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21):3268.
摘要:【摘要】目的构建D?半乳糖诱导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SF)衰老模型。方法取5~7d昆明乳鼠背部皮肤,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MSF,通过形态学观察及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MSF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D?半乳糖诱导MSF细胞0、24、48h,采用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53、细胞免疫荧光法分析Sirt1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细胞衰老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呈多突的梭形或星形的扁平细胞,Viment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呈阳性。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半乳糖诱导后染色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半乳糖(20g/L)诱导24、48h后,与对照组比较,衰老MSFp5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半乳糖诱导48h后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及D?半乳糖诱导法成功建立了衰老模型。
2018, 34(21):327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单一感染及合并感染肝癌(HCC)与非病毒感染HCC(UV?HCC)患者不同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并探讨其在HCC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00—2016年HCC患者2634例,按病因学分为HBV?HCC组、HCV?HCC组、HBV/HCV?HCC组、UV?HCC组,比较各组在不同临床指标上的变化差异,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其预后价值。结果四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清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空腹血糖(GLU)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1);而四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C患者PT、INR、AST、ALT、GGT、TBIL、CREA指标与MELD评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UV?HCC与HBV?HCC、HCV?HCC和HBV/HCV?HCC在PLT、PT、INR、AST、ALT、ALB、GGT、TBIL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而HCV?HCC与HBV/HCV?HCC在各指标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HBV?HCC中PLT、Hgb、ALB、GGT水平均高于HCV?HCC。PT、INR、AST、ALT、GGT、TBIL、CREA与HCC的预后显著相关,且不同指标在不同病因HC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不同,GGT在HBV?HC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显著优于其他指标。
2018, 34(21):32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桉叶油联合维甲酸(RA)对神经干细胞Pax3、Cx4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收集传代后第二代的神经干细胞,分别加入5%鼠血清(自由饮食SD大鼠血清,溶剂花生油灌胃鼠血清,桉叶油1500、1000、300mg/kg灌胃鼠血清),5%鼠血清联合RA(5μmol/L)(自由饮食SD大鼠血清+RA,溶剂花生油灌胃鼠血清+RA,桉叶油1500、1000、300mg/kg灌胃血清+RA)和RA(5μmol/L)培养48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Pax3、Cx43蛋白表达水平;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Pax3、Cx4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用5%鼠血清作用于细胞后,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提示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上调细胞的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细胞Pax3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2)用5%鼠血清联合RA作用于细胞后,与单纯RA组比较,血清各组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血清组显著降低(P<0.05)。(3)与单纯RA组比较,血清各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但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上调细胞的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细胞Pax3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2)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拮抗RA上调细胞的Pax3、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作用。
2018, 34(21):32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对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线(UV)法,先以35%、45%、55%、65%、75%和85%乙醇作为溶剂,采用室温浸渍法选取最佳提取溶剂,然后以该溶剂作为提取溶剂,利用恒温水浴振荡器提取法、静态热回流提取法、动态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5种提取方法进行提取。结果55%的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其总黄酮提取率和浸膏得率分别为(1.120±0.043)%、(13.600±0.583)%;以5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所优选的提取方法为静态热回流提取法,总黄酮提取率和浸膏得率分别为(2.220±0.081)%、(16.160±1.650)%。结论柴胡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优提取溶剂是55%乙醇,最优提取方法是静态热回流提取法。
2018, 34(21):3283.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与掌握该区场所型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所有调查人群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该区MSM人群主要活动场所内依托MSM人群社会组织志愿者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情况、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性行为特点等,并对每例被调查者开展艾滋病咨询与指尖血人类免疫获得性病毒(HIV)、梅毒快速检测。结果不同场所型MSM人群年龄、再婚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普遍存在可导致感染HIV的高危行为。自认为感染HIV的风险、最近6个月内是否使用过助性剂为MSM人群是否感染HIV的危险因素;而最近1次肛交时是否使用安全套、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与之前是否做过HIV检测则为MSM人群是否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场所型MSM人群具有比较固定的活动交友场所、一般年龄偏大、再婚比例及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均较大等特点,是艾滋病由MSM人群传染给一般大众人群的桥梁人群,探讨开展适宜的防治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2018, 34(21):3287.
