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增强心脏干细胞疗法效果的方法和技术问题

      2018, 34(2):161.

      摘要 (14816) HTML (0) PDF 500.40 K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膝前正中入路与膝内外侧口联合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8, 34(2):164.

      摘要 (8559) HTML (0) PDF 1.17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膝内外侧切口联合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盲法分为膝前正中入路组(A组)和膝内外侧切口组(B组),各30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44例,Ⅵ型16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3岁。按照内固定原则均行胫骨平台内外侧双钢板进行固定治疗。根据伤后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X线片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度(MPTA)和胫骨近端后角度(PPT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等综合结果评价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5年,平均16个月,其中A组丢失3例,B组丢失4例。所有获得随访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发生。A组:手术时间为(90±20)min,出血量为(290±40)mL,VAS评分为(2.3±0.2)分,KSS评分为(86.3±5.4)分。膝关节屈曲挛缩为(3.2±1.2)°,膝关节屈曲为(118.3±3.9)°,术后(7.2±2.4)个月骨性愈合。MPTA为(91.2±1.5)°,PPTA为(4.7±1.2)°。其中1例患者皮瓣周围坏死延迟愈合,缝线拆除后4周伤口愈合。无一例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B组:手术时间为(140±18)min,出血量为(350±30)mL,VAS评分为(2.5±0.3)分,KSS评分为(87.2±3.6)分。膝关节屈曲挛缩为(3.5±1.5)°,膝关节屈曲为(112.5±5.4)°,手术后(7.5±3.2)个月骨性愈合。MPTA为(92.2±1.6)°,PPTA为(7.5±1.6)°。其中3例患者延迟愈合,其中1例切口感染,控制感染后二期手术后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膝前正中入路与膝内外侧切口联合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相当,但膝前正中入路直视下精确对骨折解剖复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和后期关节置换入路选择上表现出了绝对优势。

    • 德江县土家族地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

      2018, 34(2):169.

      摘要 (8685) HTML (0) PDF 375.33 K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9—10月选取德江县城区6~16岁的中小学生148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比较高Hcy患儿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正常Hcy患儿高血压的发病率。结果高Hcy患儿高血压发病率与正常Hcy儿童高血压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相对危险因素。

    • Survivin、COX-2和P-g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 34(2):171.

      摘要 (8649) HTML (0) PDF 1.63 M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环氧合酶-2(COX-2)和P-糖蛋白(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GTVision法)检测2014年1—12月该院6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urvivin、COX-2及P-gp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1.7%(43/60),在正常黏膜组织内为15.0%(3/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6.7%(40/60),在正常黏膜组织内为20.0%(4/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5.0%(15/60),在正常黏膜组织内为10.0%(2/2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和COX-2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相关(P<0.05),而与结直肠腺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Survivin和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18,P<0.01)。结论在结直肠癌中Survivin和COX-2蛋白呈高表达,P-gp呈低表达或无表达。Survivin和COX-2蛋白的高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且二者表达具有协同效应,协同促进大肠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8, 34(2):175.

      摘要 (8994) HTML (0) PDF 340.26 K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文拉法辛组,每组30例,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6周末,两组治疗前后组内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和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当。

    • 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在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2018, 34(2):177.

      摘要 (8701) HTML (0) PDF 500.96 K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在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颅脑CT扫描成像的可疑病变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剂量非螺旋扫描组(Ⅰ组)和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螺旋扫描组(Ⅱ组),每组115例,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均传送至GEAW4.2工作站,分别由3名CT医生进行后处理,采用4分制独立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影像质量的客观指标(噪声)及主观评分。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的平均有效剂量为(0.72±0.16)mSv,降低率达63.45%,单次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总剂量?长度乘积(DLP)的降低率分别为84.74%和63.44%。Ⅱ组与Ⅰ组的影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进行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不仅保证了影像质量,而且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的meta分析

      2018, 34(2):181.

