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35(24):372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评定微课设计及其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级康复1、2班,各为42、43人,其中1班为试验组,开展翻转课堂,2班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并采用教学满意度和翻转内容考核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康复专业学生考核平均成绩[83.19±11.10)分]高于对照组[(70.90±1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28);试验组教学满意度[(93.38±5.01)%]高于对照组[(86.21±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适用于康复评定技术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并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9, 35(24):3734.
摘要:[摘要]目的为脊髓损伤(SCI)患者的痉挛管理探索新的方法,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回归社会的可能性。方法12例受试者为2017年1-10月在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SCI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例。研究组采用深层肌肉刺激(DMS)进行1次康复治疗,对照组不予DMS治疗,其余常规抗痉挛治疗、运动治疗项目和时间2组一致。在治疗前后即刻、治疗后10min、治疗后20min采用Isomed-2000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收集受试者腘绳肌最大力矩(PT)和平均做功(AW)作为肌张力指标。对照组测试方法和每次测试时间间隔同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W均值小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即时与治疗前AW均值的差值、治疗后10min与治疗前AW均值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PT均值小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前PT均值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对SCI患者的肌痉挛管理可能具有即时效应
2019, 35(24):3738.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2015、2016年重庆市江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评价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江北区抽取15~69岁常住居民,分别进行2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江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2015、2016年分别调查居民200、450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平均得分由(32.8±15.2)分提升至(46.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由11.5%(23/200)提升至14.4%(65/4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具备率较2015年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6类健康问题素养具备率均较2015年均有所提高,除科学健康观素养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区试点项目工作对江北区居民健康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应长期保持健全的健康促进工作格局,持续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将女性、低收入人群和医疗卫生机构患者作为重点人群,建立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9, 35(24):3741.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通过社区、医卫职业院校、养老机构“三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法对提升机构养老人群积极老龄化水平的效果。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三方联动”综合干预方案对湘潭市雨湖区锦德老年公寓45名老年人进行干预,主要包括身体活力、精神慰藉、社会参与、老年教育4个方面的内容。采用积极老龄化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45名老年人经“三方联动”综合干预后积极老龄化得分有所提高,在身体活动方面、生活满意方面和积极老龄化总体水平方面得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卫职业院校、养老机构三方合力对机构养老人群进行集身、心、学等方面的综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
2019, 35(24):3746.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了解干部人群糖尿病健康素养的基线水平,比较干部人群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某干部人群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素养基线水平评估,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结构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保持常规干部保健服务,6个月后以同样方式再次对2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及主要糖尿病指标进行评估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素养量表总分及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健康素养量表总分及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干预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部体检人群中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处于欠缺阶段,仍有待提高。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在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2019, 35(24):374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评估、住院知识及疾病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14天应用奥马哈系统,收集资料,访谈找出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并进行干预,2次的护理问题采用Likert5分法从认知、行为、状况3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出院时对2组患者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服药依从性,肺结核核心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2周护理问题的改善明显优于入院时,出院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评价量表得分,肺结核核心知识掌握得分,出院后1、3个月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能帮助护士有效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促进临床护理的评估和整体护理的实施,可使患者获得相应知识,改变其对疾病的态度,规范服药行为,促进疾病的康复。
2019, 35(24):375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25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IVIM-DWI参数;比较2组患者IVIM-DWI参数实的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D、f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D*值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的诊断效能以D、f值较高。结论IVIM-DWI可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其中D、f值更具有优势。
2019, 35(24):375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物理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VR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每组25例。VR组运用VR技术物理疗法,药物组给予短效苯二氮类药物口服,均持续观察2周,评定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入睡非快速眼动(NREM)潜伏期,觉醒次数,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入睡时间和睡眠情况,分析VR技术物理疗法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失眠中的效果,以及VR技术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VR组患者出院时入睡NREM潜伏期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R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入睡NREM潜伏期、觉醒次数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R组患者出院时MMSE、HAMA评分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技术物理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失眠效果显著,且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临床优化治疗的参考方案。
