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DKK1对AGEs/TNF-α微环境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2018, 34(17):2609.

      摘要 (9139) HTML (0) PDF 892.31 K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Wnt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模拟糖尿病伴牙周炎微环境时,Wnt信号通路因子DKK1对牙周膜干细胞(PDLSCs)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人PDLSCs;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DL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鉴定;采用重组外源性AGEs/TNF?α模拟糖尿病伴牙周炎微环境;将实验组分为对照组(PDLSCs组)、AGEs/TNF?α模拟糖尿病伴牙周炎微环境组(AT?PDLSCs组)及DKK1处理AGEs/TNF?α模拟糖尿病伴牙周炎微环境组(D+AT?PDLSCs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成骨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采用组织块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出牙周膜来源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阳性表达STRO?1、CD271、CD146、CD44、CD90,阴性表达CD45。碱性磷酸酶(ALP)及茜素红染色表明,AT?PDLSCs组的成骨能力受到抑制。RT?PCR检测结果表明,AT?PDLSCs组Runx2、ALP表达量最低,D+AT?PDLSCs组表达量高于AT?PDLSCs组,PDLSCs组表达量最高。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Runx2及Osterix表达水平趋势与RT?PCR结果相一致。结论AGEs/TNF?α模拟的糖尿病伴牙周炎PDLSCs骨向分化能力明显受损,D+AT?PDLSCs组PDLSCs骨向分化潜能可逆转,DKK1介导的Wnt通路可作为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 附加染色体异常的t(8;21)阳性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2018, 34(17):2613.

      摘要 (9234) HTML (0) PDF 523.47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附加染色体异常对儿童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t(8;21)?AML患儿75例,分析附加染色体异常对患儿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0例(66.67%)患儿伴附加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缺失最常见(38例)。例数较少的附加染色体异常未纳入分析,其中67例根据染色体核型分为仅有t(8;21)组(A组,25例)、t(8;21)仅伴性染色体缺失组(B组,28例)和复杂核型组(C组,14例)。3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构成、初诊白细胞、血红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骼X线片异常比例及细胞形态学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小板计数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1个疗程完全缓解率及无事件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t(8;21)?AML多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以性染色体缺失最常见。附加染色体异常可能不影响t(8;21)?AML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

    • 某院血常规标本周转时间回顾性分析

      2018, 34(17):2616.

      摘要 (7597) HTML (0) PDF 629.31 K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监控该院临床血常规检验流程的全过程,探讨标本周转时间(TAT)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利用该院信息系统的TAT统计功能,统计2016年检验科临检血常规平诊(门诊和住院)和急诊标本的TAT,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设定新的TAT,分析设定前后TAT合格率,帮助实验室改进TAT。结果该院血常规标本TAT合格率较低,TAT延长的原因包括:(1)标本接收前运送耗时较多;(2)短时间内标本量剧增;(3)存在试剂消耗,仪器、系统故障等偶发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输流程和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配置,加强与临床的沟通,提升人员TAT意识,能进一步缩短TAT。

    • 人类ARGONAUTE和DICER基因家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分析

      2018, 34(17):2619.

      摘要 (9065) HTML (0) PDF 539.79 K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类ARGONAUTE和DICER基因家族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人类ARGONAUTE和DICER基因家族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AGO2表达明显上调,其他AGO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DICER家族表达均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GONAUTE和DICER家族的异常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 三花鸡虎加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18, 34(17):2623.

      摘要 (8981) HTML (0) PDF 398.17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三花鸡虎加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三花鸡虎加味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独一味胶囊,配合牵引、推拿、理疗综合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8,P<0.05)。结论三花鸡虎加味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 狼毒大戟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影响

      2018, 34(17):2625.

      摘要 (8798) HTML (0) PDF 905.46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提取部位的狼毒大戟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上皮间质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狼毒大戟进行萃取,获得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氯仿等4个提取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筛选抗肿瘤有效部位。利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有效提取部位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狼毒大戟提取物对MHCC97H肝癌细胞中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部位对MHCC97H均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丁醇。而石油醚和氯仿提取部位对MHCC97H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显示,狼毒大戟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两者的抑制能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强;两者能提高MHCC97H肝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论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抗肝癌增殖和侵袭转移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其作用可能与调节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有关。

    • 郑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平台的搭建及其应用评价

      2018, 34(17):2629.