      摘要 (8671) HTML (0) PDF 2.17 M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时间为从建库到2017年6月,纳入所有以中文/英文形式公开发表的美他多辛治疗ALD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他多辛单用组及联合用药组在ALD患者中的总有效率、谷丙转氨酶降低量、谷草转氨酶降低量、谷氨酰转肽酶降低量、胆固醇降低量、三酰甘油降低量等结局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红素降低量结局指标上,联合用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使用美他多辛联合其他阳性药物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事件发生。结论美他多辛可改善ALD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及血脂,降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近期死亡事件,在AL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功能及IL-2及其sIL-2R水平的影响

      2018, 34(2):186.

      摘要 (8403) HTML (0) PDF 360.53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功能、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股骨颈骨折根治术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疼痛指标及炎性反应程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机械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h机械痛阈值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机械痛阈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别为(22.5±2.9)、(24.6±2.3)、(27.7±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2及sIL-2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2及sIL-2R水平。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女性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meta分析

      2018, 34(2):189.

      摘要 (8734) HTML (0) PDF 738.93 K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对甲状腺功能正常不孕女性辅助生殖(ATR)结局的影响。方法以“甲状腺自身抗体”和“辅助生殖”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Ovid、Embas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收集前瞻性研究;纳入ATA阳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应用STATA12.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检索和筛选后共纳入7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在前瞻性研究中ATA阳性的女性进行ATR时临床及生化妊娠率均不受影响;而流产率[相对风险(RR)=1.943,95%CI(1.422,2.665),P<0.001]与生产率[RR=0.693,95%CI(0.505,0.950),P=0.023]均受到ATA存在的影响。同时对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进行亚组分析发现,TPO抗体阳性的女性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RR=2.318,95%CI(1.494,3.095),P<0.001];TPO抗体阳性的女性生产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RR=0.634,95%CI(0.419,0.961),P=0.032]。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TA阳性的不孕女性中,流产风险有所增加,而生产率有所降低。

    • 某医院条件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8, 34(2):194.

      摘要 (8948) HTML (0) PDF 508.14 K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普宁市人民医院2014—2016年常见条件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医院内感染防控和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6年1—12月普宁市人民医院临床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回顾性调查2014年和2015年条件致病菌感染的检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6年普宁市人民医院条件致病菌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标本类型构成比最高为痰液和尿液,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发生变化,分离菌总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菌种的分布也有所不同。结论医院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无论从菌种分布、标本类型和耐药性等方面容易出现变化,医院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院条件致病菌的监测,及时掌握感染的变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 盆底康复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8, 34(2):198.

      摘要 (8607) HTML (0) PDF 348.12 K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训练方法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1—12月该院分娩的产妇中患有产后FSD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在盆底肌收缩力、性欲、性唤醒时间、性高潮频率、阴道湿润度、性交痛、性满足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产后FSD,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2):200.

      摘要 (8105) HTML (0) PDF 408.87 K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CD)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为老年人C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门诊及住院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46例和对照老年人37例,登记受检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统计分析其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将脑白质病变者按脑白质病变部位分为皮层下组、室旁组和混合组,依据Wahlund提出的年龄相关白质改变分级方法,按照0~3分的四级标准对白质病变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比较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神经心理评估的差异。结果(1)脑白质病变组与非脑白质病变组年龄、教育程度、性别构成、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和初始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病变组16例高血压者,非脑白质病变组5例高血压者。高血压发生率脑白质病变组较非脑白质病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脑白质病变组MMSE评分较非脑白质病变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皮质下组患者MMSE评分较室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3)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评分与MMSE评分呈线性相关。结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皮层下脑白质病变者CD发生率较室旁组高,认知功能损害随着脑白质病变增多而加重。

    • 丹参注射液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2018, 34(2):204.

      摘要 (8266) HTML (0) PDF 378.64 K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丹参注射液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2015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试验组(68例)。对照组根据相关诊治指南实施标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和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发生2例下肢DVT,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发生8例下肢DVT,发生率为10.9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但在合并心血管病和(或)糖尿病的患者亚组中,试验组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均无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两组间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DVT安全有效。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研究

      2018, 34(2):207.

