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杨 琨,李 骏,丰奇昊,沈梦杰,陈谦谦,罗雅馨,刘 琪,温秀杰
2018, 34(20):310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相关时钟节律基因clock、per1、per2、Bmal1在24 h内的表达情况。 方法 取SD大鼠孕18.5 d胎鼠牙胚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牙胚来源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s)。流式细胞仪进行EMSCs表面分子鉴定CD14、CD29、CD44、 CD45、CD90、CD105、CD146、CD166和p75NTR,流式细胞仪分选出p75NTR阳性的EMSCs。取分选后的第3代进行实验,血清休克试验进行细胞时钟节律性的诱发,在诱发后的0、4、8、12、16、20、24 h进行细胞收集,提取RNA;RealTime?PCR检测p75NTR、NGF、clock、per1、per2、Bmal1在24 h内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 结果 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牙胚来源的E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阳性表达 CD14 (93.58%)、CD29 (95.16%)、 CD44 (98.66%)、CD90 (92.72%)、CD105 (28.50%)、CD146 (95.21%)、CD166 (97.23%)和p75NTR(90.18%),阴性表达CD45(0.43%);流式细胞仪成功分选p75NTR阳性EMSCs,细胞形态呈更为均一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RealTime?PCR检测p75NTR、NGF、clock、per1、per2、Bmal1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呈现出一定的时钟节律性。 结论 p75NTR与NGF及相关时钟基因在牙胚来源的EMSCs中呈节律性表达,p75NTR有可能成为时间生物学在牙齿领域研究进展中的关键性生物节律调控基因。
2018, 34(20):310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硝普钠雾化吸入联合米力农泵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PPHN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除一般的综合治疗外,给予米力农静脉泵入治疗3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雾化吸入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疗效并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各项指标(总有效率、心率、呼吸、血压、SaO2、PASP、MPAP、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硝普钠雾化吸入联合米力农泵入治疗PPHN疗效肯定,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2018, 34(20):3112.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二巯丙磺钠(DMPS)驱铜致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继发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 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1例H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按照粒细胞缺乏症的程度将HLD患者分为A组(重度粒细胞缺乏,n=7)、B组(轻、中度粒细胞缺乏,n=24),对2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G?CSF持续治疗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多于B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CSF持续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CSF可有效缩短DMPS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2018, 34(20):3114.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注射疗法对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Western Ontario大学和McMaster大学关节炎量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屈伸肌力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该科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穴位注射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40例。中药穴位注射组采用膝关节穴位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玻璃酸钠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每组均每周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同时使用BIODEX System 4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等速向心/向心模式下的患膝关节屈、伸肌力矩峰值。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及膝关节屈、伸肌力矩峰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WOMAC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中药穴位注射组治疗后WOMAC评分较玻璃酸钠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伸肌力矩峰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角速度下,中药穴位注射组治疗后伸肌力矩峰值较玻璃酸钠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速角速度(60°/s)下,2组治疗后膝关节屈肌力矩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速角速度(180°/s)下, 2组治疗后膝关节屈肌力矩峰值较治疗前轻微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伸肌肌力,是一种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2018, 34(20):3119.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存活素(Survivin)在肾细胞癌(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其表达与RCC生物学行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为RCC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在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RCC患者中随机挑选出63例,将其手术切除的RCC标本作为研究组,另取其相应的远离肿瘤组织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情况,并将该实验结果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63例研究组RCC组织中,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51例(80.95%),对照组正常组织中未发现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2组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在28例Ⅰ、Ⅱ期RCC中阳性表达16例(57.14%),在35例Ⅲ、Ⅳ期RCC中阳性表达30例(85.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 mRNA在低、中分化RCC中阳性表达率[85.71%(18/21)、83.33%(10/12)]均明显高于高分化RCC[60.00%(1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RCC中阳性表达率[85.71%(30/3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RCC[53.57%(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urvivin mRNA在RCC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而在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能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相关。