2019, 35(24):3762.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微型支抗种植体联合片段弓压低伸长上颌磨牙纠正磨牙正锁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患者中,采用数字随机抽取方式选取10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的患者,采用植入微型支抗种植体联合片段弓治疗,展开上颌磨牙压低以矫正单侧后牙正锁,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0例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5±1.2)个月,治疗前后伸长磨牙与腭平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1.5±1.1)、(28.0±0.8)mm,压低效果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支抗种植体能有效压低伸长的上颌磨牙矫正单侧后牙正锁,值得推广使用。
2019, 35(24):376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3D打印钛网在颅部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颅部骨缺损患者30例,运用3D打印技术根据骨缺损的形状及大小设计个性化钛网进行颅部骨缺损修复,观察术后颅骨外观改善、修补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30例患者术后外观效果满意,颅骨可基本恢复原有颅骨外形,无颅内感染、出血等发生。术后3个月1例患者出现钛网外露,行头皮任意皮瓣转移后修复。结论运用个性化3D打印钛网修补颅部骨缺损术后效果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768.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儿童EB病毒感染在不同年龄引起的临床疾病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检测EB病毒儿童4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年龄分为婴幼儿期组(0~<1岁,147例)、幼儿期组(1~3岁,96例)、学龄前组(3<7岁,102例)和学龄期组(7~12岁,12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9例儿童淋巴细胞EB病毒DNA,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EB病毒在临床疾病中的感染状况。结果469例儿童中EB病毒检测阳性227例,阳性率为48.4%。婴幼儿期组儿童中EB病毒检测阳性67例,主要临床疾病为肝移植术后[89.6%(60/67)];幼儿期组儿童中EB病毒检测阳性42例,主要临床疾病为肝移植术后[40.5%(17/42)]和支气管肺炎[28.6%(12/42)];学龄前组儿童中EB病毒检测阳性43例,主要临床疾病为肾病综合征[30.2%(13/43)]和化脓性扁桃体炎[18.6%(8/43)];学龄期组儿童中EB病毒检测阳性75例,主要临床疾病为肾病综合征[29.3%(22/75)]和系统性红斑狼疮[28.0%(21/75)]。此外,不同年龄组儿童EB病毒感染者肝移植术后、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化脓性扁桃体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是儿童感染重要的病原体,临床疾病多样,累及多系统。加强儿童EB病毒的监测可为临床及早抗感染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2019, 35(24):377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急重症COPD患者有创通气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期患者50例(稳定组),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危重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体检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同时,根据血常规结果计算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危重组患者中无创呼吸组(32例)和有创呼吸组(18例)患者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分析CRP、PCT、NLR、PLR4个指标分别与pH、PaO2、PaCO2的相关性。结果3组研究对象CRP、PCT、NLR、P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危重组患者CRP、PCT、NLR、PLR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和健康体检组,稳定组患者CRP、PCT、NLR、PLR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呼吸组患者CRP、PCT、NLR、PLR均明显高于无创呼吸组,而PaO2明显低于无创呼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NLR、PLR4个指标与pH、PaCO2均呈负相关(P<0.05),与PaO2呈正相关(P<0.05)。结论CRP、PCT、NLR、PLR可评估COPD患者疾病状况,对是否进行有创呼吸治疗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77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5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冠脉螺旋CT评估冠脉狭窄程度。将590例住院患者分为斑块组(322例)和无斑块组(268例),将322例斑块组患者分为狭窄大于或等于50%组(114例)和狭窄0~50%组(208例)。统计分析各组患者FFA水平的差异。结果斑块组患者FFA水平为(497±215)μEq/L,无斑块组患者FFA水平为(517±223)μEq/L,狭窄大于或等于50%组FFA水平为(489±216)μEq/L,狭窄0~50%组患者FFA水平为(503±215)μEq/L,各组患者FF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FF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FA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无关(P>0.05),未发现FFA是冠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FA与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无关。
2019, 35(24):37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25例。A组维持术中SVV为6%~9%;B组维持术中SVV为10%~15%。记录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内液体出入量,术前(T0)、术后6h(T3)、术后24h(T4)的Fg、D-二聚体,术前(T0)、麻醉诱导时(T1)、手术开始后2h(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术中持续低血压(以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基线值的30%为诊断低血压的标准)发生率,术后7d内血栓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晶体量、胶体量、术中及术后24h尿量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3、T4时Fg、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A组患者低血压连续1min发生率[20%(5/25)]明显低于B组[44%(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7d内出现深静脉下肢血栓形成(DVT)1例(4%),A组患者无一例发生DVT,2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SVV指导的术中液体治疗可有效降低术中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2019, 35(24):3784.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磁导航指导鼻肠管置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收治的90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磁导航指导鼻肠管置管,对照组采用床旁徒手盲插法置入鼻肠管技术。比较2组患者置管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状况、导管保留时间、营养指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大便隐血阳性率、平均动脉压、腹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导管堵管率、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磁导航指导鼻肠管置管为SAP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2019, 35(24):378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在不同缺血性卒中病因分型(TOAST)的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治疗。2组患者均根据TOAST进行分类,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患者及观察组各亚型患者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患者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型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心源性脑梗死(CE)及其他型,BI评分明显高于LAA、CE及其他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CE及其他型,BI评分明显高于CE及其他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TOAST类型患者可提高疗效,且治疗LAA型患者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24):3795.
