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5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笔谈
    • 北京市怀柔区“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夜尿症诊疗规范推广项目”研究

      2019, 35(11):1601.

      摘要 (9078) HTML (0) PDF 3.77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开展社区医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夜尿症诊疗规范推广工作,提高医疗水平。方法通过学术讲座、专题培训、现场指导、进修、教学查房、科普宣传等方式,提高社区医生对BPH及夜尿症的重视程度,掌握疾病筛查方法及预防措施,同时采用双向转诊等措施,切实提高疾病诊疗水平。结果培训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泌尿外科兼职医生12名,均考核合格,熟练掌握BPH及夜尿症诊疗规范,可独立开展相关诊疗工作。通过培训,社区医务人员对BPH及夜尿症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80%。项目推广后,各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BPH及夜尿症患者受益。结论该推广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社区医生对BPH及夜尿症的诊疗规范意识和医疗服务水平,社会医疗资源配置更为合理,社区居民广泛受益,值得进一步广泛推广。

    • >论著
    • 高尿酸血症与成人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meta分析

      2019, 35(11):1605.

      摘要 (9480) HTML (0) PDF 3.9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甲状腺结节发病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CBM)、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Pubmed、EMBASE、SCIE、ScienceDirect、EBSCO、CochranneLibrary、SpringerLink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甲状腺结节与血尿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及meta分析,并对性别、文献评分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OR值)、95%置信区间(95%CI)及均数±标准差(x±s);采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稳定性;采用Begg′s检验和漏斗图评估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研究总样本量为1085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甲状腺结节发病无相关性(OR=0.95,95%CI:0.88~1.02);男性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是甲状腺结节发病保护因素(OR=0.83,95%CI:0.70~0.96),在女性中则相反(OR=1.14,95%CI:1.04~1.24)。结论血尿酸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具有双重调节作用。高尿酸血症女性患者应警惕继发甲状腺结节。

    • 阿司匹林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的meta分析

      2019, 35(11):1609.

      摘要 (7685) HTML (0) PDF 4.48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阿司匹林对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阿司匹林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VTE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研究文献,共153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与低分子肝素组相比,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RR=1.17,95%CI:0.77~1.79,P=0.46)、肺动脉血栓栓塞(PTE)发生率(RR=1.36,95%CI:0.08~22.2,P>0.05)、血红蛋白下降量(WMD=-5.45,95%CI:-14.90~3.99,P=0.26),以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RR=0.76,95%CI:0.28~2.06,P=0.5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与口服抗凝药组相比,DVT发生率(RR=2.17,95%CI:0.42~11.15,P=0.35)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RR=0.37,95%CI:0.07~1.87,P=0.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能降低术后DVT发生率(RR=0.44,95%CI:0.29~0.66,P<0.0001)。结论阿司匹林可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DVT、PTE及切口并发症,对血红蛋白下降量的影响与低分子肝素和口服抗凝药无显著差异。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部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613.

      摘要 (7645) HTML (0) PDF 2.8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部麻醉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该院行局部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局部麻醉后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C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局部麻醉后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记录置入管道(T1)、打磨小关节(T2)、神经松解(T3)、术毕(T4)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及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若NRS评分大于4分,则追加使用芬太尼50mg。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例数。结果A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2、T3、T4时间点心率、血压较T1下降(P<0.05)。C组各时间点NRS评分低于A、B组,Ramsay评分高于A、B组(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提高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部麻醉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的使用。

    • 缺氧对耳蜗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及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9, 35(11):1616.

      摘要 (8972) HTML (0) PDF 2.9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缺氧对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出生3dSD大鼠SGN并进行原代培养,对照组给予常规培养处理,实验组给予无氧培养处理24h,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3,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1、Nav1.6及Nav1.7α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SGNCaspase-3、Nav1.1和Nav1.7α亚单位mRNA表达上调,Nav1.6α亚单位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缺氧可能促进Caspase介导的SGN凋亡过程,并调控电压门控性钠通道的表达,该调控作用具有亚型选择性特点,可能是缺氧引起听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9, 35(11):1619.

      摘要 (9106) HTML (0) PDF 2.89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ACS确诊患者125例纳入ACS组。同期诊治的具有胸痛、胸闷等可疑心绞痛症状,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ACS患者按Gensini积分分为低值组、中值组和高值组。比较ASC组、对照组,以及不同Gensini积分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及hs-CRP水平。结果ACS组中性粒细胞、NLR、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Gensini积分组间中性粒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中性粒细胞及NLR水平逐渐升高;淋巴细胞与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hs-CRP可能是ACS独立危险因素。NLR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S病变程度。Hs-CRP可能与ACS病变程度无相关性。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622.

