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25%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AST、ALT 水平变化*

      2018, 34(8):1121.

      摘要 (13892) HTML (0) PDF 3.96 M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25%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变化,为25%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6只癌症研究所的小鼠随机(根据小鼠体重由低至高排序,确保每组小鼠体重相对均一)分为正常组和给药3、6、12、24、48、72h组,每组8只。给药组给予25%CCl4(橄榄油助溶)0.05mL/10g腹腔注射,正常组给予同体积橄榄油。各组小鼠眼球内眦静脉丛取血,检测血清AST、AL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给药3、6、12、24、48、72h组小鼠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48、72h组小鼠血清AST、ALT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25%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48h或72h血清AST、ALT水平更有利于筛选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药物。

    • 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胰头癌临床疗效分析*

      2018, 34(8):1123.

      摘要 (7733) HTML (0) PDF 1.81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经皮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胰头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接受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或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88例胰头癌所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定期随访。其中经皮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50例(支架粒子组),单纯支架植入治疗38例(单纯支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疸水平、肝功能、肿瘤大小、生存时间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胆红素、转氨酶、AL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ALB出现下降趋势与支架粒子组比较,单纯支架组患者上升或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术后3、6个月肿瘤最大径、最小径均明显低于单纯支架组;术后6、9、12个月支架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1.4±3.2)个月,单纯支架组为(8.6±2.7)个月。患者生存率[18.00%(9/50)]明显高于单纯支架组[5.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宜手术治疗的胰头癌所致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胆道支架植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在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纯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

    • 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分析*

      2018, 34(8):1128.

      摘要 (7379) HTML (0) PDF 1.15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一期与分期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105例行FUR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组47例,除2例因输尿管狭窄置鞘困难和1例结石梗阻以上尿液明显浑浊而留置双J管二期手术外,其余44例患者均成功碎石;分期组58例,均成功碎石。比较两组成功碎石患者手术时间、置鞘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置鞘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5.39±1.50)d]明显短于分期组[(6.60±1.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一期和分期FURL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当,但一期FURL治疗周期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可在临床开展应用。

    •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预实习模式在妇产科见习中的实践探索*

      2018, 34(8):1131.

      摘要 (7413) HTML (0) PDF 1.48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预实习模式用于妇产科见习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2016年2—6月在该院参加妇产科理论教学的临床本科医学生15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40名)和对照组(112名)。观察组采用预实习教学模式进行妇产科见习,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模式。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熟悉妇产科专科检查、熟悉诊疗过程、加强医患沟通能力、认知医疗工作环境和提高专业操作技能6个方面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作业评价分析显示,观察组学生中“A”等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显示,观察组学生在考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相关的题型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预实习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妇产科见习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推广用于妇产科学教学实践中,对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专业人才尤为适用。

    • 糖酵解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8):1135.

      摘要 (7563) HTML (0) PDF 1.19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糖酵解水平,探讨糖代谢与初次诱导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2017年该院收治的未合并糖尿病的首诊AML患者69例,将诱导化疗未获得缓解的患者设为预后不良组(42例),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设为预后良好组(27例),统计两组患者初治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果糖胺水平和动脉血pH值,分析糖酵解水平与初次诱导化疗效果的关系。根据糖代谢指标绘制评价AML疗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立其最佳界定值。观察不同核型AML患者糖代谢水平及化疗缓解率的差异。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LDH、GLU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果糖胺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GLU评价AML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0.710,显著大于参考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92.95U/L、6.23mmol/L,灵敏度分别为0.786、0.619,特异性分别为0.963、0.741。动脉血pH值评价AML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52,与参考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中正常核型31例(44.9%),诱导化疗缓解率为35.5%;异常核型38例(55.1%),诱导化疗缓解率为42.1%。不同核型患者糖代谢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AML患者LDH、GLU水平与诱导化疗疗效密切相关。

    • 水滤红外线A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2018, 34(8):1138.

