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治疗前NLR和PLR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 34(7):961.

      摘要 (7777) HTML (0) PDF 1.36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初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NLR和PLR截断值,并以截断值将患者分组,分析NLR和PLR与患者生存、复发情况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选取NLR=2.85,PLR=148.8作为截断值。低NLR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低PLR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P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及PLR均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有影响。结论NLR及PLR易获取,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可作为临床预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8, 34(7):965.

      摘要 (6997) HTML (0) PDF 1.12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心肺功能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9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OXYCONPROPC型运动心肺功能仪测试运动心肺功能。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观察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与躯体功能呈正相关(r=0.33、0.33、0.44,P<0.05),且三者与MBI呈正相关(r=0.54、0.54、0.57,P<0.001),峰值心率与MBI呈正相关(r=0.50,P<0.01),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与精力呈正相关(r=0.34、0.34,P<0.05)。偏相关结果显示,峰值摄氧量、峰值代谢当量、峰值氧脉搏与MBI呈显著正相关(r=0.57、0.57、0.53,P<0.001),且三者与精力呈正相关(r=0.41、0.41、0.44,P<0.05),峰值氧脉搏与MBI呈正相关(r=0.47,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广州市中小学生不健康食物摄入频率分析

      2018, 34(7):969.

      摘要 (8075) HTML (0) PDF 1.0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小学生不健康食物摄入频率,为制订饮食行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9所学校15723名学生作为样本,调查学生的不健康食物摄入频率。结果学生经常摄入油炸类食品、西式快餐、甜食及含糖饮料的比例分别为13.99%、3.07%、31.32%、30.69%。男生经常摄入油炸类食品、含糖饮料的比例均高于女生,而经常吃甜食的比例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油炸类食品、西式快餐、甜食及含糖饮料,初一学生经常摄入的比例最高,小学二年级学生经常摄入的比例最低;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孩子经常摄入油炸类食品、西式快餐及含糖饮料的比例均最低;家庭收入越高,学生经常吃油炸类食品的比例越低。结论广州市中小学生经常食用不健康食物的行为普遍存在,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各有其特点。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对学生食用不健康食物的行为有所影响。

    • NLR和PLR与成人斯蒂尔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8, 34(7):972.

      摘要 (8620) HTML (0) PDF 1.23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AOSD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非感染组27例和感染组2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常规相关参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OSD患者无论是否伴感染,其NLR、PLR均明显升高,且感染组NL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与AOSD系统评分呈正相关,非感染组NLR、PLR与CRP、ESR呈正相关。预测AOSD是否合并感染在NLR为10.86时诊断效能最高,此时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77.8%。结论NLR和PLR可以作为AOSD病情及炎症活动的评估指标,NLR对于指导是否合并感染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 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2018, 34(7):976.

      摘要 (8470) HTML (0) PDF 1.75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nchraneLibrary、Embase、OVID、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2名研究者各自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依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挑选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将血清卵泡刺激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6个月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均略微升高,但与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切除对血清卵泡刺激素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短期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能出现卵巢功能衰竭的概率较小。

    • 输尿管镜内切开引流术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Meta分析

      2018, 34(7):979.

      摘要 (8142) HTML (0) PDF 3.9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输尿管镜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并筛选两种方法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9篇,共509例患者,包括输尿管镜组(采用输尿管镜内切开引流术)253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2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发热[比值比(OR)=0.56,95%可信区间(95%CI)0.24~1.29,P=0.18]、术后随访1年囊肿复发率(OR=0.41,95%CI0.15~1.10,P=0.86)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而在手术时间[均数差(MD)=-25.63,95%CI-35.80~-15.45,P<0.01]、术中出血量(MD=-31.93,95%CI-51.69~-12.16,P=0.02)、术后住院时间(MD=-1.87,95%CI-2.61~-1.13,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相比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输尿管镜内切开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是一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8, 34(7):983.

      摘要 (6872) HTML (0) PDF 2.86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0篇,纳入患者总数为8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单纯伊曲康唑冲击疗法)相比,试验组(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近期[比值比(OR)=3.24,95%可信区间(95%CI)2.17~4.83,P<0.01]及远期(OR=4.94,95%CI2.63~9.29,P<0.01)总有效率均更高,复发率更低(OR=0.33,95%CI0.21~0.54,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4,95%CI0.44~1.24,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2018, 34(7):987.

