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16):244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盆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院外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腹部肿瘤科住院行PICC带管出院的腹盆部肿瘤患者3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9例)和干预组(259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医联体、帮扶、微信平台、分阶段电话随访等延续护理,观察分析导管并发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4.6%(12/259)]明显低于对照组[21.7%(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P=0.002)。干预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均分、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日常生活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干预组营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97.90±1.13)%]明显高于对照组[(93.28±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2,P=0.000)。结论针对PICC带管出院的腹盆部肿瘤患者开展多形式随访,能提高患者对导管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保障患者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2018, 34(16):244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该科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31例,采用自体颗粒骨行椎体间植骨修复椎骨缺损,术后定期随访评估结核治愈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局部后凸Cobb角和椎间高度变化;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术后随访VAS、ODI、ESR、CR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间2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11例术前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1例C级术后改善至D级,10例D级恢复至E级。结论应用椎体间自体颗粒植骨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椎间植骨方式。
2018, 34(16):2449.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乳管镜和病理检查在诊断以乳头溢液为表现的乳腺导管内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肿瘤的患者52例,总结分析乳管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治疗经验。结果乳管镜诊断乳腺导管内肿瘤52例,其中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0例,乳腺癌5例。术后病理证实: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乳腺癌4例;但乳腺导管内肿瘤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93)。结论乳管镜是诊断和定位乳腺导管内肿瘤的有效手段。
2018, 34(16):245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脓毒症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Lac)水平的关系,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49例)、严重脓毒症组(3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18例)。对三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WBC、CRP、PCT、血Lac水平及血培养阳性率、死亡率均高于脓毒症组,而血小板计数(PLT)低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血WBC、PCT、CRP、PLT及血Lac水平存在差异,可作为综合评估和预测脓毒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8, 34(16):245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杉树皮夹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41例,其中敷药组69例经手法复位后采用自制杉树皮夹板固定并配合中药外敷,非敷药组72例经手法复位后采用自制杉树皮夹板固定。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经治疗后,141例患者治愈83例,好转55例,未愈3例;优105例,良24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为91.49%(129/141),其中敷药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敷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04)。两组患者3?d消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0,P=0.207);敷药组7d消肿率明显高于非敷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1,P=0.010)。结论手法复位后采用自制杉树皮夹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6):245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乳腺增生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肿瘤治疗中心接受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的8例乳腺增生患者,在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超声影像学资料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增生腺体厚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功率聚焦超声辐照乳腺增生组织治疗有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2018, 34(16):24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数模型(FIB?4指数)、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比值指数(APRI)评分、瞬时弹性成像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慢性乙肝(慢性乙肝组82例)及肝硬化(肝硬化组40例)患者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其肝脏硬度(LSM)值,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AST、Plt,计算出FiB?4指数及APRI评分,分别分析LSM值、FIB?4指数及APRI在慢性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AST、Plt与慢性乙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乙肝组患者的中位数E值、FIB?4指数、APRI评分[分别为(5.97±2.53)、(1.82±1.43)、(0.45±0.29)分]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分别为(13.97±10.08)、(4.29±2.82)、(0.93±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肝组患者中,肝脏E值与FIB?4指数及APRI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8、0.104,P>0.05];而FIB?4与APRI评分则具有显著相关性(r=0.834,P<0.001)。在肝硬化组中,肝脏E值与FIB?4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308,P=0.053),而与APRI评分显著相关(r=0.412,P=0.008),且FIB?4指数与APRI评分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786,P<0.001)。结论在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中,瞬时弹性成像在诊断乙肝后肝硬化中的诊断效能最高,FIB?4指数次之,APRI评分最低。