Survivin有望成为判断RCC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将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2018, 34(20):312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无创心功能监测(USCOM)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者补液的指导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该院收治的74例ICU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SCOM组 34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组(CVP组)40例。观察2组患者入 ICU后不同时间段的补液量、乳酸清除率、血浆渗透压及血糖达标时间、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发生率、入住ICU时间及 28 d死亡率。 结果 2组患者入住ICU后3、6、12 h补液量,6、12、24 h乳酸清除率,血浆渗透压及血糖达标时间,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VP组比较,USCOM组在入住ICU (24、48 h)后补液量更少、肺水肿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均较低、入住ICU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USCOM指导ICU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者补液可减少补液量,降低肺水肿或胸腔积液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提高补液安全性。
2018, 34(20):3125.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肥胖伴哮喘儿童血清脂联素变化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5 年6 月至 2016年6月就诊于该院儿科的62例肥胖伴哮喘患儿并进行规范化治疗半年,分别在规范化治疗前后收集肺功能、ACT评分并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3项指标相关性。 结果 血清脂联素水平、肺功能所有指标和ACT评分在规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的血清表达与肺功能呈负相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相关系数(r)=-0.552,P<0.05];用力肺活量(FVC):r=-0.289,P<0.05;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r=-0.527,P<0.0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F50%):r=-0.428,P<0.05];脂联素的血清表达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639,P<0.05);肺功能与ACT评分呈正相关(FEV1:r=0.653,P<0.05;FVC:r=0.318,P<0.05;PEF25%:r=0.491,P<0.05;PEF50%:r=0.275,P<0.05)。 结论 肥胖伴哮喘患儿控制情况及肺功能与血清脂联素具有相关性。
2018, 34(20):312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羊膜移植(AMT)预防宫腔粘连(IUA)术后再粘连中,羊膜放置方式对患者术后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 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上皮层组(25例)和基质层组(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宫腔粘连电切术(TCRA),术中同时行羊膜移植术,上皮层组行羊膜移植时将羊膜上皮面贴附于宫腔内,基质层组将羊膜基底层贴附于宫腔内。术后1、3个月于门诊随访妇科超声及宫腔镜检查,记录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及妊娠情况。 结果 (1)2组患者术后月经均得到改善,上皮层组术后AFS评分均较基质层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粘连术后行羊膜移植,将羊膜上皮面贴附向宫腔较将基底层贴附向宫腔能够更好地改善术后AFS评分,但对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影响。
2018, 34(20):313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血浆神经肽Y(NPY)及神经降压素(NT)水平关系。 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原发性高血压1级(高血压1组,22例)、原发性高血压2级(高血压2组,2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血压3组,18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血浆NPY及NT水平。 结果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2、3组)的24小时收缩压变异(24hSBPV)、昼间收缩压变异(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NSBPV)、24 小时舒张压变异(24hDBPV)、昼间舒张压变异(DDBPV)、夜间舒张压变异(NDBPV)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以上指标显著高于高血压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2、3组)的血浆NP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均显著高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显著高于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2、3组)的血浆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血压3组均显著低于高血压1、2组,高血压2组显著低于高血压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SBPV、DSBPV、NSBPV、24hDBPV、DDBPV、NDBPV均与NPY呈正相关(P<0.05),与NT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血压变异性升高与NPY存呈正相关,与NT呈负相关,NPY及NT可能参与了血压变异发病机制。
2018, 34(20):3135.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国内临床床单位改进和创新的消毒方法,为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内容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消毒方法、发表年份、研究设计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对国内临床床单位消毒方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43篇文献。对床单位消毒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少,研究以效果评价和方法改进为主;在归纳的5种消毒方法中,臭氧机消毒(39频次)和紫外线照射消毒(13频次)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各方法消毒效果不尽相同,优缺点各异。 结论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同时应强化相关理论研究和方法器械的创新,以获得适合临床应用、更高效、更快速、更具有经济学价值的床单位消毒方法。
李争艳,王晓阳,张晓雪,马 爽,李炎生,白景云,肖 静,赵占正
2018, 34(20):3139.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AKI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9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是否发生AKI及AKI分级标准分为未发生AKI(NAKI)组、AKI 1级组、AKI 2级组、AKI 3级组共4组,对比分析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 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AKI的发生率为63.3%。AKI 1~3级各组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机械通气占比均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AKI分级增加各指标水平均逐渐增加,AKI 3级组以上各指标显著高于AKI 2级组和AKI 1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 3级组和AKI 2级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KI 1级组和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 1~3级各组6 h补液量均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T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风险比值分别为1.576、1.863、1.176。 