      摘要 (6171) HTML (0) PDF 1.17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水滤红外线A(wIRA)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SOM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30例。A组为空白组,采用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每天1次,连续应用15d。B组采用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后利用wIRA局部辐照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应用5d。C组采用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后利用wIRA局部辐照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应用10d。D组采用过氧化氢清洗外耳道后利用wIRA局部辐照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应用15d。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纯音听阈、耳内镜、乳突CT检查变化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B、C、D组患者总有效率、各症状VAS,以及纯音听阈、鼓膜愈合率、乳突CT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总有效率、各症状VAS,以及纯音听阈、鼓膜愈合率、乳突CT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RA治疗CSO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 2015年重庆市主城9区艾滋病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018, 34(8):1142.

      摘要 (8061) HTML (0) PDF 1.29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2015年重庆市主城9区艾滋病报告病例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应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年重庆市主城9区累计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2431例,死亡125例;以20~<30岁者[28.7%(697/2431)]、已婚有配偶者[40.5%(985/2431)]、初中及以下学历者[49.5%(1204/2431)]为主;男女比例为4.2∶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5.1%(2313/2431)],异性性传播占59.0%(1435/2431),同性性传播占36.1%(878/243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78.1%(940/12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以同性性传播为主[70.3%(470/669)];阳性病例报告来源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发现为主[51.3%(1248/2431)],其次为医疗机构[43.2%(1049/2431)]。结论重庆市主城9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因此应探索对低文化程度者开展艾滋病经异性传播的宣传教育及控制策略,对高文化层次者开展性健康及艾滋病警示教育,以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 隆阳区2009—201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 34(8):1145.

      摘要 (8308) HTML (0) PDF 1.3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09—201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09—201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009—2016年麻疹发病42例,以散发为主,年均发病率为4.49例/10万,各年间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r=-6.38,P<0.05);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春季(1~3月份);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集中在瓦窑、板桥2个乡镇;年龄分布呈双峰态,以0~5岁组发病率最高,以无免疫史及免疫剂次不足儿童为主,>30~35岁次之,≤5岁组患儿发病率与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5,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不同性别患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结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水平、扩大麻疹疫苗接种年龄、加大补充免疫的力度、提高适龄儿童的麻疹组分疫苗接种率、加强日常监测工作等是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 谷氨酰胺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XIAP表达的影响

      2018, 34(8):1149.

      摘要 (7401) HTML (0) PDF 1.6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吉西他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将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分别经空白对照(无药物干预)、吉西他滨(0.01mg/L)、谷氨酰胺(32mmol/L)、联合用药[(谷氨酰胺(32mmol/L)联合吉西他滨(0.01mg/L)]作用24、48、72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人肺腺癌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抑制率变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XIA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吉西他滨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XIAP表达明显升高,谷氨酰胺组、联合用药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XIAP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吉西他滨能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XIAP表达从而增强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有关。

    • 基于南阳市献血数据的梅毒与HIV感染变化趋势分析

      2018, 34(8):1152.

      摘要 (7732) HTML (0) PDF 1.23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基于献血相关数据分析近11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变化趋势,为政府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河南省南阳市献血者登记资料,采用Excel14.0软件对各年度梅毒与HIV筛查阳性数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05—2015年共计681318例献血者,梅毒筛查阳性4360例(0.64%),HIV筛查阳性2466例(0.36%);11年间梅毒、HIV阳性率呈整体下降趋势(R2=0.45082、0.56242);2006年梅毒阳性率为1.08%(350/32449),至2015年降低至0.49%(421/86186);2005年HIV阳性率为1.09%(355/32509),至2015年降低至0.27%(230/86186)。结论河南省南阳市梅毒与HIV阳性率呈整体下降趋势,说明该市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

    • 中老年146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2018, 34(8):1156.

