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9, 35(8):1121.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大鼠肠上皮的保护作用,为寻找新的防治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2012年12月将新生2日龄SD大鼠编号,交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只)、NEC组(4窝,每窝8只)和rhIL-11组(4窝,每窝8只)。通过人工喂养、缺氧、胃注脂多糖(4mg/kg)处理复制NEC动物模型。rhIL-11组在建模结束后即刻,12、36h腹腔注射rhIL-11400μg/kg,NEC组和对照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选取rhIL-11治疗结束后12、36、72、120h4个时间点活杀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技术研究rhIL-11对大鼠肠道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 NEC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组大鼠给予rhIL-11治疗后体重增长较NEC组大鼠快,但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大鼠肠组织绒毛上皮细胞变性,绒毛坏死、脱落,隐窝数目明显减少,隐窝裸露,伴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可见固有层与肌层分离,肠壁渗出、充血、出血等。NEC组大鼠建模结束后2.0~3.0d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组大鼠肠道损伤程度较同时间点NEC组轻,上皮及隐窝数目较时间点NEC组多,绒毛高度及隐窝数目逐渐恢复,120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C病变以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为主,伴隐窝数目减少;rhIL-11组大鼠肠道病变较NEC组轻,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上皮细胞及隐窝细胞的破坏,促进隐窝细胞增殖再生及绒毛结构的恢复。
2019, 35(8):1127.
摘要:[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术后静脉推注帕瑞昔布、曲马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0例。A组患者回病房后即刻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mg,B组患者回病房后即刻肌内注射曲马朵2mg/kg,两组患者12h后均重复给药1次。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均静脉滴注昂丹司琼8mg。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后2、4、6、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和追加哌替啶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6、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10.0%(9/90)]明显低于B组[40.0%(3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A组患者中术后使用哌替啶3例(3.33%),B组患者中使用哌替啶6例(6.67%),两组患者追加使用哌替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 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静脉推注帕瑞昔布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曲马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回病房即刻、术后12h静脉推注帕瑞昔布镇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马文龙 , 周磊 , 田可为 , 范克杰 , 叶晔 , 陈柯 , 陈洪干
2019, 35(8):1129.
摘要:[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复位和完全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并探讨有限切开复位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新鲜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完全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4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0~12.0个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极少,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4、12周,6.0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完全切开复位比较,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等优势。
2019, 35(8):1133.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17年重庆市沙坪坝区31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化检验项目结果 互认的可行性。方法 于2016-2017年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方式对重庆市沙坪坝区31家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控制(质控)管理调研,针对调研中质控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各实验室间对临床生化项目进行新鲜血标本比对和分析。结果 2016年31家医疗机构14项生化项目中总体通过率大于或等于80%的单位18家(58.1%),2017年为28家(90.3%),2017年比2016年提高了32.2%,14项生化项目合格率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重庆市沙坪坝区检验质控中心牵头规范和改进质控管理,各实验室项目总体通过率2017年较2016年明显提升,检测结果 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推进该地区检验结果 互认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9, 35(8):1136.