      摘要 (8338) HTML (0) PDF 417.82 K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近6年来雅安地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变化趋势。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全部STEMI患者资料,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第一组(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132例)、第二组(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264例)。分析两组危险因素、药物、PCI情况及90d预后的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入选396例STEMI患者,平均年龄(62.8±12.5)岁,男316例(79.8%)。两组糖尿病患者比例分别为22.7%和32.6%,有显著升高趋势(P=0.047);入院时高敏肌钙蛋白T分别为(1593±2489)pg/mL和(517±773)pg/mL,有显著下降趋势(P=0.005);症状?入门时间分别为346.5(30,825)min和207.5(17,648)min,有明显降低趋势(P=0.022);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分别为92(50,190)min和55(20,124)min,有显著降低趋势(P=0.000);血栓抽吸比例分别为6.1%和15.2%,PCI成功率分别为87.9%和97.3%,均有显著升高趋势(P=0.009、0.000);术后TIMI血流Ⅲ级比例分别为89.4%和96.2%,有明显升高趋势(P=0.012)。两组患者首诊医院阿司匹林300mg嚼服率分别为74.2%和97.7%,硫酸氢氯吡格雷300mg口服率分别为56.8%和95.3%,肝素使用率分别50.0%和88.6%,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率分别为9.8%和31.1%,均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9(4,15)d和5(4,14)d,有显著缩短趋势(P<0.01)。在90d预后方面,与第一组比较,校正相关基线因素后,第二组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相对风险(RR)0.568,95%置信区间(CI)0.369~0.825,P=0.001]。结论近6年来雅安地区STEMI患者近期预后显著改善,主要获益于直接PCI。

    • 快速康复外科对胃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2018, 34(2):211.

      摘要 (8507) HTML (0) PDF 402.39 K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76例,其中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抽取术前、术后第3天及第7天外周静脉血,分析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亚群(CD4+、CD8+)以及营养状况指标[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转铁清蛋白(TRF)]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前相比,术后第3天两组免疫球蛋白均降低,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3)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CD4+、CD8+、CD4+/CD8+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CD4+、CD8+、CD4+/CD8+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仍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ALB、PAB、TRF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术后第3、7天血清ALB、PAB、TR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相较传统方法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在预防肿瘤远期转移复发中具有积极作用。

    •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8, 34(2):215.

      摘要 (8200) HTML (0) PDF 371.50 K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以舒芬太尼为主的自控镇痛法,观察组则采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作为产后自控镇痛维持药物。分别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产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d、产后3d的VAS评分分别为(6.1±0.4)、(2.0±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9±0.6)、(2.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d、产后2d及产后3d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3.4±7.1)、(30.1±5.3)、(18.2±2.5)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8.4)、(40.2±7.7)、(25.7±4.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清止痛因子IL?17有关。

    • >综述
    • 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

      2018, 34(2):218.

      摘要 (8643) HTML (0) PDF 315.79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植物状态和最低意识状态的诊疗进展

      2018, 34(2):221.

      摘要 (6830) HTML (0) PDF 373.47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

      2018, 34(2):224.

      摘要 (8392) HTML (0) PDF 356.17 K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8, 34(2):227.

      摘要 (8353) HTML (0) PDF 327.50 K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运动锻炼在乳腺癌疾病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2018, 34(2):230.

      摘要 (7737) HTML (0) PDF 322.28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睡姿干预对早产儿头颅畸形发生率的影响

      2018, 34(2):234.

      摘要 (8076) HTML (0) PDF 355.25 K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睡姿干预对早产儿头颅畸形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儿保门诊及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218例,将其分为睡姿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03例)。睡姿干预组在婴儿住院及出院后给予睡姿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婴儿6月龄时头颅畸形的发生率。结果睡姿干预组正常婴儿显著多于对照组,睡姿干预组轻度、中度、重度头颅畸形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姿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头颅畸形的发生率。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关系探究

      2018, 34(2):236.