摘要:
2019, 35(24):3802.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及肥胖人群体内血浆可溶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探讨其与代谢、胰岛素抵 抗及炎症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332 例,其中2型糖尿病76例,糖耐量异常79例,糖耐量正常79例,由于相关资料或检查检验结果丢失而中途脱落98例。根据 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肥胖诊断标准将79例糖耐量正常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39例)和单纯 肥胖组(40例),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40例)和2型糖尿病伴肥胖组(36例)。测量各组患者的体格 参数,计算腰臀比及体重指数。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通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评估胰岛 素抵抗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患者HMGB1、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 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组,单纯肥胖组患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伴肥胖组患者HMGB1水 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HMGB1水平与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三酰甘油、 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与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呈明显负相关。校正了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后 HMGB1水平仍与2型糖尿病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者HMGB1水平均明显增高,其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及影响胰 岛素抵抗水平而参与了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李世伟 , 何彪 , 谢永波 , 管循 , 白金良 , 李永珍 , 代大轩 , 徐阳
2019, 35(24):3806.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半月板损伤发病机制、损伤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 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评估指标包括关节腔积血、肌肉萎缩、麻 痹、静脉血栓等症状/体征,同时,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随访6~24个月,平均(14.0±4.9)个 月。结果11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优7例,良95例,尚可8例,差0例,优良率为92.7%。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 板损伤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佳,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半月板,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2019, 35(24):380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母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 3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ICP患者190例,根据ICP程度分为轻度ICP组(128例)和重度ICP组(62例)。分析母儿结局与 孕妇血清TBA水平的关系。结果重度ICP组患者分娩时年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Ⅲ度 羊水污染率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轻度ICP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明显低于轻度I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BA水平增高与母儿不良预后存在一定关系(优势比=1.71,95%可信区间:1.16~3.08,P<0.05)。结论ICP孕妇血清TBA 水平与胎儿预后密切相关,TBA水平可作为ICP孕妇诊断及病情分度的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胎儿预后的预测指标。
2019, 35(24):3811.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包皮环切吻合器与套扎器手术方式的优劣,找寻更具优势的器械辅助性包皮环切术式。方法对比 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239例包皮环切套扎术患者(套扎器组)及239例包皮环切吻合术患者(吻合器组)治疗的 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2组患者及医生对2种手术方式的接纳情况。结果套扎器手术用时(8.2±3.2)min,术中出血 量(10.36±1.6)mL,术后愈合时间(21.5±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0%(196/239),回访率为70.7%(169/239);吻合器手 术用时(13.6±2.8)min,术中出血量(12.3±2.3)mL,术后愈合时间(10.4±4.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6%(109/239),回访 率为24.7%(59/239),前者手术时间及出血相对少,但吻合器手术后伤口愈合更快、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相对少、患者咨询次数少, 对患者及医生工作生活影响更小,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满 意度及舒适度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814.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阿托品及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 2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2例,按是否使用谷胱甘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 托品联合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品、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统计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 应发生率及入院时(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胆碱酯酶(ChE)、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 (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TnI、AST、CK-MB、ALT、Ch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TnI、AST、CK-MB、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h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联合采用还原型谷胱 甘肽、阿托品、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ChE水平,且对患者心、肝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2019, 35(24):381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 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 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有效率, 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心肌缺血时间、血脂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频率、心肌缺血时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频率、心肌 缺血时间、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将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 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24):381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改良电痉挛(MECT)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组61例。对照组给予MECT治疗,研究组在给予MECT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氮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常识、领 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数字符号、画图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测试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氯氮平和MECT 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821.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并统计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 至2017年8月在汝州市结核病防治所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50例MDR-PTB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8例(36.0%),其中轻度10例(55.6%),中度5例(27.8%),重度3例(16.7%)。18例患者共发生 不良反应68人次,其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36.8%(25/68)],肝脏毒性次之[20.5%(14/68)];不同性别、年龄、耐药类型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人次出现不良反应后维持初治疗方案45人次,更换或调用药物15人 次,调整给药剂量5人次,终止治疗3人次。结论MDR-PTB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药物不 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2019, 35(24):382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常规心电图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晚期合并HIV/AIDS患者(传染组)和240例非HIV/AIDS感染的正常 妊娠晚期患者(非传染组),对2组患者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传染组患者发生窦性心动 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率明显高于非传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会导致心脏损害,妊娠合并 HIV/AIDS患者更易发生心脏损害,心电图检查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最为常见,临床医生一定要对此类患者常规行心 电图检查,并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
2019, 35(24):3826.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 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 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跟骨结节关节角和十字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跟骨结节关节角和十字角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钢板治疗比较,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治疗疗效更加显著,能有效加 快骨折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828.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对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术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该院82例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栓术后脑水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卒中量表(NIHSS)与健康 调查简表(SF-36)评分、脑水肿分级情况,以及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 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与SF-36评分、脑水肿分级情况及血清 S100β、MMP-9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静脉溶 栓术后脑水肿,可调节患者血清S100β、MMP-9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水肿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9, 35(24):3830.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简易 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 应蛋白、血清一氧化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9, 35(24):3833.