      摘要 (8993) HTML (0) PDF 423.46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搭建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平台,对其在该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新生儿活产58691例及疾病筛查手工登记资料中行筛查的新生儿对象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新生儿活产50297例及以该院开发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数据库中记录的新生儿数据为观察组。比较2组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以及听力障碍的初筛、复筛和随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和听力障碍的初筛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病种分析,观察组3种疾病的复筛率、随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网络为基础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平台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筛查率和疾病的后续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管理水平。

    • Cv-aCO2/Ca-vO2、LCR、IVCrvi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终点指标的可行性及价值研究

      2018, 34(17):2632.

      摘要 (9848) HTML (0) PDF 365.27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含量差/动脉?静脉氧含量差(Cv?aCO2/Ca?vO2)、乳酸清除率(LCR)与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作为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复苏终点指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应用Cv?aCO2/Ca?vO2、LCR、IVCrvi进行评估,以尿量大于0.5mL/(kgh)、平均动脉压大于65mmHg(1mmHg=0.133kPa)为达标,根据达标情况将患者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结果复苏治疗后所有患者Cv?aCO2/Ca?vO2、LCR及IVCrvi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达标组患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复苏治疗可应用Cv?aCO2/Ca?vO2、LCR、IVCrvi进行评估,其对复苏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FK866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2018, 34(17):2635.

      摘要 (8841) HTML (0) PDF 1.3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FK866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探讨FK866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S+NS(A组)、单纯给药组NS+FK866(B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LPS+NS(C组)、药物干预组LPS+FK866(D组)及溶媒对照组LPS+二甲基亚砜(E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的方式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给药6h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及肺组织病理切片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D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同时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FK866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 不同成分输血对术中大出血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8, 34(17):2638.

      摘要 (7377) HTML (0) PDF 395.38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成分输血对术中大出血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发生术中大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采用成分输血(观察组46例)与输注全血(对照组34例)后血液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及血路动力学、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术后重症加护病房(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后其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调节性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其血路动力学、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输注对照组,且术后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成分输血策略不会提高循环血液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但有助于减轻输血对血路动力学、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能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疗效观察

      2018, 34(17):2642.

      摘要 (8507) HTML (0) PDF 349.82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住院诊断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组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治疗组接受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在入组时和治疗8周后的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2组DHI、HAD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DHI、HADS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帕罗西汀有利于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治疗。

    • 两种微创方法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2018, 34(17):2645.

      摘要 (8114) HTML (0) PDF 388.04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来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诊治的中老年OVCF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8例(对照组),采用CPC+PKP治疗34例(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后1周和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和伤椎后凸Cobb角。结果2组均获得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为8.6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2组术后VAS评分、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组VAS评分、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obb角和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术后1周,腰背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椎体形态得到恢复,早期临床疗效确切。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损伤更小,手术时间短,早期缓解疼痛更明显;对照组在恢复椎体形态、维持力学稳定方面更具优势。

    • 中医药对帕金森病异动症治疗作用的系统评价

      2018, 34(17):2648.

      摘要 (7857) HTML (0) PDF 1.2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中医药缓解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Elsevier、Spring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缓解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2月23日。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文献关键信息,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数据纳入中医药缓解帕金森病异动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为仅采用多巴胺类制剂治疗帕金森病,治疗组在多巴胺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制剂。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361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能缓解帕金森病异动症症状,且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综述
    • 不同孕周梅毒干预治疗的妊娠结局meta分析

      2018, 34(17):2652.

      摘要 (8160) HTML (0) PDF 1.9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不同孕周开始干预妊娠期梅毒的妊娠结局差异进行荟萃分析,确定最佳干预时机,以更好地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收集不同孕周妊娠期梅毒的干预治疗和妊娠结局分析数据,搜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中文17篇,英文3篇,包括13365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干预与妊娠中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37[95%置信区间(CI)为0.27~0.50];妊娠中期干预与妊娠晚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14(95%CI为0.10~0.19),妊娠早期干预与妊娠晚期比较,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更低,OR值为0.34(95%CI为0.27~0.42)。结论与妊娠中、后期进行筛查及治疗的产妇比较,妊娠早期进行筛查及治疗将更有可能拥有健康婴儿。为了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更好的干预结局,产妇应早寻求产前保健。

    • MOG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8, 34(17):2657.

