1号方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化疗控制腹水,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生理盐水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化疗控制腹水。2周后行腹水B超判定疗效,观察2组患者腹水引流间隔时间、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22/3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引流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患者乏力、腹胀、纳呆、尿量减少等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药物透入腹水1号方治疗恶性腹水,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2):1792.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护理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基本状况及其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4—5月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就业压力问卷和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某医学院护理专业的198名贫困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19.0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贫困护生心理资本得分为(41.13±10.11)分,在是否为学生干部、健康状况、兼职经历、是否参加体育锻炼的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P<0.05;F=-5.860,P<0.01;F=-5.232,P<0.001;F=-9.967,P<0.01)。心理资本总分与就业压力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241,P<0.01),与应对方式总分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17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求职经历、自身条件、职业期望、心态调节等几个变量对心理资本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t=2.728,P<0.01;t=2.999,P<0.01;t=2.654,P<0.01;t=-2.455,P<0.01)。结论贫困护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是影响贫困生心理资本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2018, 34(12):179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我国、摩洛哥两方剖宫产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分析手术方式的科学合理性。方法选取2017年3—9月于摩洛哥塔扎省立医院再次剖宫产的112例瘢痕子宫孕妇,通过询问病史获取前次手术资料,按前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3组:摩洛哥新式剖宫产组(A组)47例,我国传统剖宫产组(B组)14例,我国改良新式剖宫产组(C组)51例。观察并记录3组孕妇术中有无盆腹腔粘连及粘连程度,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结果A、B、C组术后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2.3%(34/47)、42.9%(6/14)和25.5%(13/51),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方面,C组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瘢痕子宫孕妇是有利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2):17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索拉非尼与盐霉素联合应用对肾癌细胞KCC?853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单用及不同比例合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应用Excel2016和ORIGIN8.0处理数据,拟合得出各用药组量效曲线及函数方程,loewe等效线模型法计算合用组抑制率为ED30、ED50、ED70、ED90时的合用指数(CI),评价联合用药效应。流式细胞检测受试药物对KCC85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盐霉素∶索拉非尼(盐∶索)=2∶1合用,抑制率为ED30、ED50、ED70和ED90时的CI分别为1.1954、1.0962、1.0540、0.9573;盐∶索=1∶1合用,抑制率为ED30、ED50、ED70和ED90时的CI分别为0.7972、0.8548、0.9443、1.0372;盐∶索=1∶2合用,抑制率为ED30、ED50、ED70和ED90时的CI分别为0.8440、0.8212、0.8492、0.9328。盐霉素与索拉非尼能明显促进KCC853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49.03%、48.60%;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比例达60.57%(P<0.05)。结论索拉非尼与盐霉素按上述比例联合使用表现出良好的相加和协同效应,盐霉素可以增强索拉非尼对KCC85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KCC853细胞凋亡的作用。
2018, 34(12):1804.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家庭监测现况。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重庆市部分二、三级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标准问卷进行调查,并测量诊室血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院等级、是否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高血压用药进行分组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获取有效问卷2056份,其中家庭自测清晨血压占67.2%(1381/2056),家庭自测清晨血压达标例数占比34.4%(475/2056),诊室血压达标例数占比37.5%(770/2056)。主城三甲医院家庭自测清晨血压的自测率(75.0%)显著高于区县二甲医院(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自测清晨血压的达标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组(46.0%)显著高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组(33.1%),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组(40.0%)显著高于不知晓组(25.1%),主城三甲医院组(52.9%)显著高于区县二甲医院组(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诊室血压的达标率,家庭自测清晨血压达标组(62.5%)显著高于未达标组(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家庭自测清晨血压的达标率,诊室血压达标组(59.2%)显著高于未达标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诊医院等级与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清晨血压的自测率相关;是否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就诊医院等级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达标率的重要因素。家庭自测清晨血压达标与诊室血压达标相关。
2018, 34(12):1807.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血压达标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重庆市周边区县二级医院门诊合并ASCVD的高血压患者1242例。通过调查问卷采集信息,对可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42例合并ASCVD的高血压患者中,606例(53.6%)门诊血压达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文化程度较高、服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是影响合并ASCVD的高血压患者门诊血压控制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好,进行家庭自测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
2018, 34(12):18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第一作者进修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肝癌行肝叶切除术,且术后病理明确为肝细胞肝癌的136例肝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MPK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COX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6例肝癌石蜡标本中,91例(66.9%)患者肝癌组织中p?AMPK低表达,p?AMPK低表达的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1.4%、25.8%、19.4%,低于p?AMPK高表达的患者(74.0%、51.6%、48.4%);p?AMPK低表达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0%、20.4%、17.5%,低于p?AMPK高表达的患者(52.7%、43.2%、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MPK低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894,95%CI1.702~4.922,P<0.05;HR2.246,95%CI1.381~3.652,P<0.05)。结论p?AMPK对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作为判断肝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2018, 34(12):18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肾内科的30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生感染的情况,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的类型等指标与感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39.8%(121/304),共发生感染180例次,其中呼吸道感染占63.3%(114/180)。男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41.3%(71/172)]与女性[37.9%(50/1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发生率[43.9%(105/239)]与未使用者[24.6%(16/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易发生感染,以呼吸道的感染最为常见。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的类型等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8, 34(12):1816.
