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2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全面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践*

      2018, 34(22):3425.

      摘要 (15748) HTML (0) PDF 1.2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促进术后康复麻醉管理ERAS专题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18, 34(22):3427.

      摘要 (13566) HTML (0) PDF 1.30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运用于后路腰椎手术的临床观察

      2018, 34(22):3431.

      摘要 (16001) HTML (0) PDF 1.5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氨甲环酸联合自体血回输对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2018, 34(22):3434.

      摘要 (15700) HTML (0) PDF 1.29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左旋布比卡因联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2018, 34(22):3437.

      摘要 (15863) HTML (0) PDF 1.3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腹壁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8, 34(22):3440.

      摘要 (16343) HTML (0) PDF 2.9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论著
    • 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异常变化*

      2018, 34(22):3445.

      摘要 (16074)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是否发生异常改变。方法从该院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65例GDM患者和83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孕妇分别作为GDM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中内脂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GDM组母体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孕妇年龄和孕前BMI后,2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孕妇内脂素、IL?6和TNF?α水平存在异常变化,这可能与GDM及孕妇分娩后的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 重庆地区人群嗜铬粒蛋白A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布*

      2018, 34(22):3447.

      摘要 (16359) HTML (0) PDF 1.6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汉族人群嗜铬粒蛋白A(CHGA)第7外显子区rs9658667(A/G)、rs9658668(T/C)、rs9658669(A/G)和rs729940(T/C)4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目的片段基因测序等技术对重庆地区218例汉族人的CHGA第7外显子的4个SNP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群进行比较。结果rs9658667(A/G)、rs9658668(T/C)、rs9658669(A/G)和rs729940(T/C)4个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48、0.000、0.000和0.186;重庆地区人群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群比较,rs9658667(A/G)位点多态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突变率显著高于肯尼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s9658668(T/C)、rs9658669(A/G)位点无突变;rs729940(T/C)在4个位点中突变率最高,与尼日利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CHGA基因第7外显子4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 PFNAⅡ与LCPDHSBlade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2018, 34(22):3451.

      摘要 (15726) HTML (0) PDF 3.5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在计算机仿真人体动力学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与带螺旋刀片的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LCPDHSBlade)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的生物力学情况,为术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该院右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例,采用Simpleware软件建立完整股骨的三维几何模型,按照AO分型31?A1的骨折形态对股骨模型进行切割,在GeomagicStudio软件中分别与PFNAⅡ和LCPDHSBlade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装配,并在HyperMesh软件中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网格模型后替换Anybody软件中的正常人体股骨模型,进行人体动力学仿真计算,施加的载荷为步态过程中右侧股骨所受到的关节力和肌肉力。将通过Anybody及HyperMesh生成的网格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分析步态过程中股骨和植入物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在正常步态的载荷下,使用PFNAⅡ和LCPDHSBlade固定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复合模型均没有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的区域。(2)在一个步态周期中,2种植入物的应力均呈现双波峰分布,第一个波峰出现在右下肢支撑相中期,第二个波峰出现在右下肢支撑相末期,但都没有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3)2种植入物对比,PFNAⅡ承担的应力较小,且分布较均匀,而LCPDHSBlade承担的应力较大,并可见应力集中于螺旋刀片的纤细部分。结论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不论采用PFNAⅡ还是LCPDHSBlade进行固定,手术侧肢体都可以完全负重行走,而PFNAⅡ固定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优势。

    • 气道压力对气道重塑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

      2018, 34(22):3456.

      摘要 (15652) HTML (0) PDF 1.2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情况下平均气道压(Pmean)对气道重塑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对此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该院COPD患者30例,按通气期间是否使用激素治疗进一步分为激素治疗组(n=13)和非激素治疗组(n=17),同时选取无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患者13例作为对照组,进一步根据Pmean平均值将2组患者又分为高压力组、中压力组和低压力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3(IL?1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结果对照组第3天GM?CSF水平及非激素治疗组第3天TGF?β1、IL?13、GM?CSF水平显著高于24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低、高压力组第3天TGF?β1水平及中、高压力组第3天IL?13水平显著高于24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第3天TGF?β1、IL?13、GM?CSF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压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组第3天TGF?β1、IL?13、GM?CSF水平显著低于24h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激素治疗组中,中、高压力组GM?CSF水平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激素治疗组TGF?β1、IL?13、GM?CSF水平变化与压力呈正相关(r=0.44、0.49、0.52,P<0.05)。结论COPD患者持续的气道高压力环境会影响气道重塑相关因子的合成,参与气道重塑过程,且糖皮质激素降低了气道压力对气道重塑因子水平的影响。

    • 不同消毒剂对腹腔镜消毒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18, 34(22):3460.