      摘要 (7682) HTML (0) PDF 2.8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HR-NIC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HR-NICE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160例)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198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7%,高于阿司匹林组(71.87%,P<0.05),联合治疗组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HR-NICE,疗效较佳、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双氢青蒿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9, 35(11):1625.

      摘要 (9375) HTML (0) PDF 2.9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及增殖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人肺腺癌细胞A549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00nmol/L双氢青蒿素,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每组细胞均培养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计算增殖抑制率,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Bcl-2、Bax、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cl-2、Akt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ax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能力,可能通过P13K/Akt信号传导通路促进A549细胞凋亡。

    • MMP-9和TIM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研究

      2019, 35(11):1627.

      摘要 (7819) HTML (0) PDF 3.26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健康者(72例)、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足患者(69例)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65例)外周抗凝血3mL,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MMP-9基因-1562C>T和TIMP-1基因-9830T>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糖尿病足患者MMP-9基因-1562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者和无糖尿病足患者(P<0.05),TIMP-1基因-9830T>G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与健康者、无糖尿病足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基因-1562T等位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易感因素。

    • 聚多巴胺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包载大黄酸实验研究

      2019, 35(11):1630.

      摘要 (8959) HTML (0) PDF 3.15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制备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并包载大黄酸,改善大黄酸疏水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利用模板法制备聚多巴胺纳米胶囊,采用正交实验明确粒径控制参数。以预封装的形式包载大黄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封装率及载药量。结果以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为软模板成功制备粒径可控的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并成功包载大黄酸。通过建立HPLC法标准曲线,计算获得大黄酸封装率为98.30%,载药量为3.4%。结论采用聚多巴胺纳米胶囊包载大黄酸,封装率及载药量较佳,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音乐疗法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9, 35(11):1633.

      摘要 (9047) HTML (0) PDF 2.89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音乐疗法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新生儿科2017年3-12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天固定时间点播放轻柔的音乐,每天3次,每次30min。比较患儿新生儿疼痛与不适评估量表(EDIN)评分结果,以及心率、哭吵持续时间及次数。结果干预组在音乐播放30min时的心率为(130.0±10.1)次/分,小于对照组的(135.9±11.2)次/分(P<0.05),哭吵持续时间、哭吵次数及EDIN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情绪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中度缺铁性贫血疗效研究

      2019, 35(11):1635.

      摘要 (8733) HTML (0) PDF 2.88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中度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中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两组均加用维生素C片口服。于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以及血清铁、铁蛋白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总有效率为93.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59%(P<0.05)。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研究组血清铁、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中度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较佳,有利于改善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胃癌组织DIMT1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9, 35(11):1638.

      摘要 (8897) HTML (0) PDF 6.2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二甲基腺苷转移酶1(DIMT1)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IMT1在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DIMT1的SGC-7901胃癌细胞株,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DIMT1表达阳性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5)。稳定过表达DIMT1的SGC-7901细胞体外和裸鼠体内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升高。AKT、pAKT和CyclinD1蛋白水平随着DIMT1表达水平升高而增高。结论DIMT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能够增加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可能成为胃癌治疗靶点。

    • 昆山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2019, 35(11):1643.

      摘要 (7405) HTML (0) PDF 3.7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昆山市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昆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2017年度接收并评价的387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归纳分析。结果387例ADR中,新的一般ADR占43.67%。60岁以上患者121例,占31.26%。首次用药30min内即发生ADR占54.26%。热毒宁注射液ADR发生频次最多,其次为喜炎平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占50.89%。中西药注射剂联用导致ADR占36.69%。结论应重点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完善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管机制。

    • 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在儿童糖尿病分型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647.

      摘要 (8800) HTML (0) PDF 2.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标C肽、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儿童糖尿病分型诊断及治疗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儿童糖尿病患儿分为C肽降低组(A组,27例)和非C肽降低组(B组,5例),同时随机选取健康儿童29例作为对照组(C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间C肽和胰岛素水平。结果A、B组空腹及餐后0.5、1、2、3h胰岛素、C肽水平与C组比较,A组均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儿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C肽和胰岛素水平可用于儿童糖尿病分型诊断,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对指导合理治疗和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

      2019, 35(11):1650.