      摘要 (8511) HTML (0) PDF 1.38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该科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292例。通过对患者血清CA?125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病因、腹腔积液、自发性腹膜炎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汇总,进行影响血清CA?125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估血清CA?125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结果自发性腹膜炎[非标准化系数(B)=89.966,95%可信区间(95%CI)26.21~145.72,P=0.005]和腹腔积液程度(B=161.850,95%CI121.351~202.350,P=0.001)对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肝硬化病因、转氨酶水平、合并肝癌及肝性脑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A?125达到180.50U/mL预测自发性腹膜炎的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75.4%;而当血清CA?125达到135.00U/mL时,预测腹腔中?大量积液的敏感度可达88.3%,特异度为84.2%。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CA?125水平存在变化,自发性腹膜炎和腹腔积液是影响其升高的主要因素。当血清CA?125水平分别高于180.50U/mL及135.00U/mL时可以较好地预测自发性腹膜炎及中?大量腹腔积液。

    • 低温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的疗效研究

      2018, 34(7):991.

      摘要 (7921) HTML (0) PDF 1.12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低温氨甲环酸(TXA)(4℃)在降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失血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拟于该院行THA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单纯静脉组与联合应用组,每组60例。单纯静脉组患者仅切皮前10min静脉使用10mg/kgTXA,联合应用组在术前静脉使用的基础上联合术中、术后低温TXA局部应用。术后8、24、48h记录引流量,复查血常规并通过公式计算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输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应用组术后引流量、失血量在术后8、24、48h低于单纯静脉组,术后输血率显著低于单纯静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TXA局部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减少THA术后失血的方法。

    • 颅脑手术后205例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2018, 34(7):994.

      摘要 (8327) HTML (0) PDF 1.1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患者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行颅脑术后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的患者205例,测定其血药浓度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丙戊酸钠给药剂量、肝功能指标等资料,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解释变量与响应变量之间的独立性检验。结果颅脑手术后患者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不存在相关性(P>0.05);并且联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与肝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联用抗癫痫药物应谨慎,需监测其血药浓度,并进行个体化给药,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某院2012—2016年儿童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

      2018, 34(7):996.

      摘要 (6960) HTML (0) PDF 1.11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该院儿童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6年该院检验科细菌室从各科患儿的痰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微生物鉴定仪结合手工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菌株中,位列前5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7.6%)、屎肠球菌(13.5%)、肺炎链球菌(12.2%)、肺炎克雷伯菌(10.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则逐年上升;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超过9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2015年达10.0%以下;屎肠球菌对对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得到控制,但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则逐年上升。结论由于儿童用药的特殊性,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分析,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上海市嘉定区糖尿病患者就诊分布与医保使用情况分析

      2018, 34(7):1000.

      摘要 (7991) HTML (0) PDF 1.4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纳入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患者其不同费用类型的就诊人数与医保费用,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就诊分布和医保费用消耗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底纳入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管理的3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2012—2015年就诊分布和医保费用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专病患者主要在门诊就诊,且以西药费报销为主,同时化验费与西药费报销的患者相差较小。糖尿病专病医保费用最高的仍是门诊西药费,呈现快速上涨趋势。结论糖尿病专病患者主要的费用花在西药费上,呈逐年快速上涨趋势,且主要以门诊就诊为主。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跌倒管理中的运用

      2018, 34(7):1004.

      摘要 (7837) HTML (0) PDF 1.48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并改进流程,以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成立跌倒根本原因分析项目组,对某三甲医院2015年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人、制度、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原因分析修订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及跌倒告知书,对护士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考评,强化重点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注重细节管理,改进工作流程后运用于2016年跌倒管理中。结果2016年跌倒发生率[0.03%(18/56257)]较2015年[0.06%(32/5191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6,P<0.05)。2015年跌倒受伤率[96.88%(31/32)]与2016年[94.44%(1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P>0.05)。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跌倒原因并改进流程,可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但对跌倒受伤率无明显影响。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监测及相关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2018, 34(7):1007.