      摘要 (7913) HTML (0) PDF 354.59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致病关系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64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8例(冠心病组)和健康者(对照组)进行Hcy含量的检测;对Hcy血症患者进行临床服药治疗,并进一步检测其Hcy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的Hcy血浆含量升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升高较糖尿病患者更为明显,Hcy为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cy血症患者在治疗后,Hcy含量明显降低,血糖含量降低,冠心病临床症状减轻。结论降低血浆Hcy的含量可以减少高血糖的产生,继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

    •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的临床效果

      2018, 34(2):238.

      摘要 (8071) HTML (0) PDF 317.28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门诊治疗湿疹的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湿治疗,观察组给予保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瘙痒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2018, 34(2):240.

      摘要 (8035) HTML (0) PDF 383.71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布地奈德及吸入用可必特雾化吸入,对照组则仅予以可必特雾化吸入,疗程7d。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等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及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等症状均改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动脉血气pH、PaCO2、PaO2水平变化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23.33%(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安全有效。

    • 地中海贫血患儿输血与Rh血型的选择

      2018, 34(2):242.

      摘要 (8112) HTML (0) PDF 334.27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Rh血型的检测,为长期依赖输血的地中海贫血(地贫)患儿找到安全的血液输注。方法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常规备血和输血患者的抗凝血标本,鉴定其Rh血型5个抗原,统计除RhD阴性标本以外各种血型所占比例;统计1年内地贫患儿输血人数和次数。结果Rh血型5个抗原表型所占比例为CCDee(50.27%)、CcDEe(34.20%)、CcDee(7.56%)、ccDEE(5.29%)、ccDEe(2.26%)、ccDee(0.28%)、CCDEe(0.15%);34例地贫患儿1年中反复输血次数最多者达17次,最少2次。结论地贫患儿必须长期依赖输血治疗,反复多次输入Rh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后期配血和治疗困难,输血前应重视Rh血型抗原的检测,选择Rh血型抗原相同的血液成分输注。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2018, 34(2):245.

      摘要 (7972) HTML (0) PDF 368.93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和统计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常州市中医医院180例经钻孔闭式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性别、年龄、创伤史、凝血功能、病程、血肿性质、麻醉方式和颅内积气情况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结果钻孔闭式引流术后CSDH复发人数为22例,复发率为12.22%。在随访中,对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率的11项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后发现,当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非低密度血肿、血肿位于双侧和中线移位大于5mm时,会导致术后的复发率增高(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受过创伤、病程长短、麻醉方式和颅内积气情况则对术后的复发率并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CSDH患者的病史应当做到充分了解,同时更加规范诊疗方式,采用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 间苯三酚与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治疗急性胃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 34(2):247.

      摘要 (8456) HTML (0) PDF 318.34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与氢溴酸高乌甲素联合治疗急性胃痉挛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胃痉挛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三组,Ⅰ组19例,单予间苯三酚治疗,40mg/次,肌内注射;Ⅱ组20例,单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每次4mg,肌内注射;Ⅲ组23例,联合给予间苯三酚和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剂量同Ⅰ、Ⅱ组;三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89%、65.00%、82.60%。Ⅲ组有效率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氢溴酸高乌甲素均是治疗急性胃痉挛有效药物,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 联合检测hs?鄄CRP、PCT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2018, 34(2):249.

      摘要 (6478) HTML (0) PDF 313.90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50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2种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PCT联合检测是鉴别儿童呼吸道感染类别良好的指标,可为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职业苯中毒肾损害的超声诊断价值

      2018, 34(2):251.

      摘要 (8020) HTML (0) PDF 326.97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职业苯中毒肾损害的超声诊断价值,以更好地改善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生活质量。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部2015年6—12月确诊治疗的50例职业苯中毒肾损害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择同期进行检查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总结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职业苯中毒肾损害和影像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组职业苯中毒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断、B超检查相符,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肾脏体积、皮质厚度均正常,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肾脏体积缩小且皮质变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苯中毒肾损害患者行B超检查,无创伤性,易被接受,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多种检查方式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 34(2):253.

