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5卷第1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重庆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9, 35(16):2425.

      摘要 (9234) HTML (0) PDF 2.50 M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重庆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2016-2017年在重庆市肿瘤医院乳腺科就诊患者225例,并选取无恶性肿瘤病史和症状的健康女性670例作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年龄作为匹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有害物质职业接触、口味、油脂高低、食用腌晒食品、做饭油烟情况、被动吸烟时间、饮酒、饮茶、体育锻炼、精神创伤、精神压抑、恶性肿瘤家族史、月经初潮、月经规律、初次生育年龄、哺乳时间、良性乳腺疾病史、生殖系统手术史与乳腺癌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有害物质职业接触、被动吸烟时间、饮酒、精神压抑、哺乳时间长、良性乳腺疾病史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粗粮摄入量多、经常饮茶、月经规律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相关部门应给予更高的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 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现状及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分析

      2019, 35(16):2428.

      摘要 (9440)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并对比健康及上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VAD)现状,分析VAD及年龄等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学龄前患儿294例作为研究组,年龄3~6岁,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幼儿园健康体检儿童45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静脉血维生素A水平,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总体VAD比例为50.20%(376/749)。研究组儿童VAD比例[87.07%(256/294)]明显高于对照组[26.37%(120/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23,P=0.000)。经是否患病进行校正后各年龄组儿童VAD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无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长,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87.035,优势比(OR)=0.504,P=0.000]。VAD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18.822,P=0.000),且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3~<4、4~<5、5~<6、≥6岁儿童的OR值分别为11.686、19.360、28.824、60.156。结论学龄前儿童VAD的情况依然较严重,VAD是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且危险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有必要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降低学龄前儿童VAD的比例及严重程度,或可降低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

    • 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作用临床研究

      2019, 35(16):2431.

      摘要 (10069) HTML (0) PDF 2.0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PPH)与痔剥离术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该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患有重度痔疮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依据术中所采取处理痔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61,采用PPH术)和对照组(n=53,采用痔剥离术),比较2组痔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学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治疗后ACTH、AngⅡ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剧烈疼痛、尿潴留、〖JP2〗感染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和远期不良并发症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重度痔疮,可促进患者术后有效恢复,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管理

      2019, 35(16):2434.

      摘要 (9203) HTML (0) PDF 1.23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症(CMPA)的临床特点,评估规范治疗对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确诊的86例CMP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者依从性分为规范管理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和不规范管理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全部患儿均随访至2岁,分析患儿临床症状的特点及规范化管理对疗效的影响,以及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结果婴儿CMPA临床表现多样,可单一或同时出现皮肤(皮疹)、消化系统(呕吐、便血、腹泻、便秘等)等症状,其中68例(79.1%)合并出现2种及以上过敏症状。随着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逐渐提高。至随访结束时规范管理组患儿总有效率[98.2%(55/56)]、显效率[92.9%(52/56)]均明显高于不规范管理组[分别为83.3%(25/30)、56.7%(17/30)],1岁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规范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A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以饮食回避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CMPA患儿的规范管理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 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

      2019, 35(16):2438.

      摘要 (9092) HTML (0) PDF 1.62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饱和硫酸锌沉淀蛋白,然后用正己烷萃取,氮气吹干后85%甲醇定容上样,以0.1%甲醇水-0.1%甲酸水为流动相,经ACQUITYBEHC18(1.7μm,2.1mm×100mm)色谱柱分离,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在1~100ng/L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0.3ng/kg;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2.9%~98.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2%~4.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4%~4.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的快速检测。

    • 绵阳市科学城辖区居民健康饮食习惯与健康娱乐方式调查分析

      2019, 35(16):2441.

      摘要 (9709) HTML (0) PDF 1.2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市科学城辖区20岁以上居民(以科研人员为主)健康状况,为后续制定有效改善措施提供支撑。方法2018年4-6月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科学城辖区20岁以上居民(以科研人员为主)进行健康饮食习惯和娱乐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调查问卷3515份,大部分被调查者自认为生活较为规律,但熬夜人数较多,中午需相应的午休时间补充精力。饮食习惯和娱乐方式呈多元化,但仍存在不吃早饭、缺乏运动等不健康行为。结论需通过普及健康常识,丰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健康化,促进20岁以上居民(以科研人员为主)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育锻炼、改善健康状况。

    • 血清lncRNA-NEAT1和NETA2在肺结核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意义研究

      2019, 35(16):2444.