      摘要 (7885) HTML (0) PDF 1.0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低血糖的发生规律,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8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同时用末梢血糖仪检测患者血糖,每天7次(三餐前、三餐后2h及03:00各1次),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时段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多发生于01:00—08:00(37例次),尤其是02:00—08:00(31例次)。对一般资料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是低血糖的相关因素。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更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血糖变化,提高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 体重指数与多发性硬化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2018, 34(7):1010.

      摘要 (7822) HTML (0) PDF 1.5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S)及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体重指数(BMI)水平,探讨BMI在MS及CIS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1例MS患者和4例CIS患者作为MS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27例作为HC组。采用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定MS及CIS患者的残疾状况,并分析MS及CIS发生与BMI的关系。结果BMI>24kg/m2在MS总人群(OR=1.47)、男性(OR=2.49)、女性(OR=1.16)中均为MS的危险因素。>20~50、>60~70岁年龄段BMI>24kg/m2为MS的危险因素,MS组患者中EDSS评分与BMI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MS好发于女性,好发年龄在大于20~50、>60~70岁,BMI>24kg/m2是MS的危险因素,且M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BMI呈正相关。

    • 我国骶骨肿瘤临床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中文文献分析

      2018, 34(7):1013.

      摘要 (7858) HTML (0) PDF 1.12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我国骶骨肿瘤临床研究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中文文献并分析其主要特征,了解该领域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为青年医生提供经典文献阅读的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以“骶骨肿瘤”作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纳入国内骶骨肿瘤总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中文文献。对文献的题目、被引频次、发表时间、首次被引间隔时间、峰值被引间隔时间、峰值被引频次、平均引用率、发表期刊、地区分布、机构来源、第一作者和研究内容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总被引最高的20篇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73次,最低8次,平均(22.45±18.28)次,中位数15.5次。文献发表于1994—2012年,以2003、2004年(均为4篇)发表的文献最多。首次被引间隔时间0~5年,平均(1.65±1.14)年,中位数1.5年。峰值被引间隔时间1~11年,平均(5.10±2.53)年,中位数5.0年。峰值被引频次最高13次,最低2次,平均(4.90±2.69)次,中位数4次。平均引用率范围0.47~5.21次/年,平均(1.75±1.21)次/年,中位数1.42次/年。文献发表于11本专业期刊,以《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发表最多(4篇)。文献来自8个省/直辖市,其中以北京(7篇)、上海(3篇)和江苏(3篇)最多。文献来自国内15家机构,其中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5篇)、深圳市人民医院(2篇)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篇)最多。仅1位作者发表了3篇高引用文献,其余17位作者各发表1篇文献。文献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为外科治疗(13篇)、药物治疗(1篇)、影像学(1篇)、诊断和综合治疗(2篇)、并发症(3篇)。结论我国骶骨肿瘤文献特点是被引频次较其他领域低,大多为知名专家发表于国内顶级期刊,多来自于国内一线城市的大型医院,研究内容多为外科治疗。

    • >综述
    • 雷公藤的效/毒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2018, 34(7):1018.

      摘要 (8213) HTML (0) PDF 1.0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地氟烷在老年患者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8, 34(7):1020.

      摘要 (8014) HTML (0) PDF 1.11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治疗进展

      2018, 34(7):1023.

      摘要 (8062) HTML (0) PDF 1.09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8, 34(7):1026.

      摘要 (7746) HTML (0) PDF 1.11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胃内菌群在胃部疾病中的作用

      2018, 34(7):1029.

      摘要 (6337) HTML (0) PDF 1.11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8, 34(7):1032.

      摘要 (7716) HTML (0) PDF 1.09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微血管减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2018, 34(7):1035.

      摘要 (7846) HTML (0) PDF 1.09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肥胖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8, 34(7):1038.

      摘要 (6302) HTML (0) PDF 1.11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研究进展

      2018, 34(7):1042.

      摘要 (7624) HTML (0) PDF 1.0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金鸡毛草复方治疗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8, 34(7):1045.

      摘要 (7558) HTML (0) PDF 1.1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金鸡毛草复方治疗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药物控制血糖、抗感染、常规外科换药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鸡毛草复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踝肱指数、患肢足背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鸡毛草复方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血管病变。

    • 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的X射线诊断分析

      2018, 34(7):1047.

