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35(5):641.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大子宫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腹腔镜组148例和开腹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将子宫大小细分为12~<16孕周及16~<20孕周,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且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多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中转开腹2例,中转开腹率为1.35%,开腹组切口愈合不良、脂肪液化发生1例(0.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掌握手术技巧,同时配合能量器械的使用,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2019, 35(5):644.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低蛋白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预后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有肺部感染且痰培养阳性的已出院患者 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198例作为试验组,且根据血清清蛋白水平分为轻、中、重度,分别为50、67、81例。肺部感染未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11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平均住院时间、NICU住院时间、患者疾病转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0、0.047、0.013)。结论 神经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预后差,有效防治低蛋白血症有可能预防和减轻肺部感染,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2019, 35(5):647.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糖尿病肾病早期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75例(糖尿病肾病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单纯糖尿病组)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6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三组BNP、Hcy、Cys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对三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BNP、Hcy、CysC、Scr、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以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Hcy及CysC不仅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检测可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019, 35(5):65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含量差/动脉静脉氧含量差(Cv-aCO2/Ca-vO2)、乳酸清除率(LCR)、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联合应用Cv-aCO2/Ca-vO2、LCR及IVCrvi进行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应用血乳酸(Lac)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进行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和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尿量、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清蛋白及林格液用量、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28 d病死率、复苏72 h后脑钠肽(BNP)及血管外肺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联用Cv-aCO2/Ca-vO2、LCR、IVCrvi作为目标导向式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同时降低液体过负荷风险,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席乐峰,王洪志,赵智,刘正国,张德臣,杨广英△
2019, 35(5):65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肾穿刺标本手工及机器2种脱水处理方法在病理切片制备中的差异,总结出合适的脱水处理方法,从而制备规范化的肾穿刺病理切片,有助于提高肾脏病理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送检肾穿刺标本分别进行手工及全自动封闭脱水机处理,处理后的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特殊染色。结果 机器脱水与手工脱水处理相比,手工脱水处理的标本制备出的病理切片,颜色对比更鲜明、亮丽。结论 优秀的病理切片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
2019, 35(5):658.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和胃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和胃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胃泌素,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L2R 水平显著性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IL2R 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和胃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2019, 35(5):661.
摘要:[摘要]目的 评估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于该院采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血清总睾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量表和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分的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并完成术后随访。其中血清总睾酮术后3个月[(368.08±53.40)ng/dL]较术前[(327.80±49.97)ng/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IEF-5评分[(19.09±1.65)分]较术前[(16.89±1.89)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IPE评分[(31.43±6.27)分]较术前[(30.91±5.35)分]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提高患者血清总睾酮,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但对早泄的改善不明显。
2019, 35(5):664.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遵医行为、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在该院门急诊或住院部首次确诊的T2DM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日门诊管理模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所有患者糖尿病遵医行为量表评分、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和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结果 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糖脂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SQL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日门诊管理模式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生活质量,可能与其能够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遵医行为密切相关。
2019, 35(5):668.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确诊有原发肿瘤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及临床仅发现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64例共70个淋巴结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U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并进行分析。结果颈部70个淋巴结中有46例为淋巴结转移癌,24例为良性,UE检查采用弹性应变率比值(SR)法,以SR≥1.96作为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91.67%、94.29%;二维超声诊断分别为93.48%、45.83%、77.14%;CDFI诊断分别为82.60%、75.00%、80.00%。SR法的特异度高于二维超声,其灵敏度高于CD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吻合系数Kappa值由高到低分别为SR法、CDFI、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E在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 35(5):671.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体位食醋保留灌肠对肝性脑病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肝性脑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食醋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液统一为30 mL食醋+70 mL生理盐水,按照治疗期间采取的不同体位将患者分为半坐卧位组和侧卧位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的改善时间及血氨浓度变化。结果 半坐卧位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优于侧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坐卧位患者的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改善时间均短于侧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坐卧位组治疗后的血氨浓度低于侧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采取不同体位所获得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半坐卧位优于侧卧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且可缩短定时定向力、计算能力、双手扑翼样震颤的改善时间,降低血氨浓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5):674.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如意金黄散治疗产妇混合痔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4例产后混合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3粒,每天2次;治疗组将加味如意金黄散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水肿处,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和疼痛消退时间、治疗前后的水肿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8%(47/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水肿和疼痛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患者水肿和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水肿和疼痛评分降低程度均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如意金黄散可以有效改善产妇混合痔水肿、疼痛症状,且中药外用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9, 35(5):682.
摘要:
2019, 35(5):686.
摘要:
2019, 35(5):689.
摘要:
2019, 35(5):692.