      摘要 (6899) HTML (0) PDF 322.65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维生素D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8, 34(17):2659.

      摘要 (8267) HTML (0) PDF 371.59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距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2018, 34(17):2662.

      摘要 (8230) HTML (0) PDF 387.27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弹性成像在肌肉骨骼系统中的应用

      2018, 34(17):2665.

      摘要 (8173) HTML (0) PDF 355.06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肝脏增生性瘤样病变诊疗研究进展

      2018, 34(17):2667.

      摘要 (7509) HTML (0) PDF 386.44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异常肌反应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18, 34(17):2670.

      摘要 (8136) HTML (0) PDF 373.10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绿茶多酚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8, 34(17):2673.

      摘要 (8003) HTML (0) PDF 535.89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网袋加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研究进展

      2018, 34(17):2677.

      摘要 (8108) HTML (0) PDF 389.63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和肽素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8, 34(17):2680.

      摘要 (8226) HTML (0) PDF 395.40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复发性宫颈癌诊治研究进展

      2018, 34(17):2683.

      摘要 (8049) HTML (0) PDF 405.6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某三级医院ICU创伤患者并发脓毒症现状调查研究

      2018, 34(17):2688.

      摘要 (6670) HTML (0) PDF 504.05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创伤并发感染及脓毒症的现状,优化创伤患者治疗,服务临床。方法收集2012—2016年西南地区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因创伤入住患者共475例,其中男347例,女128例,记录ICU在住患者的一般资料、创伤情况、感染情况、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特征指标,并分别计算5年来脓毒症发病率及病死率。采用Graphpadprism7.0、SPSS18.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5年的连续观察,ICU创伤患者中多发伤和闭合伤所占比重高,开放伤和多发伤易导致感染和脓毒症的发生,其病死率也高于闭合伤和单一伤。ICU创伤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为66.1%,病死率为10.1%;创伤合并感染患者脓毒症发生率为41.9%,病死率为15.1%。结论该院ICU创伤患者5年来创伤并发感染、脓毒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创伤患者感染发生率仍占较高比重,应引起重视。

    • 复杂眼球破裂伤Ⅰ期联合手术的远期随访研究

      2018, 34(17):2690.

      摘要 (8415) HTML (0) PDF 386.60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眼球破裂伤实行Ⅰ期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7例58眼复杂性眼球破裂伤行Ⅰ期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观察、延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术后随诊17~36个月,观察治愈率、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止点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21眼(36.21%),≥0.05者45眼(77.59%),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解剖治愈率为100.0%,功能治愈率为68.9%,无眼球萎缩。结论对复杂性眼球破裂伤进行Ⅰ期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可减免视功能及眼球的丧失。术后延续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早期有效防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效果研究

      2018, 34(17):2692.

      摘要 (7789) HTML (0) PDF 374.62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与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个体938例。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319例,对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或)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的高危个体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并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n=162)与对照组(n=157)。对比2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脑卒中发病率。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采取对应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 显微镜辅助眼眶植物性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

      2018, 34(17):2695.

      摘要 (6792) HTML (0) PDF 1.3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眼眶植物性异物取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眶植物性异物6例(6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眼眶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后定位,扩大或不扩大原有伤口,在显微镜低倍率下取出伤口肉芽组织和异物。结果6例(6眼)眼眶植物性异物一期全部取出,同时清除伤口的肉芽组织,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显微镜辅助下眼眶植物性异物取出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异物无残留等优点。

    •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水平在妊娠期妇女体内的变化趋势及临床应用

      2018, 34(17):2697.