摘要:[摘要]目的利用查检表提高医护人员执行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使医护人员正确有效地执行感染性 休克集束化治疗方案,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将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36例感染 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实施集束化治疗;将2017年1-9月该院收治的4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查检表督 促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有效实施。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 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方案有效实施率提高26.1%,6h集束化治疗方案有效实施率提高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查检表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可提高医护人员执行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增进医护人员 执行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 35(24):383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年龄大于18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 次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糖尿病并 发症模拟体验进行糖尿病教育。比较2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实施干预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 标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2组患者实施干预前一般情况、糖代谢指标值、SDSCA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后1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糖代谢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而SD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能有效改善初诊2型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提高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2019, 35(24):3838.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注射液(普美显)人工和高压注射器注射2种方法的不良反应和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采用普美显行肝脏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12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人工注 射组(A组)和高压注射器注射组(B组),每组60例。在其他护理程序完全相同的前提下观察2组患者第20秒时的闭气配合、图 像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三者的异同。结果A组患者第20秒时闭气配合良好、一般、较差率分别为 96.67%(58/60)、1.67%(1/60)、1.67%(1/60),图像质量优良、较好、较差率分别为95.00%(57/60)、3.33%(2/60)、1.67%(1/ 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B组患者第20秒时闭气配合良好、一般、较差率分别为93.33%(56/60)、3.33%(2/60)、 3.33%(2/60),图像质量优良、较好、较差率分别为91.67%(55/60)、5.00%(3/60)、3.33%(2/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 60)。2组患者闭气配合、图像质量、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不同注射方法与闭气配合、图像质 量和不良反应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普美显人工和高压注射器注射均是肝脏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可选方法。人工注射方法 可能更好。
2019, 35(24):384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精准用药护理对使用生长抑素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以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住院获得感。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该院肝胆外科使用生长抑素微量泵泵入的患者54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73例)和对照组(276例)。研究组采用改良精准用药护理方法,对照组按输液规范要求常规护理操作,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 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冲封管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7%(10/273)]和注入生长抑素 负荷剂量后恶心、呕吐发生率[1.8%(5/27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1%(141/276)、37.3%(103/276)],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精准用药护理能减少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住院获得感。
2019, 35(24):3844.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单胎妊娠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自护能力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 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行剖宫产术单胎妊娠初产妇1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微信组和常规组,每组76例。常规组采 用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微信组在常规出院护理指导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纯母乳喂养率、并 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结果微信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 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单胎妊娠初产妇 剖宫产术后自护能力及纯母乳喂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19, 35(24):384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至该体 检中心体检的39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9名。398名体检者涉及85名体检护士, 其中43名负责对照组体检者的护理服务,42名负责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体 检护理服务基础上引入追踪方法学理论提供护理服务;对比2组体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体检项目漏检情况,同时分析追踪方 法学理论实施前后2组体检护士的护护关系及核心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检者对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体 检项目漏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护士实施追踪方法学理论后护护关系及核心自我评 价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中心护理服务过程中运用追踪方法学理 论有助于提高体检者对护理满意度和降低体检项目漏检率,同时有利于改善体检护士的护护关系及核心自我评价。
2019, 35(24):384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反思性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该院 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使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 础上给予反思性教育模式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反思性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和提高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2019, 35(24):3850.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强化性社会支持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 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 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强化性社会支持,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焦 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满意率等。结 果2组患者干预前SSRS、VAS、SAS、SDS、PSQI、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各项评 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性社会支持可较好地改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负面心理,缓解患者疼痛 症状、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24):3852.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 月至2019年1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 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很好地促进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85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 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 一般常规程序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健康意识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自 我效能情况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情绪管 理、症状管理、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及总评分均明显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度均明显提高,而 不满意率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效能 改善及满意度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9, 35(24):3857.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用于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 1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肿瘤专科常 规评估及护理,研究组在肿瘤专科常规评估及护理基础上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 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化疗护理后通过在肿瘤专科常规评估及护理基础上加用老年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症状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得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止患者机体功能下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可推广应用。
2019, 35(24):385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 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 急诊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情 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治疗依从率、自我效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节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增强自我效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2019, 35(24):3861.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 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 组均给予急诊救治,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 下床活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可明显加快患者病情 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24):3864.