摘要:
2019, 35(5):695.
摘要:
2019, 35(5):698.
摘要:
2019, 35(5):704.
摘要:
2019, 35(5):708.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TOLAC)孕妇共167例,对其临床分娩资料进行研究。收集孕妇的年龄、距离上次分娩时间间隔、孕前体重指数(BMI)、是否规范产检、是否有阴道分娩史、临产时子宫颈Bishop评分、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同时观察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根据分娩结局分为剖宫产阴道分娩(VBAC)组和TOLAC失败组,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研究可能影响TOLAC失败的因素。结果167例孕妇选择TOLAC,其中TOLAC成功112例,成功率为67.07%(112/167),TOLAC失败转剖宫产55例,无一例子宫破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中年龄、孕前BMI、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是否有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重、临产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孕周、是否规范产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年龄、孕前BMI、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是否有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出生体重、临产前Bishop评分均是TOLA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需对上述因素给予重视,应采取措施,提高TOLAC成功率。
曾瑜,林田,严红,王勇△,刘玮,赵闽,赵玉合,刘艳艳,张若愚,马弋力
2019, 35(5):711.
摘要:[摘要]目的 调查重庆市巴南区居民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状况。方法 选取2016-2017年重庆市巴南区1 060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社区部分居民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结果 1 060例居民中,知道吸烟可能会导致冠心病11例(1.04%)、知道缺少体育锻炼可能会导致冠心病3例(0.28%)、知道不合理膳食会导致冠心病4例(0.38%)、知道高血脂会导致冠心病60例(5.66%)、知道高血压会导致冠心病30例(2.83%)、知道糖尿病会导致冠心病10例(0.94%)、知道超重肥胖会导致冠心病10例(0.94%)。660例普通人群和400例心血管疾病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居民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和人均收入,采用单因素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居民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
2019, 35(5):714.
摘要:[摘要]目的 在精神科医院内感染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探索一种系统、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2013-2017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4个男病区和2个女病区,随机抽取2个男病区和1个女病区作为研究组,余下的2个男病区和1个女病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风险管理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对比分析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结果 研究组医院内感染率为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病区餐室、活动室和病室物表与患者手样、水杯细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仅病区治疗室物表和病区空气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期内,研究组未发生医院内感染暴发,对照组发生1次36例流感和1次68例流感。结论 在医院内感染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能够很好地实现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在防止精神科医院内感染暴发上有显著效果。
2019, 35(5):717.
摘要:[摘要]目的 证明空气联合生理盐水回血卸载血液灌流器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该方法在减少血液灌流器御卸过程中产生的医疗液体废物方面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血液净化中心已经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半年以上,且近1个月内无重度凝血情况发生、无血液灌流治疗禁忌证的94例次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6例次)和对照组(38例次),试验组使用空气联合生理盐水回血卸载血液灌流器,对照组使用全程生理盐水回血卸载灌流器,通过临床试验收集临床数据,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在热源反应、空气报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液灌流器卸载时的重量和血液灌流器中已排出液体医疗垃圾重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气联合生理盐水回血卸载血液灌流器方法可行,且在血液灌流器中已排出液体医疗垃圾重量方面显著优于全程生理盐水回血卸载灌流器,既减轻了医疗废物重量,又降低了灌流器中残存液体医疗废物处理难度。
2019, 35(5):719.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68例(68眼)IM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施行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玻璃体切割术,试验组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所有患者在术前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眼底镜、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常规检查,且于术后1周,1、3、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述常规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BCVA、达到裂孔闭合所需要的时间及裂孔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裂孔闭合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BCAV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BCAV和裂孔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达到裂孔闭合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IMH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及黄斑裂孔闭合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梅竹 , 张瑛苹,侯永彬 , 白欣鹭 , 黄冬梅 , 胡礼仪△
2019, 35(5):721.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探讨STEAMI患者WBC计数与cTnI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AMI住院患者132例,测定急性STEAMI发作期全血WBC和血清cTnI水平,根据WBC水平分组,WBC<10.0×109 L-1为WBC水平正常组,共68例;WBC≥10.0×109 L-1为WBC水平升高组,共64例。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统计入院2周内心功能情况。结果 WBC水平升高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cTnI水平为(3.48±0.54)ng/mL,与WBC水平正常组[(2.68±0.36)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升高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心房纤颤的发生率与WBC水平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WBC和cTnI水平同时升高的STEAMI患者,提示临床上一定要注意炎性反应和心肌损伤,防止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
2019, 35(5):72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使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清蛋白/球蛋白(A/G)、谷丙转氨酶(AL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A/G、ALT、LN、H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8/48),低于对照组的43.2%(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19, 35(5):727.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三联疗法(患者口服兰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每天2次)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明显较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胀痛、恶心、反酸及嗳气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成效显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5):729.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脑宁清汤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2例慢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依从性较差脱落9例,不能坚持服药3个月剔除15例,共218例完成3个月疗程。采用自拟的中药方(脑宁清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头痛性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18例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同时治疗后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为90.8%(198/218)。在整过治疗过程中,9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均自行缓解。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脑宁清汤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5):732.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DBP、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降压联合调脂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 35(5):73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 2017年8月荣昌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并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下外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21/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及WB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均明显提高,乳酸(Lac)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PaO2、氧合指数升高及Lac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在机械通气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且能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促进肺部复张,提高重症肺部感染抢救成功率。