结论 AKI是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炎症指标和6 h补液量等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APATHEⅡ评分、器官衰竭个数、应用机械通气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及时干预,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2018, 34(20):3143.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足月妊娠产妇凝血功能状态的应用效果,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等产科并发症。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30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妊娠组,另选取同期30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作为非妊娠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TEG检测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常规凝血指标检测,并对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凝血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妊娠组PT、APTT、TT水平较非妊娠组明显缩短,FIB、D?D水平较非妊娠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R、K值较非妊娠组明显缩短,Angle角及MA、CI值较非妊娠组明显增大,EPL、LY30值较非妊娠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检测指标中,R值分别与PT、APTT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81、0.530,P=0.02、0.03];K值与APTT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2),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641,P=0.02);Angle角与FIB、D?D水平呈正相关(r=0.723、0.542,P=0.01、0.03);MA值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634,P=0.01)。产后72 h,妊娠组TEG检测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 足月妊娠产妇出现高凝状态,TEG检测指标与常规凝血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TEG检测,有利于监测产妇凝血功能及纤溶状态,对预测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2018, 34(20):314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移动医疗患者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性自我注射胰岛素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2016年1—12月该院住院或门诊接受胰岛素自我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采用移动医疗管理模式,随访12周后比较患者在实施管理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自设的胰岛素注射知识问卷及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实施移动医疗患者管理模式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体重指数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注射胰岛素操作各项评分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10%(97/102)。 结论 移动医疗患者管理模式在自我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8, 34(20):3149.
摘要:【摘 要】 目的 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行MPCNL的582例肾结石患者(微通道组)及572例行PCNL患者(标准通道组)的临床资料。术前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肾、既往手术史、体重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术前肾结石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并按照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记录和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血红蛋白(Hb)变化、术后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微通道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标准通道组,且一期清石率、术前术后Hb变化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标准通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通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标准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odified Clavien并发症分级系统,微通道组Ⅰ级、Ⅲa 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标准通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PCNL在减少术中出血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PCNL更具有优势,但MPCNL一期清石率不及PCNL、MPCNL不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2018, 34(20):3152.
摘要:【摘 要】 目的 检验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效度。 方法 选取2016年2—12月于该科门诊肺功能室行肺功能检查40岁以上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小于70%为选择“金标准”,共选取81例COPD患者(COPD组)与70例非COPD患者(非COPD组)。2组研究对象均填写2005年世界家庭医生组织推荐的筛查问卷(以下简称标准COPD筛查问卷)及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并将二者进行对比。 结果 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与标准COPD筛查问卷均随着COPD全球倡议分级增加而增加;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ROC曲线下面积(0.930)与标准COPD筛查问卷(0.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4分为最佳截断点,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6%,88.6%,标准COPD筛查问卷选取16分为最佳截断点,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2%、84.3%,前者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较后者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适合在我国社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8, 34(20):3156.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U)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7年6月3日至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89例CU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9例)和假针刺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基础治疗。针刺组患者选取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行针刺治疗,得气留针,施行手法刺激;假针刺组患者取穴同针刺组,但不施行手法刺激。2组均每天治疗1 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4周后,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治疗4周后随访,针刺组疗效明显好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选取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针刺治疗CU可有效控制其发作,减少复发,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2018, 34(20):3158.
