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35(10):144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电针与普通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差异,为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提供最优的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针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主动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普针组予以普通针刺,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波形为疏密波,频率为2~100Hz,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普通针刺与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周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明显低于普针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在改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10):1451.
摘要:[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纠正酸中毒是否对保护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1月,语言限制:中、英文),从中找到通过碱化治疗纠正酸中毒的干预方式对非透析的CKD患者肾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的评估结果为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及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根据设定条件共检索文献531篇,去重后共336篇,经筛选最终纳入5篇文献(367例患者)。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使用碳酸氢盐治疗酸中毒的试验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高、血肌酐低(95%可信区间0.234~0.854、-0.780~-0.170)。结论通过碳酸氢钠纠正CKD患者酸中毒可提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其血清肌酐水平,有益于保护肾功能。
邓嘉茹,杨舒仪,敖丽萍,李帮海,邹宗峰,李丽霞,郜艳晖,刘 丽
2019, 35(10):1455.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学新生家庭在外就餐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家庭在外就餐与学生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2016年6-11月对广州市城区初一和高一年级的8806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收集家庭在外就餐等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生超重肥胖的关系。基于叉生分析法,评价家庭在外就餐与家庭因素的相乘和相加交互作用。结果广州市初一和高一学生家庭在外就餐大于或等于1次/周者分别占45.79%(2430/5307)和38.33%(1341/3499)。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均与初一和高一学生家庭在外就餐关联。与在外就餐小于1次/周的高一学生比较,家庭在外就餐大于或等于1次/周的高一学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38%(调整优势比为1.38,95%可信区间1.14~1.67)。未观察到家庭在外就餐与家庭因素之间存在影响学生肥胖的交互作用。结论广州市城区中学新生家庭在外就餐情况较为普遍。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可能影响中学新生的家庭在外就餐频次,且家庭在外就餐与高一学生超重肥胖关联。
2019, 35(10):1460.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使用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法是否能降低小儿气管导管阻塞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48h以上324例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术每天1次)和观察2组(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术每天2次),每组108例。统计各组患儿气管导管阻塞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中发生气管导管阻塞9例(8.33%),观察组患儿中均无气管导管阻塞发生,3组患儿气管导管阻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内壁清理术可有效降低气管导管阻塞发生率。
2019, 35(10):146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8年6-7月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0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学调查问卷,完成90项症状自评量表及统计分析。将120例患者按是否伴鼻中隔偏曲分为偏曲组(44例)和无偏曲组(58例);按男性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女性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分为老年组(24例);男性小于60岁,女性小于55岁分为中青年组(78例)。结果102例鼻窦炎患者量表总均分明显高于国家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曲组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总均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轻度损害比例、偏执因子轻度损害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偏曲组,老年组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可能引起精神心理障碍;伴鼻中隔偏曲可能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产生心理损害,在临床诊疗时应引起重视。
2019, 35(10):1468.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强化培训和督导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住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24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8月进行呼吸机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19例),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被强化培训和督导后的工作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22例);开展VAP预防与控制措施的依从性监测(相关知识知晓率、手卫生、口腔护理、半卧位等依从性),同时监测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半卧位依从性达97.54%(119/122)、工作人员相关知识知晓率达95.90%(117/122)、手卫生依从性达92.62%(113/122)、口腔护理每8小时1次完成率达100.00%(122/122),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13.11%(16/12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7%(29/119)]〖JP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培训和督导干预对预防VAP具有积极意义,可提高手卫生、口腔护理每8小时1次、半卧位等依从性,缩短了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从而显著降低了VAP发生率。
2019, 35(10):1471.