      摘要 (7260)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江津区中老年人群AIDS疫情形势,分析中老年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分布特征,为制定重庆市江津区中老年人群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0—2016年现住址为重庆市江津区的中老年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6年报告现住址为重庆市江津区的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AIDS患者1461例,占新报告病例总数的42.86%(1461/3409);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95∶1;职业以农民为主[62.97%(920/1461)],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56.61%(827/1461)],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98.91%(1445/1461)];晚发现患者比例为40.18%(587/1461)。结论重庆市江津区中老年人群AIDS疫情发展迅速,目前还呈上升趋势,应针对该人群的疫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努力降低其AIDS感染率。

    • 乳腺癌术后体位改良的效果研究

      2018, 34(8):1159.

      摘要 (6099)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术后体位改良增加乳腺癌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术后取去枕平卧位,观察组术后取摇高床头20°~30°平卧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腰、背疼痛及舒适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肩、腰、背疼痛,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体位改良能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胃癌中CXCR4与VEGFR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8, 34(8):1162.

      摘要 (7470) HTML (0) PDF 2.40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胃癌手术的术后标本蜡块35例、上海芯超组织芯片补充病例75例和距胃癌组织5cm的正常胃组织75例,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CXCR4、VEGF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胃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理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与VEGFR2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75,P=0.000)。结论CXCR4与VEGF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CXCR4与VEGF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VEGFR2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CXCR4与VEGF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也呈正相关。

    • 某电子企业女工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2018, 34(8):1165.

      摘要 (5849) HTML (0) PDF 1.16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电子行业女工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电子企业女工作为研究对象,填写女工健康调查问卷14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7份,有效回收率为96.9%;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3.0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357名女工平均年龄(30±7)岁;未婚445例(32.8%),已婚885例(65.2%);痛经者占9.8%(133/1357),淤血占5.4%(73/1357);乳腺增生、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总发生率为38.5%(523/1357);不同工作形式与状态(长时间坐位、经常加班和视屏作业等)女工淤血、痛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熬夜女工患妇科疾病、月经异常情况与未熬夜女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有害因素女工月经异常情况、患妇科疾病、自然流产史、不良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与未接触有害因素女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行业女工从事不良体位的工作,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岗位和加班熬夜与女工月经不调和妇科疾病等的发生有关。

    • 四川省青少年错颌畸形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2018, 34(8):1169.

      摘要 (6938) HTML (0) PDF 1.1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和错颌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评估错颌畸形,并利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评估OHR?QoL,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418名平均年龄为(10.10±1.08)岁的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任何类型的错颌畸形的存在与CPQ结果没有显著性关联。深覆盖与功能受限[β系数:0.63,95%置信区间(95%CI):0.18~1.09]、口腔症状(β系数:0.67,95%CI:0.15~1.20)和社会关系(β系数:0.51,95%CI:0.07~0.94)显著相关。深覆颌也与功能受限(β系数:0.46,95%CI:0.20~0.73)、口腔症状(β系数:0.55,95%CI:0.24~0.85)显著相关。结论深覆盖与深覆颌与部分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关。

    • 冻融胚胎移植在避免高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2018, 34(8):1173.

      摘要 (7052) HTML (0) PDF 1.1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冻融胚胎移植(FET)在避免高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卵巢正常反应于该中心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的755例新鲜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雌二醇/卵泡数值分为三组(200~400、>400~600、>600pg/mL),比较三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其中,在新鲜周期移植失败的349例患者中,将322例再次行FET的患者再次分为一组,比较其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在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间的差异。从而推测IVF超促排卵中高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结果取卵后行新鲜周期移植的三组患者中,>600pg/mL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低于200~400、>400~600pg/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55例行IVF?ET的患者中,417例获得妊娠,389例(51.52%)获得临床妊娠,283例(37.48%)获得活产,剩下338例未获妊娠,322例接受了FET,其中193例(59.94%)获得临床妊娠,140例(43.48%)获得活产。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明显高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长方案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扳机日过高的雌二醇/卵泡数值会显著降低妊娠率及活产率,FET可避免高血清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 >综述
    •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8, 34(8):1177.

      摘要 (7402) HTML (0) PDF 1.17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干预与护理研究进展*

      2018, 34(8):1180.

