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5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壬基酚暴露对SD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研究

      2019, 35(17):2593.

      摘要 (8233) HTML (0) PDF 2.02 M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壬基酚暴露对SD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方法 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实验组分别给予25、50、100 mg/kg壬基酚灌胃染毒,对照组给予植物油灌胃,每天1次,共42 d。计算各组SD大鼠心脏脏器系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组织Na+K+-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 实验组SD大鼠体重、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D大鼠心脏质量、心脏系数、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脏质量、心脏系数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心肌组织纤维排列致密,结构清晰。25 mg/kg染毒组未见病理形态改变,50 mg/kg染毒组可见间质中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100 mg/kg染毒组可见纤维排列比较疏松,部分心肌纤维结构破坏,细胞核消失,间质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也较50 mg/kg染毒组显著。 结论 壬基酚暴露可导致心肌组织炎性反应,使Ca2+Mg2+-ATP酶活性下降。

    • 替加环素早期应用对不同类型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2019, 35(17):2596.

      摘要 (8275) HTML (0) PDF 1.28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早期应用对不同类型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其中常规治疗48 h效果不佳换用替加环素者48例(早期组),据药敏选药者52例(常规组)。比较2组间感染、预后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早期组按疾病进一步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部感染组(COPD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组(ILD组)、肺部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ARDS组)等不同亚组,比较亚组间感染及预后指标。 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早期组各项炎症指标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指标中,2组间出R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早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COPD组炎症及预后指标优于ILD组和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替加环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可避免治疗时机延误,改善预后,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更显著。

    • 平均淋巴细胞计数对狼疮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2019, 35(17):2600.

      摘要 (7990) HTML (0) PDF 1.37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平均淋巴细胞计数(ALY)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感染组),同期选取无感染SLE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入院24 h内淋巴细胞(LY)及ALY在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30 d)中的价值。 结果 感染组患者外周血中LY、T细胞及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46例患者30 d内9例发生死亡。死亡组LY及ALY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Y及ALY判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074及0.895±0.054。ALY最佳临界值为0.59×109 L-1。 结论 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均显著降低。

    • 维生素D补充与儿童哮喘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2019, 35(17):2603.

      摘要 (14376) HTML (0) PDF 2.46 M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补充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对象为基于社区、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儿童,暴露因素为维生素D补充,观察哮喘相关结局的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行筛选、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有11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纳入9项研究,其中干预组共361例,对照组共34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以是否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进行亚组分析,合并效应均数差(MD)分别为9.44 nmol/L和15.23 nmol/L;干预组哮喘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组肺功能和哮喘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充维生素D可以减少哮喘发作,对血清25(OH)D水平、肺功能和哮喘症状评分的作用有限;由于有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未来需要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精心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了解维生素D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 35(17):2608.

      摘要 (7975) HTML (0) PDF 1.21 M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诊治的椎体转移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PVP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行为状态改善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结论 PVP联合放疗治疗椎体转移癌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磁共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单纯颈动脉斑块的检测效果对比研究

      2019, 35(17):2611.

      摘要 (8016) HTML (0) PDF 1.22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核磁共振成像(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单纯颈动脉斑块的效果。 方法 选取单纯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对2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检查,治疗6个月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检查均显示他汀组治疗颈动脉斑块前、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MRI提示斑块内出血及坏死脂质核心,彩色多普勒超声仅提示低回声斑块。 结论 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而MRI分析颈动脉斑块成分效果更好。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稳定颈动脉斑块效果显著。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止血材料费用差异性研究

      2019, 35(17):2614.

      摘要 (8024) HTML (0) PDF 1.2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常规住院3~5 d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各组间止血材料费用的差异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住院时间为3~5 d的胆结石患者1 385例,并按照诊断疾病类别分为胆囊结石(A组)32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B组)29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C组)7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D组)1 1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E组)138例共5个组,比较各组患者止血材料费用的差异。 结果 住院时间3~5 d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各组间创面止血材料费用、止血材料总费用、材料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除个别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住院时间3~5 d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止血材料费用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同手术止血材料使用标准的制订、单病种止血材料使用管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 节假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

      2019, 35(17):2617.

