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15):22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及外周性性早熟(PPP)2种类型女童脑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该院儿童内分泌专科的60例性早熟女童,根据诊断标准选定ICPP组和PPP组,各30例。所有女童行静息态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比较两组差异脑区。结果脑功能检查显示,ICPP组患儿左顶上回、左楔前叶、左眶部额中回、右海马、右海马旁回等脑区ReHo值明显低于PPP组,左中央前回、左尾状核、右梭状回、右嗅皮质等脑区的ReHo值明显高于P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ICPP女童与PPP女童静息态脑功能不同脑区存在增强及减弱。
2018, 34(15):22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联合青藤碱(SIN)对异种移植肾存活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大鼠异种肾移植模型40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IN组、CTLA4Ig组和CTLA4Ig+SIN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移植肾转染效率和术后血肌酐水平、尿量、移植肾存活时间、受鼠肾存活时间及移植肾病理变化情况。结果CTLA4Ig组、CTLA4Ig+SIN组通过局部转染CTLA4Ig基因后,局部转染效率得到提高;CTLA4Ig+SIN组血肌酐水平、尿量、移植肾存活时间和受鼠肾存活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SIN组和CTLA4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A4Ig+SIN组移植肾病理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SIN组和CTLA4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LA4Ig局部转染供肾结合术后采用SIN可明显延长异种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2018, 34(15):22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维地西林涂剂中植物蛋白的含量。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溶解维地西林涂剂,应用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对样品染色,在选取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制剂中植物蛋白含量。结果选择595nm为测定波长;标准蛋白溶液在3.92~19.6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方程为Y=0.036X-0.0005(r=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6%、1.62%和1.19%;平均回收率为95.8%;3份维地西林涂剂样品中植物蛋白含量RSD分别为0.75%、0.81%和0.78%。结论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维地西林涂剂中植物蛋白含量具有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的特点。
2018, 34(15):2281.
摘要:【摘要】目的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Sox2、OCT4、CD44、β?catenin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为胃癌风险评估及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13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胃癌标本组织检测Sox2、OCT4、CD44、β?catenin表达,分析这些干细胞标志物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132例标本中,Sox2阳性74例(56.06%),OCT4阳性58例(43.94%),CD44阳性78例(59.09%),β?catenin阳性70例(53.03%)。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患者胃癌组织Sox2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患者胃癌组织OCT4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状态、TNM分期患者胃癌组织CD44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患者胃癌组织β?catenin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32例患者中有105例发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79.55%;随着患者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阳性率的升高,其复发转移发生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关系,早期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有望为其复发转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2018, 34(15):22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麻醉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或次全切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40例。ERAS组采用ERAS理念的麻醉管理,对照组全身麻醉后应用静脉泵术后镇痛,分析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打孔充气时、拔管后及出麻醉恢复室时MAP水平均高于ERAS组,而麻醉诱导后MAP水平低于ER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12、24h时VAS和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1、4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首次下床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麻醉管理使患者麻醉过程更趋平稳,从而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术后康复。
2018, 34(15):228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市渝中区2013—2016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掌握区域内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为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渝中区2家流感哨点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分析渝中区ILI时间和年龄分布、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流感病毒亚型时间分布及流行性感冒疫情情况。结果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共监测门诊就诊人数4250121例,其中ILI40832例。渝中区15岁以下人群是ILI的主要人群,约占76.38%。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共检测ILI标本7228份,检出阳性964份,阳性率为13.34%,不同年份之间流感亚型交替流行,2013年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以新甲型H1型为主,2014—2016年均以季节性H3型为主。渝中区流感疫情病毒分型情况与流感哨点监测结果相似。结论2013—2016年,渝中区流感流行整体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儿童和青少年是流感的重点防控人群,优势毒株会交替出现,应重点关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的流感疫情发生情况。
2018, 34(15):2293.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差异。方法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作为检测HBsAg的参考方法,选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出的570例阳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与ELISA不一致,则再采用ECLIA进行复检。结果在ELISA检出的570例阳性样本中,胶体金法检出454例阳性、116例阴性,与ELISA检测结果不符;采用ECLIA法进行复检,116例阴性标本中77例阳性、39例阴性;ELISA检测HBsAg的阳性预测值为93.16%(531/570),胶体金法检测HBsAg的阴性预测值为33.62%(39/116)。结论不同方法学具备不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性能指标,实验室通过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来确定不同方法的不同用途,这是检验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避免临床漏诊和误诊的必然要求。