      摘要 (7879) HTML (0) PDF 467.51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水平在妊娠期妇女体内的变化趋势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产科门诊健康产妇2373例及女性健康体检者605例,根据孕周分为早孕组(<13周),中孕组(13~28周),晚孕组(>28周),分析各组LAP血清水平。对妊娠10周以上产妇不同妊娠时间的LAP水平进行分析。另外,根据年龄分为适龄组(<30岁),中龄组(30~35岁),高龄组(>35岁),合并成新的分组:早孕适龄组、早孕中龄组、早孕高龄组、中孕适龄组、中孕中龄组、中孕高龄组、晚孕适龄组、晚孕中龄组、晚孕高龄组。将健康体检者根据年龄分为未孕适龄组(<30岁)、未孕中龄组(30~35岁)、未孕高龄组(>35岁)。对上述各组LAP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血清LAP检测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晚孕组、中孕组、早孕组、未孕组,且中孕到晚孕阶段,血清LAP检测水平明显升高。妊娠10周以上产妇LAP血清检测水平中位数在27周明显升高,在37周达到最高峰,而后下降到较高水平。9个分组间L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P水平与年龄无关,与妊娠周数相关。结论在妊娠期妇女LAP血清检测水平的动态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子宫下段多方位螺旋式缝合成形术止血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

      2018, 34(17):2700.

      摘要 (6560) HTML (0) PDF 370.0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多方位螺旋式缝合成形术止血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7年4月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采取子宫下段多方位螺旋式缝合成形术进行止血处理,对照组采取B?Lynch缝合术+子宫下段填塞纱布进行止血处理。统计2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产后24h失血量、住院时间)、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子宫动脉栓塞率、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及产后24h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率为30.77%,子宫动脉栓塞率为2.56%,均低于对照组的61.54%、2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0.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采取子宫下段多方位螺旋式缝合成形术进行止血处理,可缩短手术用时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输血及子宫栓塞和切除风险,减少恶露持续时间,有利于月经复潮,值得临床推广。

    • 自由体位接产和仰卧位接产的效果比较

      2018, 34(17):2702.

      摘要 (7653) HTML (0) PDF 393.00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自由体位接产与仰卧位接产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仰卧位接产,观察组产妇给予自由体位接产,对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接产能够明显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会阴侧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10MVX射线放疗摆位技师甲状腺感生放射性受照量的检测

      2018, 34(17):2704.

      摘要 (8049) HTML (0) PDF 486.57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实时测量放疗技师摆位过程中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研究感生放射性强度与冷却时间、照射野大小的关系,并计算年累积受照量,为摆位技师进行放疗摆位提供参考摆位时间。方法在加速器能量为10MVX射线时,变换照射野大小,利用Fluke451p?DE?SI电离室巡检仪检测照射剂量500cGy后,20min内摆位技师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出不同摆位时间段内,感生放射性累积剂量。结果相同射线能量及剂量条件下,照射野大小的改变对感生放射性强度随冷却时间降低不敏感;在10MVX射线放疗时,4~6min后机房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可降至0.25μSv/h以下,建议摆位技师在出束结束4~6min后进入机房进行摆位,以减少自身感生放射性的受照量。在上述情况下,甲状腺的年累积受照量为464.4~429.0μSv。结论当采取10MVX射线放疗时,4~6min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可降低到0.25μSv/h以下,摆位操作技师的年累积剂量明显低于可能产生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的阈值。

    • 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比较

      2018, 34(17):2707.

      摘要 (8187) HTML (0) PDF 367.21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胃肠道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前清蛋白、清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比例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使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8, 34(17):2709.

      摘要 (7935) HTML (0) PDF 406.93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10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和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50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前后肝功能和HBV?DNA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清蛋白、谷丙转氨酶、硫代巴比妥酸、前清蛋白、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能够明显改善肝癌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常规及HBV?DNA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研究

      2018, 34(17):2712.

      摘要 (8155) HTML (0) PDF 386.03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将其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11月)与观察组(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出血率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内镜下治疗,可达到快速止血、促进患者机体康复的效果,患者治疗满意度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绵阳地区孕妇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分析

      2018, 34(17):2714.

      摘要 (7737) HTML (0) PDF 390.63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孕妇羊水穿刺指征、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了解绵阳地区孕妇产前诊断情况,为优生咨询提供可靠的产前诊断及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1790例因高龄、唐氏筛查高风险或临界风险、超声异常、无创DNA高风险及要求行羊水穿刺的孕妇其产前诊断情况及穿刺后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790例孕妇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8例,结构异常6例,多态性变异136例,嵌合体2例。异常核型中21?三体综合征27例,21?三体嵌合1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性染色体异常5例,性染色体嵌合1例。在产前诊断的高危因素中,高龄孕妇约为38.1%,唐氏筛查高风险及临界风险约为56.31%,超声异常约为2.8%,要求行羊水穿刺约为2.2%,无创高风险人群约为0.59%。结论绵阳地区孕妇对羊水穿刺接受度有所提高,能对羊水穿刺有客观科学认识;唐氏筛查高风险、临界风险及高龄为羊水穿刺主要构成人群;染色体病仍以21?三体综合征为最主要构成部分,但需关注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穿刺后留院观察可降低羊水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羊水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 日间外科病房患儿术后继发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8, 34(17):2716.