摘要:【摘要】目的计算黄芪中5种常见重金属[铜(Cu)、砷(As)、镉(Cd)、汞(Hg)和铅(Pb)]所产生的健康风险,指导黄芪的安全用药。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知黄芪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超标率,通过健康风险评估计算5种重金属暴露引起的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最后反推出5种重金属的限量浓度。结果Cu、As、Cd、Hg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8.6%、10.0%、11.4%、0、4.4%,5种重金属不会产生非致癌风险。As引起的致癌风险大于美国环保署(USEPA)建议值但小于WHO的建议值,最后推定得到Cu、As、Cd、Pb的限量浓度均严格于现行浓度标准。结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摄入黄芪,所含重金属不会产生非致癌风险,但As元素会产生大于USEPA规定的致癌风险。
2018, 34(21):3290.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内毒素(LPS)经不同途径进入新生鼠体内对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新生清洁级SD大鼠分为三组:鼻腔滴药组[包括对照组和LPS组,LPS组给予鼻腔中滴入不同剂量LPS(3、4、5、6、8mg/kg),对照组给予鼻腔滴入等量生理盐水]、气管给药组[包括对照组和LPS组,LPS组给予气管中滴入不同剂量LPS(LPS量同鼻腔滴药组),对照组给予气管滴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给药组[包括对照组和LPS组,LPS组给予腹腔注入不同剂量LPS(LPS量同鼻腔滴药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分别在1、6h统计新生鼠的死亡率,并依据上述实验结果选定死亡率较低的LPS剂量。新生鼠给予选定的LPS及等量生理盐水后记录各组新生鼠肺的病理评分、湿/干重比值(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结果(1)不同途径的LPS组中随着药物剂量递减,新生鼠的死亡率逐渐降低,当LPS剂量小于5mg/dL时新生鼠死亡率可降低至25%以下。(2)当LPS剂量为3mg/dL时,鼻腔滴药组、气管给药组、腹腔给药组各个时间点的炎症病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时间点为6、12h时W/D值、BALF中PMN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时间为24h时PMN值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LPS剂量为4mg/dL或5mg/dL,时间点为给予LPS后6、12h时,炎症病理评分及W/D值、BALF中PMN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时间为24h时PMN值仍高于对照组,其他时间点PM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给药途径的对照组肺泡灌洗液中PMN比较发现,气管给药组中PMN值显著增加。结论LPS的3种不同给药途径均可制备新生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但因气管给药为有创操作,可能导致新生鼠感染,故不推荐选取该途径给药建立肺损伤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2018, 34(21):329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耐药后的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以期为其提供更加科学有用的诊治方案,延长NSCLC患者的存活期。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就诊的晚期NSCLC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一线吉非替尼治疗的人群进行耐药时间分析。结果147例晚期NSCLC患者中34例患者出现了耐药。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8.2个月[95%置信区间(95%CI)8.1~10.9]。其中,女性、腺癌、非吸烟患者的PFS显著延长。发生获得性耐药时,患者在临床症状及影像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中,皮疹、腹泻最多见。结论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不可避免,当一线治疗时,多数患者可获得显著延长的PFS,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杨蕾,王兆,陈微微,温建立,王远方,唐洪波,喻守佳,刘微,唐春春
2018, 34(21):329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撤离呼吸机后序贯应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HFNC)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在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序贯组(68例)和传统吸氧组(70例)。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48h再次插管率、48h重返ICU率、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乳酸清除率(La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序贯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8h再次插管率、48h重返ICU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低于传统吸氧组,而氧分压(PO2)、OI、Lac均高于传统吸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后序贯应用HHFNC可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再次插管率及重返ICU率均降低,能使患者更加安全转出ICU及降低更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8, 34(21):330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一线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链抗原125(CA125)]的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就诊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期后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7%(17/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FS为(5.48±2.50)个月,对照组为(3.27±1.5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较治疗前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一线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PFS,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21):330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地中海饮食模式结合健步走运动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7月在锦州市妇婴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肥胖型PCOS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详细的地中海饮食模式和健步走运动指导,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和其他有氧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4、8、12周体重、体重指数(BMI)、PCOS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COSQ)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体重、BMI及PCOSQ各指标均较差。