      摘要 (9275) HTML (0) PDF 2.02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EAT1)和NEAT2在肺结核中的表达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2018年1-8月该院收治的76例确诊为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和40例同期于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lncRNA-NEAT1和NEAT2表达水平。结果肺结核组患者血清lncRNA-NEAT1和NEAT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肺结核组患者中抗酸染色阳性者血清lncRNA-NEAT1和NEAT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抗酸染色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NEAT1和NEAT2有望成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新型检测生物标志物。

    • 高职医学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及其人格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2019, 35(16):2446.

      摘要 (9414) HTML (0) PDF 1.2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PMS与卡特尔16种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2017年3-6月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PMS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评问卷(16PF)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贵州某高职医学院校996名女大学生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96名女大学生中符合PMS诊断标准者445例,患病率为44.7%。不同年级、不同自控能力、不同家庭氛围、不同初潮年龄、不同痛经症状和月经是否规律的高职女大学生PMS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2、6.62、11.88、18.49、29.42、8.83,P<0.05)。PMS女大学生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型、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心理健康、专业成就、适应能力等人格及次级人格因素方面与未患PMS女大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稳定性、忧虑性、紧张性和痛经情况是影响PMS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PMS的发生与16PF中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等人格特质有关,提示在对PMS女大学生进行干预时有必要分析并评估其人格特征。

    • 19个微卫星DNA标记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2019, 35(16):2451.

      摘要 (9661) HTML (0) PDF 1.88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19个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017-2018年上半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切片证实,取材前未经放、化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组)肿瘤组织和200例健康个体(对照组)静脉血进行19个常用微卫星DNA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同时对照组检验基因平衡(H-W),并对2组19个微卫星DNA基因座(D3S1358、D13S317、D7S820、D16S539、PentaE、TPOX、TH01、D2S1338、CSF1PO、PentaD、VWA、D21S11、D18S51、D6S1043、D8S1179、D5D818、D12S391、FG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19个微卫星DNA基因座位点的分布符合H-W定律;病例组患者D5S818、FGA基因座微卫星DNA多态性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D5S818-13、FGA-20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5S818-13附近区域可能存在食管癌易感基因,FGA-20与食管癌相关,其附近可能存在食管癌易感基因。

    • 结核分枝杆菌PstS1蛋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2019, 35(16):2454.

      摘要 (9258) HTML (0) PDF 1.9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磷酸特异转运系统1(PstS1)蛋白对机体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符合临床和(或)实验室诊断为结核菌感染和(或)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同时未使用免疫抑制剂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组)将PstS1蛋白与患者的外周血、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为集体随机抽样选取的2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空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亚群变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患者组外周血CD3+T、CD4+T细胞群比例与胸腔积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γ-干扰素(IFN-γ)细胞群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D8+T、CD56+CD16+NK细胞群比例则明显下降;PstS1作用后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4+T和产IFN-γ细胞群增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D8+T和CD56+CD16+NK细胞群比例虽然也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外周血与胸腔积液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FN-γ、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IL-6、TGF-β、IFN-γ、IL-18水平均高于外周血;PstS1蛋白刺激后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8、TGF-β、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tS1蛋白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但局部微环境的差异影响免疫细胞对PstS1蛋白的反应。

    • 孕晚期维吾尔族和汉族孕产妇凝血功能差异性比较研究

      2019, 35(16):2459.

      摘要 (9128) HTML (0) PDF 1.56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孕晚期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分析2个民族孕晚期妇女凝血功能的异同性。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560例孕晚期孕妇及同期875例健康体检未孕女性进行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TEG)、血常规检查,比较不同民族孕晚期妇女凝血指标水平差异。同时将妊娠高血压(HDCP)组、妊娠糖尿病(GDM)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结果汉族孕妇组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汉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切角(Angle角)、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最大振幅(MA)、血小板(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孕妇组K、APTT低于维吾尔族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高于维吾尔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ngle角、MA、PT、PLT与维吾尔族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孕妇组PT低于汉族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le角、MA、FIB均高于汉族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HDCP组FIB值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K值低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孕晚期妇女凝血功能之间有差异,有妊娠并发症孕妇比正常孕妇有更为严重的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四项联合TEG检测对预测产妇凝血功能,预防产科并发症及降低产妇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meta分析

      2019, 35(16):2462.