2018, 34(15):229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该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行脑卒中后偏瘫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频度依次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躯体化、敌对、偏执、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试验组经团体心理治疗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2018, 34(15):22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五色梅总黄酮对小鼠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昆明小鼠180只,随机分为五色梅总黄酮高剂量组(40只)、五色梅总黄酮中剂量组(40只)、五色梅总黄酮低剂量组(40只)、健康对照组(40只)和阿司匹林组(20只)。每组每次取10只小鼠进行实验,其中阿司匹林组只参与抗炎和镇痛实验。灌胃给药后比较各组耳壳肿胀程度、扭体次数、缺氧存活时间、负重游泳时间、小鼠比目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五色梅总黄酮能有效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壳肿胀,降低扭体次数,增加缺氧存活时间和负重游泳时间,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色梅总黄酮高、中剂量组血清尿素氮、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色梅总黄酮具有抑制炎症、减少疼痛、提高耐缺氧能力及抗疲劳作用。
2018, 34(15):2302.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天花粉中乐果、敌敌畏、毒死蜱残留量的一测多评方法,解决以一种对照品测定多种农药残留的问题。方法采用GC?MS/MS测定样品,根据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荷比信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以乐果二级离子扫描峰(125/79)为参照峰,建立以乐果为对照品测定天花粉中乐果、敌敌畏、毒死蜱残留量的GC?MS/MS方法。结果乐果、敌敌畏、毒死蜱进样量在0.1~1.0ng内与它们的色谱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63×10?2、1.60×10?4、1.65×10?4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96.1%和96.0%。结论一测多评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适用于天花粉中乐果、敌敌畏、毒死蜱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2018, 34(15):230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在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分用组(27例)、合用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分用组采用营养液与益生菌分开注入方法,合用组采用营养液与益生菌一起注入方法,对照组服用蒙脱石,分析3组第3、5、7天治疗总有效率、腹泻次数及总病程。结果分用组和对照组第3、7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用组第5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合用组和对照组第3、5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第7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用组第3、5天腹泻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合用组第7天腹泻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用组腹泻总病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合用组腹泻总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与营养液分开用可以更快更明显提高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减少腹泻次数,缩短总病程。
2018, 34(15):23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并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结果、心律和肺动脉压、B型尿钠肽(BNP)、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率、肺动脉压水平与观察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ET和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5):23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煤矿井下受伤工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慢性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该中心隶属医院收治的103例煤矿井下事故后PTS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TSD自评量表将其分为康复组(n=77)和慢性化组(n=26),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评和比较两组得分情况,并对PTSD慢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PTSD慢性化的保护因素;受伤经历是PTSD慢性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显著改善煤矿井下事故后PTSD患者慢性化状况。
2018, 34(15):231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对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71例HFREF合并A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长期口服美托洛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6、12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1.97%、80.2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患者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28.09±48.15)、(384.67±52.53)m,均明显多于治疗前[(290.38±35.6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13%,全因病死率为2.94%,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口服美托洛尔治疗HFREF合并AF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脏功能,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 34(15):231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双胎妊娠孕妇861例,分成ART组(358例)和自然受孕组(503例),分析两组一般情况、绒毛膜性质、主要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ART组平均年龄、高龄孕妇比例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RT组平均分娩孕周为(35.70±2.23)周,自然受孕组为(36.30±3.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绒毛膜性质、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先露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RT组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受孕的高龄孕妇较多,合并早产可能性大,且剖宫产率升高,故应加强孕期管理。
2018, 34(15):23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13例阴茎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13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成功施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76min,平均出血量为20mL,双侧腹股沟平均清扫淋巴结12个,平均住院时间8.7d,术后恢复佳,无皮肤感染、缺血坏死、血肿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阴茎癌患者行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5):2324.