摘要:[摘要] 目的 运用质性分析探讨90后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体验与应对方式,为制定临床护理依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对湖北省十堰市、武汉市两地11例ICU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收集资料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躯体感知力及自控力缺失,渴望正向沟通与互动,空间环境不适感,建立未来生活信心。结论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了解90后患者ICU住院体验及应对方式,可为制定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2019, 35(10):14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练技术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19日至4月19日在广州市苏湾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给予健康教练技术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均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总分[(36.49±1.69)分]、行为依从性总分[(17.57±1.3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9.61±3.17)、(23.02±2.07)分],血压[126/75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对照组(134/7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措施比较,健康教练技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2019, 35(10):147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丰都县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2016年重庆市丰都县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YLDs)等指标。结果2016年丰都县共计报告新发恶性肿瘤1395例,发病率为222.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162.16/10万,男性发病率(258.66/10万)高于女性(186.8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14)。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069例,报告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70.88/10万、99.74/10万,男性死亡率(219.89/10万)高于女性(121.2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02)。2016年丰都县恶性肿瘤YLLs、YLDs、DALYs分别为40.49、2.10、42.59年/千人,YLLs、YLDs和DALYs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结论丰都县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但疾病负担重,尤其是YLLs高,应加强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早诊早治工作。
2019, 35(10):148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常规中不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I值)、I值/总中性粒细胞计数(I/T值)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00例患儿分为败血症组、肺炎组和非感染组,每组300例。入院后2h内(抗感染治疗前)均完善外周血常规检查(含I值、I/T值);败血症组同时进行无菌血培养检查。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对I值、I/T值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败血症组患儿血培养阳性率仅为10.7%(32/300),以肺炎克雷伯菌[31.2%(10/32)]、表皮葡萄球菌[21.9%(7/32)]和金黄葡萄球菌[15.6%(5/32)]较为常见。败血症组患儿I值阳性率[77.0%(231/300)]与非感染组[64.3%(193/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炎组[70.7%(212/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I/T值阳性率在3个标准上(分别为0.20、0.16、0.12)与肺炎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儿I/T值阳性率在3个标准上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值诊断败血症的灵敏度最高,但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I/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值诊断败血症的阴性预测值与I/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值标准越低(分别为0.20、0.16、0.12)对应的灵敏度明显升高(分别为16.7%、26.7%、44.0%),而假阳性率(1-特异度)仅轻度升高(分别为0、0.8%、4.8%)。结论I/T值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I/T值标准的选择仍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2019, 35(10):1485.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每组84例。2组患者分别使用氨氯地平(5~10mg/d)与替米沙坦(40~80mg/d)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DBP、SBP、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BP、SBP均明显降低,且氨氯地平组患者治疗后DBP、SBP均明显低于替米沙坦组,DBP、SBP均明显大于替米沙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MD、NO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ET-1水平明显降低,且氨氯地平组患者治疗后FMD、NO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替米沙坦组,ET-1水平明显低于替米沙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氨氯地平优于替米沙坦。
2019, 35(10):1488.
摘要:[摘要]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细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动态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125I粒子组(B组)、DC-CIK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A组行125I粒子植入后即开始给予DC-CIK细胞治疗,B组仅给予粒子植入治疗,C组仅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D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等。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及其他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3、6、12个月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提高疗效均具有重要作用。
2019, 35(10):1493.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卵巢多囊样改变(PCO)不孕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PCO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因不孕症就诊于该院生殖中心年龄小于或等于35岁的女性患者180例,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PCO患者130例,根据PCOS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分为PCOS组(70例)和PCO组(60例),其余50例作为非PCO组;完善各组患者性激素、排卵情况及黄体功能检测,比较各组间均值及率的差异。结果(1)血清基础性激素:3组患者雌二醇、孕激素、泌乳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硫酸脱氢表雄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均明显高于PCO组,PCO组患者明显高于非PCO组,PCO组、非PCO组患者黄体生成素、总睾酮水平均明显低于PC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排卵情况:3组患者排卵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黄体功能:3组患者黄体中期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组、非PCO组患者中正常排卵患者黄体功能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中异常排卵患者黄体功能不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患者大多数已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内分泌异常,故不能视为健康人群,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早期给予临床关注,必要时给予临床干预,以降低不孕症发生率;PCO患者发生的生殖内分泌改变与PCOS具有相似性,提示PCO与PCOS可能存在相关性,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019, 35(10):149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100例。A组单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B组应用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后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B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还可缩短患者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10):1500.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的满意情况分析医院后勤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提高医院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三级综合医院573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的平均总分为(3.41±1.14)分,且对卫生保洁与环境绿化满意度最低,平均得分为(2.65±1.20)分,其次为门岗管理[(2.83±1.23)分]、设备及物资采购[(2.95±1.18)分]。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三级综合医院后勤管理尚有待于从辅助技术智能化、流程精简化、外包服务监管强化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2019, 35(10):1503.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该院诊治的1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入院时B超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的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运用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诊断的检出率高,入院时行CT检查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优于入院时未行CT检查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性高,对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2019, 35(10):1506.