摘要:[摘要]目的 总结性分析微创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TESSYS)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CLDH患者38例分为常规组(18例)和孔镜组(20例),分别给予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及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孔镜组患者术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Nab疗效判定标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LDH患者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传统开窗术均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8):114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白内障住院患者59例,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获得晶状体前囊膜。根据临床诊断将2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前囊标本设为研究组(Ⅰ组),35例无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前囊标本设为阳性对照组(Ⅱ组),另将11例无白内障的眼创伤患者晶状体摘除前囊膜及意外死亡者囊膜标本设为阴性对照组(Ⅲ组)。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观察晶状体前囊上皮凋亡发生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晶体上皮细胞肿瘤抑制蛋白(P53)、原癌基因蛋白(Bcl-2)表达阳性率。结果 Ⅰ组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发生率、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Ⅱ、Ⅲ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蛋白P53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诱发了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糖尿病白内障的主要发病因素。
2019, 35(8):1143.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的现状。方法 2016年4月采用面对面同步视频语音、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北京、杭州、长沙、广州、江苏、重庆6个省市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资质的12家老年护理院的12名管理者进行研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老年护理院缺乏统一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指标体系;护理员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安全照护的培训;安全照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不规范。结论 老年护理院无规范的安全照护风险评估流程及照护计划实施的管理机制,该院应探索老年护理院安全照护管理体系,加强护理员安全照护技能专业的培训。
2019, 35(8):1146.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双层片联合甲泼尼龙脉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73例SLE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脉冲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双层片联合甲泼尼龙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黏附分子-1表达,并采用SLE专属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8+、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IL-2、IL-4、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黏附分子-1均明显降低,CD4+、CD4+/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LE专属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6个维度中症状、治疗方面、心情和自我形象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双层片可增强甲泼尼龙脉冲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在改善SLE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单用甲泼尼龙脉冲疗法。
2019, 35(8):1150.
摘要:[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抗凝与介入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探讨亚急性期下肢DVT的治疗选择。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亚急性DVT患者48例,根据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药物组和介入组,每组24例。药物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期应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介入组在应用药物抗凝基础上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经小隐静脉(9例)/腘静脉(15例)穿刺置入溶栓导管至静脉血栓中局部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变化及疗效,随访6~24个月,观察DVT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等。结果 介入组患者治疗后膝上、下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分别为(1.10±1.11)、(1.11±1.02)cm]均明显小于药物组[分别为(2.21±1.04)、(2.00±0.9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2.59,P<0.05);总有效率[91.7%(22/24)]明显高于药物组[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51,P<0.05)。48例患者中完成随访43例,失访5例,随访率为89.6%。介入组患者中再发血栓1例,药物组患者中再发血栓3例。介入组患者总PTS发生率[13.6%(3/22)]明显低于药物组[52.4%(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52,P<0.05)。结论 介入治疗亚急性期下肢DVT可提高血栓溶解率,降低PTS发生率。
2019, 35(8):1154.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随访方式对标准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Hp)疗效的优劣。方法 将2017年3-9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部就诊的240例Hp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门诊组、电话组和微信组,每组80例。三组患者均实行为期14d的抗Hp四联疗法。门诊组仅于就诊当天进行常规宣教,电话组、微信组在就诊当天进行常规宣教基础上定期给予电话或微信随访。14d疗程结束后1d通过电话提醒三组患者复查Hp的时间。治疗结束后第4、6周分别采取电话方式收集三组患者复查Hp的结果 、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及了解有无停药及其原因,评价三组患者Hp根除率、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电话组、微信组患者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门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当,但电话组、微信组患者Hp复查依从性均高于门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随访结合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Hp根除率及治疗后随访率。
2019, 35(8):1158.
