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4(3):332.
摘要:
2018, 34(3):341.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功能与结构,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基因IRF7序列,利用ORFFinder、ProtParam、In?terProScan、MotifScan、NetPhos、PSORT、TM?HMM、SignalP、MEGA6.0、SOPMA、SWISS?MODEL等软件分析基因IRF7结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功能与结构。结果IRF7蛋白质属于亲水蛋白,不含有信号肽,不属于跨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可能位于核中;含有多个磷酸位点,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有较大的比例。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基因IRF7及其编码蛋白质,为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8, 34(3):34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高脂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调节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高脂+Ang?(1?7)组、Ang?(1?7)组,建模后分别检测每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沉积,Westernblotting检测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2)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组小鼠血清TC、TG、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高脂+Ang?(1?7)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Westernblotting提示SREBP2蛋白表达水平因高脂呈负反馈效应,Ang?(1?7)能够增强这一负反馈作用,使SREBP2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有效阻断机体对脂质的吸收。结论Ang?(1?7)能够通过调节小鼠SREBP2的表达,从而减轻脂质沉积,发挥保护肝脏作用。
2018, 34(3):3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TB?IGRA检测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06例,其中肺结核、肺外结核患者共51例(结核病组),疑似结核及非结核病例55例(疑似结核及非结核组),观察两组患者结核阳性检出率,并对TB?IGRA与涂片镜检2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核病组结核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疑似结核及非结核组(χ2=56.3,P<0.01);TB?IGRA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例中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3.3%(28/30)和95.2%(20/21),对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94.1%(48/51)]显著高于涂片镜检[27.5%(14/51)]。结论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适合运城地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2018, 34(3):3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符合标准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7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7d的一氧化氮(NO)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统计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O和C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O和CG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NYHA3~4级)和再入院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比例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保护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2018, 34(3):352.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及SAP的发病机制。方法将6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平均体重(23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30只)、大承气汤组(30只)。模型组及大承气汤组采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方法造模,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及大承气汤组分别按时间点2、6、12、24、48h进行分组,每组6只。在造模成功后分别将模型组和大承气汤组SD大鼠按照对应时间点处死并进行分批股动脉取血及手术取胰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6、sIL-2R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发生情况。结果大承气汤组及模型组大鼠组内2h与12、24、48h时的血清IL?6、sIL?2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承气汤组大鼠12、24、48h时的血清IL?6、sIL?2R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承气汤组大鼠2、6、12、24、48h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以通过调节血清IL-6、sIL-2R水平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从而减轻SAP的严重程度,缓解重症胰腺炎症状。
2018, 34(3):355.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硒在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增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补充硒后患者TPOAb和TGAb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T4联合硒酵母200μg口服,每天2次,共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水平和血清硒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TPOAb和TG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硒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TPOAb、TGAb的变化与血清硒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45,P<0.01)。结论补硒治疗可以降低Graves′病伴TPOAb和TGAb增高患者行131I治疗后的TPOAb和TGAb水平,减轻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
2018, 34(3):35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糖尿病性牙周炎大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组、单纯牙周炎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0只大鼠。在术前(模型建立后),术后3、6、9周,每组每批取10只大鼠的尾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IL?6、TNF?α水平,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前,空白对照组大鼠的IL-1、IL-6和TNF-α水平最低,其次是单纯牙周炎组,最高的是糖尿病性牙周炎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牙周炎组、糖尿病性牙周炎组大鼠术后3、6、9周的IL-1、IL-6和TNF-α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实验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牙周炎大鼠IL-1、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
2018, 34(3):36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上海某企业职工5877名体检资料中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3865名;中年组(>44~<60岁)1741名;老年组(≥60岁)271名,计算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877名体检者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总阳性率为60.22%(3539/5877),肺结节检出率为8.07%(474/5877),与年龄关系密切,筛查中发现9例早期肺癌。结论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值得在健康体检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8, 34(3):364.