摘要:
2018, 34(15):23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中麻醉深度监测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及常规监测,B组(20例)仅给予常规监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0.5、1.0、1.5h和术毕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两组追加麻醉药物的次数,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答问题切题时间和有无苏醒期烦躁。结果A组气腹后各时点及术毕时HR、MAP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腹后各时点及术毕时HR、MAP水平明显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追加麻醉药物的次数为2次,明显少于B组的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答问题切题时间及苏醒期烦躁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监测可使麻醉更加平稳,缩短苏醒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符合ERAS理念。
2018, 34(15):235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黔北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回访2015年1—12月在该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的79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及术后1年内再次入院情况。结果农村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32.90±6.53)分,城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37.25±3.0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09);农村患者用药管理、定期复查管理得分低于城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相关知识知晓患者与未知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并发症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例患者1年内再次入院率达26.58%。结论黔北地区农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探索适合边远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方案迫在眉睫。
2018, 34(15):235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煤工尘肺患者血常规指标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该中心369例男性煤工尘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男性健康体检者1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Ⅱ期患者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期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情加重,煤工尘肺Ⅲ期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明显升高。临床上应重点关注职工体检,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效防止煤工尘肺期别升高。
2018, 34(15):23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中斯钙素2(STC2)的表达水平,分析各临床因素与STC2表达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5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观察一组,取本组中50例患者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进行对照(观察二组),并选择60例未患肿瘤的胃良性疾病患者的胃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TC2表达水平,并分析STC2表达与各临床因素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观察一组STC2阳性率高于观察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一组中Ⅲ期和Ⅳ期、Ⅰ期和Ⅱ期患者STC2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STC2阳性率高于未出现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及浆膜层和浆膜外患者STC2阳性率高于侵及黏膜层及以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中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浸润程度患者间STC2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C2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过程中起作用,有望作为一个新的肿瘤靶点或预测指标。
2018, 34(15):23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检测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肾小球疾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疾病类型将其分为IMN组和非IMN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和PLA2R水平变化。结果IMN组和非IMN组24h尿蛋白、血清清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PLA2R表达阳性率为70.91%,非IMN组PLA2R表达阳性率为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组织中PLA2R可作为诊断IMN的特异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5):236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经颅超声溶栓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改变。方法将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该院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超声治疗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治疗后72h及7、14d时ADL、NIHSS评分及血清GST水平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与超声治疗组3个时间点G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组治疗后14d时GST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组治疗后7、14d时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治疗组治疗后7、14d时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经颅超声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ADL,减轻神经缺损症状。
2018, 34(15):236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并根据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P=0.000)。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超滤总量及肾脏损害情况有关。两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超滤总量及肾脏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心律失常的高危时间在血液透析开始后3~4h。结论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年龄、血钾水平等均属于诱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在实际诊治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2018, 34(15):236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78例OSAHS患儿,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AHI、最低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和鼻咽腔比率(A/N)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78例患儿治疗前后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治疗后AHI、最低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和A/N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治疗前后AHI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低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和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是治疗儿童OSAHS的有效手段,且可能对轻中度患儿更为有效,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2018, 34(15):236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带状疱疹辨证论治过程中加用芍药甘草汤联合伐昔洛韦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该院皮肤科门诊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一组(58例)、对照二组(31例)和对照三组(42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用芍药甘草汤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一组口服伐昔洛韦、甲枯胺和维生素B1治疗,对照二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三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比较各组临床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一组完全镇痛率及显著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二组完全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镇痛率明显优于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镇痛率和显著镇痛率明显优于对照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状疱疹辨证论治过程中加用芍药甘草汤联合伐昔洛韦后镇痛效果明显,其中伐昔洛韦可提高镇痛疗效,而芍药甘草汤在镇痛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8, 34(15):23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置换组和PFNA组,每组40例。置换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组采用PFNA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及治疗显效率。结果置换组术后下床时间低于PFNA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Harris评分均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好,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5):237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开封市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开封市艾滋病报告系统中新报告的本地AID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抗凝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同时统计、整理患者性别、年龄、户籍情况、受教育程度及感染途径、疾病状态、样本来源等信息情况。结果120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为(402.5±247.7)μL?1,其中57例(47.5%)不超过350μL?1,均为晚发现者,符合临床抗病毒治疗标准。而且,晚发现者中有31例(25.8%)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超过200μL?1,为重度免疫抑制的AIDS患者。除性别外,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情况及感染途径、户籍状态等信息情况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受其年龄分布情况、婚姻状态、户籍状态、月收入情况影响最大。结论在实际艾滋病防控工作过程中,应针对现有CD4+T淋巴细胞检测人员进行调配与合理布局,保证每一例新发现的艾滋病患者能够及时转介并接受抗病毒治疗,从而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扩散。