      摘要 (7264) HTML (0) PDF 2.62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戊二醛、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对腹腔镜的消毒效果,为腹腔镜消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Peritoneoscope、Celioscopes、腹腔镜、戊二醛等中、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搜集与戊二醛、过氧化氢、环氧乙烷对腹腔镜消毒灭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初检文献325篇,最终纳入10篇,累计样本含量9030例。分析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组消毒效果优于环氧乙烷组,过氧化氢组消毒效果优于戊二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危险比(RR)=0.20,95%CI(0.05,0.89),P=0.03];戊二醛浸泡30min时,环氧乙烷消毒效果优于戊二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21,0.52),P=0.05];戊二醛浸泡600min时,环氧乙烷组消毒效果和戊二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50,95%CI(0.32,7.14),P=0.61]。结论相较于戊二醛和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安全可靠,具有灭菌周期短、环保、安全性高等优点,而戊二醛和环氧乙烷在消毒效果上无明显差异。

    • 同型半胱氨酸和乳腺癌相关基因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8, 34(22):3464.

      摘要 (8797) HTML (0) PDF 1.20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人乳房珠蛋白(hMAM)基因、myc基因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成都航天医院门诊和住院乳腺疾病患者165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良性乳腺病组(58例)和乳腺癌组(10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3组Hcy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MAM、BRCA?1和myc基因表达量。结果良性乳腺病组Hcy水平和hMAM、BRCA?1、myc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BRCA?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病组,而Hcy水平和hMAM、myc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hMAM、BRCA?1、myc基因联合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个指标(P<0.05)。结论Hcy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若与hMAM、BRCA?1和myc基因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诊断效果。

    • 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8, 34(22):3467.

      摘要 (8544) HTML (0) PDF 1.1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2017年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选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甲钴胺单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试验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短期的联合用药并不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8, 34(22):3470.

      摘要 (8535)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8月该院21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严重感染组36例,局部感染组14例和非感染组160例,分别于入院后、病情变化时检测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血培养。结果3组新生儿按PCT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患儿按PCT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呼吸机、CPAP患者中,PCT检验结果优于血常规、hs?CRP和血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能大致区分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并有着高于其他同类炎性指标的灵敏度,能早期快速反映病情发展。通过PCT值的动态变化来判断病情与预后,可早期识别和治疗可能发展为脓毒症的高危患儿。同时,PCT可指导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大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 木香烃内酯对肺癌细胞A549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2018, 34(22):3473.

      摘要 (9051) HTML (0) PDF 2.0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木香烃内酯处理体外培养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AnnexinV/PI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Bax和Bcl?2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木香烃内酯均可明显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Bcl?2/Bax的表达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香烃内酯可能通过促进激活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和抑制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来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胰岛素短期强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干预*

      2018, 34(22):3476.

      摘要 (8702)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以及胰岛素短期强化干预治疗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胰岛素对试验组强化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6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B细胞功能指数(HOMA?B)及收缩压(SBP)、空腹C肽(C?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PG)、FPG、空腹胰岛素(FINS)、IL?6水平及HOMA?IR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SBP、DBP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FPG、PPG、IL?6水平及HOME?IR、HOMA?B均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C?P、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IL?6水平会升高,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体内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轻脂毒性有关,进而通过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

    • 响应曲面法优选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

      2018, 34(22):3479.

      摘要 (9011) HTML (0) PDF 3.0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选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结果优选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16.23,包合温度39℃,包合时间3.85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包合率为90.97%,包合物收率为75.64%,综合评分为97.36分,相对标准偏差为1.4%。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适用于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其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 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价值研究*

      2018, 34(22):3483.