摘要:【摘要】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慢性荨麻疹(CU)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CU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治的72例CU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17、IL?23、TGF?β水平,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IL?17、IL?23、TGF?β水平[分别为(3.32±1.27)pg/mL、(23.85±19.76)pg/mL、(39.95±17.9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9±0.74)pg/mL、(9.66±2.49)pg/mL、(25.55±12.7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IL?23、TGF?β可能参与了CU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18, 34(3):36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大鼠精子质量和精核蛋白(TNBP)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蒸馏水3mL灌胃60d)、模型组(先用腺嘌呤25mg/100g和蒸馏水3mL配置后灌胃30d后,再以蒸馏水3mL灌胃30d)、ICA低剂量组(先用腺嘌呤25mg/100g和蒸馏水3mL配置后灌胃30d后,再以ICA1.8g/kg和蒸馏水3mL灌胃30d)和ICA高剂量组(先用腺嘌呤25mg/100g和蒸馏水3mL配置后灌胃30d后,再以ICA3.6g/kg和蒸馏水3mL配置后灌胃30d),每组20只。观察大鼠睾精核蛋白表达和精子质量变化。结果模型组、ICA低剂量组、ICA高剂量组精子密度、活率和活力及大鼠精核蛋白(R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碱性蛋白(TH)、TH/R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低剂量组大鼠精子密度和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A高剂量组精子活率、活力及RP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TH、TH/RP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ICA可以改善精子活力和TNBP含量,但不能显著增加精子密度。
2018, 34(3):36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带蒂皮瓣修复下肢皮肤和软组织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中影响皮瓣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浙江省肿瘤医院骨和软组织肿瘤外科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因下肢皮肤和软组织恶性肿瘤术后皮肤和软组织缺损予以带蒂皮瓣覆盖缺损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皮瓣愈合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血糖、吸烟、低前清蛋白、贫血和是否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等因素,采用χ2检验筛选出危险因素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皮瓣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在54例患者中,22例患者出现皮瓣延迟愈合或局部坏死。单因素χ2检验发现,皮瓣的延迟愈合与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高血压、低前清蛋白和贫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低前清蛋白和贫血是皮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低前清蛋白和贫血是下肢皮肤和软组织肿瘤术后缺损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 34(3):37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红外光疗配合微创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6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微创钢板固定术组(对照组)和红外光疗配合微创钢板固定术组(观察组),每组3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功能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9.69±1.0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1.02±2.1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34.82±3.06)、(94.91±6.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12±2.43)、(85.73±5.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外光疗配合微创钢板固定术可显著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促进肩肘关节功能的康复。
2018, 34(3):3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0~6岁1008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计划免疫接种将其分为观察组(681例)和对照组(327例),比较两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37.00%(121/327)]高于观察组[11.89%(81/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免疫可有效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发生,并提高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及传染病的认知度,进而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提高儿童生存质量。
2018, 34(3):3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PCAD的患者221例作为PCAD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02例)和多支病变组(119例);并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15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PCAD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PCAD组患者空腹血糖、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糖尿病及纤维蛋白原是PCA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载脂蛋白A1是PCAD的保护因素。PCAD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对于PCAD高危人群应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
2018, 34(3):3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水平与婴幼儿喘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诊断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患儿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组)5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50例],诊断为普通肺炎(普通肺炎组)患儿50例,选取同期在该院常规体检婴幼儿5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将100例喘息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D治疗组,各50例。测量体重分布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D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随访远期复发次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中血清25?(OH)D3缺乏的患儿比例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体重分布在大于+1SD~+2SD和大于+2SD的患儿比例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维生素D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维生素D治疗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咳嗽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治疗组患儿半年内喘息再发次数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与25?(OH)D3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补充维生素D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作用。
2018, 34(3):38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中年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结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该院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1982例、宫颈HPVmRNA检测标本328例及宫颈组织学检查相关标本232例,从中筛选出同时行以上3种检查的标本126例。分析HPVmRNA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中年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126例标本中利用HPVmRNA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一致为92例,占73.02%。92例标本中两种检查方法均阳性45例,均阴性47例,不一致34例,其中HPVmRNA检测阳性而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阴性24例,占70.59%,HPVmRNA检测阴性而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阳性10例,占29.41%。HPVmRNA检测的阳性率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35,P<0.05);HPVmRNA阳性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64.37%;液基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85%和85.06%。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mRNA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互补作用,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性及相对经济性等特点,值得在中年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推广应用。