试验组在干预后各时间段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重、BMI、PCOSQ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各时间段患者的体重、BMI、PCOSQ进行两两比较,后一时间段均优于前一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中海饮食结合健步走运动可有效地控制肥胖型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状态,改善患者体重、BMI,从而提高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8, 34(21):331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调节载脂蛋白M的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牛血清清蛋白结合雌激素(E2?BSA)处理HepG2细胞24h后载脂蛋白M(ApoM)的表达;RT?PCR检测不同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R?α)拮抗剂MPP共同处理HepG2细胞24h后ApoMmRNA的表达;PCR扩增ER?α全基因和ApoM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bp与下游+2000bp之间不同长度片段,连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各重组质粒转染后对表达荧光素活性进行检测;凝胶迁移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进一步验证ER?α和ApoM启动子区的相互作用。结果E2?BSA呈剂量依赖性上调HepG2细胞ApoM的表达,这一效应可以被MPP所抑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出ApoM基因启动子区存在明显促进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域[-1580~-1575bp(?GGTCA?)]。对该区域序列定点突变后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共转染未突变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则荧光素酶活性上升;凝胶迁移阻滞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α与该区域特定序列存在相互作用。结论雌激素通过ER?α上调载脂蛋白M的表达。
2018, 34(21):3315.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近3年医院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所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2017年该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826株肠杆菌科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病例对照研究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26株肠杆菌科菌中,549株(30.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是主要的ESBLs肠杆菌科菌。尿液是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标本来源,其次是痰液。女性和既往使用头孢菌素类(第二代或第三代)抗菌药物是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常见为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很多,常规的ESBLs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有助于减少ESBLs传播及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有效控制感染。
2018, 34(21):331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理白族绝经女性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瘦体重与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门诊就诊的白族绝经妇女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腰椎(1~4)、双侧股骨颈进行BMD检测,计算出BMI和瘦体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白族绝经女性年龄与双侧股骨颈BMD及腰椎(1~4)BMD之间,身高、体重与腰椎(1~4)BMD之间,瘦体重与腰椎(1~4)BMD之间有相关性(P<0.05);BMI与3个部位的BMD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大理白族绝经女性年龄与BMD呈负相关;身高、体重、廋体重与腰椎(1~4)BMD值呈正相关。
2018, 34(21):3320.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宫颈腺鳞癌和宫颈腺癌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科收治的106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腺癌组)和25例宫颈腺鳞癌患者(宫颈腺鳞癌组)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预后情况。结果宫颈腺癌组宫颈光滑所占比例高于宫颈腺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鳞癌组治疗前病理类型正确诊断率显著低于宫颈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鳞癌组深肌层浸润、低分化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宫颈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方面,2种组织学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腺鳞癌和宫颈腺癌临床表现相似,两组患者的结局相似,但宫颈腺鳞癌组织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且病理高危因素者较多见,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2018, 34(21):3324.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2例,分为TAPP组(30例)和TEP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后二氧化碳(CO2)气腹前(TO),气腹后10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关气腹后10min(T5)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力(Paw)、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TO、T5时PETCO2、Paw、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PETCO2与同组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T1时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患者T2、T3、T4时PETCO2均明显高于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Paw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患者T1、T2、T3、T4时Paw均明显高于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2、T3、T4时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对呼吸功能影响较TAPP小,对合并心、肺疾病患者建议选择TEP。
2018, 34(21):3327.
摘要:
2018, 34(21):3330.
摘要:
2018, 34(21):3339.