2018, 34(16):24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与安列克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行剖宫产分娩产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产妇于分娩后分别给予欣母沛和安列克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术中和术后出血情况,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27)。观察组产妇在术中,术后2、12、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48h和72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RBC和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后72hRBC和H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优于安列克。
2018, 34(16):2466.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儿保门诊检查有饮食行为问题的200例1~3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200例1~3岁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分别有偏食、进食量少、拒绝新食物、追逐喂食、边玩边食、随意吃零食、家长过度关注等,其中进食时间长、偏食发生率最高(32.0%、33.5%)。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长掌握育儿知识、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文化程度、双亲关系、养育人等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在儿保门诊对儿童饮食行为给予针对性干预,有利于加强以家庭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018, 34(16):2469.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多靶点疗法(MT)和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CTX)在重症狼疮性肾炎(SLN)诱导治疗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及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二分类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多靶点组诱导治疗SLN的完全缓解率高于环磷酰胺组[RR=1.97,95%CI(1.64,2.37),P<0.01],但对Ⅲ型和Ⅲ+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多靶点治疗无明显优势。且与环磷酰胺组相比,多靶点组患者尿蛋白减少和血清清蛋白升高更明显,而白细胞数量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染、胃肠道反应和新发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诱导治疗Ⅳ型、Ⅴ型及Ⅳ+Ⅴ型SLN的疗效优于静脉环磷酰胺疗法,且安全性更高。
2018, 34(16):24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书写材料特点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以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例)于2016年1月至2017月4月住院前后1周书写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用选定的20个维度盲法评定患者书写材料的特点。结果书写材料特点条目数与绝大部分条目出现的百分率,在伴与不伴思维散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或伴与不伴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不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书写材料特点仅与PANSS总分相关(r=0.36,P=0.040)。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出现“浓缩”(62%vs14%,P=0.035)、“怪词”(81%vs14%,P=0.002),躁狂患者更多出现布局散乱(25%vs85%,P=0.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书写材料表现出的异常方面较躁狂患者多[(8±3)vs(6±3),P=0.037]。结论评估书写材料的特点或许可以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
2018, 34(16):247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庆某锂电池微孔膜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重庆市某锂电池微孔隔膜制造厂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工频电场、二氯甲烷、氯、汞、粉尘(聚乙烯粉尘)、粉尘(电焊烟尘)、一氧化碳和放射污染,其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遵循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职业卫生方面的竣工验收条件,防护设施有效可行。
2018, 34(16):2480.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治疗Lisfranc骨折损伤中应用背侧桥接钢板和横向螺钉及联合应用2种固定在治疗结果方面的差异,评判哪种固定方式更优。方法共纳入2014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该科收治的62例Lisfranc损伤患者,纳入标准包括:随访6个月,每例骨折采用Hardcastle分类系统,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横向螺钉组、桥接钢板组、联合组、保守组。结果的评估包括:Kellgren?Lawrence骨性关节炎分级系统、解剖复位的Wilppula分类。结果联合保守组发生3级或4级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明显增加,是单独使用背侧桥接钢板的3.01倍[95%置信区间(95%CI)1.036~8.470,P=0.009]。多因素分析根据解剖复位质量评估与患严重骨性关节炎风险增加有关,显示良好的解剖复位比解剖复位不良造成严重骨性关节炎的风险降低18.2倍(95%CI15.9~21.8),与采用哪种固定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早期阶段,使用钢板或螺钉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在在影像学方面治疗效果相当,尽管钢板固定可能发生更多并发症,如平足症。功能结果应是检验哪种手术方式优越性的标准。最后,应制定一套更完善的Lisfranc骨折脱位的分类系统来为指导内固定的选择和可能导致的临床结果提供一个指南。
2018, 34(16):2484.
摘要:【关键词】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幽门螺杆菌;综述
2018, 34(16):2487.
摘要:【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综述
2018, 34(16):2489.
摘要:【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精神心理因素;治疗;综述
2018, 34(16):2492.
摘要:【关键词】血管生成;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综述
2018, 34(16):2496.
摘要:【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综述
2018, 34(16):2499.
摘要:【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甲状腺疾病;淋巴细胞;综述
2018, 34(16):2504.
摘要:【关键词】心脏病;急性肾损伤;儿童;手术后;综述
2018, 34(16):2507.