      摘要 (8844) HTML (0) PDF 2.88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5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宫腔粘连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和黏膜下肌瘤组,根据手术难度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根据是否生育分为已生育组和未生育组。术前1h至术中静脉缓慢滴注地佐辛,术中1%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3分为无疼痛感,4~7分为有可耐受疼痛感,8~10分为疼痛感不可耐受。以无疼痛感和有可耐受疼痛作为镇痛有效。结果所有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8.57%。子宫内膜息肉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类型疾病组(P<0.05),手术难度越大,总有效率越低(P<0.05),已生育组总有效率高于未生育组(P<0.05)。结论对于已生育或手术难度Ⅱ~Ⅲ级宫腔镜手术患者,可选择地佐辛联合利多卡因镇痛。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CA19-9在良恶性胆管狭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653.

      摘要 (8574) HTML (0) PDF 3.9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82例良性胆管狭窄(良性组)和26例恶性胆管狭窄(恶性组)患者病历资料,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CP、腹部增强CT联合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管狭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MRCP、腹部增强CT及血清CA19-9联合检查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6.34%,联合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4,鉴别诊断效能优于三项检查独立诊断。结论MRCP、腹部增强CT联合血清CA19-9可有效提高对良恶性胆管狭窄的鉴别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于正念的团体心理治疗改善缓解期强迫症患者病耻感应用研究

      2019, 35(11):1656.

      摘要 (8858) HTML (0) PDF 2.8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团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强迫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缓解期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念团体治疗。采用病耻感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辅导前两组患者病耻感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病耻感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消除强迫症患者自卑心理及病耻感,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展模式及临床特点分析

      2019, 35(11):1659.

      摘要 (8972) HTML (0) PDF 2.8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散发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sALS)进展模式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诊治的sALS患者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结果患者68例,男45例(66.2%),女23例(33.8%),平均发病年龄(51.3±11.5)岁,平均诊断时间(17.6±16.8)月,平均病程30.4月。发病年龄与诊断时间、病程呈负相关,但病程和诊断时间呈正相关。sALS发病后逐渐进展,沿相邻区域进展者占94.1%,跨区域进展者占5.9%。随访过程中死亡36例(52.9%),平均生存时间(20.8±13.4)月。生存和死亡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首发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功能评分量表(ALSFRS)评分高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sALS以50~<60岁发病为主,男性多见,发病首发部位以脊髓较多,发病后主要沿着相邻区域进展。发病年龄越晚,病情进展越快,患者生存时间越短。

    • 某部夏秋季与冬季入伍新兵个性特点变化研究

      2019, 35(11):1662.

      摘要 (8765) HTML (0) PDF 2.8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征兵时间从冬季调整为夏秋季后,新兵群体个性特点的具体变化,为调整军人群体个性培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11、2012年12月入伍新兵和2014、2015年9月入伍新兵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调查结果。结果夏秋季组新兵EPQ问卷N量表(神经质)得分高于冬季组,L量表(掩饰性)得分则低于冬季组(P<0.05)。夏秋季组新兵大专及以上学历、高中及中专学历者N量表得分均高于冬季组相同学历新兵(P<0.05)。结论征兵时间调整后,新兵的群体个性发生了变化,需要针对性调整新兵群体个性培育策略。

    • >综述
    • 血管生成在脑出血中的研究进展

      2019, 35(11):1665.

      摘要 (7735) HTML (0) PDF 4.29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1):1668.

      摘要 (7625) HTML (0) PDF 2.8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2019, 35(11):1671.

      摘要 (6440) HTML (0) PDF 4.0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早期尿激酶封管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中应用研究进展

      2019, 35(11):1674.

      摘要 (8081) HTML (0) PDF 4.0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肠促胰素相关降糖药对骨质疏松症发生及转归影响研究进展

      2019, 35(11):1677.

      摘要 (6696) HTML (0) PDF 4.0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友病的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2019, 35(11):1680.

      摘要 (7925) HTML (0) PDF 4.06 M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2019, 35(11):1683.

      摘要 (7873) HTML (0) PDF 2.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2019, 35(11):1686.