      摘要 (8505) HTML (0) PDF 1.2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级别第3天(D3)卵裂期胚胎培养至第6天(D6)的囊胚形成情况,分析非优质胚胎继续培养至囊胚的形成率及形成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在该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180对夫妇患者,共收集1009枚D3卵裂期冷冻后剩余胚胎,分为优质胚胎组(664枚)及非优质胚胎组(345枚),比较2组总囊胚形成率等。同时,据囊胚形成速度分为无囊胚形成亚组、第5天(D5)亚组、D6亚组和D5+D6亚组,根据囊胚形成情况分为A组、B组和C组,分析囊胚形成率和形成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优质胚胎组中总囊胚形成率和D5、D6、D5+D6亚组优质囊胚形成率均优于非优质胚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C组卵裂期优质胚胎构成比、长方案构成比、体外受精构成比、人线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较高,而拮抗剂方案构成比、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构成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囊胚形成亚组比较,D5、D6、D5+D6亚组卵裂期优质胚胎构成比、HCG日E2水平较高,卵裂期非优质胚胎构成比、排卵障碍因素较低;D6、D5+D6亚组长方案构成比较高,拮抗剂方案构成比较低,而D5亚组输卵管因素构成比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3非优质胚胎仍具有发育至囊胚的潜能,但优质囊胚的形成率、种植率均低于优质卵裂期胚胎。用药方案、授精方式、不孕原因影响囊胚总形成率,总囊胚形成率高的周期胚胎种植率更高。

    • 两种体表心电图方法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比较*

      2018, 34(22):3487.

      摘要 (8668) HTML (0) PDF 1.1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比较Fiol法和右冠状动脉积分法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该院经心电图检查首诊为IWMI并行急诊冠脉造影确诊患者72例,分别以Fiol法和右冠状动脉积分法对罪犯血管进行判断,并以冠脉造影为判断罪犯血管“金标准”,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Fiol法判断IWMI的准确率高于右冠状动脉积分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右冠状动脉病变为罪犯血管时,Fiol法灵敏度高于右冠状动脉积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ol法和右冠状动脉积分法判断IWMI罪犯血管都有较高准确率,其中Fiol法相对简单,容易掌握,更适合在临床推广。

    • 消毒液及无菌屏障在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的研究

      2018, 34(22):3489.

      摘要 (8650) HTML (0) PDF 1.2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消毒液与无菌屏障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某院住院期间接受过留置导尿管的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试验一组(70例)和试验二组(70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常规无菌屏障(60cm×60cm),试验一组采用2%氯己定乙醇+常规无菌屏障(60cm×60cm),试验二组采用2%氯己定乙醇+加大型无菌屏障(85cm×85cm),定期留置标本做细菌培养,比较CAUTI发生率。结果3组CAUT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CAUT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一组与试验二组CAUT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留置导尿管后第3、7、10天尿常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第3、7、10天尿常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第3、7、10天尿常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留置尿管后第10天菌尿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第10天菌尿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UTI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69.23%),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是真菌(19.23%)和革兰阳性菌(11.54%)。结论2%氯己定乙醇结合留置导尿操作时使用加大型无菌屏障,加强环节管理,能有效预防CAUTI感染的发生。

    • 黄芩提取物逆转细菌耐药性及对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2018, 34(22):3493.

      摘要 (8271) HTML (0) PDF 1.6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黄芩提取物对临床常见3种耐药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及对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测量环丙沙星、黄芩提取物、黄芩提取物+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和氨曲南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抑菌圈大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不同药物对细菌16SrRNA甲基化酶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黄芩提取物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黄芩提取物+环丙沙星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增殖具有良好抑制作用;黄芩提取物可以抑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耐药肺炎克雷伯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转录。结论黄芩提取物可以降低16SrRNA甲基化酶mRNA转录,提高耐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综述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2018, 34(22):3497.

      摘要 (8401) HTML (0) PDF 1.21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SCN1A基因突变引起Dravet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2018, 34(22):3500.

      摘要 (8167) HTML (0) PDF 1.21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选择性白细胞分离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2018, 34(22):3503.

      摘要 (8603) HTML (0) PDF 1.32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一种新型抗帕金森病药——哌马色林

      2018, 34(22):3506.

      摘要 (8319) HTML (0) PDF 1.58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8, 34(22):3509.