      摘要 (7989) HTML (0) PDF 362.69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日间外科病房患儿术后继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该院日间外科病房接受手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8例(研究组),另随机选择同时段住院术后无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1例作为对照组。对照分析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体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季节等因素。结果患儿年龄小、体重轻、冬季手术是日间外科病房手术后患儿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疾病种类、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无关。结论患儿在日间外科病房行手术治疗时,年龄偏小、体重偏轻,以及在冬季手术术后更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应尽可能避免上述影响因素,降低术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以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管理及疗效分析

      2018, 34(17):2719.

      摘要 (7976) HTML (0) PDF 378.40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管理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66例,其中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70例(老年组),非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96例(非老年组),2组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2组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并分析疗效。结果2组患者首次碎石成功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具有手术安全可靠、风险较小、疗效较好等优点,可作为老年输尿管结石治疗的首选。

    • 宫内节育器及皮下埋植剂取出原因分析

      2018, 34(17):2721.

      摘要 (6783) HTML (0) PDF 440.18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宫内节育器(IUD)、皮下埋植剂(皮埋)的取出原因进行分析,降低IUD、皮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IUD、皮埋的续用率。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5例IUD和144例皮埋取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UD取出原因依次为:要求再生育、出血、疼痛、绝经、节育环下移、年限到期等,1例为带器妊娠。皮埋取出原因依次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月经过多、要求生育、年限到期、闭经、胳膊疼痛或麻木、绝经、全身水肿等,2例到期后因妊娠取出。在到期和再生育的52例IUD取出者中,71.15%愿意继续使用IUD避孕。在到期和再生育的49例皮埋取出者中,46.94%愿意继续使用皮埋避孕。结论加强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将“充分知情、自主选择、优质服务”三者结合起来,提高IUD和皮埋避孕续用率。

    • 胆囊疾病超声体检效果及其漏诊误诊原因研究

      2018, 34(17):2724.

      摘要 (8186) HTML (0) PDF 333.52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疾病误诊及漏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中心就诊的胆囊疾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诊断胆囊疾病,研究组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符合率,以及漏诊、误诊患者例数,并分析漏诊及误诊原因。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结果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误诊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仪应用于胆囊疾病的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提高术前术后符合率,有效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可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 急性胸痛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2018, 34(17):2726.

      摘要 (7694) HTML (0) PDF 391.13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35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急性高危型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理论依据,避免误诊、漏诊。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急诊医学部急诊的急性胸痛患者350例,所有患者均第一时间进行胸痛中心既定的胸痛诊治流程,入院10min内进行第1次心电图检查,30min内进行生化项目检查,配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及血管重建进行确诊。结果确诊结果显示,350例急性胸痛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32.00%),稳定型心绞痛65例(18.57%),急性心肌梗死54例(15.43%),呼吸系统疾病43例(12.29%),骨骼肌肉疾病18例(5.14%),消化系统疾病18例(5.14%),高危非心源性胸痛28例(8.00%),其他12例(3.43%)。高危非心源性胸痛28例中主动脉夹层21例(75.00%),急性肺栓塞7例(25.00%)。心源性胸痛包括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5稳定型心绞痛,3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除稳定型心绞痛外均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于急性高危型胸痛。结论急性胸痛是急诊医学部常见症状,急性高危型胸痛患者包括急性高危非心源性胸痛及心源性胸痛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上需对高危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识别,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

    • 不同绒毛膜性质对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2018, 34(17):2728.

      摘要 (7870) HTML (0) PDF 361.83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绒毛膜性质对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双胎妊娠孕妇137例,依照绒毛膜性质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绒毛膜)68例,研究组(双绒毛膜)69例,收集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统计2组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2组年龄、孕次、孕周、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出生体重例数、双胎输血综合征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新生儿病死率、选择性生长受限例数、Apgar评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住率及入住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性质为妊娠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围生儿预后情况较差,临床中应及早准确鉴别双胎妊娠孕妇绒毛膜性质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改善围生儿预后。

    • >护理探讨
    •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8, 34(17):2731.