      摘要 (7827) HTML (0) PDF 3.24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为更好地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于该院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3次/日)并有明确可疑食物暴露史的病例作为监测病例,收集饮食暴露史资料,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检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7年共有监测病例327例,发病主要集中在2、3季度;致病菌阳性标本集中在3季度检出,总检出率为10.09%,其中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3.98%、6.12%、0.31%,未检出志贺氏菌。2016、2017年致病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46%、9.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监测病例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检出致病菌主要为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扩大主动监测科室,提高监测人群覆盖率。

    • 维生素E联合三联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2019, 35(11):1688.

      摘要 (7699) HTML (0) PDF 3.24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E联合三联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对白三烯(LT)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确诊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治疗[阿莫西林50mg/(kg?d),克拉霉素15mg/(kg?d),奥美拉唑0.6mg/(kg?d)],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200IU/d)。两组患儿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儿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LT水平表达水平。结果B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A、B组治疗前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B组治疗后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LT可能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维生素E联合标准三联治疗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显著降低LT表达水平。

    • 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研究

      2019, 35(11):1690.

      摘要 (7942) HTML (0) PDF 2.0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四联疗法组(A组)和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组(B组),每组60例。A组用药方案为雷贝拉唑(20毫克/次)+克拉霉素(0.5克/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125克/次)+胶体果胶铋(0.2克/次),每日2次,疗程2周。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加用复合乳酸菌,0.66克/次,每日3次,疗程2周。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结果A、B组根除率分别为86.7%、9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8.3%。B组根除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在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 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 35(11):1692.

      摘要 (6451) HTML (0) PDF 2.39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检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4例。参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检验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检验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率,确保疾病的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腹腔镜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应用研究

      2019, 35(11):1693.

      摘要 (7486) HTML (0) PDF 2.8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有效性及优势。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胃穿孔患者86例,其中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40例(腹腔镜组),开腹胃穿孔修补术46例(开腹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术后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小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干预措施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2019, 35(11):1696.

      摘要 (7805) HTML (0) PDF 3.3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物理消肿治疗(CDP)和药物消肿治疗(DDT)联合应用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63例,依据治疗措施分为DDT组、CDP组和DDT联合CDP组,每组21例。比较不同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各干预组干预后患侧下肢体积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生活质量评分和癌症相关疲劳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DDT联合CDP组水肿减少值、水肿减少率、生活质量评分、癌症相关疲劳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DDT组和CDP组(P<0.05)。结论DDT联合CDP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癌症相关疲劳状态。

    • 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2019, 35(11):1698.

      摘要 (7418) HTML (0) PDF 3.3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特征。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从连续收治的6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18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80例)、老年组(≥60岁,10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分析青年患者血脂水平特征。结果青年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Ⅰ比值水平高于老年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ACS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Ⅰ比值水平高于老年患者。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及心脏功能改善效果研究

      2019, 35(11):1700.

      摘要 (7836) HTML (0) PDF 2.9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栓素B2、内皮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 重庆市南岸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因研究

      2019, 35(11):1703.

      摘要 (7612) HTML (0) PDF 3.2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56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诱因,明确感染病原及过敏原。结果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好发于秋冬季(64.84%)。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最常见诱因(57.81%),其次为自行减药或停药(43.75%)。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比最大(52.03%),其次为病毒感染(34.46%)。214例患儿过敏原阳性(83.5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占77.34%,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占57.42%。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最为常见(23.83%),其次为柳絮花粉(19.14%)。结论呼吸道感染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首要诱因,以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多见。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治疗,可使哮喘患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 迈瑞BS-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研究

      2019, 35(11):1705.

      摘要 (6767) HTML (0) PDF 2.89 M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迈瑞BS-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BS-800型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以总蛋白、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葡萄糖,共计9个检测项目,评价BS-800型分析仪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和携带污染率。以尿素氮检测评价线性范围。以迈瑞BS-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照仪器,评价相关性。结果9个检测项目的批内、批间精密度都小于5%,与真值的相对偏倚都小于5%。线性实验测定值与真值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5。与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仪测定结果相比,9个项目相关系数都超过0.95。9个项目检测的携带污染率都小于1%。结论BS-800型分析仪检测重复性、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均符合临床标本检测要求,与迈瑞BS-400型分析仪有良好的相关性。

    • 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全麻手术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1):1708.

