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5卷第增刊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研究
    • 某医院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 35(增刊1):1.

      摘要 (11776) HTML (0) PDF 523.51 K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不同类别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在手卫生依从率及合格率上存在的差异,探寻进一步改善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现状的对策及方法。方法采取直接观察法,抽取16个科室236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现场观察,并依据人员类别进行汇总。结果观察236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时刻254次,实施手卫生186次,合格人数228人,手卫生依从率 73.2%,人员合格率96.6%。不同人员类别中,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84.5%)及合格率(100%)最高,保洁人员依从率(40%)及合格率(46.7%)最低。结论该医院手卫生合格人员率较高但依从率较低,不同科室、人员类别手卫生依从率及合格率不同,今后应在维持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高合格率的同时,着力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调查

      2019, 35(增刊1):4.

      摘要 (9621) HTML (0) PDF 304.69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方法选取某社区≥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焦虑、抑郁状态 。结论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关注其情绪状态并给予及时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 急诊内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疗价值

      2019, 35(增刊1):6.

      摘要 (9421) HTML (0) PDF 506.23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急诊内镜下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行急诊内镜及择期内镜诊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及择期内镜(>24 h 行胃镜检查),对照组为急诊内镜并采用内镜止血治疗(出血 6~24 h行胃镜检查)。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检出率、止血有效率、再出血率和手术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本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 对照组的病因检出率(98.2%)显著高于观察组(92.7%)(P<0.05);对照组的止血有效率(96.4%)显著高于观察组(89.1%)(P<0.05),再出血率、手术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急诊内镜及内镜下治疗,止血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2型糖尿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2019, 35(增刊1):8.

      摘要 (9511) HTML (0) PDF 641.25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HP感染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HP感染组(A组)38例,HP非感染组(B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HbA1c)及胰岛素抵指数(HOMAIR)。结果入选患者HP感染率为63.33%,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CHO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MI、FBG、FINS、TG、LDLC、HbA1C及HOMAI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中A组BMI、FINS以及HOMAIR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升高,合并HP感染患者存在着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之一。

    • 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2019, 35(增刊1):11.

      摘要 (8931) HTML (0) PDF 362.25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为收治时间,实施计算机式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5例,对照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同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并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评分(VAS)、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都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改善疼痛视觉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在临床中可推广实施。

    • 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表现

      2019, 35(增刊1):12.

      摘要 (9545) HTML (0) PDF 1.52 M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特征表现,探讨CT对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8年7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为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长径与短径的比值、形态、强化方式、生长方式、病灶边界、病灶表面黏膜情况,分析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本组7例均为单发病灶。病灶位于胃部6例(86%),十二指肠1例(14%)。4例(57%)为卵圆形,2例(29%)为球形,1例(14%)为扁平型。4例(57%)边界清晰,3例(43%)边界不清。5例(72%)向腔内生长,2例(28%)向腔外生长。5例(72%)被覆黏膜明显强化,2例(28%)黏膜未见强化。 长径/短径大于1.4的有5例;7例异位胰腺病灶6例(86%)呈持续性强化,1例(14%)呈渐进性强化。结论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特征对诊断异位胰腺有重要价值。

    • 遵义地区过敏性哮喘患儿变应原的调查研究

      2019, 35(增刊1):16.

      摘要 (9894) HTML (0) PDF 469.64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遵义地区过敏性哮喘患儿变应原的情况,为了预防和临床治疗过敏性哮喘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10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总IgE。结果遵义地区过敏性哮喘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为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有关,过敏性哮喘患儿可同时对多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过敏哮喘患儿控制情况与变应原反应无关。结论提示过敏性哮喘发作可能为多种诱发因素同时存在而激发。

    • 综合方法诊治肛窦炎100例

      2019, 35(增刊1):18.

      摘要 (9687) HTML (0) PDF 552.51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肛窦炎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三维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确诊的肛窦炎患者采用手术+药物+肛门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00例经三维直肠腔内超声确诊的肛窦炎患者,采用手术+药物+肛门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后,治愈85例(85%),好转11例(11%),无效4例(4%)。结论对经三维直肠腔内超声确诊的肛窦炎患者采用手术+药物+肛门局部治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甲胎蛋白水平升高与乙型肝炎阳性统计分析

      2019, 35(增刊1):20.