      摘要 (8687) HTML (0) PDF 1.20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节假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以指导节假期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级预防及医院急救工作。 方法 选取该院2015-2017年急诊接受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5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就诊时间、日均就诊例数及年龄等。 结果 节假日组日均就诊患者为(0.68±0.90)例次/天,未退休患者(38.9%),平均年龄(66.1±11.7)岁;非节假日组日均就诊患者为(0.56±0.80)例次/天,未退休患者(27.6%),平均年龄(68.5±12.9)岁。2组间日均就诊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节假日期间冠心病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较工作日上升,临床需注意。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2019, 35(17):2620.

      摘要 (6846)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对某院2015-2017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研究,分析住院费用构成,探讨各相关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为控制住院费用过快增长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住院病例共1 010例,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住院费用变化趋势、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患者人均住院费用逐年下降,材料费占比最高(54.62%),住院费用主要受住院时间影响。医疗付款方式、入院途径、离院方式、抢救次数、手术类型、植入支架个数等均对住院费用有影响。 结论 该院医疗费用控制取得进步。优化诊疗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规范诊疗行为,严格把控住院和手术指征等措施均有助于合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患者疾病负担。

    • 半导体激光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19, 35(17):2624.

      摘要 (7903) HTML (0) PDF 1.69 M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检索内容为半导体激光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545例患牙,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的发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导体激光与传统药物用于牙髓切断术的临床成功率和影像学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半导体激光与甲醛甲酚、硫酸亚铁和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疗效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半导体激光在牙髓切断术的应用中安全有效。

    • 外周血NLR和PLR预测非luminal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进展的应用

      2019, 35(17):2629.

      摘要 (8046) HTML (0) PDF 1.41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例(PLR)对非luminal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临床进展(cPD)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5例非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接受NAC治疗前血液NLR、PLR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法评估NLR、PLR对非luminal型乳腺癌NAC后出现cPD的预测情况。 结果 非luminal型乳腺癌NAC后cPD率为12.55%,cPD组和非cPD组NLR、PLR中位数分别为2.64、2.04和157.45、118.90;NLR、PLR鉴别cP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709;NLR(≥2.41)、PLR(≥148.44)预测非luminal型乳腺癌NAC后cPD率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3.3%、68.0%和60.0%、79.0%;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非luminal型乳腺癌NAC后cPD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治疗前,外周血中高NLR、PLR预示非luminal型乳腺癌NAC后出现cPD概率越高。

    • 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

      2019, 35(17):2633.

      摘要 (8662) HTML (0) PDF 1.34 M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CP)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克罗恩病32例(克罗恩病组),UC 93例(UC组),有腹泻、腹痛、便秘等症状而行结肠镜检查者37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粪便CP、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及其相关性。 结果 克罗恩病组患者粪便CP及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UC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罗恩病组患者粪便CP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r=0.814 1,P<0.05)。 结论 粪便CP在克罗恩病和U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克罗恩病的炎症活动性。

    • hs-CRP与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2019, 35(17):2635.

      摘要 (8035)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及与患儿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100例同时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血清hs-CRP、PCT水平。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评价hs-CRP、PCT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hs-CRP、PCT水平与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及患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相关性。 结果 败血症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PCT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阳性结果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55.00%、76.00%、65.50%,PCT阳性结果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6.00%、95.00%、85.50%,hs-CRP阳性+PCT阳性判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5.00%、73.00%、84.00%;血清hs-CRP、PCT水平与SOFA评分、PCI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hs-CRP、PCT联合检测可以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复方维生素B12治疗鼻咽癌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效果研究

      2019, 35(17):2638.

      摘要 (8164)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联合复方维生素B12(贯新克)治疗鼻咽癌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放疗过程中发生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18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贯新克喷涂于放射性皮炎处,观察组使用贝复济和贯新克交替对放射性皮炎处进行喷涂。观察2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及愈合时间。 结果 观察组Ⅱ、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13.2%、76.9%、9.9%,对照组为11.1%、65.6%、23.3%,观察组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时间为(27±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贝复济联合贯新克治疗鼻咽癌Ⅱ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在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7):2640.

      摘要 (7672) HTML (0) PDF 1.2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肺疾病患者30例,在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下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 结果 30例全部治愈,手术结束麻醉复苏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6、12、24 h随访,未发现相关并发症。 结论 在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肋间神经阻滞下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具有麻醉并发症少、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复苏迅速、术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 >未知
    •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玻璃酸钠与温针灸治疗KOA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 35(17):2643.