摘要:
2019, 35(10):153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神曲、半夏、山楂、白术、茯苓、杏仁的降脂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某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服用自拟降脂方,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服用8周后观察2组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大便、心电图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33/4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1%(3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降脂方降脂治疗效果与西药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
2019, 35(10):1536.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与非植入的高危因素、妊娠结局的比较,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充分评估及救治能力,以改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0例,根据胎盘植入深度分为A组(深层植入,23例)、B组(浅层植入,22例)、C组(未植入,25例)。比较3组患者年龄、孕周、剖宫产次、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流产次、超声诊断检出率、术中出血量(>1000mL)、输血率、子宫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年龄、孕周、流产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剖宫产次数、距上次手术时间及超声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1000mL)、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充分的评估,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2019, 35(10):153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5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S组(15例)和开腹脾切除术(OS)组(20例)。对比分析2种手术方式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LS组15例患者手术13例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手术;OS组2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患者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OS组,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S比较,L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LS是安全、可行的,但必须有娴熟的腹腔镜技术、良好的配合。
2019, 35(10):1541.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医学院校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为学校开展性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6月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贵州省3所医学院校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的方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分析性别与医学院校间的差异。结果男、女大学生对于个体性观念、群体性观念、性行为目的、对同性恋的态度、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自己婚前会否发生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现象的认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27、20.79、32.96、104.04、141.11、84.67和61.23,P≤0.01)。而男、女大学生对于同性恋或多个性伴侣与患艾滋病关系的认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P>0.05);3所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于个体性观念、性行为目的、同性恋的态度、同性恋或多个性伴侣与患艾滋病关系、自己婚前会否发生性行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和未婚同居现象的认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28.11、59.01、39.21、21.07、47.54、34.76,P≤0.01),而3所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在群体性观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结论需对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性教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性价值观,从而减少伤害自身健康的性行为发生。
2019, 35(10):1543.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该院确诊治疗的100例(154个结节)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高频超声判断结节性质选用半定量评分法,超声弹性成像则以5级评分法作为判断结节性质的方法,以术后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比较采用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特异度及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误诊率。结果高频超声检出结节特异度(80.52%)显著低于超声弹性成像(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高频超声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80.99%、48.48%)均显著低于超声弹性成像(分别为94.21%、8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6、10.06,P=0.00);高频超声良、恶性结节误诊率(6.49%)显著高于超声弹性成像(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0)。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价值显著高于高频超声诊断,且可准确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10):154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与围生期感染的相关指标测定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4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头颅B超检查结果分为脑损伤组(23例)与无脑损伤组(26例)。分别取孕母胎盘进行病理检查,并检测早产儿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且将PCT作为本研究的感染标志物。最后观察2组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和早产儿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脑损伤组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60.87%)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23.08%),早产儿感染率(73.91%)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孕母极易导致早产儿出现感染,其中出现宫内感染的概率较大;此外,还会提高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因此,为降低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需严格监测围生期感染的相关指标。
2019, 35(10):154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巨大粗蒂结肠息肉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应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的23例粗蒂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果23例患者中21例粗蒂结肠息肉尼龙绳一次性结扎成功并行高频电凝切除术,2例粗蒂结肠息肉因息肉头部直径太大且局部肠腔空间有限尼龙绳无法成功释放,改为切除其头部,再予尼龙绳结扎其蒂部,其中1例(5.0%)发生即刻出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粗蒂结肠息肉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9, 35(10):15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同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CLND)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8例cN0期PTMC同期行CLN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术后观察病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8例cN0期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6.8%(14/3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年龄、癌灶部位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与性别及肿瘤直径无关(P>0.05)。结论cN0期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常规行CLND,安全、可行。