      摘要 (7942) HTML (0) PDF 385.06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进行直肠癌LAR患者71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直肠癌LAR术后对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干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康复进程情况、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未达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恐惧、悲观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提高术后锻炼依从性及恢复心理状态均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实施完整的术后康复护理计划;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8, 34(17):2733.

      摘要 (8320) HTML (0) PDF 415.15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平均化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时长、住院费用、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作用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有效推进患者预后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教学探索
    • 微课在临床诊断学心脏检查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 34(17):2736.

      摘要 (7800) HTML (0) PDF 327.39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微课在心脏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7年制专业177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7)和观察组(n=90)。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LBL),观察组在LBL基础上增加微课内容,2组分别按照各组教学方式进行临床诊断学心脏检查教学,比较2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别。结果理论知识考试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可使学生对心脏诊断学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更为牢固,记忆更加深刻。在心脏体格检查教学中,LBL联合微课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混合式教学法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 34(17):2738.

      摘要 (7597) HTML (0) PDF 332.64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药用植物学》是一门融合植物学和中药学知识且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石河子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基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等多层次、多方面应用混合式教学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期为同行进行相关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医学新生情绪弹性水平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2018, 34(17):2740.

      摘要 (7587) HTML (0) PDF 290.78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情绪弹性水平医学新生在注意偏向上的特点,为开展医学新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16例湖北医学院大一新生,采用大专生情绪弹性量表,筛选出不同情绪弹性水平的大学新生,采用2(高情绪弹性组/低情绪弹性组)×2(目标词性质:积极/消极)的试验设计,以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考查。结果探测点和积极词同侧时,高情绪弹性组反应时短于低情绪弹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情绪弹性组对积极情绪词的注意偏差值大于低情绪弹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测点和消极词同侧时,高情绪弹性组反应时长于低情绪弹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情绪弹性组对消极情绪词的注意偏差值小于低情绪弹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新生情绪弹性水平与注意偏向存在一致性,高情绪弹性水平学生对积极情绪存在注意偏向,低情绪弹性水平学生对消极情绪存在注意偏向。

    • 以多站式综合技能比赛为平台促进麻醉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 34(17):2742.

      摘要 (8064) HTML (0) PDF 338.64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以多站式综合技能比赛为平台,探索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实验课教学改革。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麻醉学本科2013级大四全体学生,共173人。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于下实习点前开展多站式综合技能培训并比赛。结果理论考试共有171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0分,最低分30分,中位数得分64分,共有54人不及格,不及格率为31.58%。气管插管术共有169人参加比赛,4人缺席操作,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47分,中位数得分85.5分。硬膜外穿刺术共有169人参加比赛,4人缺席操作,最高得分为90分,最低分为34分,中位数得分75分。麻醉前访视共有169人参加比赛,4人缺席操作,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2分,中位数得分57分,不及格率为49.11%。结论该比赛可检验临床麻醉学实验教学效果,巩固并强化学生掌握多项麻醉学临床操作技术,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热情,增加开放性实验室的利用率,全面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麻醉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

    • 医学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 34(17):2745.

      摘要 (7799) HTML (0) PDF 313.25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在全面推进。目前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新技能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偏低等问题。为构建医学高校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遵义医学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创业网站为媒介,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大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创新技能,提升创业能力。现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报道,为相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 超声诊断学PBL教学法应用探索

      2018, 34(17):2747.

      摘要 (7945) HTML (0) PDF 327.6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影像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BL)强调教学理论是方向,情景模式是核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是关键。超声诊断学PBL教学法能较好地改善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对超声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及PBL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提出超声诊断学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药剂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 34(17):2749.

      摘要 (7918) HTML (0) PDF 385.04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药剂学教学中运用中英双语讲授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态势,可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符合药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双语教学是国家加快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需要。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情况下,双语教学的开展如雨后春笋,在某些学校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药剂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力争通过以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思维创新和具有良好英语交流能力的药学人才。

    • 病例、问题、实践三结合教学法在骨外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18, 34(17):2751.