      摘要 (7657) HTML (0) PDF 1.6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精神病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X射线特点。方法收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抗精神病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X射线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42例患者的腹部X射线表现为小肠结肠积气扩大、气液平、结肠内粪块、膈下游离气体。氯氮平和氯氮平的联合用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8%(10/42)和45.2%(19/42)。结论根据不同时期的腹部立位X射线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抗精神病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2018, 34(7):1050.

      摘要 (7724) HTML (0) PDF 1.1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依折麦布(EZT)联合瑞舒伐他汀(RSV)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该站门诊或住院患者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中强度他汀组、高强度他汀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6例。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各组治疗后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最高,略优于高强度他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优于中等强度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降低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中等强度他汀组和高强度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3.85%、3.85%)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肝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他汀组肌痛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T联合RSV较单用RSV更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在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不良反应更少,且安全性更高。

    • 维生素D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临床观察

      2018, 34(7):1052.

      摘要 (7504) HTML (0) PDF 1.1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婴幼儿反复喘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儿科住院的反复喘息的婴幼儿(8~36个月)180例作为喘息组,将其分为维生素D(VitD)治疗组(90例)和非VitD治疗组(9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另选取同期儿保门诊健康婴幼儿(8~36个月)100例作为健康组,完成病史采集、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喘息组婴幼儿血清25(OH)D平均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与健康组婴幼儿ALP、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D治疗组患儿治疗后25(OH)D显著高于非治疗组,咳嗽、喘息症状及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非VitD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OH)D水平偏低导致婴幼儿喘息发作,及时补充VitD可有效缓解患儿喘息等临床症状。

    • PFN与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8, 34(7):1054.

      摘要 (7476) HTML (0) PDF 1.1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老年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110例,将其分为PFN组50例和DHS组60例。记录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摆放体位及牵引时间、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术后有效率。结果PFN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均较DHS组减少或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的牵引时间和负重时间均较DHS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的引流量与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优良率(96.0%)高于DHS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和DHS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是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2018, 34(7):1056.

      摘要 (7477) HTML (0) PDF 1.12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在治疗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优化营养支持分析

      2018, 34(7):1058.

      摘要 (7730) HTML (0) PDF 1.1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危重症患者的优化营养支持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行混合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肠外)。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胃潴留、腹胀、腹泻、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营养支持方式可降低老年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腰椎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2018, 34(7):1060.

      摘要 (7383) HTML (0) PDF 1.0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腰椎运动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该院脊柱外科行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的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Dynesys组)22例,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固定(PEEK组)25例,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通过测量固定节段及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评价术后腰椎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及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及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活动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系统与椎弓根螺钉PEEK棒非融合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二者均可保留一定的腰椎活动度,短期内对预防相邻节段退变有积极作用。

    • 糖尿病患者281例心电图分析

      2018, 34(7):1062.

      摘要 (9225) HTML (0) PDF 1.1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具体表现,以加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心脏损害的认识和防治。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81例患者(糖尿病组)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该院体检中心的285名年龄相近的无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和肾脏疾病等病史患者(对照组)做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81例糖尿病患者中常规心电图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最多见,与对照组ST?T改变的发生率、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多数可以出现心电图改变,这对临床上加强糖尿病在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8, 34(7):1064.

      摘要 (7378) HTML (0) PDF 1.0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微生物室分离的临床感染患者的253株CR?AB菌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菌株)。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253株CR?AB标本类型以痰液为主,占81.0%(205/253),其次分别为肺泡灌洗液占6.3%(16/253),伤口分泌物占3.5%(9/253)。分布科室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呼吸中心、神经中心为主。患者感染CR?AB前多有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史、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等。253株CR?AB药敏结果显示对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2%、17.4%、36.7%、46.9%,对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9.0%和5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结论CR?AB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与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CR?AB的流行。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 34(7):1066.

      摘要 (7769) HTML (0) PDF 1.1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存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反应因子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反应因子IL?1、IL?6、TNF?α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存活率[78.43%(40/51)]明显高于对照组[58.82%(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能迅速有效地降低血清TG水平和清除血液中的炎症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分析

      2018, 34(7):1068.