2019, 35(10):155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纠正比率、预后指标、清晨血糖与C反应蛋白(CRP)等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性休克纠正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24 h及48~72 h的清晨血糖值及48~72 h的CR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纠正休克,缓解炎性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2019, 35(10):155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运动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重度COPD患者34例,先进行2周医院内肺康复训练,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及研究组(17例),对照组予以呼吸操、健康教育及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12周后行肺功能检查、6min步行试验、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等。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CAT评分、SGRQ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P2〗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可改善COPD患者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
2019, 35(10):155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甘芩液塌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急性面部皮炎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过敏消炎止痒辅以蒸馏水湿敷的治疗方案;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抗过敏消炎止痒基础上增加低温甘芩液塌渍治疗。每天低温甘芩液塌渍治疗2次,每次20~30min,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甘芩液塌渍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加快炎症消散,明显缓解患者面部的刺痛灼热或肿胀感,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10):1557.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病理学确诊的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分辨率CT(HRCT)征象,探讨良、恶性肺GGN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发现并最终确诊的121例肺GG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对良、恶性肺GGN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良、恶性肺GGN诊断结果与HRCT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的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21例患者中恶性肺GGN88例,良性肺GGN33例。界面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和CT值增高(>-556Hu)是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P<0.05)。与良性肺GGN(CT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57.6%)比较,HRCT检查能更准确地识别恶性肺GGN(诊断符合率为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8,Kappa=0.236,P=0.009)。结论综合分析肺部GGN的HRCT征象及临床特征,可对大多数GGN的良、恶性做出准确的诊断。
2019, 35(10):156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正畸托槽粘结牙体后连续结扎法固定牙外伤及牙槽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科收治的牙外伤及牙槽骨骨折患者105例,其中牙外伤松动移位76例,牙完全脱位、脱落17例,牙槽骨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在采用正畸托槽粘结牙体后,单独采用0.25mm正畸结扎丝连续结扎固定,不使用正畸钢丝进入托槽槽沟内。结果105例患者均固定牢固。固定2个月后拆除结扎托槽,牙稳定、无松动。结论采用正畸托槽连续结扎法固定牙外伤、牙槽骨骨折效果满意,方法简单。
2019, 35(10):156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诊治的行全子宫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149例,根据有无贮尿期症状术前将其分为A组(68例)和B组(81例),A组为无贮尿期症状,B组为有贮尿期症状,对患者切除子宫后对下尿路症状进行分析。结果A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9例患者中术前有贮尿期症状81例(54.36%),术后有贮尿期症状88例(59.06%),手术前后出现贮尿期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略有上升。术前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的患者术后大部分症状有所减轻。结论术前存在尿频、尿急和夜尿增多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出现贮尿期症状可能原因是子宫体积增大。
2019, 35(10):156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枕后位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枕后位产妇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孕妇实施围生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包括体位指导、“一对一”导乐陪伴、拉玛泽呼吸法及支持系统的建立等,观察2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阴道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试产转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枕后位产妇分娩满意度,降低阴道试产过程中转剖宫产的比例。
2019, 35(10):156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晚期应用奈达铂、多西紫杉醇及氟尿嘧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化疗药物为顺铂、多西紫杉醇、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顺铂换为奈达铂进行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晚期应用奈达铂、多西紫杉醇及氟尿嘧啶治疗可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但患者仍可耐受。
2019, 35(10):156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联合全程信息化管理在预防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下肢DVT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联合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比2组干预后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措施实施后,〖JP2〗试验组DVT预防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严重性、〖JP2〗易感性、益处、健康动力和自我效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DVT发生率和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联合全程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信念水平,降低下肢DVT发生率,在预防骨科患者下肢DVT中的价值显著。