      摘要 (9748) HTML (0) PDF 508.85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胎蛋白检测水平高低,乙型肝炎感染阳性情况。方法统计2015年1月1日到2019年3月31日检查甲胎蛋白的患者,其中统计分析甲胎蛋白结果大于参考值6.05 IU/mL以上的患者,同时统计检查乙型肝炎两对半和丙型肝炎抗体的结果。结果统计4991例甲胎蛋白检测人次,其中甲胎蛋白值大于参考值6.05 IU/mL以上233例,男性181例,占77.7%,乙肝阳性占78.7%,女性52例,占22.3%,乙肝阳性占21.3%,平均年龄,男50.9岁,女52.8岁,男女甲胎蛋白升高及乙肝感染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以甲胎蛋白结果大于20 IU/mL以上,与6.05~20 IU/mL分组比较,分别为乙肝阳性91.1%、阴性8.9%和乙肝阳性46.7%、阴性53.3%,甲胎蛋白值高低与乙肝阳性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甲胎蛋白升高主要集中在中老人男性患者,随着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增加,乙肝阳性率越普遍,甲胎蛋白高低与乙肝阳性一致性高度重合,乙型肝炎感染是引起男性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

    • 头孢曲松钠致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13例分析

      2019, 35(增刊1):22.

      摘要 (9052) HTML (0) PDF 501.49 K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头孢曲松钠引发抗生素脑病的原因、机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因感染入院,给予头孢曲松钠针治疗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考虑为头孢曲松钠所致抗生素脑病的13例患者。结果13例患者在使用头孢曲松钠针后,最小总剂量为3克,最大总剂量为8克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结论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头孢曲松钠针易发生相关抗生素脑病,应注意预防,发病后应及时停药,并加强血液透析治疗。

    • 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 35(增刊1):24.

      摘要 (9301) HTML (0) PDF 329.88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选择的人员均为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对以上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8~32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2.44±8.79)min,骨折愈合人数为65例,愈合率为92.85%,骨折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为(7.22±1.31)月,同时,患者治疗后的Constant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并且手术时间较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保证患者健康。

    • 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2019, 35(增刊1):26.

      摘要 (9166) HTML (0) PDF 450.18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椎间孔镜TESSYS手术治疗,并在术中用2 mL丹红直接注射至神经根周围。根据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和改良MacNab标准对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对患者展开为其半年的随访,患者术后3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患者术前评分,随访半年后,参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患者,其临床优良率高达92.50%,手术前后之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手术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血栓弹力图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效果的研究

      2019, 35(增刊1):27.

      摘要 (7886) HTML (0) PDF 363.86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运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30例行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运用改良TEG方法对花生四烯酸、腺苷二磷酸以及静脉全血诱导的TEG最大幅度(MA)进行测定,对血小板抑制率进行计算。结果本组的 130例患者中,44例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占33.85%,46例出现阿司匹林低反应,占35.38%,23例同时出现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低反应,占17.69%,总发生率为86.92%;同时,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的发生率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冠心病分型、年龄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无关,但是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与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相似。结论TEG检测的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分析

      2019, 35(增刊1):29.

      摘要 (9384) HTML (0) PDF 522.98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分别给予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动过速、喂养不耐受、烦躁不安、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2019, 35(增刊1):31.

      摘要 (9306) HTML (0) PDF 317.17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的价值。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诊且行口腔修复治疗的病患100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50)。研究组应用活动义齿种植法,对照组应用固定义齿修复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比对照组的86.0%高,P<0.05。研究组的口腔功能恢复时间为(5.62±1.71)d、总体治疗时间为(8.64±1.37)d,比对照组的(8.19±3.34)d、(11.38±2.14)d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牙出血指数为(0.75±0.36),比对照组的(1.38±0.42)低,P<0.05。结论利用活动义齿种植法对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病患进行干预,可取得更显著的疗效,且有助于缩短患者口腔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基牙出血指数改善,建议采纳。

    • 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研究

      2019, 35(增刊1):33.

      摘要 (9313) HTML (0) PDF 378.72 K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诊且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其中,实验组49例在用药期间严格遵循督导用药原则,对照组49例严格遵循常规用药原则。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比对照组的36.7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7.32±1.25)d,比对照组的(17.34±4.18)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应用督导用药原则能够显著减少因抗生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治疗时间,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广西单采血浆站献浆员献浆频次现状及对策

      2019, 35(增刊1):34.