      摘要 (6851) HTML (0) PDF 1.1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可乐定在围绝经期潮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8, 34(22):3511.

      摘要 (8232) HTML (0) PDF 1.2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组织多普勒成像监测下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对小儿左心室舒张指数的影响*

      2018, 34(22):3514.

      摘要 (8132)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对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肠梗阻、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异氟烷组(27例)、七氟烷组(31例)和地氟烷组(32例),在常规应用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麻醉时,同时分别吸入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记录患儿在吸入3种麻醉剂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指数。结果麻醉诱导平稳后10min,3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值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种吸入麻醉剂对左心室舒张指数的影响相当。结论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可减少舒张压,提高心室的收缩性能,也可以提高心室的舒张性能。这些因素的累加效应可能有助于改善心室的舒张压和顺应性,对于心室舒张能力受损患儿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子宫内膜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检测的临床评价*

      2018, 34(22):3516.

      摘要 (8649) HTML (0) PDF 1.1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生殖支原体(Mg)感染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该院确诊的12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子宫内膜炎组),同时收集该院体检中心120例体检健康女性宫颈分泌物(体检组),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Mg和沙眼衣原体(Ct)阳性率。结果子宫内膜炎组中,Mg阳性15例,阳性率为12.50%;体检组中,Mg阳性2例,阳性率为1.67%。2组组M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炎组中,Ct阳性17例,阳性率为14.17%;体检组中,Ct阳性5例,阳性率为4.17%。2组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炎组中,Mg阳性率(12.50%)与Ct阳性率(14.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患者Mg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其感染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之一,临床应加强重视。

    • 盆底震动治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性生活的影响*

      2018, 34(22):3518.

      摘要 (8559)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盆底震动治疗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38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18例,行宫颈癌根治术联合阴道延长、卵巢移位术,术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和对照组(2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联合阴道延长、卵巢移位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的性激素水平,并随访其性生活质量。结果2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卵泡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性兴奋、性高潮得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兴趣、阴道润滑、性满意度及性交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震动治疗可以改善行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的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

    • 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meta分析

      2018, 34(22):3520.

      摘要 (8258) HTML (0) PDF 1.74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Springer、Ovid、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建库至2017年12月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关于有关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客观评价达芬奇机器人应用在宫颈癌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机器人手术时间要比普通腹腔镜手术长[加权均数差(WMD)=36.20,95%CI:30.93~41.47];机器人手术出血量明显比腹腔镜手术少(WMD=-41.86,95%CI:-49.28~-34.45);机器人手术住院时间比腹腔镜手术短(WMD=-0.97,95%CI:-1.33~-0.61);机器人手术清除淋巴结数量比腹腔镜术多(WMD=1.35,95%CI:0.58~2.11);机器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腹腔镜手术小(比值比为0.61,95%CI:0.42~0.89);机器人手术拔除尿管时间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00)。结论采用机器人手术治疗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其与腹腔镜手术比较,手术时间稍长,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清除淋巴结数量更多,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宫颈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2018, 34(22):3526.

      摘要 (8385)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宫颈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该院择期行宫颈癌手术且要求术后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各30例。A组采用芬太尼1mg+昂丹司琼4mg/100mL;B组采用芬太尼0.8mg+氟比洛芬酯100mg+昂丹司琼4mg/100mL;C组采用芬太尼0.6mg+氟比洛芬酯100mg+昂丹司琼4mg/100mL;D组采用芬太尼0.4mg+氟比洛芬酯100mg+昂丹司琼4mg/100mL;观察术后0、2、6、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2、6、12、24h时VAS评分明显高于A、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宫颈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够达到满意镇痛效果,可降低芬太尼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302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018, 34(22):3528.

      摘要 (8171) HTML (0) PDF 1.1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Ab)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Ab302株,应用WHONET5.6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对Ab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02株Ab中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占35.1%,其次是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儿科,分别为20.5%、19.9%、4.3%;分离出Ab的主要标本类型为痰标本,为254株(84.1%),其次为肺泡灌洗液标本15株(5.0%)、脓液标本11株(3.6%),血液标本5株(1.7%)。Ab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替坦、氨曲南、呋喃妥因耐药率均为100.0%,其次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耐药率均大于60.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均大于50.0%。检出多重耐药Ab164株,检出率为54.3%。结论Ab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Ab耐药性监测,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 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研究

      2018, 34(22):3530.