摘要:【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16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84例行PVP治疗(PVP组),76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结果PVP组术后1周及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1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6、12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为早期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2018, 34(12):1824.
摘要:
2018, 34(12):1829.
摘要:
2018, 34(12):1836.
摘要:
2018, 34(12):1839.
摘要:
2018, 34(12):1848.
摘要:
2018, 34(12):1851.
摘要:
2018, 34(12):1862.
摘要:
2018, 34(12):1866.
摘要:【摘要】目的对早期与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PD患者120例,根据Hoehn?Yahr(H?Y)分期分为A组:早期患者55例,B组:中晚期患者65例。对2组患者进行PD非运动症状问卷调查(NMSQuest),并进行运动障碍和NMS评价。结果2组患者NMS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NMS发生频数随临床分级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呈递增状态;2组患者8类NM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S有可能贯穿于整个PD过程,且其发生率与频数跟随PD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呈正相关。
2018, 34(12):1868.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胱抑素C(CysC)在梗阻性肾病患者病情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开展CysC检测以来发现的82例急性梗阻性肾病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而CysC检测结果正常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B组),100例慢性梗阻性肾病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慢性梗阻性肾病组(C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术后5d、术后半年的CysC、肌酐水平,以及A、C组患者CysC、肌酐水平变化幅度。结果A组患者3个时期CysC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且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入院时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经治疗后A组患者肌酐水平迅速降至正常,而C组患者经治疗后肌酐仍未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5d及术后半年A、C组患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患者CysC、肌酐术后5d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检测可协助临床判断梗阻性肾病病情及预后评估。
2018, 34(12):1870.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内镜检查(EUS)对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该院经EUS拟诊为异位胰腺的46例患者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理结果,比较EUS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共收集到46例异位胰腺病例,EUS下异位胰腺以高回声为主,内部回声不均匀,大部分边界清楚,以黏膜下层多见。46例EUS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3%(38/46)。结论EUS对于异位胰腺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但异位胰腺表现多样,需要更多的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对异位胰腺有更多的认识,更准确地做出判断,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管理方式。
2018, 34(12):1873.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某院住院患者死因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住院死亡124例患者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季节分布、住院时间、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死亡病例共124例,其中男80例,女44例,男女比例为1.818∶1;春季死亡病例数最多,冬季次之,秋季相对较少,夏季最少;年龄最小25岁,最大97岁,平均(70.56±16.37)岁;住院时间最短1d,最长128d,平均(10.46±8.45)d;在所有疾病中肿瘤占比最高,在单病种中肺癌最多。结论人类健康需要整个社会来呵护,政府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大医疗投入力度;医院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患者要积极配合,共建和谐医疗环境。
2018, 34(12):187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在剖出胎儿后,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研究组患者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患者术毕(T0)、术后6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时Ramsay评分、布氏舒适评分(BC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T1、T2、T3、T4时Ramsay评分、B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8/48))]显著低于对照组[36.7%(1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效果甚佳,且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8, 34(12):1878.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拉玛泽呼吸法对初产妇自我效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拉玛泽呼吸法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到无锡人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及其他二级以上医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检、待产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206例,实际参与研究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护理干预和助产。干预组每周开展1次孕妇课堂,进行拉玛泽呼吸法训练30min;指导初产妇每天在家训练拉玛泽呼吸法1次,并定期随访;在分娩过程中能正确指导并使用拉玛泽呼吸法。分析初产妇自我效能的一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评估2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情况及应对能力。结果居住地不同、月收入小于1000元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简化量表得分普遍高于其他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自我效能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初产妇分娩应对能力调查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法可提高初产妇分娩的自我效能感及分娩应对能力,降低初产妇对分娩时疼痛的感知水平。
2018, 34(12):1880.