      摘要 (6946) HTML (0) PDF 1.14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与心房颤动二级预防研究进展

      2018, 34(8):1183.

      摘要 (7083) HTML (0) PDF 1.17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川崎病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研究进展

      2018, 34(8):1187.

      摘要 (6811) HTML (0) PDF 1.13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早期先兆流产诊治现状

      2018, 34(8):1189.

      摘要 (6987) HTML (0) PDF 1.16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IgA肾病治疗研究进展

      2018, 34(8):1192.

      摘要 (7084) HTML (0) PDF 1.17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的常见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18, 34(8):1195.

      摘要 (6736) HTML (0) PDF 1.16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2018, 34(8):1200.

      摘要 (7111) HTML (0) PDF 1.14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于术前30min及术后第1、4天抽取外周血,测定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T细胞百分比低于术前30min,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第1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时间早、肠道功能恢复快、总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T淋巴细胞改变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检测价值*

      2018, 34(8):1202.

      摘要 (6953) HTML (0) PDF 1.14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改变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结果。结果观察组CD3+CD8+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而CD3+、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2.09%、54.65%,而血小板和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值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51%、73.26%。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的数量可以为诊断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临床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导乐分娩配合体位管理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2018, 34(8):1204.

      摘要 (6766) HTML (0) PDF 1.14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体位管理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健康足月且无阴道分娩禁忌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体位管理,研究组予以导乐分娩配合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情况。结果分娩后,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分娩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配合体位管理在分娩镇痛中应用可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况,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疼痛感,减少产妇出血量及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满意度较高。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2018, 34(8):1206.

      摘要 (6617) HTML (0) PDF 1.1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100例COPD患者,分别使用多索茶碱和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分别为(2.43±0.53)L、(2.61±0.52)L及(61.21±7.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8±0.44)L、(2.31±0.45)L、(54.22±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23.6±2.2)、(22.7±3.3)、(24.3±1.4)、(24.4±0.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7±3.7)、(17.3±4.1)、(20.2±3.2)、(20.6±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COPD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研究

      2018, 34(8):1208.

      摘要 (6869)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临床上病理确诊的20例(20个)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20例(20个)小肝细胞癌磁共振灌注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从中获取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病灶峰值时间(TTP)及肝脏动脉灌注指数(HPI),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增生性结节患者的TIC呈现缓升缓降的类型趋势,小肝癌患者的TIC则呈现速升速降的类型趋势,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小肝癌患者的TTP分别为(39.58±1.68)、(25.23±1.39)s,对应的HPI分别为0.27±0.04、0.76±0.02;二者TTP、H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能够提供非常多且有价值的肿瘤血供信息,为肝硬化增生性结节疾病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借鉴依据。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2018, 34(8):1210.

      摘要 (6712)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血症对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连续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30d生存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比较,以及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d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与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与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与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脓毒血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和PCT水平,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射频治疗混合性黄褐斑疗效观察

      2018, 34(8):1212.

      摘要 (6732)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射频治疗对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33例,同时筛选出混合型患者,排除使用其他相关措施治疗的黄褐斑后80例女性患者纳入该研究。将纳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IPL联合射频组、IPL治疗组、射频治疗组和空白组,各20例。对各组采用IPL治疗仪?M22,具有完美脉冲技术,并联合使用深蓝射频治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IPL联合射频组治疗总有效率[95.0%(19/20)]明显高于IPL治疗组[50.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L联合射频治疗组治疗后皮肤黑素指数、皮肤红斑指数检测结果(114.13±50.17、125.04±49.53)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53.01±43.17、197.07±4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出现原黄褐斑区域色素沉着加深。结论IPL联合射频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皮肤接触1h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8, 34(8):1214.

      摘要 (6784)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皮肤接触1h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该院分娩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按产后常规护理后放恒温箱保暖,干预组则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剖宫产术后体位协助产妇进行1h早期皮肤接触。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得分[(17.33±0.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5.16±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母乳达充足时间在产后24、48h的产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在产后72h的产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皮肤接触1h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 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2018, 34(8):1217.