2018, 34(3):40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凉血疏肝方对他莫昔芬致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增厚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内分泌治疗的同时开水冲服凉血疏肝颗粒,每天2次,每次1袋,连续服用4周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为1个疗程,内分泌方案为枸橼酸他莫昔芬(每天2次,每次10mg,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每天2次,每次10mg,口服)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疏肝方可有效改善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增厚程度及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8, 34(3):40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依赖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而穿刺成功的颈内静脉置管术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11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的患者,均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法静脉置管,观察其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18例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一次穿刺成功86例(72.9%);置管时经反复穿刺多次获得成功18例(15.3%),其中8例虽然穿刺成功,但送入导丝过程不顺利,经反复调整、再次穿刺后获得成功;2例(1.7%)反复调整不成功,在彩超引导下发现静脉狭窄后更换穿刺部位;误穿动脉12例(10.2%),其中局部渗血6例,血肿4例(其中1例置管后透析结束后血肿形成,导致严重呼吸困难)。结论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常用、安全、简便、快捷的血管通路。掌握正确的颈内静脉盲穿方法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不依赖B超适时引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3):406.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单、双侧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OVF)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行PKP治疗的72例胸腰椎O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单侧组(单侧入路)与双侧组(双侧入路),各36例。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及渗漏率,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Cobb角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3个月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组椎体恢复情况稍优于单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行PKP均可有效缓解胸腰椎OVF患者的疼痛症状,修正脊柱的后凸角度,但单侧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骨水泥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3):4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带双侧血管神经束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该科收治的40例不同程度、长度在1.2~2.0cm的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骨外露的患者,采用带双侧血管神经束V?Y推进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40例指端缺损修复皮瓣全部成活,应用该术式效果满意,无术后血循环危象和感染,致残及畸形发生率显著降低。随访6~20个月,修复区两点分辨觉在9~12mm,功能评定均达S3+级以上,皮瓣能耐寒冷,皮温正常,指间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手术优良率达97.5%(39/40)。结论带双侧血管神经束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观满意,运动感觉恢复良好。
2018, 34(3):41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儿童喘息性疾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225例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mg/kg,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M、IgG、Ig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患儿的CD4+水平与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IgM与Ig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观察组患儿的IgM与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能够明显改善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免疫功能。
2018, 34(3):41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30/39),对照组为53.85%(2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是一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案,在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2018, 34(3):41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并行腹腔镜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A125、hs?CRP、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A125、hs?CRP、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125、hs?CRP、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有效性高、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2018, 34(3):41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儿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行常规钢板固定术,研究组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77%(30/31),常规组为80.65%(25/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31),常规组为19.35%(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能促进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3):4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PD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仅给予多巴丝肼单药治疗,试验组给予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大体评定量表(GAS)、PDQ?8、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GAS、PDQ?8、ZBI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AS评分升高,ZBI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Q?8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GAS评分较对照组高,ZB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2例(30.0%),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例(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对于改善PDD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照顾者负担。
2018, 34(3):42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8, 34(3):423.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年龄大于65岁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中心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年龄大于65岁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操作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穿刺时疼痛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提高,疼痛度明显减轻。
2018, 34(3):42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营养不良患儿营养状况改善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者1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营养状况改善评分、家长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营养不良状况改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营养不良患儿的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2018, 34(3):42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超觉静坐放松训练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因自发性气胸入院的患者为入选对象,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胸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气胸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超觉静坐放松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试验第7天后测得的焦虑评分均低于试验第1天,且观察组患者试验第1天和第7天的焦虑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2~4天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觉静坐放松训练可减轻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术患者的疼痛感觉及焦虑负性情绪,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效率。
2018, 34(3):430.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中辅以品管圈活动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PI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气管套管拔除率[70.83%(17/24)]、CPIS[(3.54±1.99)分]、ADL评分[(45.00±5.66)分]、住院时间[(16.83±4.37)d]及住院费用[(7.52±0.83)万元]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37.50%(9/24)、(4.91±1.84)分、(37.75±5.02)分、(21.63±5.89)d、(8.48±1.92)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中配合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气管套管拔除率,改善ADL,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8, 34(3):43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4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70例)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口述分级评分法(VRS)评分及术后疼痛对心理、睡眠、活动的影响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h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对患者心理、睡眠、活动的影响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更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 34(3):434.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顺序将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入住该科的81例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编号并分为两组,双号为对照组(n=40),单号为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沟通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沟通的同时,应用集束化干预策略与患者沟通,包括使用语言与对应的体态语、出示宣教图册、应用书写板3个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沟通策略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的护患沟通效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8, 34(3):43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10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低体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开始时的鼻咽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半小时和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为66.0%,研究组寒战发生率为24.1%,研究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体温护理应用到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8, 34(3):439.