摘要:【摘要】目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情况予以分析,以更好地诊断及控制老年急性哮喘的发作,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就诊的60岁以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82例,按照就诊形式分为住院组(46例)和门诊组(136例),分别按急性发病、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门诊组患者规律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定期就诊及进行峰流速监测效果优于住院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组肺功能降低比例低于住院组患者,且门诊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住院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医学管理可控制或降低老年患者哮喘的反复发作,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危重哮喘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2018, 34(12):188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安贞医院及该卫生站收集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加用常规剂量(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大剂量(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长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2):18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入住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细菌性肺炎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40例)和死亡组(28例)。分别记录患者住院后第1、3、5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CT值、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比较2组患者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并分析PCT水平动态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入院第1天2组患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第3、5天及最后1次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住院期间呼吸机使用率[100.0%(28/28)]明显高于生存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81,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能准确及时反映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并对其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8, 34(12):18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经腹穿孔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均大于或等于65岁,手术方式的选择均获得患者家人的同意),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开腹组给予传统经腹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5分的病例数]、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大于5分的病例数)较开腹组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具有疗效肯定、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2018, 34(12):188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方式选择依据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于该院妇科诊治及随访的124例CS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宫腔镜手术治疗102例,包括Ⅰ型69例、Ⅱ型33例,月经恢复时间(31.7±5.7)d,50例患者定期随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56.8±24.0)d后,下降至正常时间;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9例,包括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4例,月经恢复时间(32.1±5.7)d,4例患者定期随访β?HCG,(50.3±11.6)d后下降至正常;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13例,包括Ⅱ型3例、Ⅲ型10例,月经恢复时间(25.0±7.1)d,5例患者定期随访β?HCG,(45.3±26.1)d下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针对不同类型CSP,需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018, 34(12):189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骨科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行骨关节置换术的347例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00%,术前0.5~1.0h预防用药率为100.00%,单一药物应用率为100.00%。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305例,占比最高,为87.90%;其次为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26例,占7.49%;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肟)4例,占1.15%;青霉素类10例,占2.89%;酶抑制剂类1例,占0.29%。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4.50±0.34)d。结论该院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药物遴选不适宜、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
2018, 34(12):1894.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交锁髓内钉固定术,24例)和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3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且其还可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2018, 34(12):189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胆疾病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5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2组患者留置尿管术后舒适程度、拔管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后较舒适,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疾病留置尿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留置尿管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并能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2018, 34(12):189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132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产妇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在产后2、24h的出血量、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在产后2、24h出血量分别为(163.76±35.23)、(184.49±42.56)mL,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04.82±41.08)、(266.34±47.2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91%(60/66)、96.97%(64/6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76%(50/66)、84.85%(56/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18%(12/66)]明显高于研究组[6.0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2018, 34(12):190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疼痛及再植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2组患者断指管理效果、术后第1、2、3天疼痛评分及再植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断指管理过程中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2、3天疼痛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改善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再植成活率,促进恢复指关节功能。
2018, 34(12):190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内感染管理的6S护理模式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在口腔科门诊医院内感染管理中实施6S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内容包括成立医院内感染管理组织,制订相关制度及目标、落实制度及监督考评。以2016年的医院内感染监测指标作为对照组,分析医院内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科门诊在诊室空气培养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护理模式应用于口腔门诊医院内感染管理是有效果的,值得推广。
2018, 34(12):190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对重症胰腺炎(SAP)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就诊的86例SAP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引流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将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中性粒细胞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腹泻、呕吐、腹腔脓肿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采取综合性腹腔灌洗引流护理的效果显著,便于积极控制感染情况,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2018, 34(12):1906.
摘要:【提要】在“卓医计划”的大背景下,培养卓越医学影像人才是推进医学影像学专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针对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评机制等方面对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2018, 34(12):1908.
摘要:【提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BL)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该文总结了鱼骨图结合PDCA循环持续改进口腔医学PBL教学质量的体会。作者在PBL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运用鱼骨图分析法从教师、学生、教案、设备、制度5个方面,分析了影响PBL教学质量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强化师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修订教案、完善制度建设、改善PBL教学设备等行之有效的对策,并运用PDCA循环对PBL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效保障了PBL教学的质量。
2018, 34(12):1910.
摘要:【提要】通过回顾国内近10年护理情境模拟教学文献,对我国护理情境模拟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多环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护理情境模拟教学使用的教学案例情境单一,情境模拟的仿真度不高,讨论与反馈环节设计不够完善,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不成熟。针对其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改进建议,为今后护理教育工作者开展高质量情境模拟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018, 34(12):1912.