      摘要 (6653) HTML (0) PDF 1.2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进行保守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资料计算入院时与入院后3~4d的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记录血清铁蛋白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肿周围脑水肿与血清铁蛋白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血肿周围脑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在入院当天与血清铁蛋白无显著相关性(r=0.17,P>0.05),在入院后3~4d时与血清铁蛋白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与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有望作为判定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 宝石CT能谱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2018, 34(8):1219.

      摘要 (6862) HTML (0) PDF 1.1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SI)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38例)和B组(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GSI检查,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平扫及增强时不同期相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率(NIC)及曲线斜率。结果A组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动脉期及静脉期的NIC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同期相能谱衰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I能有效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低强度超声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2018, 34(8):1221.

      摘要 (8680)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治疗产后尿潴留(PU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住院分娩且发生PUR的产妇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如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区域、改变排尿姿势、新斯的明肌内注射等;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治疗措施外,还采用低强度超声用于膀胱区域辐照10~20min,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有效率[86.96%(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43.4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对人体膀胱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用于PUR临床疗效较好,且操作方便、简单、起效快、无不良反应,能减少产妇痛苦,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8, 34(8):1223.

      摘要 (6920)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不孕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治疗12个月后受孕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治疗非常满意度和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受孕率和治疗满意度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 34(8):1225.

      摘要 (5517)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MG患者92例,并随访2年,分别根据Osserman临床分型、Masaoka外科临床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开放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安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有效率,并分析患者预后。结果术后有4例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均行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最终3例逐渐恢复,病情平稳后出院,1例因肺部感染最终死亡。Osserman分型中Ⅱa型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Ⅰ型,Ⅳ型有效率最低。而根据Masaoka分期,分期越早,有效率越高。胸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MG合并胸腺瘤的有效治疗手段,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正确评估病情,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治愈率。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

      2018, 34(8):1228.

      摘要 (6761) HTML (0) PDF 1.1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1例因窒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6haEEG监测,并对检测结果和脑损伤的临床分度及预后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51例患者中,aEEG正常35例(68.6%),轻度异常8例(15.7%),重度异常8例(15.7%);脑损伤临床分度轻度30例(58.8%),中度14例(27.5%),重度7例(13.7%)。aEEG与缺氧导致脑损伤及其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0.91452,P<0.01]。aEEG轻度异常对中度和重度脑损伤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85.0%,阴性预测值为100.0%;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9.1%,阳性预测值为91.2%,阴性预测值为100.0%;aEEG重度异常对中度和重度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7.5%;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1.3%。结论aEEG在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血清可溶性ST2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2018, 34(8):1230.

      摘要 (7006) HTML (0) PDF 1.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与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V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VR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分析两组血清可溶性ST2水平和超声心电图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可溶性ST2、BNP、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及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ST2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45,P<0.01)。血清可溶性ST2相关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重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ST2水平与BNP、血肌肝、胱抑素C均呈正相关(r=0.403、0.272、0.235,P<0.01)。结论血清可溶性ST2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BNP、血肌酐、胱抑素相关,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神经节苷脂对改善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2018, 34(8):1232.

      摘要 (6941)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入组对象,经评估后选出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和随访;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随访。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血清NSE和S?100B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血清NSE和S?100B水平优于治疗前,认知功能好转,且试验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

    • 胃肠道间质瘤10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8, 34(8):1234.

      摘要 (6931) HTML (0) PDF 3.9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病理科11例,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重庆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92例,共103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光镜下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化S?P法观察103例GIST的CD117、CD34、DOG?1、SMA、S100、Desmin、Ki67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03例GIST中梭形细胞型65例(63.1%),上皮细胞型28例(27.2%),混合型10例(9.7%);CD117、CD34、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75.6%、95.1%;危险程度极低11例(10.7%),低28例(27.2%),中等29例(28.2%),高35例(34.0%)。结论GIST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偶有多形性细胞混合,CD117、CD34、DOG?1免疫组化同时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GIST的危险程度与肿瘤部位、大小、核分裂象等密切相关。

    • >护理探讨
    • 医护联合入院评估对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的影响*

      2018, 34(8):1237.