摘要:
2018, 34(21):3342.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坐式分娩方法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212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产妇自身分娩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产妇取仰卧位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采用新型坐式分娩方法。对两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采用新型坐式分娩方法能够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所用时间、减少剖宫产,并且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采用的发生。同时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也处于较舒适的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21):334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屈他维林联合双歧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该科门诊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屈他维林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51/60),高于对照组的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腹泻和腹部不适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屈他维林联合双歧杆菌治疗IBS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IBS患者的选择药物。
2018, 34(21):3346.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并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该院收治的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并发出血患者42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口服沙利度胺,治疗16周,随访36周,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出血频率减少,每次出血时间缩短,头晕、乏力症状均得到改善,血红蛋白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治疗期间未停药。结论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并发出血的治疗中,沙利度胺疗效明确,药物安全性高。
2018, 34(21):3348.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应用种类及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115例,预防应用率为38.33%;115例抗菌药物病例中,主要为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单一用药,其中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占50.43%、35.65%,联合用药4例,为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联合硝基咪唑类;11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率为16.52%,其中药品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6.84%、21.05%及15.7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现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2018, 34(21):335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地佐辛联合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拟行择期剖宫产单胎足月初产妇60例,所有产妇手术结束前5min给予硬膜腔注射吗啡1mg,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产妇分为地佐辛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地佐辛组(观察组),各30例。观察两组产妇术后48h内警觉镇静评分法(OAA/S)评分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PCIA的按压次数和产妇术后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GS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术后48h内各时间点OA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术后镇痛效果的G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地佐辛联合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21):3353.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7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9个月至5年8个月。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指疼痛程度的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患者术前VAS为(7.82±1.74)分,术后2周,1、3、6个月VAS分别为(1.00±1.32)、(0.59±1.12)、(0.53±0.94)、(0.35±0.70)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新发指甲畸形及瘤体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同一手指其他部位新发一肿物,无疼痛不适,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基于典型的临床特点、临床检测方法,手指血管球瘤可以被明确诊断。当临床症状不明确时,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指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手术切除效果理想,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及复发率。
2018, 34(21):335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用于急诊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臂丛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该院骨科门诊收治的62例肩关节脱位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入神经刺激仪组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每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完成操作时间为(3.87±0.89)min长于神经刺激仪组的(3.16±0.78)min,阻滞起效时间(14.19±3.19)min,短于神经刺激仪组的(20.65±6.16)min;麻醉优良率为100.0%(31/31),高于神经刺激仪组的[83.87%(26/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31),低于神经刺激仪组的6.4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81,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用于急诊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臂丛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有超声系统条件的医院大力推广。
2018, 34(21):335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滨州市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与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150例HSP患儿,将其分为腹型HSP组96例和非腹型HSP组54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SP患儿及对照组血清Hp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eA)、尿素酶(Ure)等抗体水平,并根据上述指标水平区分为Ⅰ、Ⅱ型Hp感染;不同类型Hp感染的儿童给予不同抗Hp治疗方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Hp的抗体类型,观察和记录HSP患儿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情况。结果腹型HSP组患儿Ⅰ型Hp感染占31.3%,Ⅱ型Hp感染占54.2%;而非腹型HSP组患儿Ⅰ型Hp感染占8.3%,Ⅱ型Hp感染占29.6%;对照组无一例Ⅰ型Hp感染,Ⅱ型Hp感染占26.0%。3组儿童的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型HSP组患儿的Hp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腹型HSP组和对照组;腹型HSP组Ⅰ型感染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均高于Ⅱ型及无Hp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是HSP发病的因素之一,不同类型Hp感染的儿童给予不同抗Hp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费用。
2018, 34(21):336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配合心血管药物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血压(B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QT间期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等。结果研究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BP、LVEF、室性心律失常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未增加治疗过程的不良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21):336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鼻腔填塞微创吻合术治疗老年性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眼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32眼),对其行微创泪囊鼻腔吻合术。所有患者术前无需将鼻腔内填塞含麻醉药及肾上腺素的止血棉片,术中骨窗打开后将含肾上腺素的棉片贴敷于鼻黏膜处,然后做泪囊吻合瓣,此时肾上腺素作用于鼻黏膜,使其鼻黏膜血管收缩,以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在骨窗暴露的鼻黏膜处做吻合瓣,此时鼻黏膜基本不出血。结果完全治愈32例,治愈率为100%,泪液清除率正常31例(96.88%)。无一例发生术中、术后大出血,且无一例发生术后再阻塞。结论无鼻腔填塞微创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性慢性泪囊炎手术时间短,减少了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21):336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全静脉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症状(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NA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呕吐消失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9/45),与对照组[28.89%(1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NAC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早产儿,可加快其症状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PNAC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18, 34(21):3367.