摘要:【提要】“一带一路”倡议下口腔医疗领域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口腔医学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立足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实施改革,是保证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
2018, 34(3):441.
摘要:【提要】探索手机微视频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使用效果。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微视频的制作思路,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评价微视频的使用效果。所制作的手机微视频符合该校的实际情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初学者和授课教师的普遍认可。智能手机在高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微视频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对其学习仪器操作有较大的帮助。
2018, 34(3):4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于该院心内科规培的住院医师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选取2016年7—12月于该院心内科规培的住院医师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指导临床带教。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规培医师的客观题、病例分析、心肺复苏、除颤仪使用及总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规培医师的主观题及心电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规培医师的总满意度及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培管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8, 34(3):445.
摘要:【提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结合作者3年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将涉及的药物合成研究最新科研成果恰当地融入药物合成反应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模式。该文从氟化学、不对称[3+2]反应、生物催化的氧化反应、C?H活化反应等几个合成反应的角度出发,详述了其与课程教学的渗透情况,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了概述,以期达到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创新性人才。
2018, 34(3):44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生在实习期间经历与患者沟通障碍的心理体验,分析护患沟通障碍的原因。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12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时间为30~60min。结果经过对访谈内容的剖析和归类,提炼出4个主题,即:沟通障碍后的心理感受、希望获得的帮助、面对沟通障碍的态度、导致沟通障碍的原因。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及方法的培养,重视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发生沟通障碍后的情感需求,并给予支持和引导。
2018, 34(3):450.
摘要:【提要】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生转变成医生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临床实习,不仅是对理论学习的印证和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临床医疗实践,培养科学的思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实习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学生就业,直接影响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质量。对于基础薄弱、学制短、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的专科生而言,探讨如何提高实习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该文以三峡库区一所开设口腔专业的专科院校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口腔专科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合格的、能下基层的实用型口腔人才,更好地为三峡库区口腔健康服务。
2018, 34(3):453.
摘要:【提要】在了解医学人文教育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分析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析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弊端及教育体系的欠缺。提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并建议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体制和课程上进行调整及更新,为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最终能将医学人文知识逐渐融合进医学生的思维模式中,使之逐渐具备医学人文素质及精神,并使其更好地履行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2018, 34(3):45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循证思维指导的手术室护理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成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手术室实习的11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采用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带教模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循证思维指导的以护理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分别对两组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专业学生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及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各项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思维指导的手术室护理教学模式对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全面增强、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迅速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8, 34(3):457.
摘要:【提要】对于专业型研究生而言,临床教学质量关乎其日后医技水平的高低,但目前无论是研究生自身还是临床带教教师均存在较多问题,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难题,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平台应运而生。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点到面”的传播,而转化为“点到点”传播,改变了信息的流动结构,优化了媒体的生态和行业结构。目前,依托新媒体移动终端开发的学习平台越来越多,功能也愈发强大,集图片、语音、视频、反馈、管理为一体的学习软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其既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医学知识,还可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临床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不同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让教师针对性地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2018, 34(3):459.