2019, 35(5):737.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诊治的68例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下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85.29%(29/34)]明显低于对照组[91.19%(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8,P=0.001)。术后6个月,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65%(6/34)]明显低于观察组[11.76%(4/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2,P=0.424)。结论 若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综合素质差,可采用人工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若患者身体素质较高,对髋关节功能恢复较高,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2019, 35(5):739.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超声引导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 73例患者按照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为凝血功能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4组。超声引导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监测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 结果 4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异常组与其余3组术后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异常组或重度异常组与其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T中度异常患者超声引导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可行。
2019, 35(5):741.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讨其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呼吸科就诊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阿奇霉素组,各22例。联合治疗组采取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组采取单一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临床症状改变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阿奇霉素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时间较短,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更快,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快速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2019, 35(5):74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需求前移系统化干预措施对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患者术后口渴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该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患者1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90例)。两组术期均充分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禁饮、禁食及控制饮水的目的,可能引起口渴的原因。对照组患者带在气管插管期间清醒后示意口渴时给予棉签润唇,拔除气管插管后常规给予漱口。观察组教会患者口渴测量尺的使用方法及护士对口渴的处理方法等。带气管插管期间,观察组患者清醒后无需等待示意口渴即用清水给予冲洗口腔,每4小时循环给予1次,以缓解口腔干燥等不适,达到湿润口腔、缓解口渴的目的。拔除气管插管后常规给予漱口并让患者咀嚼木糖醇,之后根据患者需求在禁食、饮或控制入量期间间断给予漱口+咀嚼木糖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段口渴得分及口腔舒适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带气管插管期间及拔除气管插管后口渴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带气管插管期间口腔舒适度[97.8%(88/9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3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需求前移系统化干预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口渴缓解方面效果明显,易于接受且便于实施。
2019, 35(5):746.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分段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152例行乳腺癌手术治疗后遗留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76例)和分段式康复护理组(B组,7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明显好转,且A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遗留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予以分段式康复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恢复效果,且对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9, 35(5):749.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肠镜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日至2017年12月3日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来该科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9例),其中2例因个人不耐受提前终止检查,1例因明显肠道准备较差未行检查,最后完成评估者76例;选取2018年2月19日至2018年3月4日品管圈活动对策实施后的患者作为试验组(79例),其中1例因个人不耐受提前终止检查,最后完成评估者7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波士顿评分量表(BBPS)总评分、各分段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BBPS总评分、各分段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
2019, 35(5):751.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综合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二次出血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50/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临床运用价值高,疗效显著,安全指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5):75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过程的相关指标(睡眠时间、止痛药物用药次数、住院时间)、护理后疼痛评分(术后6、12、24、36 h)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睡眠时间为(9.4±2.3)h,较对照组[(4.7±1.7)h]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药物应用次数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5±2.0)次和(8.5±1.5)d,较对照组[(22.2±6.0)次和(12.7±2.6)d]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36 h中,两组患者6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段中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58/60),对照组仅为76.7%(4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当前外科手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患者的疼痛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感,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 35(5):756.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科确诊为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行基础护理+患者做功能锻炼操;试验组则在前者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率。结果 试验组依从率为86.00%(43/50),对照组为70.00%(3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患者心情愉悦。
2019, 35(5):758.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EBN)配合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方法 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EBN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疗效观察与评估,比较二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N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9, 35(5):760.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延伸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精神科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伸性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6个月,并定期随访至护理后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后1年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症状及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1年内观察组发生自伤、自杀、毁物等危险行为患者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6个月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评分及观察组日常生活自理、症状自我处理、药物自我处理、心理自我调节及社会交往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伸性护理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同时可有效改善其精神症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2019, 35(5):762.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45例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的45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试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分析发生呼吸机肺炎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炎症因子。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昏迷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昏迷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是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2019, 35(5):765.