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收治的117例明确诊断为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取出异物,对照组采用常规胃镜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异物取出成功率[94.92%(56/59)]略高于对照组[93.10%(54/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中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则较治疗前升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8.6%(11/59)]明显低于对照组[72.4%(42/58)],平均治疗时间为(11.12±2.1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3.1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相比,应用无痛胃镜安全性、成功率更髙,术中不良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患者依从性更好,疗效确切,优势明显,更具有临床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2018, 34(21):336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学指导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外感高热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药理论辩证施治,阐明中药临床药学指导的内容及作用。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辨治证疗,试验组在中药师参与下进行辩证治疗,并给予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d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白细胞计数(WBC)及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指标,记录其退热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显效率为94.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感高热进行中药临床药学指导,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中药临床药学指导促进中医临床精准治疗。
2018, 34(21):33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体检结果分析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该中心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检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18例(20~40岁)、中年组17例(>40~60岁)、老年组15例(>60岁)。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甲状腺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3组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主要包括回声、平均收缩期流速、钙化、Ⅲ型血流比例、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青年组患者粗钙化病灶率、微小钙化病灶率、病灶高回声率、病灶低回声率、病灶Ⅲ型血流比例、平均收缩期流速、阻力指数明显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而中年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无钙化病灶率及病灶混合回声率、无回声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同时青年组患者无钙化病灶率低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超声体检结果特征均有不同之处,青年患者的超声特征主要为粗钙化病灶、微小钙化病灶、病灶低回声,平均收缩期流速和阻力指数高,老年患者的超声特征为无钙化病灶和病灶无回声。
2018, 34(21):33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可能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各种相关因素,研究综合性保温措施对患儿体温恒定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9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102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婴幼儿10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针对不同患儿的体质,通过采用调节室温、输液加温器、循环水温毯和充气升温毯等综合措施对患儿进行术中体温保护措施,对照组单纯采用升温仪循环水温毯进行单一的保温措施。转运和复苏期间注意保暖,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术中出血情况和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更为平稳。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苏醒期寒战和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也均明显高于应用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性体温保护措施可维持小儿经脐单孔腹腔镜术中体温恒定,能及时、有效地预防术中低体温。
2018, 34(21):3376.
摘要:【摘要】目的介绍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强调从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跟踪进行风险程序化管理,最后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结果经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应用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血液科管理中效果确切、价值高。
2018, 34(21):337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敷贴和3M透明敷贴用于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维护中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该院的9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3M透明敷贴和思乐扣PICC置管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敷贴和思乐扣PICC置管固定技术,对比分析2种置管效果。结果在PICC置管固定技术中,试验组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敷贴松动及导管移动、脱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透明敷贴加思乐扣固定用于PICC置管换药,固定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导管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21):338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及减轻自我感受负担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因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围手术期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手术并发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对提高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及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具有重要价值。
2018, 34(21):3383.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2种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溶媒肌内注射时产生的局部疼痛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胰激肽原酶适应证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0.9%氯化钠溶液和灭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使用面部表情量表法和数字疼痛评分法记录患者在肌内注射时产生的疼痛评分,次日将两组溶媒交叉,在患者对侧同一位置进行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再次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结果选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溶媒在肌内注射时产生的局部疼痛明显低于选用灭菌注射用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的溶媒更能减轻患者肌内注射时产生的疼痛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2018, 34(21):338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全科医学专业的人文课程人际沟通与合作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践模式中的效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大三2个平行班61名大学生,按学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31名)和对照组(30名),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授课方法,试验组在讲授式的基础上进行16次半结构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教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自尊量表(SES量表)、情感量表(AS量表)对干预过程进行评估,以自编问卷对团体的干预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授课后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的SCL?90评分均低于授课前,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的SCL?9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尊和心理满意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员对团体活动的主观评价认可度较高,接近60%以上。结论在全科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学中融入团体心理辅导这样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与温情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提升医学生的自尊和心理满意度,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2018, 34(21):3389.