摘要:【提要】在传统专科医学显露出局限性的背景下,需要建立整合医学教育模式。随着体检意识和CT分辨率的提高,肺小结节的带教工作成为呼吸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工作中的新难点和新任务。在整合医学模式指导下,该院开展多学科协作(MDT)团队诊治模式,破除专科之间界限,加强合作,并运用于临床带教。各专科协同参与,建立学生全面的整合医学临床思维体系,扩展各科专业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疾病各方面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
2018, 34(12):1914.
摘要:【提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学习和掌握好生物化学最基本的知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课程教学是体现大学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作者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课程考核4个方面,分享生物化学教学体会和心得,探讨该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内容,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学科建设提供教学经验和参考。
2018, 34(12):19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在儿童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优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该科室本专业组轮转的实习学生24名(观察组),采用支架式理论教学;同期该科室对手专业组实习学生2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84.57±1.86)分]高于对照组[(79.66±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是一种不错的小儿骨科临床带教教学方法。
2018, 34(12):1918.
摘要:【提要】医学院校的教育宗旨和核心是培育优秀的临床医师,器官系统教学课程模式在整合基础及临床教学内容的同时,围绕临床医师这一目标,培养医学生将更有针对性。如何分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比例,进一步优化组合,达到最佳的临床医学教学目的是近年来教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以泌尿生殖系统课程整合为例,探讨整合过程中的最佳教学分配模式,得出基础?临床比例3∶7为最佳比例。这不单纯是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授课时间分配,而是教学内容的交叉渗入,教学方式中不拘泥于形式的相互补充。这为器官系统整个课程奠定了实践效应,真正实现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目的。
2018, 34(12):1920.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高等院校的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情况,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资料。方法通过搜集我国99所医学院校和综合大学(不含港、澳、台地区)在2011—2016年的医学硕士招生和录取情况,按医学一级学科整理,根据实际录取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计算录取招生百分比(简称录招比)。结果2011年以来,医学硕士研究生录招比整体呈上升趋势(位于96%~98%水平);各学科历年硕士研究生录招比中,口腔医学最高,基础医学最低;医学硕士研究生实际录取人数中,临床医学所在比例最大(平均接近48%),基础医学所占比例不足5%,医学技术和护理学所占比例最小。结论通过制定针对向基础医学等低录招比学科倾斜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打消了报考考生的顾虑,缩小了各学科间录招比差距,有利于实现医学多学科的平衡良性发展。
2018, 34(12):1923.
摘要:【提要】药理学实验是医学生必修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对以往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开展创新性实验设计,引入问题式教学模式,以科研促教学,改革实验教师队伍,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全方位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2018, 34(12):1925.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需求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根据人类需求理论和围手术期患者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咨询专家、与患者访谈和预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需求评估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1.67%和100.00%,权威系数为0.856,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528和0.526。初步建立的乳腺癌围手术期需求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即生理、心理、照顾和支持、信息需求,以及38个二级指标。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需求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均较高,显示评价体系科学性较好、可靠性较高。
2018, 34(12):192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药物种类,为临床用药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该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发生DILI的住院和门诊病例,以及期间出现“肝功能损伤”或“转氨酶升高”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共70例。结果7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3∶1,平均年龄(54.52±14.02)岁,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32例(45.71%),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黄、尿黄(68.09%),消化道症状(17.02%),乏力(17.02%),发热(8.51%)。引起DILI前3大类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降脂药物、中药;引起DILI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对乙酰氨基酚、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丙硫氧嘧啶等;在DILI的转归中,应用保肝药物治疗的患者好转的构成比更高。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深对导致DILI药物的认识,合理用药;而对于DILI的患者,应及时停药,并积极对症治疗。
2018, 34(12):193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防误吸的应用效果,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由科室5名护士和1名医生组成品管圈(救生圈)小组,以品管圈十大步骤选定主题后制订活动目标与计划,进行要因分析查找出真因。针对真因采取改进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脑卒中吞咽困难误吸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1.5%(29/92)下降至13.8%(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步率为56.2%,目标达成率为106.0%。各圈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发生率,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2018, 34(12):1934.
摘要:【提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接踵而至,这对医院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盛行的大潮中如何生存,怎样顺应发展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医院图书馆馆藏资源形式、信息服务模式、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及需求特点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必须适应新变化,主动迎接挑战,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医院图书馆要在新媒体环境下设立高端服务,辅助科研教学;根据需求建立患者图书馆,做好服务定位,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形式服务于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这将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