      摘要 (7418) HTML (0) PDF 1.1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入院评估体系对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1656例住院患者、24名护理人员和10名医生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3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住院的1425例住院患者、24名护理人员和12名医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入院评估体系对住院患者进行入院综合评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护分开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96.08±0.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87±4.01)分],观察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1.88±7.09)%]明显高于对照组[(96.54±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42%(7/16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2%(16/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入院评估体系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安全。

    • “互联网+”健康教育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的应用

      2018, 34(8):1239.

      摘要 (6689) HTML (0) PDF 1.1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健康教育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该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244例,随机抽取1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健康教育),剩余1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环境熟、就诊流程知晓、助孕知识知晓、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互联网+”技术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教育。

    • 个体化健康康复护理干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 34(8):1241.

      摘要 (6764) HTML (0) PDF 1.15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康复护理干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该院接诊的7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康复护理,比较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甲状腺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康复护理干预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2018, 34(8):1243.

      摘要 (6917) HTML (0) PDF 1.15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院进行ESD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肠内营养支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Kdcah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2018, 34(8):1245.

      摘要 (6939) HTML (0) PDF 1.1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其护理干预手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误吸情况、护理质量得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和误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病房环境、基础护理、危重护理及护理文书书写得分及患者满意度[97.0%(97/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8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肺部感染因素较多,专业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和误吸率,提高护理质量得分,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8, 34(8):1247.

      摘要 (6790) HTML (0) PDF 1.1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神经外科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49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11.65+0.20)d]明显短于对照组[(15.71+0.40)d],术后第1、7天SPO2<95%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3天,SPO2<95%发生率术后并发刺激性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喘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气管切开套管,术后正确湿化气道,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管道固定得当、松紧适宜,正确管理气囊,及时更换导管等可以避免发生气道梗阻。

    • >教学探索
    • 医学影像学改革探索*

      2018, 34(8):1250.

      摘要 (6726) HTML (0) PDF 1.11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如何高质量地完成医学影像学教学,使当代医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这一重要诊断手段,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临床及科研人才,是目前医学影像学教学的重要使命。该文将从以下的4个方面谈谈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心得体会:(1)影像学教学需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密切联系;(2)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3)教学生通过对患者的临床随访来积累经验;(4)网络教学是我们的得力助手。总之,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且技术知识更新发展迅速,希望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者潜力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医学发展的优秀医学生。

    • 利用哲学思维培养全科医生诊治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2018, 34(8):1251.

      摘要 (6949) HTML (0) PDF 1.14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感染性疾病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培养全科医生使用哲学思维诊治感染性疾病是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全科医生应全面、系统、完整地搜集信息,把握临床疾病本质,利用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并在后续的治疗中,利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次要矛盾,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现个体化治疗,方能最终改善患者的转归。

    • 数字化时代军医大学诚信教育及体系构建*

      2018, 34(8):1254.

      摘要 (7050) HTML (0) PDF 1.12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数字化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诚信教育带来挑战。军医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存在使得军医大学将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构建提升到较高地位。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点,通过营造诚信教育氛围、完善相关校纪校规、联合社会及家庭多方面的构建诚信教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以期为大学诚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新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学毕业实践带教的探讨*

      2018, 34(8):1256.