摘要:【摘 要】 目的 了解该院尿路感染(UTI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UTIs的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UTIs患者尿培养标本510份,常规方法培养并分离细菌,采用VITEK Compan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测试最小抑菌浓度,以κ?B纸片扩散法作补充,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及结果判断。 结果 UTIs肺炎克雷伯菌中,肾脏内科分离率最高,占18.4%(94/510);耐药率以头孢菌素最高,均大于39.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小于39.0%,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小于22.0%;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且耐药形势严峻,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做好护理及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18, 34(20):316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并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针对该病的最佳治疗方式。 方法 2007年9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共搜集48例NVM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按治疗方式分为介入组(9例)、外科组(11例)和药物组(28例)。分析3组临床表现、孕期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比较3组治疗临床疗效。 结果 48例患儿中43例肺炎,38例心功能不全,16例心律失常,均无血栓形成,合并的心脏疾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三尖瓣病变、二尖瓣病变、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介入组随访6例患儿无NVM,2例好转;外科组随访患儿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存活患儿有5例无NVM转;药物组随访患儿中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存活患儿中有2例无NVM,9例NVM无明显好转。介入组、外科组患儿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NVM好转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药物组患儿比较,介入组和外科组患儿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NVM明显好转。
2018, 34(20):3167.
摘要:
2018, 34(20):3180.
摘要:
2018, 34(20):318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美痤方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给予光疗法联合外用维A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美痤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美痤方联合光疗法、外用维A酸及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
2018, 34(20):3186.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疗效。 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ACI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红花组(红花注射液+常规治疗)和丹参组(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各4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在红花组和丹参组患者入院治疗前1 d及入院治疗14 d后抽取所有受试人员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FGF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比较红花组和丹参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变化。 结果 3组受试者入院时血清BF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组和丹参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组和丹参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CI患者治疗前血清BFGF水平与健康人群无明显变化,红花注射液较丹参注射液更能有效促进ACI患者血清BFGF表达。红花注射液为今后AC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018, 34(20):318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对于全身麻醉下开颅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7月在该院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患者采用1%利多卡因混合0.5%罗哌卡因,C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所有患者于气管插管后予以注射各组药物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头皮神经阻滞。观察术前(T1)、上头钉(T2)、切皮(T3)、锯颅骨(T4)时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术中增加降压药物及镇痛药物发生情况。 结果 在T2~4时,L组患者SBP、DBP与HR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2~4各时间点SBP、DBP与HR均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中增加降压药物及镇痛药物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多卡因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患者开颅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反应,减少降压、镇痛药物的使用,保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可在临床推广。
2018, 34(20):319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纳布啡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平均分为:N组(n=30)和B组(n=30),N组采用右美托咪定5.0 μg/kg+盐酸纳布啡1.2 mg/kg(剂量不超过160 mg)+托烷司琼(欣贝)10 mg;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5.0 μg/kg +布托啡诺0.15 mg/kg(剂量不超过10 mg)+欣贝10 mg;2组均用0.9% 氯化钠稀释到100 mL,背景速度为2 .0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PCIA量为每次1.5 mL,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为48 h。观察并记录镇痛泵启动前(T0)及镇痛泵启动后1 h(T1)、6 h(T2)、24 h(T3)、48 h(T4)患者的镇痛评分[静态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态痛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同时记录48 h内镇痛泵的运行情况、不良反应及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食情况等。 结果 2组患者VAS、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动态痛VAS评分各时间点较前一时间点明显降低,静态痛VAS评分T2~4时点较前一时点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各时点较前一时点差异明显,T1时点明显低于T0时点,T1之后各时点明显高于前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呼吸抑制、PCIA按压次数、镇痛不满意例数、24 h内拔出尿管例数、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早期进食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行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纳布啡PCIA,其镇痛、镇静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利于术后康复,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2018, 34(20):3193.