      摘要 (10174) HTML (0) PDF 473.95 K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上海莱士所属广西7个浆站新献浆员、固定献浆员(俗称“老浆员”)献浆频次,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献浆者积极捐献血浆。方法对广西马山等7个浆站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献浆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浆员中,献浆频次1次、≥5次占比最高,与2~4次具有统计学意义;老献浆员中,≥21次、小于5次占比最高,与其他献浆频次具有统计学意义。马山浆站新老献浆员中,其年平均献浆频次低于广西莱士各兄弟浆站。结论单采血浆站要注重献浆知识宣教,注重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新老浆员维护,努力提升其献浆频次,提高复采率。

    • 肿瘤内科患者出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 35(增刊1):37.

      摘要 (9280) HTML (0) PDF 385.71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导致肿瘤内科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肿瘤内科2013年1月2016 年1月收治的346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置管期是否出现感染现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PICC导管置管期的相关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穿刺季节等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导管留置时间、部位以及导管材料等资料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穿刺、导管异常移动、操作人员年资不足5年、导管留置时间在100 d及以上是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ICC置管期感染的发生穿刺方式,穿刺人员技术娴熟度、操作规范性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密切相关,为降低肿瘤内科患者PICC置管期感染率,应加强临床巡视和护理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可导致PICC置管患者置管期感染的问题。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观察

      2019, 35(增刊1):38.

      摘要 (9670) HTML (0) PDF 397.47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眼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眼袋减轻、眼部鱼尾纹减轻、皮肤光泽增强的患者比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比率。结果研究组眼袋减轻、眼部鱼尾纹减轻、皮肤光泽增强的患者比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与单一治疗相对比,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 曲克芦丁动脉注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019, 35(增刊1):39.

      摘要 (9423) HTML (0) PDF 541.62 K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曲克芦丁动脉注射治疗方案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5)。实验组联用曲克芦丁和前列地尔,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分析两组血管阻力指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流入容积速度、血管阻力指数和流入时间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比对照组的80.0%高,P<0.05。结论曲克芦丁能够起到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通过患肢动脉注射的方式用药,可显著提升疗效。

    • 平衡液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9, 35(增刊1):41.

      摘要 (8936) HTML (0) PDF 508.28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平衡液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2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平衡液组和葡萄糖液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衡液组的患者肠道通气时间比较(t=3.09,P<0.05),血象恢复时间比较(t=6.65 P<0.01), CT复查胰周积液开始吸收减少时间(t=5.31,P<0.01),疗效明显高于葡萄糖液组(χ2=5.989),且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葡萄糖液组(t=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液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优于葡萄糖液。

    • 阴道超声对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体会

      2019, 35(增刊1):43.

      摘要 (8944) HTML (0) PDF 344.00 K (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病因及阴道超声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诊治的813例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3例患者中,阴道超声检出异常者共717例,总阳性率为88%,其中宫体肌层方面的异常524例,宫腔及内膜方面的异常256例,附件方面的异常483例,部分患者同时兼有两种或以上的异常。 无阳性发现者共96例,阴性率为12%。结论阴道超声检查为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提供了大量信息,有较好的提示价值,可作为常规首选的检查手段。

    • 病理大体标本摄影与显微摄影技术在基层医院临床病理中的应用

      2019, 35(增刊1):45.

      摘要 (11518) HTML (0) PDF 352.86 K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病理大体标本摄影与显微摄影技术在基层医院临床病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显微摄影对大体标本以及病理切片进行摄影,软件处理后进行保存。结果病理大体标本摄影以及显微摄影技术均可有效记录病理标本病变特征,改善诊断质量,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结论病理大体标本摄影与显微摄影技术可作为储存、积累、管理病理资料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病理诊断质量,在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方面具有挥重要作用。

    • 肿瘤标志物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意义

      2019, 35(增刊1):47.

      摘要 (7564) HTML (0) PDF 352.85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说明健康体检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的重要性:能发现早期恶性肿瘤。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体检20618人次,发现早期恶性肿瘤5例,约占2.4/万,其中4例因肿瘤标志物升高而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占发现早期恶性肿瘤的80%。结论健康体检非常重要,肿瘤标志物可以发现无症状恶性肿瘤,建议体检中增加该项目。

    •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

      2019, 35(增刊1):48.

      摘要 (8795) HTML (0) PDF 321.74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患者经测评均伴有中重度癌症。将患者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30),以硫酸吗啡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以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在止痛初期,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4 h后作用镇痛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疼痛早期效果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镇痛效果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无明显差异性。

    • >护理探讨
    •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对多的自媒体互动功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为例

      2019, 35(增刊1):50.

      摘要 (10743) HTML (0) PDF 345.09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的自媒体互动功能,研究其对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的影响。指导临床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定位和模块选择,调整媒体、图文文件传播的策略,指导临床科室启动微信公众号功能。为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出建议。

    • 颅内肿瘤患儿输液港蝶翼针穿刺置入临床实践

      2019, 35(增刊1):52.