      摘要 (8004) HTML (0) PDF 384.95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DR与超声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诊治的302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MSCT组(133例)、超声组(98例)及DR检查组(91例),分别行MSCT、超声及DR检查(其中25例行三者联合检查),对三组病例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探讨MSCT、DR及超声在小儿急腹症的应用价值。结果MSCT组患儿共检出病变99例,漏诊14例,误诊1例,病变检出率为87.6%(99/113),诊断符合率为86.7%(98/113)。超声组患儿共检出病变80例,漏诊18例,误诊1例,病变检出率为81.6%(80/98),诊断符合率为80.6%(79/98)。DR组患儿共检出病变48例,漏诊43例,病变检出率为52.7%(48/91),诊断符合率为52.7%(48/91),DR组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与MSCT及超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中,MSCT与超声诊断价值明显高于DR,因此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主要依靠MSCT和超声检查。(2)在怀疑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选择MSCT检查,能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

    •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 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2018, 34(2):255.

      摘要 (7837) HTML (0) PDF 1.0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PB)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重症PB效果。方法回顾性性分析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8例重症PB患儿临床资料,总结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纤支镜局部用药对重症PB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后。结果重症PB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及持续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肺不张或实变、胸腔积液为其肺部影像学主要改变;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及流感病毒;塑型病理分型均为炎症型(Ⅰ型);塑型物质绝大部分可经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及局部用药联合纤支镜灌洗治疗清除,术后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均明显好转。结论儿童重症PB病情重,常需辅助通气支持,尽早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及局部用药联合纤支镜治疗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 28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临床分析

      2018, 34(2):258.

      摘要 (7778) HTML (0) PDF 380.12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MRI特点,以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16年1—8月在上海市华山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28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脊髓炎的体征、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检测以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例患者中起病年龄16~67岁,平均发病年龄34.28岁;病程最长者达15年;发作次数最多者达7次。视神经脊髓炎15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3例;累及视神经者19例(累及双眼者12例,单眼者7例);累及脊髓者21例。本研究中AQP4抗体阳性者占91.30%(21/23),抗核抗体阳性者占50.00%(11/22),血清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抗体)和(或)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抗体)阳性者占50.00%(11/22)。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下降者占40.91%(9/22),合并有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者占27.27%(6/22)。。视神经脊髓炎脊髓MRI影像以累及颈胸髓多见,病灶常超过3个椎体节段。本研究中累及颈髓者15例,累及胸髓有11例;病灶大于或等于3个椎体节段14例。神经脊髓炎患者可出现脑部病灶,头颅MRI检查异常者占44.00%(11/25)。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对高度怀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患者应行血清自身抗体,以及头部和脊髓MRI检查,为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附加伤椎置钉治疗 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

      2018, 34(2):260.

      摘要 (8045) HTML (0) PDF 1.6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微创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胸椎爆裂骨折患者63例,其中经皮微创附加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微创组)37例,开放手术附加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开放组)26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及伤椎椎管侵占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手术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伤椎椎管侵占率等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螺钉松动、断钉及断棒。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微创附加伤椎置钉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效果分析

      2018, 34(2):263.

      摘要 (7862) HTML (0) PDF 347.66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将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急诊抢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西地兰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将心室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所需的时间及房颤转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用药后24h的心室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33%(4/48)]较对照组[16.67%(6/36)]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急诊抢救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室率,缩短患者房颤转复的时间,促进心功能的改善,且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2018, 34(2):266.

      摘要 (7966) HTML (0) PDF 313.05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近远期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9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及近远期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73.91%(34/46)]与对照组[75.00%(33/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1.30%(42/46)、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远期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数显著优于近期评估指数,且研究组与对照组远期各项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5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15.9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通过噻托溴铵进行吸入治疗,可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血氧饱和度,远期治疗中更安全,临床可拓展运用。

    • >护理探讨
    • 优质护理干预改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及护理质量的分析

      2018, 34(2):268.

      摘要 (7578) HTML (0) PDF 359.98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对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MLHFQ)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和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结果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6min步行距离及MLHFQ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及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LVEF、6min步行距离及MLHFQ均较干预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再入院人数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干预组疾病知识掌握较好、依从性高及护理满意度良好的人数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较高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经内镜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8, 34(2):270.