摘要:【摘 要】 目的 总结急诊抢救室对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处理措施,旨在提升抢救成功率。 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主诉急性腹痛入该院急诊抢救室接受诊疗的260例非创伤急性腹痛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症状、病史、辅助检查及诊断、处理措施、治疗等,总结急诊抢救室抢救处理措施。 结果 260例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联合其他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内科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等)66例(25.4%),外科疾病(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141例(54.2%),妇科疾病(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囊肿)53例(20.4%)。所有患者抢救处理联合确诊后对症治疗救治成功率达100.0%,未见死亡病例。 结论 非创伤性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急腹症,病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急诊抢救室工作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注意询问病史、听主诉症状,监测体征,积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未确诊前进行初步急救处理稳定病情,紧急情况者应尽快确诊积极行手术准备,提升抢救成功率。
2018, 34(20):319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氧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进行亚低温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7 d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脉搏波速(Wv)、血氧含量(CjvO2)、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脑部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脑部平均血流量(Qmean)、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血氧含量(CaO2)等指标。评定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脑氧代谢、颅内压、脑血流等各项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治疗3、7 d,观察组CjvO2、SjvO2、CER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aO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7 d,2组的颅内压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2组患者脑血流中的Qmean、Vmean 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2组患者的Wv、ESR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氧代谢、脑血流等各项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致死率,预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8, 34(20):319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析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彩超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病灶形态、边界、包膜、钙化、声晕和血流等超声特征。 结果 89例患者中,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3.44 %(57/61),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79.31%(23/29);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形态、钙化情况上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彩超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8, 34(20):3200.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在经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应用中的合理剂量。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妇科住院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根据地佐辛不同剂量分为A1、A2 、A3组3组,各20例。术后分别静脉泵入地佐辛0.6、0.8、1.0 mg/kg加以托烷司琼0.13 mg/kg配生理盐水至100 mL,首次负荷量2 mL,维持泵入2 mL/h,PCIA 泵入量1.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2、24、48 h时镇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总用药量、按压次数及镇痛不良反应。 结果 A2、A3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3 组Ramsay评分在4、8、12、24、48 h各时间段上明显高于 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按压次数、总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佐辛0.8 mg/kg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静脉PCIA镇静、镇痛效果较好。
2018, 34(20):3202.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7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伴出血患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为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科收治的72例DU伴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且根据患者意愿选择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36)和内镜治疗组(n=36);另选取126例单纯DU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病程、生活习惯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婚姻和家族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药史、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不良生活习惯(烟酒习惯)是DU伴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常规治疗组止血成功率低于内镜治疗组,再次出血率高于内镜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减少NSAIDs的使用、根治Hp、戒烟戒酒,可减少DU伴出血发生的风险。内镜下注射和钛夹可用于治疗DU伴出血。
2018, 34(20):3205.
摘要:【摘 要】 目的 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甲强龙(FM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并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该院血液内科应用FMR方案治疗的8例CLL并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 8例患者中6例(75.0%)获得完全缓解(CR),1例(12.5%)获得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CR+PR)7例(87.5%),1例(12.5%)患者治疗无效。 结论 FMR方案治疗CLL并发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该类患者治疗方案。
2018, 34(20):320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联合D?二聚体(DD)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住院的60例老年CHF患者,分别采用康复治疗(康复组30例)及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30例),并依据临床相关症状分为发病期(住院24 h内)和恢复期(出院当天)。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BNP、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发病期及恢复期,老年CHF患者BNP、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恢复期,老年CHF患者BNP、DD水平较发病期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治疗后BNP、DD水平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老年CHF患者恢复期BNP、DD水平升高率低于发病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老年CHF患者恢复期DD水平升高率低于发病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BNP水平升高率低于发病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CHF发病期体内BNP水平与DD水平升高呈高度正相关(r=0.973,P<0.01)。 结论 在老年CHF患者发病期与恢复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2018, 34(20):3210.