摘要:[摘要]目的 探索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初诊为原发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92例,按年龄大小分为中青年组(<60岁,107例)和老年组(≥60岁,85例)。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动态血压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动脉硬化检测测定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数包括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病率、baPWV、ABI均更高,而体重指数及舒张压更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aPWV、A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改善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且与中青年组比较,具有更强的颈动脉保护作用。
2019, 35(8):1161.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甘芩液”通过塌渍疗法治疗面疮的临床效果,比较其对不同原因类型面疮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4-12月该院皮肤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面疮患者200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中途退出1例,实际病例数为199例),采用中医外治法——塌渍疗法(药物用该院皮肤科自主配方生产的中药汤剂——“甘芩液”)进行治疗,观察其主观和客观症状,并进行评分,分别计算治疗1、2周的有效率,评价其疗效。结果 199例患者治疗1、2周的有效率分别为81.9%(163/199)、87.4%(174/199)。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漆疮)效果最好,2周的有效率为98.1%(53/54);日光性皮炎(日晒疮)效果次之,2周的有效率为86.9%(106/122);激素依赖性皮炎(药毒)效果最差,2周的有效率为65.2%(15/23)。结论 中药“甘芩液”塌渍治疗不同原因类型面疮效果存在差异,但总体效果肯定,且安全性好。
2019, 35(8):1164.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晚期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变化规律及其各自在诊断、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收治或随访的及九龙坡区西彭镇卫生院随访的初治晚期宫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HGF、VEGF水平,并以同期住院的35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7例宫颈炎患者及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分析各组研究对象HGF、VEGF水平的差异。结果 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GF、VEGF水平升高明显,VEGF水平升高较HGF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良性肿瘤、宫颈炎患者及健康女性血清HGF、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GF、VEGF诊断晚期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75.0%、82.5%,特异性分别为95.0%、90.0%;诊断妇科良性肿瘤及宫颈炎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7%、11.8%,8.5%、11.8%。结论 检测血清HGF、VEGF诊断晚期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较高,尤其是VEGF,进行血清HGF、VEGF的联合测定对鉴别宫颈炎与癌症、综合评估转移和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2019, 35(8):1167.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排除COPD、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和COPD组,均为河南回族患者,每组50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患者GSTP1基因型。结果 两组患者GSTP1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GSTP1第5外显子105位G等位基因频率[26.0%(2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4.0%(1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P15号外显子G等位基因为河南回族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9, 35(8):117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记录两组患者正常心肌百分比、室壁运动计分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VEF、LVESD,以及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以及cTnI、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以及cTnI、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常心肌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计分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较硝酸甘油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9, 35(8):1177.
摘要:
2019, 35(8):1182.
摘要:
2019, 35(8):1201.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横断面的调查,了解该院静脉滴注治疗的现状。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8日该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面对面调查患者静脉滴注治疗相关情况。结果 在静脉滴注治疗工具的选择、静脉滴注连接、穿刺部位的选择、血管通路装置的固定与维护、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均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的督促检查及培训,规范静脉滴注治疗行为,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
2019, 35(8):1204.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身痛逐瘀汤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椎管狭窄术后脊髓神经损伤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椎管狭窄选择手术治疗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术后即予以西医药止痛、预防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研究组在西医药止痛、预防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口服身痛逐瘀汤,持续使用6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1、2、3、6、8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其术后改善率等,应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N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1、2周JOA评分、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周N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6、8周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术后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身痛逐瘀汤对改善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椎管狭窄术后残余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肢体酸胀乏力、疼痛等脊髓神经损伤残余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2019, 35(8):1206.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 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36例。开放手术组采用开放性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恢复评价指标(术后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采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手术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术后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提高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仍需不断加强腹腔镜手术医师操作熟练度,加强围手术期防治与护理,严格把握腹腔镜手术指征,以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谭登华 , 王成 , 朱悚之 , 朱运龙 , 曹恺祺 , 李奇
2019, 35(8):1209.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自制院前创伤评分软件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自制的院前创伤评分软件,进行院前创伤指数(PHI)评分。伤情分级标准:PHI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为轻伤,4~5分为重伤,≥6分为危重伤。结果 生存组患者PHI评分[(3.05±0.91)分]明显低于死亡组[(5.27±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的53例患者未出现死亡,4~5分者病死率为5.26%(2/38),≥6分者病死率为20.69%(6/29),不同PHI评分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的院前创伤评分软件对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的诊疗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可辅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快速诊断,及时、准确的治疗,为降低患者病死率、提升救治效果提供了可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2019, 35(8):1211.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CT低剂量扫描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20例行心脏CT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诊断结果 、计算有效剂量,并将CT检查诊断结果 与超声检查和临床术后诊断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儿中,1例镇静效果欠佳,注药过程中醒来导致检查中断失败,择日重新进行检查,其余患儿检查均成功;20例患儿诊断结果 除房间隔缺损1例由于造影剂伪影未诊断、室间隔缺损1例由于左右心室造影剂浓度相近未诊断外,其余18例患儿诊断结果 均与术后和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相吻合,符合率为90.0%。结论 心脏CT低剂量扫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9, 35(8):1212.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选取南京市某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空巢老人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慢性病治疗及宣教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慢性病治疗及宣教措施基础上接受综合团队干预,于干预开始前和干预结束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两组老人进行测评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老人得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老人干预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F-36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团队干预有助于缓解慢性病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应进一步提升社区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