      摘要 (7810) HTML (0) PDF 319.85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将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骨外科规范化学员培训中结合应用(简称三结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骨该院外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0名学员,根据教学方法分为三结合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10名。在培训结束后从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围手术期处理能力等3个方面对2组进行考核比较。结果三结合教学组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围手术期处理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规范化学员培训中采用三结合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员的培训效果。

    • 网络直播微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2018, 34(17):2753.

      摘要 (6932) HTML (0) PDF 320.51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微课程在线学习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消化内科轮转的90例实习生为研究对象,40例接受传统课堂教学(传统教学组),50例接受网络微课程在线学习(网络教学组),每例实习生均进行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授课老师的满意度等方面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网络教学组对课程的满意度及再次选择该课程的概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直播微课程的教学效果良好,甚至优于传统课堂教学,值得推广。

    • >管理科学
    • 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推动新疆医改新局面

      2018, 34(17):2755.

      摘要 (7840) HTML (0) PDF 310.34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文探讨了新疆尝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以达到增加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作者以抽样调研法调查近2年社会资本民营医院在新疆的建设情况,结果发现,民营医院的数量、规模和市场份额都比较小,建议新疆需结合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力量办医,适时推出地方性可操作层面的配套政策措施。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生殖医学临床实践培养研究

      2018, 34(17):2757.

      摘要 (7966) HTML (0) PDF 318.23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随着生殖医学学科的发展,高素质的生殖医学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在生殖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需注重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对临床实践者人文素养、有效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生殖医学临床实践者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能力。

    • 口腔器械集中供应室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 34(17):2759.

      摘要 (6369) HTML (0) PDF 356.82 K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口腔器械纳入供应室集中管理的医院已逐步增加,然而因为口腔器械的专科性和特殊性,在集中处理的初期存在物品周转不够、专科知识缺乏、预处理意识缺乏、物品交接不清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和解决方法,可保证口腔器械集中供应室处理的顺利进行,提高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延长口腔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时,也能减少医院对设备设施的投入,降低器械处理的成本。

    • 医护人员125I粒子辐射防护的研究

      2018, 34(17):2760.

      摘要 (7799) HTML (0) PDF 398.38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及治疗计划系统在医护人员125I粒子辐射防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在该院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20例恶性肿瘤患者,测量其无屏蔽下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率及屏蔽下体表的辐射剂量率,并进行比较。根据测得的辐射剂量率计算出医护人员的年辐射剂量水平。结果无屏蔽下不同距离的辐射剂量率随距离的增加明显降低。屏蔽下体表的辐射剂量率与无屏蔽不同距离下的辐射剂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操作者、术后医护人员的年辐射剂量均低于放射性工作人员年职业个人剂量限值。结论应采取距离防护与屏蔽防护,合理应用治疗计划系统,对医护人员提供较好的辐射防护。

    • 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2018, 34(17):2762.

      摘要 (7761) HTML (0) PDF 360.21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该院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和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对600例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知识水平进行测试,采用现场采样,监测七步洗手法后的细菌菌落总数,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知识和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医院感染知识成绩优于护士,而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护士优于医生。内科医护人员理论和操作都好于外科。中级职称医护人员理论和操作成绩均强于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硕士及以上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成绩最好,但手卫生依从性最差。>10年的医护人员手卫生理论、操作成绩均优于5~10年者和小于5年者。结论该院不同阶层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手卫生依从性有差别,需采取针对性宣教、考核和管理。

    • >案例分析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18, 34(17):2765.

      摘要 (7976) HTML (0) PDF 755.83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青年女性躯体形式障碍并发头痛1例的临床护理

      2018, 34(17):2767.

      摘要 (7861) HTML (0) PDF 307.45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脐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分析

      2018, 34(17):2769.

      摘要 (8201) HTML (0) PDF 308.17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重症蜂蜇伤致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死亡1例

      2018, 34(17):2770.

      摘要 (7854) HTML (0) PDF 395.40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反流性食管炎1例辨治分析

      2018, 34(17):2772.

      摘要 (7527) HTML (0) PDF 317.13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外耳道胆脂瘤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

      2018, 34(17):2773.

      摘要 (7850) HTML (0) PDF 992.38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

      2018, 34(17):2775.

      摘要 (9638) HTML (0) PDF 924.91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