摘要:【摘 要】 目的 对比标准光疗与强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强光光疗组与标准光疗组,各42例,分别予以强光光疗治疗和标准光疗治疗。对比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UCB)、皮肤胆红素(TC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24 h后,强光光疗组患儿血清TCB、TBil、UCB水平均低于标准光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2018, 34(20):3212.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CA)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4例腮腺BCA患者的MSCT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 结果 14例患者中男5例,女9例;中位年龄53.5岁。病灶均单侧单发,右侧10例,左侧4例;其中10例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例病灶跨深浅叶生长,病灶边界清晰;13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见浅分叶征;11例病灶最大径小于30 mm,3例病灶最大径超过30 mm;5例病灶密度均匀或较均匀,1例病灶边缘见点状钙化,8例病灶见囊变坏死,其中3例病灶囊变坏死区超过50%。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增强扫描,13例病灶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1例病灶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约为107 HU),静脉期强化程度稍减弱(CT值约为97 HU);12例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均为100 HU,2例病灶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均小于100 HU。 结论 腮腺BCA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增强扫描有助于反映腮腺BCA的影像学特点,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18, 34(20):3215.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盐酸益母草碱(LH)对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实验和MTT实验检测LH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H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磷酸化影响。 结果 TRAP染色实验表明,与RANKL组比较,不同浓度(0.5、1.0、2.0 μmol/L)LH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实验表明,与对照组(0.0 μmol/L LH处理组)比较,其他不同浓度LH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与RANKL处理组比较,LH处理之后可以显著抑制p?IκBα,p?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H可以通过下调IκBα,、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抑制IκBα、 PI3K和Akt蛋白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其可能用于临床治疗破骨细胞相关疾病如骨质疏松症。
2018, 34(20):3218.
摘要:【摘 要】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在预防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抑郁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抑郁程度。 结果 干预组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2018, 34(20):3220.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施行综合呼吸道护理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创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脑创伤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呼吸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颅脑创伤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8, 34(20):3222.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收治时间依次排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 观察比较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关节活动度与握力,再植指存活与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医护服务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关节活动度与握力较对照组更优,再植指存活率和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效果,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2018, 34(20):3225.
摘要:【摘 要】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收治时间依次排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 观察比较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关节活动度与握力,再植指存活与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医护服务满意度。 结果 试验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关节活动度与握力较对照组更优,再植指存活率和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效果,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2018, 34(20):3227.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究一体化急救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6年5—12月)和观察组(2017年1—5月),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 结果 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生存质量。
2018, 34(20):3229.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改良浅层吸痰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浅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吸痰法,比较2组患者吸痰前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阻力的变化幅度及呛咳、气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吸痰前后2 min心率、血压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呛咳、气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对患者人工气道的刺激,增加患者舒适度,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印国兵,曾 斌,刘 瑛,朱红杨,王 羽,宋家虎,王裔端,刘长安
2018, 34(20):3232.
摘要:【提 要】 各种灾难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灾难医学教育对于培养灾难救援专业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医学生的灾难医学知识普遍匮乏。目前,要将灾难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展教学尚不成熟,该文提出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融合进当前外科学与灾难医学密切相关的病种教学中,结果发现,PBL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对灾难医学的兴趣,并对医学生熟悉并掌握灾难医学基本知识、提高医学生抗灾救灾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018, 34(20):3234.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教学(3D?PMT)与传统医学教学(TMT) 在神经外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人医学生随机分为3D?PMT组和TMT组,每组30人。通过考核和调查问卷对2组进行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3D?PMT组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的喜爱程度、重视程度和有学习意愿的比例均高于TMT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优于TMT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优于T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PMT能让本科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复杂的神经外科疾病,在临床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8, 34(20):3236.