      摘要 (6651) HTML (0) PDF 1.12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医改形势下临床药学毕业生实践带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该院临床药学即将毕业的学生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临床药学毕业实践带教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程为基于病例的课程,实践课程为临床实践。在前3个月分配给学生8个综合病例,这些病例旨在模拟学生可能在进一步的药学实践经历中遇到的复杂临床情况,要求学生为每个病例准备一份书面文字性陈述,并评估在病例中材料的覆盖率;接下来的3个月临床药学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临床,参与临床药学实践工作,主要学习药学查房、患者用药教育、医嘱审核、案例分析。结果该带教模式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使学生在毕业实践中既学习了临床药学理论知识,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结论临床药学毕业生实践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一种实用的临床沟通技能,为临床药学学生毕业后更好的从事临床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 大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不同时期手术并发症分析

      2018, 34(8):1259.

      摘要 (8242) HTML (0) PDF 1.14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不同时期担心问题及并发症种类。方法调查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共57例结肠造口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时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类型。结果结肠造口患者术前仅有15.8%(9/57)患者了解疾病及手术方式;术后1、3、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4%(23/57)、42.1%(24/57)、28.1%(16/57),术后1、3个月时造口周围皮炎分别占60.9%(14/23)、54.2%(13/24);术后6个月时造口旁疝占43.8%(7/16)。结论术后1、3个月重点宣教造口周围皮炎预防及护理方法,术后6个月重点宣教造口旁疝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效果

      2018, 34(8):1262.

      摘要 (6902) HTML (0) PDF 1.1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种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校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同样学时及同一学期上课的2014级二本临床专业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教改组(136人)和对照组(149人)2个大班进行教学。教改组采用视听教材+PPT、中西医对比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练习法及实物展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PPT课件加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测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教改组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运用效果。结果教改组学生对本门课产生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教改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提出改进建议人数明显多于教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在全对、病因病机分析、辨证分析、诊断、治则代表方的正确率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各分数段的期末考试成绩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使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

      2018, 34(8):1264.

      摘要 (6978) HTML (0) PDF 1.15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药理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及效果。方法选取该校开设《护理药理学》课程的2016级护理3班156名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法(对照组),4班153名学生采取翻转课堂模式(观察组)。对两组学生学期结束后进行盲法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成绩评价。结果翻转课堂模式问卷结果显示,96.7%(148/153)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教学效果显著。观察组平均理论成绩[(23.8±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6.8±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皮质激素护理用药案例成绩[(8.9±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问题探索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理用药技能,培养临床需要的高端技能护理专门人才,值得临床应用。

    •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

      2018, 34(8):1266.

      摘要 (6890) HTML (0) PDF 1.13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作为一门新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临床学科,重症医学科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一般学科临床教学不一样,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提高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对于重症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该文就如何提高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质量进行了如下探讨。通过严格教学查房、利用多媒体进行重症医学临床教学、采用口诀与歌诀记忆法、开展系列小讲座、重视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提高了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增强了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品质、高素质的重症医学专业人才。

    • 血液系统疾病检验在见习带教中的体会

      2018, 34(8):1269.

      摘要 (7066) HTML (0) PDF 1.1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临床医学导论中血液系统疾病的检验见习课是提倡系统教学、整合教学的产物,是检验见习的尝试。将检验项目与临床疾病诊疗结合教学,分别从疾病特点、药物治疗、检验项目、诊疗意义、综合分析等方面实施见习,提高学生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根据实验项目诊断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系统性诊疗思维和综合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

    • >管理科学
    • 分级诊疗的现状与思考*

      2018, 34(8):1273.

      摘要 (7326) HTML (0) PDF 1.11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疗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显得非常重要。在总结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实践分级诊疗的经验基础上,分析我国现阶段分级诊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探索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

    • PDCA管理模式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2018, 34(8):1275.

      摘要 (6591) HTML (0) PDF 1.1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该院实行常规管理的住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7年7—12月实行PDCA管理的住院病案首页3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质量及病案提交和归档时间。结果观察组病案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提交时间和归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效率,值得推广。

    • >案例分析
    • 经口腔锥形束CT下治疗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4根管1例*

      2018, 34(8):1277.

      摘要 (6684) HTML (0) PDF 1.4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名医经验及病案分析*

      2018, 34(8):1278.

      摘要 (7022) HTML (0) PDF 1.47 M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