      摘要 (7993) HTML (0) PDF 1.28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微创清理术配合玻璃酸钠和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温针灸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辅助关节镜清理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随访,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中TGF-β和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玻璃酸钠与温针灸治疗KOA可显著缓解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并与患者血清TGF-β、IGF-1水平升高有关。

    • >综述
    • 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7):2646.

      摘要 (7619) HTML (0) PDF 1.21 M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糖尿病/高血糖症与宫颈癌患者预后关系研究进展

      2019, 35(17):2649.

      摘要 (7355) HTML (0) PDF 1.2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性粒细胞胞外杀菌网络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7):2652.

      摘要 (8189) HTML (0) PDF 1.20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幽门螺杆菌与结肠息肉及结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9, 35(17):2654.

      摘要 (7695) HTML (0) PDF 1.27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研究进展

      2019, 35(17):2657.

      摘要 (7336) HTML (0) PDF 1.2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HER2信号通路与干细胞多能性分子网络的研究进展

      2019, 35(17):2661.

      摘要 (7298)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儿童神经系统EBV感染的研究进展

      2019, 35(17):2664.

      摘要 (8040) HTML (0) PDF 1.23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脾动脉瘤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2019, 35(17):2668.

      摘要 (7716) HTML (0) PDF 1.25 M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病原谱及经验性抗菌药物使用研究进展

      2019, 35(17):2671.

      摘要 (7298) HTML (0) PDF 1.20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9, 35(17):2673.

      摘要 (7393) HTML (0) PDF 1.22 M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CBCT结合Invivo5设计软件在上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7):2677.

      摘要 (8133) HTML (0) PDF 1.80 M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种植导板在上颌前牙区使用数字化口腔颌面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结合Invivo5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种植修复的应用效果评价。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接受种植治疗的上前牙缺失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患者使用Invivo5辅助软件设计,进行种植体模拟,制作种植导板;B组患者未使用Invivo5辅助软件,直接进行种植手术。比较2组患者种植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前牙修复外观良好,CBCT复查无修复松动、骨吸收现象。A组种植术后偏移误差显著小于B组,A组种植体轴位龈缘退缩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BCT结合Invivo5辅助设计软件在上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能够保证种植体精确植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对增进医患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PRF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促进骨愈合的临床作用分析

      2019, 35(17):2680.

      摘要 (7404) HTML (0) PDF 1.25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促骨愈合的临床作用。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植入体分组,其中40例接受植入人工骨粉+PRF混合物并同期植入植体(研究组),另40例接受植入人工骨粉联合同期植入植体(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其新骨形成和人工骨粉降解状况,并计算新骨密度指标。 结果 2组患者种植体均无脱落,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炎性反应(牙龈流脓、破溃、肿胀充血等)和上颌窦黏膜穿孔。术后1个月,患者接受X线片检查,人工骨粉无降解,有较少新骨形成。术后3个月,研究组有新骨形成,人工骨粉出现降解,但对照组无一例人工骨粉降解,较少新骨形成。术后6个月,研究组人工骨粉完全降解,有显著新骨形成,对照组部分骨粉降解,新骨形成较少。研究组术后1、3、6个月时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RF可促进上颌窦内新骨形成,增强新骨质量,对骨组织愈合有促进作用。

    •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 35(17):2682.

      摘要 (7599)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ICU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组(RF组)、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SF组),每组40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达到临床满意镇痛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躁动、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结果 RF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SF组,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SF组,躁动、谵妄、人机对抗发生率低于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可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较少。

    • 密闭式吸痰对VAP的预防作用研究

      2019, 35(17):2684.

      摘要 (7764)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密闭式吸痰方法对人工气道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有人工气道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方法。观察2组吸痰前后1 min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2组VAP发生率、VAP发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肺部感染评分和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 结果 2组患者吸痰前后1 min生命体征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VAP发病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部感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密闭式吸痰方法应用于人工气道患者将有利于降低VAP发生率及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站式八段锦对中青年冠心病焦虑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9, 35(17):2687.