摘要:【提要】科研创新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医院内涵建设、成长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医院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经费、成果登记及奖项申报等日常管理,还应考虑到医院内外部环境及医疗市场的需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促进医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因此,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的管理工具来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创新的趋势。该文运用PDCA循环分析了某三甲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实现了科研工作紧密联系临床的有效管理。
2018, 34(3):4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科外胰岛素泵的使用现状和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调查两组患者在科外治疗中使用胰岛素泵的安全隐患(主要有胰岛素漏注、脱针、胰岛素泵受损、药液外漏、穿刺口感染等问题)。观察组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照组未做更改,继续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及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在实施安全管理前安全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安全管理后,观察组安全问题发生率和生理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安全的科外胰岛素泵使用管理模式,能提高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2018, 34(3):46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1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暴露方式、暴露发生地点、部位、损伤程度及暴露源进行分析。结果该院160名护理人员中,共发生职业暴露34名,发生率为21.3%。针刺伤比例明显高于黏膜污染、血液体液污染及玻璃割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方面,少量或无出血比例明显高于大量出血和有出血;暴露部位中,手部比例明显高于眼睛;暴露地点中,病房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暴露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岗前培训教育,加强防护规范管理,增强其自律性,建立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2018, 34(3):466.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PDCA[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管理模式,降低医院制剂的成品缺陷率和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4个环节,查找出现医院制剂成品缺陷的要因,找出最佳解决方法并实施,通过统计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2015年)与实施后(2016年)比较,每万瓶(支)缺陷成品数从23.33瓶(支)降至3.90瓶(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医院制剂的成品缺陷率,激发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 34(3):468.
摘要:【摘要】目的对该院药物配置的常见差错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对应措施及干预措施,确保静脉用药成品成分准确,保证儿童静脉滴注安全。方法该院自2014年2月成立PIVAS以来,对配置中常见的差错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处理,建立了一套完整流程与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内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配置过程中采取“主、辅”配置的方法,运用“一对、二看、三配置、四签字、五双复核”的原则,保证配置环节中环环相扣。结果总结静脉配置中心儿科静脉药物配置的常见差错的原因及采取安全管理对策。对人员、药品、医嘱等进行有效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毒性作用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儿童静脉输液安全。结论在工作中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完成相关事宜,才能确保患儿合理用药,达到规范调配、安全用药的工作目标。
2018, 34(3):470.
摘要:【提要】儿童口腔科门诊具有候诊群体年龄低、差异大等特点,分诊护士能否合理分诊,确保诊室内治疗工作高效进行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儿童口腔科分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尤其在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强调了掌握儿科传染病和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2018, 34(3):47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阳光采购对“川基药采〔2015〕63号《关于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有关配送事宜的通知》的实施情况。方法对药品采集“新系统”(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系统)和“老系统”(原基层和非基层交易系统)的挂网流程和阳光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新系统”比“老系统”同期阳光采购月平均积分下降5.25分、下降幅度5.4%。结论新系统进一步加强了药品采购的监督和管理。
2018, 34(3):4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提高病房肿瘤靶向药物储存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乳腺肿瘤中心肿瘤靶向药物储存现况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病房肿瘤靶向药物储存规范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当前病房的肿瘤靶向药物储存情况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改进靶向药物储存管理流程并予以落实;比较改进前后病房肿瘤靶向药物储存规范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5年8月3日至2015年9月4日该院乳腺肿瘤中心发生靶向药物储存不规范事件仅有11件,与活动前比较,药物放置混乱、药物标识不规范、无相关培训制度因素的达标率分别为120%、100%、100%,进步率分别为50%、50%、75%;各圈员对品管手法、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平均自我评分为4.22~4.78分,与活动前(1.34~2.78分)比较均为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对提高病房肿瘤靶向药物储存规范率效果显著,并且圈员能力也得到提高。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