      摘要 (9444) HTML (0) PDF 3.30 M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CqVIP)、万方(Wanfang),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1)共纳入24篇文献,共2109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纳入研究的质量一般。(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在改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腹围、尿量、体重上也优于单纯西医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也较单纯西医组低。漏斗图提示不存在发表性偏倚。(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较少,提示今后在研究的方法学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 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

      2019, 35(16):2466.

      摘要 (8863) HTML (0) PDF 2.94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加速康复外科(FTS)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发表在PubMed、EmbaseTM、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将FTS(FTS组)与常规围手术期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符合条件的文献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分析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90例患者(FTS组299例,对照组291例)。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明显提前[加权均数差(WMD)=-26.91,95%可信区间(95%CI)-32.96~-20.87,P=0.00001]、住院时间明显减少(WMD=-4.72,95%CI-5.83~-3.61,P=0.00001)、进食流质时间明显提早(WMD=-34.36,95%CI-41.82~-26.89,P=0.00001)、早期下床活动(WMD=-12.44,95%CI-20.85~-4.04,P=0.00400)、术后总体并发症明显减少(WMD=0.23,95%CI0.11~0.47,P=0.00010)。术后并发肠梗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47,95%CI0.13~1.64,P=0.23000),住院费用、术后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应用FTS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和进食时间,改善了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2019, 35(16):2470.

      摘要 (9021) HTML (0) PDF 1.2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结果与参考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各疾病类型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一致性。结果参照参考诊断方法,其中肝脓肿9例,宫外孕10例,血管病变9例,胆管结石11例,消化道穿孔10例,外伤10例,肠梗阻9例,泌尿系结石10例,急性炎症22例;CT影像学检查显示检查出阳性患者98例,诊断符合率为98.00%,与参考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展开检查,可对疾病的类型进行较好分类,且临床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进而为临床治疗急腹症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依据,值得推广与借鉴。

    • >综述
    • 贵州地区药食同源动物资源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2019, 35(16):2473.

      摘要 (9267) HTML (0) PDF 1.20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低氧诱导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19, 35(16):2476.

      摘要 (10849) HTML (0) PDF 1.2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及其照顾能力研究现状

      2019, 35(16):2480.

      摘要 (8801)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2019, 35(16):2482.

      摘要 (7677) HTML (0) PDF 1.25 M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6):2486.

      摘要 (8956) HTML (0) PDF 1.24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6):2489.

      摘要 (8987) HTML (0) PDF 1.23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6):2492.

      摘要 (10450) HTML (0) PDF 1.2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2019, 35(16):2495.

      摘要 (8695) HTML (0) PDF 1.22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发热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9, 35(16):2498.

      摘要 (7239) HTML (0) PDF 1.2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前列腺癌标志物4K的研究进展

      2019, 35(16):2501.

      摘要 (8766) HTML (0) PDF 1.24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的研究进展

      2019, 35(16):2504.

      摘要 (8545) HTML (0) PDF 1.23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微小RNA在脓毒症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9, 35(16):2507.

      摘要 (8681) HTML (0) PDF 1.2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式研究进展

      2019, 35(16):2510.

      摘要 (8497) HTML (0) PDF 1.2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分阶段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9, 35(16):2513.

      摘要 (8785) HTML (0) PDF 1.23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胆道支架联合25I粒子置入与单纯胆道支架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对比

      2019, 35(16):2517.

      摘要 (8793) HTML (0) PDF 1.3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单纯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与PTBS联合25I粒子置入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接受PTBS或PTBS联合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184例晚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定期随访。其中接受PTBS患者71例(PTBS组),接受PTBS联合25I患者113例(PTBS联合25I组)。观察2组患者术后黄疸、肝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并发症、支架通畅情况及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黄疸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以PTBS联合25I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S联合25I组患者术后胆道再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PT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糖链抗原19-9、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治疗方式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接受PTBS联合25I粒子治疗是独立的保护性预后因素[危害比(HR)=0.26,95%可信区间:0.17~0.39,P=0.001]。结论对晚期胆管癌患者给予PTBS联合25I粒子置入治疗在改善肝功能、抑制胆道再梗阻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单纯PTBS治疗。

    • 患者自我管理与专业机构管理在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 35(16):2520.