      摘要 (7696) HTML (0) PDF 1.41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影像学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难点。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8例的临床资料。18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中,7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CT平扫11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7例伴有脂肪肝者表现为稍高密度影或等密度影,其中15例密度均较均匀,仅3例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影;MR平扫T1加权成像(T1WI)上呈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上呈稍高信号,中央瘢痕T2WI上呈高信号;肝病灶周边均未发现包膜。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中度或轻度强化。中央瘢痕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呈中度强化。结论CT及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蜡疗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2018, 34(7):1071.

      摘要 (7484) HTML (0) PDF 1.0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蜡疗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该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蜡疗配合针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23例患儿的疗效显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17例患儿疗效显著,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替普酶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2018, 34(7):1073.

      摘要 (7538) HTML (0) PDF 1.1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9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在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426例。将其分为治疗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209例和对照组(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217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自理能力、活动指数进行评估。溶栓后24h行多模式核磁检查并进行分析,评估静脉溶栓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h、7d、14d,两组患者NHI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

    • 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治疗产后出血

      2018, 34(7):1075.

      摘要 (7597) HTML (0) PDF 1.1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子宫缝合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成都玛丽天府妇产儿童医院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70例产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行综合止血疗法)和研究组(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114.45±346.58)mL,术后48h出血量为(143.27±59.78)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52.78±791.91)mL,术后48h出血量为(526.08±156.58)mL,研究组患者术中和术后48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27/35),研究组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出血患者使用改良B?Lynch进行子宫缝合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2018, 34(7):1077.

      摘要 (7551) HTML (0) PDF 1.0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接受化疗治疗的7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前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并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患者化疗2周后的CD3+、CD4+、CD8+均较化疗前有一定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男、女性患者的CD8+与CD3+/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化疗前后的CD3+/CD8+接近,不同性别患者化疗前的CD3+、CD4+及化疗后不同性别患者的CD3+、CD4+、CD8+、CD3+/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化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免疫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对治疗的效果及监测预后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

    • 术前结直肠癌活检组织中TrkB和BDNF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8, 34(7):1079.

      摘要 (7624) HTML (0) PDF 1.0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结肠镜下活检标本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术前结肠镜检查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rkB和BDNF的表达。结果TrkB和BDNF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无关,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TrkB与BDNF在结肠镜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02)。结论术前结肠镜下结直肠癌的活检标本TrkB和BDN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

    • 阿奇霉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疗效分析

      2018, 34(7):1081.

      摘要 (6418) HTML (0) PDF 1.09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部就诊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咳、退热等基础治疗方案,常规组单纯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症状消失(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相比头孢曲松钠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

    • 硫酸镁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2018, 34(7):1083.

      摘要 (7600) HTML (0) PDF 1.0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硫酸镁,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 >护理探讨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临床价值

      2018, 34(7):1085.

      摘要 (7717) HTML (0) PDF 1.09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科行内镜下治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再出血率、病死率、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中危、高危患者再出血率、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危患者再出血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基础护理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及伤口感染的影响

      2018, 34(7):1087.

      摘要 (7487) HTML (0) PDF 1.0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及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8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38%)明显较对照组(19.0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较对照组(76.1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拔管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同时还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 腹部穴位按摩对便秘患者肠道清洁的效果观察

      2018, 34(7):1089.

      摘要 (6294) HTML (0) PDF 1.09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对便秘患者肠道清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该科行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肠道准备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腹部穴位按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后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便秘患者肠道清洁常规护理结合腹部穴位按摩,能有效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及患者舒适度,利于提高肠镜检查效果及患者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加强分时段护理在部分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 34(7):1091.

      摘要 (7414) HTML (0) PDF 1.1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分时段护理在部分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该科收治的病理结果确认为喉癌并行部分喉切除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分时段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出血、感染并发症(咽瘘、肺炎、其他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分时段护理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出血、部分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时段护理实施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喉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加强分时段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术后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 34(7):1094.

      摘要 (13761) HTML (0) PDF 1.0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手段,评估现有护理流程,以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尊严,指导膀胱癌患者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方法引入成熟的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泌尿外科行原位新膀胱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82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50例)和对照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和膀胱癌特异性模块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膀胱癌特异性模块评分中排尿与控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之后,膀胱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改善。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血管病抢救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 34(7):1096.

      摘要 (7411) HTML (0) PDF 1.08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血管病抢救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抢救室接收的100例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血管病抢救室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 >教学探索
    • 骨科亚专业组联合培养规培护士模式探讨

      2018, 34(7):1098.