摘要:【关键词】增量技术;前牙;口腔;种植;综述
2018, 34(16):2510.
摘要:【关键词】热性惊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综述
2018, 34(16):2513.
摘要:【关键词】心血管系统;运动;免疫;细胞凋亡;综述
2018, 34(16):2516.
摘要:【关键词】Graves眼病;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综述
2018, 34(16):2520.
摘要:【摘要】目的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2—2016年就诊的鼠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鼠咬伤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完善鼠咬伤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157例鼠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咬伤月份、咬伤部位及是否入院处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57例鼠咬伤患者就诊,性别无差异性;咬伤部位以手部、足部及头面部常见,婴幼儿咬伤病例较多并且病情相对较重。结论鼠咬伤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尤其对婴幼儿伤害较大,咬伤可导致婴儿终身残疾,应引起重视,加强对婴幼儿的监护。
2018, 34(16):25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NSCLC患者15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肺癌组织EGFR基因第19、21外显子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156例NSCLC患者组织中有51例存在EGFR酪氨酸结合域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7%(51/156),其中第19外显子缺失突变率为62.7%(32/51),第21外显子替代突变率为37.3%(19/51)。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41.6%(37/89)]显著高于鳞癌[22.8%(13/57)]、腺鳞癌[16.7%(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突变率[50.0%(35/70)]显著高于男性[18.6%(16/86)],不吸烟者突变率[42.9%(42/98)]显著高于吸烟者[15.5%(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18, 34(16):252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行硬膜外麻醉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HR、MAP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丙泊酚组评分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较小,能有效预防术中寒战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感,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6):252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3例,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予以针刺治疗;疼痛的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
2018, 34(16):252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四联活菌)与血必净合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单一使用益生菌治疗组(益生菌组)、单一使用血必净治疗组(血必净组)、益生菌联合血必净治疗组(联合组),每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三组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心率、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症状体征缓解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以及治疗1周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益生菌组和血必净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益生菌组和血必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血必净治疗SAP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6):253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2018, 34(16):253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90例(90眼),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和研究组50例(50眼)。对照组给予传统泪道探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泪道置管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4,P<0.05)。结论泪道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8, 34(16):253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O)治疗中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因反复药物治疗无效的70例AUB?O患者行TCRE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有效率、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子宫形态的超声改变及手术前后血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闭经60例(85.71%),点状出血及月经少7例(10.00%),有效率为95.71%;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变薄,回声不均,妇科内分泌各项指标检测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E治疗AUB?O可保留患者子宫,不会对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同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16):2537.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三维适型放疗(3D?CRT)与紫杉醇和顺铂化疗方案(TP方案)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给予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治疗效果、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3D?CRT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8, 34(16):253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该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降脂、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循环等药物综合治疗)和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血尿酸及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分析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酸、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血尿酸、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水平降低更显著;且观察组血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增加血胆红素水平,对脑梗死早期治疗有重要作用。
2018, 34(16):254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其炎症因子、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0d后炎症因子、尿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利于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使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反应减轻,血液流变学显著改善。
2018, 34(16):25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管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行全身麻醉下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外科应用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50例。采取不同部位的麻醉,检测手术不同时段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糖水平变化。结果B、C组患者的饥饿评分、口渴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1~T3时的ACTH水平、T1~T5时的IL?6水平、T2~T4时的TNF水平、T3~T5时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T0、T1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A组,T3、T4时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管理应用于结直肠外科手术中,能降低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提升血糖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2018, 34(16):254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较大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脑干手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该院拟行开颅脑干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EX组,各20例。对照组通过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浓度诱导自主呼吸;DEX组单独使用DEX诱导自主呼吸。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后10min时的分钟通气量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术中体动、呛咳、术中知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自主呼吸时分钟通气量增加、PaCO2降低,术中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脑干肿瘤切除术中,在需要观察自主呼吸时使用较大剂量DEX可以维持良好的自主呼吸,减少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8, 34(16):2548.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组(锁定加压钢板组)、动力髋螺钉(DHS)组和防旋PFN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DHS和防旋PFN治疗,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PFN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6.1±33.8)mL]、手术时间[(0.71±0.11)h]及术后下地时间[(21±3)d]均明显低于锁定加压钢板组[(215.8±65.6)mL、(1.48±0.03)h、(37±4)d]和DHS组[(289.2±72.2)mL、(1.48±0.03)h、(3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PFN组髋Sander′s评分系统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和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旋PFN组肢体缩短[(0.59±0.18)cm]明显低于锁定加压钢板组[(1.01±0.35)cm]和DHS组[(0.79±0.1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PFN具有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16):255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三间隙引流术(TCC)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肛肠科确诊和治疗的74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行TCC)和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各37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1d、1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NRS评分及术后1d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肛门失禁,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感染、肛瘘形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51%、18.