      摘要 (7342)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站式八段锦功法对中青年冠心病焦虑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该院住院确诊的中青年冠心病焦虑患者各50例,均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汉密尔顿14项焦虑量表得分大于或等于7分。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按冠心病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加用站式八段锦功法进行辅助干预治疗,每周3次,1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站式八段锦功法可改善中青年冠心病焦虑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 气管结核患者Dumon支架置入术后短期疗效观察

      2019, 35(17):2689.

      摘要 (6100) HTML (0) PDF 1.47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Dumon支架置入后1年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支架类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气道内膜结核狭窄患者20例,患者置入Dumon支架后定期支气管镜检查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观察12个月内病例的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Dumon支架置入Y型支架8例、沙漏状支架7例、直筒型支架5例。在发生的并发症中,痰液潴留14例(70%);肉芽增生3例(15%);Y型及沙漏状支架均无移位,直筒型Dumon支架移位1例(5%);顽固性咳嗽2例(10%);排痰困难3例(15%);胸痛2例(10%);Dumon支架未因肉芽增生取出支架。 结论 支架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咳嗽、分泌物潴留、肉芽组织增生等,控制感染、气管镜下吸痰及处理增生组织是维护支架功能的重要手段,了解患者置入Dumon支架并发症发生原因,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反包扎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研究

      2019, 35(17):2692.

      摘要 (7629) HTML (0) PDF 1.44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反包扎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 方法 将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反包扎压迫治疗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临床资料、随访观察囊肿是否复发、患耳的局部愈合情况评估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36例治愈,2例有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耳廓感染及耳廓畸形。 结论 采用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加反包扎压迫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治愈率高、并发症及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临床研究分析

      2019, 35(17):2694.

      摘要 (7152) HTML (0) PDF 1.46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经口径路手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采用经口径路手术方式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整摘除肿瘤,术后恢复良好,且均无并发症。其中,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鞘瘤2例,多形性腺瘤4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术后随访6~30个月,无复发。 结论 术前进行综合评估,经口径路手术方式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可行实用,值得推广。

    • 某三级医院2013-2017年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9, 35(17):2696.

      摘要 (8885) HTML (0) PDF 1.21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某三级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订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同级别综合性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3-2017年某一天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对5年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均大于96%;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4%~2.94%,社区感染现患率为34.41%~47.10%;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现患率居第一、二位;医院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64.42%),其次是泌尿道(11.5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中位使用率为45.12%,用药目的以单一性治疗用药为主;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中位送检率为76.34%。 结论 近5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较稳定水平,综合ICU、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仍是日常关注的重点,应切实做好日常监测,落实有效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VATS联合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分析

      2019, 35(17):2699.

      摘要 (7515) HTML (0) PDF 1.2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二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联合超声内镜(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性和实用性。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VATS联合EUS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个性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ATS联合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优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雾化吸入配合振动排痰机促进排痰对COPD患者疗效研究

      2019, 35(17):2701.

      摘要 (7297)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9月该院救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振动排痰机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排痰量、呼吸和肠鸣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COPD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临床手足口病相关甲损伤分析

      2019, 35(17):2703.

      摘要 (7357) HTML (0) PDF 1.20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手足口病患者甲损伤的相关情况。 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手足口病合并甲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足口病皮疹分布情况、甲损伤发生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中,手足口臀部皮疹者52例,手足口皮疹者30例,手足口臀部躯干四肢者18例;26例出现甲损伤,其中8例为1个甲损伤,14例出现大于1~5个甲损伤,3例出现大于5~10个甲损伤,1例出现大于10~15个甲损伤,未出现大于15~20个甲损伤患者;患者健康新手指或脚趾甲板平均生出时间为(7.12±0.37)周。 结论 手足口病与甲损伤存在相关性,手足口病皮损面积越大,甲损伤的数目越多,通过控制手足口病病情能够减少患者的甲损伤。

    • 预吸氧对预防丙泊酚老年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效果观察

      2019, 35(17):2705.

      摘要 (7521) HTML (0) PDF 1.20 M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预吸氧对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组(不需预吸氧)和D组(需预吸氧),每组40例,对患者呼吸抑制情况、胃镜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情况、胃镜检查时间及丙泊酚用量进行分析。 结果 D组患者呼吸抑制情况、胃镜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情况、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用量情况均优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丙泊酚麻醉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采用预吸氧,不仅具有安全性、可行性,还有利于提高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痰热清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分析

      2019, 35(17):2708.