2019, 35(8):1215.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经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的联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及时好转,疗效得到全面提升。
2019, 35(8):1217.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并比较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 分为内固定组(包括PFNA内固定组62例和DHS内固定组60例)和人工关节置换组(66例),使用GROSS方程计算并比较各组患者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关节置换组、PFNA内固定组和DHS固定组患者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比例分别为64.9%、60.7%和51.8%;人工关节置换组患者实际出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最高[分别为(634.4±71.7)、(412.4±72.3)mL],其次为PFNA内固定组[分别为(512.7±53.6)、(311.6±64.3)mL]和DHS内固定组[分别为(426.7±68.4)、(221.6±52.3)mL],且3组患者实际出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在围手术期失血中占较大比例,尤其是采用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出血量更多,在围手术期管理中需引起重视。
2019, 35(8):122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50例,根据病情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传统开腹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脾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患者中无中转开腹手术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引流量、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总住院费用高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执行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且并未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9, 35(8):1223.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AMI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予以胺碘酮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出院2年后的随访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R、LVEDD、LVESD、LVEF均较治疗前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LVEDD、LVESD、LV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2年后心血管疾病、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9, 35(8):1225.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经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急诊科ICU收治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6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带机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乳酸、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带机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加快患者机体的恢复,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及缩短带机时间,提高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王叶屏 , 李彩琼 , 王丽莉 , 王永义 , 伍友玉 , 刘欣 , 周硕
2019, 35(8):1227.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13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静脉滴注时疼痛数值评定量表评分,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3.41±3.75)分]、静脉滴注时疼痛数值评定量表评分[(0.75±0.4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56±4.09)、(3.07±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减轻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患者静脉滴注时疼痛
2019, 35(8):123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提高分级护理质量的做法及成效。方法 根据《护理分级》卫生行业标准,制定基于专科的分级护理标准,同时,制定每个护理级别的《分级护理质量评价表》。使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表》抽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心内科住院患者74例,运用PDCA循环进行分级护理质量改进,分别评价改进前后分级护理质量,同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护理级别正确率。结果 运用PDCA循环改进分级护理质量后患者分级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护理级别正确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 可提升分级护理质量。
2019, 35(8):1232.
摘要:[摘要]目的 通过对792份肿瘤患者护理病历进行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该院护理病历792份,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第3版及该院《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标准》为依据进行检查,主要对护理病历中的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护理评估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分析。结果 792份护理病历中有缺陷护理病历619份,出现问题总频次1489次;其中电子体温单544次,护理记录单525次,护理评估单420次。结论 以基础护理为依据,突出专科护理特点,加强专科知识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全面提升护士职业综合素质,落实护理病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2019, 35(8):1235.
摘要:[摘要]目的 探究采取跌倒风险管理措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预防跌倒,包括常规护理、常规宣教、住院跌倒风险评估及常规防跌倒护理4个方面。另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103例作为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预防跌倒的同时增加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措施是经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发生跌倒情况后制定的心、脑血管高危跌倒预防措施,包括确立高危风险人群、建立跌倒风险评估流程、采取针对性跌倒预防措施及加强巡视4个方面。收集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跌倒发生率[0.54%(6/1103)]明显低于对照组[7.20%(72/1000)],护理满意率[100.00%(1103/1103)]明显高于对照组[77.40%(774/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0.72,P=0.04、0.01)。结论 建立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9, 35(8):1237.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中医护理),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1、2周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步态训练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9, 35(8):1240.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行为护理。检测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尿素清除指数及尿毒降低率等,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社会、躯体、认知、情绪、角色及总健康情况评分,以及血细胞比容均较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明显上升,尿素清除指数、尿毒降低率、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对照组护理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D患者行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可改善患者透析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其负面情绪。
2019, 35(8):1243.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水平、食管癌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理情况积分及卡氏评分,以及肺不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情况积分、卡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况积分、卡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不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护理中的干预结果 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健康水平,提高患者满意水平。
2019, 35(8):1246.