      摘要 (8224)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甲氧氯普胺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疼痛缓解情况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偏头疼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疼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止痛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氧氯普胺治疗偏头痛,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尽快缓解偏头痛发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 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OCT检测结果分析

      2018, 34(22):3533.

      摘要 (8214) HTML (0) PDF 1.1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中、重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青少年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检测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该院门诊确诊的7~10岁左眼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青少年患者35例,根据弱视眼最佳矫正视力分为重度弱视组(15例)和中度弱视组(20例),同时随机选取门诊7~10岁健康青少年(左眼正常)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年龄、等效球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结果中度弱视、重度弱视组眼轴、等效球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平均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屈光不正弱视青少年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较正常眼厚,且随弱视严重程度增加其厚度有所增加。

    • 地中海贫血患儿红细胞参数分析及意义

      2018, 34(22):3535.

      摘要 (8203) HTML (0) PDF 1.20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地中海贫血患儿红细胞相关参数的临床特点及意义,为临床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血液科经基因检测结合铁代谢指标确诊为单纯地贫患儿47例(地贫组),同时随机选取轻度缺铁性贫血(IDA)患儿58例(轻度IDA组),中度IDA患儿45例(中度IDA组),以及血常规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比较4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Hb含量(MCH)、平均红细胞Hb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异系数(CV)变化情况。结果地贫组中,α?地贫18例,占38.3%;β?地贫29例,占61.7%。地贫组RBC、MCV值优于轻度、中度IDA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贫组MCH值小于轻度IDA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度ID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贫组MCHC值小于中度IDA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轻度ID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组RDW?CV值大于轻度IDA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度ID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BC及MCV是鉴别儿童地中海贫血和IDA的良好指标,可用于快速筛查地中海贫血。

    • 恩替卡韦联合HBsAg纳米乳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2018, 34(22):3537.

      摘要 (8550) HTML (0) PDF 1.2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纳米乳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HBsAg纳米乳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血清HBVDNA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HBVe抗原(HBeAg)转阴率、血清病毒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HBsAg纳米乳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可显著提高HBeAg和血清乙肝病毒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某院全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2018, 34(22):3539.

      摘要 (8427)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该院全肠外营养(TPN)处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临床TPN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使用TPN的64例患者,共105份TPN配制单,回顾性分析配制单中患者一般情况、液体量、营养支持时间、糖脂比、热氮比、阳离子浓度等信息。结果64例患者中,20例(31.25%)营养支持时间不合理。105份TPN配制单中,13份(12.38%)液体量偏低,66份(62.86%)热氮比不合理,46份(43.81%)糖脂比不合理,61份(58.09%)糖胰岛素比不合理,7份(56.67%)阳离子浓度过高。结论TPN的个体化制订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和药师共同完成,以确保TPN处方安全、合理、有效。

    • 快速康复理念运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效果观察分析

      2018, 34(22):3541.

      摘要 (8222)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理念模式,比较2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临床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 34(22):3543.

      摘要 (8372)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入院接受诊治的AS患者70例作,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在早期AS患者中诊断价值。结果在0~Ⅰ级诊断中,MRI诊断AS骶髂关节病变的准确率显著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Ⅳ级诊断中,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髓水肿和腰5骶1关节突病变方面,MRI优于CT,而在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方面,CT优于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最优选择为MRI,但CT检查可探查到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关节面的病灶程度和变化,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准确率。

    • 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与精神病理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22):3545.

      摘要 (8525) HTML (0) PDF 1.2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hs?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胆固醇、LDL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三酰甘油、V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显著相关,而三酰甘油水平仅与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关;hs?CRP水平、年龄等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脂水平异常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而hs?CRP等炎性指标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指标,其与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评分无关,联合检测hs?CRP、血脂等项目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更好地预测,从而有助于疾病的评估和治疗。

    • 地佐辛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评价

      2018, 34(22):3547.