      摘要 (7445)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痰热清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顺利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痰热清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具有显著医学价值。

    • >护理探讨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 35(17):2710.

      摘要 (7510)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CNP计划实施组,每组4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CNP计划实施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CNP。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24 h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术后72 h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内容。 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家属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CNP计划实施组,CNP计划实施组患者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实施CNP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 35(17):2712.

      摘要 (6021) HTML (0) PDF 1.20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非全身麻醉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5例。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效果。 结果 术后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下降程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98.1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01±0.53)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7.33±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舒适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教学探索
    • 运用整合医学构建八年制风湿免疫疾病模块教学

      2019, 35(17):2715.

      摘要 (7404) HTML (0) PDF 1.26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八年制风湿病模块教学在培养医学高素质高层次精英人才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风湿科轮转的八年制学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运用模块教学,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对2组进行对照研究。重点选取风湿科常见病作为教学内容授课,课程结束后2组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采用笔试形式完成,临床操作为现场考试评分。 结果 研究组风湿科专科基础知识获得的分数高于对照组,病例分析题考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临床技能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用疾病模块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让八年制学生深入学习风湿病相关知识,对培养临床诊疗思维有指导意义,对今后其他学科临床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 TBL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2019, 35(17):2717.

      摘要 (6655) HTML (0) PDF 1.28 M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法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方法,其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该文将在回顾TBL概念、提出和发展的基础上,探讨TBL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展,并提出TBL在医学教育尝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贡献。

    • PBL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核医学见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7):2720.

      摘要 (7433) HTML (0) PDF 1.2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核医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54名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经同一教师理论授课、测试合格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PBL教学方法,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方法,由同一授课教师进行相同主题见习课授课。课程结束后,以理论课成绩为协同影响因素,对2组学生见习课测试成绩进行协方差分析,并对见习课授课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进而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结果 试验组留学生测试成绩及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更受留学生欢迎。

    • 基于CBS的思维导图联合PBL教学模式在SICU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2019, 35(17):2723.

      摘要 (5776) HTML (0) PDF 1.25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临床思维训练是临床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外科重症医学病房是外科规范化培训中必须轮转的科室,但患者病情复杂,教学难度较高,作者的临床教学实践以案例学习(CBS)为基础,引入思维导图,穿插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多种教学模式联合应用对规培医师临床思维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微课在蛋白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 35(17):2725.

      摘要 (7244) HTML (0) PDF 1.2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蛋白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新兴技术领域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偏爱。微课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将对微课的内涵进行阐述,明确微课的概念及其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对蛋白质工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介绍,针对性提出如何利用微课解决问题,对微课在蛋白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进行阐述,从而为提高蛋白质工程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加强学生对理论课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学中的应用

      2019, 35(17):2727.

      摘要 (6911) HTML (0) PDF 1.2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把教学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3个环节,应用于神经外科学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泛雅平台在诊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 35(17):2729.

      摘要 (7065) HTML (0) PDF 1.26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将泛雅平台引入诊断课堂教学,以期提高诊断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方法 对在校临床专业116人采用课堂与泛雅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堂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并考核其教学内容。 结果 70.57%学生对该次教学实践满意,68.10%学生接受泛雅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其考核中位得分为75分。 结论 引入泛雅平台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为其今后进一步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以期有效提高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 “MOOC+”教学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17):2731.

      摘要 (5694)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为基础,辅助多种线下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是“MOOC+”教学。其教学内容制作精良,教学手段多样化,具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其课程整体设计合理,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趣味性浓郁,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在麻醉学临床教学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 专家网络视频教学在耳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2019, 35(17):2733.

      摘要 (7243) HTML (0) PDF 1.19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耳科学是耳鼻咽喉学科里研究听觉、平衡疾病防治的一门重要科学。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耳科医生,必须对复杂的颞骨解剖及听力电生理检测技术有深刻透彻的认识,而这个培养过程漫长而艰难,需要上级医生指引。目前互联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组建专业耳科学专家团队,联合应用网络视频授课学习指导,可作为耳专科医生的良好的培养模式。

    • 三级综合医院儿科临床实习带教分析

      2019, 35(17):2735.