摘要:[提要]随着电脑、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高频率使用,学生更偏爱于简单地搜索就能找到答案的方法 ,所以,在微信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中药鉴定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传统中药鉴定学知识的传承和学习周期很长,且要真正掌握相关专业技能需很多实践和训练的过程。微信公众平台软件的开发、使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课下的巩固与复习,缩短了学习和训练周期,提高了科学鉴定中药的准确性,同时,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中药鉴定知识的需求。
2019, 35(8):1249.
摘要:[提要]随着恶性肿瘤患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断增长,临床肿瘤学教学发挥的作用意义重大。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教学方法 的改变,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Sandwich教学法等均具有明显优势。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循证医学、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等将大大提高医学生基础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
2019, 35(8):1251.
摘要:[提要]作为一所医学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是面向全校多数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考试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在具体的考试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建设面向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的生物化学试题库,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教考分离制度,体现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019, 35(8):125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校2017级三年制检验专业1班116名学生作为研究组,2班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多媒体互动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期末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课成绩与理论课成绩明显相关。结论 多媒体互动教学法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病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019, 35(8):1256.
摘要:[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道德观、价值观、法制意识的增强使医学综合素质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访学的亲身感受,作者首先对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概述,其次对中国和美国医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异同进行详细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中国医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提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措施,指出中国医学生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9, 35(8):1258.
摘要:[提要]人文护理,教育先行。通过分析人文关怀在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重要性,探究人文护理教育模式。改革课程、教法,拓展人文护理教育;明确人文护理教育师资范围,呈现人文护理教育的交互性,注重人文护理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具体措施为改革课程、活跃第二课堂、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建立培训-实训-考试中心等完善人文护理教育,以达成人文护理教育最优化。
2019, 35(8):1260.
摘要:[提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该文从混合式教学分析入手,提出人工智能(AI)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也结合AI,创建了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此外,并对其在内科学中的教学效果中从技术平台、学习主体和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评价;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以AI为依托的混合式教学实施办法,达到培养适合科学发展的医学人才的目的 。
冯燕梅 , 韩晓黎 , 周佳 , 贾晋伟 , 代海韵 , 陈虹
2019, 35(8):1264.
摘要:[提要]烟草病学作为一门研究吸食烟草对健康影响的医学学科,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更大限度地普及烟草相关知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内科学》正式将“烟草病学”以专章形式写入教材。但烟草病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在医学生中开展该门课程成为一个教学难点。该院呼吸教研组2015年开始首次尝试将烟草病学以选修课形式引入医学生教育中,经连续3年的探索,形成了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角色模拟及参与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前期基础。
2019, 35(8):1266.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各区县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以指导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所属辖区医疗机构的消毒监测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5-2016年重庆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属辖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资料,采用频数描述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对重庆市各区县医疗机构共监测样品81262件,2016年合格率[94.6%(38568/40764)]明显高于2015年[93.5%(37871/40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卫生用品合格率最高,达100.0%(184/184),医院污水和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88.3%(1011/1145)、88.4%(487/551)。区县级医疗机构合格率最高,达97.3%(11336/11645),托幼机构合格率最低,为87.8%(7385/8412)。结论 2015-2016年重庆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措施提高个别监测项目(如医院污水)和个别机构(如托幼机构)的合格率。
2019, 35(8):1269.
摘要:
2019, 35(8):1274.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