      摘要 (9095) HTML (0) PDF 581.00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输液港蝶翼针使用质量及效率,保护好患儿的皮肤,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为患儿提供优质的、精细的护理服务。方法对52例颅内肿瘤化疗患儿静脉输液港实施专用蝶翼针穿刺,掌握输液港及蝶翼针的结构、质地、常用穿刺针型号、有效的穿刺前评估、充分的穿刺前准备、规范的穿刺操作及穿刺后良好的固定。结果52例患儿置入蝶翼针均一次成功,2例带针期间非计划性拔针,2例发生堵港,溶栓后通畅,7例化疗结束已拔港,家长满意。结论输液港蝶翼针的有效穿刺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长心理负担。

    •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2019, 35(增刊1):54.

      摘要 (8457) HTML (0) PDF 544.42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13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化疗完成后主动要求取出8例,术后出现消瘦、营养不良导致输液座突出皮肤表面2例,术后导管阻塞患者1例,其他无严重导管并发症问题。结论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供给状况,巩固治疗效果,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ICU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方法在工作中改进与效果

      2019, 35(增刊1):56.

      摘要 (8912) HTML (0) PDF 541.55 K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士分层管理方式改进与效果。方法调查ICU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护理分层管理环节存在问题,进行论证分析[1],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持续质量控制。结果在科室物品管理及设备维护 ,病人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情知晓率,医嘱执行方面问题减少。结论改进后的分层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医疗质量。

    • 低位直肠癌造瘘术后护理体会

      2019, 35(增刊1):58.

      摘要 (8947) HTML (0) PDF 554.09 K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使直肠癌造瘘患者能够自行掌握造瘘口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 年12月我院行直肠癌回肠造瘘患者,共54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人,术后分别给予一般护理以及科学护理。术后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采取两种方式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满意度方面,科学护理组高于一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科学护理后,后者的评分优于一般组。结论通过科学护理,能大大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一定的并发症,减轻因造瘘而引发的痛苦,有利于术后整体的恢复。

    • >教学探索
    • CBL与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风湿免疫科实习中的探索

      2019, 35(增刊1):61.

      摘要 (8670) HTML (0) PDF 508.67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 CBL与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风湿免疫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7年1月至2017 年 12 月在风湿免疫科的实习生为对照, 进行传统带教;2018 年 1月至2018 年12月本科实习生为观察组,采用CBL与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法。通过出科考核、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 CBL与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风湿免疫科本科生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知识考核中观察组实习生的主观题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5.5±4.9 vs 55.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关节腔穿刺(17.8±3.1 vs 10.6±2.6)、唇腺活检得分(25.3±3.1 vs 20.3±2.7)、体格检查(28.7±2.1 vs 27.9±3.1)和病史采集(18.2±3.1 vs 17.2±2.9)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在学习兴趣(3.1±0.8 vs 2.5±0.9)、学习效率(3.2±0.7 vs 2.7±0.7)、团队合作(3.0±0.7 vs 2.2±0.5)、动手能力(3.3±0.8 vs 2.1±0.7)和创新思维(3.8±0.6 vs 3.1±0.9)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与Seminar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风湿免疫科实习带教中有较好成效,是风湿免疫科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 PBL教学法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 35(增刊1):63.

      摘要 (9059) HTML (0) PDF 464.33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和重庆市九龙坡人民医院消化中心见习的护理本科学生136人。试验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对比分析评价教学效果。并通过教育环境评估量表,对两组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虽然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试验组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92.580±4.710)和出科成绩平均分(91.400±3.960)高于对照组实践技能考试成绩(81.660±7.150)、出科成绩(84.520±5.370)(P<0.01)。护理教育环境评价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实验组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器官系统为中心”结合PBL教学法在护理见习教学中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护理见习教学质量。

    • >管理科学
    • 新时期下关于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的思考

      2019, 35(增刊1):65.

      摘要 (8667) HTML (0) PDF 379.04 K (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入新时期,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要求我们培养更多的医学新生力量,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医学本科生临床实践是走向工作岗位,实际接触临床获得扎实基本功的关键阶段,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

    • 云南省红河州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

      2019, 35(增刊1):68.