      摘要 (8701)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某院地佐辛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209例,从患者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共为84例(40.19%)。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为用药时,其临床表现以胃肠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最多,为93例(44.50%),其次为神经系统。209例患者中,严重不良反应6例,新的不良反应1例。结论使用地佐辛注射液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置,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应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护理探讨
    • 中医护理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8, 34(22):3550.

      摘要 (7949) HTML (0) PDF 1.18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和情感状况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及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原发性肺癌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且满意度较高。

    • 认知行为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8, 34(22):3552.

      摘要 (8101) HTML (0) PDF 1.1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2组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血浆肾上腺素(A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得分及血浆AE、NE、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

    • 微信在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髌骨软骨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

      2018, 34(22):3554.

      摘要 (8043) HTML (0) PDF 1.1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在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髌骨软骨病(CP)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收治CP患者38例,采用PRP治疗,治疗后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1、3个月后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个月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应用于行PRP治疗的CP患者的出院随访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路径护理在胃癌术后饮食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2018, 34(22):3556.

      摘要 (8322) HTML (0) PDF 1.19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应用到胃癌术后患者饮食宣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护理,观察组根据制订的饮食宣教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饮食知晓执行率、营养指标和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饮食知晓率(除加餐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0天前清蛋白水平、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患者饮食宣教中运用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了解护理计划、目标,并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执行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还有利于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控制。

    • >教学探索
    • 浅析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

      2018, 34(22):3559.

      摘要 (8173) HTML (0) PDF 1.1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说课是一种教学交流形式,通过说课可以探讨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以人体解剖学为对象,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特色6个方面对说课加以浅析。

    •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 34(22):3561.

      摘要 (10019) HTML (0) PDF 1.19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教育对未来医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做到终身学习的前提。该文在机能实验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在实验示教环节中增加可视化教学、适度设置PBL教学和微课堂,通过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平台,培养“既会看病又有科研思维和方法的临床医生”。

    • 基于智能手机的组织学实验图库建设及应用*

      2018, 34(22):3564.

      摘要 (8251) HTML (0) PDF 1.18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实验教学是学习组织学的重要环节。利用智能手机开展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文结合有效实验图库的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图库建立、平台管理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开展“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新型综合培养模式在产科进修医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18, 34(22):3566.

      摘要 (8102)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进修是产科基层医生提高其临床水平的重要途径。该文探讨产科基层进修医生的临床综合培养模式,在产科进修医生的带教过程中做到点面结合,正确高效地培养产科进修医生,对提高广大基层医院医生的专科执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为教学医院产科进修医生的临床带教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 校外实践基地植物资源库的构建在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 34(22):3568.

      摘要 (7035) HTML (0) PDF 1.18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在野外识别大量的药用植物是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该文以校外实训基地——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建立药用植物教学资源数据库,并在药用植物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培养了学生对植物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野外识别植物、制作植物标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意识,综合提高了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充分发挥了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及新模式的探讨

      2018, 34(22):3571.

      摘要 (8341) HTML (0) PDF 1.1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级医院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人才开发,积极开展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该文基于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作者所在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中采用新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质量地完成各类项目,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项目既定的培训效果,提升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 >管理科学
    • 陕北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2018, 34(22):3573.

      摘要 (8356) HTML (0) PDF 1.1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陕北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选取榆林市和延安市的12家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陕北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还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规范、专业信息人才及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结论在政府主导下,加大对陕北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陕北地区区域医疗信息化网络,才能有效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陕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 软式输尿管镜流程管理的探讨

      2018, 34(22):3575.

      摘要 (9545) HTML (0) PDF 1.19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为逐步提高软式输尿管镜的管理水平,保证软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质量,该文结合医院实际,分析医院软式输尿管镜的流程管理现状,探讨如何做好软式输尿管镜的检测与接收、清洗、包装,以及灭菌、储存与发放等环节。同时,该文也探讨了软式输尿管镜流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消毒时间过短、消毒剂用量不足和患者交叉感染风险增加等,提出了进一步解决与完善软式镜流程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 >案例分析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继发硬膜下血肿1例及文献复习*

      2018, 34(22):3578.

      摘要 (8168) HTML (0) PDF 1.59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性肾动静脉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8, 34(22):3580.

      摘要 (8105) HTML (0) PDF 1.8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报道

      2018, 34(22):3582.

      摘要 (7957)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