      摘要 (8793) HTML (0) PDF 1.22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利用便携式血凝仪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抗凝自我监测及管理与INR专业机构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2016-2017年于该院门诊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9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利用便携式血凝仪进行INR抗凝自我监测及管理,对照组通过医疗机构进行INR抗凝管理。对比2组患者实际测得INR次数、抗凝目标值范围内的INR百分比、抗凝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实际测得INR总次数、抗凝总并发症、一般性出血和栓塞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抗凝目标值范围内的INR百分比、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专业机构管理比较,长期口服华法林的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与管理在不增加抗凝治疗风险的基础上能获得更好的INR控制,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 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2019, 35(16):2523.

      摘要 (8377) HTML (0) PDF 1.2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骨折与传统后入路方式的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患者125例。按入院日期交替分为Wiltse入路组(61例)和传统后入路组(64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术后伤椎后凸角、术后半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结果Wiltse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水平、术后半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低于传统后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伤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组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胸腔引流管滑脱率中的作用

      2019, 35(16):2525.

      摘要 (8689) HTML (0) PDF 1.39 M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P)、D(D)、C(C)、A(A)]循环模式在降低胸腔引流管滑脱率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12月该院呼吸内科留置胸腔引流管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胸腔引流管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导管滑脱发生率。结果使用PDCA循环管理后胸腔引流管滑脱率从10.0%降低至1.5%。2组胸腔引流管滑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胸腔引流管滑脱率具有积极作用。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 35(16):2528.

      摘要 (8811) HTML (0) PDF 1.21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肿瘤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直视手术,研究组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转流时间、机械通气辅助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时间、阻断动静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0、IL-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3.970,P=0.046)。结论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肿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明显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对机体的损伤较小。

    •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2019, 35(16):2530.

      摘要 (8811) HTML (0) PDF 1.2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人工周期与尿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观察3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妊娠21例(60.00%),卵泡发育成熟5例(14.29%),卵泡成熟却未成功妊娠6例(17.14%),促卵泡发育失败3例(8.57%)。35例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孕酮、雌二醇、催乳素(PRL)等激素水平,以及子宫体积、内膜厚度、卵巢体积、优势卵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治疗效果较好,但不是一个周期就能治疗成功,由于不孕不育与多种因素相关,要避免女性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治疗期间应用影像学检查了解卵泡发育情况。

    •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19, 35(16):2532.

      摘要 (8740) HTML (0) PDF 1.22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使用坎地沙坦治疗后的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6例按就诊先后及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标准的心力衰竭治疗,包括使用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以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治疗组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坎地沙坦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肌酐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HR、DBP、SBP、LVEDD、血肌酐均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SV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R、DBP、SBP、LVEDD、血肌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EF、SV、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J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坎地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9, 35(16):2534.

      摘要 (7218) HTML (0) PDF 1.2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CSP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至正常时间、月经来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CSP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

      2019, 35(16):2536.

      摘要 (8339) HTML (0) PDF 1.2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研究组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尿道功能及性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勃起功能障碍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突出,能达到理想的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尤其是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尿道功能与性功能,有助于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肾功能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 35(16):2539.

      摘要 (7256) HTML (0) PDF 1.2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功能生物标志物——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肾功能生物标志物——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诊断心肾综合征(CR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246例作为病例组,将病例组患者分为CRS组[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21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GFR≥60mL/min,125例)。依据GFR水平将CRS组患者分为肾功能代偿期(Ⅰ期)组(28例)、肾功能失代偿期(Ⅱ期)组(36例)、肾功能衰竭期(Ⅲ期)组(31例)和尿毒症期(Ⅳ期)组(26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将单纯心力衰竭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42例)、心功能Ⅲ级组(44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9例)。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4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清NT-proBNP、NGAL水平。结果CRS组患者血清NT-proBNP、NGAL水平较单纯心力衰竭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S患者血清NT-proBNP、NGAL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r=1.0000、0.9950,P<0.05),也与肾功能分期显著相关(r=0.9912、0.9881,P<0.05)。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NGAL有助于CRS的早期诊断,或可成为评价患者心肾功能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采用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组织修补材料行腹外疝修补术后的中远期观察

      2019, 35(16):2541.