摘要:【摘 要】 目的 通过形成性评价在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为主体的规范化培训中的研究,前瞻性探索在心脏外科监护室(CCU)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效果。 方法 将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入科住培学员138人分为2组。记录2组住培学员基本信息及入学毕业等信息。第一组住培学员54人,交互查房、操作、病史分析后,接受住培导师、住院总医师、同伴、护士、患者家属的形成性评价;第二组住培学员84人,进行传统大课教学。2组住培学员均出科后进行终结性评价。 结果 2组住培学员入学成绩、入科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培学员临床操作技能在操作准备相关3项、整体熟练2项、沟通技巧1项共6项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形成性评价后,2组住培学员临床诊疗能力有区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培学员结业成绩终结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CCU中对住培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2018, 34(20):3239.
摘要:【提 要】 随着国家医改的开展及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医学生的实习阶段工作需要改革,才能更好地衔接本科阶段的理论知识,让医学生适应毕业以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该文通过对传统的实习教学办法,以及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及导师制度等实习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政策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国内的儿科本科临床实习医生的可行性教学方法。
2018, 34(20):3242.
摘要:【提 要】 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卫生学》的课程特色及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作者采用情景式病例分析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2018, 34(20):3244.
摘要:【提 要】 目前,我国整体上存在着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过大和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各种形式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机构由此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养老护理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使得现有一线养老护理人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该文分析了全球老龄化问题及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的现状,并从教学条件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体系4个方面,阐述了在以往养老护理培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心得,以期望对我国今后的养老护理培训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8, 34(20):3246.
摘要:【提 要】 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药理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同时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教师自身应注重知识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比如注意经典药物和临床一线药物的讲解;用适当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多媒体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努力培养国际型药学人才;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8, 34(20):3248.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医学模型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学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高仿真模型相结合模拟教学方法(PBL+模型教学组)对2017年度该科实习医学生开展实习教学。结合临床经典病例,带教教师统一集体备课,在专门的教学基地中对学生实施分组教学、讨论,每位医学生均需参与出科考核,并记录理论考核、病例分析及技能考核成绩。 结果 除理论考核成绩外,PBL+模型教学组实习医学生技能考核、病例考核成绩均较传统教学组有很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医学模型模拟教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医学模型模拟教学在现今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效果显著。
2018, 34(20):3250.
摘要:【提 要】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元素。立体化教材包括纸质教材、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等。近年来,在本科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资源建设中,该研究室主编了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指导,制作了教学PPT,自拍了实验小视频,使用了微课、慕课、微信对分易教学平台等信息化、网络化教学系统,从而改革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8, 34(20):3253.
摘要:【提 要】 病案是患者疾病诊断的依据,是医院的医疗档案,故病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影响着病案质量管理的好坏。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使病案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018, 34(20):3255.
摘要:【摘 要】 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三甲综合性医院普外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水平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徐州市2所三甲医院普外科的69名护理人员进行压力源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普外科护士职业压力评分为(67.75±16.66)分,肝胆外科、甲乳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外科护士压力源量表评分分别为(66.86±16.17)分、(60.00±15.49)分、(72.65±16.18)分及(72.38±18.36)分。在“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中,胃肠外科及肿瘤外科护士的评分高于肝胆外科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方面问题”中,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肿瘤外科护士评分均高于甲乳外科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 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及“患者护理方面问题”3个维度的相关条目评分较高。 结论 工作量大、护士少、经常倒班、担心护理差错及患者死亡是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医院管理者应明晰不同专科间护士压力水平的差异,并给予积极应对和改善,促进护理工作良性发展,最终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
2018, 34(20):3257.
摘要:【提 要】 为加强预算控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公立医院应构建一套预算控制指标体系。该文立足公立医院公益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德尔菲法,将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引入到公立医院预算控制中,把对公立医院的预算控制提升到战略高度,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采用5个维度的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构建的预算控制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符合医改要求,体现了公立医院使命和特点,这对于各医疗机构建立预算控制考评与约束机制,加强预算控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其对于丰富和发展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 34(20):3262.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