      摘要 (6452) HTML (0) PDF 2.8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手术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全麻手术女性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非麻醉深度监测组(A组,40例)和麻醉深度监测组(B组,40例)。A组凭经验判断麻醉深度;B组监测麻醉深度指数(CSI),并以此判断麻醉深度。两组均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靶控静脉输注全麻。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拔离组织、拔管4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以及恢复期拔管时间,镇痛泵接续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留观时间,拔管后5、10、20、30min时Ramsay镇静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疼痛评分)。结果B组麻醉维持期MAP、HR较A组稳定,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B组拔管时间、镇痛泵接续时间、PACU留观时间短于A组(P<0.05)。拔管后各时间点B组Ramsay镇静评分、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A组术中体动2例,术后呼吸抑制1例,B组无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患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恢复期躁动现象。结论麻醉深度监测应用于乳腺全麻手术,能指导麻醉管理和精确用药,维持循环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期时间,提升术后镇痛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在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711.

      摘要 (7905) HTML (0) PDF 3.2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早期运动在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外科重症患者9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及常规运动,实验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及早期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连续性血液净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早期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情况,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2012-2017年ICU老年患者疾病谱及死因分析

      2019, 35(11):1713.

      摘要 (8081) HTML (0) PDF 4.0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老年患者疾病谱特征及死因分布规律。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ICU收治的老年患者及中青年患者疾病谱、死因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ICU老年患者按系统分类疾病谱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中毒和损伤等;死因顺位依次为多脏器功能衰竭、难治性呼吸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放弃治疗、脑出血。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慢性疾病数量是ICU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ICU老年患者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中毒与损伤为主,而多脏器功能衰竭、难治性呼吸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放弃治疗及脑出血是其主要死因。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本地区老年人群健康的最主要疾病,除应加强环境治理外,更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强化疾病的防治措施。

    • 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有机磷中毒应用研究

      2019, 35(11):1716.

      摘要 (7722) HTML (0) PDF 3.23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联合间歇性血液净化(IHD)治疗有机磷中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IH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施H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阿托品用量、长托宁用量、解磷定用量、昏迷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24、72h血清CH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P与IHD联合治疗有机磷中毒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前列腺症状评分方式在离退休干部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2019, 35(11):1718.

      摘要 (7616) HTML (0) PDF 3.76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VPSS评分)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在离退休干部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位自行步入医务室的男性离退休干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86例。A组采用IPSS评分,B组采用VPSS评分。要求所有受试对象独立完成评分,仅在确有必要时询问医师以获得提示与帮助。比较两组受试对象完成评分时间、求助次数、求助题号,收集对评分工具的意见与建议。结果A组完成评分耗时(194.90±48.72)s,B组耗时(68.60±25.23)s。A组、B组均有受试对象针对评分项询问医师。A组受试对象中,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者求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试对象中,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慢性疾病病种数者求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退休干部人群对VPSS评分的把握程度高于对IPSS评分的把握程度。VPSS评分简单、直观,但仍需添加适当的文字注释。IPSS评分更专业化,部分评分项难以理解,在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比较突出。

    • >护理探讨
    • 鼻内镜电动吸割器切除小儿喉乳头状瘤术中护理及抢救措施分析

      2019, 35(11):1721.

      摘要 (8053) HTML (0) PDF 2.0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电动吸切割器切除小儿喉乳头状瘤的术中护理及抢救措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鼻内镜电动吸切割器切除术治疗的喉乳头状瘤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护理方法,以及需掌握的抢救措施。结果45例患儿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年,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复发间期延长,再次手术次数减少,治疗有效率为88.9%。结论采用鼻内镜电动吸切割器切除术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可彻底清除病灶,减少复发,给予患儿相应的术中护理,可进一步确保疗效。

    •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不同眼球按摩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1):1723.

      摘要 (7790) HTML (0) PDF 2.04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方法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单双日顺序,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该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家属协助按摩,观察组实施患者自行按摩,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在术后实施自行眼球按摩可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综合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1):1725.

      摘要 (7646) HTML (0) PDF 3.23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期间综合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于该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血压、心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2±11.9)min和(50.3±13.5)min,住院时间分别为(7.9±1.4)d和(16.1±1.8)d,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为(135.1±12.5)mmHg和(158.7±18.9)mmHg,心率分别为(71.9±8.3)次/分和(99.3±10.8)次/分,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7.0%,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0%和82.0%,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血压、心率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2019, 35(11):1727.

      摘要 (8125) HTML (0) PDF 3.22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该院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确诊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中,79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成功率94%;5例患者因结石大,经2次手术取净结石;术后安置鼻胆管患者78例,1例予以胆管支架植入,1例同时安置胰管支架及鼻胆管;术后发生高血淀粉酶血症2例,继发性胰腺炎1例,经及时处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有效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护理操作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提高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就医感受。

    • 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729.