2018, 34(15):23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脉络疏通颗粒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脉络疏通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疏通颗粒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2018, 34(15):237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常规预防性头孢曲松钠应用对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肝胆外科行择期LC患者547例,并随机分成A组(278例)和B组(269例),其中A组术前、术后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B组术前、术后均不使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发生术后感染,其中A组4例(1.44%),B组2例(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有急性胆囊炎病史、术中胆囊破裂、安置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择期LC患者不建议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有急性胆囊炎病史、术中胆囊破裂、安置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2018, 34(15):23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成像在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86例可疑病变患者进行腰椎CT扫描,分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93例,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平均有效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降低率分别为70.15%、65.01%和6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腰椎CT影像噪声平均值和腰椎CT影像质量显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CT三维成像中应用低剂量迭代技术,不仅降低了辐射剂量,而且保证了影像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 34(15):238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1年随访两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妊娠率。
2018, 34(15):23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早期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NRDS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PS治疗,观察组在病程早期行N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观察组pH值和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未正压(PEEP)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NRSD患儿,在病程早期应用NCPAP与PS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呼吸功能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8, 34(15):23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经颌后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接诊的5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腮腺浅叶和肿瘤摘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颌后切口腮腺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颌后切口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5):238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和晨峰收缩压、晨峰舒张压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SRSS评分和晨峰收缩压、晨峰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SRSS评分和晨峰收缩压、晨峰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晨峰血压水平,并有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2018, 34(15):239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脏层胸膜纤维板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该中心胸外科进行保留脏层胸膜纤维板手术治疗的9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总结其要点。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9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率达97.96%(96/9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0%(5/98),其中2例肺部感染,肺部复张不良2例,肺部持续漏气(>7d)1例。出院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7%。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但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医疗费用,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2018, 34(15):239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于预防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该院门诊输液室采用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的403例患者,并随机分成A组193例(51~60gtt/min),B组160例(41~50gtt/min),C组42例(31~40gtt/min)和D组8例(20~30gtt/min),观察4组在不同输液滴速下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速与性别和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采用快速静脉侧壶滴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2018, 34(15):23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肢体康复锻炼的干预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具有很好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5):239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6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该模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2018, 34(15):2400.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在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患者16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86例)和传统护理组(82例),整体护理组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传统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手术室前后心率和收缩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入手术室前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组入手术室后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组术后褥疮、伤口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2.32%,明显低于对传统护理组的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可以避免患者心率和收缩压发生剧烈变化,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8, 34(15):24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该血透室收治的使用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动静脉内瘘细节优化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13.3%(4/30)]低于对照组[46.7%(14/30)],患者满意度[96.4%(29/30)]高于对照组[87.7%(2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62、3.689,P=0.036、0.024)。结论细节优化护理明显降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8, 34(15):24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ERAS理念。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5天最高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AS理念运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降低肺部感染、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能显著减轻术后第2~5天疼痛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5):240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面优质化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全面优质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分娩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采取全面优质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分娩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5):2409.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级护理模式联合压疮预警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级护理模式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气管留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留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模式联合压疮预警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气管留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2018, 34(15):24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对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该校2013级4个班共16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前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人际关怀能力得分高于干预前,而试验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临床情景、创建关怀小组和引导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护生同理心,加强沟通交流,全面提高人性、人际和临床关怀能力。
2018, 34(15):241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导师制在医学生临床实习中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进入肾内科实习学生48人,分为教改组(24人)和对照组(24人),其中教改组采用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和实习满意度。结果教改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教师科研指导的满意度最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对沟通交流、给予实践操作的机会、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初步处理肾内科常见性疾病和实习收获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制教学模式对学生专科实习技能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
2018, 34(15):241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3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P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名,PBL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等指标,观察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PBL组中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为84.2%(1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BL组中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为89.5%(1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9%(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BL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5±6.1)分,高于对照组的(78.1±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BL组操作考试成绩优秀率为89.5%(1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麻醉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可以明显地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2018, 34(15):2418.