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1,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70%(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TCC较传统切开挂线术具有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快、疼痛轻、肛瘘形成率低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8, 34(16):2552.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口腔门诊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前牙美学修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前牙美学修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腔数码摄影、诊断模型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及边缘密合度)及患者的美学(美观性、舒适性、色泽、牙龈边缘、形态及个性化特征)满意度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修复前后软组织的红色美学指数(PES)、牙齿功能性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形态、修复体颜色、边缘密合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美学修复后牙齿的美观性、舒适性、色泽、牙龈边缘、形态及个性化特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修复后,近远中龈乳头、牙槽突外形、软组织形态、颜色及质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牙齿功能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将口腔数码摄影、诊断模型技术用于辅助前牙美学修复治疗,可提高修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2018, 34(16):2554.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术后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创面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后及术后7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1次排便后的创面水肿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及创面水肿,有利于创面愈合,安全性高。
2018, 34(16):255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鼠齿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失败后进行鼠齿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患儿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随访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5~16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时疗效评定:优2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结论鼠齿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可靠、X线片暴露少、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8, 34(16):25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后针刺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针灸科进行脑卒中后抑郁(PSD)神经康复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和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抗抑郁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相应调查工具进行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F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能够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针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2018, 34(16):25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慢性病科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研究组进行为期12周的综合技能训练,对照组按常规纷给予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第12周后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康复疗效总分、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等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OSI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NOSIE病情总估计分,社会兴趣、迟缓、总消极因素等方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NOSIE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OSIE病情总估计分,社会兴趣、迟缓、总消极因素等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可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最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2018, 34(16):256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技术治疗,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结果[(1.7±0.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对乳腺良性肿瘤治疗采用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18, 34(16):25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高危新生儿(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入住该科的高危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住院后期病情相对稳定时让其父母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价、患儿母亲焦虑及角色适应性、母乳喂养率、家庭护理问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随访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NBNA评价、出院后随访的依从性、对医务人员满意度、母乳喂养率、母亲紧张度及角色适应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儿在住院期间由家长参与护理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其出院后的随访依从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高危儿健康发育。
2018, 34(16):2569.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评分,以及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造瘘口坏死、黏膜脱垂、造口回缩、造口旁疝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2018, 34(16):25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ICU重症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第3天、第5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康复情况(体温复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3天、第5天、第7天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降低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缩短其体温复常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康复进程。
2018, 34(16):257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适时饮食调整对食管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16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除常规饮食指导外,再根据患者所需营养素、热量、照射剂量、体重、进食情况、症状及时随时调整饮食。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放疗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是否暂停放疗、延长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放射损伤程度为1~2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重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暂停放疗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给予饮食调整,能够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有利于食管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8, 34(16):25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干预对老年干部病房冠心病(CHD)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入住该院老年干部病房并确诊为CHD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CGA组,各54例,分别于入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GA组焦虑抑郁状态较常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SAS、SDS评分降低幅度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CGA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干部病房CHD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2018, 34(16):257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将临床辩论模式融入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教学过程中,分析在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3级48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由教师提供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备选治疗方案中选出自己的持方,查阅资料、制定方案,以临床辩论的形式展开讨论。结果教改项目中学生对评价的内容均较好,25.00%(12/48)的学生认为教改的开展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22.92%(11/48)学生认为教改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但是87.50%(12/48)的学生仍然愿意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入该模式。结论口腔正畸学教学中运用临床辩论结合CBL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临床思维的形成。
2018, 34(16):258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校2013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9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15)采用PBL教学法,和对照组(n=14)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两组均依照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进行出科考试及理论课考试,对两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理论课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且有助于理论课成绩的提高。
2018, 34(16):2582.