2019, 35(10):15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预防ICU老年术后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ICU老年术后患者6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术前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状况、护理满意程度及术后谵妄探测量表(D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12、24h的D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ICU老年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过程中应用术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DDS评分和谵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9, 35(10):1573.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联合3M透明敷料预防股动脉穿刺处周围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二区行脑血管介入诊断治疗的2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30例。对于股动脉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对照组拔鞘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对术侧肢体采用弹力绷带环绕加压包扎;试验组术后应用水胶体敷料覆盖,股骨内侧及内下方应用3M透明敷料,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对术侧肢体采用弹力绷带环绕加压包扎。观察去除弹力绷带及无菌敷料后,2组穿刺处周围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比例为86.2%,对照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比例为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联合3M透明敷料改良加压止血可以明显降低脑血管介入治疗时穿刺处周围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2019, 35(10):157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进行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的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阻塞、感染和死亡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9, 35(10):1577.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内瘘患者内瘘穿刺针斜面方向对透析患者血流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患者的透析效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巴巴多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人工肾中心使用成熟内瘘透析治疗的5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成功完成穿刺后,调整穿刺针的斜面方向为向上和向下,分别记录下泵控血流速度为300mL/min和400mL/min时的动脉压数值和实际血流量,并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泵控血流速度为300mL/min时,穿刺针斜面向上和向下的动脉压力值和实际血流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泵控血流速度为400mL/min时,穿刺针斜面向上和向下的动脉压力值和实际血流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整内瘘穿刺针至斜面向下,可有效改善透析患者的血流量,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率。
2019, 35(10):1579.
摘要:[提要]对硕士留学生在华学习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解析,结合作者自身出国留学经验和临床教学的经验总结,制定符合留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旨在丰富留学生在华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整体提升硕士留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及科研水平,为其今后的就业及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2019, 35(10):1581.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兼职教师教学行为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3、2014级20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理兼职教师教学行为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现状及相关性。结果教学行为总分为(125.43±13.10)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总分为(87.74±10.61)分。教学行为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总分呈中等相关(r=0.53,P<0.05),两变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0.60。结论临床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一般,教学行为对临床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对临床护理兼职教师的教学行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2019, 35(10):1583.
摘要:[提要]探寻一种适宜的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多因素考评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给出各因素的相对权重,评价研究生各项能力及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可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为客观分析学生各项能力水平提供了依据。
2019, 35(10):1586.
摘要:[提要]通过对担任2017级6班临床班级导师的经验和体会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临床班级导师对医学本科生的引导作用。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使临床医学生提前适应自身角色,强化专业思想和了解本行业现状与前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担任临床班级的导师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能提前适应临床医生的角色,临床班级导师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9, 35(10):1588.
摘要:[提要]病历书写是归纳、分析、整理临床资料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在儿科临床中尤为重要,病历书写也是儿科实习医师必备的基本功。针对病历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加强培训、三级医师带教病历检查及专项整治、出科考核、人文关怀等对策,旨在提高儿科实习医师住院病历书写质量。
2019, 35(10):1590.
摘要:[提要]自1998年我国设立医学专业学位以来,医学学位分为了“医学专业学位”和“医学科学学位”2种类型。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科研型医学人才的最主要方式,但除少数学生毕业后能获得攻读博士的机会外,大多数学术型硕士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由于缺乏临床经验,特别是缺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该文就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现状、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2019, 35(10):1593.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在优化供应室工作人员配置、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实施手术器械消毒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消毒的手术器械5248件作为对照组,选取新员工入职并实施一体化管理后1年(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该院消毒供应室消毒的手术器械6124件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手术器械消毒处理情况及相关科室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科室对研究组手术器械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8、8.34,P=0.001、0.004)。结论在优化消毒供应室人员配置基础上实施手术器械消毒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消毒灭菌有效率及相关科室满意度。
2019, 35(10):1599.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