      摘要 (8376) HTML (0) PDF 1.27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组织修补材料修补腹外疝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或电话随访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组织修补材料行腹外疝修补术的65例临床病例,观察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5~7年,65例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慢性感染及排异反应,4例复发;6例有慢性疼痛,为阵发性隐痛,未影响活动及生活质量;3例早期有局部异物感,但均在术后2~3个月内消失。结论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组织修补材料在修补腹外疝方面有其优势。但其与人工合成材料相比是否更具优势,仍需大量临床病例研究加以证实。

    • MRI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性质判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2019, 35(16):2543.

      摘要 (8513) HTML (0) PDF 1.43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C)性质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82例MC患者术前MRI资料,其中,良性MC43例,交界性MC(BMC)39例。观察患者肿瘤大小、形态、部位等,将病理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MRI判断MC、BMC囊液信号、肿瘤分房等的差异。结果MRI检查良性MC的肿瘤大小、形状、部位与BM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MC的主要信号类型为T1WI单一低信号[79.07%(34/43)]、T2WI单一高信号[74.42(32/43)],其出现率均明显高于BMC[分别为25.00%(10/40)、40.00%(16/40)],T1WI含高信号囊液[11.63%(5/43)]、T2WI含低信号囊液[4.65%(2/43)]、蜂窝状子房[16.58%(7/43)]均明显低于BMC[分别为50.00%(20/40)、40.00%(16/40)、50.00%(20/40)],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大于或等于5mm[4.65%(2/43)]、≥5mm囊壁结节和囊壁沉积物[4.65%(2/43)]均明显少于BMC[50.00%(20/40)、70.00%(2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MC能清晰显示MC、BMC的临床病理特征,对肿瘤定性和定位均具有较大的帮助,鉴别价值较高,有利于临床尽早制定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及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护理探讨
    • 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延续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6):2548.

      摘要 (8678) HTML (0) PDF 1.21 M (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延续护理对提高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住院、病理检查确诊为中、晚期喉癌,放弃喉癌手术和放、化疗的19例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延续护理,比较中医康复治疗延续护理前后的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9例患者疼痛减轻总有效率达94.7%(18/19),顽固呃逆缓解及治愈率达80.0%(4/5),便秘解除总有效率达92.3%(12/13);患者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缓解喉癌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 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2019, 35(16):2550.

      摘要 (8559) HTML (0) PDF 1.26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种植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技术在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9例因上颌前牙缺失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准备及心理疏导、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的护理跟踪,观察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情况,记录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19例患者术后愈合均良好,对种植手术满意度高。结论上颌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 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综合及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2019, 35(16):2553.

      摘要 (8605) HTML (0) PDF 1.2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综合及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0例,采用综合及康复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康复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术后五大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压疮、坠积性肺炎、假体脱位、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为0,康复护理优良率达100%。结论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上合适的综合及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减住院周期,尽快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6):2555.

      摘要 (8664) HTML (0) PDF 1.2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中心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精神科护理基础上由专业护师给予系统性和个性化的精神康复护理6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BPRS、SSFPI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PRS、SSFPI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等社会功能。

    • 品管圈在降低脑卒中患者Ⅱ期以上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HJ48x〗

      2019, 35(16):2557.

      摘要 (9153) HTML (0) PDF 1.65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脑卒中患者Ⅱ期以上压疮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8年1月成立以降低脑卒中患者医院内Ⅱ期以上压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的QC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等10个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QCC实施后(2018年1-7月)脑卒中压疮极高危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以QCC实施前(2017年6-12月)脑卒中压疮极高危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QCC实施前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实施QCC后医院内Ⅱ期以上压疮发生率由改善前的17.65%降至改善后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QCC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医院内Ⅱ期以上压疮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王不留耳穴贴压联合情志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9, 35(16):2560.

      摘要 (8817) HTML (0) PDF 1.2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王不留耳穴贴压联合情志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王不留耳穴贴压联合情志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24h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不留耳穴贴压联合情志干预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显著缓解TACE术后疼痛,减轻负性情绪,还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

    • >教学探索
    • E-learning环境下翻转课堂在精准化对口医疗帮扶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2019, 35(16):2563.

      摘要 (8435) HTML (0) PDF 1.28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精准化对口医疗帮扶是我国进行可持续化医疗发展的要求,其医疗帮扶过程实质为组织教学的过程,因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常规教学模式收效欠佳。针对目前帮扶教学的现状,为提高教学成效,该院采用E-learning平台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被帮扶地区的医疗机构、相关医疗工作人员进行帮扶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并以血液科临床教学为示例,汇总并分享相应教学心得,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虽然E-learning平台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但仍可为帮扶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教学经验参考。

    • 药学专业留学生医院实习带教探索

      2019, 35(16):2566.