      摘要 (6385) HTML (0) PDF 2.0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和康复组(3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康复组为93.8%,康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 >教学探索
    •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实习阶段的科研思维培养

      2019, 35(11):1731.

      摘要 (8091) HTML (0) PDF 2.85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学科研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技巧和交流能力,有助于使其成为科研能力出色、医学科学知识深厚宽广、学术交流能力优秀的临床科研综合型人才。该文分析了临床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实习阶段培养科研思维,提高实验技术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重点,旨在通过实验室实习切实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 口腔医学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9, 35(11):1734.

      摘要 (8104) HTML (0) PDF 4.06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以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为例,调查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状况,为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实践教学及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于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口腔医学专业178名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毕业论文的认知态度、对科研能力的自评情况、对毕业论文撰写的要求等。结果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但认可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作用,希望指导教师能够进行全过程指导。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表现出畏难情绪,主观困难程度与文献查阅方法的掌握程度、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和逻辑能力的自我评价存在相关性。结论为保障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进,应多途径、全过程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夯实学生科研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严密的检查督导机制,重视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 教学相长式业务学习在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 35(11):1737.

      摘要 (6374) HTML (0) PDF 3.2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为了全面提高专科医师培养质量和专业素质,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遴选有条件的专科,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建立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该院神经内科为上海市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培基地,从2010年开始实施带教老师与规培医师共同参与主讲的教学相长式业务学习模式,对基地内参加专科培训的医师严格按照培养要求,参与到每周1次的科室业务学习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教学相长,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能的提高。

    • 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19, 35(11):1739.

      摘要 (6400) HTML (0) PDF 3.2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基于案例学习(CBL)小班授课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CBL小班授课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课程结束后以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对CBL小班授课教学法评价均较高,认为该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儿科实习生临床综合素质和带教老师综合教学水平。结论CBL小班授课教学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 研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1):1741.

      摘要 (7862) HTML (0) PDF 2.88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级医学影像技术班105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2个章节的教学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应用效果采用期末考试、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研讨式教学组学生成绩高于传统式教学组(P<0.05),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的赞同度高,有利于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论研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比传统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 自媒体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可行性及教学方法分析

      2019, 35(11):1744.

      摘要 (7522) HTML (0) PDF 2.8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自媒体是一种迅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微信、QQ、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破时空限制、交互性强等特点,能够为师生交流提供便利,也为知识拓展提供新的途径。但目前在医学教育活动中,自媒体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自媒体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可行性及相关教学方法,有利于医学教育方式改革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 >管理科学
    • 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思考

      2019, 35(11):1747.

      摘要 (8246) HTML (0) PDF 3.21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检验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总结和分析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临床能力培养、规范培训考核是保证检验医师培训质量的关键。解决因学制改变导致的参培检验医师数量减少等相关问题,则需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逐步理顺检验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 四川省护士规范化培训生源现状分析及思考

      2019, 35(11):1749.

      摘要 (7973) HTML (0) PDF 3.97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该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生源变化特点,指导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方法对该院2015-2017级共计1217名护士规范化培训报名学员基本信息(包括生源总量、学历结构、生源学校等)进行分析。结果报名学员总人数、省外报名学员数量均逐年增加;报名学员以大专学历为主,本科生人数有所增加;生源学校以成都地区为主,省外学校报名人员呈上升趋势。结论有必要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强化培训保障制度,持续监管培训基地建设,实现培训与就业良好接轨。

    • 急性创伤院前急救现状及急救原则分析

      2019, 35(11):1752.

      摘要 (8082) HTML (0) PDF 2.86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急性创伤救治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现有的急性创伤急救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急救人员不足,已有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急救所需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未建立完整的急救网络体系等。对急性创伤患者进行急救时,需注意合理判断患者伤情、及时给予有效处理等。该文对院前急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及急性创伤急救原则进行了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急性创伤院前急救水平。

    • >案例分析
    •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合并脑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9, 35(11):1754.

      摘要 (8187) HTML (0) PDF 2.38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正畸牵引下颌埋伏阻生尖牙诊治病例分析

      2019, 35(11):1755.

      摘要 (7989) HTML (0) PDF 4.72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乳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9, 35(11):1758.

      摘要 (6512) HTML (0) PDF 3.54 M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