      摘要 (6510) HTML (0) PDF 379.57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禁食是经内镜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常规的护理措施,然而患者在禁食期间常发生主观饥饿感或低血糖事件,不仅让患者因不适感增加而导致治疗配合度降低,而且还增加了医疗风险、延长住院时间,最终致使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增加。针对患者内镜下治疗期间低血糖进行防范管理,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控制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保证医疗安全。

    •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 及情感障碍影响研究

      2018, 34(2):272.

      摘要 (8287) HTML (0) PDF 372.59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能力、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PD患者总计6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方法,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D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能力、负面情绪的缓解及生活质量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整形美容患者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8, 34(2):274.

      摘要 (8379) HTML (0) PDF 353.48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整形美容患者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疗效差异。结果麻醉前研究组血压[(123.16±8.66)mmHg(1mmHg=0.133kPa)]、心率[(89.65±6.42)次/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5.17±4.65)mmHg、(103.76±6.36)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表评分[(36.92±10.04)分]、抑郁量表评分[(42.16±9.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78±10.07)分、(47.51±8.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整形美容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更加有利于患者康复。

    • 术前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患者术后影响

      2018, 34(2):277.

      摘要 (7889) HTML (0) PDF 323.20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该院首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1d进行访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麻醉心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麻醉苏醒和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内镜室时试验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镜检结束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还能避免患者出现过度应激反应,提高麻醉质量和术后麻醉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 宫颈癌患者家属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2018, 34(2):279.

      摘要 (7680) HTML (0) PDF 359.81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家属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的家属4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家属的心理状态,对照组不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为9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家属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规范化培训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2018, 34(2):281.

      摘要 (6564) HTML (0) PDF 368.21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参加规范化培训(规培)的护士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合理化建议。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该科参加规培的54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现场观察法对手卫生的认知及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规培护士对手卫生认知中的洗手指征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97.98%;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实际手卫生依从率仅为43.24%。结论规培护士对手卫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认知阶段,依从性差,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更新培训方式,加强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发挥带教教师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改善手卫生设施状况及合理安排人员配置,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 34(2):283.

      摘要 (6338) HTML (0) PDF 319.54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方法对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门诊就医的3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指标75.41%,用药自我管理最高,达91.2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以及文化程度等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饮食、血糖监测、血糖的预防等有一定的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一般,医疗机构应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尽可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教学探索
    • 关于非直属附属医院学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探讨

      2018, 34(2):286.

      摘要 (8115) HTML (0) PDF 379.90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临床技能培训是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切实提高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充分利用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从师资力量、培训平台、培训课程以及考核体系论述了非直属附属医院学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可行性,以期为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提供理论借鉴。

    • 心脏康复理念融入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2018, 34(2):288.

      摘要 (7779) HTML (0) PDF 378.42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早期融入心脏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7学年在该院合作指导的某康复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轮转批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名。对照组护生在临床带教中采用传统模式实施护理教学,研究组则在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中融入心脏康复理念,对比两组护生出科前的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护生的自我效能评价以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测评。结果研究组出科前的心血管专科护理理论考核成绩为(47.58±1.80)分,自我效能评价得分(37.68±1.29)分,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测评为9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教学中早期融入心脏康复理念可以使护生对心血管疾病与康复理论相关知识掌握更加全面,进而提高护生对患者的观察与宣教能力,改善患者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 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究

      2018, 34(2):291.

      摘要 (7625) HTML (0) PDF 362.07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2个班共100人作为试验组,另外2个平行班的本科生100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实施教学后采用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成绩测试显示,试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数段内学生人数比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中在70~100分数段内学生人数比例比对照组高,而该组中在70分以下分数段内学生人数比例比对照组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81.8%的学生对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方法认可,80.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5.9%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74.7%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促进了师生之间沟通,89.9%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表现满意。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P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肝胆外科实习中的应用

      2018, 34(2):294.

      摘要 (7598) HTML (0) PDF 354.65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留学生在肝胆外科实习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的应用效果,为留学生的外科实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肝胆外科临床实习的留学生72名,分为两组,试验组34名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3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LBL),期末通过理论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PBL教学在留学生外科实习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留学生出科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留学生总体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留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留学生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留学生的理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获得留学生的好评及认可,值得在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提高皮肤激光美容教学效果方法探讨

      2018, 34(2):296.