      摘要 (7440) HTML (0) PDF 1.07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文从该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解析护理程序,利用循证护理及团队职业教师的理念优化流程,探讨更科学、有效的骨科亚专业组联合培养规培护士的带教模式。该科运用教学?培训?评价?检验的方式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该科轮转的规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有21名护士表示专业技能和知识有明显提升,同时主人翁意识更强。提示使用新的理论探索、改进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有利于护理专科的发展。

    • 翻转课堂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

      2018, 34(7):1100.

      摘要 (7340) HTML (0) PDF 1.4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文针对目前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课时量少而实验内容多的矛盾,探索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该课教学,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作者基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以其中质粒DNA的提取与酶切为例,详细说明翻转课堂应用于该实验课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据此实施实验课教学,课后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课考核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缓解课时量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教学成绩。提示翻转课堂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值得进一步尝试与推广。

    • PBL教学法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8, 34(7):1103.

      摘要 (7327) HTML (0) PDF 1.1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感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PBL教学法,进行问卷调查、理论考试效果评价,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住院医师对PBL教学法的总体评价较高,PBL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有助于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合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

    • CBL教学法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2018, 34(7):1105.

      摘要 (7312) HTML (0) PDF 1.1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CBL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现代食品分离技术的课程特点与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CBL的实施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CBL教学法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1)CBL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2)CBL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教学中的教学设计;(3)CBL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教学实施后的效果评价;(4)CBL教学法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反思。通过以上阐述以期为CBL教学法的实践和探索提供有力支持。

    • 不同学历心血管内科护生应用PBL教学的效果评价

      2018, 34(7):1107.

      摘要 (6479) HTML (0) PDF 1.1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学历心血管内科护生应用PBL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生共计186人,根据学历分为本科组、大专组和中专组。入选护生由带教教师于实习第1周熟悉病房环境及心内科临床实践相关内容,自第2周起进行PBL教学,第6周后评估PBL教学效果。结果本科组及大专组护生在理论知识考核及病例分析考核中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护理技能考核中,本科组护生较其他两组成绩略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评价考核中,本科组护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患沟通满意及很满意情况调查中,本科组和大专组护生优于中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应用PBL教学后其接受和理解程度有显著差异,设计个体化PBL教学计划有助于护理教学质量提高。

    • 翻转课堂联合CBL、PBL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8, 34(7):1110.

      摘要 (7442) HTML (0) PDF 1.06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放射肿瘤学教学内容分散繁多、教学困难,教学培养时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探索将翻转课堂联合CBL、PBL教学模式引入放射肿瘤学的临床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适宜现代放射肿瘤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 >管理科学
    • 基层医院门诊常规生化标本周转时间调查与分析

      2018, 34(7):1112.

      摘要 (7468) HTML (0) PDF 1.07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该院门诊常规生化标本周转时间(TAT),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合理缩短TAT、提高门诊生化检验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收集该院2017年2月13—17日878例门诊常规生化项目TAT各时段的数据,分别对周一至周五日TA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78例生化标本总TAT的平均时间为122.1min,中位数时间为120.6min,最长时间为238.8min,最短时间为30min。其中,标本接收登记至仪器完成检测结果上传到LIS时间(TAT2)是影响标本总TAT的主要环节。周一和周二为门诊人流高峰期,标本TAT较其他时段显著延长。结论回顾性分析门诊常规生化TAT可及时发现门诊检验中的弊端和不足,不断优化检验流程,改善高峰时段的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院实验室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外来器械的精细化管理

      2018, 34(7):1114.

      摘要 (7390) HTML (0) PDF 1.0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该文通过制定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对外来器械商的管理、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的管理、外来器械的质量控制和文件记录4个方面进行讨论,探讨2013年实行外来器械集中精细化管理以来的管理体会。通过实行外来器械精细化管理,规范了外来器械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外来器械的准入等,该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外来器械管理规范、流程符合要求,保证了外来器械的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案例分析
    • 产后大出血1例抢救成功体会

      2018, 34(7):1116.

      摘要 (7412) HTML (0) PDF 1.63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老年性重度低钠血症1例报道

      2018, 34(7):1118.

      摘要 (7471) HTML (0) PDF 1.4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