摘要:【提要】现代医疗要求医生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更强的专业能力,尤其注重对于青年医生的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仍处于调整、发展阶段,其不仅要求参加培训的青年医师具备一定的临床能力及综合素质,还要求着规范化培训基地能够在带教过程中做到因人而异的教学,从而真正有效地对青年医生提供临床帮助。该文将对神经内科规培生临床带教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及思考进行探讨。
2018, 34(21):339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循证医学教学的课程建设。方法通过理论授课和案例实践,结合课后练习和教师反馈的方式,对26名实习生进行循证医学培训,并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实习生循证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结论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循证医学教学课程对学生有益。
2018, 34(21):3392.
摘要:【提要】毒理学独立于药理学和法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掌握扎实的毒理学知识对于医学生来说相当重要,但在现有模式下的毒理学教学效果仍不十分理想。随着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毒理学教学效果,作者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型的教学模式,分别从理论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学毒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综合改革探索,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科发展需要的毒理学教学新模式。
2018, 34(21):3395.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实验诊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评价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教材、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3个方面进行改进,改变传统教材章节编排方式,以器官系统为依据整合教材内容,增加病例引导式教学,同时减少过时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临床见习和自动化检验教学项目。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1~5小班作为试验组,6~10小班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新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满意度和学生期末成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5.6±9.8)、(72.4±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8);试验组和对照组期末实验课成绩分别为(88.7±9.1)、(85.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8);试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92.16%(141/153)]显著高于对照组[85.53%(130/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4,P=0.013)。结论新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病例综合分析能力。新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为诊断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2018, 34(21):3397.
摘要:【提要】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医院和研究生注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并轨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其成为临床和科研能力并重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因此,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因其专业性强、临床技能要求高,研究生要投入大部分时间在临床实践。因此,需要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
2018, 34(21):3399.
摘要:【提要】近年来,整合概念已经对医、教、研等多系统、多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整合式教学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育为中心,改变学科与学科之间长期分离的现状,以“器官系统”为整体布局,采取多学科有序地结合为一个中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院2015年针对教改班开设了消化系统整合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实施改革,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该文探讨及总结了该院教改班消化系统整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提出更实际而有效的教学改革意见。
2018, 34(21):3401.
摘要:【提要】内科学是农村医学专业的临床专业课和主干课,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各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切关系。如何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内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值得该课程教师的深思及探讨。该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农村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专业培养目标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范畴的问题,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炼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与“学”的相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从而为农村、社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人才。
2018, 34(21):340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影像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4级临床全科医学学生121名,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1名和对照组60名。试验组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对照组采取PBL教学法进行见习带教,课后进行理论知识成绩测试,并对试验组进行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应用的意见反馈量表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均完成试卷作答,无缺卷及空白试卷。试验组考核成绩[(8.80+0.96)分]略高于对照组[(8.63+1.22)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P=0.397)。试验组对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结论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模式。
2018, 34(21):3406.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重庆市5家三甲医院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对该地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同时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重庆市5家三甲医院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对回收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5家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异:(1)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2)基本建设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3)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结论重庆市5家三甲医院图书馆应加强以下措施:(1)制定图书馆管理标准细则;(2)增加并合理配置经费投入,加快共建资源共享平台;(3)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图书馆网络信息化建设;(4)促进医院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开放患者服务。
2018, 34(21):3409.
摘要:【提要】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夯实护士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稳步成长的重要环节。该文主要从该院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采取的具体措施、培训效果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全面介绍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经验。
2018, 34(21):341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大输液管理不规范风险中的效果。方法质量控制科、护理部、医教科、药剂科和临床科室成立了品管圈,确立“降低大输液管理的不规范风险”为主题,从大输液的交接、临床暂存、使用等环节对全院14个临床科室进行现况调查、真因分析、对策拟定和效果验证。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临床大输液管理的不规范风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临床大输液管理不规范风险效果显著,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
2018, 34(21):3414.
摘要:【提要】为了探讨流程再造理论在站点药房管理中的应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药房原有工作管理模式与实施流程再造后的工作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应用流程再造后的管理模式比传统药房管理模式能为站点药房工作带来更大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因此,通过开展药品流程再造管理,可有效提升站点药库药品管理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018, 34(21):3419.
摘要:
2018, 34(21):3420.
摘要:
2018, 34(21):3423.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