      摘要 (6801) HTML (0) PDF 405.43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皮肤激光美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该文介绍了皮肤激光美容专业特点和教学特点,总结教学中所采取的多种方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实践,提高激光美容专业教学质量,探索一条适合国内发展的激光美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 LBL和PBL教学法在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8, 34(2):299.

      摘要 (7695) HTML (0) PDF 366.67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医院护士实习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将该科室中72名实习护士平均分为两组,各36名,其中一组实施PBL教学(试验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基于授课的教学法(LBL)教学(对照组),最后对两组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整理考试成绩,并增加带教教师个人对实习护士能力的评价。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0.1±4.1)、(85.0±4.3)分,对照组成绩为(74.7±3.7)、(76.4±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教师评价中试验组的沟通能力、工作主动性、询问教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士的满意度由77.8%(对照组)增高至97.2%(试验组)。结论PBL教学能提升实习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护士实习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推广价值。

    • 基于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在 循环系统模块的研究与实践

      2018, 34(2):301.

      摘要 (8146) HTML (0) PDF 411.40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以“器官?系统”为导向构建全新基础医学课程体系。该文主要讨论循环系统模块中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6门课程内容的整合,师资团队的培养、讲义编写、综合性形态学、机能学实验项目的开发、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初步临床思维、科研创新思维,为综合能力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寻求教学改革方向。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胸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8, 34(2):304.

      摘要 (7685) HTML (0) PDF 315.82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胸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在该院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11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人。试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见习开始前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及临床技能考核,见习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及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见习后理论知识考试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见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见习后理论知识考试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能否增强学习兴趣、能否提高自学能力、是否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建立、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及是否有利于增强医患沟通的技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胸外科见习教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管理科学
    • 三级质控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2018, 34(2):306.

      摘要 (7813) HTML (0) PDF 360.69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院药事管理三级质控资料,针对性治理医院药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实现药事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药事管理三级质控资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形成三级质控问题台账。结果三级质控药事管理问题共计540条,其中超说明书不合理用药216条,占问题总数的40.00%,其次为选药品种不适宜122条(22.59%),病区备用药问题93条(17.22%)。结论三级质控对药事管理质量改进效果显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医嘱书写不规范、超说明书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出现频次呈下降趋势,而重复用药、病区备用药管理等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 标准作业程序在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2018, 34(2):308.

      摘要 (7755) HTML (0) PDF 351.40 K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7月该院住院的152例跌倒高风险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跌倒评估、报告、处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跌倒安全管理标准作业程序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例数、患者的满意度、对跌倒的认知状况及跌倒自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跌倒安全管理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安全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及对跌倒的认知状况及跌倒自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管理标准作业程序的应用规范了跌倒的管理流程,强化了跌倒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降低了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

    • 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018, 34(2):311.

      摘要 (7717) HTML (0) PDF 568.33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在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机制、制度和流程等一系列规范管理方法,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报告及时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方法实施后上报例数及及时上报率较实施前显著提升;病区管理质量和特、一级护理质量评分[(94.33±2.41)、(96.83±1.07)分]均高于实施前[(88.83±2.54)、(93.17±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2.40,P<0.05),患者满意度(97.05%)明显高于实施前(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095,P<0.05)。结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可以保障患者安全,同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 PDCA循环在药房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8, 34(2):314.

      摘要 (6393) HTML (0) PDF 430.71 K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降低药房麻醉药品管理差错率,提升麻醉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该院麻醉药品的管理进行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麻醉药品差错率。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麻醉药品的管理得到了加强,差错率从3.72%降到了1.10%。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降低药房麻醉药品差错率有显著效果。

    • >案例分析
    • 溶血性贫血患儿ABCG5基因突变致谷固醇血症1例报道

      2018, 34(2):317.

      摘要 (8043) HTML (0) PDF 878.80 K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2018, 34(2):319.

      摘要 (7341) HTML (0) PDF 333.55 K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