摘要:[提要]对研究性教学在医药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从教学内容、模式、考核评价、成效及对导师的要求5个方面进行综 述,应用研究性教学法授课时在内容方面需要重视知识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强调学科交叉、注重实践性知识;开放式教学模式、基 于网络的教学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研究性 教学法的授课过程中;在考核方式上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全面性和多元化;研究性性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培 养综合能力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此外,该教学法对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研究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 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2019, 35(24):386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第二课堂建设在临床医学见习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级 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其中观察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第 二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第一课堂教学法模式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平均考试成绩[(88.7± 3.04)分]高于对照组[(81.9±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式第二课堂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见习实践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显著提高学生 专业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为培养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人文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学人才创建了一个开发潜 能、施展才华的平台。
蒲泽丹 , 苏汇岚 , 潘佳佳 , 唐智越 , 宋宇涵 , 王小凤 , 王沁源 , 田伟 , 彭涛 , 唐平君 , 汪明峰 , 杨廷伟
2019, 35(24):3869.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当代医学生的学医动机、学习现状及对未来职业规划,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400人就医学生从医初衷、学习现状及未来职业规划进行调查研究,然 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32份,55.12%医学生学医的初衷是以物质追求为目的;58.73%的学生愿 意选择另外的专业;65.06%对未来职业规划脱离现实。结论当代医学教育应对医学生的学医动机、学医过程及未来的职业规 划进行针对性教育并进行积极引导。
2019, 35(24):3874.
摘要:[提要]通过对药学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习模式、师资配备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如增设《临床药物治疗学》《医院 药学》等与临床实践关联性强的科目,加强临床药学实践环节,加强临床药学专业师资培养与配置,以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 践能力,改变学生的临床服务模式思维,满足新时代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对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2019, 35(24):3876.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个人数字助理(PDA)医疗核对中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9月4日 至2018年4月28日开展QCC活动,圈员由护理部、医教科、信息科和临床科室组成,圈员们确立以“降低PDA医疗核对缺陷率” 为主题,从静脉配药、静脉输液、手术安全核查、病房巡视和静脉采血5项医疗操作,对全院10个临床科室进行现况调查、真因分 析、对策拟定和效果验证。结果通过QCC活动的实施,PDA医疗核对缺陷率从27.75%下降到6.92%,提高了规范核对率,保 障了患者安全。结论QCC活动开展对降低PDA医疗核对缺陷率效果显著,不但有效降低了医疗核对的缺陷率,还优化了PDA 核对流程,提升了QCC员们的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了患者体验,提升了医疗品质。
2019, 35(24):387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体检中心医院内感染管理合理对策,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该院体检中心 医院内感染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效的防控对策。结果通过加强管理与监 督,考核合格率由80.43%提升到92.59%;提高了空气监测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知识知晓率均得到提 高。结论有效的管理使体检中心工作人员掌握了感染相关知识,提高了感染认识,防控逐步规范体检中心医院内感染管理工 作,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风险。
2019, 35(24):3881.
摘要:[摘要]目的对河南省中医药科研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影响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的因素,对其进行分析以便更 好进行科研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中医药科技工作者41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科研人员基本情况、研究立项、科技项 目评价体系及经费问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科研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较少,承担的项目级别较低、科研人 的事前评价与成果评价指标不完善、经费预算编制复杂、经费未能落实等方面对科研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培养科研人才,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客观量化指标等方面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019, 35(24):3885.
摘要:
2019, 35(24):3887.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