      摘要 (8665) HTML (0) PDF 1.19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医院实习是药学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学习内容。自“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推进建设,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如何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医院实习教学质量是留学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一名青年教师的角度,对药学专业留学生医院实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医院实习带教改革进行反思,采取充分做好实习带教准备、成立基地实习教学管理小组、保证实习基地的带教工作和管理有序开展、强化带教师资的责任感、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等措施,以提高带教质量,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实习效果。

    • 翻转课堂用于改善医学影像学示范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2019, 35(16):2569.

      摘要 (8489) HTML (0) PDF 1.2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尝试在医学影像学示范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弥补传统示教课固有的缺陷,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选取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171人,分为研究组(91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示范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于试验结束后2周进行阅片考评,8周后进行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并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学生测试成绩及期末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微视频。结论在医学影像学的示范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可改善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检索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医学院校发展老年专业的优势及思考——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为例

      2019, 35(16):2572.

      摘要 (8669) HTML (0) PDF 1.21 M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人才急缺,而人才培养缺位,是造成我国养老服务落后的重要原因,培养社会急需的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高职院校责无旁贷。探索“医养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是老龄化社会急需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的大势所趋,开设有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护理等医学专业的院校在发展老年相关专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分析了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发展相关专业的优势并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 现场教学加微信群组法在麻醉专业本科生实习阶段的教学效果分析

      2019, 35(16):2574.

      摘要 (8343) HTML (0) PDF 1.34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现场教学加微信群组法”在麻醉专业本科生实习阶段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8年3-6月麻醉专业本科实习生24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W组和T组,每组12名。T组采用传统现场带教,T+W组采用传统现场带教和传统现场带教加微信带教。对比2组学生围麻醉期准备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操作掌握度、教学相长程度等。结果研究组学生围麻醉期准备度、理论知识掌握度、学生操作掌握度、教学相长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场教学加微信群组教学可有效提高麻醉学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质量。

    • 医学本科生实验室安全意识的定性研究

      2019, 35(16):2577.

      摘要 (8231) HTML (0) PDF 1.26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定性研究重庆市医学本科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情况,为未来定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10月对重庆市医学相关单位实验室管理层领导、教师、医学本科生等20人进行实验室安全意识的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在校医学本科生对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实验室安全意识薄弱,行为习惯较差;学校和医学本科生对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医学本科生缺乏处理突发事故的基本常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医学本科生应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习惯,不断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

    • 雨课堂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6):2579.

      摘要 (9186) HTML (0) PDF 1.27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雨课堂”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于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2017级高职护理学生2个班,一个班作为观察组(62人),将“雨课堂”应用在教学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组(63人),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学生对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点掌握满意度、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雨课堂”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 >管理科学
    • 科研诚信建设分析

      2019, 35(16):2582.

      摘要 (8384) HTML (0) PDF 1.2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近年来,我国频频爆发各类学术不端丑闻,严重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科研诚信,而我国现有的重“量”不重“质”的学术评价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容忍,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轻处罚,都为学术不端地滋生提供了温床。要解决这种乱象,重建科研诚信,已经迫在眉睫。

    •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的效果研究

      2019, 35(16):2584.

      摘要 (8808) HTML (0) PDF 1.46 M (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该院西药库药品库存周转率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第四季度所有药品作为对照组,2018年第二季度所有药品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库存周转率进行半年的持续改进。结果观察组中库存周转时间小于或等于15d的药品数量百分比为85.24%,较对照组的(70.12%)明显提高,且达到了评审标准。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不仅使药品的库存周转率得到了提升,还使西药库对药品的库存管理模式更加科学精细规范化。

    • >案例分析
    • 半导体激光舒适化治疗口腔静脉湖伴口腔溃疡1例

      2019, 35(16):2586.

      摘要 (8813) HTML (0) PDF 1.2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胸闷变异性哮喘68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9, 35(16):2587.

      摘要 (8414) HTML (0) PDF 1.21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变异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例

      2019, 35(16):2589.

      摘要 (8621) HTML (0) PDF 1.45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百草枯中毒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例患者的护理

      2019, 35(16):2591.

      摘要 (8263) HTML (0) PDF 1.48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