摘要:【提要】神经外科由于专科性强、涉及面广、解剖复杂、概念抽象,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尤以脑血管疾病更为复杂。传统教学方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临床型神经外科研究生进入神经外科后难以理解其中内容,往往望而却步,可能丧失学习信心。该文通过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形式重点讲解前交通动脉瘤知识,以前交通动脉瘤临床解剖、影像资料培训为核心,结合理论教学和观看颅内动脉瘤诊疗视频为主要内容,制作微课视频,使学生感受到更加直观、互动、生动的教学,提高了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治能力。
2018, 34(15):242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种教学在对口高职护理学生基本护理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护理系2015级对口高职护理班学生158人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级对口高职护理班学生156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种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中92.3%的学生认为多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94.9%的学生认为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95.5%的学生对本学期教学方法表示满意。观察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6.92±4.49)分和(91.84±1.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74±2.96)分和(91.84±1.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对口高职护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基本护理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性,提高了学生沟通交流、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爱心,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8, 34(15):2423.
摘要:【提要】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出现,影像专科医生要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该文通过探讨有效的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模式,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既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促进了学科和专业建设。
2018, 34(15):2425.
摘要:【提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变为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时期,但儿科临床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该文通过对多年实习带教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实习带教措施,包括加强入科教育,规范各项教学工作,利用挫折医学,提高操作技能等。提高了儿科实习质量,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2018, 34(15):2427.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警讯事件学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患者安全培训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护理人员警讯事件学习现状问卷,测量问卷信效度,采用方便抽样方法,2016年10月抽取重庆市某三级医院131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警讯事件知晓率为93.97%(1232/1311);经常参加警讯事件学习的护理人员为45.54%(597/1311);不同工龄、学历、职称和属性护理人员对警讯事件的知晓和学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越长,职称和学历越高的护士对警讯事件的知晓率及学习现状均显著优于其他层级的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警讯事件的学习应据不同工龄、职称、学历等不同进行分层培训,采取不同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文化。
2018, 34(15):2430.
摘要:【提要】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经内镜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患者对医疗照护服务的满意度及科室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等。针对该科目前在经内镜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思考如何将精益化管理技术,即六西格玛管理法理念、内涵及特点融入进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管理全程,构建病房?内镜中心接续化护理模式,从而解决现存的护理质量管理问题,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
2018, 34(15):2432.
摘要:【摘要】目的对临床输血病历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输血病历质量,杜绝医疗隐患。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输血病历11030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该院《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对2年的输血病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1030份输血病历中,输血治疗同意书不完整在手术用血科室和非手术用血科室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输血记录不完善和输血前未评估,输血前检查不完整和输血后未评估相对较低;2015年与2016年手术用血科室、非手术用血科室合格率与缺陷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输血质量的提高与输血病历的规范息息相关,应及时制定更完善的对策,使输血病历达到预期效果,杜绝医疗隐患。
2018, 34(15):2438.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