摘要:[提要]为了加强对医生/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将医学与人文结合,构筑更好的医疗服务。对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将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所采取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提升,将医疗技术和医学人文融合在一起,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助推现代医学科学的人文化,促进医学科学的全面繁荣。
2019, 35(5):767.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于该院胸外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生13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字母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名。对照组实施常规胸外科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临床实习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资料搜集、案例分析、学习态度等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91%(60/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4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6,P=0.001)。结论 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教学中,能明显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成绩,改善学生各方面能力,并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2019, 35(5):769.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互联网学习模式在老年病学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该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医学生共120人作为教学对象,其中一班60人作为实验班(观察组),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互联网学习模式教学;另一班60人作为对照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加互联网方式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知识竞赛评测得分,并对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本科生对以团队为基础的互联网学习模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成绩分别为(80.16±3.78)、(83.25±3.57)分,对照组分别为(74.16±4.56)、(78.76±4.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0.0%的学生认为,以团队为基础的互联网学习模式对提高老年病学教学效果的有很大帮助,75.0%的学生认为其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73.3%的学生认为其对教学满意度有很大帮助。结论 在老年病学教学中以团队为基础的互联网学习模式能高效提升学生运用概念理论化知识解决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 35(5):771.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教学法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进行临床实习的93名护理专科女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6月48名护生作为对照组,7-12月4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对比2组护生学习反思报告评分、护理临床实习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学习反思报告评分、临床护理实习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的循证护理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循证思维与循证实践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质量。
2019, 35(5):774.
摘要:[提要]临床技能是医学生的基本功之一,医学生能否熟练、规范地掌握临床操作是衡量临床技能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技能课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为其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该门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繁杂、医学生动手操作要求高、教学时间有限等特点。为了有效提高临床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期为临床工作培养更多的人才,在临床技能课中引入微课教学,是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可提高医学生学习临床技能课程的积极性和熟练、规范地掌握更多临床操作技能。该文从临床技能微课的设计、准备、录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制作出简短、精悍的微课教程,对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9, 35(5):776.
摘要:[提要]教学设计是对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进行设计,现代医学教育迫切需要好的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医学生必学科目之一,以知识点繁杂难记为特点,学生学习感觉困难,该教学设计以阿司匹林课堂教学为例。阿司匹林是药理学教学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药物之一,医学生需重点学习和掌握此药物。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该教学设计主要从病例引入、历史讲解、对比学习、课堂延伸等方法多方面精心准备,得到同行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可为提高本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19, 35(5):778.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探究式学习理念应用于心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心脏病外科实习的护理学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学生给予传统心脏病外科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探究式学习理念进行心脏病外科护理教学,为期1年,比较2种护理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护理能力及带教教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综合成绩为(88.09±7.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1±6.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秀14人、良好24人、差2人,对照组优秀4人、良好26人、差10人,观察组学生教学成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8 9,P=0.004 1);观察组学生对带教教师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3,P<0.05)。结论 探究式学习理念可以提高实习学生综合成绩,提高学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
2019, 35(5):781.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区各级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带教教师及管理人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知晓情况。方法 该研究对重庆市南岸区各级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带教教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员招收、培训过程管理、制度、政策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化培训学员、带教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法规基本了解,但对于培训具体实施中的一些细节了解甚少,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基地考核目标和内容等。结论 在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中,要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不仅要加强对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还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带教教师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2019, 35(5):784.
摘要:[提要]医疗技术的发展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伴随时代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化,临床新技术不断产出,但缺乏整体临床实践过程质控,而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过程质控及效果评估能进一步明确技术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是否符合医院、患者和社会三方需求。该文通过探讨某三甲医院2014-2015年医疗新技术过程管理现状,分析新技术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管理对策,进而发挥多部门协作,完善配套支持,规范医疗技术闭环管理,保障医疗质量,落实患者安全。
2019, 35(5):786.
摘要:[摘要]目的 运用PDCA循环提高药库药品的周转率,降低周转时间。方法 对比分析实施PDCA循环前后药库药品总体的周转率和周转时间,以及每个品种的周转时间。结果 通过实施PDCA循环,总体周转率由1 580.76%(2017年5-7月)提升至4 079.37%(2017年8-10月),相应的周转时间由5.82 d降至2.26 d;具体到每个品种,周转时间小于或等于15 d的品种占总品种数的占比由76.21%升至89.08%,达到了“三甲”评审的标准。结论 运用PDCA循环,提高了药品周转率,降低了周转时间,并有效地提高了药库工作效率。
2019, 35(5):788.
摘要:[提要]临床路径用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防范风险,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在原卫生部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的背景下,运用PDCA质量环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重新规划管理,经过检验评估工作效果显著,医疗行为得到规范,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019, 35(5):799.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