摘要:【提要】诊断学是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性及主动性上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网络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翻转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诊断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本科生教学中广泛推广。
2018, 34(16):2585.
摘要:【提要】为了使八年制研究生更好地学习神经病学及神经外科学,该院神经内科教研室在2012级八年制学生中初步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结果显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能够使学生将神经系统相关基础知识与临床学科融会贯通,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因此,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是提高神经病学及神经外科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8, 34(16):258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过程再现”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校2016级护理学专科、2017级口腔医学专科在读医学生752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班级分为观察组(n=378)和对照组(n=374),观察组采取“过程再现”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其他医学教学方法,对比2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时间占用率、学生理解率、参与率、教学内容回忆率。结果观察组教学时间占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参与率、学生理解率、学生回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程再现”模式能明显降低教学时间的占用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显著降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难度,明显改善了目前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 34(16):2589.
摘要:【提要】《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十分重要。为培养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该文在原有的《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安排基础上,基于临床应用实践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与改进。首先将部分实验项目整合为综合性实验,然后去掉了部分旧的、在临床工作中已淘汰的项目,代之以较为先进的、与临床实践接轨的实验项目;同时加强临床实践见习,将先进的、大型的临床免疫学检验仪器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目前教学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经过2年建设及3年实践,教学效果良好,获得学生及临床教师一致好评。
2018, 34(16):2591.
摘要:【提要】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应用广泛。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搞好实验教学是提高整个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该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提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优化措施,为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18, 34(16):2593.
摘要:【提要】患者安全是医院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的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等级评价的指标之一。如何将患者安全融入医院文化,并植入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处,成为指导员工工作的行为指南,这对医院管理和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的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探索,将患者安全这一理念从引入文化到拓展外延,从学习内涵到培训精髓,从借鉴经验到探索革新,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医院的教育模式。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相结合,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事业发展;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入家庭,将安全文化带入患者家内,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照顾。多方面的患者安全措施落实,从而为医院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提供管理参考。
2018, 34(16):2596.
摘要:【提要】医联体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构建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措施。该院积极探索不同医联体建设模式,建立起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3种形式医联体。建议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源共享、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带动医联体整体效能的提升。
2018, 34(16):2598.
摘要:【摘要】目的开展重庆市开州区农村地区60岁以上独居男性老人艾滋病、性病相关危险行为监测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5月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行为监测有关内容和要求,采用性传播疾病调查问卷、概率抽样方法对400名60岁以上独居男性老人,进行一对一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合格问卷400份,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28.0%(112/400),70岁以上的知晓率低于60岁以上的人群;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占15.9%;确认HIV阳性2例,阳性率为0.5%(2/400);梅毒5例,阳性率为1.3%(5/400);丙肝1例,阳性率为0.3%(1/400)。结论该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降低HIV感染的风险与传播。
2018, 34(16):2600.
摘要:【关键词】颈内动脉;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病例报告
2018, 34(16):2602.
摘要:【关键词】肠梗阻;手术后并发症;腹腔间隙综合征;腹腔内压;病例报告
2018, 34(16):2603.
摘要:【关键词】肾小球肾炎,IgA;股骨头坏死;参芪地黄汤;病例报告
2018, 34(16):2605.
摘要:【关键词】药剂师;支气管扩张症;药学服务;病例报告
2018, 34(16):2607.
摘要:【关键词】18qter综合征;染色体;产前诊断;染色体重复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