      摘要 (9296) HTML (0) PDF 663.21 K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我州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为医院加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备提供依据,为医院药师队伍的建设、药学服务模式转型、药师职业角色转变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函发红河州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查表,收集数据录入Excel建立信息库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当前国家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药学部负责人、临床药师配备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出建议。结果共发调查表157份,实收有效调查表142份,回收率为90.45%。调查结果显示,142家医院共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789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69%;4家三级医院、32家二级医院、79家一级医院、27家私立医院中,药学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别为4.85%、4.66%、4.59%、4.71%,具有药师及以上职称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69.77%、53.85%、35.78%、31.84%,20~30岁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4.19%、52.63%、59.64%、51.3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6.16%、25.57%、6.42.%、9.09%,药学专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94.19%、84.84%、94.50%、93.94%,临床药师配备人数及其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1人(12.21%)、29人(6.56%)、0人(0)、0人(0),外出进修学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3.49%、8.60%、16.52%、3.67%。二、三级级医院中设置药学部(药剂科)主任的共有20人,其中学历为本科的4人(5%),具有药学专业背景的14人(65%),高级职称的6人(30%),中级职称的11人(55%),初级职称的3人(15%)。结论各级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中以30岁以下的年轻药师为主,但是配备数量不足,高学历、高职称的药学人才和临床药师匮乏,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偏少,一级医院和私立医院情况更加明显;需加大药学人员配备,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提供和创造药师外出进修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保障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 某市患者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2019, 35(增刊1):72.

      摘要 (8868) HTML (0) PDF 540.69 K (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患者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为规范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护理服务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利用自制问卷调查表,通过发放问卷方式对转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在诊疗过程中基层护士提供帮助情况,没有提供占35%,提供过占65%。首次就诊医院:村卫生所占1.9%,社区服务中心占0.95%,县级医院占63.8%,公立医院占21.05%,私立医院占3.8%,综合医院占3.8%,镇医院占4.7%等。结论需大力宣传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培养群众良好的就医理念,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 病区口服药房不合格处方事前干预

      2019, 35(增刊1):74.

      摘要 (8831) HTML (0) PDF 751.12 K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病区口服药房不合格处方进行事前干预分析有效提高处方质量,促进用药合理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不合格处方进行整理、归纳。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进行干预和沟通后促使医生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结论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占4.94% ,用法、用量不适宜占57.03%,联合用药不适宜占6.46%,重复给药占3.42%,给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占8.75% ,其他用药不适宜占19.39% 。

    • PDCA循环在提高眼科病人手术交接单完善率中的应用

      2019, 35(增刊1):76.

      摘要 (8777) HTML (0) PDF 1.14 M (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眼科病人手术交接单完善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18年运用PDCA循环管理手术交接单。随机选取眼科手术病人,PDCA循环前1~3个月为对照组,PDCA循环后46月为观察组,通过 PDCA 循环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在PDCA前后手术交接单填写完善率。结果观察组在PDCA循环后手术交接单各方面的完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提高眼科病人手术交接单的完善率,是推动医疗安全的有效管理工具。

    • 浅谈“基层医疗卫生结构性(需方)改革”的建议——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结构中实施“健康津贴”这一政策杠杆

      2019, 35(增刊1):79.

      摘要 (8745) HTML (0) PDF 412.30 K (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国家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自2009年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其主要标志一是:建立了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三是政府加大了医药卫生经费的投入,使基层医疗机构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四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范围不断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这些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想取得非常好的成效离不开医患(供方和需方)双方的共同努力和良好的配合;第二,我们以前所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都是针对的医药卫生机构(供方),没有对健康需求者(需方)进行结构性改革;第三,由于没有政策杠杆来约束,健康需求者(需方)的健康意识落后,被动接受服务,主观能动性很差,甚至对很多工作不配合,对健康的获得感提高不明显,且随着各种卫生服务项目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有下降的趋势,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增无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各种卫生费用的支出逐年增加,控制领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医患(供方和需方)双方不满意,怨声载道,使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显得有些剃头挑子一头热;第四,通过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结构中实施“健康津贴”这一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杠杆来撬动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从灵魂深处激发起每一个人对健康的敬畏和渴望,从而调动起对健康的主观能动性,发出“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更是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口号,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从被动的接受服务到主动要求服务转变,从而共同推动健康工作又快又好的实施。分析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结构中实施“健康津贴”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案例分析
    • 骨折后引起脑脂肪栓塞1例报告

      2019, 35(增刊1):81.

      摘要 (8742) HTML (0) PDF 365.97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1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溶栓再通的护理分析

      2019, 35(增刊1):82.

      摘要 (8577) HTML (0) PDF 190.55 K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

主编:吴昊

编辑部主任:钱程华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