      摘要 (7349) HTML (0) PDF 1.19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作者结合儿科临床带教实践经验,分别从严格带教老师资质考核和选拔、重视和规范入科教育、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锻炼、临床技能的训练提高及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完善双向出科考核评价机制等多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三级综合医院应如何做好儿科的实习带教工作。

    • 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分析

      2019, 35(17):2737.

      摘要 (6837) HTML (0) PDF 1.27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肝胆外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也是实习必经科室。肝胆外科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培育临床实习生,并为他们的成长打下更坚固的基础,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的经历、肝胆外科与其他科室的不同之处,对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并归纳,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肝胆外科实习教学的重点。教学需要多方式、全面、规范化、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实习生进行临床知识、医德医风、医患关系的临床教学,并在结束时对其严格考核。此外,临床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还需在实习生出科后及时信息反馈。

    • CBL教学法在病毒性肝炎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019, 35(17):2740.

      摘要 (6311) HTML (0) PDF 1.25 M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在病毒性肝炎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课,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比较2组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理论考试成绩。 结果 观察组学生在提升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满意、培养临床思维、综合运用医学知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83.58±4.94)分]高于对照组[(78.14±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CBL教学法应用到病毒性肝炎见习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推广运用。

    • >管理科学
    • 预约制随访门诊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2019, 35(17):2742.

      摘要 (5919) HTML (0) PDF 1.20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预约制随访门诊对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随访率及随访效果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就诊医生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通过慢性肾脏病预约随访门诊按慢性肾脏病分期分时段预约制随访。 结果 预约随访管理1年来,观察组的随访率达到94.3%,对照组的随访率为8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运动锻炼频次、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预约制随访门诊模式提高了患者就医依从性及满意度,延缓了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 昆明市西山区社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和完善研究

      2019, 35(17):2744.

      摘要 (7003) HTML (0) PDF 1.21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双向转诊模式没有成熟的方案可遵循,也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标准和完善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双向转诊机制。作者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社区服务中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和完善过程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开展此类疾病管理的社区和医院有所启迪和借鉴。

    • 中医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提升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探索与实践

      2019, 35(17):2747.

      摘要 (6844) HTML (0) PDF 1.43 M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要] 该文探讨在中医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提升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探索。结合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考评体系,以临床合理用药、处方点评、不良事件上报、药学相关科室工作质量等关键质量控制点为抓手,考核流程细则化、规范化,并对比分析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改进的成效。在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控制管理下,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得到有效管控,Near-miss呈下降趋势,不良事件上报呈上升趋势。临床中药学服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得到较大幅度锻炼与提升,临床中药学质量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方向,有利于推动中医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质量快速、有效地提升。

    • 单采献血者双因素管理方法应用研究

      2019, 35(17):2749.

      摘要 (7214) HTML (0) PDF 1.21 M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对双因素管理前后的单采献血者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制订单采献血者保留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前来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实施双因素管理后,献血人数为7 563人,低于实施前的10 214人;献血27 038人次,高于对照组18 575人次;献血量为37 310个治疗量,高于对照组24 507个治疗量;献血频率为3.6,高于对照组的1.8;双份率为38.0%,高于对照组的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单采献血者进行双因素管理,能有效提高献血人次、献血量、献血频率和双份率,可以对献血者年龄、血型比例、性别、学历、职业构成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血液合格率,但是对献血人数提高没有效果。

    • 医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

      2019, 35(17):2752.

      摘要 (6652) HTML (0) PDF 1.20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综合性医院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0例该院医疗纠纷案例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100例应用传统处理方式,信息组100例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处理方式,该处理方式根据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实际情况研制。比较2组处理后接待办解纷处理效率(行政工时数),临床医生、接待办工作人员及患方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 结果 信息组接待办解纷处理工时数低于传统组,信息组的临床医生、接待办工作人员及患方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接待办解纷处理效率(行政工时数),临床医生、接待办工作人员及患方对纠纷处理流程满意度的改善方面优于传统流程处理。

    • >案例分析
    • 结肠憩室穿孔病例1例

      2019, 35(17):2755.

      摘要 (6338) HTML (0) PDF 1.27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1例

      2019, 35(17):2757.

      摘要 (7015) HTML (0) PDF 1.18 M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肠炎沙门菌引起的1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分析

      2019, 35(17):2759.

      摘要 (7110) HTML (0) PDF 1.30 M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